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2年  /  第一期

第一期

  • 【志说乡土】凉城 先秦两汉时期多民族文化汇集地
  • 凉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北纬40°1040°50东经112°02113°02地处阴山南麓和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是蒙、晋、三省区交界地带的中心,是沟通蒙晋冀的重要节点和交通枢纽。全县东西长约82公里,南北宽约73公里,总面积3458.3平方公里。

    凉城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里汉族和匈奴、鲜卑、乌桓、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回族等众多少数民族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先秦至两汉时期,这一地区出现了第一次文化大繁荣,形成了岱海文化。

    据香港文艺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的《凉城文化史》记载:在战国中后期,生活在境内的主要是汉人和匈奴。在汉朝时期,生活在凉城地区的主要为汉人。匈奴、乌桓、鲜卑人虽然不是主要生活在凉城地区的游牧民族,但也已有部分匈奴、乌桓人游牧于凉城地区。到东汉末年,随着匈奴、乌桓人的内附和鲜卑人的进入,凉城地区形成了汉、匈奴、乌桓、鲜卑人杂居错处的局面,并形成了各自的文化。

    凉城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

     

    一、汉族文化

     

    语言文字

    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支,汉族古称华夏、诸夏,随着汉朝的统一强大,始称汉人,其语言被称为汉语。而正式称为汉族,则是在民国时期才固定下来。汉人在语言上,每一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在词的构造上是单音词根,没有附加成分。在语法上,主要是以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虚词来表达语意。汉字是以形为主的字,一字一音。最早的文字是象形和记事的符号,以后又出现形声、会意、假借、转注等文字。汉字的注音字并不是拼音,所以有一字多音或一音多字的特点。还有一字多义或一义多字的特点的情况,造成汉字寓意深刻的特点。字的形体在汉朝之前有甲骨文、古文、篆书、隶书,后世又出现了楷书、行书、草书。

    文学艺术

    这一时期在今凉城地区流传的汉族文学我们仅知有民歌一首,即: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这首民歌反映了秦汉时期人们对修长城的痛恨。而在东汉末年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中亦有:“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这首诗中之诗句,与该民歌内容大同小异。该民歌应在包括凉城地区的今内蒙古地区流传。

    在凉城县六苏木镇古城佛爷南的石崖上镌刻的往咸宜”4个隶书字,每字大约5寸见方。据史学家考证为西汉晚期的作品,这里曾是西汉时期的古道,据陈直先生《汉书新证》一书认为王昭君和亲从此路经过。这一摩崖石刻为内蒙古境内最早的石刻艺术作品。

    宗教信仰

    在先秦至两汉时期,汉族的宗教信仰是多神崇拜。在今凉城地区的老虎山、板城、西白玉等新石器遗址发现的祭祀遗址,说明在原始社会时期,这些农耕人群就迷信巫术,产生“万物皆有灵”的观念,出现多神祭祀。直至汉朝,汉人亦有祭天地、祭社稷、日月星辰、风雨、祭山川等神灵信仰,此外还有祭祖先。而祖先崇拜的功能,一是体现;二是体现君,忠孝二字成为汉族体现伦理道德的核心。上述崇拜天神、崇拜祖先的汉族早期宗教,对汉族的文化、心理、生活的影响要比其他宗教影响更大,更深远。卜筮和看风水亦在两汉及其以前就非常盛行。卜筮是具有宗教色彩的决疑问难的手段,分占、占两种形式。其具体体现了人与神交流,人意求助天意或神灵的主要形式之一。看风水则是一种相术,古代称“堪舆”,有看阳宅和阴宅等形式,阳宅住房,阴宅即坟墓。风水学是汉族天人合一,阴阳学说及儒道佛诸家学说的综合运用。

     

    image.png 

    凉城县蛮汉山

     

    生活习俗

    在服饰上秦汉以前的文献没有“帽”字,而称头衣。贵族男子的头,男子长到20岁要举行加冠仪式,称为冠礼。在汉朝时,汉人只有小孩戴用。巾是一般平民的头,平民戴的巾一般是黑色或青色,因此秦朝称百姓为黔首,称仆隶为苍头。衣服通常是上衣下裳,裳即裙子,不分男女皆可穿用。把上衣下裳连接起来,下面到踝部,称为深。御寒的衣服有等。男女都穿肥裆裤,不分前后,可调换穿。衣服的颜色,普通老百姓常用黑蓝或不染色的粗布直接做成衣服,所以百姓被称为布衣或白衣。妇女的服饰主要有、衫、袄、服、、裙、等。襦即短外衣,是袖子窄小的紧身衣,是敞口的无袖内衣,为各阶层通用服饰。抱服是妇女的内衣,也称抱腰,是披肩,裙子有曳地长裙、双和短裙等。头饰有、钗、等,分别用金、银、骨、竹的材料制成。还有耳环、戒指、手镯等饰物。在汉朝时人们开始着被称作等。

    饮食方面主食以粟、麦为主,也叫,即今天的谷子,去皮后成为小米;有时也称,去皮后即黄米,菽即大豆。麦类食物有胡、汤、水引饼即今面条等,粟供熬粥。副食有蔬菜,据记载汉朝时期的蔬菜种类有、瓜、白菜、芋头、黄瓜等,从西域传来的蔬菜有菠菜、芹菜、西瓜、胡萝卜、茴香、胡豆蚕豆、葱、等。但雁门郡地处北地边陲,蔬菜的种类应该较少。肉食以猪肉为主,牛、羊肉次之,在汉朝已有饮茶、饮酒等习俗。

