2008卷

  • 国土资源管理
  •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领导名录】

    副厅长:孔燕燕(女 蒙古族) ***(蒙古族) 元重举(蒙古族) 杨仁选  王富友

    纪检组长:孙建华(4月任职)

    副巡视员:高华  陈喜良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主管全区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及测绘行政管理,承担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职责,是自治区政府综合职能部门。内设处室17个:办公室、人事教育处、政策法规处、规划与科技处、财务处、地籍管理处、耕地保护处、土地利用处、矿产资源储量处、矿产开发管理处、地质勘查处、地质环境处、测绘管理处、执法监察局、离退休管理处、纪检组、机关党委,厅机关行政编制95人。

    厅直属事业单位13个: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事业局、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勘测规划院、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信息院、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理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储备登记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土地管理】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审批要求办理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手续,依法办理用地手续13 040.20公顷,其中:国务院批准6 258.58公顷,占47.99%;自治区批准6 781.62公顷,占52.01%,保证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与各盟行署、市政府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积极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出台了《建设用地置换办法》、《矿山临时用地管理办法》。经土地变更调查汇总,全区新增耕地面积21万亩,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首开土地金融融资先河,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发行“利得赢"土地金融债券10亿元,为土地收购储备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大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安排土地整理资金9.64亿元,分两批实施130个项目,建设总规模11.09万公顷。完成未利用土地潜力评价课题研究,研究成果表明: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全区可利用未利用土地235.16万公顷。按照国家要求,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

    【矿政管理】完成自治区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明确矿业权登记各个环节的办理时限和要求,进一步规范了矿业权新立、延续、变更、转让、注销、抵押等登记事项的条件、所需资料、办事程序和时限要求,实现了厅发证矿业权登记事项全部由盟市初审。认真落实《自治区第二阶段整顿和规范工作方案》和《自治区矿产资源整合总体方案》,煤、稀土、钨3个重点矿种,乌达煤矿区、万利煤矿区、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区、白音诺尔铅锌矿区、甲乌拉铅锌矿区5个重要矿区资源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其它矿种的资源整合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07年,全区关闭小煤矿40处,确定实施资源整合的煤矿230处。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全区矿井生产能力提高到年70万吨。编制了《非煤矿产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及探矿权、采矿权、选冶企业分布现状图和整合规划图,明确了本地区矿山及选冶企业的准入条件和资源整合标准。全区共完成了47个整合区域的资源整合工作,关闭非煤矿山1 043家,注销非煤采矿许可证1 281个,注销非煤勘查许可证924个,关闭选矿厂及下游加工企业335家。

    【资源有偿使用】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工作进一步规范,工业用地市场化方式出让制度在全区得到落实。全区建设用地有偿供应总量为8 347.89公顷,同比增长18%。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供应总量的41%,存量土地供应占供应总量的59%。全区储备土地6 333.95公顷,因信贷政策收紧,储备面积比上年减少9%。全区土地资产总收益117.72亿元,同比增长74%。招拍挂出让收益已经占到全区土地总收益的84%。应当以招拍挂出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全部实行市场化方式出让。严格执行《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管理办法》,除煤炭资源配置由自治区政府集体研究决策、有偿使用外,其它矿业权全部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全区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矿业权242宗,成交223宗,成交额2.7亿元。同时,规范了矿业权市场出让的操作程序,设置了矿业权准入条件和资质要求,建立矿业权退出机制,清理了现有矿业权有偿使用情况。全年共确认备案矿业权价款84.86亿元。

    【地质勘查】2007年,累计投入48.67亿元,用于地质找矿,其中:争取国家投入2.9亿元、自治区地质勘查专项投入19.77亿元、社会地质勘查投入26亿元。新发现具有大型远景规模的矿床5个,中型矿床8个,小型矿床4个,各类矿化点及异常357处,发现和评价城市供水、防砷改水及重点工业园区供水水源地15处。据统计,2007年,全区新增查明和预测的煤炭资源量3 176.40亿吨,使全区煤炭查明资源储量达6 504.91亿吨。新增铁矿矿石资源储量1.92亿吨、铜金属资源储量77.18万吨、铅金属资源储量55.99万吨、锌金属资源储量91.53万吨、钼金属资源储量2.87万吨、金金属资源储量57.94吨、银金属资源储量2 373.71吨。

