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1年  /  第一期
  • (珍珠滩)踏访赵长城
  • 乘京包铁路列车,穿过八达岭、居庸关,隔窗可见群峰深谷之间,蜿蜒高耸的万里长城,其险峻的工程和宏伟的气势,令所有目睹者称奇叫绝,惊叹不已。自张家口向西,南北离山渐远,地势开阔平坦。当列车行至大同与丰镇交界处,列车广播员告诉大家:前面又要通过一段长城,希望旅客留意。不久,果然有道土黄色的城墙,自东南向西北迤逦伸展而去。人们有些不解,议论纷纷,离开八达岭、居庸关的长城西行近千里,怎么又要穿过一道土长城呢?同坐的一位长城专家解释说:“昨天穿过八达岭、居庸关的那条砖砌长城,一直沿山向西伸去,那是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明代长城,其中有一段成为山西与内蒙古的边界。现在将要穿过的这段长城是明代最先用夯土修筑的,名叫‘旧边’。”我听了点头:“噢!原来如此。”他接着说:“内蒙古是我国古代长城遗址保存最多、里程最长的地区,总长度达3万多里,约占全国古长城的七分之二。分别为战国、秦、汉、北魏、北齐、隋、金、明代所修筑。到了内蒙古西部,我领你去游览战国时期赵国修筑的一段最古老的长城。它东起于代(河北宣化以西,山西代县、大同以东),中间经过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阴山,直至狼山的高阙(石兰计山口),长达一千公里。它从洋河进入内蒙古的兴和县,又经察右前旗丘陵地带,入沿阴山中段的大青山南麓到呼和浩特市北,迤逦西向,沿乌拉山到狼山的高阙。大部分用夯土叠砌、小部分用石块堆砌。从兴和到狼山这段长约千余里。”

    一个晴朗的夏日,我们有幸在呼和浩特市西北乌素图村后山坡上,看到一条沿山坡东西蜿蜒不绝的赵长城遗址,宽者五、六米,残高一、二米。一千多年前,北魏郦道元也到过这里踏访赵长城,并在《水经注》里记载和描绘它的遗址说:“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沿溪亘岭,东西无极,疑赵武灵王之所筑也。”其后,我们向西到萨拉齐镇北边的水涧沟门,仰望沟口右岸山坡上竖立一座四方形烽火台遗址,它雄踞沟口危崖之上,供人登临监视,预防敌人偷袭,遗址尚存十几米高,夯土层次清晰可辨。在其后,我们沿山边继续西行,来到包头市东河区以北15公里的大庙村,只见村东有道土埂式的长堤,低处一、二米,高处四、五米,横亘在山坡之上。它有时被山洪冲刷一个豁口,有的地方被农民刨挖断塌。在长堤裸露的横断面上,可见夯土痕迹,每层约十公分,层层相叠,整齐规则。村东二公里处有座烽堠遗址,设在土脊上,居高临下,村西数公里尽收眼底。在昆都仑河口和哈德门沟口左岸的崖石突兀伸展中,都修筑有烽堠,以控制河谷的通道。在长城脚下,特别是烽堠遗址内,随时可以拾到篾文的陶器残片以及箭镞等物。在土默特右旗水涧沟门和包头市郊区还曾发现赵国的墓葬和出土的青铜器等文物。由此可见,赵长城当年确实起到了保卫疆土的作用。

    长城专家强调指出:“赵长城的修筑,完全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产物。”我请他说得详细些,他于是讲起了二千多年前,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故事。

    公元前307年,当赵武灵王执政的第19个年头,他决心向北方骑马游牧民族学习,推行“胡服骑射”,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以便辟疆拓土,巩固国防。

