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1999卷  /  特载

1999卷

  •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开创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新局面
  • ——在自治区党委六届七次全委会议上的讲话
    (1998年10月23日)
    刘明祖

    同志们:
       
    这次全委会认真传达学习了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现在,我代表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就我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全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集中研究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定。江泽民总书记先后在召集人会议和全会结束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全会通过的《决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和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对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制定了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   神,首先要准确把握全会的精神实质,进一步统一思想,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国有12亿多人口,农村人口近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历史经验证明,第一产业历来是我国治国安邦的基础产业。农业的丰歉,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大力发展第一产业,不仅是保障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基础。第一产业发展了,才能为第二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一、二、三产业才能协调发展。因此,抓住了农村工作这个大头,就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
        第二,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开拓农村市场。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必然同世界经济接轨。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中国;中国是世界的大市场,世界也是中国的大市场。我们国家的农业,在国际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农业的丰歉,影响世界农产品的总量和价格。中国人没有饭吃,谁也养活不起。亚洲出现的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外贸出口造成巨大压力,加上长时期盲目重复建设的影响,使不少领域生产过剩。如何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关键的一环,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从而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我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回旋余地。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全会的要求,通过加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在充分利用国外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牧区市场,有效地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
       
    第三,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也是农村改革二十周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国家的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在认真总结二十年来农村改革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跨世纪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目标方针和政策措施,特别强调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承包期延长三十年不变,并要求制定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指出“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坚持土地承包期长期不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不仅给9亿农民吃了“定心丸”,也给各级党委、政府吃了“定心丸”,必将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搞好生产和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第四,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基本国策,也是农牧业发展的根本。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作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大力植树种草,实行封山育林,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土保持和防御风沙,切实改变江河泥沙严重淤积、草原沙化的状况。” 这是一项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特别是对我们内蒙古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黄河流经我区6个盟市,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 12.3%;全区的草原面积86.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3.3%,我区是全国风沙区面积较大的地区,仅阿拉善地区就有2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3%。三种类型涵盖了整个内蒙古大地。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的扶持,发动群众艰苦奋斗,进一步改变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争取早日实现邓小平同志关于内蒙古要“走进全国前列”的殷切期望。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核心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和牢牢把握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农业和农村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和基本方针,坚持农牧业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党的农村牧区基本政策不动摇;坚持把发展农村牧区经济、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和农牧民收入作为整个农村牧区工作的中心不动摇;坚持党对农村牧区工作的领导不动摇。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深化改革,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努力开创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的新局面。
       
    二、关于贯彻落实《决定》精神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就要按照《决定》要求,从内蒙古的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当前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研究和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农牧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一)以《决定》精神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区20年来农村牧区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和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的重点措施。
       
    同全国一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推进农村牧区改革,使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区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牧区草畜双承包责任制,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一是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 8.96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322.52亿元;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99.8亿斤,增加到今年的315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在全国的排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第26位上升到第3位,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牲畜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100万头(只)增加到现在的7 300万头(只)。二是农村牧区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全区第一产业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前的33%下降到联单29.5%,二、三产业的比重由67%±升到70.5%。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旗县、苏木乡镇财政和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成为吸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和“反哺”农牧业的新生力量。二是农畜产品市场院化、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全区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劳动力、资金和技术要素市场逐步发育,“生产、流通、储藏、加工”的产业化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四是农牧民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农牧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意识、开放意识、改革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涌现出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牧民企业家和种植、养殖、运销、加工等各方面的专门人才。五是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7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个1 780元,有75%的农民和80%的牧民达到小康要求的收入水平。全区农村牧区从总体上已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回顾我区农村牧区二十年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有许多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总结的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完全符合我区的实际。在二十年农村牧区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坚持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是保证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始终抓住以改善生产条件为中心的农牧业基础建设,是保证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全力推进科教兴农兴牧,提高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是保证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实现农畜产品市场化、产业化经营,是保证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加强对农牧业生产的领导,是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我区在今后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决定》总结的五条基本经验,坚持我们自治区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方针和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使我区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
       
    农村牧区改革二十年来,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与差距。主要是:农牧业生产条件较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水平不能很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农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牧业产业化规模小、水平低,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农牧业科技含量低,生产、经营粗放,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依然严峻,党在农村牧区的基本政策在有些地方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农牧民负担过重,一些农牧民尚未摆脱贫困,少数地方思想政治工作和民主法制建设薄弱,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等等。
       
    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牧区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各级都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土地、草场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并抓紧制定确保农村牧区土地、草场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规,赋予农牧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草场使用权。要针对农村牧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认真研究农村牧区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改革和管理的具体措施。在加快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积极扶持个体、私营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加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畜产品流通体制,搞活农村牧区商品流通,完善农牧业投融资体制,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真正使农牧民成为农牧业建设和发展的投资主体。通过改革,把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一步释放出来,形成巨大的生产力,成为推动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按照《决定》的要求,研究和提出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
       
