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0卷  /  经济

2000卷

  • 航空公司
  •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内蒙古分公司领导名录】

        总 经 理:谭植洪(3月任)

                  李虎晓(3月任)

        副总经理:迟广见

                  彭桂云

                  朱振强

                  马崇贤

    总飞行师:高  斌

     

    【飞行队伍】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内蒙古分公司飞行大队,是内蒙古民用航空运输的唯一一支飞行队伍,是内蒙古民航生产的主力。它负责对空勤人员(包括飞机驾驶员、领航员、空勤通讯员、空勤机械员、空中保卫员和空中乘务员)的领导、组织、教育和管理。分公司飞行大队自1966年8月由北京首都机场迁来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历经33年,已成为一个思想好、作风优、技术精、纪律严、能打硬仗、充满活力的战斗集体。

    机型更新  分公司飞行大队先后飞过7种机型,在机型的不断更新中,飞行技术不断进步。从驾驶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到驾驶涡轮螺旋桨飞机到驾驶涡扇式飞机,分公司飞行大队进行了大量的人员转机型改装训练。1999年,分公司飞行大队,根据中国民航训练大纲和《国航内蒙古分公司飞行技术管理规定》,共转机型31人(次),转升技术标准33人(次),组织国内外模拟机训练175人(次),完成副驾驶分层工作,规范了副驾驶训练程序并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总部输送4名优秀机长。分公司飞行大队已形成一支思想好、作风好、技术精湛、管理能力强的机长队伍。有BAe—146型客机教员10名;机长16名;第一副驾驶12名;副驾驶2名;第二副驾驶17名;学员8名。波音737—300型客机教员10名;机长23名;第一副驾驶9名;副驾驶16名,第二副驾驶12名;学员11名。空中保卫员20名,空中乘务员113名。

    安全运输  是年,承担44条自治区内外、国内外干线航空运输的正班、加班和国际旅客包机飞行任务。飞行一国(蒙古国)、一特区(香港)、两个直辖市(北京、上海)、14省共32个城市,飞行不重复里程37 160公里。全年完成运输飞行时间23 321小时;运输总周转量8 053.16万吨公里;起飞降落13 577架(次);运送旅客98万人(次);完成中国至韩国、日本旅客包机15班(次)。

        安全飞行  全年,分公司飞行大队未发生任何等级飞行事故、空防事故和地面责任事故,杜绝了事故征候,实现飞行安全23周年,并创下29个月12天无事故征候的安全新周期。继续保持全国民航系统飞行安全先进单位称号,连续11年保持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10月被自治区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分公司飞行大队乘务队严格机上服务程序和文明纪律,发挥“百灵乘务组”示范效应,请内蒙古大学教授讲礼仪、心理学和外语课程,继续推行乘务组优化组合,强化乘务员敬业意识,使空中乘务员的综合服务素质有所提高,全年共收到表扬信302封,好人好事59起,其中拾金不昧40起,价值人民币近20万元。“百灵乘务组”一组获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称号。此外,国航内蒙古分公司获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颁发的“民航空中服务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奖牌。

     

    【航空机务维修工程队伍】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内蒙古分公司航空修理厂,是分公司保证飞行安全和航班正常的重要部门。其前身是民航内蒙古自治区局机务科,1990年9月组建航空修理厂。1999年,分公司航修厂在老机型退役后,承担波音737—300型客机、BAe146—100型客机,运七型客机的维修任务。10月11日,国产运七型3450号客机执行最后一个航班任务后停航,至此,内蒙古航空机务人员维护14年的6架运七型飞机全部退役。全厂员工严格遵守各项维护工作制度,为分公司三种机型的飞行安全和航班正常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年完成三种机型总飞行时间(空中)18 789.15小时,总飞行起落13 067架次,总日利用率5.49小时。完成航前维修1 303次,航后维修1 173次;短停维修371次。完成波音737型飞机A检以上各类定检44次;其中4C检2次;BAe—146型飞机50小时以上定检119次;运7型飞机50小时以上定检16次。完成换发37台(次);更换APU10台(次);年检飞机8架(次);换季检查1架(次)。组织4架BAe—146型飞机送国外厂家进行12年结构修理检查的准备工作,已完成2架。完成BAe—146型飞机和15台ALF—502发动机进厂大修任务。

    职工队伍  至年底,分公司航修厂有职工385人,从事飞机维修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361人,占全厂总数的93.7%。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55名,助理工程师84名,技术人员46名,持有飞机维修执照人员284名,持有BAe—146机型和波音737型机型试车执照人员44名;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员192人。航修厂下设生产科、技术科、质量控制科、航材科、计量设备科五个职能科和六个生产车间。执管BAe—146型和波音737型两种机型8架飞机,承担蒙古国航班飞机过站维护和各种加降、备降飞机的维护工作。分公司航修厂贯彻“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思想,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注重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内部管理,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缩短维修停场时间,最大限度地为航线提供运力,实现优质服务。

    设施建设  分公司航修厂的厂房、设施:新机库总面积为3 770平方米,其中维修大厅面积为2 646平方米,可容纳波音737型和BAe—146型飞机各一架同时进行定检及修理,机库两侧有发动机工作间面积148平方米,机务用房(轮胎修理、清洗、探伤、客舱设备修理等用)370平方米。机库为钢架悬索式结构,重叠式大门总开度为42m,高度13m,大门由电动和手动两种操作,维修大厅和发动机工作间各配有一个2000kg吊挂,机库内配有380V/220V 50H供电,维修大厅采用白炽灯照明,各修理间采用日光灯照明,机库内配有良好的加温系统和取暖设备,使机库内冬季也能保持18℃左右的温度,机库内配有上下水系统以保证飞机清洗时使用,机库内还配有低压冷气系统,机库采用高压二氧化碳和高压水喷射装置的灭火系统,能在出现火情时及时扑灭机库内任何位置的火源,机库内还配有三相380V 400HZ  90KVA静变流机二部,供飞机通电使用。

