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1年  /  第二期

第二期

  • 【志说乡土】方志呼和浩特
  • 发布时间:2023-02-10
  • 来源:
  •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之城”。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纬、40°51′∼41°8′、东经110°46′∼112°10′北依大青山、南濒黄河,是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首府,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北方沿边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辖4区、4县、1旗、4个开发区。呼和浩特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西部大开发、辰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大战略交汇处,是呼包银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

     

    一、历史的足迹

     

    呼和浩特市,旧称归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山烂的文化。

    呼和浩特阴山一带远古人类活动,有悠久历史。文明起源于大窑文化,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保合少乡大窑村,距市区33公里,在1973发现并发掘。该遗址包括了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五个文化期。

    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胡服骑射的发祥地,君出塞的目的地,鲜卑拓跋的龙兴地,旅蒙商家市之地,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的前沿。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

    西汉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塔利村旧称“塔布陀罗亥”,古语译音就留有西汉时期的土城遗址。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在北方兴起其早期都城“盛乐”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40公里的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盛乐经济园区西

    唐代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范围。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军大败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708年唐中宗景龙二年,唐王朝在河套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公元10世纪初,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

    公元12世纪初,女真灭辽建金,呼和浩特仍称丰州,是当时的军事重镇,也是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州邑之一。

    元朝建立后,丰州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元人刘秉忠诗曰“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写的就是当时的热闹景象。元末明初时期,丰州城完全被战火焚毁,成为一片废墟。

     

    image.png 

    阿勒坦汗雕像

     

    二、塞外筑城池

    洪武元年1368年,元亡明兴,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往岭北地区,明朝在漠南地区先后设置了卫所40多处,分别为十三大塞王辖区,当时呼和浩特属晋王辖区,为东胜卫所在地。土木堡之变英宗复辟后河套无人驻守,鞑靼在天顺年间14571464开始有规模地进入河套,1572年明隆庆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拉坦汗即俺答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随着土默特部落在这里的兴起,丰州滩演变成了土默川。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今

    呼和浩特市成形于明朝后期。明朝以前,塞外草原上还没有一座像样的城池。隆庆四年到五年间,明朝和蒙古鞑靼部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停止对抗,即历史上的隆庆议和,结束军事冲突,建立封贡关系。

    明隆庆六年(1572),明朝政府与阿拉坦汗达成互市协议,并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明蒙之间从此建立了长达70年的和平贸易关系,自此明蒙边境数十年无大冲突。通贡互市加强了漠南蒙古草原与明朝的经济文化联系,结束了明朝与蒙古长达二百余年的战争局面,使明蒙边界呈现出一派和平繁荣的景象。

    阿拉坦汗受封后,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南麓破土建设了一座具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伟美丽的城池。城池竣工后,明廷赐名为“归化城”。这座规模较大的城池,在层峦叠嶂的青山辉映下,显露着一派苍郁生机。当时的归化城由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当地蒙古族人民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库库和屯”,又译为“呼和浩特”,汉意为“青色的城”。归化城也就是今呼和浩特旧城区的雏型。《归绥县志》曾记载,归化城“周二里,却以砖,高三丈,南北门各一”。从此,呼和浩特这座历史古城正式地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呼和浩特”也被称为“三娘子城”,这与一位女人有关,她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娘子。据《明史》记载,明隆庆六年(1572),阿拉坦汗和三娘子开始共同主持修建一座名叫库库和屯的城池。有记载说,库库和屯城进入施工阶段后,三娘子是主要的主持者。明万历三年,城池建成,明朝政府赐名为“归化城”。在修建归化城时,阿拉坦汗已经进入老年,并且疾病缠身。因此,三娘子积极辅佐丈夫处理各种事务。明万历九年(158l),阿拉坦汗和三娘子再次扩建归化城,又修筑了一座规模宏伟的外城。据《玉泉区志》记载,明天启七年(1627),察哈尔部林丹汗,“克归化城,夺银佛寺”。明崇祯五年(1632),皇太极战败林丹汗,追到归化城后纵火烧城,唯独对银佛寺倍加保护。后来的归化城是清朝在废墟上又重新建立起来的,但是人们为了纪念三娘子,仍然将归化城称为“三娘子城”。汉蒙在这里互市友好。