    《决定》按照十五大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碗定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按照《决定》要求,从我区实际出发,今后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提高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农村牧区稳定为中心,在确保粮食和牲畜总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把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作为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抓好农村牧区基本政策的落实,抓好农牧业基础建设和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畜产品流通体系、农牧业产业化体系、农牧业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走出一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适应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高效农牧业的路子,使农村牧区的经济总量有较大提高,农畜产品的质量和商品率有较大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全区农村牧区稳定脱贫,全面实现达小康的目标。实现上述目标,我区在今后农牧业的发展上,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把农牧业的发展由追求数量、满足温饱为主,调整到以数质并重、注重品质、提高农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为主上来,二是要把工作的重心由注重生产的组织管理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形成产前信息引导,产中技术服务,产后加工流通并重的格局,推进产业化进程;三是要把依靠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转到依靠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上来;四是要在确保粮食和畜产品生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和优化农畜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三)围绕提高农村牧区经济的总体水平,研究和提出我区发展农村牧区生产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具体措施。
       
    《决定》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的基本国情出发,要求全党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充分体现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对我区这样一个农牧业基础脆弱,农村牧区经济相对滞后,不发达特征十分突出的地区来说,更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在进一步深化对区情认识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提高农村牧区生产力水平、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工作中心,着力研究我区农村牧区经济加快发展的问题。
       
    一是研究和解决进一步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干旱缺水和生态恶化是我区农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各级要把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建设和改善生态作为农村牧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认真贯彻《决定》提出的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水利建设方针,坚持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按照以农牧民为主体,多元化投入,社会化参与的组织形式,把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加快对黄河、西辽河、嫩江等河流的综合治理,提高防洪能力。抓紧现有险库的除险加固,使其充分发挥效益。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确保城市安全。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要把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发展节水农牧业,努力扩大农田、草牧场有效灌溉面积。要下大力抓好山区沙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搞好小流域治理,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研究和解决依靠科技,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农村牧区经济质量和效益的问题。要切实加强农牧业科技工作,组织力量进行农牧业科技攻关,尽快推出一批高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和与之相配套的先进繁育技术、栽培技术、饲养技术和加工储藏保鲜技术,特别要组织实施好“种子工程”,实行良种的科研、引进、繁育、示范、营销和管理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加强农牧业技术推广和科技知识的普及,大幅度提高农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对农牧业  增长的贡献率。要切实加强农牧民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广大农牧民接受和使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知识经济,是世界潮流,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牧业要适应这种趋势,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努力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三是研究和解决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增强农村牧区经济活力问题。各地都要注重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品,培育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关系,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增强农村牧区的经济活力。四是研究和解决如何推进农村牧区小康建设,加大脱贫攻坚力度问题。到本世纪末使所有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和农村牧区基本实现小康,是自治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任务。现在距本世纪末只有两年时间,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级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落实,确保按期完成。实施脱贫攻坚,关键是要坚持扶贫到户的方针,按照开发扶贫、科教扶贫、社会扶贫、政策扶贫的思路,逐村逐户地采取帮扶措施。小康建设要以抓小康户的建设为基础,以增加收入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牧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建设。
        (四)围绕党在农村牧区的中心工作,研究和提出农村牧区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决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认真贯彻这一精神,切实搞好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自治区基层党组织经过三年整顿和建设,收到了明显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打下了继续前进的良好基础。贯彻《决定》精神,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围绕党的基本路线,解决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如何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如何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等问题,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促进经济发展、搞好脱贫攻坚、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落实“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切实把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我区农村牧区基层干部队伍总的看是好的,是可以信赖的,但也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要按照《决定》的要求,从农村牧区基层干部队伍的特点出发,切实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政策教育,加强党的三大作风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教育,组织引导广大基层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使广大农村牧区基层干部进一步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   农牧民的思想工作和组织领导工作的方法,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法律知识;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带领农牧民发展经济,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本领。
       
    (五)围绕全面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研究和提出加强农村牧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具体措施。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全面推进村级民主决策,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监督。这“四个全面推进”,是加强农村牧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基础是民主选举,核心是民主决策,重点是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关键是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有章理事、照章办事。这是一项政策性、法规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研究,加强领导,采取得力措施,使这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开。当前,重点要抓好村级民主制度建设,依法健全三项制度;一是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制度,让农牧民群众选举自己满意的人管理村务;二是村民议事制度,每个嘎查村的大事,尤其是与家家户户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都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选出的代表讨论,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三是村务公开制度,凡是群众关注的问题,都要定期向村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六)坚持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研究和提出全面加强改善党对农村牧区工作领导的具体措施。
       
