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9年  /  第六期
  • (珍珠滩)神奇的乌湖克图
  •    清康熙初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在今内蒙古地区陆续推行盟旗制度,在哲里木、昭乌达、卓索图会盟的基础上,又在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三处进行会盟,最终使之成为蒙古地区独特的行政体系。

    康熙九年(1670年),四子部落一旗、喀尔喀右翼部一旗、茂明安部一旗、乌喇特部前、中、后三旗共四部六旗组一盟,由清廷指定以乌兰察布为每年会盟之地。盖地有河,名乌兰察布,因以河名呼其地,以地名呼其盟。实则河名乌兰察布,而地名则为乌湖克图。乌湖克图系蒙古语,意为“有油脂”,蒙古语称石英石为乌湖克朝鲁(直译:油脂石),四子王旗东八号乡白彦敖包山坡上至今有两块乳白色巨石屹立在那里,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说起。

    康熙初年的夏秋之际,理藩院额大臣一行受皇室委派,向京城西北、阴山北麓的杜尔伯特草原进发。此行的使命有二:一是巡查该四部六旗的经济社会景况,二是选定会盟之地。

    此时正值草原最美好的季节。又遇连续几年的风调雨顺,仿佛又回到了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北国特有风光境地。一日,以额大臣为首的蒙地巡查团上百骑跋山涉水,来到了著名的九十九泉高原草地,被这里的山川湖泊、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迷住了。额大臣情不自禁地惊呼:“哎呦,真没想到蒙地还有如此美妙动人仙境般的去处,怪不得历代王朝天子都要到这里巡幸观光,围捕射猎,有的还修建点将台,发兵征战呢!”巡查团一行在当地牧民的向导下,在这天地连接的草甸上整整游玩了三天三夜。肥而不腻的蒙古羊肉、回味无穷的草原奶酒使他们陶醉如梦,流连忘返。

    不日,团队经过草原深处的道兰斯日博山,西行不久,便来到四子王旗王府所在地乌兰额尔济坡。四部六旗的王公贵族扎萨克诺颜携带福晋哈屯早已守候在这里,等待皇室特派大员的接见。

    额大臣分别与各旗扎萨克会晤后,又召集各旗梅林、章京等,共商三年内的税收、贡品、军务等事宜。

    次日,额大臣在各旗扎萨克王公的簇拥下,走到乌兰额尔济坡的西尽头,登上巴彦敖包山顶向南望去,只见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水蜿蜒流向西北,南岸是一片开阔的牧场,再往南连绵起伏的大青山脉隐约可见。这里的景物别具一格,东西起伏数十里的乌兰额尔济坡恰似一条熟睡的巨龙,巴彦敖包山正如巨龙之首,巍然耸立在达尔罕、茂明安、杜尔伯特三旗交界的风水宝地。

    清廷指定会盟地点时,首先考虑的是参加会盟的各旗与会盟地的距离的远近、交通路面,会盟地的地理环境、阅兵场地、“那达慕”盛会场地、后勤供给等问题。巴彦敖包的地理位置的确具备了这些方面的优越条件,它距旗府所在地仅30里,并与喀尔喀右翼旗(达尔罕旗)交界,与茂明安旗隔滩相望;乌喇特三旗虽距这里稍远些,也不过是二百里左右,乘马也就是三、四小时的路程。加之巴彦敖包依山傍水,地域辽阔,环境优美,又是五位蒙古可汗巡幸之地(今塔布河史称塔布汗河为证),自然是达官贵人们的理想去处。

    额大臣观望许久,转过脸问身边四子部落旗扎萨克:“贤弟,这条不宽不窄的清水河叫什么呀?”