    设备建设  设备有:BAe—146型和B—737型飞机的各种千斤顶,牵引杆,机轮分解、装配设备,液压综合试验台,定力板手校验夹具,磁力探伤机、涡流探伤仪和孔探仪,部分附件系统的原位试验器,备有所属机型的发动机装配架(车)、油封车、吊挂、吊架等发动机修理装配工具设备,备有飞机电子、电器附件专用校验设备,有1000MHZ以下各种信号发生器,350MHZ以下示波器,超高频、高频电压表等通用仪器,有烘箱、低温箱温度试验设备,配有车床、铣床、剪床、折边机、电焊机、氩弧焊机、砂轮机、台钻、冷气泵及喷漆设备等机械加工和修理设备,备有电瓶车、叉车等搬运车辆,配有电表、压力表计量标准器。

    维修能力与承修项目  1.BAe—146型机20 000起落(不含20 000起落)以下的各级定检和换发工作;2.波音737型飞机A检、B+C检;3.ALF—502发动机热检和三级修理;4.BAe—146型、波音737型飞机前主轮分解、检查、组装;5.辅助动力装置;BAe—146型飞机APUGTCP36—100(M)热检维修,6.更换波音737—300型刹车组件摩擦片;7.飞机灭火瓶水压试验;8.有一定的机械修理和零件自制能力;9.有一定的无损探伤检测能力;10.能承担飞机和地面各种车辆铅酸电瓶的初充电和补充充电,承担波音737型机型镍镉碱性电瓶初充电和补充充电;11.滑油箱、滑油通气油箱、滑油散热器、汽油箱及ALF—502发动机喷嘴环的清洗、修理工作;12.部分BAe—146型特设零附件校验和修理工作(限定1996年8月12日附件所列修理、校验项目);13.BAe—146型飞机紧急滑梯折叠工作;14.具有一定的焊接修理能力;15.具有压力表和各类电表的计量能力。

     

    【市场营销队伍】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内蒙古分公司生产部,是分公司飞行签派、生产销售、运输服务的综合部门。年内,在分公司运力减少、全国航空市场需求不足,民航总局调减航班总量5%的情况下,分公司生产部教育全体员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树立信心,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年初就制定扩大自销范围,推行销售目标责任制,将生产任务指标细化到班组和个人,销售人员收入与销售业绩挂钩,奖优罚劣,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根据国内航空市场客源减少的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本着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加大市场调研力度,成立专门的市场研究室,扩充调研人员,及时分析研究分公司航线营运情况和航空市场状况,从生产经营数据中发现市场变化规律,适时提出生产经营建议,做出正确经营决策。调研中,完成对26 000个航班班次的跟踪、统计和汇总工作,提交6份计4万字的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全面、客观、翔实地反映出分公司在各个时期的生产经营形势,为分公司管理层掌握情况、作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加强对外协调与公关,采取灵活的促销手段,减少经营风险。推行师生优惠票、旅游航线淡季优惠票、知音卡活动、常旅客计划等。注重发展货邮运输,调整货邮运价,稳定市场占有率,实现减亏424万元。在加强经营工作时,强化全员服务意识,加强服务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建设,将服务工作纳入创建文明企业工程。推出“金凤售票组”示范效应,实行24小时值班,开展传真订座、开设蒙语售票窗口、送票上门上会服务。只要旅客要求,销售人员都会不辞辛苦将客票送到旅客手中。全年共送票5 889张,比上年同期增长350%,送票收入250余万元。是年,分公司生产部保证执行正班航班12 682班(次),加班824班(次),航班正常率为91%,取消合并航班1 020班(次)。执行国内包机6班,国际包机15班,香港地区包机62班,实现包机利润493.2万元。销售国内客票125 411张,国际客票878张,收运国内货物297 344公斤,国际货物3 295公斤。完成客运销售收入7 830.45万元,货运销售收入101.02万元,完成运输收入7.69亿元。

                                               (邹世益  刘堪民  郑  军)

    【草原建设】  自治区草原总面积8 800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5%,其中可利用面积6 800万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77%。草甸草原总面积960万公顷,典型草原面积3 090万公顷,荒漠草原面积930万公顷,草原化荒漠600万公顷,荒漠面积1 870万公顷。是年草原建设总规模253万公顷,其中人工种草64万公顷,改良草场66万公顷,飞播牧草9万公顷,围栏草场49万公顷,饲用灌木25万公顷,饲料作物40万公顷。建五配套草库伦9230处,5.5万亩。

     【草原法制建设】  1月10日开始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牧场保护条例》及《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实施细则》、《关于严禁在牧区和林区开荒种地的紧急通知九年内,自治区人民政府还再次发布了《关于严禁乱开滥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命令》,自治区党委、政府还联合发出《关于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的决定》。这些文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共同构成了自治区的草原法律、法规体系,使草原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步入了法制化轨道。草原执法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1999年,旗县以上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大多设立了草原执法队伍,现有旗县级以上草原监理机构107个,草原执法人员1 896人,所有的草原监理人员全部经过培训后,于4月1日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执法。结合有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普法宣传活动,全区举办草原法律、法规培训班735起,培训农牧民34万人,培训草原监理人员3 491人,印发蒙汉文宣传材料28万份。通过普法宣传和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和农牧民依法保护草原和合理利用草原的法制观念。同时,还加大了草原执法的工作力度,全区共发生各类破坏草原案件7 165起,查处6 727起,查处率94%,有效地保护了草原资源,维护了广大农牧民的合法权益。

