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1年  /  第二期

第二期

  • 【工作研究】浅谈地方史志记述的红色资源走进高校
  • 发布时间:2023-02-10
  • 来源: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修史修志工作的重要性。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把地方史志中的优质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教育方面相关论述的具体体现,是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又红又专社会主义接班人重要手段。教育目标最终用教学来实现,所以在《纲要》课中融入地方史志的红色资源等相关内容,既可以活跃教学氛围,又能让地方史志“活”起来、“立”起来,更好地发挥其资政育人功能,让红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宏扬。

    一、红色资源走进高校的必要性

    红色资源走进高校是新时代的要求

    将地方史志中红色资源融入各大高校“纲要”课,是新时代铸魂工程的时代要求,让学生形成明确的历史认同感,深刻理解“四个选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因此,将地方史料红色基因融入“纲要”课程,成为加强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路径。通过地方史志学习,让高校学生了解本地区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史、地区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么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另外,从学术背景来分析,今天“四史”学习和研究热潮的到来,尤其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挖掘地方的红色资源势在必行。2019年在香港出现的不稳定势态,让教育界和学术界引起深思,应该让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走进高校,让青少年知道“他是谁,从哪里来”的重要性。与此相适应的地方党史及地方志要与“纲要”课相结合走进高校,拓展教学,让高校学生了解家乡当年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通过阅读家乡的地情资料,培养爱家乡情怀,进而激发爱国热情。

    有利于培育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

    “纲要”课的基本理论、学术范畴、学术话语及研究方法,是坚守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彰显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文化自信是与“纲要”课教学“问题意识”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多设计一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及革命文化的教学内容,使其成为增强文化自信感召力、作用力和创造力的战略性工程。近年来,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中,一些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国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出现在地方史志尤其是其中的红色资源中。所以把地方史志中的红色资源在“纲要”课拓展教学中利用好,发挥其教学的特质、特色和优势,可以很好地铸就文化自信的底气和底蕴。

     

    image.png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则是扩大了家乡。地方史志记述的内容都是一个地方的地情,都是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革命人物、历史事件及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这些资源能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有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对“四史”学习和研究

    “坚持正面导向讲好“四史”,是高校思政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以“纲要”课作为高校思政课中的必修课之一也成为意识形态引领的重要阵地,必须立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高度出发,要用地方史志中的先进事例、英雄人物等充实拓展教学,更加丰富“四史”学习教育和研究内容和形式,达到增强学生精神力量的目的;应重点讲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实践式教学、情景模拟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大胆探索图文并茂、历史和现实互映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和借鉴科技手段,切实把历史原貌呈现出来,把历史脉络展现出来,让大学生有穿越感、让历史“活起来”。通过在历史原址讲历史,让历史人物谈历史,用历史物件展现历史,用历史伟业强化历史,进一步增强“四史”教育的真实感、鲜活感和冲击力,让中国故事渊远流传,让“四史”教育深入人心。最后让当代大学生真心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四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贯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导性实践逻辑。如“纲要”课中利用地方史志资源充实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内蒙古创立初期的活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内蒙古、改革开放时期的内蒙古等内容,让内蒙古的大学生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内蒙古的具体体现。让大学生切身感受今天的发展变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纲要”课中充实“四史”相关地方史及教学案例来引领大学提高对其研究和学习的兴趣,掀起学习研究“四史”的高潮。

    二、地方史志中的红色资源

    地方志为一方之“百科全书”。《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志是全面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文献。从志书编纂的过程看,资料是来源于档案馆的一手档案资料,经过官方的修志人员科学分类编辑而成的,并且经过严格的初审、评审、终审验收等三审制度,再经相关部门审核把关后方可出版的官书,资料丰富、准确真实。地方史志记录的内容丰富,包括方方面面,是百科全书式的,其中有哪些是红色资源呢?总体上可分为,红色旧居旧址类的记述、红色器物的记述、红色文献的记述、红色文学艺术的记述及革命人物的记述。下面以内蒙古几部地方史志为例,重点阐述其红色内容。