     “回禀大人,这条河叫乌兰察布河,因该山的土质是红色的,山的两翼均匀地凸现两处高地,因此蒙古语就称之为乌兰察布,意为红色山的两翼高地。”

     “噢,南坡下的那两块大白石头是做何用的呀?”额大臣边说边用右手向坡下指去。

     “回大人,那两块奇特的大白石,我们称它为乌湖克朝鲁,那形状就像草原蒙古羊的肥尾一样,圆墩墩、白凌凌、油闪闪的,当地牧民把这里叫做乌湖克图,意为有油脂石的地方。”

     “这山头上分明都是些黑石头块儿嘛,怎么偏偏冒出两块大白石头呢?”额大臣又问道。

     “回大人,这也是这块风水宝地的奥妙之处,听老人讲,当年圣祖成吉思汗西征途径这里在河边饮马,突然发现巴彦敖包山坡上有两只洁白的小鹿追逐玩耍。成吉思汗大喜,口中喃喃自语道:“白鹿啊白鹿,你是上苍下凡的神灵,请指给我去西域的方向和道路吧。”两只白鹿嘎然停下,瞬间变成两座巨大乳白色石雕,昂首挺胸面向西方。成吉思汗沿着白鹿指的方向一路向西,所向披靡,捷报频传。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白鹿的形状已不见踪影,只留下如今这两块貌似肥羊尾的白石头了。”

     “噢,妙哉、妙哉,我看此地非同一般,青山、清水、白云、碧野,南有巍峨的大青山,东南又与草原仙境九十九泉相连,四部六旗相隔不远,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又有如此动人的传说,真乃上苍缔造的理想之地,待我禀报圣上同意后,就把会盟地选定在这里就是了”额大臣兴致勃勃地说道。

    不久,传下圣旨,游牧于阴山北麓的蒙古四部六旗的会盟地就确定在乌兰察布河畔的巴彦敖包。后人为了纪念首次会盟,在敖包东不远处修建了会盟纪念铁塔,一直保留到解放初期。

    民国初年,随着草原的继续放垦,这片牧场也未逃脱被开垦的厄运。纪念塔南坡下,也逐渐形成了几十户农民居住的小村落,取名为塔地村。

    塔地村东有两棵百年老榆树,树南有几间高矮不平的土房,房主姓刘,据说在光绪年间从晋北逃荒而来。后草地的水土养育了他们祖孙三代人。民国二十三年夏,旗王府在巴彦敖包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祭敖包仪式,来自全旗各地的数千人骑马、赶车汇聚这里,参加盛大的敖包祭祀活动。刚满十七岁的刘家老四狗子也来坡下看热闹。无形当中,他听到了人们对乳白石的传说议论。谈者无心,听者有意,他把白鹿变巨石的故事深深印在脑海里。

    数日后的一天夜晚,他约上邻居家的同龄伙伴二黑子,带上镐锹类工具悄悄奔向坡上的那两块乳白石。他深信白石下一定埋有无价之宝。二人你一锹我一镐地挖至六七尺,再也挖不动了,因为下面是钢铁般的岩石,让他们无从下手。

     “四哥,我看还是别挖了,下面是坚硬的磐石,咱们再有力也整不动它呦”二黑子有些泄气地说。

     “别急,这回咱们变个方向,从右边挖,这里是鹿神显灵的地方,底下绝对有宝物,咱俩如果弄出来,不就成了天底下最富有的人!”狗子一边为对方鼓劲一边动起手来。

    二人又连续挖至七、八尺深,虽没遇到坚硬的东西,但仍一无所获。狗子满身是汗、气喘吁吁,好像成人以来头一回如此付出全身力气。

    东方渐渐露出鱼肚白,远处偶尔传来看家狗的狂吠声。狗子和二黑子整整忙了一夜,百万富翁的黄金梦终于破灭了。他们先是唉声叹气,后来急红了眼举起镐头向右侧乳白石砸去,“咔嚓”一声,乳白石上方被削下两块拳头大小的石块飞落在地。

    兄弟俩回家时天已放亮,狗子进屋刚要上炕睡觉,被邻居的姐姐二妞拽起头发打将起来:“好你个狠心的东西,好端端的,为啥把我的耳朵砍下来呢?”边骂边打边抓,把狗子的脸抓挠的血肉模糊。狗子被突如其来的横祸吓得目瞪口呆。吵闹声惊动了家人,他们走近一瞧,顿时惊吓的魂不附体,二妞的耳朵血淋淋地耷拉在脑袋两边,狗子的左眼也被二妞抓瞎了。