    汉族的居住以窑洞和土房为主,以院为单位,有房舍环绕住房的围墙组成。

    交通工具有马、牛和车辆,马最初用于战争坐骑或驮运,汉朝前车辆有单和双辕车两种。车的种类有小车、大车、战车、轺车等。

    婚育丧葬

    在先秦至两汉时期,汉族的婚姻为一夫多妻或一妻一夫制。婚姻观念以门第为、以财产为、以命相为等。有早婚、离婚、再婚的现象,汉朝不忌讳再嫁。其时,凉城地区的汉族多从中原而来,其家庭特征也与汉族传统家庭相似。家庭中以父系传承和父权统治为主,夫权至上,妇女属于从属地位。据《礼记》载:“妇女有三从之义,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孝道居主要地位,比较重视家族关系。汉族的婚姻是家族延续的链条。《礼记》载:“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并有良、官民、贫富、同姓、宗亲不通婚的习俗。婚礼有纳采名、纳吉、征、期、亲迎等六个程序,叫“六礼”。六礼齐备,婚姻关系始告成立。

    在人生礼仪上,秦汉时期有高,即子的习俗。婴儿降生民间俗称”,重生男,不重生女。有给孩子取贱名的习俗,还有以道教、佛教的名词为小孩取名者,西汉时人名以单名为主。小儿诞生一般要庆贺,举行诞生礼,男孩出生三天要举行射礼;无论男女都要在三天时举行“”仪式。三个月后举行剃胎发的仪式并佩戴长命锁,即后世演化为百日之习俗。到15岁时男儿要行冠礼,女儿要行笄礼,以示长大成人。

    丧葬中的殡殓死者礼仪有属,即在人弥留之际,家属守在床边,将轻柔的丝绵放在垂死者的口鼻之上,以其是否还有呼吸,即所谓“属以俟绝气”。人初死之时不能立即办丧事,还要为死者招魂,称为“复”。给死者沐浴、发、剪指甲,接着将米、珠玉、铜钱之类物品放入死者口中,称饭含”。并制作买路钱和小面饼给死者放入衣内。治丧有挂岁头纸、小、大殓、做、守灵、戴孝、出殡、安葬等等的程序。从凉城县汉朝北营子墓地的22座墓葬看,墓葬有砖砌和土窑式二种。式头向北、面向上仰身直肢,口铜钱1枚。多数墓葬无葬具,其中有木棺者5座,有1座,有棺、1座。说明汉朝时期富人丧葬有棺有椁,而穷人则只有棺或无葬具。这一墓地体现了东汉中晚期汉族的丧葬习俗。居丧守孝之礼比较复杂,一般守孝期为3年,还有“五服”制度,指守孝期穿丧服的各种定制。

    岁时习俗

    在汉朝时期岁时习俗有以下几种节日:

    正日正月初一,即后世之春节。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腊祭是古人在年终举行的庆祝农业丰收的报谢典礼,后来发展为隆重的节日——春节。古代在年终有猎禽兽祭祖先的风俗,叫作。从秦以后,将农历十二月称作腊月。

    清明节,上半月的节气。有踏青、扫墓祭祖等习俗。而把祭扫祖墓看得很郑重,如有因罪判刑者,不可上坟祭扫的礼俗。

    立春,西汉时期是帝王时气的日子。东汉时有人们迎春于郊外,民间还有做土牛送寒兆春之习俗。

    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春社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秋分前后。是汉初兴起的节日,社发端于先民们对土地的崇敬和膜拜,主祭土地神。春社以祈膏雨,五谷丰熟;秋社以百谷丰,所以报功。秋社时人们还用新收的谷与小猪一道祭祖、墓,为综合性的神灵祭祀。

    三月,是起源最早的节日之一,它来源于古代春季招魂除的巫教活动,该节巫术占主要地位。

    寒食,是汉朝新出现的民间节日,为纪念介子推而出现的节日。在这个节日禁烟火。

    夏至,夏至这一节气在汉朝是一个禁忌日,人们重视对门户的防守,避鬼邪入门。东汉发展为祭祖日,祭祀地祗

    日,秦汉时期兴起的节日,它与腊日并称大节,初伏在夏至后的第三庚日,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初为后。汉朝有日休假的规定。源于巫术仪式,民间则将日视为祭祖的又一节日。

    貙膢秋节,这是汉朝较特殊的节日,立秋日祭兽是貙膢的本义,即在立秋日举行祭之礼。

    七夕七月初七,汉朝时期为民俗大节,这一节日来源于人们对天体星辰的崇拜。人们观察织女星和牵牛星,作为秋季来临的季节象征。原为分离禁忌日,汉武帝时逐渐演变为男女的良宵欢会,由恶日转变为良辰吉日。汉朝时即有七月七乌鹊架桥牛郎会织女的神话爱情故事。有衣、晒书的风俗,还有妇女乞求智巧、学习针线等活动。

    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节。汉朝时期初步形成的节日,东汉时期九月九日主要作为禁忌日出现在民俗生活之中,东汉末初它由日向吉日转变,有登高、饮酒等习俗。