    实现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跨世纪改革和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面临一系列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需要在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结合农村牧区发展变化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此,必须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农牧业,牢固树立以农牧业为基础的思想。要通过认真学习《决定》,进一步增强全党对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无论分管什么工作,都要关心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盟市、旗县党政主要领导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上,分管领导尤其要认真履行职责。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主动关心支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重视农牧业,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要按照《决定》精神,把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作为全区工作的大局,想农牧民之所想,急农村牧区发展之所需,扎扎实实地解决阻碍农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确保农牧业基础地位的不断加强。
       
    加强农村牧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牧区实现小康,不只是经济收入要达到小康水平,还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各级党委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加强农村牧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要通过生动活泼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农牧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努力在农牧民中传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坚定广大农牧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农牧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要运用行政和法制手段,坚决打击各种污染社会、破坏稳定的社会丑恶现象和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使农村牧区形成安定、团结、文明、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
        研究、制定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规划。要树立大农业思想,从本地实际出发,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研究农村牧区的发展规划。先抓什么,后抓什么,要通盘考虑,区分轻重缓急,一项一项地去抓,一件一件地去落实。制定规划一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既要制定长远的,又要制定短期的,做到长短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规划一经确定,就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实施,而且要一年接一年、一任接一任地干下去。规划要广泛发动群众讨论,形成群众的共识,避免因领导的变动而随意改变。
        抓好农村牧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各级党委特别是旗县党委,一定要抓好基层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特别要抓好苏木乡镇党委和嘎查村党支部的建设。要把提高干部素质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尤其要加强支部书记的培养和选拔工作。要通过坚持和落实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真正把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受群众拥护的人选进领导班子。把基层领导班于真正建设成思想作风过硬,为广大群众所信赖,具有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牧区工作的本领,坚定不移地带领广大群众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牧区各项方针政策的坚强领导集体。
        三、关于当前工作的几个问题
       
    下半年以来,各级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克服严重洪涝灾害和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化压力为动力,积极寻找并抓住各种有利因素和机遇,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战胜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加快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和发展经济的步伐。特别是进入第四季度后,各地发扬抗洪精神,开展“百日会战”,加大了救灾工作和发展经济的力度,使全区国民经济呈迅速回升态势。预计全区国民经济主要增长指标能够完成。
       
    到年底只剩两个多月时间,完成全年的经济增长计划,我们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受灾地区要继续坚持“一手抓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建设”,层层落实救灾领导责任制。把“五个确保”落实到每家每户,绝不能大而化之,留有死角。特别要把受灾群众过冬住房问题解决好,在严寒到来之前,使每一个灾民都能住进保暖住房,坚决做到不饿死人不冻死人。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奋斗目标,是全区的头等大事。要发扬抗洪精神,继续保持一种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良好精神状态,艰苦奋战第四季度,确保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四项主要指标的完成。这四项指标既是速度指标更是效益指标。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增加值与产值有质的区别,它是一个效益指标,财政收入和城   乡人均收入更是一个效益指标。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要讲求有效益的实实在在的速度。这是我们一贯强调的原则。要坚决克服单纯追求速度的倾向,防止盲目生产、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防止产品积压和增加三角债。无论救灾还是经济工作,都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四季度是全区各项工作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仅要抓好当前工作,全面完成年度计划,还要及早谋划和研究明年的工作,做好各项前期工作。世纪之交的1999年,是新中国诞生50周年的大庆之年,也是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年。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各级从现在起,就要按照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七次全委会议精神,抓住两个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认真组织调查研究,制定明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策措施。联系今年的工作实际,各级在谋划明年工作时,要着重思考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努力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增长。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我区国民经济增长历来具有不够均衡的特点。但今年上半年,全区国民经济增长一直呈低速低效态势,这是很不正常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各地要结合工作总结,认真思考研究今后国民经济如何均衡增长的问题。实现均衡增长,并不是每月的进度要均等,而是要通过制定周密的进度计划,当月任务当月完成或超额完成,不能再像今年这样,把任务压到第四季度,搞突击会战。各地在今年年底前,就要把明年的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做好,力争明年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二是正确分析和认识明年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实事求是地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关于明年的经济工作,党中央还要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作全面部署,但明年工作总的思路和任务,江总书记已在十五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提出来了。各地不要等,要按照这个思路抓紧做准备。为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包括实施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扩大发行1 000亿元国债,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增加对农牧业的投入,开拓市场,适当提高出口退税率,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打击走私,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出来。我区农牧业的大丰收、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以及各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都是我们完成明年各项任务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需求不旺,大中型企业改革滞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下岗职工增多,洪涝灾害造成的困难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各地要在正确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出各地区、各部门和各行业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三是进一步做好土地延包和草牧场承包到户工作。土地和草牧场承包到户问题,是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的核心问题。关于土地延包问题,党中央和自治区已有明确规定。对草牧场承包到户问题,自治区也提出明确要求。目前,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的看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少数地方违背政策规定,多留机动地;有的地方在土地延包中没有认真执行“大稳定、小调整”的基本方针,造成土地分配不合理,农户之间土地数量和质量差别较大;还有少数地方,把土地三十年的承包期,改为五年,还有一些村干部办事不公,优亲厚友,给自己及亲友多分地、分好地;个别地方草场承包以畜为主的不合理状况至今未解决好,等等。这些问题,既违背了党中央的精神,又违背了农牧民的意愿,损害了群众的利益。虽然是局部的,但影响农村牧  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必须尽快加以纠正。今冬明春,各地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对土地延包和草牧场承包到户工作进行一次认真检查,坚决纠正一切不符合党中央和区党委关于土地延包和草牧场承包到户政策的错误做法,把党在农村牧区的这一基本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千家万户。
       