    祸不单行,就在二黑子刚迈进院门的刹那间,看家狗大黄猛地串起狠狠咬住了他的左腿肌肉,痛得他龇牙咧嘴、喊爹叫娘。不久,因伤口感染,医治无效,活生生地丢掉了一条小腿。

    打那后十多年,人们谈石变色,再无人去敢碰动那两块久经风霜的乳白石头。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解放初期的50年代。邻村来了一个姓谢的猎户,专营打狼猎狐的行当。谢家有二子,大的叫谢宝,二的叫谢玉。谢玉身高体壮、浓眉大眼,最善夜间行猎,据说能把逮住的野狼活活摔死,人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叫“谢大胆”。

    一次,他在酒桌上听到了人们谈起乳白石的奇闻。他暗自想到,天下哪有这等怪事,分明是造谣生非,惹人惊恐,也许那下面真有些让人惊奇的物件呢。“谢大胆”也不听朋友的规劝,在深秋的一天夜里,单枪匹马来到了乌湖克朝鲁旁观望。他想:既然石头底下的土层里没有东西可拿,那石头本身的内部一定有文章,何不打开看一看呢。随后取出20斤重的铁锤,向白石猛击过去。碰撞的火花四溅,碎石散落一地。当他举锤再次砸下去的瞬间,只觉头重脚轻、站立不稳,两眼一黑倒了下去。当他醒来时,天上乌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被雨淋透了的“谢大胆”,目光痴呆、语无伦次,一会儿怪声嚎叫,一会儿放声狂笑,如中了魔法一般。哎,远近闻名的大胆猎人,如今成了失去理智的疯癫废人。

    从此,无人问津此事,更无人再敢去触摸那两块乳白色的乌湖克朝鲁了。

             (作者: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珍珠滩)神奇的乌湖克图
  •    清康熙初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在今内蒙古地区陆续推行盟旗制度,在哲里木、昭乌达、卓索图会盟的基础上,又在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三处进行会盟,最终使之成为蒙古地区独特的行政体系。

    康熙九年(1670年),四子部落一旗、喀尔喀右翼部一旗、茂明安部一旗、乌喇特部前、中、后三旗共四部六旗组一盟,由清廷指定以乌兰察布为每年会盟之地。盖地有河,名乌兰察布,因以河名呼其地,以地名呼其盟。实则河名乌兰察布,而地名则为乌湖克图。乌湖克图系蒙古语,意为“有油脂”,蒙古语称石英石为乌湖克朝鲁(直译:油脂石),四子王旗东八号乡白彦敖包山坡上至今有两块乳白色巨石屹立在那里,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说起。

    康熙初年的夏秋之际,理藩院额大臣一行受皇室委派,向京城西北、阴山北麓的杜尔伯特草原进发。此行的使命有二:一是巡查该四部六旗的经济社会景况,二是选定会盟之地。

    此时正值草原最美好的季节。又遇连续几年的风调雨顺,仿佛又回到了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北国特有风光境地。一日,以额大臣为首的蒙地巡查团上百骑跋山涉水,来到了著名的九十九泉高原草地,被这里的山川湖泊、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迷住了。额大臣情不自禁地惊呼:“哎呦,真没想到蒙地还有如此美妙动人仙境般的去处,怪不得历代王朝天子都要到这里巡幸观光,围捕射猎,有的还修建点将台,发兵征战呢!”巡查团一行在当地牧民的向导下,在这天地连接的草甸上整整游玩了三天三夜。肥而不腻的蒙古羊肉、回味无穷的草原奶酒使他们陶醉如梦,流连忘返。

    不日,团队经过草原深处的道兰斯日博山,西行不久,便来到四子王旗王府所在地乌兰额尔济坡。四部六旗的王公贵族扎萨克诺颜携带福晋哈屯早已守候在这里,等待皇室特派大员的接见。

