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8年  /  第二期
  • (专稿)强盗政治与名士风流——两晋历史三题
  •     一、曹氏代汉与司马氏代魏
        曹操篡汉,司马懿篡魏,手法如出一辙:先以军功居丞相之位,把持军政大权,使皇帝成为傀儡;再进爵国公,“手握王爵,口含天宪”,还要假模假样地逊让再三再四,然后接受爵号,做个无冕之王,等到行将就木,让儿子继王位,然后迫使傀儡皇帝“禅让”,堂而皇之地坐了江山。既要夺人宝物,又要装出极不情愿的样子,让天下人相信自己是仗义行侠的好强盗,虚伪得叫人佩服。不过司马懿毕竟不是曹操,他在曹家由臣到君的过程更长,费的心机也更多。曹操生前就怀疑司马懿有异心,听说他有狼顾之相,就召来使之前行,再命他回头看。司马懿居然能身体朝前不动而脸面转向后背,如同狼回头张望一样。曹操曾梦见三匹马同食一槽,心生厌恶,对太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幸亏曹丕与司马懿交情不错,加以庇护,司马懿才免遭曹公毒手。为了让曹操放心,他勤于职守,表现得格外尽心尽力,夜以继日地操劳,甚至亲自喂马割草,以表示自己没有野心,终于使曹操消除了戒意。曹丕称帝,司马懿为辅政大臣。魏明帝曹壑继位,司马氏父子已大权在握。明帝死,立齐王曹芳,遗诏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曹爽与何晏、邓飏、丁谧等人安插亲信,培植党羽,统领曹军,专擅朝政,企图削弱司马家族的势力。司马懿称病在家,不理政事。曹爽心存疑虑,派人刺探虚实,司马懿装作病入膏肓的样子,骗过了曹爽,暗中与司马师谋划,趁曹爽放松戒备,突然发兵,以太后名义宣布废除曹爽兄弟兵权。曹爽临变优柔寡断,错过了反击的有利时机。司马懿当众发誓,只要投降,保证活命。曹爽信以为真,自投罗网,被司马懿父子诛杀,“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其老谋深算与凶残暴虐于此可见。征讨辽东叛将公孙文懿时,“既入城…男子年十五以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伪公卿以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兄弟司马昭也身居要职,二人权倾朝野。曹芳不甘心政权旁落,与中书令李丰,岳父张辑、黄门监苏铄等密谋以夏侯玄代司马师辅政,被司马师发觉,李丰、张辑、夏侯玄等皆被杀,夷其三族。因为傀儡皇帝不听话,司马师以太后名义废掉少帝曹芳,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师在征讨魏镇东大将军毋丘俭、杨州刺史文钦途中发病而死,弟弟司马昭继续辅政。曹髦不能忍受司马昭的专横,密谋夺其兵权,事败被杀,司马昭又立陈留王曹奂。司马昭自封晋王、相国。至此,司马昭已成为当年的曹操,曹魏政权名存实亡。司马家族就是这样步曹操的后尘,最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道阴险残忍,可谓青出于蓝。正因如此,司马氏的晋政权,从一开始就动荡不安,内忧外患接踵而至,政治的黑暗前所罕见。东晋明帝曾向丞相王导询问前朝政事,王导讲到高贵乡公之死,明帝羞愧难当,把脸蒙在床上悲叹道:“如果事情真是你说的那样,晋国的社稷哪得长久!”而东晋元帝以后的朝廷,外戚跋扈,大臣专权,幼主昏弱,与曹魏后期的形势并无二致,历史的循环反复昭示着治乱背后的因果关系,说明阴谋与暴力的不足为治。可惜那些权欲熏心、利令智昏的君臣们对此视而不见,前赴后继地重蹈着败亡的陷井。