    秦岁首,因秦朝时以冬十月为年首,有贺岁、年、祭祖及劳农休息之节俗,为一大年节。它是伴随着农事周期结束的丰收节日,体现了年的本意。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才改正月为岁首。将此节改为十月节俗开始削弱。

    冬至节,西汉时期初步形成的大节日,有礼敬天神人鬼,祭祖贺冬观兆测年的习俗。东汉时期非常重视这一节日,皇帝要祭天,一般百姓则要祭祀祖先,上坟烧纸、送塞衣

    腊日,汉朝时期与正日齐名的盛大节日,汉武帝时确定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日闰岁为第四。汉人常正并称,腊节岁终,为一年中隆重的神灵献祭的仪式之一。与社构成年度祭祀周期,腊日为周期终点。汉朝时这一起源于原始时期的节日其宗教性质削弱,形成驱、庆祝、团聚、送寒逐疫的节俗,击鼓是驱、庆祝的法器。主祭神、祖先,团聚宴饮。腊日相当于后世的大年三十。

    从上述汉朝时期形成的节日来看,体现了汉人的宗教信仰。在每个节日中,都有祭天、祭鬼、祭祖等活动,表达对天、对祖先的尊崇与怀念,这些节反映了农耕文化的生活规律,体现了农耕文化的重视节气的本质。

     

    二、匈奴文化

     

    语言、文学、艺术

    匈奴人没有创造使用自己的文字,汉和匈奴间往来都是使用汉字。匈奴语言是乌拉尔——阿尔泰语系的一支。如匈奴语“撑”即“天”的意思;匈奴子为孤涂”;一国之长谓之“单于”;“阏氏”即单于的女人;“居次”为女之号,如汉语的公主之意;“湩酪”为乳汁之意,等等。

    文化传播也只是靠口头民歌传唱。有一首著名的匈奴民歌,这首民歌被称作《匈奴歌》: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这是在汉武帝元狩二年121年,匈奴被汉朝击溃,失去祁连山、焉支山后所作之民歌,表现出匈奴浓厚的游牧文化色彩和现实主义精神。

    另有一首描写匈奴的诗为《胡吹歌》:

    上马不捉鞭,反杨柳枝;

    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这首诗据推断为匈奴族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离愁别苦之情的诗,体现了匈奴人特有的含蓄、深沉、强悍的悲壮情调,与游牧民族的粗犷、豪爽的性格相一致。

    匈奴人能歌善舞,有自己的音乐,在《汉书》和《后汉书》中均有记载,他们的民族乐器主要有胡笳、琵琶、鞞和胡箎。其中胡笳应为匈奴的国乐,他的哀怨悲之调非常感人,不仅是匈奴娱乐的乐器,也是战斗中的号角。匈奴的其它娱乐活动有胡舞与胡。在凉城县永兴镇的饮牛沟战国晚期墓地、天成乡的东双古城墓地和岱海镇朝号沟墓地等出土的铜饰牌、件可反映出匈奴精湛的冶铁技艺。这些造型艺术精湛的动物牌、件,其内容与匈奴的生活有关,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哲学、宗教

    匈奴有祭天地、日月、祖先的习俗,认为单于是天立的,称之为“天之骄子”。单于天的意思。祁连匈奴语意也为“天”,支即单于“阏氏”的谐音。匈奴人认为单于像天一样伟大,人世间单于独尊,所以被称为天单于。这是匈奴人对天的崇拜与神化。因匈奴人长期游牧在茫茫草原上,靠天养畜,认为天至高无上、不可抗拒,所以对天产生了敬畏之感。重日月星辰,把天、日月看成宇宙与人类万物的源泉,世界与人类的主宰。这是匈奴人普遍的世界观与宗教信仰。于是出现了如“举事而星月,月盛壮则攻城,月亏则退兵”,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政治大事、军事大事,均取决于星月之表象,择良辰吉日而行。

    匈奴人崇拜祖先,分庙祭、祭两种,并将其与天地日月星辰等自然崇拜同等对待。他们相信人死后有灵魂,乞求祖先保佑草原人畜兴旺,免灾避祸。

    匈奴人信仰萨满巫术,对许多现象不能作科学解释,遂以为神明,敬畏而避之。巫术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用来治病。

     

    image.png 

    凉城县岱海国际滑雪场

     

    教育、科技、体育

    匈奴没有专门的学校教育,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生产经验传承和军政大事的处理,是通过言传身教来实施。匈奴的科技《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载:头,胡星也。”胡星是匈奴人的族与立国的星象,是用于观察天象的图腾柱。匈奴人有“日上”为良辰吉时的习惯,“”即每月的五、六、十五、十六、二十五、二十六日,这是匈奴历法观念。从阴山的岩画中可知有十二生肖概念。匈奴人认为一年有正月、五月、九月三

    正月为龙星出地,万物复苏,百作待举,“建作于孟春”;五月为龙星在天顶,正当大好时节,亦是大忙季节;九月为龙星入地,秋高气爽,草原马,开始课校人畜,作一年之总结。一年三是匈奴人天象、历法行事的具体体现。

    体育活动盛行走马、斗骆驼、摔跤等娱乐活动。据《北史》载:“匈奴,岁有三龙祠……走马及骆驼为乐。”