    四是切实搞好生态建设。我区生态恶化和造成生态恶化的原因,已在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中形成共识,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要把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作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这一范围,基本包括了我区所有地区。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下大力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搞上去。各盟市、旗县都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要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保护好森林和植被,严禁滥开荒,严格控制采伐林木。要大力植树种草,实行封山育林,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提高防御风沙能力,对违反规定的开垦和不宜耕种的土地,要有计划地    退耕还林还草还牧。今后各地搞农业开发,必须以水利建设和改造中低产田为中心,牧业开发必须以种草增加植被为中心。生态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必须有持之以恒的思想,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一任接着一任干,绝不能朝令夕改。各地从现在起,就要尽快组织调查论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案,让广大干部群众讨论,形成共识,坚持不懈地贯彻下去。
       
    五是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农牧业进行产业化经营,是增强农牧业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科技含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我区今后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如何搞,各地都要认真思考和研究。要重点研究采取什么样的改革措施使龙头企业与广大农牧民群众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改变过去单纯的买卖关系。总的要求是,通过产业化经营,尽可能地使农畜产品就地实现转化增值,促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使农牧民在增产的同时实现增收。
       
    六是加快实施畜牧业“双增双提”和“种子工程”发展战略的步伐。畜牧业“增草增畜,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发展战略,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我区畜牧业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种子工程”是“双增双提”的配套工程。这一战略实施以来,对我区畜牧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此,广大干部群众和科技人员的认识是统一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够平衡,进展步伐较慢。“双增”的核心是增草,但大部分地区种草没有形成规模;“双提”的核心是提高质量,提高质量的关键是“改良牲畜品种”。但有的地区对此认识不足,以已经退化了的畜种作为改良畜充数,甚至又恢复了牲畜的自然繁殖,有的不愿接受当今世界优良的牲畜品种和先进的牲畜繁育技术,使“双增双提”和“种子工程”成为口号,没有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得到有效落实。各地要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认真思考研究,尽快拿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实施方案,每年抓什么、怎么抓,都要有明确的指标和任务,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七是坚持“三改一加强”和“抓大放小”的方针,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三改一加强”和“抓大放小”是党中央在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搞好国有企业的基本方针,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搞活国有经济的战略措施,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改一加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深化企业改革、进行制度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企业管理,推动管理创新,避免“以改代管”。要正确理解抓大放小”的含义。“抓大”不能简单地“归大堆”,组建企业集团要立足于市场定位和优势互补,着眼于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避免出现“大而全”、“小而全”和重复建设。放开搞活小企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卖只是其中的一种。卖也不能以逃废银行债务为代价。对那些确实需要出售的企业,要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绝不能名曰“卖”、实为“送”。推进小企业改革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职工的认同程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以调整企业结构、产品结构、适应市场为前提,实事求是,因企制宜地选择改制形式。要把“抓大”和“放小”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实现以大带小。要着眼于地区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鼓励和引导大企业向小企业进行资金、技术和管理的扩散,支持小企业的发展。同时,引导小企业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与大企业配套合作,构筑以大企业为骨干、小企业为基础的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大生产的企业共生体,增强市场竞争力。
       
    八是从根本上减轻企业和农牧民负担。减负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三令五申,要求认真解决的问题,但为什么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机构臃肿、人员过多,一些建设超越实际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标本兼治。明年,各级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切实搞好机构改革,尽快制定企业和农牧民合理负担限额,坚决制止“三乱”,停止一切升级、达标的评比、检查活动。同时,要加快企业和农牧民负担立法,积极探索费改税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我只是点个题目,目的是希望各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时,一定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在做好今年后几个月工作的同时,及早思考研究一些事关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为做好明年工作提前准备、打好基础。
       
