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0年  /  第三期
  • (志鉴论坛)锦上添花与画蛇添足——浅谈照片在村志中的应用与创新
  •    “照片”是村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有“无照不成志”之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照片作为一种最为突出的图片资料,越来越多的被村志所采用,然而至今使用效果却是良莠不齐,急需规范与创新。为此,本文仅结合目前崂山区如火如荼的村志编修实践进行探讨与创新,以期达到“锦上添花”、杜绝“画蛇添足”的目标。

    1、重要作用

    照片对一部村志可发挥文字记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节省文字,佐证记述的真实性、可靠性,弥补文字的不足,更能增强形象直观性,表现出事物的细微情节,还能形象地表明文字难以表述的事物状态。例如村志中的山脉、河流、名胜古迹,道路桥梁,车站码头,重点标志性建筑等内容,如能附照片一幅,则可以通过客观形象的照片,使读者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如感其势,收到文字所达不到的效果。另外,照片还能准确地记载山川、河流、水库、道路、车站、码头、街巷、居民区的位置、状态和规模,给后人留下准确的史料。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危旧房屋改造,很多街巷消失,如果能留下新旧对比的照片,要比文字说明更加真实和准确。

    1)见证历史:照片拍摄都是以真实存在的客观对象为反映的,其形成过程就是客观记录历史的过程,真实性是“照片”的本质特征。时空的变换不可重复,而照片却能保留历史事物的原始风貌,形象生动地反映历史事件情景,客观真实地见证历史、再现历史。照片的写实性是其他资料不能比拟的,丰富的照片、能使村志记述的内容得到充分、直观的佐证,其作为一种基本体裁所特有的作用及存史价值无以替代。好的村志照片,不但能给读者赏心悦目之感,而且会向用志者提供文字记述无法表达的信息。例如:《王山口村境卫星图》以气势恢宏的画面,将域内的山海、地质、地貌完整地展示在村志之中,给人以全面、立体、真实之感。又如《王山口大馒头图》看后倍感亲切,大馒头是王山口村的特色产品,透过照片让我们看到居民精巧的制作工艺。再如《采茶图》的照片,它形象而生动地记录了茶农正在采茶的场景,告诉读者王山口村是崂山茶产区,崂山茶是王山口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还有一幅题为《崂山茶加工》的照片,构照与布局都比较到位,画面层次分明、动静结合。另外,像题为《昔日石墙草舍》、《今朝小康住宅》这两幅照片,采用黑白、彩色对比的巧妙手法,真实地记录了王山口社区居民住房条件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2)存史功能:“照片”是一种实物资料,照片的应用使村志的资料容量大大扩展。“照片”能独立或辅助说明事物性状,其存在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增强了读者对村志资料信息的感知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生命力,其语言无法代替的形象特点使其更具史料价值。特别是按照村志框架内容收集的一系列照片资料,具体地映照了村域、不同时代的人和事,使村志的表述更加完整、准确、系统,既增加了信息量,又彰显了存史功能。

    3)科学合理:随文插入照片,明白确切,更能客观科学地说明问题、反映事物的属性。“照片”以事系人,择优选用,使村志更具有历史性、地方性和专业性特点。村志编纂是一个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而又贯穿整个历史的科学传承过程,使用照片可反映村中各行各业的时代发展轨迹及现代科技进步现状,多样化的现代科技采录手段则使村志的编纂更加科学。

    4)体现特色:照片具有受制于特定时空表现的不重复性,是最能展现村志特点的直观实物记录资料。村志中先于他村、优于他方、异于他乡的具体事物,各个历史时期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成就、新体制、新变化,各行业中所专有的业务活动及其特殊矛盾等都可通过照片得到充分反映。照片的运用可使村志的地方特色、时代特色、专业特色更加突出、更加鲜明,加大、拓展了村志编纂的创新力度和实用价值。

    5)美化版面

      照片的运用使村志在版面的艺术设计、美化装帧等方面更加新颖活泼、多姿多态,其形象、直观、简洁、信息容量大等特点使村志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大大增加。可以激发人们阅读村志的兴趣,使更多的人更乐于接受,为读志、用志广开层面,提高了全社会对村志的认知度,使村志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更加广阔。

    2、处理照片

    1)照片的收集整理应与篇目设计、文字撰写同时进行,对入志照片也要有一个总的规划及编排设计要求,不宜在文稿完成之后,再考虑照片一事,突击搞照片,这样可以避免照片收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全面搜集:要充分挖掘村中各行各业时代久远的历史照片资料,村庄范围内具有史料价值的历代实物资料和现实实物资料。要利用好一切可查可用的新旧档案、图书、报刊杂志、碑刻谱牒以及公存私藏的有关资料去搜集有用的照片,从各种展览、广告、影视、网络等信息载体的静态、动态资料中去获取所需照片。资料搜集内容上宜宽,形式上宜丰,数量上宜多,说明上宜精,要为选用留下充分挑选的余地。征集要从源头抓起,在所志村域范围内按照相关内容和要求向社会和个人征集,使一些具有史料价值的老照片不至于被遗漏,从而提高村志存史的功能。拍摄,就是由编者列出相关项目,抓住有利时机实地拍摄。拍摄对象主要为重大事件、活动场景,重要名胜古迹,新异事物,经济建设、村庄建设成就等;搜集中要尽量采用现代技术拍摄制作,可采用航拍、遥感卫星摄制等高科技手段,可有三维立体照片、玫瑰照片、波形照片、辐射照片、线条照片、柱状照片、曲线照片、扇形照片、对比照片等多种形式,以保证照片入选的丰富性。标准:拍摄照片,胶卷照片6英寸102×152毫米),数码照片300万像素以上,彩色黑白均可。征集照片,只要比较清晰的能反映事物或事件即可。要求:以反映群体形象和群众的创新精神为主;以反映改革开放后的新产品、新成果、新面貌为主;以反映“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所收照片必须真实可靠、主题鲜明,符合印刷要求,具有存史价值。时间:与村志起止时间一致。

