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1年  /  第一期
  • (专稿)话说礼教
  • 探讨了儒家礼的理论与内容之后,我们再通过孔子考察大儒是怎样实践礼制的。《论语》第十篇“乡党”,专门记述孔子的行为方式,对“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儒家戒条作了形象图解,摘录如下:孔子与乡党,恂恂(恭顺)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明白流畅)言,唯谨耳。(上)朝,与下大夫言,侃侃(从容不迫)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和颜悦色)如也。君在,踧踖(恭敬)如也,与(安详)如也。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不站在门中间),行不履阈(入门不踩门坎)。没阶(走完台阶),趋进(小步快走),翼如也(象鸟舒展翅膀)。齐(斋戒)必变食(素食),居必迁坐(斋戒期间不与妻妾同房)。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失饪(烹调不当),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屠宰方法不对),不食。沽酒市脯(买来的酒肉)不食。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让老年人先走)。见齐衰者(穿孝服),虽狎(亲密),必变(表情肃穆)。见冕者与瞽者,虽亵(惯熟),必以貌(礼貌)。君命召,不俟驾(备好车马)行矣。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由我料理丧事)。升车,立必正,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不用手指指画画)。通过这些描述,可以得出两点结论:其一,孔子对君王、长者做到了毕恭毕敬的程度,对士大夫做到了彬彬有礼,对熟识的人给予尊重,对遭遇不幸或有残疾的人表示同情,体现了礼的基本精神;其二,孔子生活很讲究,衣食住行都按照贵族的标准,绝不苟且凑和。他最喜欢的弟子颜渊死了,门人欲借用孔子的车送葬,孔子不同意,说我是大夫身份,怎么能步行呢?由此可见,儒家的仁义,是有严格的等级界限的,恭敬也好,尊重也罢,只能限于君子这个圈子。那个时代君子是与小人对应的概念,君子指读书人和有爵位官职的人,此外统称为小人,与今天的含义大不相同。在孔子孟子眼里,小人天生就是奉养君子的,君子生来就是统治小人的,孔子说的仁者爱人,是不包括劳动人们的,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反映了礼制鲜明的阶级性。西汉政论家贾谊对此有专文论述。他说:“古者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所以厉宠臣之节也。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费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坐污秽淫乱男女亡别者,不曰污秽,曰‘帷薄不修’;坐罷软不胜任者,不谓罷软,曰‘下官不职’。故贵大臣定有其罪矣,犹未斥然正以呼之也,尚迁就而为之讳也。”《汉书·贾谊传》墨家与儒家学说地对立,不是学术之争,而是两个对立阶级的矛盾在学术上的反映。孔子一方面过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生活,一方面又盛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安贫乐道精神,这一内在矛盾构成两种价值取向,我们以东汉两位大儒为例说明这个问题。马融是东汉末年儒学大师,他早年从名儒受教,崭露头角,因生活窘迫,应召投外戚大将军邓骘,上书言事得罪被禁锢。后经人举荐入仕,官至南郡太守。以病去官,讲学著述为业。史传说他“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予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为保持荣华富贵,马融依附权贵梁冀,为虎作伥,为正人所不齿。另一位是马融的学生郑玄。郑玄自幼好学,父亲让他为吏,他却去学校听讲,太学毕业,在老家山东已无人可以求教,遂去陕西扶风拜马融为师,三年始得机会一见,与马融讨论了一些疑难问题后回到家乡,客耕东莱,教授生徒。大将军何进闻郑玄之名,召玄为幕僚,玄不得已造访将军府,尽管受到隆重接待,郑玄还是不辞而别。北海相孔融也是当时名士,他仰慕郑玄的高风亮节,在郑玄家乡高密县特设置郑公乡,闾里之门名通德门。黄巾起义军路过这里,都相约绕道而行,以示尊敬。在生活讲究这一点上,马融继承了孔子;在生活自由这一点上,马融取法了庄子。然而他要礼的尊贵而不要礼的约束,要道的洒脱而不要道的淡泊。郑玄好学而不慕荣利,俭以养德,有颜回之风。以后历代儒士,马融类型者多,郑玄类型者少。儒家的礼义廉耻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敲门砖或遮羞布。“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高第良将怯如鸡,寒素清白浊如泥。”汉代的这首民谣,生动地说明礼教的虚伪和儒士的堕落。

