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9年  /  第六期
  • (专 稿)奥运冠军草原来
  •  

     1

    霏霏的细雨,把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梳洗的分外妩媚,也使接连参加了两天全区地方志业务会议的我别有一番惬意的感觉。当然,好心情还缘于另外一个原因:今天,2009521,是我和张小平约好见面的日子。

    小平很忙,几天前他给我发短信,说自己正在四川雅安集训,什么时候返回呼市还定不下来。而我参加完在呼市召开的会议后还要急着赶回锡盟,因为家里一大堆工作还等在那里。就在我为可能无暇与他见面而心怀遗憾之时,突然收到小平短信:“我明天(21号)返呼,下午三点联系。”正好,我的会20号结束,这是最理想的时间衔接,天遂人愿呢!在自治区某机关工作的弟弟冒雨开车来接我出去吃饭。好,下午去小平所在的自治区第三体工大队的代步工具也有了!

    下午2点整,接到小平电话。他中午刚下飞机,问我住在哪家宾馆,他要过来看我。我说你旅途劳累,现在我就去你那儿!这么说的确不是客气,我是很想看看培养出奥运会冠军的体工队是个啥模样。

    舒缓的小雨中,弟弟驱车来到位于成吉思汗大街成吉思汗广场对面的内蒙古体育学院。从这个院落进去径直往北还有一个套院,就是第三体工大队驻地了。

    高高的国旗旗杆,鲜艳的五星红旗。一位高个子年轻人站在旗杆基座的右侧,正朝着我们微笑———他就是北京奥运会冠军、此前我没有见过面的锡盟老乡张小平。和小平握手的时候,我仔细打量着这位叱咤世界拳坛的骁将:高高的个头,英俊的脸庞,炯炯的目光;上着紫红色簇新的体恤衫,左臂可见展翅的“天马”纹身,下穿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的所谓乞丐牛仔裤。给我的第一感觉,眼前的小平比在电视上看到的他帅气的多,潇洒的多,也年轻的多。

    真是赶巧,整个一个中午没停歇的小雨,就在我们下车与小平见面的须臾间云散日出了。我们驻足打量这座并不宽畅的院落,但见周边的几栋楼房都已显得陈旧。小平一边请我们到东侧的办公楼里叙谈,一边手指迎面那栋楼说这就是我们的拳击训练馆。循声望去,楼壁上“教技育人、科学训练、努力拼搏”几个大字十分夺目。

    2

    我给小平带来一份特别的礼物:《锡林郭勒年鉴·2008卷》。封面上,在鲜艳的金黄色背景下,张小平身着中国国家队祥云运动服,右手持金镶玉的北京奥运会金牌举过肩头,左手紧握拳头,含笑面对着人们———是他在2008824夺得奥运会冠军后颁奖时的经典瞬间。

    那天,是北京奥运会闭幕的日子,而最后的奖牌争夺战仍在继续。中国军团当时已稳获金牌榜之首位,在家里收看奥运会拳击比赛实况转播的我,心情早已不是紧张,而是惬意的视觉享受。

    一位身裹金黄战袍的大个子运动员出场了。———我对拳击十分外行,属于赶上了就随意看一会儿的那种———随着解说员的介绍,原本不紧张的我却猛然兴奋和高度紧张起来,一个我绝没有料到的情况突然出现了:这位运动员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大)草原,他叫张小平!

    好啊,我们锡盟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了!

    以分秒计的比赛瞬息万变,哪有一丝空档容得我等感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屏息凝视。说时迟,那时快,决赛中的张小平如猛虎下山,蛟龙出海,一开局就主动出击,在第一回合以20领先,随则越打越勇,最终以117战胜对手,把那枚万众瞩目的金牌收入囊中!短短的几分钟,干脆有力的几个动作,就取得如此辉煌战绩,使我这个拳击的门外汉看得紧张,看得过瘾,简直目瞪口呆!但我知道,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时刻:这枚宝贵的金牌,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军团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51金,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完美的收官之作,更重要的,它是中国拳击男子轻重量级在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张小平由此成为1984年中国重返奥运会以来的24年中,内蒙古自治区获得奥运会奖牌(而且是金牌)的第一人!