    (一)地方史志中的革命人物的记述

    每一部志书中均有人物的记述,有人物传略、有人物简介、有人物名录等,人物的内容丰富。有近现代革命人物,有当代的先进人物。如抗日战争时期,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的英雄们有杨靖宇、赵尚志、左权、狠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和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及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等,这些人物的资料简介及事迹在当地的地情资料中都有相关详实的记载。在《哲里木盟志》中就记述着为内蒙古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做出杰出贡献哈丰阿、阿思根、特木尔巴根等先进事迹和革命故事,当地的高校可以将这些资料引入课堂,用身边人事迹影响和感染青年学生。

    (二)地方史志中红色旧居旧址类的记述

    地方史志中记载的红色场馆大多以革命旧居旧址和纪念场馆为主。旧居旧址类的红色文化资源,指的是不可移动的革命历史遗迹,其表现形式为各式各样的建筑或建筑群。这些旧居旧址因为是承载着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活动而成为红色文化资源。地方史志中关于旧居旧址的简介,每一部志书中都能看得见。如:《内蒙古自治区志·旅游志》中关于乌兰夫纪念馆与乌兰夫故居景区、武川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景区、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景区(由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陈列馆、火车头广场、中东铁路监狱、满洲里苏联红军烈士陵园、满洲里秘密交通站遗址(晋丰泰杂货铺)、扎赉诺尔秘密交通站遗址、扎赉诺尔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二卡)等景点组成)乌兰浩特五·一大会会址、中共内蒙古工委办公楼旧址、内蒙古自治政府办公楼旧址、乌兰夫办公旧址、革命烈士陵园、五一广场、内蒙古日报社旧址、内蒙古师范大学旧址、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八·一一葛根庙”武装起义纪念碑等旧居地旧址的简介,这些都是值得让高校学生掌握的红色资源。

    红色场馆中的纪念建筑类的红色文化资源,指的是当年为纪念重大事件和缅怀英烈而建的各类建筑以及革命胜利后所建造的供人们瞻仰凭吊的纪念建筑,具体有博物馆、纪念堂馆、烈士陵园、纪念广场、纪念雕塑等各种类型。地方史志中关于这些红色场馆的记述大多以简介的形式出现,简明的几行字的介绍。如《开鲁县志》中关于麦新纪念馆的记述,以麦新烈的英雄事迹为主线,介绍英雄的麦新及其他所创造的《大刀进行曲》,体现了亿万人民英勇抗日的精神。适时地让学生走出校园,实地参观学习,可以使他们对革命年代的历史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更深的感受。

    地方史志中红色器物类的记述

    器物类的红色文化资源,指的是革命战争年代与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有关的各种可移动用品用具。器物的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有生活用品、生产用品、办公用品、印信图章、旗帜牌匾、货币票证、证件徽章、邮票邮品、器材工具、武器装备以及各类其他用品用具等。器物类红色文化资源与具体的革命事件和人物活动紧密相关,通常是红色博物馆和纪念馆等的主要实物展品和藏品。这些展品和藏品作为历史的实证材料,直观形象地反映了时代特征和历史风貌,在历史细节上丰富并深化人们的记忆和认知。需要强调的是,器物类的红色文化资源之所以成为博物馆或纪念堂馆的珍贵文物,是因为其蕴含的红色文化内容,而不是器物本身。如陶铸的一双袜子,包玉昆用过的狼皮褥子的故事等。把地方史志中的小小红色故事讲给大学生们听,既能提高课堂氛围,同时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image.png

     

    地方史志中的红色文献类的记述

    文献类的红色文化资源,指的是以信息形态存在的记录革命历程和人物活动的书面材料与影像资料等。文献类的红色文化资源有着多种多样的具体类型,如规章制度、文件报告、指示决定、信函电报、会议记录、布告公告、标语题词、著作书刊、讲稿笔记、音影图像、契约文书、统计数据、回忆资料以及各种公文档案等。这些材料是进行革命史研究的最权威从而也是最重要的直接史料依据。如《开鲁县志》中记载的麦新做词的《大刀进行曲》的手稿等等,都可以运用到思政课的课堂,向学生讲述抗日战争年代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故事。

