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2年  /  第一期

第一期

  • 【志说乡主】方志包头
  • 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又称“鹿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包头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腹地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交汇处,地理位置为北纬40°1542°43东经109°15110°26海拔1067.2米是国家呼包银榆经济带和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总面积27768平方公里,辖9个旗县区和一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包头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是中国境内以冶金、稀土、机械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中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和全球轻稀土产业中心,被誉称“草原钢城”“稀土之都”。具有明显的资源开发型特征。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也是联络华北和西北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一、多民族文明的历史舞台

    包头,地处中国北部边陲、蒙古高原的南端,南濒黄河,东西两侧是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北部边境插入蒙古大草原,阴山山脉贯穿全市中部。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北朝民歌相传是古代敕勒人生活的写照,是由北朝的鲜卑语翻译而来,歌中的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内蒙古土默特旗一带,而其中的大部分就集中在如今的包头境内。

    包头的人类历史绵延至史前时代。

    1979年,在位于包头市东河区以东15公里的阿善沟门的格膝盖,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数十处,这个考古发现证实大约6000年前,这里就开始有了人类的活动。

    包头北拒阴山,南临黄河,阴山台地和河谷成为适合生命繁衍的地方,包头的远古文明诞生在这里并不意外。

    在阿沟遗址的发掘中专家们发现,跨度几千年的五个文化层叠加在一起,说明了包头先民在这里的不断演进过程,无疑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曾经参与了阿沟遗址考古研究的包头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海斌,在对包头历史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包头先民在这里创造的远古文明,同目前在全国范围的考古相比,是具有文化范本意义的,所以称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也是准确的。”

    黄河流经包头的地段是原始人类较早活动的地方,在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古人类文化遗迹。那些打磨精致的石头,那些纹饰优美、颜色绚丽的陶器,那些制作精美的制装饰品,无不显现出包头先民的生活智慧和艺术天分。

    之后的数千年间,这里更孕育了多个少数民族,譬如方、山戎、林以至匈奴,这里成为他们游牧的家园。

    昭君坟渡口,古称金津,是天然岩石渡口,秦直道的终点,自古以来就是由南至北过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然而,它的重要不仅在于位置,更在于名称的变化,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便经此渡口过黄河奔赴阴山。

    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公元前33年,竟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到长安请求和亲,汉元帝忍痛将待诏王昭君于单于,成就了昭君和亲的千秋美名。

    而关于昭君出塞所走线路唐诗中曾提到过若干零碎的线索:“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驮管度阴山”,北周庾信更明确“敛眉光,还望夫人城”。 

    image.png 

    这些诗句里的信息还是很有价值的。包头科技大学历史教授张贵认为:诗中所言渡黄河、向阴山自然不要说了,光禄塞在包头边界,夫人城则就在包头境内。

    事实上,昭君出塞由陕西淳化县甘泉宫遗址出发,沿秦直道经今天的甘肃庆阳、陕西榆林、内蒙古东胜、杭锦旗到古金津,过黄河后沿稒阳道光禄,最后直抵漠北草原的单于庭,而所谓稒阳道则正在包头境内。古之稒阳道是指石门水河谷,而石门水也就是今天的昆都仑河。北魏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称昆都仑河为石门水,说其“稒北出石门障”,稒即今天的古城湾古城,石门即昆都仑河谷口。昆都仑河谷口是历代中原王朝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重要屏障,昆都仑河冲积扇早在秦代就设置了九原县。昆都仑河源于固阳春坤山,俗称昆都仑是指昆都仑河出大青山和乌拉山交界山口至入黄河口的冲积扇,今天包头市政府所在地昆都仑区、包钢的厂区和九原区的部分地区都集中在这里。

    在包头的召湾古墓群曾发现了若干汉代瓦当,其上刻有“单于天降”“单于和亲”“四夷尽服”等字样,说明这里可能是汉王朝帮助匈奴单于修建的行宫。而昭君出塞也不仅仅只是经过这里,这里也极有可能是她经常涉足的地方。

    与包头有关的还有大家熟知的一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三国时代第一武将吕布字奉先,并州五原郡原县人,出生地即在今包头市九原区。