    当晚,在收看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时,我的心随着现场8万名观众的欢呼而跳跃。我为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衷骄傲,为我们家乡产生张小平这样优秀的运动员无比自豪!就在那一刻,我产生了一个想法:作为一名史志工作者,我有责任把张小平夺冠的光辉历程真实地记录下来,永存史册。

    翌日上班,我即着手收集整理有关张小平夺金后,国家体育总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及锡盟行政公署等国家机关的往来贺电、表彰决定;各级新闻媒体对张小平参加奥运会赛事的相关报道等,并亲自撰写了编者按语,之后将形成的6000余字的资料以“特载”形式刊载于《锡林郭勒年鉴·2008卷》之中,而且把小平夺冠的大幅彩照用于封面,打破了这部年鉴创刊9年来没有以人物形象为封面的纪录。

    小平十分高兴见到家乡人的这份礼物,当即翻阅起来。而我对他的采访,就从介绍锡盟草原近年来巨大变化以及我们史志部门编纂《锡林郭勒年鉴》的意义开始顺势展开。

    3

    1982年,张小平出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一个蒙古族机关干部家庭,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在锡市二校、四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是像其他同学一样走高考独木桥、毕业时四处找工作的路子,还是另辟蹊径实现人生价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问题经常盘踞在他的脑海中。他自恃拥有1.90的个头和过人的臂展,这一出色的身体条件告诉自己,有这样的念头也许并非好高骛远。

    经亲戚搭桥,1997年张小平初中毕业后来到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进入内蒙古体工三大队。锡林郭勒盟自古以来就是跤手辈出的地方,身为蒙古族小伙儿,他开始学习古典摔跤项目。体工三大队队长党忠义很快发现张小平细长的身体不适合摔跤,所以在1998年年初将他转到了拳击队。改练拳击后不久,小平的天赋就立马显露出来。个头高、臂展长,如此优越的身体条件在拳击运动员中并不多见。

    小平立下横心在拳击生涯中有一番作为。他训练的难易程度从其每天的日程中可略见一斑:每天清晨出早操,随后作体质检测;9点至11点半,他和教练、队友观看国际拳击比赛录像,分析研究技战术动作。下午3点,准时来到拳击训练馆,拉伸全身关节后,双臂缠上3长的绷带,带上拳击手套,与教练切磋“对打”一个小时;接着,他和陪练在脸上涂抹凡士林油、带牙套和拳击头盔后开始“过招”,有时要接受数位健壮队友的轮番“攻击”。下午5点半,打沙袋,做身体拉伸动作……刻苦训练,细心揣摩。每天大汗淋漓,身上时常渗着血水。宿舍—食堂—训练馆,三点一线枯燥艰苦的训练生活日复一日,转眼就是几年。

    都说“外边的世界很精彩”,但张小平除却拳击心无旁骛。训练成绩如芝麻开花,拳坛赛事亦初露锋芒:2002年全国拳击锦标赛得到第二名;20032004接连两年荣获全国冠军赛第一名。他不仅成为内蒙古拳击队的领军人物,更是国内拳坛的耀眼新星。水到渠成。2004年,小平入选国家队。

    在教练朝鲁的指导下,小平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他多次参加国内外比赛并取得优异战绩:2005年全国第十届运动会第三名;2006年全国拳击锦标赛第一名;2007年全国锦标赛暨世界拳击锦标赛选拔赛第一名、全国精英赛第一名;2007年第24届亚洲拳击锦标赛81公斤级亚军……

    5

    战绩优异并不意味着命运之神已为他铺就走向巅峰的坦途,反而时不时地和他开个玩笑:许多重要比赛的冠军屡屡与他擦肩而过。例如,2005年的十运会,在预赛中表现抢眼有望夺金的张小平,却在半决赛中惜败江苏拳手,意外止步四强;2006年,张小平首次夺得全国锦标赛冠军并成为81公斤级国家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尖子队员。没想到,在当年的多哈亚运会上,张小平首轮即遭淘汰。

    这样的挫折在2007年的美国芝加哥世锦赛上再次出现。本来张小平赛前训练状态很好,在8月的亚洲锦标赛上获得亚军,这次世锦赛只要打进8强就能拿到奥运会入场券!参加奥运会是每一个运动员都梦寐以求的,张小平何尝不是如此?但就是这个想法使得他在1/8决赛前夜紧张得一夜没睡着,第二天比赛中体力严重不支,竟以514惨败于来自哈萨克斯坦地对手。这个沉重的打击让性格内向的张小平感到愧对家乡父老。回到北京驻地后,那种无地自容的感觉好多天都过不去……

    上级领导和教练针对张小平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小平是防守反击的打法,可是在关键场次经常一着急就开始主动进攻,结果进攻不成反而丢分———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让他发挥失常。其问题主要不在技战术方面,心理方面才是症结所在。再就是绅士上阵,缺乏拳击场上应有的霸气。而以超强的技战术能力为基础、加上稳定的心理素质及“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才是拳击这种强对抗项目所必需的。