    地方史志中红色文学艺术类的记述

    文学艺术类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指的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们所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红色歌谣歌曲和红色故事传说,就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特别盛行的文学艺术类型。红色歌谣歌曲通常就地取材,以特有的民间叙事方式记录轰轰烈烈的革命历程,配以民间曲谱,因而特别受到群众的喜爱。红色故事传说则是人们在讲述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史诗般的英雄业绩的过程中,通过发挥他们的丰富想象和大胆艺术夸张,寄托了他们的美好憧憬和愿望,表达了最深层次的人心向背,因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如,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谈起的我们内蒙古的《英雄小姐妹》的故事绘本、影片及小说散文等,这些红色故事都是我们可利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资源。此外,还有大量的红色文献,如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的革命刊物塞原社的《塞原》1936年创刊,1937年被迫停刊);还有《内蒙古革命史》中记述的《蒙古农民》是内蒙古最早的革命刊物1925年4月,在当时中央北方区负责人李大钊的领导下创办的,以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主旨,多松年、云泽、奎壁等人创办的刊物以及李大钊先生于1925年3月在民国日报发表的《蒙古民族的解放》等红色文献,都值得运用到思政课的课堂,从而让大学生们了解红色的历史,学习红色精神和红色智慧。

    地方史志中具有奉献精神的光荣故事

    内蒙古在长期的发展中始终具有大局意识与奉献精神,书写了“同心合力建包钢”“草原母亲抚育三千孤儿”“最好牧场为航天”等光荣故事。正是源于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理想信念,内蒙古各族群众与全国各族群众一道承担起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时代重任,在不同历史阶段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抗战时期,内蒙古各族儿女为了形成抗日统一战线,为了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很大贡献。《内蒙古自治区志·军事志》第576588页,详细记述了辽北蒙边骑兵112路军开鲁通辽之战、东北民众救国军海拉尔满洲里抗战、东北军与日军赤峰之战、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之战、内蒙古百灵庙战役蒙古族抗战的第一枪、绥远抗战全国抗战的先声、大青山抗日游击战、绥西三战役包头、绥西、五原战役、东北抗日民主联军三进呼伦贝尔等等内蒙古各族儿女共同抗击日本的战事。193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及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关于绥远抗战通电中毛泽东赞誉绥远抗战是“全国抗战之先声”。

    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组建骑兵部队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内蒙古自治区志·军事志》第十篇战事第602603页中记述着内蒙古骑兵第一、第二、第十七师参加辽沈战役,屡建战功的详细情况603604页记述着内蒙古骑兵第十一师和第十六师参加闰津战役英勇战斗的场面。计划经济时代,内蒙古在物资调拨等方面始终坚持“先中央后地方,先区外后区内”原则,尤其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在自身缺粮的情况下,向国家贡献大量粮食和牲畜。乌兰夫同志曾明确提出“我们支援国家闯过粮食关要有两条一条是多拿出些商品粮给国家一条是调出大量耕畜和肉、奶、毛、皮等畜产品给国家,帮助解决吃、穿、用的问题。”在“三年困难”时期,内蒙古还容留了大量因灾流入的临近省份农业人口,据统计,19561957年安置了数十万人口从事农牧业,彰显了内蒙古各族群众包容互助的博大情怀。在乌兰夫同志的号召下,众多草原家庭收养了来自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3000多名孤儿,为国家度过困难时期分忧解难,成为守望相助的光辉典范。这一充满博爱与温度的历史事件后来被载入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千孤儿和草原母亲》一书中。

    为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内蒙古额纳旗增三迁旗府,最后以最好的宝日乌拉牧场奉献给了航天事业。《额纳旗志》第19页,大事记中的1958年5月1日、5月15日、6月10日等著多条大事记中记述着旗委旗政府召开会议,决定旗政府驻地从宝日乌拉到达来呼般迁相关事宜。该志书655658页  第六编  军事篇中也详细记述了东风航天基地的建设过程。

