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1年  /  第一期
  • (史海钩沉)木华黎——《李氏家谱》
  • 20101027,我在内蒙古西部临河市见到了木华黎的一位后裔——李绪林先生,因是多年前的熟人,聊及其先世并阅其家谱。李先生是上世纪50年代初由河南洛阳来到内蒙古西部草原定居的,今已73岁,按家谱排序是木华黎第25代孙。

    其家谱全名为“洛阳蒙古族《李氏家谱》”,16K精装本,硬皮封面加护封,硬皮、扉页的谱名为蒙汉同文,20054月付印。全书正文864页,约70万字。以简体汉文横排版为主,插有繁体汉文竖排版(影印1934年家谱146页)。主编:李佑勋,编辑李绪磬、李洪治等14人。前置彩页,有木华黎画像等相关资料照片,李氏家训、河南洛阳李氏居地村屯、家谱续修成员合影等照片。

    叶鹏作序,序言称:“散居洛阳北邙的蒙裔李氏家族,系札剌尔氏后裔。明洪武年间,八代孙李可用,自江苏松江迁来洛阳。”“子辈于明朝初年,更姓为李,悄然融合于百姓之中。”“在遥隔五个世纪后,李氏的蒙古族身份,已依稀淡忘。今日重修家谱,追本溯源。决非自怜自远,实乃庆颂中华民族凝聚各族之伟力。”

    家谱内容为:前言、家族本源与脉络、家族分布、家族习俗、家族经济文化状况、优秀族人生平事略(收录现代人物30余人)、家族宗系、宗谱(收录李营、上寨、柏树沟、水泉、常袋5村宗系、宗谱)、重印1934年李氏家谱、附记、附录、后记。

    该家谱始修于20043月,系第二次续修。据这次续修说明,数百年来生息于洛阳北邙的蒙古族后裔李氏家族,最早的家谱初成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为居住江苏松江的李氏第十代族人李年所撰。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洛阳李氏族人李世贞等8人携手,依据当时仅存的明正统六年(1441年)家谱、各村各代族人记写的宗系资料、征访长者及抄录灵牌碑碣等资料,进行了一次比较认真的续修。到第二次续修时,因为时隔首次续修70年,经历“文革”,正统六年家谱已失传,民国二十三年家谱也所存无几,濒于失传。由此,启动了必要的再行修谱。

    李氏先祖,是北方草原游牧部族札剌尔氏。13世纪初,札剌尔氏家族追随成吉思汗,战功卓著,札剌尔氏的木华黎成为蒙古汗国的开国元勋。公元1211年,木华黎攻打金国取得辽东、辽西等地。1217年封为太师鲁国王,负责攻取太行山以南地方,连破河北、河东、山东等地。1223年在军旅中病死于山西解州闻喜县。其子孛鲁承袭鲁国王,受赐山东东平食邑,在阳谷县建王府宅第。其子孙因征战派遣辗转迁移,经历山东—湖北—广东—江西—江苏。

    明朝初年,退隐江苏松江的札剌尔氏第七代的咬儿改姓为李。咬儿有五子,其中老大、老二无后,老三不详,老五留居松江,以后音信杳然。老四李可用,于明朝洪武年间由松江贬发河南洛阳戍所作了一小职官。其后人定居洛阳,融入中原农耕社会,种田务农,耕读传家。排有不同的辈序诗,如“锡家维绪业,光国庆鸿恩,联步克登第,布德作圣君。”立有家训“孝友贞让,慧政善教”。这就是洛阳这支李氏的由来,李可用为洛阳李氏始祖。

    洛阳蒙古裔李氏家族,自明朝初年定居洛阳已生息六百四十余年。而今,已衍至三十代(改李姓后为第二十三代),有五千之众,分居十多个村落,此外,尚有诸多迁居分散于全国各地,以至海外。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木华黎——《李氏家谱》
  • 20101027,我在内蒙古西部临河市见到了木华黎的一位后裔——李绪林先生,因是多年前的熟人,聊及其先世并阅其家谱。李先生是上世纪50年代初由河南洛阳来到内蒙古西部草原定居的,今已73岁,按家谱排序是木华黎第25代孙。

    其家谱全名为“洛阳蒙古族《李氏家谱》”,16K精装本,硬皮封面加护封,硬皮、扉页的谱名为蒙汉同文,20054月付印。全书正文864页,约70万字。以简体汉文横排版为主,插有繁体汉文竖排版(影印1934年家谱146页)。主编:李佑勋,编辑李绪磬、李洪治等14人。前置彩页,有木华黎画像等相关资料照片,李氏家训、河南洛阳李氏居地村屯、家谱续修成员合影等照片。

    叶鹏作序,序言称:“散居洛阳北邙的蒙裔李氏家族,系札剌尔氏后裔。明洪武年间,八代孙李可用,自江苏松江迁来洛阳。”“子辈于明朝初年,更姓为李,悄然融合于百姓之中。”“在遥隔五个世纪后,李氏的蒙古族身份,已依稀淡忘。今日重修家谱,追本溯源。决非自怜自远,实乃庆颂中华民族凝聚各族之伟力。”

    家谱内容为:前言、家族本源与脉络、家族分布、家族习俗、家族经济文化状况、优秀族人生平事略(收录现代人物30余人)、家族宗系、宗谱(收录李营、上寨、柏树沟、水泉、常袋5村宗系、宗谱)、重印1934年李氏家谱、附记、附录、后记。

    该家谱始修于20043月,系第二次续修。据这次续修说明,数百年来生息于洛阳北邙的蒙古族后裔李氏家族,最早的家谱初成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为居住江苏松江的李氏第十代族人李年所撰。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洛阳李氏族人李世贞等8人携手,依据当时仅存的明正统六年(1441年)家谱、各村各代族人记写的宗系资料、征访长者及抄录灵牌碑碣等资料,进行了一次比较认真的续修。到第二次续修时,因为时隔首次续修70年,经历“文革”,正统六年家谱已失传,民国二十三年家谱也所存无几,濒于失传。由此,启动了必要的再行修谱。

    李氏先祖,是北方草原游牧部族札剌尔氏。13世纪初,札剌尔氏家族追随成吉思汗,战功卓著,札剌尔氏的木华黎成为蒙古汗国的开国元勋。公元1211年,木华黎攻打金国取得辽东、辽西等地。1217年封为太师鲁国王,负责攻取太行山以南地方,连破河北、河东、山东等地。1223年在军旅中病死于山西解州闻喜县。其子孛鲁承袭鲁国王,受赐山东东平食邑,在阳谷县建王府宅第。其子孙因征战派遣辗转迁移,经历山东—湖北—广东—江西—江苏。

    明朝初年,退隐江苏松江的札剌尔氏第七代的咬儿改姓为李。咬儿有五子,其中老大、老二无后,老三不详,老五留居松江,以后音信杳然。老四李可用,于明朝洪武年间由松江贬发河南洛阳戍所作了一小职官。其后人定居洛阳,融入中原农耕社会,种田务农,耕读传家。排有不同的辈序诗,如“锡家维绪业,光国庆鸿恩,联步克登第,布德作圣君。”立有家训“孝友贞让,慧政善教”。这就是洛阳这支李氏的由来,李可用为洛阳李氏始祖。

    洛阳蒙古裔李氏家族,自明朝初年定居洛阳已生息六百四十余年。而今,已衍至三十代(改李姓后为第二十三代),有五千之众,分居十多个村落,此外,尚有诸多迁居分散于全国各地,以至海外。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