    200712月,内蒙古体育局特意把张小平从国家队调回呼和浩特进行调整性训练,确定了主动进攻,增强对抗的训练思路和技术战术打法。同时,专门请了专家对其心态方面的问题进行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冬训加强了对小平意志和心理的训练,效果显著。

    北京奥运会亚洲区选拔赛20082月在泰国首都曼谷进行。张小平的机会来了,换句话说,对张小平的人生大考来了:这是奥运会拳击项目入场券的最后争夺赛,81公斤级仅有的两个参赛名额将由此决出得主。决战在即。机不可失,否则“过了这个村就再也没有这个店了”!在体工队院内,在猎猎的五星红旗下,人们为张小平把酒壮行。

    张小平不负众望!在曼谷,他顶住了压力,战胜了自己,在大部分时间内很好地控制了比赛,在原有防守移动反击的基础上,主动加大进攻的力度,出奇制胜,获得亚军,顺利取得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资格!

    冬训确定的克敌方针经受住了实践检验,这使张小平和朝鲁教练的信心更坚定了。为备战奥运会,小平重点加强了对抗能力、出拳力度等专项能力方面的训练,同时提高了训练强度。20086月,小平参加土耳其国际拳击公开赛。这是奥运会前最后一次国际热身赛。小平自我加压,参加的是91公斤级比赛。比赛中,土耳其、土库曼斯坦和乌克兰拳手在张小平的顽强对抗和重拳出击下连连败北,最终他以大比分优势夺得冠军。土耳其之赛激发了小平的潜能,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张小平的自信。

    离奥运会开幕只有40天了。教练带领张小平与包括91公斤级拳手在内的5名身强力壮的陪练队员,来到位于呼和浩特西北的武川亚高原训练基地,为参赛奥运会做最后冲刺的准备。

    用车轮大战、残酷、极致等字眼来描述武川那段训练的日子毫不夸张。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白天训练,晚上他们观看录像,分析参加奥运会81公斤级比赛的27名对手技战术特点,逐一确定对应之策。

    如果说那段时间有什么没有写进小平的日程表的话,那就是他跑武川县医院的次数了。他的伤主要在腰部,此外还有右肩韧带滑膜拉伤。训练中两人一对打,小平的右腿就没了知觉,“扑通”一下就跌坐在地上。医生除了对他电烤、推拿和针灸以及为他在腰部里三层外三层裹上绷带等临时处置之外没有采用其他高深的治疗手段。不是医院水平的问题,而是小平没有时间接受进一步的规范治疗。小平告诉我,长年超负荷的训练使他付出了巨大的健康代价。1999年他平生第一次参赛(全国青年拳击锦标赛),为争第二名致左手骨折,赛后脖颈上戴着银牌直接去了医院急诊。审慎疗伤,按疗程施治,这些寻常的道理他都懂,可眼看奥运大战在即,在特殊时期就只能采取特殊办法了。———人生能有几回搏?

    6

    奥运的圣火,终于在北京“鸟巢”点燃!舞动的中国,让亿万目光聚焦在伟大的中华!

    张小平一行如期赴会。出征前,队里在食堂大厅为他开了壮行会,拳击、摔跤、举重、射箭等运动队队员济济一堂,各自拿出“看家的本事”表演节目为小平鼓劲。内蒙古体育局、体工三大队给张小平赛前的定位是冲击奖牌,这是全面考虑了他在世界拳击界的排名,考虑了他这样大级别拳手决战奥运的难度。奖牌与金牌,一字之差,其内涵不言而喻。张小平对我透露,自己赛前制定的目标是保五争三(保住第五名,争取获得一枚铜牌)。

    这一实事求是的定位给教练和张小平的精神上起到巨大的减副作用。但入住奥运村当晚,问题还是来了:热烈的奥运场面、强烈的赛事刺激,弄得小平辗转反侧根本不能入眠!最后只好请队医出手解决。翌日晨,他们即收拾行囊搬回原来住地亚运村。

