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3年  /  第六期

第六期

  • 【方言丛谈】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的蒙古语借词考
  •    

       据史料及现存碑铭记载,早在明代的阿拉坦汗统治时期,美岱召村即住有许多汉族工匠,一方面建筑美岱召,同时也为阿拉坦汗家族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此外,在周边大大小小的众多板升村庄中,也住有相当多的汉族农民,耕田种地,从事板升农业。迨至清代以后,大规模的“走西口”活动轰轰烈烈地展开,更多的山西、陕西民众迁徙到美岱召周围居住,逐渐形成几个居民点,最终组成大的自然村落。  

      这些“走西口”到美岱召村的民众来自山、陕的不同县域,他们将自己家乡的方言土语也带到了口外,在日常生活交际中,他们互相吸收和融合对方所操方言的语音和词汇,同时逐渐摈弃了各自方言中较为生僻难懂的部分,最终形成了村中比较大众化的方言共同语,就是人们常说的“美岱尔话”。  

      美岱召村因为建村历史较长,人口众多,而且人口来源复杂,在其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汉语方言词汇极为丰富,俗语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举凡隐语、行话、露八分话、反切语、串话、顺口溜、歇后语、谚语、绕口令、童谣等,在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交织使用,不仅具有非常形象的表现力,也极具趣味性,从而构成了美岱召村汉语方言的一大特色。  

      此外,因为蒙汉民众的世代交往和语言融合,美岱召村汉语方言还吸收了众多的蒙古语借词,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熟练使用,而且还引申出新的汉语意义来。有些蒙古语借词,因为使用既久,人们已习焉不察,视其为汉语词语,不能追溯它的语源。笔者在此不揣浅薄,仅就所知,检出数条,略作考证,以见其概,或有不确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叉齐儿茅庵  

      叉齐儿茅庵为本地茅庵之一种,其状略似尖顶帐篷。美岱召村方言曰:地行儿搭了个叉齐儿茅庵。  

        这里的叉齐儿是个蒙古语词,其本义为帐篷。  

      在古代典籍中,有许多与叉齐儿发音类似的写法。如《元朝秘史》第二七五节有察赤儿,旁译为“帐子”;《续增华夷译语·宫室门》:“账房,茶赤儿”;明茅元仪《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帐,叉赤儿。”《钦定元史语解》卷四:“察察尔,凉棚也。”同书卷九:“察察哩,满洲语凉棚也。”  

      细审茶赤儿、叉赤儿、察察尔、察察哩等词,实为一词而异写,在蒙古语、女真语及满语中,都是帐篷的意思。  

      又包头固阳县银号地区有村名岔沁儿,《包头地名志》谓岔沁儿是蒙古语,意为天幕、尖顶帐篷,则足证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的叉齐儿是个蒙古语词。  

       

    打不素  

      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有歇后语曰:打不素换咸盐,两不见钱。是说拿打不素换盐,两头都不见现金。  

      打不素是蒙古语,意思是盐。  

      宋陈元靓编《事林广记》续集卷八所收“蒙古译语·饮食门”,盐曰“答不速”。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二百二十七“北虏考”引蒙古语饮食门:盐曰“打补速”。《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盐作“打不素”。明王鸣鹤《登坛必究·虏语》“北虏译语·饮食门”,盐也作打补速。  

      以上所述答不速、打补速,都是打不素的同音异写,都是盐的意思。  

      此外,还有其他写法。如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五“乌喇特部”:“旗西二十里有盐池,蒙古名达布逊泊。”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二“罗布淖尔所受水下·卤什达尔乌兰达布逊山”:“回语卤砂曰卤什达尔,盐曰达布逊。山产卤砂红盐。按明《华夷译语》,盐曰答不孙,即达布逊之异文。”后者说回语称盐曰达布逊,可能也是对蒙古语的借用。因为《钦定元史语解》卷六说得非常明白:“达布逊,盐也。卷六十三作塔不辛。”  

      其字又写作达布苏。《钦定西域同文志》卷一“伊犁西北路”:“达布苏图,准语,达布苏,谓盐也。其地产盐,故名。”  

      包头九原区有地名打不素太,《包头地名志》称“系蒙古语,意为有食盐的地方,因此地有黄河渡口一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经常有食盐在此卸货上岸,故得名。”其实此地早在清代即已得名,未必是指卸盐的渡口,倒可能得名于此地之产盐。《归绥道志》风土卷二十三“方言·蒙语类译·各厅杂译”之“五原厅所译蒙语村名”曰:“达不素太,言有盐。”说的可能就是这个地方。  

          

    耳直更  

        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经常拿耳直更一词与人开玩笑,比如说:看你耳朵直更直更地,耳直更呀似的。懂得意思的人听了,知道是骂他为毛驴。  

        耳直更是个蒙古语借词,指毛驴。宋陈元靓编《事林广记》续集卷八所收“蒙古译语·走兽门”,驴作“按只哥”。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二百二十七“北虏考”引蒙古语走兽门,驴作“耳直革”。《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驴作“眼只个”。明王鸣鹤《登坛必究·虏语》“北虏译语·走兽门”,驴子也作“耳直革”。 明郭造卿《卢龙塞略》卷二十“译部·译下·兽畜类第二”:“驴曰额里直罕,一曰耳直革。”《华夷译语》鸟兽门,驴作额里只干。  

      清代此语仍多见,如清张尔田《蒙古源流》校注曰:“额里只干,蒙古语驴也。”《绥远全志》卷十《方言·走兽类》收“额里吉克”,注曰毛驴。  

      此外,在《鞑靼译语》、《新刻校正买卖蒙古同文杂字》等书中,也有类似记载。  

       

         虎巴亥  

      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多使用虎巴亥一词,指乱七八糟的一滩。如说:叫你一折腾,一阵儿给闹下个虎巴亥啦。又转指规模、声势很大。如说:外头闹下个虎巴亥了你还不知道?但即使是向熟悉方言掌故的人询问虎巴亥的语源,也都摇头不知。  

