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1年  /  第一期
  • (珍珠滩)春色迟来绿更浓
  • 边塞诗是唐诗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初唐到盛唐,朝廷的军队打败了突厥等侵扰边境的强敌,国力强盛,人民安宁,一批怀有报国之心的诗人慷慨从戎,创作了许多军旅题材的诗歌。这些作品沉郁悲壮,苍凉豪迈,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感慨激昂。张敬忠的《边词》,是其中别具特色的一首: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诗中的五原,就是现在的五原县,唐朝修筑的西受降城就在五原一带。张敬忠以京官出任朔方军镇的军事判官,长安的繁华与五原的荒凉,形成巨大的反差,给诗人以强烈的震撼,因此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绝句。诗的开头二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塞外早春二月的情景,从时间、节气的角度说,五原属漠南匈奴故地,农历二月依然寒冷多风,冰河刚刚解冻,草木还没有返青;从空间、景物的角度看,五原虽然进入春季,仍然一片萧条,连最先吐绿的杨柳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无法舒展柔条。诗人抓住这一典型景物,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幅荒凉而空旷的塞上戍边图。接下来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手法,把同一季节的长安与边塞进行比较:这里是河冰初解寒气未消,那边却已落红满地春事阑珊了。写到此,诗已结束,把无尽的联想和感慨留给读者。品味这首诗,不由地想到另一首王维的名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首诗写的都是初春景象,都与边塞军旅有关,不同之处是,王诗是在长安送朋友西去,想象阳关以西的荒凉孤独;张诗是在边地想象京师的春光烂漫,反衬北疆的辽远寂寞。二诗一寄情,一写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异曲同工,各得其妙。需要指出的是,《边词》一诗写边塞生活,并非一味地说愁道苦,而是客观地描绘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的初春景象,笔调轻快而不消沉,精神饱满而不颓唐。作者从内地边疆的差异对比中流露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域辽阔、气象万千的自豪,和边境安宁、干戈不用的喜悦。既然河畔冰开,何愁春天不来?待到中原士女们为花落春归而伤感不已时,河套地区正是嫩绿鹅黄,芳草纤纤,柳护长堤,鸟鸣花树。这迟到的春光,更叫人心旷神怡,陶然欲醉。这便是诗人有尽之言后的无穷之意,明白了作者的本意,才能真正体会这首诗的妙处。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调查研究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珍珠滩)春色迟来绿更浓
  • 边塞诗是唐诗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初唐到盛唐,朝廷的军队打败了突厥等侵扰边境的强敌,国力强盛,人民安宁,一批怀有报国之心的诗人慷慨从戎,创作了许多军旅题材的诗歌。这些作品沉郁悲壮,苍凉豪迈,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感慨激昂。张敬忠的《边词》,是其中别具特色的一首: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诗中的五原,就是现在的五原县,唐朝修筑的西受降城就在五原一带。张敬忠以京官出任朔方军镇的军事判官,长安的繁华与五原的荒凉,形成巨大的反差,给诗人以强烈的震撼,因此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绝句。诗的开头二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塞外早春二月的情景,从时间、节气的角度说,五原属漠南匈奴故地,农历二月依然寒冷多风,冰河刚刚解冻,草木还没有返青;从空间、景物的角度看,五原虽然进入春季,仍然一片萧条,连最先吐绿的杨柳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无法舒展柔条。诗人抓住这一典型景物,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幅荒凉而空旷的塞上戍边图。接下来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手法,把同一季节的长安与边塞进行比较:这里是河冰初解寒气未消,那边却已落红满地春事阑珊了。写到此,诗已结束,把无尽的联想和感慨留给读者。品味这首诗,不由地想到另一首王维的名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首诗写的都是初春景象,都与边塞军旅有关,不同之处是,王诗是在长安送朋友西去,想象阳关以西的荒凉孤独;张诗是在边地想象京师的春光烂漫,反衬北疆的辽远寂寞。二诗一寄情,一写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异曲同工,各得其妙。需要指出的是,《边词》一诗写边塞生活,并非一味地说愁道苦,而是客观地描绘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的初春景象,笔调轻快而不消沉,精神饱满而不颓唐。作者从内地边疆的差异对比中流露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域辽阔、气象万千的自豪,和边境安宁、干戈不用的喜悦。既然河畔冰开,何愁春天不来?待到中原士女们为花落春归而伤感不已时,河套地区正是嫩绿鹅黄,芳草纤纤,柳护长堤,鸟鸣花树。这迟到的春光,更叫人心旷神怡,陶然欲醉。这便是诗人有尽之言后的无穷之意,明白了作者的本意,才能真正体会这首诗的妙处。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调查研究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