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1年  /  第五期

第五期

  • (专稿)简论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文化研究价值
  • 地质公园(Ceopark),顾名思义,是近年世界各国依据独特的地理地质面貌,并能为人们提供文化观光、科普教育、旅游度假、身心保健功能的自然地质遗迹。综合考量,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正是具备了特定科研意义、稀有观赏价值、景观规模分布而珍稀等重要特点,令世人瞩目。

    一、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特定科研意义

    (一)科研的典型性。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涵盖有大兴安岭、燕山余脉、蒙古高原东缘、浑善达克沙地等多重典型性地貌特征。从第四纪形成起,距今约175万年。尤其古冰川经过多次发育,在青山园区上遗留下了近千个冰臼,它们保存完整,形态典型,是世界罕见的冰臼群。在平顶山景区,冰斗、冰川“U”形谷、冰川条痕石、侧碛、终碛堤等冰川遗迹比比皆是,冰川地质遗迹异常丰富。在大兴安岭支脉的北大山上,花岗岩发育出密集的水平节理和垂直节理,重力作用并未能使岩石崩碎倒塌,而出现斜交节理,充分实证了岩体内部应力的释放状态;同时,这些水平节理岩石的抗冰劈、抗风化能力,又成就出成群的形态独特、肖人状物的花岗岩岩石景观。既是珍贵的科研资料,又是珍稀的地貌观赏景观。这些资料地质科学内涵丰富,充分展示了第四季冰川在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的典型特征,可以说,既是探索内蒙古高原隆升的地学全书,也是了解中国北方近现代环境演化的天然博物馆。

    (二)科普的代表性。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完整地保留了第四季冰川的各种类型:冰臼群、冰斗、冰川谷,冰川条痕石、侧碛、终碛堤……;包含有火山群、高山岩峰石林、大山峡谷、山巅冰臼、天然温泉、疏林沙地。整个地质公园内集草原、湖泊、林海、河流、沙漠于一体。专家概括出的特点为,在国内外地质遗迹界都极具科研价值、景观独特而稀有、风光典型而优美,内涵丰富而多样。它不仅是探索高原隆升和中国北部环境演化的自然博物馆,也是研究地质、地貌、气候、动植物、沙漠、湖泊等难得的科研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并且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好,景观地方特色突出。可以从旅游地学、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气象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开展科普教育,是不可多得天然的自然科学知识载体。

    (三)地质游览的丰富性。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囊括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地貌构造、地理地质、生物生态、气候气象知识,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课堂。它是中国第一个以行政区划命名的世界地质公园,有着独有不可多得的特点。地质公园既有石林、石峰,又有台槽缝合峡谷;既有地上岩臼群冰川遗迹、火山锥群景观,又有地下热水温泉资源;既有广袤草原风光,又有沙地特色植被。浓缩了中国北方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的各种地质特点。可以从游览中学到众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二、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稀有观赏价值

    (一)独特美观。在八个景区中, 尤以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青山岩臼群及花岗岩岩峰林景色最为独特美观。

    “阿斯哈图”,蒙语,意为“立陡的山涯”。石林分布在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峰北约38公里处,是内蒙古高原东端与大兴安岭山脉的交汇带,海拔1700米左右;石林所在山当地称北大山,石林沿山脊呈北东向布展;石林在形态上与云南路南石林、元谋土林、新疆的雅丹地貌和现代冰川上的冰林状像形似,但阿斯哈图石林是花岗岩地貌与石林地貌相结合的新类型,属花岗岩石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独特地貌景观。地质专家认为,它是第四纪冰河期大兴安岭地区古冰川反复作用,山被冰川侵蚀而发育成型的,又经过冰川运动、寒冻、风化、水蚀等多种自然作用而留下的地貌景观。石林相对高度520米。突兀于丘陵山峦之上,峰奇岩怪,兽型鸟状,活灵生动,且花岗岩的“释重节理”分明,近似水平的层层叠叠的岩石节理规模之大,不出其右。

    青山岩臼及花岗岩峰林,在克什克腾旗经棚镇(原新井乡)东,总面积约92平方公里;青山主峰海拔1574米。整个青山峰峦叠嶂,连绵起伏,仅在山顶南向平缓岩面范围内就分布了2平方公里300多个大小冰臼,组成冰臼群。冰臼的平面多呈圆形、椭圆形、匙形和不规则的半圆形;又多口小肚大,平底直布。大者直径可达10余米,深达3.5米以上;小的宽深不过10厘米。直观如臼如缸、如盆如锅。少数冰臼之间底部相通,中间有穿洞,形成连体冰臼。冰臼内壁常见有螺旋状条纹,深浅不一,个别冰臼内生长着花草或白桦树。