                                                           (刘永志)

     【畜寓养殖】  根据自治区畜牧业主体在牧区,发展潜力在农区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指导牧区畜牧业工作上,坚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稳定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加快建设步伐,走效益畜牧业、生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道路。具体工作中,在全区38个牧业旗、半农半牧业旗实施防灾基地建设。是年全区新建防灾基地户5 474户,暖棚5 360座。在全区32个牧业旗、半农半牧业旗(市)场实施牧区开发示范工程,加强良种繁育、饲草料生产、疫病防治和推广服务四大体系建设。在全区21个牧业旗实施草原畜牧业示范项目,为发展高效益现代化草原畜牧业起到示范作用。在指导农区畜牧业工作上,坚持以加快粮食和秸秆等农副产品转化为中心,挖掘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加快发展,重点突破,使其成为全区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实施“十、百、千”工程,使养牛10头以上、养猪20口以上、养羊100只以上、养鸡1 000只以上的“十、百、千”工程户达到15.83万户,牛羊猪累计饲养量达到1 266.44万头只,鸡饲养量累计达到1 431.02万只。

    畜种结构  牧业年度家畜总头数为7436.16万头(只),其中大小畜合计6 294.45万头(只),生猪1 141.71万头。大小畜头数中,大畜存栏802.82万头(只),占大小畜的比例为12.75%,小畜存栏为5 491.63万只,占87.25%。全区畜牧业中,养羊业占有较大比重,养羊业中细毛羊存栏1 457.07万只,占36.54%,半细毛羊574.45万只,占14.41%,山羊1 273.16万只,占31.93%。是年,大畜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马的数量下降幅度最大,比上年下降9.49%。山羊的数量也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为0.86%,绵羊数量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增长幅度3.66%。在全区牲畜总头数中,良种、改良种大小畜存栏4 393.09万头(只),占大小畜总数的69.79%,比上年提高3.24个百分点,其中良种、改良种牛存栏299.05万头,占牛总数的62.94%,良种、改良种绵羊存栏2 714.01万只,占绵羊总数的76.58%,良种、改良种山羊存栏1 273.16万只,占山羊总数的65.37%。在全区12个盟市中,已有8个盟市良种、改良种比重达到70%以上,其中伊克昭盟88.43%,通辽市86.64%,巴彦淖尔盟85.13%,兴安盟82.66%,赤峰市77.87%,乌兰察布盟77.65%,包头市75.52%,呼和浩特市73.73%。

        繁殖改良  全区大小畜合计繁殖仔畜2 302.73万头(只),比上年增加95.17万头(只),增长4.31%,繁殖率80.03%,比上年下降0.42个百分点;成活仔畜2 190.06万头(只),比上年增加85.42万头(只),增长4.06%,成活率95.11%,比上年下降0.23个百分点,繁殖成活率76.12%,比上年下降0.58个百分点。全区家畜改良工作以黄牛冷配和绵山羊人工授精为重点,采用行政技术双承包和家畜改良集团承包等组织措施,全年大小畜改良配种总规模达到1 629.5万头(只),牛羊胚胎移植作为加快家畜良种化进程技术,又有新进展。自治区政府专门召开了牛羊胚胎移植座谈会,进一步推动了牛羊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全年生产牛胚胎1 250枚,移植牛1 794头,妊娠率达到45~50%。移植羊胚胎10 378枚。除在区内推广牛羊胚胎移植外,自治区家畜改良站的技术人员应邀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徽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等地,从事胚胎移植工作,把牛羊胚胎移植向产业化方向推进了一步。目前自治区育成的家畜新品种已达24个。

        饲养管理  自治区重点实施以“四良四改”模式化养猪、肉羊模式化育肥、鸡模式化饲养、肉牛模式化育肥、奶牛模式化饲养为主要内容的畜牧业丰收计划,旨在改善全区畜禽饲养管理水平,促进畜禽养殖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增效益。是年全区“四良四改”模式化养猪420.42万口,肉牛模式化育肥44.54万头,肉羊模式化育肥546.42万只,鸡模式化饲养1 480.92万只,奶牛模式化饲养7万头。牧区90%以上的畜群实现棚圈化,其中暖棚比例占10%左右。通过引种入牧,饲草料生产水平有一定提高,过冬畜均贮草达到150公斤/头(只),贮料15公斤/头(只)。随着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善,产冬羔和早春羔数量增多,羔羊当年育肥出栏比例加大,全年牲畜出栏总数增加2 991.0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8.4%,牲畜出栏率达到57.5%。

    牲畜周转  根据全区草牧场资源特点,制定出冷季少养,暖季多养,加快出栏,加速周转的方针,有效地加快牲畜周转。通过棚圈建设,提高冬羔和早春羔比例,通过饲草料加工调剂、模式化养畜,加大牛羊育肥出栏比例,使全区牲畜出栏率、商品率不断提高。全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7 436.16万头(只),日历年度牲畜存栏5 147.56万头(只),出栏牲畜2 991.0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8.4%,牲畜出栏率57.5%,其中大畜出栏173.55万头,出栏率25.6%,羊出栏1 948.39万只,出栏率52.5%,猪出栏869.09万口,出栏率106.5%。