    改革开放时期,内蒙古成为我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外送煤炭和电力居全国首位,乳肉绒粮、煤电油气、稀土石墨等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为东部地区和全国的发展提供着重要的资源保障。

    三、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多样化教育

    上述红色资源的相关内容与高校思政课中的“纲要”课有高度的契合度,在运用这些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时,可以对大学生开展多样化教育。

    进行悲情教育

    中国革命是从星星之火开始的,先后经历过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每一段革命历程都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血肉之身铺筑的,每一次的革命胜利都是无数人的鲜血换来的,每一次革命道路的选择都付出千百万的生命代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指战员在缺衣少穿、缺粮缺钱条件下,凭着红米饭南瓜粥、野菜、稻草铺过寒冬在缺枪缺炮的情况下和敌人进行游击战。长征时期,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前有拦截后有追兵,天上飞机脚下沼泽,艰苦前行。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装面对日本先进的武器和野蛮的暴行,不屈不挠,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先进的美式装备,中国共产党小米加步枪取得了胜利。这一段段艰难的悲情岁月惊天地泣鬼神,听着动容闻着泣下,在今天让大学生们体会艰辛,震撼思想,更会感受到幸福来之不易,坚定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信念。

    进行红色智慧教育

    中国革命在艰难与夹缝中生存,不仅仅凭借艰苦奋斗的精神,还需要有高超的智慧和头脑。每一次的逢凶化吉都是一次智慧的胜利,每一次的化腐朽为神奇也是智慧产生的作用。中国革命的智慧是党和革命的领导人对中国历史的熟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地把握,对中国国情以及国际社会局势地把握。革命的胜利不是上帝的恩赐,也不是靠等待敌人的错误,而是在智慧的指导下凭着艰苦奋斗取得的。在艰苦革命年代,吃苦耐劳的精神固然可嘉,但是仅仅有吃苦精神只是被动的坚持,有智慧的创新力才能主动改变局势。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敌人给我们送上前。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部署声东击西,让敌人摸不着头脑游击战、运动战、铁道战、地道战等都是在战争中创造出来的智慧,有效打击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智慧不是奇思妙想而是对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地把握,来之于书本,应用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学习是具备智慧的先决条件,没有学习就无从谈智慧。把学习应用到实践,才是智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进行红色信念教育

    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对革命坚坚定不移地信念和信仰,中国革命就不能走到今天。正是因为有着坚定的革命理想与信念,共产党员才有慷慨赴死的决绝和视死如归的气魄。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不为金钱美色所惑,抛家离子,投身革命,为革命甘死如饴。方志敏、夏明翰、江姐、刘胡兰等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表达了对革命的坚定不移,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红色信念教育,不仅其个人的未来更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地方史志资源是一方之记忆,其地域特征决定了对一地历史与社会状况的详细记载,我们现在省省、市市、县县都有其综合志书,记载了一方发展的百科全书,记录着省情、市情和县情。而对于从国情国史着眼的“纲要”课来说,这些省情、市情和县情正是在教学中需要补充的内容。以地方史志资源为基础,从地方史角度来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家利权旁落、民众起义、灾、社会变迁等不但可以微观体察宏观,而且在增加乡土认同感的同时,还能深刻感知地方与国家之间命运的紧密关系,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采用实地教育的方式会让他们感同身受身历其境。让大学生看到中国革命战斗过的地方,看到中国改革发展的地方,也看到一些落后和贫穷的地方,这些鲜明比较形成的落差,对他们产生的心灵震撼和强烈的触动,比语言更有渗透力。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案例充足,红色故事鲜明,这些都是高校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资源,把这些资源请进课堂,或者把大学生带到现场,都是一场很好的教学互动和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思想教育要利用好45分钟,也要打破45分钟的限制。思想教育要利用课堂,也要走出课堂,思想教育与时俱进又能因地制宜的创新和改进,才能把教育做活做优,这样地方史志中的红色资源也能更好地走进校园,更好地发挥其资政育人的作用,这也是让地方史志立起来、活起来,走近大学生群体的一项创新工程。撰稿  吴斯日古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工作研究】浅谈地方史志记述的红色资源走进高校
  • 发布时间:2023-02-10
  • 来源: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修史修志工作的重要性。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把地方史志中的优质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教育方面相关论述的具体体现,是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又红又专社会主义接班人重要手段。教育目标最终用教学来实现,所以在《纲要》课中融入地方史志的红色资源等相关内容,既可以活跃教学氛围,又能让地方史志“活”起来、“立”起来,更好地发挥其资政育人功能,让红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宏扬。

