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4年  /  第三期

第三期

  • (续志时空)续志资料收集的必要与可行做法
  •     有的方志界同仁认为第二轮新方志续修比第一轮新方志编纂,不仅志书体例篇目没有必要另起炉灶,而且因续志年份多则不足20年,少则不足10年,收集资料也没有必要向第一轮修志那样广征博采、花那么大力气、下那么大苦功。这种看法显然偏颇有害。
        “地方志是严肃的、科学的资料书”,是系统、科学的资料著述。虽然方志界对第二轮修志是编纂通志还是断代志,仍然存有一定分歧,但要在前志基础上“续”、“修”、“纠”、“补”、“创”方面是统一的。首届新方志编纂的是通志,故尔志书内容和形式难免有问题。已经拉开序幕的第二轮续志,经过上轮新方志编修磨砺、洗礼,志书编纂形式虽然有必要继承、发展、创新,但更紧迫、重要的是解决编写内容的资料问题。资料是志书的生命和本质属性,是志书编写的基础。志书的各种特性无不通过资料来体现。续志资料的有无、多少、是非、正误、真伪、曲直决定续志内容编写的质量。第二轮续志绝不能和第一轮修志人为掐齐、从断限计起,很多内容不仅要和第一轮修志对接,而且还要搭接、嫁接。续编社会主义新方志,我们要做三项工作:第一要拟订篇目;第二要收集资料;第三要编纂成书。收集资料是贯穿续志全过程最重要的核心,也是难度最大、投入花费经历最多的工作。很多修志机构第一轮新方志编纂完成后,忽视了对下一轮修志做资料准备,方志界不少同志认为第一轮修志是持久战,第二轮续志可以速胜,甚至幻想集中一段时间收集资料,就能一气呵成。这种观点和本文开首提到的看法雷同但不利于按自治区统一部署及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本界修志重任。
        第二轮续志要创佳志、精品,当务之急要研究制订续志篇目,按篇目分工,制订切实可行的收集资料方案、计划。花大力气解决资料收集问题。我们不能仅满足于“横不缺项,纵不断线”,还要从档案、文献、口碑、调查、媒体等多方面着手,广泛、系统、有针对性搜集包括背景资料、考证资料在内的大量资料。不仅要搜集各地都有的一般性资料,而且要搜集能突出地方特殊性的资料。对多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稽查核实、对比论证。同时要注重对第一轮修志编写欠缺内容资料的收集。具体说,续志应重点收集有关人口素质、民族关系、社会新风、生态环境、人文文化、人民生活、方言土语、社会问题以及新兴行业、特色行业等方面材料。收集资料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要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新时期暨各个领域、各方面材料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事物的发展总有它的起因、发展和来龙去脉,如果把新时期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20余年的很多一体化的内容分散、分割记述,就会割裂事物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海拉尔区档案史志局1985~1995年完成《海拉尔市志》编写中心工作任务后,史志工作的重心随之转移到征集资料和续志筹划上来,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续志资料征集、挖掘、整理、编研工作,为启动续志夯实了基础。这方面的尝试和做法是:
        一、建立地方文献资料中心,广泛征集地方文献资料 
        第一轮修志结束后,我们充分认识到光靠档案编史、修志不行。为了分类整理、保存修志副产品以及为二轮续志做资料储备,档史局成立了地方文献资料中心。“中心”征集、保存许多珍贵的地方文献资料,弥补了档案馆保存资料之不足,及时收集形成机关工作、生产、科研活动立卷归档作为依据凭证作用以外即主要是外部形成的地方史料、报刊、私人文稿、特种载体等资料,为编史修志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几年来,“中心”分类整理装订第一轮修志资料70卷;征集海拉尔市(区)直各部门、单位沿革、简介、大事记和1991年以来工作总结、简报等方面资料150余卷;征集有关记载海拉尔地方书籍、刊物等160余册;征集保存了呼伦贝尔日报、海拉尔晚报创刊以来的所有报纸;征集海拉尔历史、现实照片2200余幅。极大地方便了查找利用。
        二、持续组织编写专业志、部门志,储备续志专业分志资料
        为配合第一轮修志,原海拉尔市史志编纂委员会下文,要求全市62个部门、单位编写专业志、部门志。第一轮修志中,我们完成了《海拉尔供销合作社志》、《海拉尔二轻工业志》等5部志书编写出版。《海拉尔市志》编写完成后,我们坚持持续抓此项工作,为续志储存资料,协助有关部门、单位,完成了《海拉尔市哈克乡志》、《海拉尔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志》、《中共海区委组织部志》等12部志书的编写出版;其中4部书因缺经费等诸多原因没有印行。这些专业志、部门志的组织编写,既为续志编纂提供了物质保障,又锻炼了修志队伍。