    【地质环境保护】安排地质环境治理和地质遗迹保护资金1.62亿元,其中:争取国家投入6 440万元、自治区投入9 750万元。新建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矿山公园2处、自治区地质公园5处,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0亿元。完成39个县市的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治理固体废弃物661.41万立方米,恢复林地1 136.33公顷、草地880.52公顷,治理地质灾害塌陷12.38万立方米、崩塌1 800立方米。首次成功发布自治区地质环境公报,制定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特别是在二连盆地发现的世界最大似乌恐龙化石,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7年度世界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治理整顿】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开展日常执法、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查处行动、卫星遥感监测执法检查、土地出让专项清理、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国土资源市场秩序治理整顿成效明显。全区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 184件,涉及土地面积3 963.37公顷。全区立案查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387件,与上年相比下降28%。在违法案件查处中,给予行政处分29人、党纪处分7人,刑事案件移送25人,刑事处罚1人。

    【基础测绘】全年共落实各类测绘经费4 166万元,其中:基础测绘经费3 071万元、专项工作经费879万元、地方匹配经费216万元,主要用于赤峰测区、呼伦贝尔测区、兴安盟测区和蒙中测区11万地形图测绘,全区高精度大地测量基准建设,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年初,与地矿、有色、煤田三个集团公司签订了2007年资产经营责任书,确定经营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保值增值率、职工年人均收入、安全生产等5项经营指标。根据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需要,制定《国土资源厅直属地勘单位监管办法(试行)》、《国土资源厅直属地勘单位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试行)》,初步建立起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地勘单位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实力、竞争能力显著增强,自治区地勘单位改革被业内人士称为“内蒙古模式”。2007年三大集团公司完成经营性收入55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7%和43%。

    (李全和)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国土资源管理
  •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领导名录】

    副厅长:孔燕燕(女 蒙古族) ***(蒙古族) 元重举(蒙古族) 杨仁选  王富友

    纪检组长:孙建华(4月任职)

    副巡视员:高华  陈喜良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主管全区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及测绘行政管理,承担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职责,是自治区政府综合职能部门。内设处室17个:办公室、人事教育处、政策法规处、规划与科技处、财务处、地籍管理处、耕地保护处、土地利用处、矿产资源储量处、矿产开发管理处、地质勘查处、地质环境处、测绘管理处、执法监察局、离退休管理处、纪检组、机关党委,厅机关行政编制95人。

    厅直属事业单位13个: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事业局、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勘测规划院、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信息院、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理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储备登记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土地管理】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审批要求办理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手续,依法办理用地手续13 040.20公顷,其中:国务院批准6 258.58公顷,占47.99%;自治区批准6 781.62公顷,占52.01%,保证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与各盟行署、市政府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积极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出台了《建设用地置换办法》、《矿山临时用地管理办法》。经土地变更调查汇总,全区新增耕地面积21万亩,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首开土地金融融资先河,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发行“利得赢"土地金融债券10亿元,为土地收购储备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大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安排土地整理资金9.64亿元,分两批实施130个项目,建设总规模11.09万公顷。完成未利用土地潜力评价课题研究,研究成果表明: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全区可利用未利用土地235.16万公顷。按照国家要求,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