    青山花岗岩峰林连绵起伏于整个青山景区,或尖如刃脊,又呈角峰;或峰峦嶙峋,山奇石险,酷似各种动物造型,且分布广泛。如远处作以宏观,可见冰蚀地貌,能帮人想象冰川的掘进和创始;置身其中,能深切体会大自然的神秘莫测和鬼斧神工。

    (二)异彩纷呈。除了丰富珍贵的地质遗迹以外,地质公园内生态环境保持了原始状态,是花的世界、树的天堂、绿的海洋。山川、草原、火山群、峡谷、峰林参差分布,进入景观区要途经不同国家级、自治区级森林公园,沿途览胜,景物丰富,夏秋季美不胜收。贡格尔草原广袤平坦,有世上最窄的河——耗来河蜿蜒其上,金代防御长城——金界壕从中穿过;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乌兰布统古战场,热水塘温泉等自然、文化、历史、地理景观迭加铺陈,既能观赏秀丽优美风光,又能丰富人文历史知识。有着独具特立的科学文化价值。

    三、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景观的规模分布

    (一)分布面广。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规划面积多达1750平方公里,保护面积达到5000平方公里,包含八大景区: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青山岩臼群及花岗岩岩峰林、达里诺尔火山群、黄岗粱第四纪冰川遗迹、热水塘温泉、西拉沐沦台槽构造缝合带(峡谷)、平顶山“冰斗群”、浑善达克疏林沙地。因而以行政区划得到命名。

    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分布面积达5平方公里,被规划为5个景观区。青山岩臼群及花岗岩岩峰林保护面积达92平方公里。东西向连绵近20公里,有大小冰臼逾千个,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冰臼群。西拉沐沦台槽构造缝合带(峡谷)长达30公里多,平顶山“冰斗群”、浑善达克疏林沙地保护面积分别在50平方公里以上。

    (二)状态原始。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各景观区基本都保持了原始状态。阿斯哈图景区地处原始森林边缘,植被原始,树种多样,从未有“人工建设”,规划细致,开发慎重,完全是原始生态。青山北面分布有冰斗和冰蚀洼地,东西两侧还有两条U型谷,多期冰川痕迹明显,完全是“自然遗迹”。当地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强,这一大型自然遗迹保存完好

    的程度令地质专家们感叹:历史这么久远,山上的植被完好,几乎没有水土流失,山杏、油松、古柏、山杨、红白桦树生机盎然,实属难能可贵。已查明景观区内有野生维管束植物66217356种,还生长有国家级保护药用植物7种以上,原始植被发挥了保持自然遗迹原貌的重要作用。平顶山“冰斗群”景区至今未充分开发,特殊的地质地貌,一直人迹罕至,冰斗、冰川“U”形谷、冰川条痕石、侧碛、终碛堤等冰川遗迹处处原始,冰川特征鲜明。西拉沐沦台槽构造缝合带(峡谷)、浑善达克沙地人迹稀疏,也保留着原始天然状态。

    (三)珍稀宝贵。青山景观区地处新华夏系构造带的西南部,阴山东西复杂构造带的北缘。地质构造复杂,全境地层出露,以中生界侏罗系及新生界第三系火山岩系为主,次则为古生界的二迭系,石岩系、志留系。岩层东西走向,60°—80°倾角,岩性上部为黑云母石英片岩、白云母石英片岩,夹薄层板岩;下部是角闪斜长片麻岩夹大理岩,厚逾千余米;平均海拔高度在千米以上。1998年,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学术会议,专题探讨过赤峰市(主要是青山)冰臼的成因,一致认为:赤峰市北部的冰臼是“世界奇观”,可向联合国申报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9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青山景区为内蒙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平顶山“冰斗群”状态最为原始,且冰川遗迹类型又最为丰富,地质科研价值极高,显得尤为珍贵。阿斯哈图景区花岗岩发育出密集的水平节理及少量垂直节理,重力作用并未能使岩石崩碎倒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高海拔地区表现出的抗冰劈和抗风化能力又成就出形态殊异石林,更为珍贵难得。

    统观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文化研究价值,更能昭示人们在其开发利用时,要同步开展科学研究,以研究成果促进其保护开发,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份难得的自然遗产。