        其实虎巴亥是个蒙古语借词。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四“巴勒喀什淖尔所受水·巴彦岱呼巴海”:“蒙古语巴彦岱,谓富者。呼巴海,山无草木也。”《绥远全志》卷十“方言·地舆类”收和布海,注曰荒山。呼巴海与和布海,本来都指光秃秃的荒山,美岱召村汉语方言是借词喻义,也可以视为意义的引申。  

      

      哈喇  

      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经常说一句俗语:姐姐说妹妹,哈喇一对对。意思是说两个人谁也别说谁,都是一样的货色。其中的哈喇,是一个蒙古语借词,指黑色,此处则是指黑色的皮肤。  

      蒙古语哈喇指黑,多见于古籍。如宋陈元靓编《事林广记》续集卷八所收“蒙古译语·草木门”,黑作匣剌。《钦定辽史语解》卷四:“哈喇,蒙古语黑色也,卷十五作曷剌,河名。”《钦定元史语解》卷四:“哈喇巴勒噶逊,哈喇,黑色也。”又卷十四:“哈喇哈达,哈喇,黑色也;哈达,山峰也。”  

      而明戚继光《蓟镇边防·地名称呼》则说得更为清楚:“凡夷语颜色,白为插汉,黑为哈喇,黄为舍喇,蓝为可可,红为兀郎。”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也有类似说法:“元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颜色,如察罕者,白也;哈剌者,黑也;昔剌者,黄也,亦作失剌;忽兰者,红也;孛罗者,青也,亦作博罗;阔阔者,亦青也,亦作扩廓。”  

      匣剌、曷剌或哈剌等,都是哈喇的同音异写,意思一样。  

      此外,蒙古语中也发音为喀喇。如清汪灏《随銮纪恩》:“六月二十四日,上传明日早幸喀喇河屯。蒙古以黑色为喀喇,以城为河屯,盖言黑城云尔。”大青山在清代蒙古名为“达兰喀喇”,是众多黑山头的意思,喀喇也是黑的意思。  

      又《绥远通志稿》卷五十《民族(汉族)·语言类·儿语》记“男孩歌”曰:“大白脸,细白肉,哈拉马褂镀金扣。穿蓝衫,戴顶帽,十字披红照影耀。”其中之哈拉,也是蒙古语借词,指黑马褂缀着镀金的纽扣。可见哈喇一词,在老绥远方言里的使用不是孤例。  

         除上述之外,美岱召村汉语方言还借用蒙古语的哈喇,表示杀的意思。如说:我一刀就把你哈喇啦。又如在下象棋时经常也说:好好儿的个马叫人家给哈喇啦。哈喇也是杀死的意思。哈喇二字,在方言中前字发上声,后字为入声。  

      哈喇一词,在元明杂剧中屡见。如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似这等奸邪逆贼,留着他终是祸根,不如送他去汉朝哈喇,依还的甥舅礼两国长存。”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我想韩信淮阴一饿夫,他有甚么功劳,甚些本事?依着我的愚见,只消差人赚将韩信到来,哈喇了就是,打甚么不紧!”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怎好就是这等自作主张,将他只一刀哈喇了。”  

      又元明间无名氏《开诏救忠》一:“我平生性儿剌塌,好没生着我厮杀,若还被南朝拿住,一准是把我哈喇。”  

        体会以上的语句,可以看出其中的哈喇都是杀的意思。  

      哈喇又作哈剌。如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来者何人?趁早下马受降,但道个不字,我都哈剌儿了。”元明间《智降秦叔宝》一:“早则是我走的快哩,若迟了一步,连我也哈剌了。”  

         哈喇又作哈兰。明无名氏《苏武牧羊记》三:“早上奉狼主之命,但有中国来的使臣,符验上有名字的呢留下,没有名字的一概都哈兰了。”  

       哈喇、哈剌或哈兰等词,都是蒙古语阿兰或阿剌的转音,在蒙古语中即指杀。《蒙古秘史》中多见阿兰或阿剌其词,如第一二节有阿剌周,旁译为“杀着”,第一三四节有阿剌黑三,旁译为“杀了的”,第一四九节,有阿兰,旁译为“杀”,均可证。  

      从以上引述可知,美岱召村汉语方言所用哈喇一词,应当是对元明官话词语的继承。只是由于长时期蒙汉杂居,所以该词在其他地区方言中早已消失的情况下,仍然能很好地保留使用着。  

      

       忽拉盖

      忽拉盖是美岱召村汉语方言甚至于包头方言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詈语词。所谓詈语词,就是辱骂人的话。但忽拉盖与其他詈语词有所不同,它的表义作用非常特殊,即它的所指意义大而模糊。比如说:那个家厮是个忽拉盖,说的人表达的也许是这个层面的意思,而听的人则可能会理解判断为与之相近的另一个意思;要想达到认识的统一,必须有共同认知的语言背景。忽拉盖这种语义的宽泛和不确定性,与它的语源有极大地关系。  

      忽拉盖其实是个蒙语词。它被吸收进入汉语是在元代,元杂剧中常见使用,多写作虎剌孩、忽剌孩或忽剌海等。如关汉卿《哭存孝》剧第一折李存信白:“若说我姓名,家将不能记,一对忽剌孩,都是狗养的。”《八大王开诏救忠臣》剧二折白:“我想那杨六儿虎剌孩那等英雄,好没生着我和他交锋,可不是弄我那老性命哩。”又《精忠记》三折白:“我们番将实是乖,爱吃牛肉不持斋。孩子都是马上养,长大都作虎剌孩。”  

       明人著作《华夷译语》,对蒙古语多有注译,其人物门曰:“贼,虎剌海。”《元史语解》卷二宫卫门也说:“呼拉干齐,捕盗人也。”可见虎剌孩、忽拉孩或呼拉干等,在蒙古语中原义为贼和强盗,但体会上例元曲中的虎剌孩或忽拉孩等,已经用的不是本义,而是一个发展了的辱骂词,其意义可解释成骗子、小蝥贼、老匹夫、大胆狂徒等等,与现在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所用大略相同。  