    当春秋末期,韩赵魏瓜分晋国之后,赵国居中(领土占今山西中部、河北西南部,都城邯郸),韩在西南,魏处东南,西北与强秦相邻,北有燕国以及游牧部落林胡、楼烦,正处在四面强敌包围之中。特别是境内还有一个独立的中山国(今河北定县、灵寿等地),更是心腹大患。赵国自武灵王1013年,连续被秦国夺走了3座城池,俘虏了2个将军。这些都是促使赵武灵王锐意进行军事改革的直接原因。武灵王根据多次和林胡、楼烦游牧部落打交道的经验,非常羡慕他们的“胡服骑射”。因为原来的战争形式,主要靠车战,并配合步兵冲杀。战车是单辕、双轮、四马,车厢是方形敞篷的,将帅指挥车上加伞盖。作战时,士兵手持戈矛,站在车厢边向外刺杀。一辆战车可载三、五个士兵。两军对阵,出动战车少则数十辆,多则数百数千辆,相随的还有鼓车、钲车、供应军需的缁车等。两军交战,先在平地上列好战阵,擂鼓宣战。只要将对方的战阵冲破,后续步兵蜂拥而上,一鼓作气,就能取胜。这种作战方法,不但人力物力消耗大,杀伤力小,而且不够机动灵活。远不如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以射猎为生,而每一个青壮年都是—名矫健的骑兵。作战时,乘马爬坡越沟,奔驰冲杀,灵活方便,进退快捷。马上射箭,具有射程远、杀伤力强的优势。而且骑兵既能打大仗,也能打小仗;既适于阵地战,更优于游击战。这些都是车兵步兵望尘莫及的。特别是将士身穿“褒衣博带”,俗称“宽袍大褂”,袖长过膝,裤、足均在衣内,打起仗来,手脚无法舒展。只有丢掉宽袍大褂,改穿短袍窄袖的上衣,才能适合骑兵战斗的需要。所以武灵王在改车战为骑战的同时,也决心向兄弟民族学习,实行服饰改革。他要求将士一律改穿“胡服”,即头戴宽沿帽,上裳下裤束腰,脚穿皮靴。帽上附加金蝉貂尾,或插两根野公鸡尾毛。上衣有长短之分,短者在膝上,长者在膝下,都不没脚,靴裤必须露在外面,便于上下马背。

    赵武灵王初议“胡服骑射”,就遇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特别是贵族老臣们,扬言老祖宗制定的服饰怎能轻易改掉?倘若骤然改穿胡服岂不有辱祖训?支持者寥寥无几,大臣中只有楼缓和肥义等少数几个人。武灵王为了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决定首先去打通叔父赵成的思想。经过几次登门耐心说服,赵成终于同意和武灵王同时身穿胡服上朝。并让周褶穿胡服辅佐王子,使儿子从小就养成穿胡服的习惯。当叔父赵成表示支持变服后,武灵王随即向全国颁布了变服图强的命令。

    随后,武灵王从车兵步兵以及游牧民族中选拔了一批年轻的骑士,集中在原阳(今呼和浩特市东郊大黑河左岸平原上),并亲自带领他们操练马上驰骋、张弓射箭。经过一个时期的操练,终于将原来单一的只适宜平原作战的兵车军队,改变为轻快的、突击力很强的骑兵。这就是历史上中原民族的第一只骑兵队伍,它大大地提高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因此赵武灵王是中国骑兵之父,原阳(呼和浩特)就是中国骑兵的发祥地。同年赵国的骑兵就投入了战斗,在不足六年的时间,把匈奴赶到了阴山背后,征服了林胡、楼烦,占领了中山国。还派大将到秦、韩、楚、魏、齐等国炫耀武力,警告他们不要小看赵国。