        司马氏代管曹魏“家事”,不仅引起皇族的怨恨,也招致曹魏旧部的不满。司马懿时辽东太守公孙文懿造反,司马师时镇东大将军毋丘俭“作乱”,司马昭时继任镇东大将军诸葛诞起兵,其矛头都是针对司马家族的,但他们都不具备司马家族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实力,也缺乏足够的政治经验与军事才能,所以只能以失败告终,落个子孙无孑遗的悲惨下场。即使在朝中的重臣元老,也无力与司马氏对抗,曹爽集团便是例证。然而曹爽集团的覆灭并没有终止反抗。兖州刺史令狐愚、太尉王凌见魏明帝已完全受制于司马懿,谋立楚王曹彪为帝。王凌诈称吴国雍塞涂水,请发兵讨之,司马懿已知其谋,不予理睬,亲自帅军将王凌擒获。王凌被俘,路经魏已故豫州刺史贾逵庙时大呼:“王凌是大魏忠臣,你若有神,应当知道!”饮毒药而亡。司马懿毫不手软,依然是“收其余觉,夷其三族,并杀彪。”这还不够,又“悉录魏诸王公置于邺,命各司监察,不得交关。”实际上是把魏帝之外曹氏所有宗族贵胄全部收监,杜绝一切可能的威胁,真是釜底抽薪,滴水不漏,斩草除根,永绝后患!这些事例说明,在曹操死后,曹魏统治集团中最有谋略和权势的人物就是司马懿。他不仅手握兵权,而且功勳卓著,为曹氏立下汗马功劳,又有司马师、司马昭两个如狼似虎的儿子为其羽翼,其势力难以撼动。司马懿内忌外宽,心思缜密,朝野亲信遍布,到处都有耳目,上自天子,下至方镇,一有动静,立即知情。谋事者来及发难,身已被擒。其对待政敌之残酷,令人不寒而慄。当然,司马懿还有另一副面孔,史书说他“勋德日盛,而谦恭愈甚。以太常常林乡邑旧齿,(太常:朝廷中负责宗庙礼仪的机构。常林:人名。乡邑旧齿:同乡长辈。)见之每拜。恒戒子弟曰:‘盛满者道家之所忌,四时犹有推移,吾德何以堪之。损之又损之,庶可以免乎’!”这种谦冲的姿态是很有欺骗性和亲和力的。
        当然,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也有历史贡献,他们东西转战,保住了曹魏政权,在司马昭当政时灭了刘禅的蜀国,并为扫平东吴做好了准备,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在司马懿父子千辛万苦扫平一切障碍之后,坐享其成,顺利地通过“禅让”登上皇帝宝座,并一鼓作气,出兵平了东吴,实现了中国短暂的统一。然而,建国称帝后,司马炎不思进贤任能、治国安民,却从曹魏政权的消亡中得出极其错误的结论,大封宗室,割土分疆,以为这样就可“屏藩王室”,结果适得其反,埋下了无穷的祸根,使刚刚统一的中国很快陷于新的混乱。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调研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专稿)强盗政治与名士风流——两晋历史三题
  •     一、曹氏代汉与司马氏代魏
        曹操篡汉,司马懿篡魏,手法如出一辙:先以军功居丞相之位,把持军政大权,使皇帝成为傀儡;再进爵国公,“手握王爵,口含天宪”,还要假模假样地逊让再三再四,然后接受爵号,做个无冕之王,等到行将就木,让儿子继王位,然后迫使傀儡皇帝“禅让”,堂而皇之地坐了江山。既要夺人宝物,又要装出极不情愿的样子,让天下人相信自己是仗义行侠的好强盗,虚伪得叫人佩服。不过司马懿毕竟不是曹操,他在曹家由臣到君的过程更长,费的心机也更多。曹操生前就怀疑司马懿有异心,听说他有狼顾之相,就召来使之前行,再命他回头看。司马懿居然能身体朝前不动而脸面转向后背,如同狼回头张望一样。曹操曾梦见三匹马同食一槽,心生厌恶,对太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幸亏曹丕与司马懿交情不错,加以庇护,司马懿才免遭曹公毒手。为了让曹操放心,他勤于职守,表现得格外尽心尽力,夜以继日地操劳,甚至亲自喂马割草,以表示自己没有野心,终于使曹操消除了戒意。曹丕称帝,司马懿为辅政大臣。魏明帝曹壑继位,司马氏父子已大权在握。明帝死,立齐王曹芳,遗诏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曹爽与何晏、邓飏、丁谧等人安插亲信,培植党羽,统领曹军,专擅朝政,企图削弱司马家族的势力。司马懿称病在家,不理政事。曹爽心存疑虑,派人刺探虚实,司马懿装作病入膏肓的样子,骗过了曹爽,暗中与司马师谋划,趁曹爽放松戒备,突然发兵,以太后名义宣布废除曹爽兄弟兵权。曹爽临变优柔寡断,错过了反击的有利时机。司马懿当众发誓,只要投降,保证活命。曹爽信以为真,自投罗网,被司马懿父子诛杀,“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其老谋深算与凶残暴虐于此可见。