       盖盗贼之为人也,烧杀抢掠、奸淫盗窃,无所不为,而又心术狡诈难测,行踪诡秘不定,为天下恶行之积大成者。但因为“盗贼”是实词,如果用它来骂人,最终当然还是盗贼,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忽拉盖则不同,它是以一种全新的语音被吸收进汉语方言词汇的,当人们借用它时,可以完全忽略其原义,并且赋予其多种解释,使其意义的涵盖面加大,逐渐趋于不确定。所以不论是坑蒙拐骗偷,抑或是吃喝嫖赌抽,凡奸滑刁顽之辈,不务正业之徒,都将其称之为“忽拉盖”,用以表达人们的憎恨、厌恶之情,无不恰如其分。这个时候,如果一定要给“忽拉盖”找一个必须的定义,也很简单,那就是坏蛋。  

      保留在美岱召村汉语方言词汇中的“忽拉盖”,已经没有了原来蒙古语盗贼的意思,引申义则如上所述,非常之多;在语法上,它还可以省略作忽拉。忽拉与忽拉盖意义完全相同,并且可以与汉语词组成新的“蒙汉合璧”词,如贼忽拉、贼眉忽拉眼等,再省略,则直称为贼盖。正是这些词里流露出的“贼相”,使我们还得以窥见忽拉盖最初引入汉语时所具有的意义。  

       

        免得怪  

      免得怪在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经常使用,如说:你问我嘞,我也是免得怪。意思是说我也不知道。  

        免得怪是个蒙古语借词,其本义就是不知道。此可引前人著述为证。如清冯一鹏《塞外杂识》:“丁查拉史者,即鄂尔多斯之台吉也。康熙五十九年,自领蒙古部落五百人,随大兵进藏,归至甘州,余因问其曾读汉书否,答以蒙古语曰:默得黑乌归,即汉语不知道也。”默得黑乌归当是蒙古语的完整发音,与免得怪发音极为相近。  

      《绥远全志》卷十《方言·语助类》收“密特库乌贵”,注曰不知。密特库乌贵与默得黑乌归发音亦相近。  

      又民国陈赓雅著《西北视察记》,记其游览西北某寺庙曰:“导游喇嘛名咚顿,初疑我辈为外人,坚不启扃,隔窗与语,概以‘莫得贵’(即不知道)为答。”此莫得贵,明显是免得怪的同音词。  

       

        莫勒盖  

      美岱召村汉语方言常借用蒙古语的莫勒盖或抹嘞盖指帽子,许多不知所以的人以为这是个模仿蒙古语的戏谑语,因为帽子本来就是抹了再盖上的。但实际上蒙古语帽子的发音就是抹嘞盖或莫勒盖。  

      其词在典籍中有多种写法。如宋陈元靓编《事林广记》续集卷八所收“蒙古译语·衣服门”,帽儿作“麻合剌”;《鞑靼译语》及《登坛必究》衣服门,帽子均作“马合剌”。明郭造卿《卢龙塞略》卷二十“译部·译下·冠服类第六”:帽曰抹哈喇。麻合剌、马合剌、抹哈喇等与莫勒盖音较为类似。  

      明茅元仪《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帽作“抹喇哈”,与莫勒盖之发音已极相近。《新刻校正买卖蒙古同文杂字》收凉帽,蒙古语作得勒克妈拉嘎;又收暖帽,蒙古语作乌速秃妈拉嘎,妈拉嘎即莫勒盖。  

      清昭梿《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曰:“合围后,自乌图里处虞卒脱帽以鞭擎之,高声传呼玛尔噶口号。按玛尔噶者,蒙古语帽也。”玛尔噶与妈拉嘎、莫勒盖的发音极为相近,可证莫勒盖为蒙古语说之不谬。  

      又《绥远通志稿》卷五十《民族(汉族)·语言类·方言俚语》曰:“汉语中亦有孱入蒙言者,如谓人之忠实者曰恼木汉,厨夫曰讨合气,窃盗曰忽拉盖,走路曰雅步,皮袍曰大点连,帽曰莫勒盖,谓事能畅通曰塔哈拉,皆此类也。”则非常明白地指明莫勒盖的语源。  

       

        倒喇  

      倒喇在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是聊天的意思,如说:两个人坐下可倒喇了半天;倒喇来倒喇去也没倒喇出个所以然来。因为人们不知道其语源,所以通常多写作叨啦,按字面理解,是说叨叨、啦呱。  

       其实倒喇是个蒙古语借词,其本义为唱。  

      《华夷译语·人事门》、《鞑靼译语·人事门》及明郭造卿《卢龙塞略》卷二十“译部·译上·生灵门”,唱均作“倒剌”。 明茅元仪《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唱作“倒喇”。  

      明汤显祖《牡丹亭》中宾白多杂有蒙古语词,其剧四十七出老旦白:“倒喇!倒喇!”丑白:“怎说?”贴白:“要娘娘唱个曲儿。”又《雍熙乐府》卷三:“他道倒喇是歌一曲。”均说明倒喇是唱的意思。《元史语解》卷一六人名门:“道拉实,歌唱人也。”道拉与倒喇音同。  

      元代,有一种专门从事说唱艺术的人,蒙古语称为“倒喇赤”,至明代,汉族人称之为倒剌小厮。如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五:“都下贵珰家作剧,所用童子名倒剌小厮者,先有敲水盏一戏,甚为无谓。”或称为捣喇小子。《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四回:“内臣斜局的营生,他只喜《蓝关记》,捣喇小子胡歌野调,那里晓的大关目,悲欢离合。”也叫倒儠匠。明沈榜《宛署杂记》卷一七民风二方言也说:“弹唱人曰倒儠匠。”  