    3)规范科学:要按照村志的篇目设置内容规划分类逐一审核修订并细心挑选照片,保证那些最能反映村庄特色和行业特色,真正有存史价值,信息含量大,时代感强,具有代表性和说明性,有丰富表现力的照片入志。要认真甄别每幅照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防止张冠李戴,以假乱真,避免那些移花接木的拼凑照片、无中生有的效果照片以及与村志内容游离的摆设照片的选入。在分类编选中,既要避免毫无特色、机械分类的平均主义,又要避免某些篇章过重的失衡现象。要剔除重复,合并同类,发现有重要内容短节缺目的要尽量增补。可用照片表述的要尽量采用并精心设计,质量不合要求的要重新补拍,以达到与村志内容的完美统一。

    4)独具匠心:照片的编排要照应村志篇目内容、处理好照片与行文的关系。既有彩页引领的专题眉目主干,又有黑白随文的分类说明照片;既有不同形式地对比变化,又有大小主次的呼应穿插。整个照片版面既要规范合理,又要活泼生动,可在不影响照片内容真实性前提下作适当的艺术处理。要给人以大方美观,舒畅协调而又丰富多彩的美感,以改变呆板、单一的排版状况。

    3、应用照片

    要做到形式新、内容新;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单幅上,都要严把质量关。既不能着意渲染,哗众取宠,又不能平谈无奇,要把资料价值大、效果理想的照片选入村志中,使整部村志从形式到内容和谐统一。杜绝华而不实与粗制滥造的照片入志。

    1)存真求实:首选历史真迹照片,使之更具史料性、权威性。随着电脑制作照片技术的提高,人们要想改动照片已经十分容易,而且可以不露痕迹。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入志照片时加以注意。一方面要注意那些征集来的照片资料,是否经过人为加工、改动,使内容有失偏颇;另一方面要注意照片是否人为地加以不必要的修饰,使照片资料失去原有风貌。为了保证照片的真实可靠,必须要考证照片资料:对照片反映的时间、地点、人物,要认真核对,对照片的文字说明仔细查证,以免张冠李戴,防止错谬失实。考证照片时,有条件的可找原作者、在场人加以查验。考证文字应附于照片之后,以备参考核实。

    2)数量适宜:照片不可滥用,要精挑细选,能用一张照片说明问题的就不用两张。入志的照片一般按1000字配一幅的比例(初稿的照片可以按1500配),具体数量可根据内容来确定。如村庄建设类、名胜古迹类照片可以多配一些;政权政务、政党群团、社会科学等就可以少配或基本不配。

    3)创意加工:电脑编辑给印刷技术带来新的革命,照相制版技术进入到电子时代。设计者可以利用微机对各种表现形式进行创意加工,提高照片的艺术感染力,给人美的享受,以充分发挥照片在村志中的表现力。

    A、要注意纪实性。照片是对事物面貌的真实记录,可信程度高。村志所记述的改革开放30年间,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村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每一步进程,都留下了大量的照片资料。可以说,照片以写实的形式记录下了时代发展足迹。村志应该用足够的照片,反映时代的前进,反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反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面貌、新发展,从而使村志所记述的内容得到直观的、充分有力的佐证。

    B、要注意信息量。信息量要大、要实,主题要突出。入志照片应尽可能用形象去表现文字所难以表述的场景,或是需用大量文字才能表述的内容;村志选用的照片应重写实,重内容,忌花哨。入志照片要有鲜明的主题,无论是大场面还是小场景,都要让人们清楚照片所要反映的主题,不要因过于注重形式、技巧而忽视主题内容。

    C、要注意说明性。村志中有一些特定的表述对象,需要辅以大量的说明介绍才能让读者了解接受,如某一项新产品,或者某一件地域性色彩极浓的事物。对此,如果能够用一张直观的照片再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则可以使读者轻松接受和了解。这是照片作为一种体裁的独特作用。特别是一些随文照片,必须要具备很强的说明性。

    D、要注意存史价值。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延,一些事物会变更、消亡。照片能保留历史事物的风貌,一经入志,照片便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而留传后世。因此要注意多选用具有存史价值的照片。

    E、要注意艺术性。没有艺术性的照片,是缺乏生命力的。与行文的要求一样,照片也要追求美感。

    4)均衡安排:

    A、以图彰文。要根据各篇、章、节的文字、内容运用入志照片,切忌漫无目的地有多少用多少,没有的干脆不用,造成各个篇和章节之间的不平衡性,这样不仅难以发挥照片的应有作用,甚至还会破坏村志的整体结构和规范化要求。照片宜分散不宜集中,村志中的照片与正文的关系应是相得益彰、画龙点睛,从而达到图文并茂的目的。

    B、照片位置。入志照片的位置应与村志正文内容紧密联系,与文字巧妙配合。如单表现某方面的内容,为某史料的辅助,照片应置于有关正文之后;全村地图、行政区划之类的照片,可置于卷首。对照片不加区别,毫无选择,笼而统之的全部堆砌在一起,只能降低村志的质量。

    C、说明文字。村志是以篇为主体,以文字记述为主要手段,照片与文字是“主”与“补”的关系。说明文字过于简单,则表达不清,概括不了全貌和重点;说明文字过详,又显得烦琐。因此,说明文字要简练、适量、概括。其字型、字号以及色调要相互搭配,协调一致,才能增强说明效果,美化版面。