    一、红色资源走进高校的必要性

    红色资源走进高校是新时代的要求

    将地方史志中红色资源融入各大高校“纲要”课,是新时代铸魂工程的时代要求,让学生形成明确的历史认同感,深刻理解“四个选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因此,将地方史料红色基因融入“纲要”课程,成为加强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路径。通过地方史志学习,让高校学生了解本地区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史、地区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么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另外,从学术背景来分析,今天“四史”学习和研究热潮的到来,尤其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挖掘地方的红色资源势在必行。2019年在香港出现的不稳定势态,让教育界和学术界引起深思,应该让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走进高校,让青少年知道“他是谁,从哪里来”的重要性。与此相适应的地方党史及地方志要与“纲要”课相结合走进高校,拓展教学,让高校学生了解家乡当年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通过阅读家乡的地情资料,培养爱家乡情怀,进而激发爱国热情。

    有利于培育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

    “纲要”课的基本理论、学术范畴、学术话语及研究方法,是坚守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彰显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文化自信是与“纲要”课教学“问题意识”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多设计一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及革命文化的教学内容,使其成为增强文化自信感召力、作用力和创造力的战略性工程。近年来,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中,一些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国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出现在地方史志尤其是其中的红色资源中。所以把地方史志中的红色资源在“纲要”课拓展教学中利用好,发挥其教学的特质、特色和优势,可以很好地铸就文化自信的底气和底蕴。

     

    image.png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则是扩大了家乡。地方史志记述的内容都是一个地方的地情,都是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革命人物、历史事件及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这些资源能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有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对“四史”学习和研究

    “坚持正面导向讲好“四史”,是高校思政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以“纲要”课作为高校思政课中的必修课之一也成为意识形态引领的重要阵地,必须立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高度出发,要用地方史志中的先进事例、英雄人物等充实拓展教学,更加丰富“四史”学习教育和研究内容和形式,达到增强学生精神力量的目的;应重点讲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实践式教学、情景模拟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大胆探索图文并茂、历史和现实互映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和借鉴科技手段,切实把历史原貌呈现出来,把历史脉络展现出来,让大学生有穿越感、让历史“活起来”。通过在历史原址讲历史,让历史人物谈历史,用历史物件展现历史,用历史伟业强化历史,进一步增强“四史”教育的真实感、鲜活感和冲击力,让中国故事渊远流传,让“四史”教育深入人心。最后让当代大学生真心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四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贯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导性实践逻辑。如“纲要”课中利用地方史志资源充实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内蒙古创立初期的活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内蒙古、改革开放时期的内蒙古等内容,让内蒙古的大学生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内蒙古的具体体现。让大学生切身感受今天的发展变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纲要”课中充实“四史”相关地方史及教学案例来引领大学提高对其研究和学习的兴趣,掀起学习研究“四史”的高潮。

    二、地方史志中的红色资源

    地方志为一方之“百科全书”。《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志是全面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文献。从志书编纂的过程看,资料是来源于档案馆的一手档案资料,经过官方的修志人员科学分类编辑而成的,并且经过严格的初审、评审、终审验收等三审制度,再经相关部门审核把关后方可出版的官书,资料丰富、准确真实。地方史志记录的内容丰富,包括方方面面,是百科全书式的,其中有哪些是红色资源呢?总体上可分为,红色旧居旧址类的记述、红色器物的记述、红色文献的记述、红色文学艺术的记述及革命人物的记述。下面以内蒙古几部地方史志为例,重点阐述其红色内容。

