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0卷  /  盟市旗县

2000卷

  • 清水河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吕景瑞
        人大常委会主任:王  耀
        县    长:云俊义(蒙古族)
        政协主席:李忠忠(蒙古族)
    【生产总值】  年内,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努力实现“两个提高”,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8 042万元,比上年增长1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 329元。
    【农牧林水】  受百年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影响,形成“绿色灾年”(庄稼起初长势好,夏秋大旱),粮食总产量3.99万吨,油料0.7万吨,分别较上年减少4.41万吨和0.2万吨。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9 362万元,比上年下降8.8%。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0.2万亩。牧业年度,全县牲畜总头数42.0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3.7%。其中生猪8.4万口,农民户均养猪3口,创历史最好纪录。以“124'集雨节水灌溉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全年新打旱井、水窖1.145万眼,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29万亩;新打机电井20眼,配套井20眼,筒井44眼,新增灌溉面积5 200亩,比上年增加1 200亩。全年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15.6万亩,种草11.3万亩。全县种植粮豆面积44.5万亩,比上年减少5.6万亩,种植油料17.2万亩,比上年增加5.1万亩。粮经比例由过去的8:2调整为7:3。畜牧业立草为业,重点发展舍饲、暖棚养畜,实现由传统养畜向建设养畜、科学养畜转变,农牧业产业化初见雏形。以粮油食品加工厂建设“万亩小杂粮基地,以脱水蔬菜厂建设1 000亩蔬菜生产基地,以食品冷库建设8万只育肥羊培育基地,以饲料加工厂建设15万亩玉米生产基地等四大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链迅速扩展,对基地和农户的辐射作用日益明显,产业化格局已见端倪。
    【工业】  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 653.53万元(不变价),其中国有企业完成3 679.1万元,集体企业完成5 996.7万元,股份制企业完成3 546.1万元。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 793万元,盈亏相低,实现利润664万元。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84.35%。产品销售率为96.06%,总资产贡献率为4.44%,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04%。流动资产周转率为0.67次,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1 428元/人,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4.09%,资产负债率为66.9%。全年工业主要产品累计完成水泥34.08万吨,日用陶瓷63万件,墙地砖8.3万平方米,原煤18.52万吨。
    【第三产业】  增加值完成13 941万元,比上年增长25.1%。随着国家扩大居民消费政策,提高社会保障线水平和中低居民收入政策的落实到位,消费品市场逐渐升温,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 850.6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5 430万元,投资重点继续向生态环境、交通、能源、农业、通讯、教育、扶贫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全年新增机电井、扬水站、河泉引水工程17处,旱井240眼,水窖460眼,使1.17万人、4.42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得到缓解,县第二中学迁址工程、国家扶贫教育工程窑沟小学、杨家窑小学建设完工,小庙子小学教学大楼主体工程正在建设中;县永安街排水工程建设完成2 550米,城关镇祁家沟到神池窑长800米、宽25米的新街和小庙子三叉路一王三窑长1.6公里、宽15米的永安街西出口工程完工,城关镇一杨家窑四级砂石路路面路基建设完成;全年共架设10KV输电线路57.8公里,低压线路41公里,解决57个自然村的生产、生活用电;进行7个乡的通信光缆、电信所、机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此外,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世行二期水保治理项目及城市、农村电网改造等建设进展顺利。
    【财政】  全县财政收入完成2 860.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 015万元。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达3.2亿元,贷款余额3亿元。
    【招商引资】  全县共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1万美元引进对外合作项目16项,比上年增加8项,引进资金2 520万元。
    【科技 教育 卫生】  以实施“百乡干村科教兴农示范工程”和"126”燎原计划为重点,全年共推广农村适用科技20多项,种子包衣、覆膜栽培、病虫害防治、畜疫防治、机械化作业、科学饲养等适用技术得到普遍应用。畜牧业全面实施种畜工程,重点抓饲草料加工转化、科学饲养、畜种改良、短期育肥等适用技术的推广。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16所,其中普通小学291所,县直中学6所,乡镇中学11所,进修学校1所,民族小学7所,中小学在校生22 127人,其中小学生15 801人,初中生5 376人,高中生950人,全县教职工1 515人,全县非文盲率达到96%。教育工作狠抓“两基达标”和“国家扶贫教育工程”建设,全年共投入资金3 000余万元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两基”达标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全县大中专院校招生考试录取人数比上年增加30人;全年完成小学招生2 840人,初中招生2 418人,普通高中招生336人,职业高中招生234人。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9个,县直卫生单位5个,病床200张,卫生技术人员284人。卫生人员占全县总人口数的0.22%。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0.47%。。综合节育率90.98%,顺利通过区、市验收。
    【扶贫】  1999年,全县扶贫工作通过“以工代赈”、“380”工程和“温饱致富工程”建设,全年共有3 775户、15 100人解决温饱。年末,全县贫困人口总数为41 000人,较“五七”脱贫攻坚计划实施时减少11 830人。城市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 988.8元,比上年纯增3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后有所下降,达到1 526元,比上年减少78元。
    【乡镇企业】  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10 971个,从业人员达到30 008人,总产值(现价)完成270 303万元,实际入库税金完成1 259万元,比上年增长57.4%。