    包头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交通要冲。

    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灵王20年筑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设九原郡,统驭阴山以南黄河两岸,其中九原郡即是包头故地。期间,始皇所秦直道直达这里。到了汉武帝时期元朔二年,改九原郡为五原郡,郡县治所均在包头境内。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在今天的固阳设置了怀朔镇,成为北方六镇的中心。唐王朝在河套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古城被一一废弃了。

    进入五代后,包头属统治。在这里设云内州,一直沿袭至金元,建制未变。元代初年,包头地区的冶炼业、纺织业、陶瓷业开始兴盛,出现了商品经济,商业活动随之兴旺起来。洪武元年1368,元亡明兴,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往岭北地区,明朝在漠南地区先后设置了卫所40多处分别为十三大塞王辖区,包头市当时属于晋王麾下者者口守御千户所。“土木堡之变”英宗复辟后东胜卫无人驻守,鞑靼在天顺年间1457—1464开始又规模地进入河套,后来蒙古族各部落陆续进驻河套,包头地区成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

    清王朝建立后,乾隆五年1741,萨拉齐建筑,设协理通判,这是包头地区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清嘉庆十四年1809设置包头镇。清朝同治九年1870前后,包头修筑城墙,东、南、西、东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包头已发展成为中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

    包头作为一个城市,形成较晚,从1809年设置包头算起,至今还不到200年。但是,由于包头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漫长的嬗变过程中,也曾几度成为演出威武雄壮活剧的历史舞台,故不应以设镇、筑城为限,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

     image.png 

    二、现代包头的诞生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走路走那大路的口人马多来解忧愁

    紧紧拉着哥哥的,汪汪的泪水肚里流

    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头,这一走要去多少时候

    盼你也要白了头,紧紧拉住哥哥的袖

    汪汪的泪水肚里流,虽有千言万语也难叫你回头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

    走路走那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紧紧拉住哥哥的袖

    汪汪的泪水肚里流,虽有千言万语也难叫你回头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走西口移民运动始自明朝中期,及至清末、民国之初,蔚然成风。

    经典的《走西口》不仅和二人台这种民间艺术的诞生有着直接的关系,还和现代包头的诞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清乾隆二年1737,一位叫乔贵发的青年迫于生计从山西祁县乔家堡逃荒出来,加入到了走西口的人群中,随着人流落脚在包头,背包袱走进了福徵寺

    福徵寺,蒙古族称为“布特苏木”,汉译“包头”,是包头巴氏家族的家庙,蒙古族信仰的是藏传佛教,庙里供奉的是格鲁派宗师宗喀巴、佛祖释迦摩尼和成吉思汗,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土默特蒙古族在明朝中后期就开始牧在土默川,清乾隆年间,巴姓蒙古族的15个大户领受了包头的户口地,形成巴氏家族并修建了福徵寺。那些走西口到包头的汉族都要租用巴氏家族的户口地盖房、种地、做生意以谋生计。

    对未来生活毫无规划的乔贵发在别人的指点下找到了巴氏家族,当他硬着头皮走进那扇大门的时候,谁也想不到一个时代就此开启,而包头城的历史也将增添浓重的一笔。

    从开始的草料生意,到后来经营旅蒙业货栈,在近30年的时间里,乔贵发凭借个人的努力和天才的经商头脑在包头为他的商业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及至广为人知的“乔家大院”掌舵人——他的孙子乔致庸接管产业的时候,复盛公商号已经遍及包头钱庄、当铺、运输、制造等各个行业,到1945年倒闭时,复盛公一共延续了200余年的商业辉煌。

    由于复盛公的发展早于包头城垣的建成,所以研究包头的历史有句俗语叫“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这也是对创造西口商业文明的复盛公至高的评价。

    走西口推动了现代包头城的形成和发展,然而,包头的历史绝不仅限于此。

    包头还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早在国民革命时期,福徵寺曾经是包头的国民革命中心。1925年,蒙古族中共党员李裕智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国民党内蒙古省党部和包头市党部,巴氏家族的一些成员就参加了革命。 

    image.png 

    同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建立了包头第一个党组织——包头工委,李裕智出任工委书记。

    土地革命时期,王若飞、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过地下斗争。1929年,乌兰夫等一批热血青年从苏联回国,中共西蒙特委成立,福徵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赴苏联与共产国际联系的中转站。