    4、照片类型

    1)根据照片在村志中的不同位置,可分为志首照片和志中照片两大类。

    A、志首照片是在村志目录前面的照片。志首照片主要有行政区划照片、区域照片、风景名胜照片、文物古迹照片等。

    B、志中照片是在村志正文中的照片。有的随文字插在相应的部位,有的集中插在某个篇的中间或前后,还有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既在一些篇中或前后集中设置一批,又在有些篇中随文插入相应的照片。

    2)根据入志照片形成的途径不同,可分为绘制照片和实录照片两大类。

    A、绘制照片一般有地图、示意图、书画作品图片等,它是用手工或机械绘制的照片。

    B、实录照片是用照相机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的内容,可分为人物照片、实物照片、事件照片、风情照片、作品照片、框(线)照片和地图照片。人物照片主要是反映入志人物的照片。实物照片反映地对象是客观世界中实际存在着的物,它可以是建筑、山水、单位、产品,也包括动物、植物等,是入志照片的主体。事件照片是反映入志事件的照片。风情照片是反映所志村域风俗民情等方面情况的照片。作品照片是反映所志区域内摄影、剪纸、十字绣、书画作品的照片。地情照片如行政区划照片、社区照片、交通照片、地貌照片、水文照片、学校照片、风景名胜照片等等。

    3)设计种类

    A、串文照片:图片四周尽量串文,文字绕排或上下排;如果一个版面上有两幅照片,应对角交叉排,两幅照片之间至少应排两行文字;有3幅照片,应三角交叉排。尽量避免把串文排在版心四角。

    B、通栏照片:照片横贯版心左右,两侧无文字。通栏照片形式要“文先照后”,即照片排在所提到的文字之后,不插在该段文字之间。

    C、跨栏照片:照片位置超出一栏但又未横贯版心,适用于双栏和多栏版面。

    4)编排规则

    A、照片可竖排、卧排和合排。

    B、照片与文字在版面上的编排、组合有三种样式:文主照辅(照片随文走,文先照后)、照文并重(照文在同一版面上)、照主文辅(照是主体,文字是对照片的说明,也称“照片注文字”)。

    C、选用原则:必须具备的照片:位置照片、地形照片、村域照片、交通照片;不能入志的照片:广告、个人标准像(人物传、人物简介除外)。

    5、照片设置

    1)“少”,是在满足村志反映被志事物要求的前提下,去设置照片。不用照片能将被志事物记清楚的,或者用了照片并不能增加记述力度和深度的,就不用;用一张照片能说明问题的,就不用两张,能用黑白照片恰当地反映被志事物的就不用彩色照片。例如:在《王山口村志》中,凡是反映改革开放以前的照片,都用黑白照片,以增强历史的厚重感;属于改革开放之后的照片,都用彩色照片。在村志的每个篇中,根据章节的内容,相对应地选配照片。凡是文中配用的照片,全部印成黑白色。特别是一些反映王山口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的照片,坚持能早则早、能详则详的原则,尽力保持事件或事物的原貌。

    2)“精”,一是要精心选照片,不能采取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方式。这个地方需要不需要照片,需要一张什么样的照片,编者要精心考虑。二是要精心加工,很多照片,是社会有关方面提供的,由于提供照片单位或个人对村志编纂知识缺乏了解,在构思、绘制、拍摄照片时,很难同时考虑村志的特殊要求,因此,编者需要对照片进行精心加工,个别的甚至需要重新绘制或拍摄。三是片样要精。凡是选入村志的照片,一要自身完美,二要符合志体,三要与文字记述实现珠联壁合。

    3)“当”,一是设置的位置要恰当。对于一幅具体的照片来说,是放在志首还是放在志中,在志中集中放置还是插入相关的文字之中,要经过认真考虑。编者应追求锦上添花的效果,千万不能做画蛇添足的蠢事。二是照片的形式和内容必须与记述对象相吻合。

    6、照片设计

    1)要构图合理、信息准确。首先要进行构思。村志在某个地方需要一张照片,编者就要考虑怎样设计这张照片才能更好地反映被志事物。一张照片可以从多角度和多层次上反映被志事物,照片的作者或编者就要考虑如何用最简洁明快的照片反映被志事物,并且使照片层次分明、线条色块运用巧妙。

    2)要图文一致、符合逻辑。在篇中间的志中照片,必须与正文相应的文字记述保持一致,使照片与记述相辅相成,照片中的标注要与正文存在对应关系。另外,如果在照片中或照片下有文字说明,应注意既不能与正文重复,更不能和正文矛盾。照片自身的逻辑性,主要表现在构图照片要素的和谐统一、内容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照片的色调、线条、符号、标注等要和谐统一。照片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性,照片要说明的问题,要一目了然,不能使读者产生不知所云、莫名其妙的感觉。照片要按照测绘部门的绘制标准绘制,不能随心所欲。同时,照片的内容一定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3)要素齐全、编排合理。

    A、要素齐全。一要主体符号齐全,主体符号即信息符号,如地图照片中的比例尺、行政区划边界线等。二要辅助符号齐全。

    B、编排合理。一是在一个页码上排几幅照片时,照片的大小、方位、先后要通盘考虑,尽可能设计的圆满。二是随文照片应放在相应的文字中间或贴近相应的文字。三是志首照片与志中照片、集中照片与分散照片要有合理的分工和适当的比例。