    (高万华  李敏  蒙军  万凤翔  祁文斌  潘国平  姜培成)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清水河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吕景瑞
        人大常委会主任:王  耀
        县    长:云俊义(蒙古族)
        政协主席:李忠忠(蒙古族)
    【生产总值】  年内,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努力实现“两个提高”,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8 042万元,比上年增长1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 329元。
    【农牧林水】  受百年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影响,形成“绿色灾年”(庄稼起初长势好,夏秋大旱),粮食总产量3.99万吨,油料0.7万吨,分别较上年减少4.41万吨和0.2万吨。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9 362万元,比上年下降8.8%。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0.2万亩。牧业年度,全县牲畜总头数42.0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3.7%。其中生猪8.4万口,农民户均养猪3口,创历史最好纪录。以“124'集雨节水灌溉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全年新打旱井、水窖1.145万眼,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29万亩;新打机电井20眼,配套井20眼,筒井44眼,新增灌溉面积5 200亩,比上年增加1 200亩。全年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15.6万亩,种草11.3万亩。全县种植粮豆面积44.5万亩,比上年减少5.6万亩,种植油料17.2万亩,比上年增加5.1万亩。粮经比例由过去的8:2调整为7:3。畜牧业立草为业,重点发展舍饲、暖棚养畜,实现由传统养畜向建设养畜、科学养畜转变,农牧业产业化初见雏形。以粮油食品加工厂建设“万亩小杂粮基地,以脱水蔬菜厂建设1 000亩蔬菜生产基地,以食品冷库建设8万只育肥羊培育基地,以饲料加工厂建设15万亩玉米生产基地等四大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链迅速扩展,对基地和农户的辐射作用日益明显,产业化格局已见端倪。
    【工业】  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 653.53万元(不变价),其中国有企业完成3 679.1万元,集体企业完成5 996.7万元,股份制企业完成3 546.1万元。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 793万元,盈亏相低,实现利润664万元。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84.35%。产品销售率为96.06%,总资产贡献率为4.44%,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04%。流动资产周转率为0.67次,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1 428元/人,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4.09%,资产负债率为66.9%。全年工业主要产品累计完成水泥34.08万吨,日用陶瓷63万件,墙地砖8.3万平方米,原煤18.52万吨。
    【第三产业】  增加值完成13 941万元,比上年增长25.1%。随着国家扩大居民消费政策,提高社会保障线水平和中低居民收入政策的落实到位,消费品市场逐渐升温,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 850.6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5 430万元,投资重点继续向生态环境、交通、能源、农业、通讯、教育、扶贫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全年新增机电井、扬水站、河泉引水工程17处,旱井240眼,水窖460眼,使1.17万人、4.42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得到缓解,县第二中学迁址工程、国家扶贫教育工程窑沟小学、杨家窑小学建设完工,小庙子小学教学大楼主体工程正在建设中;县永安街排水工程建设完成2 550米,城关镇祁家沟到神池窑长800米、宽25米的新街和小庙子三叉路一王三窑长1.6公里、宽15米的永安街西出口工程完工,城关镇一杨家窑四级砂石路路面路基建设完成;全年共架设10KV输电线路57.8公里,低压线路41公里,解决57个自然村的生产、生活用电;进行7个乡的通信光缆、电信所、机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此外,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世行二期水保治理项目及城市、农村电网改造等建设进展顺利。
    【财政】  全县财政收入完成2 860.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 015万元。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达3.2亿元,贷款余额3亿元。
    【招商引资】  全县共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1万美元引进对外合作项目16项,比上年增加8项,引进资金2 520万元。
    【科技 教育 卫生】  以实施“百乡干村科教兴农示范工程”和"126”燎原计划为重点,全年共推广农村适用科技20多项,种子包衣、覆膜栽培、病虫害防治、畜疫防治、机械化作业、科学饲养等适用技术得到普遍应用。畜牧业全面实施种畜工程,重点抓饲草料加工转化、科学饲养、畜种改良、短期育肥等适用技术的推广。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16所,其中普通小学291所,县直中学6所,乡镇中学11所,进修学校1所,民族小学7所,中小学在校生22 127人,其中小学生15 801人,初中生5 376人,高中生950人,全县教职工1 515人,全县非文盲率达到96%。教育工作狠抓“两基达标”和“国家扶贫教育工程”建设,全年共投入资金3 000余万元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两基”达标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全县大中专院校招生考试录取人数比上年增加30人;全年完成小学招生2 840人,初中招生2 418人,普通高中招生336人,职业高中招生234人。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9个,县直卫生单位5个,病床200张,卫生技术人员284人。卫生人员占全县总人口数的0.22%。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0.47%。。综合节育率90.98%,顺利通过区、市验收。
    【扶贫】  1999年,全县扶贫工作通过“以工代赈”、“380”工程和“温饱致富工程”建设,全年共有3 775户、15 100人解决温饱。年末,全县贫困人口总数为41 000人,较“五七”脱贫攻坚计划实施时减少11 830人。城市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 988.8元,比上年纯增3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后有所下降,达到1 526元,比上年减少78元。
    【乡镇企业】  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10 971个,从业人员达到30 008人,总产值(现价)完成270 303万元,实际入库税金完成1 259万元,比上年增长57.4%。

    (高万华  李敏  蒙军  万凤翔  祁文斌  潘国平  姜培成)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