征讨辽东叛将公孙文懿时,“既入城…男子年十五以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伪公卿以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兄弟司马昭也身居要职,二人权倾朝野。曹芳不甘心政权旁落,与中书令李丰,岳父张辑、黄门监苏铄等密谋以夏侯玄代司马师辅政,被司马师发觉,李丰、张辑、夏侯玄等皆被杀,夷其三族。因为傀儡皇帝不听话,司马师以太后名义废掉少帝曹芳,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师在征讨魏镇东大将军毋丘俭、杨州刺史文钦途中发病而死,弟弟司马昭继续辅政。曹髦不能忍受司马昭的专横,密谋夺其兵权,事败被杀,司马昭又立陈留王曹奂。司马昭自封晋王、相国。至此,司马昭已成为当年的曹操,曹魏政权名存实亡。司马家族就是这样步曹操的后尘,最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道阴险残忍,可谓青出于蓝。正因如此,司马氏的晋政权,从一开始就动荡不安,内忧外患接踵而至,政治的黑暗前所罕见。东晋明帝曾向丞相王导询问前朝政事,王导讲到高贵乡公之死,明帝羞愧难当,把脸蒙在床上悲叹道:“如果事情真是你说的那样,晋国的社稷哪得长久!”而东晋元帝以后的朝廷,外戚跋扈,大臣专权,幼主昏弱,与曹魏后期的形势并无二致,历史的循环反复昭示着治乱背后的因果关系,说明阴谋与暴力的不足为治。可惜那些权欲熏心、利令智昏的君臣们对此视而不见,前赴后继地重蹈着败亡的陷井。
        司马氏代管曹魏“家事”,不仅引起皇族的怨恨,也招致曹魏旧部的不满。司马懿时辽东太守公孙文懿造反,司马师时镇东大将军毋丘俭“作乱”,司马昭时继任镇东大将军诸葛诞起兵,其矛头都是针对司马家族的,但他们都不具备司马家族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实力,也缺乏足够的政治经验与军事才能,所以只能以失败告终,落个子孙无孑遗的悲惨下场。即使在朝中的重臣元老,也无力与司马氏对抗,曹爽集团便是例证。然而曹爽集团的覆灭并没有终止反抗。兖州刺史令狐愚、太尉王凌见魏明帝已完全受制于司马懿,谋立楚王曹彪为帝。王凌诈称吴国雍塞涂水,请发兵讨之,司马懿已知其谋,不予理睬,亲自帅军将王凌擒获。王凌被俘,路经魏已故豫州刺史贾逵庙时大呼:“王凌是大魏忠臣,你若有神,应当知道!”饮毒药而亡。司马懿毫不手软,依然是“收其余觉,夷其三族,并杀彪。”这还不够,又“悉录魏诸王公置于邺,命各司监察,不得交关。”实际上是把魏帝之外曹氏所有宗族贵胄全部收监,杜绝一切可能的威胁,真是釜底抽薪,滴水不漏,斩草除根,永绝后患!这些事例说明,在曹操死后,曹魏统治集团中最有谋略和权势的人物就是司马懿。他不仅手握兵权,而且功勳卓著,为曹氏立下汗马功劳,又有司马师、司马昭两个如狼似虎的儿子为其羽翼,其势力难以撼动。司马懿内忌外宽,心思缜密,朝野亲信遍布,到处都有耳目,上自天子,下至方镇,一有动静,立即知情。谋事者来及发难,身已被擒。其对待政敌之残酷,令人不寒而慄。当然,司马懿还有另一副面孔,史书说他“勋德日盛,而谦恭愈甚。以太常常林乡邑旧齿,(太常:朝廷中负责宗庙礼仪的机构。常林:人名。乡邑旧齿:同乡长辈。)见之每拜。恒戒子弟曰:‘盛满者道家之所忌,四时犹有推移,吾德何以堪之。损之又损之,庶可以免乎’!”这种谦冲的姿态是很有欺骗性和亲和力的。
        当然,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也有历史贡献,他们东西转战,保住了曹魏政权,在司马昭当政时灭了刘禅的蜀国,并为扫平东吴做好了准备,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在司马懿父子千辛万苦扫平一切障碍之后,坐享其成,顺利地通过“禅让”登上皇帝宝座,并一鼓作气,出兵平了东吴,实现了中国短暂的统一。然而,建国称帝后,司马炎不思进贤任能、治国安民,却从曹魏政权的消亡中得出极其错误的结论,大封宗室,割土分疆,以为这样就可“屏藩王室”,结果适得其反,埋下了无穷的祸根,使刚刚统一的中国很快陷于新的混乱。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调研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