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1年  /  第一期
  • (文史博览)浅谈乌兰毛都草原文化地域化
  • 居住在大兴安岭南麓,兴安盟唯一的纯牧区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虽然属于科尔沁蒙古人,但是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原因等多种因素,他们的风俗习惯、包括语言等,都有着与其他地区的科尔沁蒙古人不同之处,而且区别比较明显,在这里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科尔沁蒙古族风情,凸显出乌兰毛都草原文化的地域化特征。

    在大多数蒙古族聚居区,哈达的颜色是没有严格的限制的。作为蒙古族最高礼仪之一的献“哈达”,哈达的颜色蓝色的也行,白色的也行。可在乌兰毛都草原上却有着严格的要求,在礼仪中使用的哈达必须是蓝色的,忌讳使用白色的哈达。他们认为只有蓝色才是蒙古族哈达的颜色,白色在喜庆中使用不吉利,只有死人的时候才使用白色。

    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讲究餐桌上的礼仪,他们在招待客人饮酒,或是在平时饮酒都比较注意,举杯畅饮的时候,一杯酒是不能一饮而尽的,总是在杯底留下酒。他们把此称之为:留下“宝音”,蒙古语的含义是:留下福根!

    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与其它地区的蒙古族一样,比较重视老人的8085岁大寿。但与其它地区的蒙古族不同的是:家里如若有老人要庆贺85大寿,其子孙们就在年前,一般多选择秋季天气凉爽,牛羊肥壮季节举办寿诞,也就是说85岁大寿84岁时就欢庆。过去这种礼仪只是简单的摆上几桌酒席,亲朋好友共同庆贺一番,今天这种礼仪也发生了变化,演变成为家庭那达慕大会的形式,举行摔跤、赛马等传统的赛事,热闹非凡。85大寿84过,这是乌兰毛都草原上的一个带有地域化的蒙古族风俗。

    每当春节到来之际,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都要给亲朋好友送去节日的礼物。在这些礼物中,羊头是必不可少的。他们认为:羊头代表了羊,送去了羊头,也送去了祝福,祝亲朋好友的羊的头数,在新的一年里不断增加,生活向上顺利。过春节送羊头,这是乌兰毛都草原上又一个具有地域化的蒙古族民俗。

    当前在内蒙古草原上,主要流行着吉心式、八旗式、哈拉哈式、布利亚特式和乌兰毛都式等七个样式的马鞍子。其中乌兰毛都式的马鞍子,便是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牧区木匠们的杰作。这种鞍子的原材料选自乌兰毛都高山草原上生长的白桦、黑桦等树木。它的优点很多,它的前部稍高,后部稍平一些,人坐上后很舒适,适合在坎坷不平的高山草原上跃马驰骋,并且适合于骑乘跑马、颠马之用。坐在上面,乘者可以腾出手来套马、打枪。它以舒适、耐用而著称。因其做工较为精细,使用多年,它的粘合处也不易裂纹。长期以来,乌兰毛都式的马鞍子都是该地区的木匠,或者有木匠技术的蒙古族牧民单打独斗生产出来的。在上个世纪,也就是1958年科右前旗乌兰毛都公社建立了综合厂(俗称“工业”),集中了一批善于打制乌兰毛都式的马鞍子的“马鞍匠”,使这种马鞍子的制作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自成体系,并且远销区内外。这些打制乌兰毛都式的马鞍子的木匠中,技艺较高者为:马福祥,汉族,家传手艺。据传他的父亲就是一个技艺较高的“马鞍匠”。19931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一篇图片报道,报道中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都向毛主席敬献礼品,“蒙古族礼品:马鞍具。”我从图片上观赏到这套马鞍具,惊喜地发现这就是一具乌兰毛都式的马鞍子。这则新闻图片报道,记载了乌兰毛都式马鞍子的辉煌历史。乌兰毛都式马鞍子,是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对草原文化的一个奉献。

    乌兰毛都牧区的蒙古族牧民还善于打制“亚各啥”(木制栅栏),这是蒙古族民间木匠的杰作。他们的住宅四周,以及畜圈,都是由无数个小栅栏围成的,这些小栅栏就是“亚各啥”。打制“亚各啥”的过程简单,先取两根一米多高的较粗的木材,用斧子或锛子砍成方子,在上面凿出数目相等的四至五个长方形眼,然后也取数目相等的两米多长的杆子穿过去,一个“亚各啥”就制成了。打制这样数个“亚各啥”,竖起相当数目的木桩,然后把“亚各啥”相互连在一起,一个院落、一个畜圈就形成了。迁徙的时候拆下来装上车就可拉走,又不破坏草地,是蒙古族牧民保护生态的一个举措。