        畜产品  是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42.19万吨,比上年增长9.88%,猪牛羊肉比上年增长10.05%,其中猪肉82.13万吨,比上年增长12.02%,牛肉17.82万吨,比上年增长1.48%:羊肉29.79万吨,比上年增长10.33%。牛奶67.94万吨,比上年增长6.51%。绵羊毛65956吨,山羊绒3 825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禽蛋产量23.49万吨,比上年增长10.75%。

                                                            (巴特尔)

     

    【动物疫病防治】  1999年是兽医工作很不平凡的一个年份。在这一年里,各级兽医部门紧紧围绕“双权一制”的落实,“双增双提”发展战略,畜牧业“种子工程”建设三件大事,以牲畜传染病和牛皮蝇蛆病防治为重点,及时控制和扑灭了疫病,减少病害损失,维护丁自治区畜产品信誉,保证了动物及其产品的正常流通,为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做出了贡献。

    动物防疫制度  是年,加大实施“五个强制”(即强制封锁、强制扑杀、强制免疫、强制消毒、强制检疫)和“两个强化”(即强化疫情报告、强化疫情监督管理)的力度,制定和实行生猪传染病免疫证管理制度和调运牲畜及其产品报批报检制度,制定和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牲畜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提出制定并开始实行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要与年度考核、评奖挂钩,同时要与畜牧业各项建设项目挂钩制度。

    动物防疫检疫  是年,全面超额完成防疫目标管理任务,预防注射牲畜14 045.7万头只,超额50%,家禽6 124.6万羽,超额21.8%,羊2 998.7万只,超额33.1%,药浴4 970.5万只,超额31.4%,生猪免疫1 079.7万只,超额44.0%。马属动物监测1.61万匹,免疫4.44万匹次。马属动物疫病,旗县达到稳定控制标准的19个,占59.4%,其中达到消灭标准的4个旗县,占12.5%。鸡病、羊病发病率分别控制在0.5%和0.1%以下。检疫动物2 049.1万头(只)次,其中产地检疫928.8万头(只),超额30.7%,生猪屠宰检疫240万口,超额34.4%,其中“定点屠宰,到点检疫”142.5万口,超额35.2%。检疫肉类123.9万吨,检出患病动物1.71万头(只),检出病害肉647.3吨,全部无害化处理。检疫消毒毛类5.88万吨,蹄骨角39.5万吨,皮张1 010.4万张。全区实施“定点屠宰,到点检疫”的旗县和苏木乡镇462个。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消毒站由19处增加到30处。在农业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组织开展的全国动物防疫目标化管理检查评比活动中,自治区取得综合评比甲等第二名、贯彻农业部6号部令甲等第三名的好成绩。

    牛皮蝇蛆病防治  1999年是实施《内蒙古自治区防治牛皮蝇蛆病五年规划实施方案》的第一年。为确保全区防治牛皮蝇蛆病任务如期完成,在年初召开的全区兽医工作会议上,与各盟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签订了责任状。为争取各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农牧民的配合,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开展了牛皮蝇蛆病的危害、防治知识和防治意义等宣传活动。为保证防治质量和防治效果,对防治牛皮蝇蛆病药品采取统一组织、统一供应,并及时与生产厂家签订购药合同,确保防治药品按时足额到位。对具体工作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培训盟市、旗县市防治牛皮蝇蛆病技术人员200余名,基本保证了每个旗县市都有1~2名技术骨干。在年内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牛皮蝇蛆病防治达标奖惩办法》,调动了各地防治牛皮蝇蛆病的积极性。由于各地区、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操作技术,加强监督检查,原计划防治任务392万头,实际完成398.2万头,完成计划任务的101.%。

    动物防疫监督  是年验证查物、补检重检动物21.万头(只),皮张246.万张,毛类17.万吨,肉类28.万吨。对610个定点屠宰场,894个养殖场,93个仓储单位,26 211个餐饮店、7 878个生肉摊点等场所监督检查达13.6万人次。进出境检疫监管毛类1 993.万吨,皮张31.万张,牛肉365.吨,查验消毒出入境车辆7 120辆次,飞机369架次,检查出入境人员1.5万人次,检出禁止携带检疫物230批次。使用五种检疫合格证明16 957本,动物免疫证209.6万张,肉品检疫标识119.3万张,用证率与上年相比有明显增加。换发《兽医卫生合格证》和《肉类卫生合格证》23 292个,增加55.%。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 058件,增加40.%,结案率99%,比上年提高5.1%,无一起案件引起行政诉讼或复议。在铁路运输监督检验工作中,开展了水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监督检验工作,拓展了业务,强化了职能,保证了铁路运输动物及其产品的卫生质量。

    兽药管理  是年,全区加大了兽药市场的整顿力度,扩大了抽检覆盖面,增加了抽检兽药产品的数量和品种,并做到重点品种实行常年监控;继续严格执行《兽药购药证制度》、《外购证制度》和《外埠药品先检后售制度》,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假劣兽药的查处力度。年内验收核发《兽药生产许可证》4家,审批兽药产品批准文号45个,全区抽检兽药产品638批次,比上年增加140个批次,抽检产品合格率达46.74%。查处案件272件,结案率达到72.85%。查处非法经营兽用生物制品案件42起,没收非法经营生药价值1.8万元,在年内组织编写和出版了《内蒙古自治区兽药监督员培训教材》、《兽药管理文件汇编》。继续强化兽药行业管理,坚持主渠道经营,发挥了动物保健品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航空公司
  •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内蒙古分公司领导名录】