    生活习俗

    匈奴饮食以食畜肉为主,《隋书》载:“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匈奴的肉食除来自牧养的牲畜外,还有来自狩猎所获。有用火烤肉待客的习俗。匈奴人还将牛、马、羊乳汁制成“”食用。湩酪即奶酪,是匈奴人生活中极具营养的必备饮食。在匈奴贵族中有饮酒的嗜好。衣着以牛、马、羊、狐、等毛皮加工成轻裘穿之“衣其皮革,被旃裘”。匈奴还有“罽帐”,即毛织品。北匈奴还曾向东汉王朝“贡马及裘”。他们用牲畜皮毛制成毡帐,用毛毡子为墙而成的“穹庐”,便是匈奴人的居住之所。出行以马代步。匈奴“以马上战斗为国”,马在匈奴人生活、军事活动中起重要作用。除此而外,匈奴的交通工具还有胡车和皮筏。

    婚丧习俗

    匈奴的婚姻习俗有收继婚,“妻后母,报寡嫂”的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娶其妻妻之。”匈奴人婚嫁一般为男方向女方送聘礼,聘礼多为或马。男方要在女方家一或二年,为女方家服务。然后女方家以厚礼,送到男方家中。丧葬习俗为人死“举国号哭,成至面流血”“夕殓,旬日而”。无论生前还是死后有尚左习俗,长者居左,以左为上。匈奴的参拜、相见礼俗是凡外族人一律去指汉族所持的符节,以墨黥面,方准入账单于,以墨黥面表示尊重。崇尚武功,不仅男人能挽弓,妇女亦能战斗。贵壮贱老,食肉时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这从汉末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中贱老弱兮壮为美”的词句中可见一斑。

    祭祀、节俭

    匈奴一年有三次龙祠,《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载:“岁正月,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城,祭祖先、天地、鬼神。”《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载:“匈奴,岁有三龙祠,祭天神。”三次大会,各部首领祭天神,议国事;南单于兼祠汉帝外,还有走马、斗骆驼、摔跤等比赛活动,是匈奴人三次较大的祭祀节会。

    匈奴人的林据《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载秋马肥,大会林,课校人畜计。”可知匈奴有崇拜树的习俗,林即绕林木而祭,且商议军国大事,可见秋祭的重要性。

     

    三、乌桓文化

     

    乌桓人的经济生活以游牧、狩猎为主,兼有农耕和手工业。马、羊、牛是乌桓人放牧的主要牲畜。他们见鸟兽孕乳,以别四节,耕种常以布谷鸣叫为候。乌桓人的习俗,据《金史》载:“贵少而贱老,其性悍塞。怒则杀父兄,而终不害其母,以母有族类,父兄无相报故也”。因而乌桓人习惯上有“自杀其父兄无罪”的法规。其婚俗有“妻后母,报寡嫂,则归其故”的习惯,并保留有群婚、抢婚等残余。乌桓“其嫁娶则先略女通情,或半岁百日,然后送牛马,以为聘币,婿随妻还家,妻家无尊卑,旦旦拜之,而不拜其父母。为妻家仆役。一二年间,妻家乃厚遣送女,居处财务一皆为办。”在战争中有“贵兵”的习俗,凡战死者,皆受到社会的尊重。“敛尸以棺,有哭泣之哀,至葬则歌舞相送。”还有“敬鬼神,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先大人有健名者,用牛羊,皆烧之。”这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乌桓人老者有病,用艾灸医治,或石自,或上,或在病痛处用刀决出血,及祈求天地山川之神保佑,无针药。

    乌桓人原为东胡的一支,无文字,以刻木为信。语言与鲜卑相同。“其姓氏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其服饰以兽皮作,或穿用兽毛制作的毛织品。乌桓人男女都”,即圆秃。女人结婚时才蓄发为,戴句决”,句决如后世蒙古族之高冠帽姑姑。饰以黄金、石。他们平时头是因为有戴木帽子和包头的习惯。乌桓人以食肉饮酪为主,农产物中以种植的青穄糜子为食,亦有饮酒的习惯。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住房是以木杆子为支撑。以即毡子为墙壁的圆开一类的帷幕小屋,将出入口设于东边,以向太阳,这是因为乌桓人有尊仰日出的习俗。交通出行以马匹和骆驼代步。

     

    四、鲜卑文化

     

    鲜卑亦为原东胡的一支,鲜卑人有自己的语言,即鲜卑语,属阿尔泰语系中的蒙古语系,但无自己的文字。著名历史学家缪钺先生言:“鲜卑据中国北方二百余年,在中国古代史中居重要地位,则与鲜卑人同来中国之鲜卑语,治史之士所不可不留意者。”如鲜卑语中的鲜卑,汉语译为带钩,另说为祥瑞之意;可汗为官家、皇亲、君主之意;拓跋为后之意;推为钻研之意;檀石槐为灵异、奇异之意;铁弗指胡父鲜卑母之后裔;慕容是富的意思,一说是步之论,另说与拓跋意思相同;弹汗山意为白山,用现代蒙古语即能译为带钩。

    发是鲜卑等北方民族的发式特点,男女婚嫁都要头,“嫁女娶妇,头饮宴”即剃去一部分,保留一部分。还有头的风俗,即打成辫子。

    鲜卑丧葬的习俗是尸以,用狗、马、衣物等殡葬。“死则潜埋,无坟垄处所,至于葬送,皆虚设棺柩,立冢,生时车马、器用皆烧之,以亡者。”信仰萨满巫术,萨满即后来所说的巫师,在现代看来近似我们所说的阴阳二则。编辑  李海峰