    同志们,今年我区尽管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又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在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依然很好,我在这里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发扬抗洪精神,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努力夺取救灾工作和经济建设的双胜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开创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新局面
  • ——在自治区党委六届七次全委会议上的讲话
    (1998年10月23日)
    刘明祖

    同志们:
       
    这次全委会认真传达学习了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现在,我代表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就我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全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集中研究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定。江泽民总书记先后在召集人会议和全会结束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全会通过的《决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和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对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制定了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   神,首先要准确把握全会的精神实质,进一步统一思想,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国有12亿多人口,农村人口近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历史经验证明,第一产业历来是我国治国安邦的基础产业。农业的丰歉,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大力发展第一产业,不仅是保障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基础。第一产业发展了,才能为第二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一、二、三产业才能协调发展。因此,抓住了农村工作这个大头,就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
        第二,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开拓农村市场。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必然同世界经济接轨。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中国;中国是世界的大市场,世界也是中国的大市场。我们国家的农业,在国际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农业的丰歉,影响世界农产品的总量和价格。中国人没有饭吃,谁也养活不起。亚洲出现的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外贸出口造成巨大压力,加上长时期盲目重复建设的影响,使不少领域生产过剩。如何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关键的一环,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从而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我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回旋余地。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全会的要求,通过加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在充分利用国外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牧区市场,有效地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
       
    第三,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也是农村改革二十周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国家的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在认真总结二十年来农村改革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跨世纪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目标方针和政策措施,特别强调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承包期延长三十年不变,并要求制定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指出“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坚持土地承包期长期不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不仅给9亿农民吃了“定心丸”,也给各级党委、政府吃了“定心丸”,必将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搞好生产和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第四,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基本国策,也是农牧业发展的根本。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作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大力植树种草,实行封山育林,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土保持和防御风沙,切实改变江河泥沙严重淤积、草原沙化的状况。” 这是一项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特别是对我们内蒙古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黄河流经我区6个盟市,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 12.3%;全区的草原面积86.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3.3%,我区是全国风沙区面积较大的地区,仅阿拉善地区就有2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3%。三种类型涵盖了整个内蒙古大地。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的扶持,发动群众艰苦奋斗,进一步改变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争取早日实现邓小平同志关于内蒙古要“走进全国前列”的殷切期望。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核心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和牢牢把握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农业和农村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和基本方针,坚持农牧业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党的农村牧区基本政策不动摇;坚持把发展农村牧区经济、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和农牧民收入作为整个农村牧区工作的中心不动摇;坚持党对农村牧区工作的领导不动摇。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深化改革,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努力开创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的新局面。
       
    二、关于贯彻落实《决定》精神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就要按照《决定》要求,从内蒙古的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当前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研究和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农牧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一)以《决定》精神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区20年来农村牧区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和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的重点措施。
       
    同全国一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推进农村牧区改革,使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区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牧区草畜双承包责任制,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一是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 8.96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322.52亿元;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99.8亿斤,增加到今年的315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在全国的排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第26位上升到第3位,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牲畜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100万头(只)增加到现在的7 300万头(只)。二是农村牧区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全区第一产业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前的33%下降到联单29.5%,二、三产业的比重由67%±升到70.5%。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旗县、苏木乡镇财政和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成为吸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和“反哺”农牧业的新生力量。二是农畜产品市场院化、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全区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劳动力、资金和技术要素市场逐步发育,“生产、流通、储藏、加工”的产业化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四是农牧民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农牧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意识、开放意识、改革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涌现出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牧民企业家和种植、养殖、运销、加工等各方面的专门人才。五是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7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个1 780元,有75%的农民和80%的牧民达到小康要求的收入水平。全区农村牧区从总体上已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回顾我区农村牧区二十年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有许多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总结的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完全符合我区的实际。在二十年农村牧区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坚持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是保证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始终抓住以改善生产条件为中心的农牧业基础建设,是保证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全力推进科教兴农兴牧,提高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是保证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实现农畜产品市场化、产业化经营,是保证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加强对农牧业生产的领导,是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我区在今后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决定》总结的五条基本经验,坚持我们自治区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方针和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使我区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
       
    农村牧区改革二十年来,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与差距。主要是:农牧业生产条件较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水平不能很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农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牧业产业化规模小、水平低,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农牧业科技含量低,生产、经营粗放,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依然严峻,党在农村牧区的基本政策在有些地方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农牧民负担过重,一些农牧民尚未摆脱贫困,少数地方思想政治工作和民主法制建设薄弱,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等等。
       
    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牧区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各级都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土地、草场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并抓紧制定确保农村牧区土地、草场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规,赋予农牧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草场使用权。要针对农村牧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认真研究农村牧区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改革和管理的具体措施。在加快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积极扶持个体、私营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加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畜产品流通体制,搞活农村牧区商品流通,完善农牧业投融资体制,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真正使农牧民成为农牧业建设和发展的投资主体。通过改革,把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一步释放出来,形成巨大的生产力,成为推动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按照《决定》的要求,研究和提出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
       