    (一)地方史志中的革命人物的记述

    每一部志书中均有人物的记述,有人物传略、有人物简介、有人物名录等,人物的内容丰富。有近现代革命人物,有当代的先进人物。如抗日战争时期,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的英雄们有杨靖宇、赵尚志、左权、狠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和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及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等,这些人物的资料简介及事迹在当地的地情资料中都有相关详实的记载。在《哲里木盟志》中就记述着为内蒙古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做出杰出贡献哈丰阿、阿思根、特木尔巴根等先进事迹和革命故事,当地的高校可以将这些资料引入课堂,用身边人事迹影响和感染青年学生。

    (二)地方史志中红色旧居旧址类的记述

    地方史志中记载的红色场馆大多以革命旧居旧址和纪念场馆为主。旧居旧址类的红色文化资源,指的是不可移动的革命历史遗迹,其表现形式为各式各样的建筑或建筑群。这些旧居旧址因为是承载着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活动而成为红色文化资源。地方史志中关于旧居旧址的简介,每一部志书中都能看得见。如:《内蒙古自治区志·旅游志》中关于乌兰夫纪念馆与乌兰夫故居景区、武川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景区、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景区(由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陈列馆、火车头广场、中东铁路监狱、满洲里苏联红军烈士陵园、满洲里秘密交通站遗址(晋丰泰杂货铺)、扎赉诺尔秘密交通站遗址、扎赉诺尔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二卡)等景点组成)乌兰浩特五·一大会会址、中共内蒙古工委办公楼旧址、内蒙古自治政府办公楼旧址、乌兰夫办公旧址、革命烈士陵园、五一广场、内蒙古日报社旧址、内蒙古师范大学旧址、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八·一一葛根庙”武装起义纪念碑等旧居地旧址的简介,这些都是值得让高校学生掌握的红色资源。

    红色场馆中的纪念建筑类的红色文化资源,指的是当年为纪念重大事件和缅怀英烈而建的各类建筑以及革命胜利后所建造的供人们瞻仰凭吊的纪念建筑,具体有博物馆、纪念堂馆、烈士陵园、纪念广场、纪念雕塑等各种类型。地方史志中关于这些红色场馆的记述大多以简介的形式出现,简明的几行字的介绍。如《开鲁县志》中关于麦新纪念馆的记述,以麦新烈的英雄事迹为主线,介绍英雄的麦新及其他所创造的《大刀进行曲》,体现了亿万人民英勇抗日的精神。适时地让学生走出校园,实地参观学习,可以使他们对革命年代的历史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更深的感受。

    地方史志中红色器物类的记述

    器物类的红色文化资源,指的是革命战争年代与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有关的各种可移动用品用具。器物的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有生活用品、生产用品、办公用品、印信图章、旗帜牌匾、货币票证、证件徽章、邮票邮品、器材工具、武器装备以及各类其他用品用具等。器物类红色文化资源与具体的革命事件和人物活动紧密相关,通常是红色博物馆和纪念馆等的主要实物展品和藏品。这些展品和藏品作为历史的实证材料,直观形象地反映了时代特征和历史风貌,在历史细节上丰富并深化人们的记忆和认知。需要强调的是,器物类的红色文化资源之所以成为博物馆或纪念堂馆的珍贵文物,是因为其蕴含的红色文化内容,而不是器物本身。如陶铸的一双袜子,包玉昆用过的狼皮褥子的故事等。把地方史志中的小小红色故事讲给大学生们听,既能提高课堂氛围,同时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image.png

     

    地方史志中的红色文献类的记述

    文献类的红色文化资源,指的是以信息形态存在的记录革命历程和人物活动的书面材料与影像资料等。文献类的红色文化资源有着多种多样的具体类型,如规章制度、文件报告、指示决定、信函电报、会议记录、布告公告、标语题词、著作书刊、讲稿笔记、音影图像、契约文书、统计数据、回忆资料以及各种公文档案等。这些材料是进行革命史研究的最权威从而也是最重要的直接史料依据。如《开鲁县志》中记载的麦新做词的《大刀进行曲》的手稿等等,都可以运用到思政课的课堂,向学生讲述抗日战争年代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故事。

