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4年  /  第三期

第三期

  • (方志书架)志苑春色入眼来
  •     为把《中国方志通鉴》的方志理论部分编写得更好,早春时节,笔者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资料室去查资料,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类志书,感到志苑春来,百花盛开,生机盎然,很是振奋。

        在诸多志书之中,看到有冠以“中国”、“中华”词头的全国性专志,如《中国戏曲志》、《中国曲艺志》、《中华舞蹈志》、《中国佛寺志》、《中国历代书院志》、《中国会馆志》、《中国海湾志》、《中国水文志》、《中国博物馆志》、《中国文化馆志》、《中国共产党通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官志》、《中国动物志》、《中国植物志》、《中华文化通志》等。另外,有些书虽没冠以志名,实际上也是全国性的专志,如《中国民族民间器乐典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等。笔者曾提出“志学”观点,认为志书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地方志只是其中一类。这些“国字号”的志书是不能称之为地方志的,它们是记载中国某一方面事物全面、系统情况的。这些志书尽管体例不一,编纂单位各有不同,但都是记载全国某一方面情况的。联系到国家一些部委如中国民航总局、水利部、武装警察部队等有很高的编纂全国性专志的积极性和具体举措,笔者认为,这些全国性的志书为将来不同国家通志的编纂积累了丰厚的资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在锻炼编修国家通志的人才。如果有更多的部门、行业都有编纂全国性专志的积极性,并付诸行动,那么,编纂中国国家通志,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当然,由国家各部委、行业的自发行动变成国家自觉行为那就更好了。编纂一部由上百部专志构成的《中国通志》是何等辉煌、壮观的文化大系统工程啊!我们期盼着这一工程的早日启动!

        上述图书馆和资料室都以收藏省、市、县三级志书为主,这反映了社会主义第一届修志以编纂三级地方志为主体的格局。但是,也有大量的“三级志”之外的志书。如《宁夏脊椎动物志》、《风庆县茶叶志》、《贵州鸟类志》、《湖南大型真菌志》、《临海林业特产志》、《内蒙古蔬菜品种志》、《香港方物志》、《鲇鱼山水库志》、《五台山志》、《常熟市统计志》、《南京园林志》、《南京经济协作志》、《宁夏驻京办事处志》、《陕西警卫志》、《三水县妇女志》、《武汉市人事制度改革志》、《扶沟县文联志》、《京口区统战志》、《苏三监狱志》、《银川市群众艺术馆志》、《宁县戏曲志》、《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阁志》、《济源广播电视志》、《新蔡人物志》、《龙马负图寺志》、《新安民间兴学志》、《临海宗教志》、《普米族志》、《南京民俗志》、《洪洞大槐树移民志》、《离石县俗语志》、《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志》等等。这些志书广泛涉及自然地理、物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团体所修,也有个人所著,如《裕固族风俗志》就是由才让丹珍所著的。形式以文字表述为主,也有图文相结合的图志,如《中国抗日战争图志》、《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图志》即是这林林总总的各种各类志书,使志苑百花园中争芳斗艳,呈现一片繁茂景象,它是三级志书资料的有力补充。可以满足多方面的不同需求,也可以丰富三级地方志书的编写方法和表现形式。充分说明我国除官修三级志书以外,还蕴藏着极大地编修各类志书的积极性。笔者从“志学”理论出发,提出了“万物皆可志”的观点。当然,这需要有编修必要和一定的条件。从已出版的大量各类志书来看,是可以印证这一学术观点的。我们应该鼓励各种志书的编写,不要把编纂志书的范围局限在官修的省、市、县三级志书上。我们应看到各个方面的修志积极性,既要政府修志,也允许和支持部门、行业、团体、企事业单位甚至个人修志,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志书编纂事业兴旺发达起来。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方志书架)志苑春色入眼来
  •     为把《中国方志通鉴》的方志理论部分编写得更好,早春时节,笔者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资料室去查资料,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类志书,感到志苑春来,百花盛开,生机盎然,很是振奋。

        在诸多志书之中,看到有冠以“中国”、“中华”词头的全国性专志,如《中国戏曲志》、《中国曲艺志》、《中华舞蹈志》、《中国佛寺志》、《中国历代书院志》、《中国会馆志》、《中国海湾志》、《中国水文志》、《中国博物馆志》、《中国文化馆志》、《中国共产党通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官志》、《中国动物志》、《中国植物志》、《中华文化通志》等。另外,有些书虽没冠以志名,实际上也是全国性的专志,如《中国民族民间器乐典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等。笔者曾提出“志学”观点,认为志书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地方志只是其中一类。这些“国字号”的志书是不能称之为地方志的,它们是记载中国某一方面事物全面、系统情况的。这些志书尽管体例不一,编纂单位各有不同,但都是记载全国某一方面情况的。联系到国家一些部委如中国民航总局、水利部、武装警察部队等有很高的编纂全国性专志的积极性和具体举措,笔者认为,这些全国性的志书为将来不同国家通志的编纂积累了丰厚的资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在锻炼编修国家通志的人才。如果有更多的部门、行业都有编纂全国性专志的积极性,并付诸行动,那么,编纂中国国家通志,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当然,由国家各部委、行业的自发行动变成国家自觉行为那就更好了。编纂一部由上百部专志构成的《中国通志》是何等辉煌、壮观的文化大系统工程啊!我们期盼着这一工程的早日启动!

        上述图书馆和资料室都以收藏省、市、县三级志书为主,这反映了社会主义第一届修志以编纂三级地方志为主体的格局。但是,也有大量的“三级志”之外的志书。如《宁夏脊椎动物志》、《风庆县茶叶志》、《贵州鸟类志》、《湖南大型真菌志》、《临海林业特产志》、《内蒙古蔬菜品种志》、《香港方物志》、《鲇鱼山水库志》、《五台山志》、《常熟市统计志》、《南京园林志》、《南京经济协作志》、《宁夏驻京办事处志》、《陕西警卫志》、《三水县妇女志》、《武汉市人事制度改革志》、《扶沟县文联志》、《京口区统战志》、《苏三监狱志》、《银川市群众艺术馆志》、《宁县戏曲志》、《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阁志》、《济源广播电视志》、《新蔡人物志》、《龙马负图寺志》、《新安民间兴学志》、《临海宗教志》、《普米族志》、《南京民俗志》、《洪洞大槐树移民志》、《离石县俗语志》、《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志》等等。这些志书广泛涉及自然地理、物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团体所修,也有个人所著,如《裕固族风俗志》就是由才让丹珍所著的。形式以文字表述为主,也有图文相结合的图志,如《中国抗日战争图志》、《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图志》即是这林林总总的各种各类志书,使志苑百花园中争芳斗艳,呈现一片繁茂景象,它是三级志书资料的有力补充。可以满足多方面的不同需求,也可以丰富三级地方志书的编写方法和表现形式。充分说明我国除官修三级志书以外,还蕴藏着极大地编修各类志书的积极性。笔者从“志学”理论出发,提出了“万物皆可志”的观点。当然,这需要有编修必要和一定的条件。从已出版的大量各类志书来看,是可以印证这一学术观点的。我们应该鼓励各种志书的编写,不要把编纂志书的范围局限在官修的省、市、县三级志书上。我们应看到各个方面的修志积极性,既要政府修志,也允许和支持部门、行业、团体、企事业单位甚至个人修志,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志书编纂事业兴旺发达起来。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