     

    image.png 

    凉城县岱海风景区


  • 【志说乡土】凉城 先秦两汉时期多民族文化汇集地
  • 凉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北纬40°1040°50东经112°02113°02地处阴山南麓和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是蒙、晋、三省区交界地带的中心,是沟通蒙晋冀的重要节点和交通枢纽。全县东西长约82公里,南北宽约73公里,总面积3458.3平方公里。

    凉城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里汉族和匈奴、鲜卑、乌桓、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回族等众多少数民族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先秦至两汉时期,这一地区出现了第一次文化大繁荣,形成了岱海文化。

    据香港文艺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的《凉城文化史》记载:在战国中后期,生活在境内的主要是汉人和匈奴。在汉朝时期,生活在凉城地区的主要为汉人。匈奴、乌桓、鲜卑人虽然不是主要生活在凉城地区的游牧民族,但也已有部分匈奴、乌桓人游牧于凉城地区。到东汉末年,随着匈奴、乌桓人的内附和鲜卑人的进入,凉城地区形成了汉、匈奴、乌桓、鲜卑人杂居错处的局面,并形成了各自的文化。

    凉城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

     

    一、汉族文化

     

    语言文字

    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支,汉族古称华夏、诸夏,随着汉朝的统一强大,始称汉人,其语言被称为汉语。而正式称为汉族,则是在民国时期才固定下来。汉人在语言上,每一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在词的构造上是单音词根,没有附加成分。在语法上,主要是以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虚词来表达语意。汉字是以形为主的字,一字一音。最早的文字是象形和记事的符号,以后又出现形声、会意、假借、转注等文字。汉字的注音字并不是拼音,所以有一字多音或一音多字的特点。还有一字多义或一义多字的特点的情况,造成汉字寓意深刻的特点。字的形体在汉朝之前有甲骨文、古文、篆书、隶书,后世又出现了楷书、行书、草书。

    文学艺术

    这一时期在今凉城地区流传的汉族文学我们仅知有民歌一首,即: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这首民歌反映了秦汉时期人们对修长城的痛恨。而在东汉末年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中亦有:“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这首诗中之诗句,与该民歌内容大同小异。该民歌应在包括凉城地区的今内蒙古地区流传。

    在凉城县六苏木镇古城佛爷南的石崖上镌刻的往咸宜”4个隶书字,每字大约5寸见方。据史学家考证为西汉晚期的作品,这里曾是西汉时期的古道,据陈直先生《汉书新证》一书认为王昭君和亲从此路经过。这一摩崖石刻为内蒙古境内最早的石刻艺术作品。

    宗教信仰

    在先秦至两汉时期,汉族的宗教信仰是多神崇拜。在今凉城地区的老虎山、板城、西白玉等新石器遗址发现的祭祀遗址,说明在原始社会时期,这些农耕人群就迷信巫术,产生“万物皆有灵”的观念,出现多神祭祀。直至汉朝,汉人亦有祭天地、祭社稷、日月星辰、风雨、祭山川等神灵信仰,此外还有祭祖先。而祖先崇拜的功能,一是体现;二是体现君,忠孝二字成为汉族体现伦理道德的核心。上述崇拜天神、崇拜祖先的汉族早期宗教,对汉族的文化、心理、生活的影响要比其他宗教影响更大,更深远。卜筮和看风水亦在两汉及其以前就非常盛行。卜筮是具有宗教色彩的决疑问难的手段,分占、占两种形式。其具体体现了人与神交流,人意求助天意或神灵的主要形式之一。看风水则是一种相术,古代称“堪舆”,有看阳宅和阴宅等形式,阳宅住房,阴宅即坟墓。风水学是汉族天人合一,阴阳学说及儒道佛诸家学说的综合运用。

     

    image.png 

    凉城县蛮汉山

     

    生活习俗

    在服饰上秦汉以前的文献没有“帽”字,而称头衣。贵族男子的头,男子长到20岁要举行加冠仪式,称为冠礼。在汉朝时,汉人只有小孩戴用。巾是一般平民的头,平民戴的巾一般是黑色或青色,因此秦朝称百姓为黔首,称仆隶为苍头。衣服通常是上衣下裳,裳即裙子,不分男女皆可穿用。把上衣下裳连接起来,下面到踝部,称为深。御寒的衣服有等。男女都穿肥裆裤,不分前后,可调换穿。衣服的颜色,普通老百姓常用黑蓝或不染色的粗布直接做成衣服,所以百姓被称为布衣或白衣。妇女的服饰主要有、衫、袄、服、、裙、等。襦即短外衣,是袖子窄小的紧身衣,是敞口的无袖内衣,为各阶层通用服饰。抱服是妇女的内衣,也称抱腰,是披肩,裙子有曳地长裙、双和短裙等。头饰有、钗、等,分别用金、银、骨、竹的材料制成。还有耳环、戒指、手镯等饰物。在汉朝时人们开始着被称作等。

    饮食方面主食以粟、麦为主,也叫,即今天的谷子,去皮后成为小米;有时也称,去皮后即黄米,菽即大豆。麦类食物有胡、汤、水引饼即今面条等,粟供熬粥。副食有蔬菜,据记载汉朝时期的蔬菜种类有、瓜、白菜、芋头、黄瓜等,从西域传来的蔬菜有菠菜、芹菜、西瓜、胡萝卜、茴香、胡豆蚕豆、葱、等。但雁门郡地处北地边陲,蔬菜的种类应该较少。肉食以猪肉为主,牛、羊肉次之,在汉朝已有饮茶、饮酒等习俗。