    地方史志中红色文学艺术类的记述

    文学艺术类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指的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们所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红色歌谣歌曲和红色故事传说,就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特别盛行的文学艺术类型。红色歌谣歌曲通常就地取材,以特有的民间叙事方式记录轰轰烈烈的革命历程,配以民间曲谱,因而特别受到群众的喜爱。红色故事传说则是人们在讲述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史诗般的英雄业绩的过程中,通过发挥他们的丰富想象和大胆艺术夸张,寄托了他们的美好憧憬和愿望,表达了最深层次的人心向背,因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如,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谈起的我们内蒙古的《英雄小姐妹》的故事绘本、影片及小说散文等,这些红色故事都是我们可利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资源。此外,还有大量的红色文献,如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的革命刊物塞原社的《塞原》1936年创刊,1937年被迫停刊);还有《内蒙古革命史》中记述的《蒙古农民》是内蒙古最早的革命刊物1925年4月,在当时中央北方区负责人李大钊的领导下创办的,以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主旨,多松年、云泽、奎壁等人创办的刊物以及李大钊先生于1925年3月在民国日报发表的《蒙古民族的解放》等红色文献,都值得运用到思政课的课堂,从而让大学生们了解红色的历史,学习红色精神和红色智慧。

    地方史志中具有奉献精神的光荣故事

    内蒙古在长期的发展中始终具有大局意识与奉献精神,书写了“同心合力建包钢”“草原母亲抚育三千孤儿”“最好牧场为航天”等光荣故事。正是源于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理想信念,内蒙古各族群众与全国各族群众一道承担起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时代重任,在不同历史阶段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抗战时期,内蒙古各族儿女为了形成抗日统一战线,为了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很大贡献。《内蒙古自治区志·军事志》第576588页,详细记述了辽北蒙边骑兵112路军开鲁通辽之战、东北民众救国军海拉尔满洲里抗战、东北军与日军赤峰之战、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之战、内蒙古百灵庙战役蒙古族抗战的第一枪、绥远抗战全国抗战的先声、大青山抗日游击战、绥西三战役包头、绥西、五原战役、东北抗日民主联军三进呼伦贝尔等等内蒙古各族儿女共同抗击日本的战事。193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及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关于绥远抗战通电中毛泽东赞誉绥远抗战是“全国抗战之先声”。

    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组建骑兵部队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内蒙古自治区志·军事志》第十篇战事第602603页中记述着内蒙古骑兵第一、第二、第十七师参加辽沈战役,屡建战功的详细情况603604页记述着内蒙古骑兵第十一师和第十六师参加闰津战役英勇战斗的场面。计划经济时代,内蒙古在物资调拨等方面始终坚持“先中央后地方,先区外后区内”原则,尤其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在自身缺粮的情况下,向国家贡献大量粮食和牲畜。乌兰夫同志曾明确提出“我们支援国家闯过粮食关要有两条一条是多拿出些商品粮给国家一条是调出大量耕畜和肉、奶、毛、皮等畜产品给国家,帮助解决吃、穿、用的问题。”在“三年困难”时期,内蒙古还容留了大量因灾流入的临近省份农业人口,据统计,19561957年安置了数十万人口从事农牧业,彰显了内蒙古各族群众包容互助的博大情怀。在乌兰夫同志的号召下,众多草原家庭收养了来自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3000多名孤儿,为国家度过困难时期分忧解难,成为守望相助的光辉典范。这一充满博爱与温度的历史事件后来被载入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千孤儿和草原母亲》一书中。

    为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内蒙古额纳旗增三迁旗府,最后以最好的宝日乌拉牧场奉献给了航天事业。《额纳旗志》第19页,大事记中的1958年5月1日、5月15日、6月10日等著多条大事记中记述着旗委旗政府召开会议,决定旗政府驻地从宝日乌拉到达来呼般迁相关事宜。该志书655658页  第六编  军事篇中也详细记述了东风航天基地的建设过程。