        三、重视社会调查,编写党史大事记、概览和史志资料,积蓄续志存史
        鉴于上届《海拉尔市志》政治部类分志编写内容薄弱,近年来我们编写了《中国共产党海拉尔大事记》、《中共海拉尔市党史概览》,弥补了续志方面史料的不足。我们还在上届修志之始编写《海拉尔市史志资料》(第一、二辑)基础上,编写了《海拉尔市史志资料》(第三辑)指导海拉尔历史研究会,完成了从雍正十年(1732年)海拉尔建城前至日伪政权跨台前《海拉尔风云录》(上、下)册编写;现海拉尔区档史局正在指导和协助该历史研究会,编写《解放初期的海拉尔》、《建国至“文化大革命”前的海拉尔》(由本局史志编研室负责编写)和《“革”中的海拉尔》。这三本书的资料收集、编写,为续修海拉尔志“历史沿革”、“大事记略”等部做了编写铺垫。上届修志,受写“文化大革命”易粗不易细影响,《海拉尔市志》对“文革”一笔带过。对“文革”这样一件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大事简单处理,不能让后人了解、借鉴,实在是一件撼事。
        四、编写年鉴、大事记为续志打基础
        第一轮修志完成后,我们连续编写了1996~2003年三本《海拉尔(区)大事记》。年鉴完成了《海拉尔年鉴》(1992)、《海拉尔年鉴》(1999)两本书编写。2004年,为了即将开始编写续志做进一步准备,年初拉开编辑《海拉尔年鉴》(2004)序幕,现已完成初稿,预计7月份出书。这两方面工作的开展,必将为续志产生积极影响。
        上届修志一般完成于90年代初、中期,续志主要写上届修志下限后10~20年的内容。这一时期,正值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新事物层出不穷,机构变更、并撤频繁,加之修志机构不稳定,修志者对编史修志的厌烦、松懈,因此这一阶段续志资料的收集难度仍很大。对此,我们要清醒认识,对续志给予充分、足够重视,近早着手做好续志资料收集工作,为按时高质量完成本届新方志编修任务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档案史志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续志时空)续志资料收集的必要与可行做法
  •     有的方志界同仁认为第二轮新方志续修比第一轮新方志编纂,不仅志书体例篇目没有必要另起炉灶,而且因续志年份多则不足20年,少则不足10年,收集资料也没有必要向第一轮修志那样广征博采、花那么大力气、下那么大苦功。这种看法显然偏颇有害。
        “地方志是严肃的、科学的资料书”,是系统、科学的资料著述。虽然方志界对第二轮修志是编纂通志还是断代志,仍然存有一定分歧,但要在前志基础上“续”、“修”、“纠”、“补”、“创”方面是统一的。首届新方志编纂的是通志,故尔志书内容和形式难免有问题。已经拉开序幕的第二轮续志,经过上轮新方志编修磨砺、洗礼,志书编纂形式虽然有必要继承、发展、创新,但更紧迫、重要的是解决编写内容的资料问题。资料是志书的生命和本质属性,是志书编写的基础。志书的各种特性无不通过资料来体现。续志资料的有无、多少、是非、正误、真伪、曲直决定续志内容编写的质量。第二轮续志绝不能和第一轮修志人为掐齐、从断限计起,很多内容不仅要和第一轮修志对接,而且还要搭接、嫁接。续编社会主义新方志,我们要做三项工作:第一要拟订篇目;第二要收集资料;第三要编纂成书。收集资料是贯穿续志全过程最重要的核心,也是难度最大、投入花费经历最多的工作。很多修志机构第一轮新方志编纂完成后,忽视了对下一轮修志做资料准备,方志界不少同志认为第一轮修志是持久战,第二轮续志可以速胜,甚至幻想集中一段时间收集资料,就能一气呵成。这种观点和本文开首提到的看法雷同但不利于按自治区统一部署及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本界修志重任。
        第二轮续志要创佳志、精品,当务之急要研究制订续志篇目,按篇目分工,制订切实可行的收集资料方案、计划。花大力气解决资料收集问题。我们不能仅满足于“横不缺项,纵不断线”,还要从档案、文献、口碑、调查、媒体等多方面着手,广泛、系统、有针对性搜集包括背景资料、考证资料在内的大量资料。不仅要搜集各地都有的一般性资料,而且要搜集能突出地方特殊性的资料。对多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稽查核实、对比论证。同时要注重对第一轮修志编写欠缺内容资料的收集。具体说,续志应重点收集有关人口素质、民族关系、社会新风、生态环境、人文文化、人民生活、方言土语、社会问题以及新兴行业、特色行业等方面材料。