      倒喇的主要形式是说唱结合。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高梁桥》说:“喇者,掐拨数唱,谐杂以诨焉,鸣哀如诉也。”如诉,就是说类同诉说。所以倒喇这个词被汉语吸收后,就成了聊天、闲谈的替代词,也写作捣喇。如清刘璋《斩鬼传》第一回:“黄口小儿,争来平地打筋斗;白发老者,闲坐阳坡胡捣喇。”又第三回:“酽脸鬼走进茶庵,只见两个闲汉在那里捣喇闲话。”其中的捣喇,就纯是聊天的意思,没有蒙古语唱的意思了,但其本源,则如上所述,是来自于蒙古语。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的倒喇,是对明清官话词语的继承。  

      

        脑亥  

      美岱召村习俗,为了祈求孩子健康成长,多取轻贱之名,如不值钱、狗不吃、蛆女子等。还有叫脑亥子、毛脑亥的,则是借用蒙古语,毛为不好,脑亥是狗,合而言之,就是赖狗子的意思。  

      脑亥在史籍中有多种写法。如宋陈元靓编《事林广记》续集卷八所收“蒙古译语·走兽门”,狗作“讷和”;《华夷译语·鸟兽门》及《鞑靼译语·鸟兽门》,狗均作“那孩”; 明王鸣鹤《登坛必究·虏语》“北虏译语·走兽门”及明郭造卿《卢龙塞略》卷二十“译部·译下·兽畜类第二”,狗均作“奴害”;明茅元仪《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狗曰“那害”。  

      而以写作诺海者为多。如《钦定元史语解》卷七地理门:“茂诺海,茂,恶劣也;诺海,犬也。”清陈康琪《郎潜纪闻三笔》卷五“有裨实用之国语”条收蒙古语:“诺海,犬也。”  

      负责驯狗的人,蒙古语叫奴海赤。明无名氏《唐李靖阴山破虏》剧一:“大小番兵听吾将令,人人英勇,个个争先……石保赤高拿着铁爪苍鹰,奴海赤双牵着金铃细犬。”  

      脑亥也叫诺海齐。《元史语解》卷一六人名门:“诺海齐,司狗人也,卷三十四作那海察。”  

      契丹语称狗,其音与诺海极为相近,曰捏褐。《辽史语解》:“捏褐耐,犬首也。”《契丹国志》卷二七《岁时杂记·中秋》:“八月八日,国主杀白犬于寝帐前七步,埋其头,露其嘴。后七日,移寝帐于埋狗头上。北呼此节为捏褐妳。汉人译云:‘捏褐是狗,妳是头。’”诺海与捏褐,显然是同源词。  

      

        哨  

      美岱召村汉语方言,称往后退为哨。如说:有点儿靠前了,再往后哨一哨。指挥牲畜往后退的时候,则直接喊“哨!哨!”  

        这个哨,应当是蒙古语借词,本义为坐。  

      《鞑靼译语·人事门》,坐曰“扫兀”;《华夷译语·人事门》,坐曰“撒兀”。 明茅元仪《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坐曰扫。《乌里雅苏台志略·蒙古语四部落蒙古》:“坐曰骚。”《新刻校正买卖蒙古同文杂字》亦曰:“坐,骚。”清张鹏翮《奉使俄罗斯日记·方言》:“蒙古喀尔喀额诺德等国称……坐曰索。”  

      又明朱有燉《桃源景》四:“他道阿撒呵,原来是问你;他道扫兀呵,原来是坐地;他道锁陀八,原来是酒醉矣。”这就非常明白地说出了“扫兀”的意义。扫兀、撒兀的合音,与骚、扫音同,美岱召村汉语方言,没有卷舌音,所以扫、骚、哨,发音基本是一样的。  

      哨在蒙古语中既然是坐的意思,人或牲畜往后退,其动作与坐相类似,故汉语方言借用为退,其理明白可通。  

       

        稳榻  

      美岱召村汉语方言,借用蒙古语,称睡为稳榻。如说:你这么早倒稳榻下啦?引申之,又称稳坐不动为稳榻,如说:一稳榻下就不起来了,懒得二股筋还疼了。  

      稳榻在蒙古语中就是睡的意思。如《元朝秘史》第一九五节“稳榻黑赤”,旁译曰“睡的”,即可证。  

      此外,明茅元仪《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及《鞑靼译语·人事门》,睡均曰稳塔。《华夷译语·人事门》,睡作稳榻。音同字异而意思一样。  

      又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六《塞外竹枝词》曰:“见面扪都礼数恭,差乌才罢又斟钟。瓜田李下寻常事,幕内公然温榻浓。”原注曰:“夷人相见云‘扪都’,问好之词也。睡谓‘温榻’。” 夷人云云,是指蒙古人。  

      

        牙步  

      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多用牙步来指走。如说:晌午啦,该吃饭啦,咱们牙步哇!有的时候,则干脆就说一句纯粹的蒙古语:忽鲁敦牙步。是表示快点走。  

         牙步在蒙古语中,就是走的意思。  

      此词在元明杂剧中屡见,其字又写作哑不、哑步、亚卜、牙不等。如元无名氏《射柳垂丸》第三折:“杀将来,牙不,牙不。”元明间无名氏《阴山破虏》第三折:“我敌不过他也,逃命,哑步,哑步。”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一折:“你道无唱的?你问那秀才,借他浑家来,与我递三杯酒,叫我三声义男儿,我便上马,哑不哑剌步就走。”后者哑不与走并言,其义自见。  

      关于牙步的意义,史籍中多有记载。如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二百二十七“北虏考”所引“声色门”,走曰牙补。复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走曰哑步。《登坛必究》及《卢龙塞略》、《华夷译语》等,也都有类似的记载。  

       又《乌里雅苏台志略·蒙古语·四部落蒙古》:“走曰雅步。” 而上引《绥远通志稿》卷五十《民族(汉族)·语言类·方言俚语》曰:“汉语中亦有孱入蒙言者,如谓人之忠实者曰恼木汉,厨夫曰讨合气,窃盗曰忽拉盖,走路曰雅步,皮袍曰大点连,帽曰莫勒盖,谓事能畅通曰塔哈拉,皆此类也。”可见此词在绥远汉语方言中的使用是较为普遍的。   

                                 (作者:内蒙古包头市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方言丛谈】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的蒙古语借词考
  •    