        总 经 理:谭植洪(3月任)

                  李虎晓(3月任)

        副总经理:迟广见

                  彭桂云

                  朱振强

                  马崇贤

    总飞行师:高  斌

     

    【飞行队伍】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内蒙古分公司飞行大队,是内蒙古民用航空运输的唯一一支飞行队伍,是内蒙古民航生产的主力。它负责对空勤人员(包括飞机驾驶员、领航员、空勤通讯员、空勤机械员、空中保卫员和空中乘务员)的领导、组织、教育和管理。分公司飞行大队自1966年8月由北京首都机场迁来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历经33年,已成为一个思想好、作风优、技术精、纪律严、能打硬仗、充满活力的战斗集体。

    机型更新  分公司飞行大队先后飞过7种机型,在机型的不断更新中,飞行技术不断进步。从驾驶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到驾驶涡轮螺旋桨飞机到驾驶涡扇式飞机,分公司飞行大队进行了大量的人员转机型改装训练。1999年,分公司飞行大队,根据中国民航训练大纲和《国航内蒙古分公司飞行技术管理规定》,共转机型31人(次),转升技术标准33人(次),组织国内外模拟机训练175人(次),完成副驾驶分层工作,规范了副驾驶训练程序并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总部输送4名优秀机长。分公司飞行大队已形成一支思想好、作风好、技术精湛、管理能力强的机长队伍。有BAe—146型客机教员10名;机长16名;第一副驾驶12名;副驾驶2名;第二副驾驶17名;学员8名。波音737—300型客机教员10名;机长23名;第一副驾驶9名;副驾驶16名,第二副驾驶12名;学员11名。空中保卫员20名,空中乘务员113名。

    安全运输  是年,承担44条自治区内外、国内外干线航空运输的正班、加班和国际旅客包机飞行任务。飞行一国(蒙古国)、一特区(香港)、两个直辖市(北京、上海)、14省共32个城市,飞行不重复里程37 160公里。全年完成运输飞行时间23 321小时;运输总周转量8 053.16万吨公里;起飞降落13 577架(次);运送旅客98万人(次);完成中国至韩国、日本旅客包机15班(次)。

        安全飞行  全年,分公司飞行大队未发生任何等级飞行事故、空防事故和地面责任事故,杜绝了事故征候,实现飞行安全23周年,并创下29个月12天无事故征候的安全新周期。继续保持全国民航系统飞行安全先进单位称号,连续11年保持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10月被自治区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分公司飞行大队乘务队严格机上服务程序和文明纪律,发挥“百灵乘务组”示范效应,请内蒙古大学教授讲礼仪、心理学和外语课程,继续推行乘务组优化组合,强化乘务员敬业意识,使空中乘务员的综合服务素质有所提高,全年共收到表扬信302封,好人好事59起,其中拾金不昧40起,价值人民币近20万元。“百灵乘务组”一组获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称号。此外,国航内蒙古分公司获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颁发的“民航空中服务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奖牌。

     

    【航空机务维修工程队伍】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内蒙古分公司航空修理厂,是分公司保证飞行安全和航班正常的重要部门。其前身是民航内蒙古自治区局机务科,1990年9月组建航空修理厂。1999年,分公司航修厂在老机型退役后,承担波音737—300型客机、BAe146—100型客机,运七型客机的维修任务。10月11日,国产运七型3450号客机执行最后一个航班任务后停航,至此,内蒙古航空机务人员维护14年的6架运七型飞机全部退役。全厂员工严格遵守各项维护工作制度,为分公司三种机型的飞行安全和航班正常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年完成三种机型总飞行时间(空中)18 789.15小时,总飞行起落13 067架次,总日利用率5.49小时。完成航前维修1 303次,航后维修1 173次;短停维修371次。完成波音737型飞机A检以上各类定检44次;其中4C检2次;BAe—146型飞机50小时以上定检119次;运7型飞机50小时以上定检16次。完成换发37台(次);更换APU10台(次);年检飞机8架(次);换季检查1架(次)。组织4架BAe—146型飞机送国外厂家进行12年结构修理检查的准备工作,已完成2架。完成BAe—146型飞机和15台ALF—502发动机进厂大修任务。

    职工队伍  至年底,分公司航修厂有职工385人,从事飞机维修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361人,占全厂总数的93.7%。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55名,助理工程师84名,技术人员46名,持有飞机维修执照人员284名,持有BAe—146机型和波音737型机型试车执照人员44名;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员192人。航修厂下设生产科、技术科、质量控制科、航材科、计量设备科五个职能科和六个生产车间。执管BAe—146型和波音737型两种机型8架飞机,承担蒙古国航班飞机过站维护和各种加降、备降飞机的维护工作。分公司航修厂贯彻“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思想,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注重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内部管理,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缩短维修停场时间,最大限度地为航线提供运力,实现优质服务。

    设施建设  分公司航修厂的厂房、设施:新机库总面积为3 770平方米,其中维修大厅面积为2 646平方米,可容纳波音737型和BAe—146型飞机各一架同时进行定检及修理,机库两侧有发动机工作间面积148平方米,机务用房(轮胎修理、清洗、探伤、客舱设备修理等用)370平方米。机库为钢架悬索式结构,重叠式大门总开度为42m,高度13m,大门由电动和手动两种操作,维修大厅和发动机工作间各配有一个2000kg吊挂,机库内配有380V/220V 50H供电,维修大厅采用白炽灯照明,各修理间采用日光灯照明,机库内配有良好的加温系统和取暖设备,使机库内冬季也能保持18℃左右的温度,机库内配有上下水系统以保证飞机清洗时使用,机库内还配有低压冷气系统,机库采用高压二氧化碳和高压水喷射装置的灭火系统,能在出现火情时及时扑灭机库内任何位置的火源,机库内还配有三相380V 400HZ  90KVA静变流机二部,供飞机通电使用。