    三娘子本姓奇喇古特,名钟金,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父亲是卫拉特蒙古奇喇古特部落首领哲恒阿哈。她性格豪爽,聪慧过人,饱读诗书,又擅长歌舞骑射。长大后,胸襟开阔、通达事务,深受部落民众的喜爱。史籍记载说三娘子“幼颖捷,善番书,黠而媚,善骑射”。三娘子嫁俺答汗后,封号“钟金哈屯”又称“克兔哈屯、也儿克兔哈屯”)。三娘子为人聪明英武,善于骑射,多次随俺答汗征战四方。明穆宗时,力促“俺答封贡”,加强了漠南蒙古与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联系,得到明朝敕封的“忠顺夫人”。三娘子是一位极具政治智慧和政治远见的蒙古族女子,她一生辅佐四代顺义王,在塞外草原掌权数十年的时间里,始终坚持和平互市的政治原则,持续执行与明朝友好的方针,不仅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也符合人民的愿望,对蒙古民族和汉民族友好关系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她重用汉人,引进先进的文化技术,促进了本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她辅政期间,长城内外出现了相对和平的景象,三娘子在草原、中原上享有了很高威望,深受蒙汉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image.png 

    呼和浩特人文地图

     

    王毓铨等主编的《中国通史·明时期》评价道她酷爱读书,通蒙古文字,且胸襟开阔,通达事务,为蒙古族的杰出女性。三娘子一生历配三王,掌兵柄,主贡市,在她执政近四十年中,为蒙汉民族的和睦关系的维持作出了贡献。

    呼和浩特在历史上还有“召城”的美誉,召在蒙古语中意为寺庙的意思。之所以称为召城,是因为呼和浩特是藏传佛教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弘扬、兴盛的中心。十六世纪中叶,阿拉坦汗接受黄教大活佛索南嘉措的建议,率土默特众部首领皈依黄教。从此,喇嘛教成为了蒙古族全民信仰的宗教。到十七世纪中期在内蒙古地区达到鼎盛。经过两百多年的传播,藏传佛教已经深入到整个蒙古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领域,对蒙古社会的结构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宗教在与萨满教的博弈中,又无形中融入了许多萨满教的特点和蒙古民族的习俗,从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情的蒙古族藏传佛教。

    自阿拉坦汗引入黄教,“以佛为宗、以僧为师”,土默川从此掀起了兴建召庙的热潮,一时间,土默川召庙林立。1579年,阿拉坦汗在呼和浩特修建了内蒙古地区第一座喇嘛寺——弘慈寺,俗称大召。历史上,呼和浩特曾建造过100余座寺庙,以藏传佛教召庙为主,曾构成了“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的奇观。于是,呼和浩特有了“召城”之称,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召庙文化”。如今在大召依旧香客云集,每当有大型法事活动时,这里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召庙的大量建造和召城的形成,主要集中在明、清两代。从明万历年间到清乾隆时期,仅仅两百多年时间,呼和浩特就出现了三次大的建庙浪潮。当时,呼和浩特市区及周围地区约有一半以上的土地是属于召庙的庙产,召庙中的喇嘛达到万人之多。当地的蒙古族男子中,平均每二至三人就有一个人出家当喇嘛。

     

    三、古城焕新韵

     

    清初,三娘子城遭焚毁。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政府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包围了原城东、南、西三面。雍正十三年1735年,为加强西北边防,清政府开始在距归化城东北2.5公里处,另筑驻屯满洲八旗官兵的新城,命名“绥远城”,即今呼和浩特市新城。新城绥远城城内主要是军营旧城归化城内则聚居着居民。