       据史料及现存碑铭记载,早在明代的阿拉坦汗统治时期,美岱召村即住有许多汉族工匠,一方面建筑美岱召,同时也为阿拉坦汗家族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此外,在周边大大小小的众多板升村庄中,也住有相当多的汉族农民,耕田种地,从事板升农业。迨至清代以后,大规模的“走西口”活动轰轰烈烈地展开,更多的山西、陕西民众迁徙到美岱召周围居住,逐渐形成几个居民点,最终组成大的自然村落。  

      这些“走西口”到美岱召村的民众来自山、陕的不同县域,他们将自己家乡的方言土语也带到了口外,在日常生活交际中,他们互相吸收和融合对方所操方言的语音和词汇,同时逐渐摈弃了各自方言中较为生僻难懂的部分,最终形成了村中比较大众化的方言共同语,就是人们常说的“美岱尔话”。  

      美岱召村因为建村历史较长,人口众多,而且人口来源复杂,在其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汉语方言词汇极为丰富,俗语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举凡隐语、行话、露八分话、反切语、串话、顺口溜、歇后语、谚语、绕口令、童谣等,在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交织使用,不仅具有非常形象的表现力,也极具趣味性,从而构成了美岱召村汉语方言的一大特色。  

      此外,因为蒙汉民众的世代交往和语言融合,美岱召村汉语方言还吸收了众多的蒙古语借词,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熟练使用,而且还引申出新的汉语意义来。有些蒙古语借词,因为使用既久,人们已习焉不察,视其为汉语词语,不能追溯它的语源。笔者在此不揣浅薄,仅就所知,检出数条,略作考证,以见其概,或有不确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叉齐儿茅庵  

      叉齐儿茅庵为本地茅庵之一种,其状略似尖顶帐篷。美岱召村方言曰:地行儿搭了个叉齐儿茅庵。  

        这里的叉齐儿是个蒙古语词,其本义为帐篷。  

      在古代典籍中,有许多与叉齐儿发音类似的写法。如《元朝秘史》第二七五节有察赤儿,旁译为“帐子”;《续增华夷译语·宫室门》:“账房,茶赤儿”;明茅元仪《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帐,叉赤儿。”《钦定元史语解》卷四:“察察尔,凉棚也。”同书卷九:“察察哩,满洲语凉棚也。”  

      细审茶赤儿、叉赤儿、察察尔、察察哩等词,实为一词而异写,在蒙古语、女真语及满语中,都是帐篷的意思。  

      又包头固阳县银号地区有村名岔沁儿,《包头地名志》谓岔沁儿是蒙古语,意为天幕、尖顶帐篷,则足证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的叉齐儿是个蒙古语词。  

       

    打不素  

      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有歇后语曰:打不素换咸盐,两不见钱。是说拿打不素换盐,两头都不见现金。  

      打不素是蒙古语,意思是盐。  

      宋陈元靓编《事林广记》续集卷八所收“蒙古译语·饮食门”,盐曰“答不速”。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二百二十七“北虏考”引蒙古语饮食门:盐曰“打补速”。《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盐作“打不素”。明王鸣鹤《登坛必究·虏语》“北虏译语·饮食门”,盐也作打补速。  

      以上所述答不速、打补速,都是打不素的同音异写,都是盐的意思。  

      此外,还有其他写法。如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五“乌喇特部”:“旗西二十里有盐池,蒙古名达布逊泊。”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二“罗布淖尔所受水下·卤什达尔乌兰达布逊山”:“回语卤砂曰卤什达尔,盐曰达布逊。山产卤砂红盐。按明《华夷译语》,盐曰答不孙,即达布逊之异文。”后者说回语称盐曰达布逊,可能也是对蒙古语的借用。因为《钦定元史语解》卷六说得非常明白:“达布逊,盐也。卷六十三作塔不辛。”  

      其字又写作达布苏。《钦定西域同文志》卷一“伊犁西北路”:“达布苏图,准语,达布苏,谓盐也。其地产盐,故名。”  

      包头九原区有地名打不素太,《包头地名志》称“系蒙古语,意为有食盐的地方,因此地有黄河渡口一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经常有食盐在此卸货上岸,故得名。”其实此地早在清代即已得名,未必是指卸盐的渡口,倒可能得名于此地之产盐。《归绥道志》风土卷二十三“方言·蒙语类译·各厅杂译”之“五原厅所译蒙语村名”曰:“达不素太,言有盐。”说的可能就是这个地方。  

          

    耳直更  

        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经常拿耳直更一词与人开玩笑,比如说:看你耳朵直更直更地,耳直更呀似的。懂得意思的人听了,知道是骂他为毛驴。  

        耳直更是个蒙古语借词,指毛驴。宋陈元靓编《事林广记》续集卷八所收“蒙古译语·走兽门”,驴作“按只哥”。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二百二十七“北虏考”引蒙古语走兽门,驴作“耳直革”。《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驴作“眼只个”。明王鸣鹤《登坛必究·虏语》“北虏译语·走兽门”,驴子也作“耳直革”。 明郭造卿《卢龙塞略》卷二十“译部·译下·兽畜类第二”:“驴曰额里直罕,一曰耳直革。”《华夷译语》鸟兽门,驴作额里只干。  

      清代此语仍多见,如清张尔田《蒙古源流》校注曰:“额里只干,蒙古语驴也。”《绥远全志》卷十《方言·走兽类》收“额里吉克”,注曰毛驴。  

      此外,在《鞑靼译语》、《新刻校正买卖蒙古同文杂字》等书中,也有类似记载。  

       

         虎巴亥  

      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多使用虎巴亥一词,指乱七八糟的一滩。如说:叫你一折腾,一阵儿给闹下个虎巴亥啦。又转指规模、声势很大。如说:外头闹下个虎巴亥了你还不知道?但即使是向熟悉方言掌故的人询问虎巴亥的语源,也都摇头不知。  