    C、体现创新。要在文题与照片和谐的基础上创新。例如:《王山口村志》除了在篇章设置和体现特色上具有创新外,还与精心选用的照片密不可分。事实表明,不论是利用村志的读者,还是参与编写的专家,目睹《王山口村志》中一幅幅精美的照片,就可以形象、直观地了解王山口社区在经济建设、社会事业、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情况。如题为《知识青年到俺村》这幅照片,单从画面上看并不算精美,但它反映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样一个主题,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还有《九桃山》、《东庙子》、《紫霞庵》等一组照片,从多个侧面展示了王山口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这些精美照片的运用,对提升《王山口村志》的品位是十分有益的。

    7、照片采选

    照片作为“无言之史”,能给人以直观、形象、真实的感觉,能起到“一照胜千言”的作用,它对于提高村志质量,增强村志的美感和可读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字内容重要补充的照片,必须具有较高的存史价值,才能体现资料性。一般性的建筑物、常规性的会议、普通的活动等,对于村志来说,没有太大的价值,没有必要收录。要根据志稿采选具有地方、行业、时代特色的照片,要挖掘志稿中的新事、特事、要事,把具有开创性、唯一性的照片选入村志。

    照片选择。村志是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情书,这就要求在选择照片时,必须充分考虑它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使读者通过照片的欣赏,基本能够了解和熟悉村庄的概况。主要题材如下:

    1)反映村庄面貌的照片,体现村庄全貌的照片要置于村志最前面显要的位置,必须是一幅航拍、大气、清晰、构图完美、质量过硬的彩色照片,使之成为村志所选照片的“领头雁”。

    2)反映经济建设的照片。要把自建村至断限时段内,凡属于工业、农业、商贸业、交通运输、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科学技术等经济建设方面的照片,按系统性和代表性的要求,逐一筛选后编入村志中。

    3)反映社会事业的照片。要把自建村至断限时段内,反映环境保护、村庄建设、居民生活、民政福利、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的照片,有选择地应用于村志之中。

    4)人文景观和历史名人的照片。这部分照片,对上限不作限制,下限至断限时段,凡是反映村域内文物、古迹、旅游和历代村中名人的照片,要采取反复比较的方法,将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照片选入村志。

    5)反映上级领导人视察村域活动的照片。要优中选好、精挑细选、追求完美。不得优劣皆用。

    8、存在的问题

    由于村志应用照片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新课题,它涉及多学科,有着较高美学要求,加上编辑水平方面的欠缺等原因,导致已面世村志中的照片出现了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

    1)出于搞个人崇拜,不是从反映历史角度决定取舍,而是在村志卷首采用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大幅照片,随后是村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合影、村志办全体成员的合影,把村志与宣传栏相提并论。

    2)实用主义太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偏重于为现实服务,拔高宣传村中产品,将村志视为广告牌。

    3)空头的政治宣传倾向严重,编排无序,形同堆砌,部分照片毫无存史价值,严重影响了村志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资料性。

    4)对照片的研究一知半解,导致了个别入志照片要素的残缺,主要表现为无拍摄时间、无题注。特别是地情照片中的地貌、地物等随着时间的变化会有很大的改变。同一个村域,清初的地貌、地物与民国初期会有很大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的地貌、地物与村志断限时也有很大改变,若是再过几十、上百年之后,就更说不清了。千万不能遗漏照片所反映的事件发生时间或所摄对象的拍摄时间。如某村志,所有照片,包括上级领导人视察的照片皆无时间。

    5)说明文字抽象、模糊,与正文内容互相矛盾、或以偏概全的、或用文艺性、新闻性的说明词。如“晨曦”、“千亩良田”、“全村会议”等等。

    9、编排印刷

    要保证一部村志有高质量的照片,除了应当注重抓好前期的拍摄、制作和选择等环节外,还必须严把编排和印刷两道关。

    1)把好编辑关。照片的编排要突出主题、稀密有度、搭配得当、富有变化。

    A、突出主题,就是要求每张照片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必须是反映事件或事物的代表作,决不能滥竽充数。

    B、稀密有度,就是要做到该稀则稀、该密则密,不将照片作简单的叠加或堆砌,防止照片页面的零乱和拥挤。

    C、搭配得当,是指同一页面的照片要做到物以类归、合理编排,决不能将内容截然不同的照片凑合在一起。

    D、富有变化,是指在编排照片时,页面要保留一定的空间。涉及到每张照片时,要做到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对作用和意义重大的照片,必须做大做精,建议在整部村志中,至少编排二三幅占用两个页面的通栏照片,编排五六幅占用一个页面的照片,增强照片的冲击力和视觉效果。在对照片进行剪辑时,力求富有变化,对一些特色的照片,可采用圆形、棱形、梯形等多种形状,形成“前后呼应,错落有致”的版面。

    2)要把好印刷关。印刷是完成村志的最后一道工序,印刷设备的好坏,印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村志照片的质量和美感。因此,村志进入印刷阶段之后,必须在反复校对照片有无事实性差错的前提下,严把照片色彩和上机印刷两道关,确保村志中的照片真正达到美的目标。

    3)要把好成本关。依目前的印刷业行情计算,随文黑白图的制版印刷费,并不比相同面积文字的制版印刷费高;用Word编辑志稿并提供给印刷厂嵌入照片的志稿,印刷厂就可以将其直接读入专业排版印刷软件系统(如方正飞腾),丝毫不增加排版印刷成本,使村志应用照片更加快捷与实惠。

    综上所述,照片在村志中应用与创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精确应用照片可以激起读者欣赏的欲望,为志书增光添彩;反之,如果失去照片的衬托,那么整部村志就会显得黯然失色。为此,我们一定要用历史的眼光,从村志的功能、意义、作用来审视取舍、精心编排,充分发挥入志照片的重要作用,从而加快村志走向图文并茂之路的步伐。(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王山口村志》特邀主编)

     