    1931年,中共西北特委书记王若飞来包头指导工作,乌兰夫、李森等人就常与王若飞在福徵寺接头。后来,王若飞在泰安客栈不幸被捕,乌兰夫等人在福寺的掩护下才躲过了特务的追捕。如今,福徵寺已经成为包头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那些红色的记忆已经成为巴氏家族这座家庙不可缺少的精神内涵。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包头地区各族军民,开创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除此之外,在经济方面包头也有可圈可点的发展历史。1923年,平铁路通车包头。1931年,包头电灯面粉公司和永茂源甘草公司创办,包头开始有了近代工业。1934年,中德双方组织的“欧亚航空邮运股份有限公司”在包头修筑飞机场,开辟包头——宁夏——兰州航线,定期航班每周往返一次。饮食、服务业日益兴旺,市面日趋繁荣。

    1926年,民国政府设包头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进犯包头。“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统治期间设立包头特别市。

    1938年,包头设市。1945年实行市县并存。

     

    image.png 

    1959年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影

     

    1949年9月19日绥远发动“9·19”起义包头获得和平解放。

    1950年2月13日,包头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三、草原钢城生机盎然

    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包钢拥有历史上的若干纪录:在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被列入的重点项目;一号高炉从建成到建成流出第一炉铁水只用了16个月时间;周恩来总理亲自为高炉出水剪彩;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和科研基地等等。

    然而,这一切都要回归到1927年7月3日那一天。

    那一年,由中国和瑞典联合组成的中国西北考察团抵达包头,在白云鄂博附近的白音布拉格宿营,中国青年学者丁道衡也随团而来。在7月3日这天,他独自前往白云鄂博山里考察,忽然间发现矿砂散布、黑斑灿然,原来他竟然奇迹般地发现了白云鄂博铁矿,这正是日后包钢得以生产的母

    历经70年的发展,包钢目前已经形成年产钢铁双超1000万吨的生产规模,成为我国大型钢材生产基地和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科研基地,也成为了包头的地域名片之一。“草原钢城”之名因此不胫而走。

    1952年中共中央将包头列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明确提出将包头建设为以钢铁和机械制造工业为中心的新工业基地开始,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包头已经建设成为一个以冶金机械为支柱产业,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纺织、装备制造等骨干行业的门类较多的工业城市,成为中国西北部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

    包头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从古至今经历了数次大规模人口迁徙,从而造就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移民文化。从晋陕而来的走西口人群奔着的目标就是包头,这里是聚集处也是集散地,更是孕育500年晋商繁荣的摇篮。包头对晋商的发展,对汇通天下经济的发展,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对文化交融的发展与传承有着不可替代、无法磨灭的作用,给后人留下了无限发展的空间。也因此包头产生了与山西、陕西相关的走西口文化,其中的二人台、晋商文化,给包头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60年代,包头也出现了一次移民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包头仅有8万人口,后来由于国家对地主、富农的政策,使得很多的地主、富农从山西跑过来,成为了包头人。当时逃到包头的这些人以陕西省府谷县、山西省河曲县人居多,大部分都住在东河区的西脑包地区。上世纪50年代,一方面国家为了建设第二个钢铁基地——包钢、内蒙古一机、二机等机械制造厂,一大批河北、山东、天津、四川、辽宁等地的军转人员被分配到包头来支援建设,全国各地的所谓“盲流”也来到了包头,加入到大型企业的建设当中。另一方面,上个世纪50年代末晋陕地区连年旱灾,一大批饥民也“口里出口外”,来包头或靠手艺为生,或打工务农定居下来。到1962年的时候,包头的人口激增到100多万人,最终形成了“东河区山西人后裔居多,青山区河北人居多,昆都仑区东北人居多”的格局。更多移民的加入,给包头的地域文化带来的深远的影响。中原文化与北边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晋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交融、交错、交流,形成了包头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移民文化、阴山文化。这一移民文化也是草原文化灿烂的一部分,共同书写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辉煌的一篇。

    今天的草原钢城包头俨然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历经数千年的岁月风霜、人事代谢,这片古老的土地依旧充满活力、生机盎然。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第三届中华环境奖、全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纷至沓来,包头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扩大。