    汉儒在学术上的萎靡与礼教在现实中的扭曲,导致东汉以来士大夫对人生意义的重新思考;曹魏以来的阴谋政治,打破了儒家礼乐治国的梦想。许多士人转从庄老哲学中寻求精神慰藉,于是出现了两晋玄学以及一批蔑视礼法的放达之士。以阮籍、嵇康、刘伶为代表的正直知识分子,以远引高蹈为荣,闲旷自适为乐,用实际行动反对礼教。《晋书·阮籍传》:“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阮籍敢于离经叛道,公开对抗礼法。“籍虽不拘礼教,然…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举声一号,又吐血数升,毁脊骨立,殆至灭性(因悲痛而极度瘦弱,几乎丧命)。”礼法之士前来吊唁,阮籍白眼相对,傲不为礼;好友嵇康知其秉性,携琴带酒来看他,阮籍才露出好脸色。礼法之士因此对阮籍恨之入骨。对于儒家“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陈词滥调,阮籍不屑一顾:“籍嫂尝归宁(回娘家),籍相见与别。或(有人)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耶!’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到邻妇处喝酒),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阮籍还作了一篇《大人先生传》,把以正人君子相标榜的所谓大人先生比作裤裆里的虱子,加以辛辣的讽刺。刘伶的《酒德颂》道出了这些放达之士的心声:“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蜂起。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然箕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现在讨论礼的政治作用。孔子一生栖栖惶惶,为恢复周礼而努力,其复古理想终因不符合历史潮流而破灭。西周建立封建宗法制度被秦国的郡县制所取代。然而秦始皇被胜利冲昏头脑,错误地认为严刑峻法可以惩奸治恶,使民守法听命,从而达到天下太平。这位不可一世的君主不知道德政的重要,忽视教化的作用,扼杀文化的发展,搞得天怒人怨,二世而亡。草莽英雄刘邦同样看不起儒生,经常戏弄读书人。一位名叫叔孙通的儒士让刘邦改变了对儒生的态度,并且认识到礼的作用。叔孙通曾做过秦朝的文学博士,陈胜吴广起义,叔孙通预料天下将乱,便逃亡回到老家。先投项羽,后降刘邦。刘邦见他穿着儒服,很不高兴;叔孙通就改穿短襟窄袖的楚服,刘邦这才高兴。叔孙通带着一百多个弟子归降刘邦,却专向刘邦推荐勇武好斗的强盗壮士,弟子们甚感不平。叔孙通解释说,汉王亲冒矢石争夺天下,需要的是斩将擎旗之士,你们有这个本领吗?不要着急,日后自有用你们之处。刘邦对叔孙通很是欣赏,给予博士头衔和稷嗣君称号。汉王统一天下,被诸侯共尊为皇帝,即位于定陶,由叔孙通拟定登基仪式和君臣称号。“高帝悉去秦仪法,为简易。群臣饮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上患之。(叔孙)通之上益厌之,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徴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叔孙通从鲁国征招了三十名儒生,还邀请了刘邦身边有学术的臣僚,加上自己的一百多位弟子,组成开国大典演习团,找个僻静地方,进行封闭式演练。经过一个月的操练,朝廷之礼成,叔孙通请刘邦检阅,演礼毕,刘邦说,这些我能做得来,可以施行。于是下令群臣按照既定仪式进行练习,于十月长乐宫落成之际,正式行朝会之礼。朝会之日,群臣百官天未明就来到宫外按等级列队,诸侯及武官面向东而立,文官面向西而立。四周竖立旗帜,禁卫官兵车马排列,将士手执兵器环卫肃立。宫前台阶有数百位侍郎对立形成夹道,场面庄严肃穆。这时汉高祖刘邦乘皇辇上殿,百官执戟传声唱警,皇帝登上御座,负责礼宾的官员按照群臣爵位官职高低,依次传引进殿,向皇上跪拜行礼,敬酒上寿。诸功臣王侯哪里见过如此威严,个个匍匐在地,震恐悚惕,不敢仰视。有举止不合礼仪者,执法御史立即拽之殿外。朝会大礼自始至终没有人喧哗失礼。汉高帝大喜过望,感叹道:“今天我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于是拜叔孙通为奉常,位列九卿。叔孙通乘机为弟子们求官,高祖龙颜大悦,让儒生们统统做了郎官,还赏赐钱物。诸生欢喜,一致称赞老师是识时务的圣人。秦王朝以武力打败诸侯国,统一天下,却无法靠武力治理国家。亡秦的教训使汉朝统治者懂得文治的重要;叔孙通建立朝廷威仪,让一向蔑视儒生的刘邦看到礼制的作用。