    (作者: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教委宿舍4号楼东2单元3楼东户)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志鉴论坛)锦上添花与画蛇添足——浅谈照片在村志中的应用与创新
  •    “照片”是村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有“无照不成志”之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照片作为一种最为突出的图片资料,越来越多的被村志所采用,然而至今使用效果却是良莠不齐,急需规范与创新。为此,本文仅结合目前崂山区如火如荼的村志编修实践进行探讨与创新,以期达到“锦上添花”、杜绝“画蛇添足”的目标。

    1、重要作用

    照片对一部村志可发挥文字记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节省文字,佐证记述的真实性、可靠性,弥补文字的不足,更能增强形象直观性,表现出事物的细微情节,还能形象地表明文字难以表述的事物状态。例如村志中的山脉、河流、名胜古迹,道路桥梁,车站码头,重点标志性建筑等内容,如能附照片一幅,则可以通过客观形象的照片,使读者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如感其势,收到文字所达不到的效果。另外,照片还能准确地记载山川、河流、水库、道路、车站、码头、街巷、居民区的位置、状态和规模,给后人留下准确的史料。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危旧房屋改造,很多街巷消失,如果能留下新旧对比的照片,要比文字说明更加真实和准确。

    1)见证历史:照片拍摄都是以真实存在的客观对象为反映的,其形成过程就是客观记录历史的过程,真实性是“照片”的本质特征。时空的变换不可重复,而照片却能保留历史事物的原始风貌,形象生动地反映历史事件情景,客观真实地见证历史、再现历史。照片的写实性是其他资料不能比拟的,丰富的照片、能使村志记述的内容得到充分、直观的佐证,其作为一种基本体裁所特有的作用及存史价值无以替代。好的村志照片,不但能给读者赏心悦目之感,而且会向用志者提供文字记述无法表达的信息。例如:《王山口村境卫星图》以气势恢宏的画面,将域内的山海、地质、地貌完整地展示在村志之中,给人以全面、立体、真实之感。又如《王山口大馒头图》看后倍感亲切,大馒头是王山口村的特色产品,透过照片让我们看到居民精巧的制作工艺。再如《采茶图》的照片,它形象而生动地记录了茶农正在采茶的场景,告诉读者王山口村是崂山茶产区,崂山茶是王山口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还有一幅题为《崂山茶加工》的照片,构照与布局都比较到位,画面层次分明、动静结合。另外,像题为《昔日石墙草舍》、《今朝小康住宅》这两幅照片,采用黑白、彩色对比的巧妙手法,真实地记录了王山口社区居民住房条件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2)存史功能:“照片”是一种实物资料,照片的应用使村志的资料容量大大扩展。“照片”能独立或辅助说明事物性状,其存在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增强了读者对村志资料信息的感知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生命力,其语言无法代替的形象特点使其更具史料价值。特别是按照村志框架内容收集的一系列照片资料,具体地映照了村域、不同时代的人和事,使村志的表述更加完整、准确、系统,既增加了信息量,又彰显了存史功能。

    3)科学合理:随文插入照片,明白确切,更能客观科学地说明问题、反映事物的属性。“照片”以事系人,择优选用,使村志更具有历史性、地方性和专业性特点。村志编纂是一个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而又贯穿整个历史的科学传承过程,使用照片可反映村中各行各业的时代发展轨迹及现代科技进步现状,多样化的现代科技采录手段则使村志的编纂更加科学。

    4)体现特色:照片具有受制于特定时空表现的不重复性,是最能展现村志特点的直观实物记录资料。村志中先于他村、优于他方、异于他乡的具体事物,各个历史时期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成就、新体制、新变化,各行业中所专有的业务活动及其特殊矛盾等都可通过照片得到充分反映。照片的运用可使村志的地方特色、时代特色、专业特色更加突出、更加鲜明,加大、拓展了村志编纂的创新力度和实用价值。

    5)美化版面

      照片的运用使村志在版面的艺术设计、美化装帧等方面更加新颖活泼、多姿多态,其形象、直观、简洁、信息容量大等特点使村志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大大增加。可以激发人们阅读村志的兴趣,使更多的人更乐于接受,为读志、用志广开层面,提高了全社会对村志的认知度,使村志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更加广阔。

    2、处理照片

    1)照片的收集整理应与篇目设计、文字撰写同时进行,对入志照片也要有一个总的规划及编排设计要求,不宜在文稿完成之后,再考虑照片一事,突击搞照片,这样可以避免照片收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全面搜集:要充分挖掘村中各行各业时代久远的历史照片资料,村庄范围内具有史料价值的历代实物资料和现实实物资料。要利用好一切可查可用的新旧档案、图书、报刊杂志、碑刻谱牒以及公存私藏的有关资料去搜集有用的照片,从各种展览、广告、影视、网络等信息载体的静态、动态资料中去获取所需照片。资料搜集内容上宜宽,形式上宜丰,数量上宜多,说明上宜精,要为选用留下充分挑选的余地。征集要从源头抓起,在所志村域范围内按照相关内容和要求向社会和个人征集,使一些具有史料价值的老照片不至于被遗漏,从而提高村志存史的功能。拍摄,就是由编者列出相关项目,抓住有利时机实地拍摄。拍摄对象主要为重大事件、活动场景,重要名胜古迹,新异事物,经济建设、村庄建设成就等;搜集中要尽量采用现代技术拍摄制作,可采用航拍、遥感卫星摄制等高科技手段,可有三维立体照片、玫瑰照片、波形照片、辐射照片、线条照片、柱状照片、曲线照片、扇形照片、对比照片等多种形式,以保证照片入选的丰富性。标准:拍摄照片,胶卷照片6英寸102×152毫米),数码照片300万像素以上,彩色黑白均可。征集照片,只要比较清晰的能反映事物或事件即可。要求:以反映群体形象和群众的创新精神为主;以反映改革开放后的新产品、新成果、新面貌为主;以反映“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所收照片必须真实可靠、主题鲜明,符合印刷要求,具有存史价值。时间:与村志起止时间一致。