    生活在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的语言也十分有趣,与其它地方的蒙古族的语言有着明显的区别。难怪蒙古族民俗学者孛儿只斤·吉尔格勒曾感叹道:“……古老的科尔沁方言已经绝迹,只在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牧区一隅还尚存。”《游牧文明史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3月第一版157页。其它地区的蒙古族把动物的脂肪,如羊的脂肪(俗称:板油)称为:“沃合”,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却称之为“俄合”。他们认为“沃合”的说法不雅。其它地区的蒙古族把颜色称之为:“宝道格”,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却把男童的“鸡鸡”(生殖器)称为“宝道格”。大多数地方的蒙古族把山羊的羔子称为“野曼·和喜格”,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称之为“野曼·乌努格”,蒙古语的含义是:像狐狸一样的山羊羔。关于此称谓,孛儿只斤·吉尔格勒先生还有如下的记载,他写道:“……至今在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牧区把刚生下来的羊羔形容为‘白狐狸’一样洁白。”(《游牧文明史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3月第一版79页)文中谈到的“羊羔”有误,准确地说应为“山羊羔”。刚生下不久的山羊羔和绵羊羔不同,长的酷似狐狸的幼崽,毛色大多为雪白,显得特别精神。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山羊羔—— “野曼·乌努格”这一称谓,形象生动、准确,丰富了蒙古族的语言文字宝库。

    大多数地方的蒙古族,都把自己的姐姐称之为“额格其”。有的地方的蒙古族则把姐姐称呼为“哲哲”、“阿杰”等,这都是汉语“姐姐”的蒙古语发音。乌兰毛都草原上的一部分蒙古族却称呼姐姐为“格格”(如满族屯、乌布林等地),这是因为受到了满族的影响才这样称呼的。有资料介绍道:“‘格格’,是满语的音译,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即妇人之爵名。”(周妹《清朝皇帝的女儿并非全是“格格”》《老年日报》2008726日)乌兰毛都草原上的满族屯满族乡,居住着在清康熙年间迁徙而来的2000多满族人。几百年来,他们与蒙古族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风俗、习俗、语言等方面都受到了蒙古族的影响,同时他们也影响了蒙古族,以至使一部分蒙古族也将姐姐称呼为“格格”。

    近年来,乌兰毛都牧区的一些牧户,随着牲畜头数的增加,自家的劳动力不够用,只得雇人放牧。他们没有简单地称呼这些受雇的牧工为:“雇勒乃·胡努”,蒙古语的含义是:雇来的人。而是称呼这些人为:“雇勒匠”,蒙古语的含义是:雇工。“雇”、“匠”这两个汉语借词,加上蒙古语词汇“勒”,被巧妙地组成一个新的蒙古语词汇、一个新的蒙古语称谓。充分显示出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蒙古族牧民驾驭语言的能力,这是其它蒙古族聚居区所没有的词汇。

    (作者:内蒙古蒙元文化研究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文史博览)浅谈乌兰毛都草原文化地域化
  • 居住在大兴安岭南麓,兴安盟唯一的纯牧区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虽然属于科尔沁蒙古人,但是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原因等多种因素,他们的风俗习惯、包括语言等,都有着与其他地区的科尔沁蒙古人不同之处,而且区别比较明显,在这里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科尔沁蒙古族风情,凸显出乌兰毛都草原文化的地域化特征。

    在大多数蒙古族聚居区,哈达的颜色是没有严格的限制的。作为蒙古族最高礼仪之一的献“哈达”,哈达的颜色蓝色的也行,白色的也行。可在乌兰毛都草原上却有着严格的要求,在礼仪中使用的哈达必须是蓝色的,忌讳使用白色的哈达。他们认为只有蓝色才是蒙古族哈达的颜色,白色在喜庆中使用不吉利,只有死人的时候才使用白色。

    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讲究餐桌上的礼仪,他们在招待客人饮酒,或是在平时饮酒都比较注意,举杯畅饮的时候,一杯酒是不能一饮而尽的,总是在杯底留下酒。他们把此称之为:留下“宝音”,蒙古语的含义是:留下福根!

    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与其它地区的蒙古族一样,比较重视老人的8085岁大寿。但与其它地区的蒙古族不同的是:家里如若有老人要庆贺85大寿,其子孙们就在年前,一般多选择秋季天气凉爽,牛羊肥壮季节举办寿诞,也就是说85岁大寿84岁时就欢庆。过去这种礼仪只是简单的摆上几桌酒席,亲朋好友共同庆贺一番,今天这种礼仪也发生了变化,演变成为家庭那达慕大会的形式,举行摔跤、赛马等传统的赛事,热闹非凡。85大寿84过,这是乌兰毛都草原上的一个带有地域化的蒙古族风俗。

    每当春节到来之际,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都要给亲朋好友送去节日的礼物。在这些礼物中,羊头是必不可少的。他们认为:羊头代表了羊,送去了羊头,也送去了祝福,祝亲朋好友的羊的头数,在新的一年里不断增加,生活向上顺利。过春节送羊头,这是乌兰毛都草原上又一个具有地域化的蒙古族民俗。