    绵延不断的阴山,广阔无边的草原,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还有现代化的城市,一起构成了土默川大地无穷无尽的生命动力和独特的魅力。供稿  李洋  编辑  李海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志说乡主】方志包头
  • 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又称“鹿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包头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腹地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交汇处,地理位置为北纬40°1542°43东经109°15110°26海拔1067.2米是国家呼包银榆经济带和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总面积27768平方公里,辖9个旗县区和一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包头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是中国境内以冶金、稀土、机械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中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和全球轻稀土产业中心,被誉称“草原钢城”“稀土之都”。具有明显的资源开发型特征。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也是联络华北和西北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一、多民族文明的历史舞台

    包头,地处中国北部边陲、蒙古高原的南端,南濒黄河,东西两侧是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北部边境插入蒙古大草原,阴山山脉贯穿全市中部。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北朝民歌相传是古代敕勒人生活的写照,是由北朝的鲜卑语翻译而来,歌中的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内蒙古土默特旗一带,而其中的大部分就集中在如今的包头境内。

    包头的人类历史绵延至史前时代。

    1979年,在位于包头市东河区以东15公里的阿善沟门的格膝盖,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数十处,这个考古发现证实大约6000年前,这里就开始有了人类的活动。

    包头北拒阴山,南临黄河,阴山台地和河谷成为适合生命繁衍的地方,包头的远古文明诞生在这里并不意外。

    在阿沟遗址的发掘中专家们发现,跨度几千年的五个文化层叠加在一起,说明了包头先民在这里的不断演进过程,无疑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曾经参与了阿沟遗址考古研究的包头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海斌,在对包头历史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包头先民在这里创造的远古文明,同目前在全国范围的考古相比,是具有文化范本意义的,所以称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也是准确的。”

    黄河流经包头的地段是原始人类较早活动的地方,在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古人类文化遗迹。那些打磨精致的石头,那些纹饰优美、颜色绚丽的陶器,那些制作精美的制装饰品,无不显现出包头先民的生活智慧和艺术天分。

    之后的数千年间,这里更孕育了多个少数民族,譬如方、山戎、林以至匈奴,这里成为他们游牧的家园。

    昭君坟渡口,古称金津,是天然岩石渡口,秦直道的终点,自古以来就是由南至北过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然而,它的重要不仅在于位置,更在于名称的变化,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便经此渡口过黄河奔赴阴山。

    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公元前33年,竟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到长安请求和亲,汉元帝忍痛将待诏王昭君于单于,成就了昭君和亲的千秋美名。

    而关于昭君出塞所走线路唐诗中曾提到过若干零碎的线索:“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驮管度阴山”,北周庾信更明确“敛眉光,还望夫人城”。 

    image.png 

    这些诗句里的信息还是很有价值的。包头科技大学历史教授张贵认为:诗中所言渡黄河、向阴山自然不要说了,光禄塞在包头边界,夫人城则就在包头境内。

    事实上,昭君出塞由陕西淳化县甘泉宫遗址出发,沿秦直道经今天的甘肃庆阳、陕西榆林、内蒙古东胜、杭锦旗到古金津,过黄河后沿稒阳道光禄,最后直抵漠北草原的单于庭,而所谓稒阳道则正在包头境内。古之稒阳道是指石门水河谷,而石门水也就是今天的昆都仑河。北魏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称昆都仑河为石门水,说其“稒北出石门障”,稒即今天的古城湾古城,石门即昆都仑河谷口。昆都仑河谷口是历代中原王朝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重要屏障,昆都仑河冲积扇早在秦代就设置了九原县。昆都仑河源于固阳春坤山,俗称昆都仑是指昆都仑河出大青山和乌拉山交界山口至入黄河口的冲积扇,今天包头市政府所在地昆都仑区、包钢的厂区和九原区的部分地区都集中在这里。

    在包头的召湾古墓群曾发现了若干汉代瓦当,其上刻有“单于天降”“单于和亲”“四夷尽服”等字样,说明这里可能是汉王朝帮助匈奴单于修建的行宫。而昭君出塞也不仅仅只是经过这里,这里也极有可能是她经常涉足的地方。

    与包头有关的还有大家熟知的一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三国时代第一武将吕布字奉先,并州五原郡原县人,出生地即在今包头市九原区。