    3)规范科学:要按照村志的篇目设置内容规划分类逐一审核修订并细心挑选照片,保证那些最能反映村庄特色和行业特色,真正有存史价值,信息含量大,时代感强,具有代表性和说明性,有丰富表现力的照片入志。要认真甄别每幅照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防止张冠李戴,以假乱真,避免那些移花接木的拼凑照片、无中生有的效果照片以及与村志内容游离的摆设照片的选入。在分类编选中,既要避免毫无特色、机械分类的平均主义,又要避免某些篇章过重的失衡现象。要剔除重复,合并同类,发现有重要内容短节缺目的要尽量增补。可用照片表述的要尽量采用并精心设计,质量不合要求的要重新补拍,以达到与村志内容的完美统一。

    4)独具匠心:照片的编排要照应村志篇目内容、处理好照片与行文的关系。既有彩页引领的专题眉目主干,又有黑白随文的分类说明照片;既有不同形式地对比变化,又有大小主次的呼应穿插。整个照片版面既要规范合理,又要活泼生动,可在不影响照片内容真实性前提下作适当的艺术处理。要给人以大方美观,舒畅协调而又丰富多彩的美感,以改变呆板、单一的排版状况。

    3、应用照片

    要做到形式新、内容新;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单幅上,都要严把质量关。既不能着意渲染,哗众取宠,又不能平谈无奇,要把资料价值大、效果理想的照片选入村志中,使整部村志从形式到内容和谐统一。杜绝华而不实与粗制滥造的照片入志。

    1)存真求实:首选历史真迹照片,使之更具史料性、权威性。随着电脑制作照片技术的提高,人们要想改动照片已经十分容易,而且可以不露痕迹。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入志照片时加以注意。一方面要注意那些征集来的照片资料,是否经过人为加工、改动,使内容有失偏颇;另一方面要注意照片是否人为地加以不必要的修饰,使照片资料失去原有风貌。为了保证照片的真实可靠,必须要考证照片资料:对照片反映的时间、地点、人物,要认真核对,对照片的文字说明仔细查证,以免张冠李戴,防止错谬失实。考证照片时,有条件的可找原作者、在场人加以查验。考证文字应附于照片之后,以备参考核实。

    2)数量适宜:照片不可滥用,要精挑细选,能用一张照片说明问题的就不用两张。入志的照片一般按1000字配一幅的比例(初稿的照片可以按1500配),具体数量可根据内容来确定。如村庄建设类、名胜古迹类照片可以多配一些;政权政务、政党群团、社会科学等就可以少配或基本不配。

    3)创意加工:电脑编辑给印刷技术带来新的革命,照相制版技术进入到电子时代。设计者可以利用微机对各种表现形式进行创意加工,提高照片的艺术感染力,给人美的享受,以充分发挥照片在村志中的表现力。

    A、要注意纪实性。照片是对事物面貌的真实记录,可信程度高。村志所记述的改革开放30年间,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村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每一步进程,都留下了大量的照片资料。可以说,照片以写实的形式记录下了时代发展足迹。村志应该用足够的照片,反映时代的前进,反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反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面貌、新发展,从而使村志所记述的内容得到直观的、充分有力的佐证。

    B、要注意信息量。信息量要大、要实,主题要突出。入志照片应尽可能用形象去表现文字所难以表述的场景,或是需用大量文字才能表述的内容;村志选用的照片应重写实,重内容,忌花哨。入志照片要有鲜明的主题,无论是大场面还是小场景,都要让人们清楚照片所要反映的主题,不要因过于注重形式、技巧而忽视主题内容。

    C、要注意说明性。村志中有一些特定的表述对象,需要辅以大量的说明介绍才能让读者了解接受,如某一项新产品,或者某一件地域性色彩极浓的事物。对此,如果能够用一张直观的照片再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则可以使读者轻松接受和了解。这是照片作为一种体裁的独特作用。特别是一些随文照片,必须要具备很强的说明性。

    D、要注意存史价值。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延,一些事物会变更、消亡。照片能保留历史事物的风貌,一经入志,照片便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而留传后世。因此要注意多选用具有存史价值的照片。

    E、要注意艺术性。没有艺术性的照片,是缺乏生命力的。与行文的要求一样,照片也要追求美感。

    4)均衡安排:

    A、以图彰文。要根据各篇、章、节的文字、内容运用入志照片,切忌漫无目的地有多少用多少,没有的干脆不用,造成各个篇和章节之间的不平衡性,这样不仅难以发挥照片的应有作用,甚至还会破坏村志的整体结构和规范化要求。照片宜分散不宜集中,村志中的照片与正文的关系应是相得益彰、画龙点睛,从而达到图文并茂的目的。

    B、照片位置。入志照片的位置应与村志正文内容紧密联系,与文字巧妙配合。如单表现某方面的内容,为某史料的辅助,照片应置于有关正文之后;全村地图、行政区划之类的照片,可置于卷首。对照片不加区别,毫无选择,笼而统之的全部堆砌在一起,只能降低村志的质量。

    C、说明文字。村志是以篇为主体,以文字记述为主要手段,照片与文字是“主”与“补”的关系。说明文字过于简单,则表达不清,概括不了全貌和重点;说明文字过详,又显得烦琐。因此,说明文字要简练、适量、概括。其字型、字号以及色调要相互搭配,协调一致,才能增强说明效果,美化版面。

