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2年  /  第六期

第六期

  • 【文稿】回顾感怀
  • 岁月荏苒,时光流逝,从1984年至2012年时间的年轮又转了28个圈之时,兴安盟地方志办公室也迎来了它自成立以来的第28个春秋。这28年里有艰辛、有曲折,然而更多的是收获和喜悦。  

    兴安盟地区的历史文明源远流长,据史料载,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在这个地方栖息活动。但编修志书的历史并不久远,根据掌握的情况看,整个兴安盟的旧志编写都仅限于日伪时期,主要有科右前旗、科右中旗、扎赉特旗3个旗保存有部分旧志,且大部分为日本人编写,以日文出版。  

    1980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胡乔木在中国史学会代表大会上提出了“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新的方法和体例去编写地方志”的观点,兴安盟借着会议的东风,和着全国掀起的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浪潮,l9841月,也开始了地方志人员的抽调、机构的组建等前期筹备工作。l9843月,兴安盟党史资料征集、地方志编纂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成立,隶属于兴安盟委,为临时常设机构。这时的机构为一个机构,两套业务人马。相继各旗县市也都成立了地方志工作机构。5月,全盟党史资料征集、地方志编纂工作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解决党史地方志机构、人员、经费落实问题,配备专职人员问题,开展工作问题等。这次会议犹如一块敲门砖,正式开启了全盟全面编修地方志工作的帷幕。l9902,为了便于开展工作,盟委行署决定兴安盟地方志办公室与党史办公室分置,地方志办公室隶属于行政公署管理。机构的分置与理顺为今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l99010月,全盟第一部新编社会主义新方志——《科尔沁右翼前旗志》(稿)交付评审,这给全盟志书的编纂、评审、验收等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借鉴作用,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200110月,《阿尔山市志》付梓出版,标志着全盟首轮修志工作全面结束。首轮修志共出版志书7部、8册,计710万字。我盟首轮志书的编纂,内容多,时间长,跨度大,人员少,没有规范的体例,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没有成熟的理论可以依据,处在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但首轮修志是具有奠基性和铺陈作用的,为全盟的二轮修志夯实了基础。  

     2005518 ,全盟地方志工作暨《兴安盟志》续修培训会议召开,正式启动了兴安盟志的续修工作。以此为契机,全盟各旗县市先后召开二轮修志工作会议,启动了续志工作。几年来,特别是2006年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后,地方志工作机构被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依法修志的意识不断增强,修志工作逐步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二轮修志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20052010年,《兴安盟志(19962005)》、《扎赉特旗志(19862002)》、《科右中旗志(19882005)》、《突泉县志(19862005 )》、《科右前旗志(19892005)》、《乌兰浩特市志(19912008)》相继出版发行,共计6部、8册、940万字。其中,《兴安盟志(19962005)》是全区l2个盟市二轮修志中出版的第一部盟级志书。时任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张建功赞誉说:“兴安盟创造了全区二轮修志史上的‘五个第一’,他们是全区地方志系统的排头兵,是全区地方志系统学习的榜样”。二轮修志基本完成后,我们并没有坐享其成,停滞不前,而是迅速地开始了全盟性的综合年鉴的编修。到2011年底,全盟累计出版综合年鉴10册、30卷、619万字,年鉴编纂工作实现了制度化和常态化。专业志(部门志)和地方史书编纂取得了新的成果。出版完成了《兴安盟政协志》、《兴安盟地税志》、《兴安盟森林防火志》、《兴安盟交通志》、《乌兰浩特市人大志》、《乌兰浩特市政协志》、《科右前旗人大志》、《科右中旗政协志》、《扎赉特旗人大志》、《兴安盟概况》、《兴安盟概览》、《兴安盟妇女联合会大事记》等,我盟多元化的地方志编修格局已经形成。开始依法对专业志(部门志)的编纂出版进行评审验收审查。完成了兴安盟两轮志书的汉译蒙文工作。  