    设备建设  设备有:BAe—146型和B—737型飞机的各种千斤顶,牵引杆,机轮分解、装配设备,液压综合试验台,定力板手校验夹具,磁力探伤机、涡流探伤仪和孔探仪,部分附件系统的原位试验器,备有所属机型的发动机装配架(车)、油封车、吊挂、吊架等发动机修理装配工具设备,备有飞机电子、电器附件专用校验设备,有1000MHZ以下各种信号发生器,350MHZ以下示波器,超高频、高频电压表等通用仪器,有烘箱、低温箱温度试验设备,配有车床、铣床、剪床、折边机、电焊机、氩弧焊机、砂轮机、台钻、冷气泵及喷漆设备等机械加工和修理设备,备有电瓶车、叉车等搬运车辆,配有电表、压力表计量标准器。

    维修能力与承修项目  1.BAe—146型机20 000起落(不含20 000起落)以下的各级定检和换发工作;2.波音737型飞机A检、B+C检;3.ALF—502发动机热检和三级修理;4.BAe—146型、波音737型飞机前主轮分解、检查、组装;5.辅助动力装置;BAe—146型飞机APUGTCP36—100(M)热检维修,6.更换波音737—300型刹车组件摩擦片;7.飞机灭火瓶水压试验;8.有一定的机械修理和零件自制能力;9.有一定的无损探伤检测能力;10.能承担飞机和地面各种车辆铅酸电瓶的初充电和补充充电,承担波音737型机型镍镉碱性电瓶初充电和补充充电;11.滑油箱、滑油通气油箱、滑油散热器、汽油箱及ALF—502发动机喷嘴环的清洗、修理工作;12.部分BAe—146型特设零附件校验和修理工作(限定1996年8月12日附件所列修理、校验项目);13.BAe—146型飞机紧急滑梯折叠工作;14.具有一定的焊接修理能力;15.具有压力表和各类电表的计量能力。

     

    【市场营销队伍】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内蒙古分公司生产部,是分公司飞行签派、生产销售、运输服务的综合部门。年内,在分公司运力减少、全国航空市场需求不足,民航总局调减航班总量5%的情况下,分公司生产部教育全体员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树立信心,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年初就制定扩大自销范围,推行销售目标责任制,将生产任务指标细化到班组和个人,销售人员收入与销售业绩挂钩,奖优罚劣,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根据国内航空市场客源减少的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本着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加大市场调研力度,成立专门的市场研究室,扩充调研人员,及时分析研究分公司航线营运情况和航空市场状况,从生产经营数据中发现市场变化规律,适时提出生产经营建议,做出正确经营决策。调研中,完成对26 000个航班班次的跟踪、统计和汇总工作,提交6份计4万字的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全面、客观、翔实地反映出分公司在各个时期的生产经营形势,为分公司管理层掌握情况、作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加强对外协调与公关,采取灵活的促销手段,减少经营风险。推行师生优惠票、旅游航线淡季优惠票、知音卡活动、常旅客计划等。注重发展货邮运输,调整货邮运价,稳定市场占有率,实现减亏424万元。在加强经营工作时,强化全员服务意识,加强服务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建设,将服务工作纳入创建文明企业工程。推出“金凤售票组”示范效应,实行24小时值班,开展传真订座、开设蒙语售票窗口、送票上门上会服务。只要旅客要求,销售人员都会不辞辛苦将客票送到旅客手中。全年共送票5 889张,比上年同期增长350%,送票收入250余万元。是年,分公司生产部保证执行正班航班12 682班(次),加班824班(次),航班正常率为91%,取消合并航班1 020班(次)。执行国内包机6班,国际包机15班,香港地区包机62班,实现包机利润493.2万元。销售国内客票125 411张,国际客票878张,收运国内货物297 344公斤,国际货物3 295公斤。完成客运销售收入7 830.45万元,货运销售收入101.02万元,完成运输收入7.69亿元。

                                               (邹世益  刘堪民  郑  军)

    【草原建设】  自治区草原总面积8 800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5%,其中可利用面积6 800万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77%。草甸草原总面积960万公顷,典型草原面积3 090万公顷,荒漠草原面积930万公顷,草原化荒漠600万公顷,荒漠面积1 870万公顷。是年草原建设总规模253万公顷,其中人工种草64万公顷,改良草场66万公顷,飞播牧草9万公顷,围栏草场49万公顷,饲用灌木25万公顷,饲料作物40万公顷。建五配套草库伦9230处,5.5万亩。

     【草原法制建设】  1月10日开始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牧场保护条例》及《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实施细则》、《关于严禁在牧区和林区开荒种地的紧急通知九年内,自治区人民政府还再次发布了《关于严禁乱开滥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命令》,自治区党委、政府还联合发出《关于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的决定》。这些文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共同构成了自治区的草原法律、法规体系,使草原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步入了法制化轨道。草原执法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1999年,旗县以上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大多设立了草原执法队伍,现有旗县级以上草原监理机构107个,草原执法人员1 896人,所有的草原监理人员全部经过培训后,于4月1日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执法。结合有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普法宣传活动,全区举办草原法律、法规培训班735起,培训农牧民34万人,培训草原监理人员3 491人,印发蒙汉文宣传材料28万份。通过普法宣传和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和农牧民依法保护草原和合理利用草原的法制观念。同时,还加大了草原执法的工作力度,全区共发生各类破坏草原案件7 165起,查处6 727起,查处率94%,有效地保护了草原资源,维护了广大农牧民的合法权益。