    赵武灵王在对北部边疆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便积极谋求对付秦国的方略。他以深入虎穴的大无畏精神,亲自率领轻骑兵,从现今的土默川平原出发,到包头度过黄河,穿过鄂尔多斯高原直下渭水流域,深入秦国境内,考察地形,刺探军情。并把自己伪装成一名赵国的使者,入宫觐见秦昭王,并把秦王的心理状态了解得一清二楚。秦王在接见赵武灵王之后,仔细回味他的言谈举止,深感不是凡人,而其身材魁梧,又非人臣气度,就派人详细了解,才知道他就是赵武灵王。秦王为此大吃一惊,派兵到各个使馆驿站和沿途去追索,而赵武灵王早已出关远去。其原因是因为赵武灵王及其随从,都是单骑匹马,快速迅捷。而秦王的追兵不过是徒步或乘车,当然只能是望尘莫及了。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带着这支穿着胡服的骑兵开始出征。他把骑兵分成左、中、右三军,每军设统帅一人,而他自任三军统帅。这支骑兵队伍的特征是附属有车兵、步兵为多兵种的混合部队,攻城野战时用车兵为前阵,辅以骑兵闪击,使敌方无法招架。他先与自己境内的中山国试战,所向披靡,战果辉煌。后又挺进鄂尔多斯高原,陈兵于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附近,迫使林胡王献马认输,甘愿臣服。显然,赵国有了这支赋有新的生命力的快速骑兵,在当时是所向无敌的。因此,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次了不起的革命。

    赵武灵王率领这支骑兵部队,在不到六年的时间内,把匈奴赶到了阴山背后,征服了林胡、楼烦,消灭了中山国,把国土扩展到代郡以北(今河北宣化以西,山西代县、大同以东),与燕国接壤,向西设置雁门(今山西北部)、云中(今土默川平原),九原(今包头以及河套平原)等郡,并在土默川平原上建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座云中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古城)。又将土默川平原东部的草原(今呼和浩特市区东南),辟作军马场,繁殖军马,补充骑兵。并从宣化向西,直至河套平原上的狼山高阙,修筑长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说得好:“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颂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就引起了民怨沸腾。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炮弹’攻击秦始皇。而赵武灵王以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不能不令人惊叹。

    当然,我说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不仅仅是因为他筑了一条长城,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敢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要知道,他在当时发布这个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

    只要读一读《战国策·赵策》就可知当赵武灵王发布了胡服骑射以后,他立即遭遇到来自赵国贵族官僚方面的普遍反抗。赵武灵王击败了那些顽固分子的反抗,终于使他们脱下来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并且把过了时的笨重的战车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的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敢于开民俗与军事双重改革之先河并作出西部大开发重大举措的英雄。”

    (作者: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珍珠滩)踏访赵长城
  • 乘京包铁路列车,穿过八达岭、居庸关,隔窗可见群峰深谷之间,蜿蜒高耸的万里长城,其险峻的工程和宏伟的气势,令所有目睹者称奇叫绝,惊叹不已。自张家口向西,南北离山渐远,地势开阔平坦。当列车行至大同与丰镇交界处,列车广播员告诉大家:前面又要通过一段长城,希望旅客留意。不久,果然有道土黄色的城墙,自东南向西北迤逦伸展而去。人们有些不解,议论纷纷,离开八达岭、居庸关的长城西行近千里,怎么又要穿过一道土长城呢?同坐的一位长城专家解释说:“昨天穿过八达岭、居庸关的那条砖砌长城,一直沿山向西伸去,那是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明代长城,其中有一段成为山西与内蒙古的边界。现在将要穿过的这段长城是明代最先用夯土修筑的,名叫‘旧边’。”我听了点头:“噢!原来如此。”他接着说:“内蒙古是我国古代长城遗址保存最多、里程最长的地区,总长度达3万多里,约占全国古长城的七分之二。分别为战国、秦、汉、北魏、北齐、隋、金、明代所修筑。到了内蒙古西部,我领你去游览战国时期赵国修筑的一段最古老的长城。它东起于代(河北宣化以西,山西代县、大同以东),中间经过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阴山,直至狼山的高阙(石兰计山口),长达一千公里。它从洋河进入内蒙古的兴和县,又经察右前旗丘陵地带,入沿阴山中段的大青山南麓到呼和浩特市北,迤逦西向,沿乌拉山到狼山的高阙。大部分用夯土叠砌、小部分用石块堆砌。从兴和到狼山这段长约千余里。”