    《决定》按照十五大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碗定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按照《决定》要求,从我区实际出发,今后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提高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农村牧区稳定为中心,在确保粮食和牲畜总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把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作为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抓好农村牧区基本政策的落实,抓好农牧业基础建设和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畜产品流通体系、农牧业产业化体系、农牧业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走出一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适应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高效农牧业的路子,使农村牧区的经济总量有较大提高,农畜产品的质量和商品率有较大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全区农村牧区稳定脱贫,全面实现达小康的目标。实现上述目标,我区在今后农牧业的发展上,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把农牧业的发展由追求数量、满足温饱为主,调整到以数质并重、注重品质、提高农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为主上来,二是要把工作的重心由注重生产的组织管理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形成产前信息引导,产中技术服务,产后加工流通并重的格局,推进产业化进程;三是要把依靠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转到依靠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上来;四是要在确保粮食和畜产品生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和优化农畜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三)围绕提高农村牧区经济的总体水平,研究和提出我区发展农村牧区生产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具体措施。
       
    《决定》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的基本国情出发,要求全党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充分体现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对我区这样一个农牧业基础脆弱,农村牧区经济相对滞后,不发达特征十分突出的地区来说,更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在进一步深化对区情认识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提高农村牧区生产力水平、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工作中心,着力研究我区农村牧区经济加快发展的问题。
       
    一是研究和解决进一步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干旱缺水和生态恶化是我区农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各级要把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建设和改善生态作为农村牧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认真贯彻《决定》提出的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水利建设方针,坚持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按照以农牧民为主体,多元化投入,社会化参与的组织形式,把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加快对黄河、西辽河、嫩江等河流的综合治理,提高防洪能力。抓紧现有险库的除险加固,使其充分发挥效益。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确保城市安全。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要把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发展节水农牧业,努力扩大农田、草牧场有效灌溉面积。要下大力抓好山区沙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搞好小流域治理,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研究和解决依靠科技,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农村牧区经济质量和效益的问题。要切实加强农牧业科技工作,组织力量进行农牧业科技攻关,尽快推出一批高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和与之相配套的先进繁育技术、栽培技术、饲养技术和加工储藏保鲜技术,特别要组织实施好“种子工程”,实行良种的科研、引进、繁育、示范、营销和管理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加强农牧业技术推广和科技知识的普及,大幅度提高农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对农牧业  增长的贡献率。要切实加强农牧民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广大农牧民接受和使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知识经济,是世界潮流,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牧业要适应这种趋势,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努力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三是研究和解决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增强农村牧区经济活力问题。各地都要注重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品,培育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关系,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增强农村牧区的经济活力。四是研究和解决如何推进农村牧区小康建设,加大脱贫攻坚力度问题。到本世纪末使所有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和农村牧区基本实现小康,是自治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任务。现在距本世纪末只有两年时间,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级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落实,确保按期完成。实施脱贫攻坚,关键是要坚持扶贫到户的方针,按照开发扶贫、科教扶贫、社会扶贫、政策扶贫的思路,逐村逐户地采取帮扶措施。小康建设要以抓小康户的建设为基础,以增加收入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牧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建设。
        (四)围绕党在农村牧区的中心工作,研究和提出农村牧区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决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认真贯彻这一精神,切实搞好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自治区基层党组织经过三年整顿和建设,收到了明显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打下了继续前进的良好基础。贯彻《决定》精神,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围绕党的基本路线,解决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如何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如何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等问题,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促进经济发展、搞好脱贫攻坚、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落实“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切实把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我区农村牧区基层干部队伍总的看是好的,是可以信赖的,但也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要按照《决定》的要求,从农村牧区基层干部队伍的特点出发,切实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政策教育,加强党的三大作风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教育,组织引导广大基层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使广大农村牧区基层干部进一步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   农牧民的思想工作和组织领导工作的方法,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法律知识;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带领农牧民发展经济,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本领。
       
    (五)围绕全面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研究和提出加强农村牧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具体措施。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全面推进村级民主决策,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监督。这“四个全面推进”,是加强农村牧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基础是民主选举,核心是民主决策,重点是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关键是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有章理事、照章办事。这是一项政策性、法规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研究,加强领导,采取得力措施,使这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开。当前,重点要抓好村级民主制度建设,依法健全三项制度;一是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制度,让农牧民群众选举自己满意的人管理村务;二是村民议事制度,每个嘎查村的大事,尤其是与家家户户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都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选出的代表讨论,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三是村务公开制度,凡是群众关注的问题,都要定期向村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六)坚持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研究和提出全面加强改善党对农村牧区工作领导的具体措施。
       