    汉族的居住以窑洞和土房为主,以院为单位,有房舍环绕住房的围墙组成。

    交通工具有马、牛和车辆,马最初用于战争坐骑或驮运,汉朝前车辆有单和双辕车两种。车的种类有小车、大车、战车、轺车等。

    婚育丧葬

    在先秦至两汉时期,汉族的婚姻为一夫多妻或一妻一夫制。婚姻观念以门第为、以财产为、以命相为等。有早婚、离婚、再婚的现象,汉朝不忌讳再嫁。其时,凉城地区的汉族多从中原而来,其家庭特征也与汉族传统家庭相似。家庭中以父系传承和父权统治为主,夫权至上,妇女属于从属地位。据《礼记》载:“妇女有三从之义,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孝道居主要地位,比较重视家族关系。汉族的婚姻是家族延续的链条。《礼记》载:“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并有良、官民、贫富、同姓、宗亲不通婚的习俗。婚礼有纳采名、纳吉、征、期、亲迎等六个程序,叫“六礼”。六礼齐备,婚姻关系始告成立。

    在人生礼仪上,秦汉时期有高,即子的习俗。婴儿降生民间俗称”,重生男,不重生女。有给孩子取贱名的习俗,还有以道教、佛教的名词为小孩取名者,西汉时人名以单名为主。小儿诞生一般要庆贺,举行诞生礼,男孩出生三天要举行射礼;无论男女都要在三天时举行“”仪式。三个月后举行剃胎发的仪式并佩戴长命锁,即后世演化为百日之习俗。到15岁时男儿要行冠礼,女儿要行笄礼,以示长大成人。

    丧葬中的殡殓死者礼仪有属,即在人弥留之际,家属守在床边,将轻柔的丝绵放在垂死者的口鼻之上,以其是否还有呼吸,即所谓“属以俟绝气”。人初死之时不能立即办丧事,还要为死者招魂,称为“复”。给死者沐浴、发、剪指甲,接着将米、珠玉、铜钱之类物品放入死者口中,称饭含”。并制作买路钱和小面饼给死者放入衣内。治丧有挂岁头纸、小、大殓、做、守灵、戴孝、出殡、安葬等等的程序。从凉城县汉朝北营子墓地的22座墓葬看,墓葬有砖砌和土窑式二种。式头向北、面向上仰身直肢,口铜钱1枚。多数墓葬无葬具,其中有木棺者5座,有1座,有棺、1座。说明汉朝时期富人丧葬有棺有椁,而穷人则只有棺或无葬具。这一墓地体现了东汉中晚期汉族的丧葬习俗。居丧守孝之礼比较复杂,一般守孝期为3年,还有“五服”制度,指守孝期穿丧服的各种定制。

    岁时习俗

    在汉朝时期岁时习俗有以下几种节日:

    正日正月初一,即后世之春节。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腊祭是古人在年终举行的庆祝农业丰收的报谢典礼,后来发展为隆重的节日——春节。古代在年终有猎禽兽祭祖先的风俗,叫作。从秦以后,将农历十二月称作腊月。

    清明节,上半月的节气。有踏青、扫墓祭祖等习俗。而把祭扫祖墓看得很郑重,如有因罪判刑者,不可上坟祭扫的礼俗。

    立春,西汉时期是帝王时气的日子。东汉时有人们迎春于郊外,民间还有做土牛送寒兆春之习俗。

    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春社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秋分前后。是汉初兴起的节日,社发端于先民们对土地的崇敬和膜拜,主祭土地神。春社以祈膏雨,五谷丰熟;秋社以百谷丰,所以报功。秋社时人们还用新收的谷与小猪一道祭祖、墓,为综合性的神灵祭祀。

    三月,是起源最早的节日之一,它来源于古代春季招魂除的巫教活动,该节巫术占主要地位。

    寒食,是汉朝新出现的民间节日,为纪念介子推而出现的节日。在这个节日禁烟火。

    夏至,夏至这一节气在汉朝是一个禁忌日,人们重视对门户的防守,避鬼邪入门。东汉发展为祭祖日,祭祀地祗

    日,秦汉时期兴起的节日,它与腊日并称大节,初伏在夏至后的第三庚日,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初为后。汉朝有日休假的规定。源于巫术仪式,民间则将日视为祭祖的又一节日。

    貙膢秋节,这是汉朝较特殊的节日,立秋日祭兽是貙膢的本义,即在立秋日举行祭之礼。

    七夕七月初七,汉朝时期为民俗大节,这一节日来源于人们对天体星辰的崇拜。人们观察织女星和牵牛星,作为秋季来临的季节象征。原为分离禁忌日,汉武帝时逐渐演变为男女的良宵欢会,由恶日转变为良辰吉日。汉朝时即有七月七乌鹊架桥牛郎会织女的神话爱情故事。有衣、晒书的风俗,还有妇女乞求智巧、学习针线等活动。

    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节。汉朝时期初步形成的节日,东汉时期九月九日主要作为禁忌日出现在民俗生活之中,东汉末初它由日向吉日转变,有登高、饮酒等习俗。

    秦岁首,因秦朝时以冬十月为年首,有贺岁、年、祭祖及劳农休息之节俗,为一大年节。它是伴随着农事周期结束的丰收节日,体现了年的本意。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才改正月为岁首。将此节改为十月节俗开始削弱。