    包头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交通要冲。

    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灵王20年筑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设九原郡,统驭阴山以南黄河两岸,其中九原郡即是包头故地。期间,始皇所秦直道直达这里。到了汉武帝时期元朔二年,改九原郡为五原郡,郡县治所均在包头境内。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在今天的固阳设置了怀朔镇,成为北方六镇的中心。唐王朝在河套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古城被一一废弃了。

    进入五代后,包头属统治。在这里设云内州,一直沿袭至金元,建制未变。元代初年,包头地区的冶炼业、纺织业、陶瓷业开始兴盛,出现了商品经济,商业活动随之兴旺起来。洪武元年1368,元亡明兴,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往岭北地区,明朝在漠南地区先后设置了卫所40多处分别为十三大塞王辖区,包头市当时属于晋王麾下者者口守御千户所。“土木堡之变”英宗复辟后东胜卫无人驻守,鞑靼在天顺年间1457—1464开始又规模地进入河套,后来蒙古族各部落陆续进驻河套,包头地区成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

    清王朝建立后,乾隆五年1741,萨拉齐建筑,设协理通判,这是包头地区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清嘉庆十四年1809设置包头镇。清朝同治九年1870前后,包头修筑城墙,东、南、西、东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包头已发展成为中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

    包头作为一个城市,形成较晚,从1809年设置包头算起,至今还不到200年。但是,由于包头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漫长的嬗变过程中,也曾几度成为演出威武雄壮活剧的历史舞台,故不应以设镇、筑城为限,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

     image.png 

    二、现代包头的诞生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走路走那大路的口人马多来解忧愁

    紧紧拉着哥哥的,汪汪的泪水肚里流

    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头,这一走要去多少时候

    盼你也要白了头,紧紧拉住哥哥的袖

    汪汪的泪水肚里流,虽有千言万语也难叫你回头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

    走路走那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紧紧拉住哥哥的袖

    汪汪的泪水肚里流,虽有千言万语也难叫你回头

    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

    走西口移民运动始自明朝中期,及至清末、民国之初,蔚然成风。

    经典的《走西口》不仅和二人台这种民间艺术的诞生有着直接的关系,还和现代包头的诞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清乾隆二年1737,一位叫乔贵发的青年迫于生计从山西祁县乔家堡逃荒出来,加入到了走西口的人群中,随着人流落脚在包头,背包袱走进了福徵寺

    福徵寺,蒙古族称为“布特苏木”,汉译“包头”,是包头巴氏家族的家庙,蒙古族信仰的是藏传佛教,庙里供奉的是格鲁派宗师宗喀巴、佛祖释迦摩尼和成吉思汗,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土默特蒙古族在明朝中后期就开始牧在土默川,清乾隆年间,巴姓蒙古族的15个大户领受了包头的户口地,形成巴氏家族并修建了福徵寺。那些走西口到包头的汉族都要租用巴氏家族的户口地盖房、种地、做生意以谋生计。

    对未来生活毫无规划的乔贵发在别人的指点下找到了巴氏家族,当他硬着头皮走进那扇大门的时候,谁也想不到一个时代就此开启,而包头城的历史也将增添浓重的一笔。

    从开始的草料生意,到后来经营旅蒙业货栈,在近30年的时间里,乔贵发凭借个人的努力和天才的经商头脑在包头为他的商业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及至广为人知的“乔家大院”掌舵人——他的孙子乔致庸接管产业的时候,复盛公商号已经遍及包头钱庄、当铺、运输、制造等各个行业,到1945年倒闭时,复盛公一共延续了200余年的商业辉煌。

    由于复盛公的发展早于包头城垣的建成,所以研究包头的历史有句俗语叫“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这也是对创造西口商业文明的复盛公至高的评价。

    走西口推动了现代包头城的形成和发展,然而,包头的历史绝不仅限于此。

    包头还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早在国民革命时期,福徵寺曾经是包头的国民革命中心。1925年,蒙古族中共党员李裕智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国民党内蒙古省党部和包头市党部,巴氏家族的一些成员就参加了革命。 

    image.png 

    同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建立了包头第一个党组织——包头工委,李裕智出任工委书记。

    土地革命时期,王若飞、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过地下斗争。1929年,乌兰夫等一批热血青年从苏联回国,中共西蒙特委成立,福徵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赴苏联与共产国际联系的中转站。