        其实虎巴亥是个蒙古语借词。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四“巴勒喀什淖尔所受水·巴彦岱呼巴海”:“蒙古语巴彦岱,谓富者。呼巴海,山无草木也。”《绥远全志》卷十“方言·地舆类”收和布海,注曰荒山。呼巴海与和布海,本来都指光秃秃的荒山,美岱召村汉语方言是借词喻义,也可以视为意义的引申。  

      

      哈喇  

      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经常说一句俗语:姐姐说妹妹,哈喇一对对。意思是说两个人谁也别说谁,都是一样的货色。其中的哈喇,是一个蒙古语借词,指黑色,此处则是指黑色的皮肤。  

      蒙古语哈喇指黑,多见于古籍。如宋陈元靓编《事林广记》续集卷八所收“蒙古译语·草木门”,黑作匣剌。《钦定辽史语解》卷四:“哈喇,蒙古语黑色也,卷十五作曷剌,河名。”《钦定元史语解》卷四:“哈喇巴勒噶逊,哈喇,黑色也。”又卷十四:“哈喇哈达,哈喇,黑色也;哈达,山峰也。”  

      而明戚继光《蓟镇边防·地名称呼》则说得更为清楚:“凡夷语颜色,白为插汉,黑为哈喇,黄为舍喇,蓝为可可,红为兀郎。”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也有类似说法:“元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颜色,如察罕者,白也;哈剌者,黑也;昔剌者,黄也,亦作失剌;忽兰者,红也;孛罗者,青也,亦作博罗;阔阔者,亦青也,亦作扩廓。”  

      匣剌、曷剌或哈剌等,都是哈喇的同音异写,意思一样。  

      此外,蒙古语中也发音为喀喇。如清汪灏《随銮纪恩》:“六月二十四日,上传明日早幸喀喇河屯。蒙古以黑色为喀喇,以城为河屯,盖言黑城云尔。”大青山在清代蒙古名为“达兰喀喇”,是众多黑山头的意思,喀喇也是黑的意思。  

      又《绥远通志稿》卷五十《民族(汉族)·语言类·儿语》记“男孩歌”曰:“大白脸,细白肉,哈拉马褂镀金扣。穿蓝衫,戴顶帽,十字披红照影耀。”其中之哈拉,也是蒙古语借词,指黑马褂缀着镀金的纽扣。可见哈喇一词,在老绥远方言里的使用不是孤例。  

         除上述之外,美岱召村汉语方言还借用蒙古语的哈喇,表示杀的意思。如说:我一刀就把你哈喇啦。又如在下象棋时经常也说:好好儿的个马叫人家给哈喇啦。哈喇也是杀死的意思。哈喇二字,在方言中前字发上声,后字为入声。  

      哈喇一词,在元明杂剧中屡见。如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似这等奸邪逆贼,留着他终是祸根,不如送他去汉朝哈喇,依还的甥舅礼两国长存。”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我想韩信淮阴一饿夫,他有甚么功劳,甚些本事?依着我的愚见,只消差人赚将韩信到来,哈喇了就是,打甚么不紧!”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怎好就是这等自作主张,将他只一刀哈喇了。”  

      又元明间无名氏《开诏救忠》一:“我平生性儿剌塌,好没生着我厮杀,若还被南朝拿住,一准是把我哈喇。”  

        体会以上的语句,可以看出其中的哈喇都是杀的意思。  

      哈喇又作哈剌。如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来者何人?趁早下马受降,但道个不字,我都哈剌儿了。”元明间《智降秦叔宝》一:“早则是我走的快哩,若迟了一步,连我也哈剌了。”  

         哈喇又作哈兰。明无名氏《苏武牧羊记》三:“早上奉狼主之命,但有中国来的使臣,符验上有名字的呢留下,没有名字的一概都哈兰了。”  

       哈喇、哈剌或哈兰等词,都是蒙古语阿兰或阿剌的转音,在蒙古语中即指杀。《蒙古秘史》中多见阿兰或阿剌其词,如第一二节有阿剌周,旁译为“杀着”,第一三四节有阿剌黑三,旁译为“杀了的”,第一四九节,有阿兰,旁译为“杀”,均可证。  

      从以上引述可知,美岱召村汉语方言所用哈喇一词,应当是对元明官话词语的继承。只是由于长时期蒙汉杂居,所以该词在其他地区方言中早已消失的情况下,仍然能很好地保留使用着。  

      

       忽拉盖

      忽拉盖是美岱召村汉语方言甚至于包头方言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詈语词。所谓詈语词,就是辱骂人的话。但忽拉盖与其他詈语词有所不同,它的表义作用非常特殊,即它的所指意义大而模糊。比如说:那个家厮是个忽拉盖,说的人表达的也许是这个层面的意思,而听的人则可能会理解判断为与之相近的另一个意思;要想达到认识的统一,必须有共同认知的语言背景。忽拉盖这种语义的宽泛和不确定性,与它的语源有极大地关系。  

      忽拉盖其实是个蒙语词。它被吸收进入汉语是在元代,元杂剧中常见使用,多写作虎剌孩、忽剌孩或忽剌海等。如关汉卿《哭存孝》剧第一折李存信白:“若说我姓名,家将不能记,一对忽剌孩,都是狗养的。”《八大王开诏救忠臣》剧二折白:“我想那杨六儿虎剌孩那等英雄,好没生着我和他交锋,可不是弄我那老性命哩。”又《精忠记》三折白:“我们番将实是乖,爱吃牛肉不持斋。孩子都是马上养,长大都作虎剌孩。”  

       明人著作《华夷译语》,对蒙古语多有注译,其人物门曰:“贼,虎剌海。”《元史语解》卷二宫卫门也说:“呼拉干齐,捕盗人也。”可见虎剌孩、忽拉孩或呼拉干等,在蒙古语中原义为贼和强盗,但体会上例元曲中的虎剌孩或忽拉孩等,已经用的不是本义,而是一个发展了的辱骂词,其意义可解释成骗子、小蝥贼、老匹夫、大胆狂徒等等,与现在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所用大略相同。  