    冬至节,西汉时期初步形成的大节日,有礼敬天神人鬼,祭祖贺冬观兆测年的习俗。东汉时期非常重视这一节日,皇帝要祭天,一般百姓则要祭祀祖先,上坟烧纸、送塞衣

    腊日,汉朝时期与正日齐名的盛大节日,汉武帝时确定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日闰岁为第四。汉人常正并称,腊节岁终,为一年中隆重的神灵献祭的仪式之一。与社构成年度祭祀周期,腊日为周期终点。汉朝时这一起源于原始时期的节日其宗教性质削弱,形成驱、庆祝、团聚、送寒逐疫的节俗,击鼓是驱、庆祝的法器。主祭神、祖先,团聚宴饮。腊日相当于后世的大年三十。

    从上述汉朝时期形成的节日来看,体现了汉人的宗教信仰。在每个节日中,都有祭天、祭鬼、祭祖等活动,表达对天、对祖先的尊崇与怀念,这些节反映了农耕文化的生活规律,体现了农耕文化的重视节气的本质。

     

    二、匈奴文化

     

    语言、文学、艺术

    匈奴人没有创造使用自己的文字,汉和匈奴间往来都是使用汉字。匈奴语言是乌拉尔——阿尔泰语系的一支。如匈奴语“撑”即“天”的意思;匈奴子为孤涂”;一国之长谓之“单于”;“阏氏”即单于的女人;“居次”为女之号,如汉语的公主之意;“湩酪”为乳汁之意,等等。

    文化传播也只是靠口头民歌传唱。有一首著名的匈奴民歌,这首民歌被称作《匈奴歌》: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这是在汉武帝元狩二年121年,匈奴被汉朝击溃,失去祁连山、焉支山后所作之民歌,表现出匈奴浓厚的游牧文化色彩和现实主义精神。

    另有一首描写匈奴的诗为《胡吹歌》:

    上马不捉鞭,反杨柳枝;

    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这首诗据推断为匈奴族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离愁别苦之情的诗,体现了匈奴人特有的含蓄、深沉、强悍的悲壮情调,与游牧民族的粗犷、豪爽的性格相一致。

    匈奴人能歌善舞,有自己的音乐,在《汉书》和《后汉书》中均有记载,他们的民族乐器主要有胡笳、琵琶、鞞和胡箎。其中胡笳应为匈奴的国乐,他的哀怨悲之调非常感人,不仅是匈奴娱乐的乐器,也是战斗中的号角。匈奴的其它娱乐活动有胡舞与胡。在凉城县永兴镇的饮牛沟战国晚期墓地、天成乡的东双古城墓地和岱海镇朝号沟墓地等出土的铜饰牌、件可反映出匈奴精湛的冶铁技艺。这些造型艺术精湛的动物牌、件,其内容与匈奴的生活有关,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哲学、宗教

    匈奴有祭天地、日月、祖先的习俗,认为单于是天立的,称之为“天之骄子”。单于天的意思。祁连匈奴语意也为“天”,支即单于“阏氏”的谐音。匈奴人认为单于像天一样伟大,人世间单于独尊,所以被称为天单于。这是匈奴人对天的崇拜与神化。因匈奴人长期游牧在茫茫草原上,靠天养畜,认为天至高无上、不可抗拒,所以对天产生了敬畏之感。重日月星辰,把天、日月看成宇宙与人类万物的源泉,世界与人类的主宰。这是匈奴人普遍的世界观与宗教信仰。于是出现了如“举事而星月,月盛壮则攻城,月亏则退兵”,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政治大事、军事大事,均取决于星月之表象,择良辰吉日而行。

    匈奴人崇拜祖先,分庙祭、祭两种,并将其与天地日月星辰等自然崇拜同等对待。他们相信人死后有灵魂,乞求祖先保佑草原人畜兴旺,免灾避祸。

    匈奴人信仰萨满巫术,对许多现象不能作科学解释,遂以为神明,敬畏而避之。巫术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用来治病。

     

    image.png 

    凉城县岱海国际滑雪场

     

    教育、科技、体育

    匈奴没有专门的学校教育,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生产经验传承和军政大事的处理,是通过言传身教来实施。匈奴的科技《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载:头,胡星也。”胡星是匈奴人的族与立国的星象,是用于观察天象的图腾柱。匈奴人有“日上”为良辰吉时的习惯,“”即每月的五、六、十五、十六、二十五、二十六日,这是匈奴历法观念。从阴山的岩画中可知有十二生肖概念。匈奴人认为一年有正月、五月、九月三

    正月为龙星出地,万物复苏,百作待举,“建作于孟春”;五月为龙星在天顶,正当大好时节,亦是大忙季节;九月为龙星入地,秋高气爽,草原马,开始课校人畜,作一年之总结。一年三是匈奴人天象、历法行事的具体体现。

    体育活动盛行走马、斗骆驼、摔跤等娱乐活动。据《北史》载:“匈奴,岁有三龙祠……走马及骆驼为乐。”