    欧洲拳手历来是大级别拳击比赛中的霸主,张小平所在的81公斤级强手如林,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级别,而在赛前抽签分组时他抽的签也很不理想,因为去年世锦赛前4名都在他这个半区,他们个个如同高山巨石横亘在前。小平此役要分别和突尼斯、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哈萨克斯坦及爱尔兰等五国拳击手一一过招。然而,来自我们锡林郭勒草原的好汉张小平,冷静沉着,凭借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和一股狠劲,从夹缝中突围。他充分利用身体条件,用臂展控制与对手的距离,直拳、勾拳、摆拳,动作出其不意;积极进攻敢打敢拼,灵活、迅速、到位,一路过关斩将。小平一鼓作气打败各路高手,杀入决赛。特别是在1/8决赛中,小平超常发挥,先是淘汰突尼斯选手,接着击败去年世锦赛亚军俄罗斯选手别特比耶夫(此人夺冠呼声最高,小平与教练赛前曾用3天时间研究如何战胜此人。实战时以4个回合拿下:第一回合20,小平负;第二回合22;第三回合24,小平领先2分;最后一个回合28,小平领先6分),为最后的取胜奠定了基础。同阿尔及利亚选手的比赛同样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赢得这场比赛就可以冲击铜牌,而此刻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奥运会各项赛事的运动员先后都遭淘汰,张小平成为内蒙古的唯一选手。带队参会的自治区副主席刘新乐等专门到住处看望张小平,领导同志一再声明只是慰问,让小平千万不要有压力,但话语中那份殷殷期待分明让小平热血沸腾!———比赛结果,小平胜了。

    接下来与哈萨克斯坦运动员交手。此人曾是世锦赛第3名,小平在2007年与之同场较量过,双方水平彼此彼此。而此刻的小平心态好得出奇,而对方却紧张的不得了,狭路相逢勇者胜,胜负结果不言自明!新闻媒体纷纷惊呼:中国拳击队从内蒙古草原上奔跑来一匹刚烈的黑马!

    张小平的第五场、也是最后一场比赛在即。打败哈萨克斯坦运动员后,小平开始紧张起来,原因就在于从未听说过这最后地对手系何许人也,更谈不上对其实力的了解。战前那天晚上,队医陪小平聊天到子夜时分。对这场赛事小平如何考虑如何准备,我无须多费笔墨。———此时的他,已经同2007年参加美国芝加哥世锦赛时的他不可同日而语了!

    824,北京奥运会进入到最后一天的争夺。中国拳击队担负起了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完美收官的重任,比赛现场和电视银屏前几亿观众翘首以待。

    张小平迈着矫健的步伐出场了!面对实力强悍的爱尔兰“左撇子”选手肯尼·伊根,小平毫不犹豫迟疑,打得干脆利落!经过4回合比赛,爱尔兰选手终于落败在他的拳下。终场的哨声锁定117,世界新一代81公斤级的拳王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诞生了!

    国歌唱起,万众欢腾!身披五星红旗的张小平和激动的观众融会在一起。他频频鞠躬致意,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对自己的哺育培养;他举起坚实的拳头向世人证明,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摘取世界的桂冠!

    7

    不知不觉中,我和小平已经聊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的访谈是在体工队一名领导同志的办公室进行的,其间两次有人从门隙中探身看我们的谈话结束了没有。原来,队里已安排下午4点开会。小平谈吐平实谦和,有问必答。

    他说自己成为奥运会冠军后,国家和自治区给了很大荣誉。他是全国、全区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第二届感动内蒙古人物,内蒙古十大杰出青年、自治区青联委员,还兼当呼和浩特市旅游形象大使等。不过他认为奥运会结束了,体育训练一切还要从头开始,主要精力当然要放在拳击事业上。他坦言自己的右臂伤已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前些天就诊北医三院,医生说最好手术,以防日后不测。可是他目前正全力以赴备战今年10月份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他得了拳击第三名,于心不甘,这次争取有个好的成绩,不过这样一来,手术治疗的事儿又得往后放了。我问他,将来运动员生涯结束后作何考虑?他说尚不明确,不过他一直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1998年他读了自治区体育局为少年运动员办的中专;2003年他凭借优异的体育竞技成绩进入内蒙古师大体育系,2007年毕业;2009年他成为北京体育大学在读研究生。当我问及他对锡盟家乡人民有什么话要转达时,小平突然腼腆的像个大男孩,略作思考后,用草原人特有的语言风格笑着说了一句话:我今后要继续努力,不给锡盟人丢脸就是了。他还应询透露了个人情感方面的问题,说自己的女友是蒙古族,原来也是锡盟人,现在北京工作,对他的事业很支持,但完婚日期尚未确定……

    小平原打算陪同我们看一看他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拳击训练馆,因时间不允许,只好留下这一点点遗憾。我和弟弟与小平握手告辞,衷心祝愿他保重身体,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及今后所有赛事上心想事成,再摘金牌。

    我们驱车回返到成吉思汗大街。人流、车流穿梭往来。对面广场上,休闲的人们惬意的享受着雨后的清馨,一位年轻妈妈和蹒跚学步的孩子在“追逐”嬉戏。骑在马上的成吉思汗青铜雕像威严矗立,一代天骄直视远方……

    作者附记:1026,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拳击比赛在山东交通学院体育馆举行。81公斤级别决赛在一对内蒙古选手之间展开,结果张小平战胜了师弟龙夺得冠军。