    进入清朝以后,作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呼和浩特逐渐成为塞北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大盛魁”是清代至民国初年北方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营业范围遍布内外蒙古广袤草原的旅蒙商,自称是“集二十二省之奇货”。大盛魁商号由清代山西人开办,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二万头,总资本约有一亿两银子,活动地区包括喀尔喀四大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恰克图,内蒙古各盟旗,新疆乌鲁木齐、库车、伊犁,俄国西伯利亚、莫斯科。

    作为塞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呼和浩特几经沧桑演变,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城市格局。

    1914年建立绥远特别区,绥远都统驻归绥。1928年,绥远建省,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它是归化城与绥远城的合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将归绥市改为“厚和特别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绥远地区建立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后隶属晋绥军区塞北军分区,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经过努力,不断发展壮大,对归绥城形成包围之势。1945年8月,中国晋绥军区部队曾攻入归绥城内,日寇投降后,复称归绥市。

     

    image.png 

     

    1949年9月19日,时任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的国民党将领董其武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绥远问题的主张,率部起义,绥远省及省会归绥获得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归绥。1950年1月20日,成立归绥市人民政府。

    1954年3月5日,内蒙古人民政府、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绥远军政委员会、绥远省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协商委员会在归绥市联合召开扩大会议,绥远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原绥远省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从1954年4月25日起,归绥市又恢复了原来的蒙古语名字“呼和浩特市”,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1960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旗驻察素齐划归呼和浩特市。1963年土默特旗又划归乌兰察布盟。1970年乌兰察布盟所属土默特左旗驻察素齐、托克托县划归呼和浩特市。1995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的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6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的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2000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调整呼和浩特市市辖区行政区划,郊区更名为赛罕区。

    呼和浩特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地域人群聚居共存,血缘、亲缘的广泛交织,多样性文化积聚融合四百多年的建城史,交织成草原文化与城市建设的互动演变史。时代变革对城市文化的冲击与洗礼,使呼和浩特成为一个文化大熔炉。

    今天的呼和浩特,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于一身,被誉为“中国乳都”。

    今天的呼和浩特,完成了从塞外古城到开放的现代化城市的历史嬗变,已成为连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也是东部地区连接西北、华北的桥头堡。供稿  李洋  编辑  李海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志说乡土】方志呼和浩特
  • 发布时间:2023-02-10
  • 来源:
  •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之城”。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纬、40°51′∼41°8′、东经110°46′∼112°10′北依大青山、南濒黄河,是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首府,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北方沿边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辖4区、4县、1旗、4个开发区。呼和浩特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西部大开发、辰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大战略交汇处,是呼包银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

     

    一、历史的足迹

     

    呼和浩特市,旧称归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山烂的文化。

    呼和浩特阴山一带远古人类活动,有悠久历史。文明起源于大窑文化,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保合少乡大窑村,距市区33公里,在1973发现并发掘。该遗址包括了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五个文化期。

    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胡服骑射的发祥地,君出塞的目的地,鲜卑拓跋的龙兴地,旅蒙商家市之地,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的前沿。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

    西汉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塔利村旧称“塔布陀罗亥”,古语译音就留有西汉时期的土城遗址。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在北方兴起其早期都城“盛乐”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40公里的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盛乐经济园区西

    唐代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范围。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军大败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708年唐中宗景龙二年,唐王朝在河套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公元10世纪初,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

    公元12世纪初,女真灭辽建金,呼和浩特仍称丰州,是当时的军事重镇,也是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州邑之一。

    元朝建立后,丰州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元人刘秉忠诗曰“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写的就是当时的热闹景象。元末明初时期,丰州城完全被战火焚毁,成为一片废墟。

     

    image.png 

    阿勒坦汗雕像

     

    二、塞外筑城池

    洪武元年1368年,元亡明兴,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往岭北地区,明朝在漠南地区先后设置了卫所40多处,分别为十三大塞王辖区,当时呼和浩特属晋王辖区,为东胜卫所在地。土木堡之变英宗复辟后河套无人驻守,鞑靼在天顺年间14571464开始有规模地进入河套,1572年明隆庆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拉坦汗即俺答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随着土默特部落在这里的兴起,丰州滩演变成了土默川。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今