       盖盗贼之为人也,烧杀抢掠、奸淫盗窃,无所不为,而又心术狡诈难测,行踪诡秘不定,为天下恶行之积大成者。但因为“盗贼”是实词,如果用它来骂人,最终当然还是盗贼,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忽拉盖则不同,它是以一种全新的语音被吸收进汉语方言词汇的,当人们借用它时,可以完全忽略其原义,并且赋予其多种解释,使其意义的涵盖面加大,逐渐趋于不确定。所以不论是坑蒙拐骗偷,抑或是吃喝嫖赌抽,凡奸滑刁顽之辈,不务正业之徒,都将其称之为“忽拉盖”,用以表达人们的憎恨、厌恶之情,无不恰如其分。这个时候,如果一定要给“忽拉盖”找一个必须的定义,也很简单,那就是坏蛋。  

      保留在美岱召村汉语方言词汇中的“忽拉盖”,已经没有了原来蒙古语盗贼的意思,引申义则如上所述,非常之多;在语法上,它还可以省略作忽拉。忽拉与忽拉盖意义完全相同,并且可以与汉语词组成新的“蒙汉合璧”词,如贼忽拉、贼眉忽拉眼等,再省略,则直称为贼盖。正是这些词里流露出的“贼相”,使我们还得以窥见忽拉盖最初引入汉语时所具有的意义。  

       

        免得怪  

      免得怪在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经常使用,如说:你问我嘞,我也是免得怪。意思是说我也不知道。  

        免得怪是个蒙古语借词,其本义就是不知道。此可引前人著述为证。如清冯一鹏《塞外杂识》:“丁查拉史者,即鄂尔多斯之台吉也。康熙五十九年,自领蒙古部落五百人,随大兵进藏,归至甘州,余因问其曾读汉书否,答以蒙古语曰:默得黑乌归,即汉语不知道也。”默得黑乌归当是蒙古语的完整发音,与免得怪发音极为相近。  

      《绥远全志》卷十《方言·语助类》收“密特库乌贵”,注曰不知。密特库乌贵与默得黑乌归发音亦相近。  

      又民国陈赓雅著《西北视察记》,记其游览西北某寺庙曰:“导游喇嘛名咚顿,初疑我辈为外人,坚不启扃,隔窗与语,概以‘莫得贵’(即不知道)为答。”此莫得贵,明显是免得怪的同音词。  

       

        莫勒盖  

      美岱召村汉语方言常借用蒙古语的莫勒盖或抹嘞盖指帽子,许多不知所以的人以为这是个模仿蒙古语的戏谑语,因为帽子本来就是抹了再盖上的。但实际上蒙古语帽子的发音就是抹嘞盖或莫勒盖。  

      其词在典籍中有多种写法。如宋陈元靓编《事林广记》续集卷八所收“蒙古译语·衣服门”,帽儿作“麻合剌”;《鞑靼译语》及《登坛必究》衣服门,帽子均作“马合剌”。明郭造卿《卢龙塞略》卷二十“译部·译下·冠服类第六”:帽曰抹哈喇。麻合剌、马合剌、抹哈喇等与莫勒盖音较为类似。  

      明茅元仪《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帽作“抹喇哈”,与莫勒盖之发音已极相近。《新刻校正买卖蒙古同文杂字》收凉帽,蒙古语作得勒克妈拉嘎;又收暖帽,蒙古语作乌速秃妈拉嘎,妈拉嘎即莫勒盖。  

      清昭梿《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曰:“合围后,自乌图里处虞卒脱帽以鞭擎之,高声传呼玛尔噶口号。按玛尔噶者,蒙古语帽也。”玛尔噶与妈拉嘎、莫勒盖的发音极为相近,可证莫勒盖为蒙古语说之不谬。  

      又《绥远通志稿》卷五十《民族(汉族)·语言类·方言俚语》曰:“汉语中亦有孱入蒙言者,如谓人之忠实者曰恼木汉,厨夫曰讨合气,窃盗曰忽拉盖,走路曰雅步,皮袍曰大点连,帽曰莫勒盖,谓事能畅通曰塔哈拉,皆此类也。”则非常明白地指明莫勒盖的语源。  

       

        倒喇  

      倒喇在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是聊天的意思,如说:两个人坐下可倒喇了半天;倒喇来倒喇去也没倒喇出个所以然来。因为人们不知道其语源,所以通常多写作叨啦,按字面理解,是说叨叨、啦呱。  

       其实倒喇是个蒙古语借词,其本义为唱。  

      《华夷译语·人事门》、《鞑靼译语·人事门》及明郭造卿《卢龙塞略》卷二十“译部·译上·生灵门”,唱均作“倒剌”。 明茅元仪《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唱作“倒喇”。  

      明汤显祖《牡丹亭》中宾白多杂有蒙古语词,其剧四十七出老旦白:“倒喇!倒喇!”丑白:“怎说?”贴白:“要娘娘唱个曲儿。”又《雍熙乐府》卷三:“他道倒喇是歌一曲。”均说明倒喇是唱的意思。《元史语解》卷一六人名门:“道拉实,歌唱人也。”道拉与倒喇音同。  

      元代,有一种专门从事说唱艺术的人,蒙古语称为“倒喇赤”,至明代,汉族人称之为倒剌小厮。如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五:“都下贵珰家作剧,所用童子名倒剌小厮者,先有敲水盏一戏,甚为无谓。”或称为捣喇小子。《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四回:“内臣斜局的营生,他只喜《蓝关记》,捣喇小子胡歌野调,那里晓的大关目,悲欢离合。”也叫倒儠匠。明沈榜《宛署杂记》卷一七民风二方言也说:“弹唱人曰倒儠匠。”  

      倒喇的主要形式是说唱结合。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高梁桥》说:“喇者,掐拨数唱,谐杂以诨焉,鸣哀如诉也。”如诉,就是说类同诉说。所以倒喇这个词被汉语吸收后,就成了聊天、闲谈的替代词,也写作捣喇。如清刘璋《斩鬼传》第一回:“黄口小儿,争来平地打筋斗;白发老者,闲坐阳坡胡捣喇。”又第三回:“酽脸鬼走进茶庵,只见两个闲汉在那里捣喇闲话。”其中的捣喇,就纯是聊天的意思,没有蒙古语唱的意思了,但其本源,则如上所述,是来自于蒙古语。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的倒喇,是对明清官话词语的继承。  