      (作者: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专 稿)奥运冠军草原来
  •  

     1

    霏霏的细雨,把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梳洗的分外妩媚,也使接连参加了两天全区地方志业务会议的我别有一番惬意的感觉。当然,好心情还缘于另外一个原因:今天,2009521,是我和张小平约好见面的日子。

    小平很忙,几天前他给我发短信,说自己正在四川雅安集训,什么时候返回呼市还定不下来。而我参加完在呼市召开的会议后还要急着赶回锡盟,因为家里一大堆工作还等在那里。就在我为可能无暇与他见面而心怀遗憾之时,突然收到小平短信:“我明天(21号)返呼,下午三点联系。”正好,我的会20号结束,这是最理想的时间衔接,天遂人愿呢!在自治区某机关工作的弟弟冒雨开车来接我出去吃饭。好,下午去小平所在的自治区第三体工大队的代步工具也有了!

    下午2点整,接到小平电话。他中午刚下飞机,问我住在哪家宾馆,他要过来看我。我说你旅途劳累,现在我就去你那儿!这么说的确不是客气,我是很想看看培养出奥运会冠军的体工队是个啥模样。

    舒缓的小雨中,弟弟驱车来到位于成吉思汗大街成吉思汗广场对面的内蒙古体育学院。从这个院落进去径直往北还有一个套院,就是第三体工大队驻地了。

    高高的国旗旗杆,鲜艳的五星红旗。一位高个子年轻人站在旗杆基座的右侧,正朝着我们微笑———他就是北京奥运会冠军、此前我没有见过面的锡盟老乡张小平。和小平握手的时候,我仔细打量着这位叱咤世界拳坛的骁将:高高的个头,英俊的脸庞,炯炯的目光;上着紫红色簇新的体恤衫,左臂可见展翅的“天马”纹身,下穿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的所谓乞丐牛仔裤。给我的第一感觉,眼前的小平比在电视上看到的他帅气的多,潇洒的多,也年轻的多。

    真是赶巧,整个一个中午没停歇的小雨,就在我们下车与小平见面的须臾间云散日出了。我们驻足打量这座并不宽畅的院落,但见周边的几栋楼房都已显得陈旧。小平一边请我们到东侧的办公楼里叙谈,一边手指迎面那栋楼说这就是我们的拳击训练馆。循声望去,楼壁上“教技育人、科学训练、努力拼搏”几个大字十分夺目。

    2

    我给小平带来一份特别的礼物:《锡林郭勒年鉴·2008卷》。封面上,在鲜艳的金黄色背景下,张小平身着中国国家队祥云运动服,右手持金镶玉的北京奥运会金牌举过肩头,左手紧握拳头,含笑面对着人们———是他在2008824夺得奥运会冠军后颁奖时的经典瞬间。

    那天,是北京奥运会闭幕的日子,而最后的奖牌争夺战仍在继续。中国军团当时已稳获金牌榜之首位,在家里收看奥运会拳击比赛实况转播的我,心情早已不是紧张,而是惬意的视觉享受。

    一位身裹金黄战袍的大个子运动员出场了。———我对拳击十分外行,属于赶上了就随意看一会儿的那种———随着解说员的介绍,原本不紧张的我却猛然兴奋和高度紧张起来,一个我绝没有料到的情况突然出现了:这位运动员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大)草原,他叫张小平!

    好啊,我们锡盟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了!

    以分秒计的比赛瞬息万变,哪有一丝空档容得我等感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屏息凝视。说时迟,那时快,决赛中的张小平如猛虎下山,蛟龙出海,一开局就主动出击,在第一回合以20领先,随则越打越勇,最终以117战胜对手,把那枚万众瞩目的金牌收入囊中!短短的几分钟,干脆有力的几个动作,就取得如此辉煌战绩,使我这个拳击的门外汉看得紧张,看得过瘾,简直目瞪口呆!但我知道,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时刻:这枚宝贵的金牌,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军团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51金,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完美的收官之作,更重要的,它是中国拳击男子轻重量级在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张小平由此成为1984年中国重返奥运会以来的24年中,内蒙古自治区获得奥运会奖牌(而且是金牌)的第一人!