    呼和浩特市成形于明朝后期。明朝以前,塞外草原上还没有一座像样的城池。隆庆四年到五年间,明朝和蒙古鞑靼部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停止对抗,即历史上的隆庆议和,结束军事冲突,建立封贡关系。

    明隆庆六年(1572),明朝政府与阿拉坦汗达成互市协议,并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明蒙之间从此建立了长达70年的和平贸易关系,自此明蒙边境数十年无大冲突。通贡互市加强了漠南蒙古草原与明朝的经济文化联系,结束了明朝与蒙古长达二百余年的战争局面,使明蒙边界呈现出一派和平繁荣的景象。

    阿拉坦汗受封后,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南麓破土建设了一座具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伟美丽的城池。城池竣工后,明廷赐名为“归化城”。这座规模较大的城池,在层峦叠嶂的青山辉映下,显露着一派苍郁生机。当时的归化城由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当地蒙古族人民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库库和屯”,又译为“呼和浩特”,汉意为“青色的城”。归化城也就是今呼和浩特旧城区的雏型。《归绥县志》曾记载,归化城“周二里,却以砖,高三丈,南北门各一”。从此,呼和浩特这座历史古城正式地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呼和浩特”也被称为“三娘子城”,这与一位女人有关,她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娘子。据《明史》记载,明隆庆六年(1572),阿拉坦汗和三娘子开始共同主持修建一座名叫库库和屯的城池。有记载说,库库和屯城进入施工阶段后,三娘子是主要的主持者。明万历三年,城池建成,明朝政府赐名为“归化城”。在修建归化城时,阿拉坦汗已经进入老年,并且疾病缠身。因此,三娘子积极辅佐丈夫处理各种事务。明万历九年(158l),阿拉坦汗和三娘子再次扩建归化城,又修筑了一座规模宏伟的外城。据《玉泉区志》记载,明天启七年(1627),察哈尔部林丹汗,“克归化城,夺银佛寺”。明崇祯五年(1632),皇太极战败林丹汗,追到归化城后纵火烧城,唯独对银佛寺倍加保护。后来的归化城是清朝在废墟上又重新建立起来的,但是人们为了纪念三娘子,仍然将归化城称为“三娘子城”。汉蒙在这里互市友好。

    三娘子本姓奇喇古特,名钟金,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父亲是卫拉特蒙古奇喇古特部落首领哲恒阿哈。她性格豪爽,聪慧过人,饱读诗书,又擅长歌舞骑射。长大后,胸襟开阔、通达事务,深受部落民众的喜爱。史籍记载说三娘子“幼颖捷,善番书,黠而媚,善骑射”。三娘子嫁俺答汗后,封号“钟金哈屯”又称“克兔哈屯、也儿克兔哈屯”)。三娘子为人聪明英武,善于骑射,多次随俺答汗征战四方。明穆宗时,力促“俺答封贡”,加强了漠南蒙古与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联系,得到明朝敕封的“忠顺夫人”。三娘子是一位极具政治智慧和政治远见的蒙古族女子,她一生辅佐四代顺义王,在塞外草原掌权数十年的时间里,始终坚持和平互市的政治原则,持续执行与明朝友好的方针,不仅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也符合人民的愿望,对蒙古民族和汉民族友好关系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她重用汉人,引进先进的文化技术,促进了本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她辅政期间,长城内外出现了相对和平的景象,三娘子在草原、中原上享有了很高威望,深受蒙汉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image.png 

    呼和浩特人文地图

     

    王毓铨等主编的《中国通史·明时期》评价道她酷爱读书,通蒙古文字,且胸襟开阔,通达事务,为蒙古族的杰出女性。三娘子一生历配三王,掌兵柄,主贡市,在她执政近四十年中,为蒙汉民族的和睦关系的维持作出了贡献。