    额大臣分别与各旗扎萨克会晤后,又召集各旗梅林、章京等,共商三年内的税收、贡品、军务等事宜。

    次日,额大臣在各旗扎萨克王公的簇拥下,走到乌兰额尔济坡的西尽头,登上巴彦敖包山顶向南望去,只见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水蜿蜒流向西北,南岸是一片开阔的牧场,再往南连绵起伏的大青山脉隐约可见。这里的景物别具一格,东西起伏数十里的乌兰额尔济坡恰似一条熟睡的巨龙,巴彦敖包山正如巨龙之首,巍然耸立在达尔罕、茂明安、杜尔伯特三旗交界的风水宝地。

    清廷指定会盟地点时,首先考虑的是参加会盟的各旗与会盟地的距离的远近、交通路面,会盟地的地理环境、阅兵场地、“那达慕”盛会场地、后勤供给等问题。巴彦敖包的地理位置的确具备了这些方面的优越条件,它距旗府所在地仅30里,并与喀尔喀右翼旗(达尔罕旗)交界,与茂明安旗隔滩相望;乌喇特三旗虽距这里稍远些,也不过是二百里左右,乘马也就是三、四小时的路程。加之巴彦敖包依山傍水,地域辽阔,环境优美,又是五位蒙古可汗巡幸之地(今塔布河史称塔布汗河为证),自然是达官贵人们的理想去处。

    额大臣观望许久,转过脸问身边四子部落旗扎萨克:“贤弟,这条不宽不窄的清水河叫什么呀?”

     “回禀大人,这条河叫乌兰察布河,因该山的土质是红色的,山的两翼均匀地凸现两处高地,因此蒙古语就称之为乌兰察布,意为红色山的两翼高地。”

     “噢,南坡下的那两块大白石头是做何用的呀?”额大臣边说边用右手向坡下指去。

     “回大人,那两块奇特的大白石,我们称它为乌湖克朝鲁,那形状就像草原蒙古羊的肥尾一样,圆墩墩、白凌凌、油闪闪的,当地牧民把这里叫做乌湖克图,意为有油脂石的地方。”

     “这山头上分明都是些黑石头块儿嘛,怎么偏偏冒出两块大白石头呢?”额大臣又问道。

     “回大人,这也是这块风水宝地的奥妙之处,听老人讲,当年圣祖成吉思汗西征途径这里在河边饮马,突然发现巴彦敖包山坡上有两只洁白的小鹿追逐玩耍。成吉思汗大喜,口中喃喃自语道:“白鹿啊白鹿,你是上苍下凡的神灵,请指给我去西域的方向和道路吧。”两只白鹿嘎然停下,瞬间变成两座巨大乳白色石雕,昂首挺胸面向西方。成吉思汗沿着白鹿指的方向一路向西,所向披靡,捷报频传。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白鹿的形状已不见踪影,只留下如今这两块貌似肥羊尾的白石头了。”

     “噢,妙哉、妙哉,我看此地非同一般,青山、清水、白云、碧野,南有巍峨的大青山,东南又与草原仙境九十九泉相连,四部六旗相隔不远,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又有如此动人的传说,真乃上苍缔造的理想之地,待我禀报圣上同意后,就把会盟地选定在这里就是了”额大臣兴致勃勃地说道。

    不久,传下圣旨,游牧于阴山北麓的蒙古四部六旗的会盟地就确定在乌兰察布河畔的巴彦敖包。后人为了纪念首次会盟,在敖包东不远处修建了会盟纪念铁塔,一直保留到解放初期。

    民国初年,随着草原的继续放垦,这片牧场也未逃脱被开垦的厄运。纪念塔南坡下,也逐渐形成了几十户农民居住的小村落,取名为塔地村。

    塔地村东有两棵百年老榆树,树南有几间高矮不平的土房,房主姓刘,据说在光绪年间从晋北逃荒而来。后草地的水土养育了他们祖孙三代人。民国二十三年夏,旗王府在巴彦敖包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祭敖包仪式,来自全旗各地的数千人骑马、赶车汇聚这里,参加盛大的敖包祭祀活动。刚满十七岁的刘家老四狗子也来坡下看热闹。无形当中,他听到了人们对乳白石的传说议论。谈者无心,听者有意,他把白鹿变巨石的故事深深印在脑海里。