    当晚,在收看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时,我的心随着现场8万名观众的欢呼而跳跃。我为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由衷骄傲,为我们家乡产生张小平这样优秀的运动员无比自豪!就在那一刻,我产生了一个想法:作为一名史志工作者,我有责任把张小平夺冠的光辉历程真实地记录下来,永存史册。

    翌日上班,我即着手收集整理有关张小平夺金后,国家体育总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及锡盟行政公署等国家机关的往来贺电、表彰决定;各级新闻媒体对张小平参加奥运会赛事的相关报道等,并亲自撰写了编者按语,之后将形成的6000余字的资料以“特载”形式刊载于《锡林郭勒年鉴·2008卷》之中,而且把小平夺冠的大幅彩照用于封面,打破了这部年鉴创刊9年来没有以人物形象为封面的纪录。

    小平十分高兴见到家乡人的这份礼物,当即翻阅起来。而我对他的采访,就从介绍锡盟草原近年来巨大变化以及我们史志部门编纂《锡林郭勒年鉴》的意义开始顺势展开。

    3

    1982年,张小平出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一个蒙古族机关干部家庭,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在锡市二校、四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是像其他同学一样走高考独木桥、毕业时四处找工作的路子,还是另辟蹊径实现人生价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问题经常盘踞在他的脑海中。他自恃拥有1.90的个头和过人的臂展,这一出色的身体条件告诉自己,有这样的念头也许并非好高骛远。

    经亲戚搭桥,1997年张小平初中毕业后来到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进入内蒙古体工三大队。锡林郭勒盟自古以来就是跤手辈出的地方,身为蒙古族小伙儿,他开始学习古典摔跤项目。体工三大队队长党忠义很快发现张小平细长的身体不适合摔跤,所以在1998年年初将他转到了拳击队。改练拳击后不久,小平的天赋就立马显露出来。个头高、臂展长,如此优越的身体条件在拳击运动员中并不多见。

    小平立下横心在拳击生涯中有一番作为。他训练的难易程度从其每天的日程中可略见一斑:每天清晨出早操,随后作体质检测;9点至11点半,他和教练、队友观看国际拳击比赛录像,分析研究技战术动作。下午3点,准时来到拳击训练馆,拉伸全身关节后,双臂缠上3长的绷带,带上拳击手套,与教练切磋“对打”一个小时;接着,他和陪练在脸上涂抹凡士林油、带牙套和拳击头盔后开始“过招”,有时要接受数位健壮队友的轮番“攻击”。下午5点半,打沙袋,做身体拉伸动作……刻苦训练,细心揣摩。每天大汗淋漓,身上时常渗着血水。宿舍—食堂—训练馆,三点一线枯燥艰苦的训练生活日复一日,转眼就是几年。

    都说“外边的世界很精彩”,但张小平除却拳击心无旁骛。训练成绩如芝麻开花,拳坛赛事亦初露锋芒:2002年全国拳击锦标赛得到第二名;20032004接连两年荣获全国冠军赛第一名。他不仅成为内蒙古拳击队的领军人物,更是国内拳坛的耀眼新星。水到渠成。2004年,小平入选国家队。

    在教练朝鲁的指导下,小平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他多次参加国内外比赛并取得优异战绩:2005年全国第十届运动会第三名;2006年全国拳击锦标赛第一名;2007年全国锦标赛暨世界拳击锦标赛选拔赛第一名、全国精英赛第一名;2007年第24届亚洲拳击锦标赛81公斤级亚军……

    5

    战绩优异并不意味着命运之神已为他铺就走向巅峰的坦途,反而时不时地和他开个玩笑:许多重要比赛的冠军屡屡与他擦肩而过。例如,2005年的十运会,在预赛中表现抢眼有望夺金的张小平,却在半决赛中惜败江苏拳手,意外止步四强;2006年,张小平首次夺得全国锦标赛冠军并成为81公斤级国家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尖子队员。没想到,在当年的多哈亚运会上,张小平首轮即遭淘汰。

    这样的挫折在2007年的美国芝加哥世锦赛上再次出现。本来张小平赛前训练状态很好,在8月的亚洲锦标赛上获得亚军,这次世锦赛只要打进8强就能拿到奥运会入场券!参加奥运会是每一个运动员都梦寐以求的,张小平何尝不是如此?但就是这个想法使得他在1/8决赛前夜紧张得一夜没睡着,第二天比赛中体力严重不支,竟以514惨败于来自哈萨克斯坦地对手。这个沉重的打击让性格内向的张小平感到愧对家乡父老。回到北京驻地后,那种无地自容的感觉好多天都过不去……

    上级领导和教练针对张小平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小平是防守反击的打法,可是在关键场次经常一着急就开始主动进攻,结果进攻不成反而丢分———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让他发挥失常。其问题主要不在技战术方面,心理方面才是症结所在。再就是绅士上阵,缺乏拳击场上应有的霸气。而以超强的技战术能力为基础、加上稳定的心理素质及“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才是拳击这种强对抗项目所必需的。