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按照阴阳五行学说,“改正朔,易服色,封泰山,定宗庙百官之仪”,使礼制大备,遂为典常,为后世法,礼正式成为封建帝国统治臣民的基本制度。宋以后,礼教经过历代统治阶级的加工润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成为国家的最高典则,其作用远远超过法律政令,在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同时,也窒息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辛亥革命至今,已经整整一个世纪。百年沧桑,古老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重新讨论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礼教,对于今天有什么意义?的确,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之类的道德规范,在当今已成为历史名词,思想糟粕。但是也应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所谓“剪不断,理还乱”。礼教作为封建统治之具虽然寿终正寝,但其中不乏合理的、有价值的内容,需要我们加以梳理,剔除其不合时宜的形式及内容,取法其原理及精神。司马迁以史家的深邃眼光,对礼的作用和价值予以高度评价:“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用制度管人管事,是治国的最高境界,以人管人,是管不好的。因为礼是因人情、依人性而制定的,是贯穿全部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它的作用是“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史记·礼书》另一位史家班固说得更加明白:“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治身者斯须(片刻)忘礼,则暴嫚入之矣;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汉书·礼乐志》在他们看来,礼乐的兴衰,直接关系个人的荣辱和国家的安危,这些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借鉴。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社会生产力提高了不知多少倍,但人情人性古今差异并不大。所以,根据人性人情而制定的礼仪,仍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必要,只要旧瓶装新酒,赋予礼时代内容,就能让传统文化之精髓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否定宗法和等级制度,但不能不承认社会不同阶层的差异;我们批判三纲五常,但仍然追求社会秩序的良好与家庭关系的和睦。关键是要严格区分传统美德与封建意识,去谬存善,不能把洗澡水同婴儿一起倒掉。

    从我们现实生活中作一番考察就会发现,礼几乎无处不在。比如国际交往中的礼仪,国家庆典中的阅兵式,奥运会、亚运会的开幕、闭幕式,都是礼;日常生活中,结婚有婚礼,送葬有葬礼,亲戚朋友间馈赠物品钱财叫送礼,在正式场合,军人会见行军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其他人行握手礼,等等。这是行为层面的礼。从待遇层面看,不同级别的官员的待遇是不同的,如工资级别、用车级别、住房级别、公务接待级别、出行随从级别等等,不一而足。荀子说,礼者,养也,养就是指待遇。从社会道德层面看,孝敬父母、尊重长者,仍然是全民族的普遍伦理观念,谦虚忍让、知礼守信等价值理念,仍是主流意识。所有这些社会规范的存在及延续,都是传统文化特别是礼教的价值与意义的证明。假如这一切都没有了,那我们所需要的社会秩序也就不存在了;如果象当年“破四旧”那样与历史一刀两断,我们将失去精神家园,在文明的荒漠中徘徊。所以,尊重历史,传承文明,是每个当代中国人的责任。和谐社会不可能凭空构造,人类文明是在传承与扬弃中不断发展进步的。礼乐教化移风易俗的作用不可低估,在今天仍有重大现实意义。可惜,我们始终没有跳出形而上学的误区,对待传统文化,要么全盘否定,要么盲目推崇;在对待西方思想文化的态度上,从顽固抵制到无条件投降,包括对马列主义生吞活剥式的输入,暴露出一些国人的浮躁与浅薄,自卑和自贱。党中央提出四个文明(物质、精神、政治、生态)共进的战略,其中政治、生态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包含礼教的内容。传承也好,批判也罢,都需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这一文化遗产作深入的研究,去粗取精,古为今用。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调查研究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专稿)话说礼教