    成绩与收获不一而足,而收获的道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兴安盟地方志办公室成立不久,因盟委行署办公用房紧张,我办不得不搬出来,开始了“游击办公”。19862010年的14年里,办公场所变更了7次,平均2年变动一次,直到20103月,搬入新建的党政综合楼才真正安定下来。兴安盟地方志办公室作为正处级单位,从成立初始到20059月,都是由副主任主持工作,200510月,盟里调整地方志工作班子,任命了主任,才转变了我办高位低配的现象。  

    回味过往,感慨万千,不知不觉我到地方志工作已经有21个年头了,当年风华正茂的我如今已人到中年。随着工作的慢慢进展和地方志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参与了两部志书的编辑、编纂以后,我开始重新思考和认识这份工作,并逐渐地爱上了它。职务上从副科长到科长,业务上从首轮志书的编辑,到二轮志书的编辑、副主编,再到年鉴的编辑、总编纂、执行副主编,领导的认可和鼓励更使我赢得了自信。  

    我毕业后参加工作就到地方志,寒来暑往已二十年有余。  

    可能有的人觉得一生只在同一个部门工作会是一种遗憾,可对我来说恰是上天赐予的一个幸运。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正是有了这种常年在地方志工作的机遇,才使我对地方志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钻研。可以说是地方志给我提供了展示和挖掘个人能力的载体和舞台,是几任领导给了我在舞台上演出的机会,还有同志们的鼓励和帮助也是我前行的不竭动力。方志界有位前辈曾说“方志荣,我荣;方志兴,我兴”。我觉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在地方志工作的华丽转身是从2005年开始的,从那时起我参加续志编纂,参加综合年鉴编修,参加区内盟市志稿评审,参加盟内专业志稿评审,聆听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领导和专家的悉心指导和教诲,我觉得我一点点地进步了,慢慢地成熟了。牛顿说:“我之所以看的比别人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是啊,我之所以取得了点滴的成绩,是因为地方志这个集体事业发展而赐予我的,也是地方志的各级领导和修志同仁对我无私而慷慨的付出和给予,使我有幸站在了他们的肩膀上。  

    28个春夏秋冬犹如白驹过隙,眨眼之间就已成过去,回味过去留下的都是美好,忘却的总是遗憾。在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成立30周年之际写下回忆和感受,以此来纪念美好,祝福未来。  

    (作者:内蒙古兴安盟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文稿】回顾感怀
  • 岁月荏苒,时光流逝,从1984年至2012年时间的年轮又转了28个圈之时,兴安盟地方志办公室也迎来了它自成立以来的第28个春秋。这28年里有艰辛、有曲折,然而更多的是收获和喜悦。  

    兴安盟地区的历史文明源远流长,据史料载,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在这个地方栖息活动。但编修志书的历史并不久远,根据掌握的情况看,整个兴安盟的旧志编写都仅限于日伪时期,主要有科右前旗、科右中旗、扎赉特旗3个旗保存有部分旧志,且大部分为日本人编写,以日文出版。  

    1980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胡乔木在中国史学会代表大会上提出了“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新的方法和体例去编写地方志”的观点,兴安盟借着会议的东风,和着全国掀起的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浪潮,l9841月,也开始了地方志人员的抽调、机构的组建等前期筹备工作。l9843月,兴安盟党史资料征集、地方志编纂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成立,隶属于兴安盟委,为临时常设机构。这时的机构为一个机构,两套业务人马。相继各旗县市也都成立了地方志工作机构。5月,全盟党史资料征集、地方志编纂工作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解决党史地方志机构、人员、经费落实问题,配备专职人员问题,开展工作问题等。这次会议犹如一块敲门砖,正式开启了全盟全面编修地方志工作的帷幕。l9902,为了便于开展工作,盟委行署决定兴安盟地方志办公室与党史办公室分置,地方志办公室隶属于行政公署管理。机构的分置与理顺为今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l99010月,全盟第一部新编社会主义新方志——《科尔沁右翼前旗志》(稿)交付评审,这给全盟志书的编纂、评审、验收等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借鉴作用,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200110月,《阿尔山市志》付梓出版,标志着全盟首轮修志工作全面结束。首轮修志共出版志书7部、8册,计710万字。我盟首轮志书的编纂,内容多,时间长,跨度大,人员少,没有规范的体例,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没有成熟的理论可以依据,处在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但首轮修志是具有奠基性和铺陈作用的,为全盟的二轮修志夯实了基础。  