                                                           (刘永志)

     【畜寓养殖】  根据自治区畜牧业主体在牧区,发展潜力在农区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指导牧区畜牧业工作上,坚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稳定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加快建设步伐,走效益畜牧业、生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道路。具体工作中,在全区38个牧业旗、半农半牧业旗实施防灾基地建设。是年全区新建防灾基地户5 474户,暖棚5 360座。在全区32个牧业旗、半农半牧业旗(市)场实施牧区开发示范工程,加强良种繁育、饲草料生产、疫病防治和推广服务四大体系建设。在全区21个牧业旗实施草原畜牧业示范项目,为发展高效益现代化草原畜牧业起到示范作用。在指导农区畜牧业工作上,坚持以加快粮食和秸秆等农副产品转化为中心,挖掘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加快发展,重点突破,使其成为全区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实施“十、百、千”工程,使养牛10头以上、养猪20口以上、养羊100只以上、养鸡1 000只以上的“十、百、千”工程户达到15.83万户,牛羊猪累计饲养量达到1 266.44万头只,鸡饲养量累计达到1 431.02万只。

    畜种结构  牧业年度家畜总头数为7436.16万头(只),其中大小畜合计6 294.45万头(只),生猪1 141.71万头。大小畜头数中,大畜存栏802.82万头(只),占大小畜的比例为12.75%,小畜存栏为5 491.63万只,占87.25%。全区畜牧业中,养羊业占有较大比重,养羊业中细毛羊存栏1 457.07万只,占36.54%,半细毛羊574.45万只,占14.41%,山羊1 273.16万只,占31.93%。是年,大畜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马的数量下降幅度最大,比上年下降9.49%。山羊的数量也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为0.86%,绵羊数量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增长幅度3.66%。在全区牲畜总头数中,良种、改良种大小畜存栏4 393.09万头(只),占大小畜总数的69.79%,比上年提高3.24个百分点,其中良种、改良种牛存栏299.05万头,占牛总数的62.94%,良种、改良种绵羊存栏2 714.01万只,占绵羊总数的76.58%,良种、改良种山羊存栏1 273.16万只,占山羊总数的65.37%。在全区12个盟市中,已有8个盟市良种、改良种比重达到70%以上,其中伊克昭盟88.43%,通辽市86.64%,巴彦淖尔盟85.13%,兴安盟82.66%,赤峰市77.87%,乌兰察布盟77.65%,包头市75.52%,呼和浩特市73.73%。

        繁殖改良  全区大小畜合计繁殖仔畜2 302.73万头(只),比上年增加95.17万头(只),增长4.31%,繁殖率80.03%,比上年下降0.42个百分点;成活仔畜2 190.06万头(只),比上年增加85.42万头(只),增长4.06%,成活率95.11%,比上年下降0.23个百分点,繁殖成活率76.12%,比上年下降0.58个百分点。全区家畜改良工作以黄牛冷配和绵山羊人工授精为重点,采用行政技术双承包和家畜改良集团承包等组织措施,全年大小畜改良配种总规模达到1 629.5万头(只),牛羊胚胎移植作为加快家畜良种化进程技术,又有新进展。自治区政府专门召开了牛羊胚胎移植座谈会,进一步推动了牛羊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全年生产牛胚胎1 250枚,移植牛1 794头,妊娠率达到45~50%。移植羊胚胎10 378枚。除在区内推广牛羊胚胎移植外,自治区家畜改良站的技术人员应邀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徽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等地,从事胚胎移植工作,把牛羊胚胎移植向产业化方向推进了一步。目前自治区育成的家畜新品种已达24个。

        饲养管理  自治区重点实施以“四良四改”模式化养猪、肉羊模式化育肥、鸡模式化饲养、肉牛模式化育肥、奶牛模式化饲养为主要内容的畜牧业丰收计划,旨在改善全区畜禽饲养管理水平,促进畜禽养殖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增效益。是年全区“四良四改”模式化养猪420.42万口,肉牛模式化育肥44.54万头,肉羊模式化育肥546.42万只,鸡模式化饲养1 480.92万只,奶牛模式化饲养7万头。牧区90%以上的畜群实现棚圈化,其中暖棚比例占10%左右。通过引种入牧,饲草料生产水平有一定提高,过冬畜均贮草达到150公斤/头(只),贮料15公斤/头(只)。随着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善,产冬羔和早春羔数量增多,羔羊当年育肥出栏比例加大,全年牲畜出栏总数增加2 991.0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8.4%,牲畜出栏率达到57.5%。

    牲畜周转  根据全区草牧场资源特点,制定出冷季少养,暖季多养,加快出栏,加速周转的方针,有效地加快牲畜周转。通过棚圈建设,提高冬羔和早春羔比例,通过饲草料加工调剂、模式化养畜,加大牛羊育肥出栏比例,使全区牲畜出栏率、商品率不断提高。全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7 436.16万头(只),日历年度牲畜存栏5 147.56万头(只),出栏牲畜2 991.0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8.4%,牲畜出栏率57.5%,其中大畜出栏173.55万头,出栏率25.6%,羊出栏1 948.39万只,出栏率52.5%,猪出栏869.09万口,出栏率106.5%。