    4、照片类型

    1)根据照片在村志中的不同位置,可分为志首照片和志中照片两大类。

    A、志首照片是在村志目录前面的照片。志首照片主要有行政区划照片、区域照片、风景名胜照片、文物古迹照片等。

    B、志中照片是在村志正文中的照片。有的随文字插在相应的部位,有的集中插在某个篇的中间或前后,还有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既在一些篇中或前后集中设置一批,又在有些篇中随文插入相应的照片。

    2)根据入志照片形成的途径不同,可分为绘制照片和实录照片两大类。

    A、绘制照片一般有地图、示意图、书画作品图片等,它是用手工或机械绘制的照片。

    B、实录照片是用照相机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的内容,可分为人物照片、实物照片、事件照片、风情照片、作品照片、框(线)照片和地图照片。人物照片主要是反映入志人物的照片。实物照片反映地对象是客观世界中实际存在着的物,它可以是建筑、山水、单位、产品,也包括动物、植物等,是入志照片的主体。事件照片是反映入志事件的照片。风情照片是反映所志村域风俗民情等方面情况的照片。作品照片是反映所志区域内摄影、剪纸、十字绣、书画作品的照片。地情照片如行政区划照片、社区照片、交通照片、地貌照片、水文照片、学校照片、风景名胜照片等等。

    3)设计种类

    A、串文照片:图片四周尽量串文,文字绕排或上下排;如果一个版面上有两幅照片,应对角交叉排,两幅照片之间至少应排两行文字;有3幅照片,应三角交叉排。尽量避免把串文排在版心四角。

    B、通栏照片:照片横贯版心左右,两侧无文字。通栏照片形式要“文先照后”,即照片排在所提到的文字之后,不插在该段文字之间。

    C、跨栏照片:照片位置超出一栏但又未横贯版心,适用于双栏和多栏版面。

    4)编排规则

    A、照片可竖排、卧排和合排。

    B、照片与文字在版面上的编排、组合有三种样式:文主照辅(照片随文走,文先照后)、照文并重(照文在同一版面上)、照主文辅(照是主体,文字是对照片的说明,也称“照片注文字”)。

    C、选用原则:必须具备的照片:位置照片、地形照片、村域照片、交通照片;不能入志的照片:广告、个人标准像(人物传、人物简介除外)。

    5、照片设置

    1)“少”,是在满足村志反映被志事物要求的前提下,去设置照片。不用照片能将被志事物记清楚的,或者用了照片并不能增加记述力度和深度的,就不用;用一张照片能说明问题的,就不用两张,能用黑白照片恰当地反映被志事物的就不用彩色照片。例如:在《王山口村志》中,凡是反映改革开放以前的照片,都用黑白照片,以增强历史的厚重感;属于改革开放之后的照片,都用彩色照片。在村志的每个篇中,根据章节的内容,相对应地选配照片。凡是文中配用的照片,全部印成黑白色。特别是一些反映王山口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的照片,坚持能早则早、能详则详的原则,尽力保持事件或事物的原貌。

    2)“精”,一是要精心选照片,不能采取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方式。这个地方需要不需要照片,需要一张什么样的照片,编者要精心考虑。二是要精心加工,很多照片,是社会有关方面提供的,由于提供照片单位或个人对村志编纂知识缺乏了解,在构思、绘制、拍摄照片时,很难同时考虑村志的特殊要求,因此,编者需要对照片进行精心加工,个别的甚至需要重新绘制或拍摄。三是片样要精。凡是选入村志的照片,一要自身完美,二要符合志体,三要与文字记述实现珠联壁合。

    3)“当”,一是设置的位置要恰当。对于一幅具体的照片来说,是放在志首还是放在志中,在志中集中放置还是插入相关的文字之中,要经过认真考虑。编者应追求锦上添花的效果,千万不能做画蛇添足的蠢事。二是照片的形式和内容必须与记述对象相吻合。

    6、照片设计

    1)要构图合理、信息准确。首先要进行构思。村志在某个地方需要一张照片,编者就要考虑怎样设计这张照片才能更好地反映被志事物。一张照片可以从多角度和多层次上反映被志事物,照片的作者或编者就要考虑如何用最简洁明快的照片反映被志事物,并且使照片层次分明、线条色块运用巧妙。

    2)要图文一致、符合逻辑。在篇中间的志中照片,必须与正文相应的文字记述保持一致,使照片与记述相辅相成,照片中的标注要与正文存在对应关系。另外,如果在照片中或照片下有文字说明,应注意既不能与正文重复,更不能和正文矛盾。照片自身的逻辑性,主要表现在构图照片要素的和谐统一、内容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照片的色调、线条、符号、标注等要和谐统一。照片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性,照片要说明的问题,要一目了然,不能使读者产生不知所云、莫名其妙的感觉。照片要按照测绘部门的绘制标准绘制,不能随心所欲。同时,照片的内容一定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3)要素齐全、编排合理。

    A、要素齐全。一要主体符号齐全,主体符号即信息符号,如地图照片中的比例尺、行政区划边界线等。二要辅助符号齐全。

    B、编排合理。一是在一个页码上排几幅照片时,照片的大小、方位、先后要通盘考虑,尽可能设计的圆满。二是随文照片应放在相应的文字中间或贴近相应的文字。三是志首照片与志中照片、集中照片与分散照片要有合理的分工和适当的比例。