收集资料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要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新时期暨各个领域、各方面材料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事物的发展总有它的起因、发展和来龙去脉,如果把新时期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20余年的很多一体化的内容分散、分割记述,就会割裂事物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海拉尔区档案史志局1985~1995年完成《海拉尔市志》编写中心工作任务后,史志工作的重心随之转移到征集资料和续志筹划上来,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续志资料征集、挖掘、整理、编研工作,为启动续志夯实了基础。这方面的尝试和做法是:
        一、建立地方文献资料中心,广泛征集地方文献资料 
        第一轮修志结束后,我们充分认识到光靠档案编史、修志不行。为了分类整理、保存修志副产品以及为二轮续志做资料储备,档史局成立了地方文献资料中心。“中心”征集、保存许多珍贵的地方文献资料,弥补了档案馆保存资料之不足,及时收集形成机关工作、生产、科研活动立卷归档作为依据凭证作用以外即主要是外部形成的地方史料、报刊、私人文稿、特种载体等资料,为编史修志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几年来,“中心”分类整理装订第一轮修志资料70卷;征集海拉尔市(区)直各部门、单位沿革、简介、大事记和1991年以来工作总结、简报等方面资料150余卷;征集有关记载海拉尔地方书籍、刊物等160余册;征集保存了呼伦贝尔日报、海拉尔晚报创刊以来的所有报纸;征集海拉尔历史、现实照片2200余幅。极大地方便了查找利用。
        二、持续组织编写专业志、部门志,储备续志专业分志资料
        为配合第一轮修志,原海拉尔市史志编纂委员会下文,要求全市62个部门、单位编写专业志、部门志。第一轮修志中,我们完成了《海拉尔供销合作社志》、《海拉尔二轻工业志》等5部志书编写出版。《海拉尔市志》编写完成后,我们坚持持续抓此项工作,为续志储存资料,协助有关部门、单位,完成了《海拉尔市哈克乡志》、《海拉尔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志》、《中共海区委组织部志》等12部志书的编写出版;其中4部书因缺经费等诸多原因没有印行。这些专业志、部门志的组织编写,既为续志编纂提供了物质保障,又锻炼了修志队伍。
        三、重视社会调查,编写党史大事记、概览和史志资料,积蓄续志存史
        鉴于上届《海拉尔市志》政治部类分志编写内容薄弱,近年来我们编写了《中国共产党海拉尔大事记》、《中共海拉尔市党史概览》,弥补了续志方面史料的不足。我们还在上届修志之始编写《海拉尔市史志资料》(第一、二辑)基础上,编写了《海拉尔市史志资料》(第三辑)指导海拉尔历史研究会,完成了从雍正十年(1732年)海拉尔建城前至日伪政权跨台前《海拉尔风云录》(上、下)册编写;现海拉尔区档史局正在指导和协助该历史研究会,编写《解放初期的海拉尔》、《建国至“文化大革命”前的海拉尔》(由本局史志编研室负责编写)和《“革”中的海拉尔》。这三本书的资料收集、编写,为续修海拉尔志“历史沿革”、“大事记略”等部做了编写铺垫。上届修志,受写“文化大革命”易粗不易细影响,《海拉尔市志》对“文革”一笔带过。对“文革”这样一件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大事简单处理,不能让后人了解、借鉴,实在是一件撼事。
        四、编写年鉴、大事记为续志打基础
        第一轮修志完成后,我们连续编写了1996~2003年三本《海拉尔(区)大事记》。年鉴完成了《海拉尔年鉴》(1992)、《海拉尔年鉴》(1999)两本书编写。2004年,为了即将开始编写续志做进一步准备,年初拉开编辑《海拉尔年鉴》(2004)序幕,现已完成初稿,预计7月份出书。这两方面工作的开展,必将为续志产生积极影响。
        上届修志一般完成于90年代初、中期,续志主要写上届修志下限后10~20年的内容。这一时期,正值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新事物层出不穷,机构变更、并撤频繁,加之修志机构不稳定,修志者对编史修志的厌烦、松懈,因此这一阶段续志资料的收集难度仍很大。对此,我们要清醒认识,对续志给予充分、足够重视,近早着手做好续志资料收集工作,为按时高质量完成本届新方志编修任务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档案史志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