        畜产品  是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42.19万吨,比上年增长9.88%,猪牛羊肉比上年增长10.05%,其中猪肉82.13万吨,比上年增长12.02%,牛肉17.82万吨,比上年增长1.48%:羊肉29.79万吨,比上年增长10.33%。牛奶67.94万吨,比上年增长6.51%。绵羊毛65956吨,山羊绒3 825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禽蛋产量23.49万吨,比上年增长10.75%。

                                                            (巴特尔)

     

    【动物疫病防治】  1999年是兽医工作很不平凡的一个年份。在这一年里,各级兽医部门紧紧围绕“双权一制”的落实,“双增双提”发展战略,畜牧业“种子工程”建设三件大事,以牲畜传染病和牛皮蝇蛆病防治为重点,及时控制和扑灭了疫病,减少病害损失,维护丁自治区畜产品信誉,保证了动物及其产品的正常流通,为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做出了贡献。

    动物防疫制度  是年,加大实施“五个强制”(即强制封锁、强制扑杀、强制免疫、强制消毒、强制检疫)和“两个强化”(即强化疫情报告、强化疫情监督管理)的力度,制定和实行生猪传染病免疫证管理制度和调运牲畜及其产品报批报检制度,制定和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牲畜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提出制定并开始实行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要与年度考核、评奖挂钩,同时要与畜牧业各项建设项目挂钩制度。

    动物防疫检疫  是年,全面超额完成防疫目标管理任务,预防注射牲畜14 045.7万头只,超额50%,家禽6 124.6万羽,超额21.8%,羊2 998.7万只,超额33.1%,药浴4 970.5万只,超额31.4%,生猪免疫1 079.7万只,超额44.0%。马属动物监测1.61万匹,免疫4.44万匹次。马属动物疫病,旗县达到稳定控制标准的19个,占59.4%,其中达到消灭标准的4个旗县,占12.5%。鸡病、羊病发病率分别控制在0.5%和0.1%以下。检疫动物2 049.1万头(只)次,其中产地检疫928.8万头(只),超额30.7%,生猪屠宰检疫240万口,超额34.4%,其中“定点屠宰,到点检疫”142.5万口,超额35.2%。检疫肉类123.9万吨,检出患病动物1.71万头(只),检出病害肉647.3吨,全部无害化处理。检疫消毒毛类5.88万吨,蹄骨角39.5万吨,皮张1 010.4万张。全区实施“定点屠宰,到点检疫”的旗县和苏木乡镇462个。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消毒站由19处增加到30处。在农业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组织开展的全国动物防疫目标化管理检查评比活动中,自治区取得综合评比甲等第二名、贯彻农业部6号部令甲等第三名的好成绩。

    牛皮蝇蛆病防治  1999年是实施《内蒙古自治区防治牛皮蝇蛆病五年规划实施方案》的第一年。为确保全区防治牛皮蝇蛆病任务如期完成,在年初召开的全区兽医工作会议上,与各盟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签订了责任状。为争取各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农牧民的配合,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开展了牛皮蝇蛆病的危害、防治知识和防治意义等宣传活动。为保证防治质量和防治效果,对防治牛皮蝇蛆病药品采取统一组织、统一供应,并及时与生产厂家签订购药合同,确保防治药品按时足额到位。对具体工作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培训盟市、旗县市防治牛皮蝇蛆病技术人员200余名,基本保证了每个旗县市都有1~2名技术骨干。在年内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牛皮蝇蛆病防治达标奖惩办法》,调动了各地防治牛皮蝇蛆病的积极性。由于各地区、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操作技术,加强监督检查,原计划防治任务392万头,实际完成398.2万头,完成计划任务的101.%。

    动物防疫监督  是年验证查物、补检重检动物21.万头(只),皮张246.万张,毛类17.万吨,肉类28.万吨。对610个定点屠宰场,894个养殖场,93个仓储单位,26 211个餐饮店、7 878个生肉摊点等场所监督检查达13.6万人次。进出境检疫监管毛类1 993.万吨,皮张31.万张,牛肉365.吨,查验消毒出入境车辆7 120辆次,飞机369架次,检查出入境人员1.5万人次,检出禁止携带检疫物230批次。使用五种检疫合格证明16 957本,动物免疫证209.6万张,肉品检疫标识119.3万张,用证率与上年相比有明显增加。换发《兽医卫生合格证》和《肉类卫生合格证》23 292个,增加55.%。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 058件,增加40.%,结案率99%,比上年提高5.1%,无一起案件引起行政诉讼或复议。在铁路运输监督检验工作中,开展了水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监督检验工作,拓展了业务,强化了职能,保证了铁路运输动物及其产品的卫生质量。

    兽药管理  是年,全区加大了兽药市场的整顿力度,扩大了抽检覆盖面,增加了抽检兽药产品的数量和品种,并做到重点品种实行常年监控;继续严格执行《兽药购药证制度》、《外购证制度》和《外埠药品先检后售制度》,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假劣兽药的查处力度。年内验收核发《兽药生产许可证》4家,审批兽药产品批准文号45个,全区抽检兽药产品638批次,比上年增加140个批次,抽检产品合格率达46.74%。查处案件272件,结案率达到72.85%。查处非法经营兽用生物制品案件42起,没收非法经营生药价值1.8万元,在年内组织编写和出版了《内蒙古自治区兽药监督员培训教材》、《兽药管理文件汇编》。继续强化兽药行业管理,坚持主渠道经营,发挥了动物保健品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