    生活习俗

    匈奴饮食以食畜肉为主,《隋书》载:“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匈奴的肉食除来自牧养的牲畜外,还有来自狩猎所获。有用火烤肉待客的习俗。匈奴人还将牛、马、羊乳汁制成“”食用。湩酪即奶酪,是匈奴人生活中极具营养的必备饮食。在匈奴贵族中有饮酒的嗜好。衣着以牛、马、羊、狐、等毛皮加工成轻裘穿之“衣其皮革,被旃裘”。匈奴还有“罽帐”,即毛织品。北匈奴还曾向东汉王朝“贡马及裘”。他们用牲畜皮毛制成毡帐,用毛毡子为墙而成的“穹庐”,便是匈奴人的居住之所。出行以马代步。匈奴“以马上战斗为国”,马在匈奴人生活、军事活动中起重要作用。除此而外,匈奴的交通工具还有胡车和皮筏。

    婚丧习俗

    匈奴的婚姻习俗有收继婚,“妻后母,报寡嫂”的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娶其妻妻之。”匈奴人婚嫁一般为男方向女方送聘礼,聘礼多为或马。男方要在女方家一或二年,为女方家服务。然后女方家以厚礼,送到男方家中。丧葬习俗为人死“举国号哭,成至面流血”“夕殓,旬日而”。无论生前还是死后有尚左习俗,长者居左,以左为上。匈奴的参拜、相见礼俗是凡外族人一律去指汉族所持的符节,以墨黥面,方准入账单于,以墨黥面表示尊重。崇尚武功,不仅男人能挽弓,妇女亦能战斗。贵壮贱老,食肉时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这从汉末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中贱老弱兮壮为美”的词句中可见一斑。

    祭祀、节俭

    匈奴一年有三次龙祠,《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载:“岁正月,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城,祭祖先、天地、鬼神。”《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载:“匈奴,岁有三龙祠,祭天神。”三次大会,各部首领祭天神,议国事;南单于兼祠汉帝外,还有走马、斗骆驼、摔跤等比赛活动,是匈奴人三次较大的祭祀节会。

    匈奴人的林据《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载秋马肥,大会林,课校人畜计。”可知匈奴有崇拜树的习俗,林即绕林木而祭,且商议军国大事,可见秋祭的重要性。

     

    三、乌桓文化

     

    乌桓人的经济生活以游牧、狩猎为主,兼有农耕和手工业。马、羊、牛是乌桓人放牧的主要牲畜。他们见鸟兽孕乳,以别四节,耕种常以布谷鸣叫为候。乌桓人的习俗,据《金史》载:“贵少而贱老,其性悍塞。怒则杀父兄,而终不害其母,以母有族类,父兄无相报故也”。因而乌桓人习惯上有“自杀其父兄无罪”的法规。其婚俗有“妻后母,报寡嫂,则归其故”的习惯,并保留有群婚、抢婚等残余。乌桓“其嫁娶则先略女通情,或半岁百日,然后送牛马,以为聘币,婿随妻还家,妻家无尊卑,旦旦拜之,而不拜其父母。为妻家仆役。一二年间,妻家乃厚遣送女,居处财务一皆为办。”在战争中有“贵兵”的习俗,凡战死者,皆受到社会的尊重。“敛尸以棺,有哭泣之哀,至葬则歌舞相送。”还有“敬鬼神,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先大人有健名者,用牛羊,皆烧之。”这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乌桓人老者有病,用艾灸医治,或石自,或上,或在病痛处用刀决出血,及祈求天地山川之神保佑,无针药。

    乌桓人原为东胡的一支,无文字,以刻木为信。语言与鲜卑相同。“其姓氏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其服饰以兽皮作,或穿用兽毛制作的毛织品。乌桓人男女都”,即圆秃。女人结婚时才蓄发为,戴句决”,句决如后世蒙古族之高冠帽姑姑。饰以黄金、石。他们平时头是因为有戴木帽子和包头的习惯。乌桓人以食肉饮酪为主,农产物中以种植的青穄糜子为食,亦有饮酒的习惯。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住房是以木杆子为支撑。以即毡子为墙壁的圆开一类的帷幕小屋,将出入口设于东边,以向太阳,这是因为乌桓人有尊仰日出的习俗。交通出行以马匹和骆驼代步。

     

    四、鲜卑文化

     

    鲜卑亦为原东胡的一支,鲜卑人有自己的语言,即鲜卑语,属阿尔泰语系中的蒙古语系,但无自己的文字。著名历史学家缪钺先生言:“鲜卑据中国北方二百余年,在中国古代史中居重要地位,则与鲜卑人同来中国之鲜卑语,治史之士所不可不留意者。”如鲜卑语中的鲜卑,汉语译为带钩,另说为祥瑞之意;可汗为官家、皇亲、君主之意;拓跋为后之意;推为钻研之意;檀石槐为灵异、奇异之意;铁弗指胡父鲜卑母之后裔;慕容是富的意思,一说是步之论,另说与拓跋意思相同;弹汗山意为白山,用现代蒙古语即能译为带钩。

    发是鲜卑等北方民族的发式特点,男女婚嫁都要头,“嫁女娶妇,头饮宴”即剃去一部分,保留一部分。还有头的风俗,即打成辫子。

    鲜卑丧葬的习俗是尸以,用狗、马、衣物等殡葬。“死则潜埋,无坟垄处所,至于葬送,皆虚设棺柩,立冢,生时车马、器用皆烧之,以亡者。”信仰萨满巫术,萨满即后来所说的巫师,在现代看来近似我们所说的阴阳二则。编辑  李海峰

     

    image.png 

    凉城县岱海风景区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