  • 探讨了儒家礼的理论与内容之后,我们再通过孔子考察大儒是怎样实践礼制的。《论语》第十篇“乡党”,专门记述孔子的行为方式,对“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儒家戒条作了形象图解,摘录如下:孔子与乡党,恂恂(恭顺)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明白流畅)言,唯谨耳。(上)朝,与下大夫言,侃侃(从容不迫)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和颜悦色)如也。君在,踧踖(恭敬)如也,与(安详)如也。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不站在门中间),行不履阈(入门不踩门坎)。没阶(走完台阶),趋进(小步快走),翼如也(象鸟舒展翅膀)。齐(斋戒)必变食(素食),居必迁坐(斋戒期间不与妻妾同房)。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失饪(烹调不当),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屠宰方法不对),不食。沽酒市脯(买来的酒肉)不食。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让老年人先走)。见齐衰者(穿孝服),虽狎(亲密),必变(表情肃穆)。见冕者与瞽者,虽亵(惯熟),必以貌(礼貌)。君命召,不俟驾(备好车马)行矣。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由我料理丧事)。升车,立必正,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不用手指指画画)。通过这些描述,可以得出两点结论:其一,孔子对君王、长者做到了毕恭毕敬的程度,对士大夫做到了彬彬有礼,对熟识的人给予尊重,对遭遇不幸或有残疾的人表示同情,体现了礼的基本精神;其二,孔子生活很讲究,衣食住行都按照贵族的标准,绝不苟且凑和。他最喜欢的弟子颜渊死了,门人欲借用孔子的车送葬,孔子不同意,说我是大夫身份,怎么能步行呢?由此可见,儒家的仁义,是有严格的等级界限的,恭敬也好,尊重也罢,只能限于君子这个圈子。那个时代君子是与小人对应的概念,君子指读书人和有爵位官职的人,此外统称为小人,与今天的含义大不相同。在孔子孟子眼里,小人天生就是奉养君子的,君子生来就是统治小人的,孔子说的仁者爱人,是不包括劳动人们的,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反映了礼制鲜明的阶级性。西汉政论家贾谊对此有专文论述。他说:“古者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所以厉宠臣之节也。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费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坐污秽淫乱男女亡别者,不曰污秽,曰‘帷薄不修’;坐罷软不胜任者,不谓罷软,曰‘下官不职’。故贵大臣定有其罪矣,犹未斥然正以呼之也,尚迁就而为之讳也。”《汉书·贾谊传》墨家与儒家学说地对立,不是学术之争,而是两个对立阶级的矛盾在学术上的反映。孔子一方面过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生活,一方面又盛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安贫乐道精神,这一内在矛盾构成两种价值取向,我们以东汉两位大儒为例说明这个问题。马融是东汉末年儒学大师,他早年从名儒受教,崭露头角,因生活窘迫,应召投外戚大将军邓骘,上书言事得罪被禁锢。后经人举荐入仕,官至南郡太守。以病去官,讲学著述为业。史传说他“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予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为保持荣华富贵,马融依附权贵梁冀,为虎作伥,为正人所不齿。另一位是马融的学生郑玄。郑玄自幼好学,父亲让他为吏,他却去学校听讲,太学毕业,在老家山东已无人可以求教,遂去陕西扶风拜马融为师,三年始得机会一见,与马融讨论了一些疑难问题后回到家乡,客耕东莱,教授生徒。大将军何进闻郑玄之名,召玄为幕僚,玄不得已造访将军府,尽管受到隆重接待,郑玄还是不辞而别。北海相孔融也是当时名士,他仰慕郑玄的高风亮节,在郑玄家乡高密县特设置郑公乡,闾里之门名通德门。黄巾起义军路过这里,都相约绕道而行,以示尊敬。在生活讲究这一点上,马融继承了孔子;在生活自由这一点上,马融取法了庄子。然而他要礼的尊贵而不要礼的约束,要道的洒脱而不要道的淡泊。郑玄好学而不慕荣利,俭以养德,有颜回之风。以后历代儒士,马融类型者多,郑玄类型者少。儒家的礼义廉耻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敲门砖或遮羞布。“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高第良将怯如鸡,寒素清白浊如泥。”汉代的这首民谣,生动地说明礼教的虚伪和儒士的堕落。