    数日后的一天夜晚,他约上邻居家的同龄伙伴二黑子,带上镐锹类工具悄悄奔向坡上的那两块乳白石。他深信白石下一定埋有无价之宝。二人你一锹我一镐地挖至六七尺,再也挖不动了,因为下面是钢铁般的岩石,让他们无从下手。

     “四哥,我看还是别挖了,下面是坚硬的磐石,咱们再有力也整不动它呦”二黑子有些泄气地说。

     “别急,这回咱们变个方向,从右边挖,这里是鹿神显灵的地方,底下绝对有宝物,咱俩如果弄出来,不就成了天底下最富有的人!”狗子一边为对方鼓劲一边动起手来。

    二人又连续挖至七、八尺深,虽没遇到坚硬的东西,但仍一无所获。狗子满身是汗、气喘吁吁,好像成人以来头一回如此付出全身力气。

    东方渐渐露出鱼肚白,远处偶尔传来看家狗的狂吠声。狗子和二黑子整整忙了一夜,百万富翁的黄金梦终于破灭了。他们先是唉声叹气,后来急红了眼举起镐头向右侧乳白石砸去,“咔嚓”一声,乳白石上方被削下两块拳头大小的石块飞落在地。

    兄弟俩回家时天已放亮,狗子进屋刚要上炕睡觉,被邻居的姐姐二妞拽起头发打将起来:“好你个狠心的东西,好端端的,为啥把我的耳朵砍下来呢?”边骂边打边抓,把狗子的脸抓挠的血肉模糊。狗子被突如其来的横祸吓得目瞪口呆。吵闹声惊动了家人,他们走近一瞧,顿时惊吓的魂不附体,二妞的耳朵血淋淋地耷拉在脑袋两边,狗子的左眼也被二妞抓瞎了。

    祸不单行,就在二黑子刚迈进院门的刹那间,看家狗大黄猛地串起狠狠咬住了他的左腿肌肉,痛得他龇牙咧嘴、喊爹叫娘。不久,因伤口感染,医治无效,活生生地丢掉了一条小腿。

    打那后十多年,人们谈石变色,再无人去敢碰动那两块久经风霜的乳白石头。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解放初期的50年代。邻村来了一个姓谢的猎户,专营打狼猎狐的行当。谢家有二子,大的叫谢宝,二的叫谢玉。谢玉身高体壮、浓眉大眼,最善夜间行猎,据说能把逮住的野狼活活摔死,人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叫“谢大胆”。

    一次,他在酒桌上听到了人们谈起乳白石的奇闻。他暗自想到,天下哪有这等怪事,分明是造谣生非,惹人惊恐,也许那下面真有些让人惊奇的物件呢。“谢大胆”也不听朋友的规劝,在深秋的一天夜里,单枪匹马来到了乌湖克朝鲁旁观望。他想:既然石头底下的土层里没有东西可拿,那石头本身的内部一定有文章,何不打开看一看呢。随后取出20斤重的铁锤,向白石猛击过去。碰撞的火花四溅,碎石散落一地。当他举锤再次砸下去的瞬间,只觉头重脚轻、站立不稳,两眼一黑倒了下去。当他醒来时,天上乌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被雨淋透了的“谢大胆”,目光痴呆、语无伦次,一会儿怪声嚎叫,一会儿放声狂笑,如中了魔法一般。哎,远近闻名的大胆猎人,如今成了失去理智的疯癫废人。

    从此,无人问津此事,更无人再敢去触摸那两块乳白色的乌湖克朝鲁了。

             (作者: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