    实现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跨世纪改革和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面临一系列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需要在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结合农村牧区发展变化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此,必须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农牧业,牢固树立以农牧业为基础的思想。要通过认真学习《决定》,进一步增强全党对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无论分管什么工作,都要关心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盟市、旗县党政主要领导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上,分管领导尤其要认真履行职责。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主动关心支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重视农牧业,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要按照《决定》精神,把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作为全区工作的大局,想农牧民之所想,急农村牧区发展之所需,扎扎实实地解决阻碍农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确保农牧业基础地位的不断加强。
       
    加强农村牧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牧区实现小康,不只是经济收入要达到小康水平,还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各级党委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加强农村牧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要通过生动活泼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农牧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努力在农牧民中传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坚定广大农牧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农牧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要运用行政和法制手段,坚决打击各种污染社会、破坏稳定的社会丑恶现象和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使农村牧区形成安定、团结、文明、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
        研究、制定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规划。要树立大农业思想,从本地实际出发,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研究农村牧区的发展规划。先抓什么,后抓什么,要通盘考虑,区分轻重缓急,一项一项地去抓,一件一件地去落实。制定规划一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既要制定长远的,又要制定短期的,做到长短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规划一经确定,就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实施,而且要一年接一年、一任接一任地干下去。规划要广泛发动群众讨论,形成群众的共识,避免因领导的变动而随意改变。
        抓好农村牧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各级党委特别是旗县党委,一定要抓好基层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特别要抓好苏木乡镇党委和嘎查村党支部的建设。要把提高干部素质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尤其要加强支部书记的培养和选拔工作。要通过坚持和落实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真正把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受群众拥护的人选进领导班子。把基层领导班于真正建设成思想作风过硬,为广大群众所信赖,具有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牧区工作的本领,坚定不移地带领广大群众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牧区各项方针政策的坚强领导集体。
        三、关于当前工作的几个问题
       
    下半年以来,各级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克服严重洪涝灾害和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化压力为动力,积极寻找并抓住各种有利因素和机遇,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战胜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加快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和发展经济的步伐。特别是进入第四季度后,各地发扬抗洪精神,开展“百日会战”,加大了救灾工作和发展经济的力度,使全区国民经济呈迅速回升态势。预计全区国民经济主要增长指标能够完成。
       
    到年底只剩两个多月时间,完成全年的经济增长计划,我们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受灾地区要继续坚持“一手抓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建设”,层层落实救灾领导责任制。把“五个确保”落实到每家每户,绝不能大而化之,留有死角。特别要把受灾群众过冬住房问题解决好,在严寒到来之前,使每一个灾民都能住进保暖住房,坚决做到不饿死人不冻死人。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奋斗目标,是全区的头等大事。要发扬抗洪精神,继续保持一种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良好精神状态,艰苦奋战第四季度,确保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四项主要指标的完成。这四项指标既是速度指标更是效益指标。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增加值与产值有质的区别,它是一个效益指标,财政收入和城   乡人均收入更是一个效益指标。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要讲求有效益的实实在在的速度。这是我们一贯强调的原则。要坚决克服单纯追求速度的倾向,防止盲目生产、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防止产品积压和增加三角债。无论救灾还是经济工作,都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四季度是全区各项工作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仅要抓好当前工作,全面完成年度计划,还要及早谋划和研究明年的工作,做好各项前期工作。世纪之交的1999年,是新中国诞生50周年的大庆之年,也是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年。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各级从现在起,就要按照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七次全委会议精神,抓住两个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认真组织调查研究,制定明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策措施。联系今年的工作实际,各级在谋划明年工作时,要着重思考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努力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增长。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我区国民经济增长历来具有不够均衡的特点。但今年上半年,全区国民经济增长一直呈低速低效态势,这是很不正常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各地要结合工作总结,认真思考研究今后国民经济如何均衡增长的问题。实现均衡增长,并不是每月的进度要均等,而是要通过制定周密的进度计划,当月任务当月完成或超额完成,不能再像今年这样,把任务压到第四季度,搞突击会战。各地在今年年底前,就要把明年的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做好,力争明年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二是正确分析和认识明年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实事求是地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关于明年的经济工作,党中央还要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作全面部署,但明年工作总的思路和任务,江总书记已在十五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提出来了。各地不要等,要按照这个思路抓紧做准备。为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包括实施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扩大发行1 000亿元国债,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增加对农牧业的投入,开拓市场,适当提高出口退税率,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打击走私,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出来。我区农牧业的大丰收、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以及各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都是我们完成明年各项任务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需求不旺,大中型企业改革滞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下岗职工增多,洪涝灾害造成的困难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各地要在正确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出各地区、各部门和各行业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三是进一步做好土地延包和草牧场承包到户工作。土地和草牧场承包到户问题,是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的核心问题。关于土地延包问题,党中央和自治区已有明确规定。对草牧场承包到户问题,自治区也提出明确要求。目前,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的看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少数地方违背政策规定,多留机动地;有的地方在土地延包中没有认真执行“大稳定、小调整”的基本方针,造成土地分配不合理,农户之间土地数量和质量差别较大;还有少数地方,把土地三十年的承包期,改为五年,还有一些村干部办事不公,优亲厚友,给自己及亲友多分地、分好地;个别地方草场承包以畜为主的不合理状况至今未解决好,等等。这些问题,既违背了党中央的精神,又违背了农牧民的意愿,损害了群众的利益。虽然是局部的,但影响农村牧  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必须尽快加以纠正。今冬明春,各地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对土地延包和草牧场承包到户工作进行一次认真检查,坚决纠正一切不符合党中央和区党委关于土地延包和草牧场承包到户政策的错误做法,把党在农村牧区的这一基本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千家万户。
       