    【矿政管理】完成自治区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明确矿业权登记各个环节的办理时限和要求,进一步规范了矿业权新立、延续、变更、转让、注销、抵押等登记事项的条件、所需资料、办事程序和时限要求,实现了厅发证矿业权登记事项全部由盟市初审。认真落实《自治区第二阶段整顿和规范工作方案》和《自治区矿产资源整合总体方案》,煤、稀土、钨3个重点矿种,乌达煤矿区、万利煤矿区、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区、白音诺尔铅锌矿区、甲乌拉铅锌矿区5个重要矿区资源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其它矿种的资源整合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07年,全区关闭小煤矿40处,确定实施资源整合的煤矿230处。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全区矿井生产能力提高到年70万吨。编制了《非煤矿产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及探矿权、采矿权、选冶企业分布现状图和整合规划图,明确了本地区矿山及选冶企业的准入条件和资源整合标准。全区共完成了47个整合区域的资源整合工作,关闭非煤矿山1 043家,注销非煤采矿许可证1 281个,注销非煤勘查许可证924个,关闭选矿厂及下游加工企业335家。

    【资源有偿使用】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工作进一步规范,工业用地市场化方式出让制度在全区得到落实。全区建设用地有偿供应总量为8 347.89公顷,同比增长18%。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供应总量的41%,存量土地供应占供应总量的59%。全区储备土地6 333.95公顷,因信贷政策收紧,储备面积比上年减少9%。全区土地资产总收益117.72亿元,同比增长74%。招拍挂出让收益已经占到全区土地总收益的84%。应当以招拍挂出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全部实行市场化方式出让。严格执行《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管理办法》,除煤炭资源配置由自治区政府集体研究决策、有偿使用外,其它矿业权全部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全区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矿业权242宗,成交223宗,成交额2.7亿元。同时,规范了矿业权市场出让的操作程序,设置了矿业权准入条件和资质要求,建立矿业权退出机制,清理了现有矿业权有偿使用情况。全年共确认备案矿业权价款84.86亿元。

    【地质勘查】2007年,累计投入48.67亿元,用于地质找矿,其中:争取国家投入2.9亿元、自治区地质勘查专项投入19.77亿元、社会地质勘查投入26亿元。新发现具有大型远景规模的矿床5个,中型矿床8个,小型矿床4个,各类矿化点及异常357处,发现和评价城市供水、防砷改水及重点工业园区供水水源地15处。据统计,2007年,全区新增查明和预测的煤炭资源量3 176.40亿吨,使全区煤炭查明资源储量达6 504.91亿吨。新增铁矿矿石资源储量1.92亿吨、铜金属资源储量77.18万吨、铅金属资源储量55.99万吨、锌金属资源储量91.53万吨、钼金属资源储量2.87万吨、金金属资源储量57.94吨、银金属资源储量2 373.71吨。

    【地质环境保护】安排地质环境治理和地质遗迹保护资金1.62亿元,其中:争取国家投入6 440万元、自治区投入9 750万元。新建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矿山公园2处、自治区地质公园5处,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0亿元。完成39个县市的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治理固体废弃物661.41万立方米,恢复林地1 136.33公顷、草地880.52公顷,治理地质灾害塌陷12.38万立方米、崩塌1 800立方米。首次成功发布自治区地质环境公报,制定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特别是在二连盆地发现的世界最大似乌恐龙化石,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7年度世界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治理整顿】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开展日常执法、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查处行动、卫星遥感监测执法检查、土地出让专项清理、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国土资源市场秩序治理整顿成效明显。全区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 184件,涉及土地面积3 963.37公顷。全区立案查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387件,与上年相比下降28%。在违法案件查处中,给予行政处分29人、党纪处分7人,刑事案件移送25人,刑事处罚1人。

    【基础测绘】全年共落实各类测绘经费4 166万元,其中:基础测绘经费3 071万元、专项工作经费879万元、地方匹配经费216万元,主要用于赤峰测区、呼伦贝尔测区、兴安盟测区和蒙中测区11万地形图测绘,全区高精度大地测量基准建设,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年初,与地矿、有色、煤田三个集团公司签订了2007年资产经营责任书,确定经营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保值增值率、职工年人均收入、安全生产等5项经营指标。根据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需要,制定《国土资源厅直属地勘单位监管办法(试行)》、《国土资源厅直属地勘单位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试行)》,初步建立起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地勘单位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实力、竞争能力显著增强,自治区地勘单位改革被业内人士称为“内蒙古模式”。2007年三大集团公司完成经营性收入55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7%和43%。

    (李全和)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