      

        脑亥  

      美岱召村习俗,为了祈求孩子健康成长,多取轻贱之名,如不值钱、狗不吃、蛆女子等。还有叫脑亥子、毛脑亥的,则是借用蒙古语,毛为不好,脑亥是狗,合而言之,就是赖狗子的意思。  

      脑亥在史籍中有多种写法。如宋陈元靓编《事林广记》续集卷八所收“蒙古译语·走兽门”,狗作“讷和”;《华夷译语·鸟兽门》及《鞑靼译语·鸟兽门》,狗均作“那孩”; 明王鸣鹤《登坛必究·虏语》“北虏译语·走兽门”及明郭造卿《卢龙塞略》卷二十“译部·译下·兽畜类第二”,狗均作“奴害”;明茅元仪《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狗曰“那害”。  

      而以写作诺海者为多。如《钦定元史语解》卷七地理门:“茂诺海,茂,恶劣也;诺海,犬也。”清陈康琪《郎潜纪闻三笔》卷五“有裨实用之国语”条收蒙古语:“诺海,犬也。”  

      负责驯狗的人,蒙古语叫奴海赤。明无名氏《唐李靖阴山破虏》剧一:“大小番兵听吾将令,人人英勇,个个争先……石保赤高拿着铁爪苍鹰,奴海赤双牵着金铃细犬。”  

      脑亥也叫诺海齐。《元史语解》卷一六人名门:“诺海齐,司狗人也,卷三十四作那海察。”  

      契丹语称狗,其音与诺海极为相近,曰捏褐。《辽史语解》:“捏褐耐,犬首也。”《契丹国志》卷二七《岁时杂记·中秋》:“八月八日,国主杀白犬于寝帐前七步,埋其头,露其嘴。后七日,移寝帐于埋狗头上。北呼此节为捏褐妳。汉人译云:‘捏褐是狗,妳是头。’”诺海与捏褐,显然是同源词。  

      

        哨  

      美岱召村汉语方言,称往后退为哨。如说:有点儿靠前了,再往后哨一哨。指挥牲畜往后退的时候,则直接喊“哨!哨!”  

        这个哨,应当是蒙古语借词,本义为坐。  

      《鞑靼译语·人事门》,坐曰“扫兀”;《华夷译语·人事门》,坐曰“撒兀”。 明茅元仪《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坐曰扫。《乌里雅苏台志略·蒙古语四部落蒙古》:“坐曰骚。”《新刻校正买卖蒙古同文杂字》亦曰:“坐,骚。”清张鹏翮《奉使俄罗斯日记·方言》:“蒙古喀尔喀额诺德等国称……坐曰索。”  

      又明朱有燉《桃源景》四:“他道阿撒呵,原来是问你;他道扫兀呵,原来是坐地;他道锁陀八,原来是酒醉矣。”这就非常明白地说出了“扫兀”的意义。扫兀、撒兀的合音,与骚、扫音同,美岱召村汉语方言,没有卷舌音,所以扫、骚、哨,发音基本是一样的。  

      哨在蒙古语中既然是坐的意思,人或牲畜往后退,其动作与坐相类似,故汉语方言借用为退,其理明白可通。  

       

        稳榻  

      美岱召村汉语方言,借用蒙古语,称睡为稳榻。如说:你这么早倒稳榻下啦?引申之,又称稳坐不动为稳榻,如说:一稳榻下就不起来了,懒得二股筋还疼了。  

      稳榻在蒙古语中就是睡的意思。如《元朝秘史》第一九五节“稳榻黑赤”,旁译曰“睡的”,即可证。  

      此外,明茅元仪《武备志》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及《鞑靼译语·人事门》,睡均曰稳塔。《华夷译语·人事门》,睡作稳榻。音同字异而意思一样。  

      又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六《塞外竹枝词》曰:“见面扪都礼数恭,差乌才罢又斟钟。瓜田李下寻常事,幕内公然温榻浓。”原注曰:“夷人相见云‘扪都’,问好之词也。睡谓‘温榻’。” 夷人云云,是指蒙古人。  

      

        牙步  

      美岱召村汉语方言中,多用牙步来指走。如说:晌午啦,该吃饭啦,咱们牙步哇!有的时候,则干脆就说一句纯粹的蒙古语:忽鲁敦牙步。是表示快点走。  

         牙步在蒙古语中,就是走的意思。  

      此词在元明杂剧中屡见,其字又写作哑不、哑步、亚卜、牙不等。如元无名氏《射柳垂丸》第三折:“杀将来,牙不,牙不。”元明间无名氏《阴山破虏》第三折:“我敌不过他也,逃命,哑步,哑步。”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一折:“你道无唱的?你问那秀才,借他浑家来,与我递三杯酒,叫我三声义男儿,我便上马,哑不哑剌步就走。”后者哑不与走并言,其义自见。  

      关于牙步的意义,史籍中多有记载。如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二百二十七“北虏考”所引“声色门”,走曰牙补。复引《蓟门防御考》所载“蒙古译语”,走曰哑步。《登坛必究》及《卢龙塞略》、《华夷译语》等,也都有类似的记载。  

       又《乌里雅苏台志略·蒙古语·四部落蒙古》:“走曰雅步。” 而上引《绥远通志稿》卷五十《民族(汉族)·语言类·方言俚语》曰:“汉语中亦有孱入蒙言者,如谓人之忠实者曰恼木汉,厨夫曰讨合气,窃盗曰忽拉盖,走路曰雅步,皮袍曰大点连,帽曰莫勒盖,谓事能畅通曰塔哈拉,皆此类也。”可见此词在绥远汉语方言中的使用是较为普遍的。   

                                 (作者:内蒙古包头市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