    (作者: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党校)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专稿)简论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文化研究价值
  • 地质公园(Ceopark),顾名思义,是近年世界各国依据独特的地理地质面貌,并能为人们提供文化观光、科普教育、旅游度假、身心保健功能的自然地质遗迹。综合考量,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正是具备了特定科研意义、稀有观赏价值、景观规模分布而珍稀等重要特点,令世人瞩目。

    一、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特定科研意义

    (一)科研的典型性。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涵盖有大兴安岭、燕山余脉、蒙古高原东缘、浑善达克沙地等多重典型性地貌特征。从第四纪形成起,距今约175万年。尤其古冰川经过多次发育,在青山园区上遗留下了近千个冰臼,它们保存完整,形态典型,是世界罕见的冰臼群。在平顶山景区,冰斗、冰川“U”形谷、冰川条痕石、侧碛、终碛堤等冰川遗迹比比皆是,冰川地质遗迹异常丰富。在大兴安岭支脉的北大山上,花岗岩发育出密集的水平节理和垂直节理,重力作用并未能使岩石崩碎倒塌,而出现斜交节理,充分实证了岩体内部应力的释放状态;同时,这些水平节理岩石的抗冰劈、抗风化能力,又成就出成群的形态独特、肖人状物的花岗岩岩石景观。既是珍贵的科研资料,又是珍稀的地貌观赏景观。这些资料地质科学内涵丰富,充分展示了第四季冰川在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的典型特征,可以说,既是探索内蒙古高原隆升的地学全书,也是了解中国北方近现代环境演化的天然博物馆。

    (二)科普的代表性。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完整地保留了第四季冰川的各种类型:冰臼群、冰斗、冰川谷,冰川条痕石、侧碛、终碛堤……;包含有火山群、高山岩峰石林、大山峡谷、山巅冰臼、天然温泉、疏林沙地。整个地质公园内集草原、湖泊、林海、河流、沙漠于一体。专家概括出的特点为,在国内外地质遗迹界都极具科研价值、景观独特而稀有、风光典型而优美,内涵丰富而多样。它不仅是探索高原隆升和中国北部环境演化的自然博物馆,也是研究地质、地貌、气候、动植物、沙漠、湖泊等难得的科研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并且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好,景观地方特色突出。可以从旅游地学、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气象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开展科普教育,是不可多得天然的自然科学知识载体。

    (三)地质游览的丰富性。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囊括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地貌构造、地理地质、生物生态、气候气象知识,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课堂。它是中国第一个以行政区划命名的世界地质公园,有着独有不可多得的特点。地质公园既有石林、石峰,又有台槽缝合峡谷;既有地上岩臼群冰川遗迹、火山锥群景观,又有地下热水温泉资源;既有广袤草原风光,又有沙地特色植被。浓缩了中国北方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的各种地质特点。可以从游览中学到众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二、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稀有观赏价值

    (一)独特美观。在八个景区中, 尤以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青山岩臼群及花岗岩岩峰林景色最为独特美观。

    “阿斯哈图”,蒙语,意为“立陡的山涯”。石林分布在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峰北约38公里处,是内蒙古高原东端与大兴安岭山脉的交汇带,海拔1700米左右;石林所在山当地称北大山,石林沿山脊呈北东向布展;石林在形态上与云南路南石林、元谋土林、新疆的雅丹地貌和现代冰川上的冰林状像形似,但阿斯哈图石林是花岗岩地貌与石林地貌相结合的新类型,属花岗岩石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独特地貌景观。地质专家认为,它是第四纪冰河期大兴安岭地区古冰川反复作用,山被冰川侵蚀而发育成型的,又经过冰川运动、寒冻、风化、水蚀等多种自然作用而留下的地貌景观。石林相对高度520米。突兀于丘陵山峦之上,峰奇岩怪,兽型鸟状,活灵生动,且花岗岩的“释重节理”分明,近似水平的层层叠叠的岩石节理规模之大,不出其右。

    青山岩臼及花岗岩峰林,在克什克腾旗经棚镇(原新井乡)东,总面积约92平方公里;青山主峰海拔1574米。整个青山峰峦叠嶂,连绵起伏,仅在山顶南向平缓岩面范围内就分布了2平方公里300多个大小冰臼,组成冰臼群。冰臼的平面多呈圆形、椭圆形、匙形和不规则的半圆形;又多口小肚大,平底直布。大者直径可达10余米,深达3.5米以上;小的宽深不过10厘米。直观如臼如缸、如盆如锅。少数冰臼之间底部相通,中间有穿洞,形成连体冰臼。冰臼内壁常见有螺旋状条纹,深浅不一,个别冰臼内生长着花草或白桦树。