    一个晴朗的夏日,我们有幸在呼和浩特市西北乌素图村后山坡上,看到一条沿山坡东西蜿蜒不绝的赵长城遗址,宽者五、六米,残高一、二米。一千多年前,北魏郦道元也到过这里踏访赵长城,并在《水经注》里记载和描绘它的遗址说:“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沿溪亘岭,东西无极,疑赵武灵王之所筑也。”其后,我们向西到萨拉齐镇北边的水涧沟门,仰望沟口右岸山坡上竖立一座四方形烽火台遗址,它雄踞沟口危崖之上,供人登临监视,预防敌人偷袭,遗址尚存十几米高,夯土层次清晰可辨。在其后,我们沿山边继续西行,来到包头市东河区以北15公里的大庙村,只见村东有道土埂式的长堤,低处一、二米,高处四、五米,横亘在山坡之上。它有时被山洪冲刷一个豁口,有的地方被农民刨挖断塌。在长堤裸露的横断面上,可见夯土痕迹,每层约十公分,层层相叠,整齐规则。村东二公里处有座烽堠遗址,设在土脊上,居高临下,村西数公里尽收眼底。在昆都仑河口和哈德门沟口左岸的崖石突兀伸展中,都修筑有烽堠,以控制河谷的通道。在长城脚下,特别是烽堠遗址内,随时可以拾到篾文的陶器残片以及箭镞等物。在土默特右旗水涧沟门和包头市郊区还曾发现赵国的墓葬和出土的青铜器等文物。由此可见,赵长城当年确实起到了保卫疆土的作用。

    长城专家强调指出:“赵长城的修筑,完全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产物。”我请他说得详细些,他于是讲起了二千多年前,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故事。

    公元前307年,当赵武灵王执政的第19个年头,他决心向北方骑马游牧民族学习,推行“胡服骑射”,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以便辟疆拓土,巩固国防。

    当春秋末期,韩赵魏瓜分晋国之后,赵国居中(领土占今山西中部、河北西南部,都城邯郸),韩在西南,魏处东南,西北与强秦相邻,北有燕国以及游牧部落林胡、楼烦,正处在四面强敌包围之中。特别是境内还有一个独立的中山国(今河北定县、灵寿等地),更是心腹大患。赵国自武灵王1013年,连续被秦国夺走了3座城池,俘虏了2个将军。这些都是促使赵武灵王锐意进行军事改革的直接原因。武灵王根据多次和林胡、楼烦游牧部落打交道的经验,非常羡慕他们的“胡服骑射”。因为原来的战争形式,主要靠车战,并配合步兵冲杀。战车是单辕、双轮、四马,车厢是方形敞篷的,将帅指挥车上加伞盖。作战时,士兵手持戈矛,站在车厢边向外刺杀。一辆战车可载三、五个士兵。两军对阵,出动战车少则数十辆,多则数百数千辆,相随的还有鼓车、钲车、供应军需的缁车等。两军交战,先在平地上列好战阵,擂鼓宣战。只要将对方的战阵冲破,后续步兵蜂拥而上,一鼓作气,就能取胜。这种作战方法,不但人力物力消耗大,杀伤力小,而且不够机动灵活。远不如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以射猎为生,而每一个青壮年都是—名矫健的骑兵。作战时,乘马爬坡越沟,奔驰冲杀,灵活方便,进退快捷。马上射箭,具有射程远、杀伤力强的优势。而且骑兵既能打大仗,也能打小仗;既适于阵地战,更优于游击战。这些都是车兵步兵望尘莫及的。特别是将士身穿“褒衣博带”,俗称“宽袍大褂”,袖长过膝,裤、足均在衣内,打起仗来,手脚无法舒展。只有丢掉宽袍大褂,改穿短袍窄袖的上衣,才能适合骑兵战斗的需要。所以武灵王在改车战为骑战的同时,也决心向兄弟民族学习,实行服饰改革。他要求将士一律改穿“胡服”,即头戴宽沿帽,上裳下裤束腰,脚穿皮靴。帽上附加金蝉貂尾,或插两根野公鸡尾毛。上衣有长短之分,短者在膝上,长者在膝下,都不没脚,靴裤必须露在外面,便于上下马背。