    汉儒在学术上的萎靡与礼教在现实中的扭曲,导致东汉以来士大夫对人生意义的重新思考;曹魏以来的阴谋政治,打破了儒家礼乐治国的梦想。许多士人转从庄老哲学中寻求精神慰藉,于是出现了两晋玄学以及一批蔑视礼法的放达之士。以阮籍、嵇康、刘伶为代表的正直知识分子,以远引高蹈为荣,闲旷自适为乐,用实际行动反对礼教。《晋书·阮籍传》:“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阮籍敢于离经叛道,公开对抗礼法。“籍虽不拘礼教,然…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举声一号,又吐血数升,毁脊骨立,殆至灭性(因悲痛而极度瘦弱,几乎丧命)。”礼法之士前来吊唁,阮籍白眼相对,傲不为礼;好友嵇康知其秉性,携琴带酒来看他,阮籍才露出好脸色。礼法之士因此对阮籍恨之入骨。对于儒家“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陈词滥调,阮籍不屑一顾:“籍嫂尝归宁(回娘家),籍相见与别。或(有人)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耶!’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到邻妇处喝酒),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阮籍还作了一篇《大人先生传》,把以正人君子相标榜的所谓大人先生比作裤裆里的虱子,加以辛辣的讽刺。刘伶的《酒德颂》道出了这些放达之士的心声:“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蜂起。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然箕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现在讨论礼的政治作用。孔子一生栖栖惶惶,为恢复周礼而努力,其复古理想终因不符合历史潮流而破灭。西周建立封建宗法制度被秦国的郡县制所取代。然而秦始皇被胜利冲昏头脑,错误地认为严刑峻法可以惩奸治恶,使民守法听命,从而达到天下太平。这位不可一世的君主不知道德政的重要,忽视教化的作用,扼杀文化的发展,搞得天怒人怨,二世而亡。草莽英雄刘邦同样看不起儒生,经常戏弄读书人。一位名叫叔孙通的儒士让刘邦改变了对儒生的态度,并且认识到礼的作用。叔孙通曾做过秦朝的文学博士,陈胜吴广起义,叔孙通预料天下将乱,便逃亡回到老家。先投项羽,后降刘邦。刘邦见他穿着儒服,很不高兴;叔孙通就改穿短襟窄袖的楚服,刘邦这才高兴。叔孙通带着一百多个弟子归降刘邦,却专向刘邦推荐勇武好斗的强盗壮士,弟子们甚感不平。叔孙通解释说,汉王亲冒矢石争夺天下,需要的是斩将擎旗之士,你们有这个本领吗?不要着急,日后自有用你们之处。刘邦对叔孙通很是欣赏,给予博士头衔和稷嗣君称号。汉王统一天下,被诸侯共尊为皇帝,即位于定陶,由叔孙通拟定登基仪式和君臣称号。“高帝悉去秦仪法,为简易。群臣饮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上患之。(叔孙)通之上益厌之,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徴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叔孙通从鲁国征招了三十名儒生,还邀请了刘邦身边有学术的臣僚,加上自己的一百多位弟子,组成开国大典演习团,找个僻静地方,进行封闭式演练。经过一个月的操练,朝廷之礼成,叔孙通请刘邦检阅,演礼毕,刘邦说,这些我能做得来,可以施行。于是下令群臣按照既定仪式进行练习,于十月长乐宫落成之际,正式行朝会之礼。朝会之日,群臣百官天未明就来到宫外按等级列队,诸侯及武官面向东而立,文官面向西而立。四周竖立旗帜,禁卫官兵车马排列,将士手执兵器环卫肃立。宫前台阶有数百位侍郎对立形成夹道,场面庄严肃穆。这时汉高祖刘邦乘皇辇上殿,百官执戟传声唱警,皇帝登上御座,负责礼宾的官员按照群臣爵位官职高低,依次传引进殿,向皇上跪拜行礼,敬酒上寿。诸功臣王侯哪里见过如此威严,个个匍匐在地,震恐悚惕,不敢仰视。有举止不合礼仪者,执法御史立即拽之殿外。朝会大礼自始至终没有人喧哗失礼。汉高帝大喜过望,感叹道:“今天我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于是拜叔孙通为奉常,位列九卿。叔孙通乘机为弟子们求官,高祖龙颜大悦,让儒生们统统做了郎官,还赏赐钱物。诸生欢喜,一致称赞老师是识时务的圣人。秦王朝以武力打败诸侯国,统一天下,却无法靠武力治理国家。亡秦的教训使汉朝统治者懂得文治的重要;叔孙通建立朝廷威仪,让一向蔑视儒生的刘邦看到礼制的作用。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按照阴阳五行学说,“改正朔,易服色,封泰山,定宗庙百官之仪”,使礼制大备,遂为典常,为后世法,礼正式成为封建帝国统治臣民的基本制度。