    1931年,中共西北特委书记王若飞来包头指导工作,乌兰夫、李森等人就常与王若飞在福徵寺接头。后来,王若飞在泰安客栈不幸被捕,乌兰夫等人在福寺的掩护下才躲过了特务的追捕。如今,福徵寺已经成为包头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那些红色的记忆已经成为巴氏家族这座家庙不可缺少的精神内涵。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包头地区各族军民,开创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除此之外,在经济方面包头也有可圈可点的发展历史。1923年,平铁路通车包头。1931年,包头电灯面粉公司和永茂源甘草公司创办,包头开始有了近代工业。1934年,中德双方组织的“欧亚航空邮运股份有限公司”在包头修筑飞机场,开辟包头——宁夏——兰州航线,定期航班每周往返一次。饮食、服务业日益兴旺,市面日趋繁荣。

    1926年,民国政府设包头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进犯包头。“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统治期间设立包头特别市。

    1938年,包头设市。1945年实行市县并存。

     

    image.png 

    1959年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影

     

    1949年9月19日绥远发动“9·19”起义包头获得和平解放。

    1950年2月13日,包头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三、草原钢城生机盎然

    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包钢拥有历史上的若干纪录:在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被列入的重点项目;一号高炉从建成到建成流出第一炉铁水只用了16个月时间;周恩来总理亲自为高炉出水剪彩;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和科研基地等等。

    然而,这一切都要回归到1927年7月3日那一天。

    那一年,由中国和瑞典联合组成的中国西北考察团抵达包头,在白云鄂博附近的白音布拉格宿营,中国青年学者丁道衡也随团而来。在7月3日这天,他独自前往白云鄂博山里考察,忽然间发现矿砂散布、黑斑灿然,原来他竟然奇迹般地发现了白云鄂博铁矿,这正是日后包钢得以生产的母

    历经70年的发展,包钢目前已经形成年产钢铁双超1000万吨的生产规模,成为我国大型钢材生产基地和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科研基地,也成为了包头的地域名片之一。“草原钢城”之名因此不胫而走。

    1952年中共中央将包头列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明确提出将包头建设为以钢铁和机械制造工业为中心的新工业基地开始,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包头已经建设成为一个以冶金机械为支柱产业,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纺织、装备制造等骨干行业的门类较多的工业城市,成为中国西北部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

    包头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从古至今经历了数次大规模人口迁徙,从而造就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移民文化。从晋陕而来的走西口人群奔着的目标就是包头,这里是聚集处也是集散地,更是孕育500年晋商繁荣的摇篮。包头对晋商的发展,对汇通天下经济的发展,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对文化交融的发展与传承有着不可替代、无法磨灭的作用,给后人留下了无限发展的空间。也因此包头产生了与山西、陕西相关的走西口文化,其中的二人台、晋商文化,给包头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60年代,包头也出现了一次移民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包头仅有8万人口,后来由于国家对地主、富农的政策,使得很多的地主、富农从山西跑过来,成为了包头人。当时逃到包头的这些人以陕西省府谷县、山西省河曲县人居多,大部分都住在东河区的西脑包地区。上世纪50年代,一方面国家为了建设第二个钢铁基地——包钢、内蒙古一机、二机等机械制造厂,一大批河北、山东、天津、四川、辽宁等地的军转人员被分配到包头来支援建设,全国各地的所谓“盲流”也来到了包头,加入到大型企业的建设当中。另一方面,上个世纪50年代末晋陕地区连年旱灾,一大批饥民也“口里出口外”,来包头或靠手艺为生,或打工务农定居下来。到1962年的时候,包头的人口激增到100多万人,最终形成了“东河区山西人后裔居多,青山区河北人居多,昆都仑区东北人居多”的格局。更多移民的加入,给包头的地域文化带来的深远的影响。中原文化与北边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晋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交融、交错、交流,形成了包头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移民文化、阴山文化。这一移民文化也是草原文化灿烂的一部分,共同书写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辉煌的一篇。

    今天的草原钢城包头俨然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历经数千年的岁月风霜、人事代谢,这片古老的土地依旧充满活力、生机盎然。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第三届中华环境奖、全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纷至沓来,包头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扩大。

    绵延不断的阴山,广阔无边的草原,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还有现代化的城市,一起构成了土默川大地无穷无尽的生命动力和独特的魅力。供稿  李洋  编辑  李海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