    C、体现创新。要在文题与照片和谐的基础上创新。例如:《王山口村志》除了在篇章设置和体现特色上具有创新外,还与精心选用的照片密不可分。事实表明,不论是利用村志的读者,还是参与编写的专家,目睹《王山口村志》中一幅幅精美的照片,就可以形象、直观地了解王山口社区在经济建设、社会事业、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情况。如题为《知识青年到俺村》这幅照片,单从画面上看并不算精美,但它反映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样一个主题,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还有《九桃山》、《东庙子》、《紫霞庵》等一组照片,从多个侧面展示了王山口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这些精美照片的运用,对提升《王山口村志》的品位是十分有益的。

    7、照片采选

    照片作为“无言之史”,能给人以直观、形象、真实的感觉,能起到“一照胜千言”的作用,它对于提高村志质量,增强村志的美感和可读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字内容重要补充的照片,必须具有较高的存史价值,才能体现资料性。一般性的建筑物、常规性的会议、普通的活动等,对于村志来说,没有太大的价值,没有必要收录。要根据志稿采选具有地方、行业、时代特色的照片,要挖掘志稿中的新事、特事、要事,把具有开创性、唯一性的照片选入村志。

    照片选择。村志是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情书,这就要求在选择照片时,必须充分考虑它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使读者通过照片的欣赏,基本能够了解和熟悉村庄的概况。主要题材如下:

    1)反映村庄面貌的照片,体现村庄全貌的照片要置于村志最前面显要的位置,必须是一幅航拍、大气、清晰、构图完美、质量过硬的彩色照片,使之成为村志所选照片的“领头雁”。

    2)反映经济建设的照片。要把自建村至断限时段内,凡属于工业、农业、商贸业、交通运输、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科学技术等经济建设方面的照片,按系统性和代表性的要求,逐一筛选后编入村志中。

    3)反映社会事业的照片。要把自建村至断限时段内,反映环境保护、村庄建设、居民生活、民政福利、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的照片,有选择地应用于村志之中。

    4)人文景观和历史名人的照片。这部分照片,对上限不作限制,下限至断限时段,凡是反映村域内文物、古迹、旅游和历代村中名人的照片,要采取反复比较的方法,将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照片选入村志。

    5)反映上级领导人视察村域活动的照片。要优中选好、精挑细选、追求完美。不得优劣皆用。

    8、存在的问题

    由于村志应用照片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新课题,它涉及多学科,有着较高美学要求,加上编辑水平方面的欠缺等原因,导致已面世村志中的照片出现了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

    1)出于搞个人崇拜,不是从反映历史角度决定取舍,而是在村志卷首采用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大幅照片,随后是村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合影、村志办全体成员的合影,把村志与宣传栏相提并论。

    2)实用主义太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偏重于为现实服务,拔高宣传村中产品,将村志视为广告牌。

    3)空头的政治宣传倾向严重,编排无序,形同堆砌,部分照片毫无存史价值,严重影响了村志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资料性。

    4)对照片的研究一知半解,导致了个别入志照片要素的残缺,主要表现为无拍摄时间、无题注。特别是地情照片中的地貌、地物等随着时间的变化会有很大的改变。同一个村域,清初的地貌、地物与民国初期会有很大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的地貌、地物与村志断限时也有很大改变,若是再过几十、上百年之后,就更说不清了。千万不能遗漏照片所反映的事件发生时间或所摄对象的拍摄时间。如某村志,所有照片,包括上级领导人视察的照片皆无时间。

    5)说明文字抽象、模糊,与正文内容互相矛盾、或以偏概全的、或用文艺性、新闻性的说明词。如“晨曦”、“千亩良田”、“全村会议”等等。

    9、编排印刷

    要保证一部村志有高质量的照片,除了应当注重抓好前期的拍摄、制作和选择等环节外,还必须严把编排和印刷两道关。

    1)把好编辑关。照片的编排要突出主题、稀密有度、搭配得当、富有变化。

    A、突出主题,就是要求每张照片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必须是反映事件或事物的代表作,决不能滥竽充数。

    B、稀密有度,就是要做到该稀则稀、该密则密,不将照片作简单的叠加或堆砌,防止照片页面的零乱和拥挤。

    C、搭配得当,是指同一页面的照片要做到物以类归、合理编排,决不能将内容截然不同的照片凑合在一起。

    D、富有变化,是指在编排照片时,页面要保留一定的空间。涉及到每张照片时,要做到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对作用和意义重大的照片,必须做大做精,建议在整部村志中,至少编排二三幅占用两个页面的通栏照片,编排五六幅占用一个页面的照片,增强照片的冲击力和视觉效果。在对照片进行剪辑时,力求富有变化,对一些特色的照片,可采用圆形、棱形、梯形等多种形状,形成“前后呼应,错落有致”的版面。

    2)要把好印刷关。印刷是完成村志的最后一道工序,印刷设备的好坏,印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村志照片的质量和美感。因此,村志进入印刷阶段之后,必须在反复校对照片有无事实性差错的前提下,严把照片色彩和上机印刷两道关,确保村志中的照片真正达到美的目标。

    3)要把好成本关。依目前的印刷业行情计算,随文黑白图的制版印刷费,并不比相同面积文字的制版印刷费高;用Word编辑志稿并提供给印刷厂嵌入照片的志稿,印刷厂就可以将其直接读入专业排版印刷软件系统(如方正飞腾),丝毫不增加排版印刷成本,使村志应用照片更加快捷与实惠。

    综上所述,照片在村志中应用与创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精确应用照片可以激起读者欣赏的欲望,为志书增光添彩;反之,如果失去照片的衬托,那么整部村志就会显得黯然失色。为此,我们一定要用历史的眼光,从村志的功能、意义、作用来审视取舍、精心编排,充分发挥入志照片的重要作用,从而加快村志走向图文并茂之路的步伐。(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王山口村志》特邀主编)

     

    (作者: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教委宿舍4号楼东2单元3楼东户)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