    青山花岗岩峰林连绵起伏于整个青山景区,或尖如刃脊,又呈角峰;或峰峦嶙峋,山奇石险,酷似各种动物造型,且分布广泛。如远处作以宏观,可见冰蚀地貌,能帮人想象冰川的掘进和创始;置身其中,能深切体会大自然的神秘莫测和鬼斧神工。

    (二)异彩纷呈。除了丰富珍贵的地质遗迹以外,地质公园内生态环境保持了原始状态,是花的世界、树的天堂、绿的海洋。山川、草原、火山群、峡谷、峰林参差分布,进入景观区要途经不同国家级、自治区级森林公园,沿途览胜,景物丰富,夏秋季美不胜收。贡格尔草原广袤平坦,有世上最窄的河——耗来河蜿蜒其上,金代防御长城——金界壕从中穿过;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乌兰布统古战场,热水塘温泉等自然、文化、历史、地理景观迭加铺陈,既能观赏秀丽优美风光,又能丰富人文历史知识。有着独具特立的科学文化价值。

    三、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景观的规模分布

    (一)分布面广。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规划面积多达1750平方公里,保护面积达到5000平方公里,包含八大景区: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青山岩臼群及花岗岩岩峰林、达里诺尔火山群、黄岗粱第四纪冰川遗迹、热水塘温泉、西拉沐沦台槽构造缝合带(峡谷)、平顶山“冰斗群”、浑善达克疏林沙地。因而以行政区划得到命名。

    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分布面积达5平方公里,被规划为5个景观区。青山岩臼群及花岗岩岩峰林保护面积达92平方公里。东西向连绵近20公里,有大小冰臼逾千个,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冰臼群。西拉沐沦台槽构造缝合带(峡谷)长达30公里多,平顶山“冰斗群”、浑善达克疏林沙地保护面积分别在50平方公里以上。

    (二)状态原始。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各景观区基本都保持了原始状态。阿斯哈图景区地处原始森林边缘,植被原始,树种多样,从未有“人工建设”,规划细致,开发慎重,完全是原始生态。青山北面分布有冰斗和冰蚀洼地,东西两侧还有两条U型谷,多期冰川痕迹明显,完全是“自然遗迹”。当地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强,这一大型自然遗迹保存完好

    的程度令地质专家们感叹:历史这么久远,山上的植被完好,几乎没有水土流失,山杏、油松、古柏、山杨、红白桦树生机盎然,实属难能可贵。已查明景观区内有野生维管束植物66217356种,还生长有国家级保护药用植物7种以上,原始植被发挥了保持自然遗迹原貌的重要作用。平顶山“冰斗群”景区至今未充分开发,特殊的地质地貌,一直人迹罕至,冰斗、冰川“U”形谷、冰川条痕石、侧碛、终碛堤等冰川遗迹处处原始,冰川特征鲜明。西拉沐沦台槽构造缝合带(峡谷)、浑善达克沙地人迹稀疏,也保留着原始天然状态。

    (三)珍稀宝贵。青山景观区地处新华夏系构造带的西南部,阴山东西复杂构造带的北缘。地质构造复杂,全境地层出露,以中生界侏罗系及新生界第三系火山岩系为主,次则为古生界的二迭系,石岩系、志留系。岩层东西走向,60°—80°倾角,岩性上部为黑云母石英片岩、白云母石英片岩,夹薄层板岩;下部是角闪斜长片麻岩夹大理岩,厚逾千余米;平均海拔高度在千米以上。1998年,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学术会议,专题探讨过赤峰市(主要是青山)冰臼的成因,一致认为:赤峰市北部的冰臼是“世界奇观”,可向联合国申报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9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青山景区为内蒙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平顶山“冰斗群”状态最为原始,且冰川遗迹类型又最为丰富,地质科研价值极高,显得尤为珍贵。阿斯哈图景区花岗岩发育出密集的水平节理及少量垂直节理,重力作用并未能使岩石崩碎倒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高海拔地区表现出的抗冰劈和抗风化能力又成就出形态殊异石林,更为珍贵难得。

    统观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文化研究价值,更能昭示人们在其开发利用时,要同步开展科学研究,以研究成果促进其保护开发,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份难得的自然遗产。

    (作者: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党校)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