    四是切实搞好生态建设。我区生态恶化和造成生态恶化的原因,已在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中形成共识,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要把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作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这一范围,基本包括了我区所有地区。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下大力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搞上去。各盟市、旗县都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要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保护好森林和植被,严禁滥开荒,严格控制采伐林木。要大力植树种草,实行封山育林,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提高防御风沙能力,对违反规定的开垦和不宜耕种的土地,要有计划地    退耕还林还草还牧。今后各地搞农业开发,必须以水利建设和改造中低产田为中心,牧业开发必须以种草增加植被为中心。生态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必须有持之以恒的思想,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一任接着一任干,绝不能朝令夕改。各地从现在起,就要尽快组织调查论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案,让广大干部群众讨论,形成共识,坚持不懈地贯彻下去。
       
    五是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农牧业进行产业化经营,是增强农牧业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科技含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我区今后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如何搞,各地都要认真思考和研究。要重点研究采取什么样的改革措施使龙头企业与广大农牧民群众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改变过去单纯的买卖关系。总的要求是,通过产业化经营,尽可能地使农畜产品就地实现转化增值,促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使农牧民在增产的同时实现增收。
       
    六是加快实施畜牧业“双增双提”和“种子工程”发展战略的步伐。畜牧业“增草增畜,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发展战略,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我区畜牧业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种子工程”是“双增双提”的配套工程。这一战略实施以来,对我区畜牧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此,广大干部群众和科技人员的认识是统一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够平衡,进展步伐较慢。“双增”的核心是增草,但大部分地区种草没有形成规模;“双提”的核心是提高质量,提高质量的关键是“改良牲畜品种”。但有的地区对此认识不足,以已经退化了的畜种作为改良畜充数,甚至又恢复了牲畜的自然繁殖,有的不愿接受当今世界优良的牲畜品种和先进的牲畜繁育技术,使“双增双提”和“种子工程”成为口号,没有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得到有效落实。各地要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认真思考研究,尽快拿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实施方案,每年抓什么、怎么抓,都要有明确的指标和任务,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七是坚持“三改一加强”和“抓大放小”的方针,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三改一加强”和“抓大放小”是党中央在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搞好国有企业的基本方针,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搞活国有经济的战略措施,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改一加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深化企业改革、进行制度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企业管理,推动管理创新,避免“以改代管”。要正确理解抓大放小”的含义。“抓大”不能简单地“归大堆”,组建企业集团要立足于市场定位和优势互补,着眼于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避免出现“大而全”、“小而全”和重复建设。放开搞活小企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卖只是其中的一种。卖也不能以逃废银行债务为代价。对那些确实需要出售的企业,要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绝不能名曰“卖”、实为“送”。推进小企业改革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职工的认同程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以调整企业结构、产品结构、适应市场为前提,实事求是,因企制宜地选择改制形式。要把“抓大”和“放小”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实现以大带小。要着眼于地区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鼓励和引导大企业向小企业进行资金、技术和管理的扩散,支持小企业的发展。同时,引导小企业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与大企业配套合作,构筑以大企业为骨干、小企业为基础的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大生产的企业共生体,增强市场竞争力。
       
    八是从根本上减轻企业和农牧民负担。减负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三令五申,要求认真解决的问题,但为什么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机构臃肿、人员过多,一些建设超越实际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标本兼治。明年,各级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切实搞好机构改革,尽快制定企业和农牧民合理负担限额,坚决制止“三乱”,停止一切升级、达标的评比、检查活动。同时,要加快企业和农牧民负担立法,积极探索费改税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我只是点个题目,目的是希望各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时,一定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在做好今年后几个月工作的同时,及早思考研究一些事关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为做好明年工作提前准备、打好基础。
       
    同志们,今年我区尽管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又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在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依然很好,我在这里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发扬抗洪精神,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努力夺取救灾工作和经济建设的双胜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