    呼和浩特在历史上还有“召城”的美誉,召在蒙古语中意为寺庙的意思。之所以称为召城,是因为呼和浩特是藏传佛教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弘扬、兴盛的中心。十六世纪中叶,阿拉坦汗接受黄教大活佛索南嘉措的建议,率土默特众部首领皈依黄教。从此,喇嘛教成为了蒙古族全民信仰的宗教。到十七世纪中期在内蒙古地区达到鼎盛。经过两百多年的传播,藏传佛教已经深入到整个蒙古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领域,对蒙古社会的结构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宗教在与萨满教的博弈中,又无形中融入了许多萨满教的特点和蒙古民族的习俗,从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情的蒙古族藏传佛教。

    自阿拉坦汗引入黄教,“以佛为宗、以僧为师”,土默川从此掀起了兴建召庙的热潮,一时间,土默川召庙林立。1579年,阿拉坦汗在呼和浩特修建了内蒙古地区第一座喇嘛寺——弘慈寺,俗称大召。历史上,呼和浩特曾建造过100余座寺庙,以藏传佛教召庙为主,曾构成了“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的奇观。于是,呼和浩特有了“召城”之称,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召庙文化”。如今在大召依旧香客云集,每当有大型法事活动时,这里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召庙的大量建造和召城的形成,主要集中在明、清两代。从明万历年间到清乾隆时期,仅仅两百多年时间,呼和浩特就出现了三次大的建庙浪潮。当时,呼和浩特市区及周围地区约有一半以上的土地是属于召庙的庙产,召庙中的喇嘛达到万人之多。当地的蒙古族男子中,平均每二至三人就有一个人出家当喇嘛。

     

    三、古城焕新韵

     

    清初,三娘子城遭焚毁。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政府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包围了原城东、南、西三面。雍正十三年1735年,为加强西北边防,清政府开始在距归化城东北2.5公里处,另筑驻屯满洲八旗官兵的新城,命名“绥远城”,即今呼和浩特市新城。新城绥远城城内主要是军营旧城归化城内则聚居着居民。

    进入清朝以后,作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呼和浩特逐渐成为塞北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大盛魁”是清代至民国初年北方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营业范围遍布内外蒙古广袤草原的旅蒙商,自称是“集二十二省之奇货”。大盛魁商号由清代山西人开办,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二万头,总资本约有一亿两银子,活动地区包括喀尔喀四大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恰克图,内蒙古各盟旗,新疆乌鲁木齐、库车、伊犁,俄国西伯利亚、莫斯科。

    作为塞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呼和浩特几经沧桑演变,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城市格局。

    1914年建立绥远特别区,绥远都统驻归绥。1928年,绥远建省,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它是归化城与绥远城的合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将归绥市改为“厚和特别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绥远地区建立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后隶属晋绥军区塞北军分区,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经过努力,不断发展壮大,对归绥城形成包围之势。1945年8月,中国晋绥军区部队曾攻入归绥城内,日寇投降后,复称归绥市。

     

    image.png 

     

    1949年9月19日,时任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的国民党将领董其武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绥远问题的主张,率部起义,绥远省及省会归绥获得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归绥。1950年1月20日,成立归绥市人民政府。

    1954年3月5日,内蒙古人民政府、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绥远军政委员会、绥远省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协商委员会在归绥市联合召开扩大会议,绥远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原绥远省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从1954年4月25日起,归绥市又恢复了原来的蒙古语名字“呼和浩特市”,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1960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旗驻察素齐划归呼和浩特市。1963年土默特旗又划归乌兰察布盟。1970年乌兰察布盟所属土默特左旗驻察素齐、托克托县划归呼和浩特市。1995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的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1996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的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2000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调整呼和浩特市市辖区行政区划,郊区更名为赛罕区。

    呼和浩特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地域人群聚居共存,血缘、亲缘的广泛交织,多样性文化积聚融合四百多年的建城史,交织成草原文化与城市建设的互动演变史。时代变革对城市文化的冲击与洗礼,使呼和浩特成为一个文化大熔炉。

    今天的呼和浩特,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于一身,被誉为“中国乳都”。

    今天的呼和浩特,完成了从塞外古城到开放的现代化城市的历史嬗变,已成为连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也是东部地区连接西北、华北的桥头堡。供稿  李洋  编辑  李海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