宋以后,礼教经过历代统治阶级的加工润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成为国家的最高典则,其作用远远超过法律政令,在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同时,也窒息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辛亥革命至今,已经整整一个世纪。百年沧桑,古老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重新讨论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礼教,对于今天有什么意义?的确,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之类的道德规范,在当今已成为历史名词,思想糟粕。但是也应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所谓“剪不断,理还乱”。礼教作为封建统治之具虽然寿终正寝,但其中不乏合理的、有价值的内容,需要我们加以梳理,剔除其不合时宜的形式及内容,取法其原理及精神。司马迁以史家的深邃眼光,对礼的作用和价值予以高度评价:“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用制度管人管事,是治国的最高境界,以人管人,是管不好的。因为礼是因人情、依人性而制定的,是贯穿全部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它的作用是“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史记·礼书》另一位史家班固说得更加明白:“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治身者斯须(片刻)忘礼,则暴嫚入之矣;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汉书·礼乐志》在他们看来,礼乐的兴衰,直接关系个人的荣辱和国家的安危,这些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借鉴。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社会生产力提高了不知多少倍,但人情人性古今差异并不大。所以,根据人性人情而制定的礼仪,仍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必要,只要旧瓶装新酒,赋予礼时代内容,就能让传统文化之精髓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否定宗法和等级制度,但不能不承认社会不同阶层的差异;我们批判三纲五常,但仍然追求社会秩序的良好与家庭关系的和睦。关键是要严格区分传统美德与封建意识,去谬存善,不能把洗澡水同婴儿一起倒掉。

    从我们现实生活中作一番考察就会发现,礼几乎无处不在。比如国际交往中的礼仪,国家庆典中的阅兵式,奥运会、亚运会的开幕、闭幕式,都是礼;日常生活中,结婚有婚礼,送葬有葬礼,亲戚朋友间馈赠物品钱财叫送礼,在正式场合,军人会见行军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其他人行握手礼,等等。这是行为层面的礼。从待遇层面看,不同级别的官员的待遇是不同的,如工资级别、用车级别、住房级别、公务接待级别、出行随从级别等等,不一而足。荀子说,礼者,养也,养就是指待遇。从社会道德层面看,孝敬父母、尊重长者,仍然是全民族的普遍伦理观念,谦虚忍让、知礼守信等价值理念,仍是主流意识。所有这些社会规范的存在及延续,都是传统文化特别是礼教的价值与意义的证明。假如这一切都没有了,那我们所需要的社会秩序也就不存在了;如果象当年“破四旧”那样与历史一刀两断,我们将失去精神家园,在文明的荒漠中徘徊。所以,尊重历史,传承文明,是每个当代中国人的责任。和谐社会不可能凭空构造,人类文明是在传承与扬弃中不断发展进步的。礼乐教化移风易俗的作用不可低估,在今天仍有重大现实意义。可惜,我们始终没有跳出形而上学的误区,对待传统文化,要么全盘否定,要么盲目推崇;在对待西方思想文化的态度上,从顽固抵制到无条件投降,包括对马列主义生吞活剥式的输入,暴露出一些国人的浮躁与浅薄,自卑和自贱。党中央提出四个文明(物质、精神、政治、生态)共进的战略,其中政治、生态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包含礼教的内容。传承也好,批判也罢,都需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这一文化遗产作深入的研究,去粗取精,古为今用。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调查研究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