    改革开放时期,内蒙古成为我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外送煤炭和电力居全国首位,乳肉绒粮、煤电油气、稀土石墨等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为东部地区和全国的发展提供着重要的资源保障。

    三、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多样化教育

    上述红色资源的相关内容与高校思政课中的“纲要”课有高度的契合度,在运用这些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时,可以对大学生开展多样化教育。

    进行悲情教育

    中国革命是从星星之火开始的,先后经历过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每一段革命历程都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血肉之身铺筑的,每一次的革命胜利都是无数人的鲜血换来的,每一次革命道路的选择都付出千百万的生命代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指战员在缺衣少穿、缺粮缺钱条件下,凭着红米饭南瓜粥、野菜、稻草铺过寒冬在缺枪缺炮的情况下和敌人进行游击战。长征时期,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前有拦截后有追兵,天上飞机脚下沼泽,艰苦前行。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装面对日本先进的武器和野蛮的暴行,不屈不挠,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先进的美式装备,中国共产党小米加步枪取得了胜利。这一段段艰难的悲情岁月惊天地泣鬼神,听着动容闻着泣下,在今天让大学生们体会艰辛,震撼思想,更会感受到幸福来之不易,坚定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信念。

    进行红色智慧教育

    中国革命在艰难与夹缝中生存,不仅仅凭借艰苦奋斗的精神,还需要有高超的智慧和头脑。每一次的逢凶化吉都是一次智慧的胜利,每一次的化腐朽为神奇也是智慧产生的作用。中国革命的智慧是党和革命的领导人对中国历史的熟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地把握,对中国国情以及国际社会局势地把握。革命的胜利不是上帝的恩赐,也不是靠等待敌人的错误,而是在智慧的指导下凭着艰苦奋斗取得的。在艰苦革命年代,吃苦耐劳的精神固然可嘉,但是仅仅有吃苦精神只是被动的坚持,有智慧的创新力才能主动改变局势。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敌人给我们送上前。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部署声东击西,让敌人摸不着头脑游击战、运动战、铁道战、地道战等都是在战争中创造出来的智慧,有效打击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智慧不是奇思妙想而是对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地把握,来之于书本,应用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学习是具备智慧的先决条件,没有学习就无从谈智慧。把学习应用到实践,才是智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进行红色信念教育

    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对革命坚坚定不移地信念和信仰,中国革命就不能走到今天。正是因为有着坚定的革命理想与信念,共产党员才有慷慨赴死的决绝和视死如归的气魄。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不为金钱美色所惑,抛家离子,投身革命,为革命甘死如饴。方志敏、夏明翰、江姐、刘胡兰等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表达了对革命的坚定不移,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红色信念教育,不仅其个人的未来更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地方史志资源是一方之记忆,其地域特征决定了对一地历史与社会状况的详细记载,我们现在省省、市市、县县都有其综合志书,记载了一方发展的百科全书,记录着省情、市情和县情。而对于从国情国史着眼的“纲要”课来说,这些省情、市情和县情正是在教学中需要补充的内容。以地方史志资源为基础,从地方史角度来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家利权旁落、民众起义、灾、社会变迁等不但可以微观体察宏观,而且在增加乡土认同感的同时,还能深刻感知地方与国家之间命运的紧密关系,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采用实地教育的方式会让他们感同身受身历其境。让大学生看到中国革命战斗过的地方,看到中国改革发展的地方,也看到一些落后和贫穷的地方,这些鲜明比较形成的落差,对他们产生的心灵震撼和强烈的触动,比语言更有渗透力。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案例充足,红色故事鲜明,这些都是高校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资源,把这些资源请进课堂,或者把大学生带到现场,都是一场很好的教学互动和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思想教育要利用好45分钟,也要打破45分钟的限制。思想教育要利用课堂,也要走出课堂,思想教育与时俱进又能因地制宜的创新和改进,才能把教育做活做优,这样地方史志中的红色资源也能更好地走进校园,更好地发挥其资政育人的作用,这也是让地方史志立起来、活起来,走近大学生群体的一项创新工程。撰稿  吴斯日古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