    赵武灵王初议“胡服骑射”,就遇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特别是贵族老臣们,扬言老祖宗制定的服饰怎能轻易改掉?倘若骤然改穿胡服岂不有辱祖训?支持者寥寥无几,大臣中只有楼缓和肥义等少数几个人。武灵王为了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决定首先去打通叔父赵成的思想。经过几次登门耐心说服,赵成终于同意和武灵王同时身穿胡服上朝。并让周褶穿胡服辅佐王子,使儿子从小就养成穿胡服的习惯。当叔父赵成表示支持变服后,武灵王随即向全国颁布了变服图强的命令。

    随后,武灵王从车兵步兵以及游牧民族中选拔了一批年轻的骑士,集中在原阳(今呼和浩特市东郊大黑河左岸平原上),并亲自带领他们操练马上驰骋、张弓射箭。经过一个时期的操练,终于将原来单一的只适宜平原作战的兵车军队,改变为轻快的、突击力很强的骑兵。这就是历史上中原民族的第一只骑兵队伍,它大大地提高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因此赵武灵王是中国骑兵之父,原阳(呼和浩特)就是中国骑兵的发祥地。同年赵国的骑兵就投入了战斗,在不足六年的时间,把匈奴赶到了阴山背后,征服了林胡、楼烦,占领了中山国。还派大将到秦、韩、楚、魏、齐等国炫耀武力,警告他们不要小看赵国。

    赵武灵王在对北部边疆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便积极谋求对付秦国的方略。他以深入虎穴的大无畏精神,亲自率领轻骑兵,从现今的土默川平原出发,到包头度过黄河,穿过鄂尔多斯高原直下渭水流域,深入秦国境内,考察地形,刺探军情。并把自己伪装成一名赵国的使者,入宫觐见秦昭王,并把秦王的心理状态了解得一清二楚。秦王在接见赵武灵王之后,仔细回味他的言谈举止,深感不是凡人,而其身材魁梧,又非人臣气度,就派人详细了解,才知道他就是赵武灵王。秦王为此大吃一惊,派兵到各个使馆驿站和沿途去追索,而赵武灵王早已出关远去。其原因是因为赵武灵王及其随从,都是单骑匹马,快速迅捷。而秦王的追兵不过是徒步或乘车,当然只能是望尘莫及了。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带着这支穿着胡服的骑兵开始出征。他把骑兵分成左、中、右三军,每军设统帅一人,而他自任三军统帅。这支骑兵队伍的特征是附属有车兵、步兵为多兵种的混合部队,攻城野战时用车兵为前阵,辅以骑兵闪击,使敌方无法招架。他先与自己境内的中山国试战,所向披靡,战果辉煌。后又挺进鄂尔多斯高原,陈兵于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附近,迫使林胡王献马认输,甘愿臣服。显然,赵国有了这支赋有新的生命力的快速骑兵,在当时是所向无敌的。因此,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次了不起的革命。

    赵武灵王率领这支骑兵部队,在不到六年的时间内,把匈奴赶到了阴山背后,征服了林胡、楼烦,消灭了中山国,把国土扩展到代郡以北(今河北宣化以西,山西代县、大同以东),与燕国接壤,向西设置雁门(今山西北部)、云中(今土默川平原),九原(今包头以及河套平原)等郡,并在土默川平原上建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座云中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古城)。又将土默川平原东部的草原(今呼和浩特市区东南),辟作军马场,繁殖军马,补充骑兵。并从宣化向西,直至河套平原上的狼山高阙,修筑长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说得好:“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颂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就引起了民怨沸腾。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炮弹’攻击秦始皇。而赵武灵王以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不能不令人惊叹。

    当然,我说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不仅仅是因为他筑了一条长城,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敢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要知道,他在当时发布这个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

    只要读一读《战国策·赵策》就可知当赵武灵王发布了胡服骑射以后,他立即遭遇到来自赵国贵族官僚方面的普遍反抗。赵武灵王击败了那些顽固分子的反抗,终于使他们脱下来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并且把过了时的笨重的战车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的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敢于开民俗与军事双重改革之先河并作出西部大开发重大举措的英雄。”

    (作者: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