    200712月,内蒙古体育局特意把张小平从国家队调回呼和浩特进行调整性训练,确定了主动进攻,增强对抗的训练思路和技术战术打法。同时,专门请了专家对其心态方面的问题进行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冬训加强了对小平意志和心理的训练,效果显著。

    北京奥运会亚洲区选拔赛20082月在泰国首都曼谷进行。张小平的机会来了,换句话说,对张小平的人生大考来了:这是奥运会拳击项目入场券的最后争夺赛,81公斤级仅有的两个参赛名额将由此决出得主。决战在即。机不可失,否则“过了这个村就再也没有这个店了”!在体工队院内,在猎猎的五星红旗下,人们为张小平把酒壮行。

    张小平不负众望!在曼谷,他顶住了压力,战胜了自己,在大部分时间内很好地控制了比赛,在原有防守移动反击的基础上,主动加大进攻的力度,出奇制胜,获得亚军,顺利取得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资格!

    冬训确定的克敌方针经受住了实践检验,这使张小平和朝鲁教练的信心更坚定了。为备战奥运会,小平重点加强了对抗能力、出拳力度等专项能力方面的训练,同时提高了训练强度。20086月,小平参加土耳其国际拳击公开赛。这是奥运会前最后一次国际热身赛。小平自我加压,参加的是91公斤级比赛。比赛中,土耳其、土库曼斯坦和乌克兰拳手在张小平的顽强对抗和重拳出击下连连败北,最终他以大比分优势夺得冠军。土耳其之赛激发了小平的潜能,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张小平的自信。

    离奥运会开幕只有40天了。教练带领张小平与包括91公斤级拳手在内的5名身强力壮的陪练队员,来到位于呼和浩特西北的武川亚高原训练基地,为参赛奥运会做最后冲刺的准备。

    用车轮大战、残酷、极致等字眼来描述武川那段训练的日子毫不夸张。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白天训练,晚上他们观看录像,分析参加奥运会81公斤级比赛的27名对手技战术特点,逐一确定对应之策。

    如果说那段时间有什么没有写进小平的日程表的话,那就是他跑武川县医院的次数了。他的伤主要在腰部,此外还有右肩韧带滑膜拉伤。训练中两人一对打,小平的右腿就没了知觉,“扑通”一下就跌坐在地上。医生除了对他电烤、推拿和针灸以及为他在腰部里三层外三层裹上绷带等临时处置之外没有采用其他高深的治疗手段。不是医院水平的问题,而是小平没有时间接受进一步的规范治疗。小平告诉我,长年超负荷的训练使他付出了巨大的健康代价。1999年他平生第一次参赛(全国青年拳击锦标赛),为争第二名致左手骨折,赛后脖颈上戴着银牌直接去了医院急诊。审慎疗伤,按疗程施治,这些寻常的道理他都懂,可眼看奥运大战在即,在特殊时期就只能采取特殊办法了。———人生能有几回搏?

    6

    奥运的圣火,终于在北京“鸟巢”点燃!舞动的中国,让亿万目光聚焦在伟大的中华!

    张小平一行如期赴会。出征前,队里在食堂大厅为他开了壮行会,拳击、摔跤、举重、射箭等运动队队员济济一堂,各自拿出“看家的本事”表演节目为小平鼓劲。内蒙古体育局、体工三大队给张小平赛前的定位是冲击奖牌,这是全面考虑了他在世界拳击界的排名,考虑了他这样大级别拳手决战奥运的难度。奖牌与金牌,一字之差,其内涵不言而喻。张小平对我透露,自己赛前制定的目标是保五争三(保住第五名,争取获得一枚铜牌)。

    这一实事求是的定位给教练和张小平的精神上起到巨大的减副作用。但入住奥运村当晚,问题还是来了:热烈的奥运场面、强烈的赛事刺激,弄得小平辗转反侧根本不能入眠!最后只好请队医出手解决。翌日晨,他们即收拾行囊搬回原来住地亚运村。

    欧洲拳手历来是大级别拳击比赛中的霸主,张小平所在的81公斤级强手如林,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级别,而在赛前抽签分组时他抽的签也很不理想,因为去年世锦赛前4名都在他这个半区,他们个个如同高山巨石横亘在前。小平此役要分别和突尼斯、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哈萨克斯坦及爱尔兰等五国拳击手一一过招。然而,来自我们锡林郭勒草原的好汉张小平,冷静沉着,凭借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和一股狠劲,从夹缝中突围。他充分利用身体条件,用臂展控制与对手的距离,直拳、勾拳、摆拳,动作出其不意;积极进攻敢打敢拼,灵活、迅速、到位,一路过关斩将。小平一鼓作气打败各路高手,杀入决赛。特别是在1/8决赛中,小平超常发挥,先是淘汰突尼斯选手,接着击败去年世锦赛亚军俄罗斯选手别特比耶夫(此人夺冠呼声最高,小平与教练赛前曾用3天时间研究如何战胜此人。实战时以4个回合拿下:第一回合20,小平负;第二回合22;第三回合24,小平领先2分;最后一个回合28,小平领先6分),为最后的取胜奠定了基础。同阿尔及利亚选手的比赛同样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赢得这场比赛就可以冲击铜牌,而此刻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奥运会各项赛事的运动员先后都遭淘汰,张小平成为内蒙古的唯一选手。带队参会的自治区副主席刘新乐等专门到住处看望张小平,领导同志一再声明只是慰问,让小平千万不要有压力,但话语中那份殷殷期待分明让小平热血沸腾!———比赛结果,小平胜了。