    当前在内蒙古草原上,主要流行着吉心式、八旗式、哈拉哈式、布利亚特式和乌兰毛都式等七个样式的马鞍子。其中乌兰毛都式的马鞍子,便是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牧区木匠们的杰作。这种鞍子的原材料选自乌兰毛都高山草原上生长的白桦、黑桦等树木。它的优点很多,它的前部稍高,后部稍平一些,人坐上后很舒适,适合在坎坷不平的高山草原上跃马驰骋,并且适合于骑乘跑马、颠马之用。坐在上面,乘者可以腾出手来套马、打枪。它以舒适、耐用而著称。因其做工较为精细,使用多年,它的粘合处也不易裂纹。长期以来,乌兰毛都式的马鞍子都是该地区的木匠,或者有木匠技术的蒙古族牧民单打独斗生产出来的。在上个世纪,也就是1958年科右前旗乌兰毛都公社建立了综合厂(俗称“工业”),集中了一批善于打制乌兰毛都式的马鞍子的“马鞍匠”,使这种马鞍子的制作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自成体系,并且远销区内外。这些打制乌兰毛都式的马鞍子的木匠中,技艺较高者为:马福祥,汉族,家传手艺。据传他的父亲就是一个技艺较高的“马鞍匠”。19931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一篇图片报道,报道中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都向毛主席敬献礼品,“蒙古族礼品:马鞍具。”我从图片上观赏到这套马鞍具,惊喜地发现这就是一具乌兰毛都式的马鞍子。这则新闻图片报道,记载了乌兰毛都式马鞍子的辉煌历史。乌兰毛都式马鞍子,是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对草原文化的一个奉献。

    乌兰毛都牧区的蒙古族牧民还善于打制“亚各啥”(木制栅栏),这是蒙古族民间木匠的杰作。他们的住宅四周,以及畜圈,都是由无数个小栅栏围成的,这些小栅栏就是“亚各啥”。打制“亚各啥”的过程简单,先取两根一米多高的较粗的木材,用斧子或锛子砍成方子,在上面凿出数目相等的四至五个长方形眼,然后也取数目相等的两米多长的杆子穿过去,一个“亚各啥”就制成了。打制这样数个“亚各啥”,竖起相当数目的木桩,然后把“亚各啥”相互连在一起,一个院落、一个畜圈就形成了。迁徙的时候拆下来装上车就可拉走,又不破坏草地,是蒙古族牧民保护生态的一个举措。

    生活在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的语言也十分有趣,与其它地方的蒙古族的语言有着明显的区别。难怪蒙古族民俗学者孛儿只斤·吉尔格勒曾感叹道:“……古老的科尔沁方言已经绝迹,只在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牧区一隅还尚存。”《游牧文明史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3月第一版157页。其它地区的蒙古族把动物的脂肪,如羊的脂肪(俗称:板油)称为:“沃合”,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却称之为“俄合”。他们认为“沃合”的说法不雅。其它地区的蒙古族把颜色称之为:“宝道格”,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却把男童的“鸡鸡”(生殖器)称为“宝道格”。大多数地方的蒙古族把山羊的羔子称为“野曼·和喜格”,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称之为“野曼·乌努格”,蒙古语的含义是:像狐狸一样的山羊羔。关于此称谓,孛儿只斤·吉尔格勒先生还有如下的记载,他写道:“……至今在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牧区把刚生下来的羊羔形容为‘白狐狸’一样洁白。”(《游牧文明史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3月第一版79页)文中谈到的“羊羔”有误,准确地说应为“山羊羔”。刚生下不久的山羊羔和绵羊羔不同,长的酷似狐狸的幼崽,毛色大多为雪白,显得特别精神。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族山羊羔—— “野曼·乌努格”这一称谓,形象生动、准确,丰富了蒙古族的语言文字宝库。

    大多数地方的蒙古族,都把自己的姐姐称之为“额格其”。有的地方的蒙古族则把姐姐称呼为“哲哲”、“阿杰”等,这都是汉语“姐姐”的蒙古语发音。乌兰毛都草原上的一部分蒙古族却称呼姐姐为“格格”(如满族屯、乌布林等地),这是因为受到了满族的影响才这样称呼的。有资料介绍道:“‘格格’,是满语的音译,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即妇人之爵名。”(周妹《清朝皇帝的女儿并非全是“格格”》《老年日报》2008726日)乌兰毛都草原上的满族屯满族乡,居住着在清康熙年间迁徙而来的2000多满族人。几百年来,他们与蒙古族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风俗、习俗、语言等方面都受到了蒙古族的影响,同时他们也影响了蒙古族,以至使一部分蒙古族也将姐姐称呼为“格格”。

    近年来,乌兰毛都牧区的一些牧户,随着牲畜头数的增加,自家的劳动力不够用,只得雇人放牧。他们没有简单地称呼这些受雇的牧工为:“雇勒乃·胡努”,蒙古语的含义是:雇来的人。而是称呼这些人为:“雇勒匠”,蒙古语的含义是:雇工。“雇”、“匠”这两个汉语借词,加上蒙古语词汇“勒”,被巧妙地组成一个新的蒙古语词汇、一个新的蒙古语称谓。充分显示出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蒙古族牧民驾驭语言的能力,这是其它蒙古族聚居区所没有的词汇。

    (作者:内蒙古蒙元文化研究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