    接下来与哈萨克斯坦运动员交手。此人曾是世锦赛第3名,小平在2007年与之同场较量过,双方水平彼此彼此。而此刻的小平心态好得出奇,而对方却紧张的不得了,狭路相逢勇者胜,胜负结果不言自明!新闻媒体纷纷惊呼:中国拳击队从内蒙古草原上奔跑来一匹刚烈的黑马!

    张小平的第五场、也是最后一场比赛在即。打败哈萨克斯坦运动员后,小平开始紧张起来,原因就在于从未听说过这最后地对手系何许人也,更谈不上对其实力的了解。战前那天晚上,队医陪小平聊天到子夜时分。对这场赛事小平如何考虑如何准备,我无须多费笔墨。———此时的他,已经同2007年参加美国芝加哥世锦赛时的他不可同日而语了!

    824,北京奥运会进入到最后一天的争夺。中国拳击队担负起了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完美收官的重任,比赛现场和电视银屏前几亿观众翘首以待。

    张小平迈着矫健的步伐出场了!面对实力强悍的爱尔兰“左撇子”选手肯尼·伊根,小平毫不犹豫迟疑,打得干脆利落!经过4回合比赛,爱尔兰选手终于落败在他的拳下。终场的哨声锁定117,世界新一代81公斤级的拳王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诞生了!

    国歌唱起,万众欢腾!身披五星红旗的张小平和激动的观众融会在一起。他频频鞠躬致意,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对自己的哺育培养;他举起坚实的拳头向世人证明,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摘取世界的桂冠!

    7

    不知不觉中,我和小平已经聊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的访谈是在体工队一名领导同志的办公室进行的,其间两次有人从门隙中探身看我们的谈话结束了没有。原来,队里已安排下午4点开会。小平谈吐平实谦和,有问必答。

    他说自己成为奥运会冠军后,国家和自治区给了很大荣誉。他是全国、全区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第二届感动内蒙古人物,内蒙古十大杰出青年、自治区青联委员,还兼当呼和浩特市旅游形象大使等。不过他认为奥运会结束了,体育训练一切还要从头开始,主要精力当然要放在拳击事业上。他坦言自己的右臂伤已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前些天就诊北医三院,医生说最好手术,以防日后不测。可是他目前正全力以赴备战今年10月份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他得了拳击第三名,于心不甘,这次争取有个好的成绩,不过这样一来,手术治疗的事儿又得往后放了。我问他,将来运动员生涯结束后作何考虑?他说尚不明确,不过他一直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1998年他读了自治区体育局为少年运动员办的中专;2003年他凭借优异的体育竞技成绩进入内蒙古师大体育系,2007年毕业;2009年他成为北京体育大学在读研究生。当我问及他对锡盟家乡人民有什么话要转达时,小平突然腼腆的像个大男孩,略作思考后,用草原人特有的语言风格笑着说了一句话:我今后要继续努力,不给锡盟人丢脸就是了。他还应询透露了个人情感方面的问题,说自己的女友是蒙古族,原来也是锡盟人,现在北京工作,对他的事业很支持,但完婚日期尚未确定……

    小平原打算陪同我们看一看他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拳击训练馆,因时间不允许,只好留下这一点点遗憾。我和弟弟与小平握手告辞,衷心祝愿他保重身体,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及今后所有赛事上心想事成,再摘金牌。

    我们驱车回返到成吉思汗大街。人流、车流穿梭往来。对面广场上,休闲的人们惬意的享受着雨后的清馨,一位年轻妈妈和蹒跚学步的孩子在“追逐”嬉戏。骑在马上的成吉思汗青铜雕像威严矗立,一代天骄直视远方……

    作者附记:1026,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拳击比赛在山东交通学院体育馆举行。81公斤级别决赛在一对内蒙古选手之间展开,结果张小平战胜了师弟龙夺得冠军。

      (作者: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