     2005518 ,全盟地方志工作暨《兴安盟志》续修培训会议召开,正式启动了兴安盟志的续修工作。以此为契机,全盟各旗县市先后召开二轮修志工作会议,启动了续志工作。几年来,特别是2006年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后,地方志工作机构被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依法修志的意识不断增强,修志工作逐步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二轮修志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20052010年,《兴安盟志(19962005)》、《扎赉特旗志(19862002)》、《科右中旗志(19882005)》、《突泉县志(19862005 )》、《科右前旗志(19892005)》、《乌兰浩特市志(19912008)》相继出版发行,共计6部、8册、940万字。其中,《兴安盟志(19962005)》是全区l2个盟市二轮修志中出版的第一部盟级志书。时任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张建功赞誉说:“兴安盟创造了全区二轮修志史上的‘五个第一’,他们是全区地方志系统的排头兵,是全区地方志系统学习的榜样”。二轮修志基本完成后,我们并没有坐享其成,停滞不前,而是迅速地开始了全盟性的综合年鉴的编修。到2011年底,全盟累计出版综合年鉴10册、30卷、619万字,年鉴编纂工作实现了制度化和常态化。专业志(部门志)和地方史书编纂取得了新的成果。出版完成了《兴安盟政协志》、《兴安盟地税志》、《兴安盟森林防火志》、《兴安盟交通志》、《乌兰浩特市人大志》、《乌兰浩特市政协志》、《科右前旗人大志》、《科右中旗政协志》、《扎赉特旗人大志》、《兴安盟概况》、《兴安盟概览》、《兴安盟妇女联合会大事记》等,我盟多元化的地方志编修格局已经形成。开始依法对专业志(部门志)的编纂出版进行评审验收审查。完成了兴安盟两轮志书的汉译蒙文工作。  

    成绩与收获不一而足,而收获的道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兴安盟地方志办公室成立不久,因盟委行署办公用房紧张,我办不得不搬出来,开始了“游击办公”。19862010年的14年里,办公场所变更了7次,平均2年变动一次,直到20103月,搬入新建的党政综合楼才真正安定下来。兴安盟地方志办公室作为正处级单位,从成立初始到20059月,都是由副主任主持工作,200510月,盟里调整地方志工作班子,任命了主任,才转变了我办高位低配的现象。  

    回味过往,感慨万千,不知不觉我到地方志工作已经有21个年头了,当年风华正茂的我如今已人到中年。随着工作的慢慢进展和地方志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参与了两部志书的编辑、编纂以后,我开始重新思考和认识这份工作,并逐渐地爱上了它。职务上从副科长到科长,业务上从首轮志书的编辑,到二轮志书的编辑、副主编,再到年鉴的编辑、总编纂、执行副主编,领导的认可和鼓励更使我赢得了自信。  

    我毕业后参加工作就到地方志,寒来暑往已二十年有余。  

    可能有的人觉得一生只在同一个部门工作会是一种遗憾,可对我来说恰是上天赐予的一个幸运。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正是有了这种常年在地方志工作的机遇,才使我对地方志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钻研。可以说是地方志给我提供了展示和挖掘个人能力的载体和舞台,是几任领导给了我在舞台上演出的机会,还有同志们的鼓励和帮助也是我前行的不竭动力。方志界有位前辈曾说“方志荣,我荣;方志兴,我兴”。我觉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在地方志工作的华丽转身是从2005年开始的,从那时起我参加续志编纂,参加综合年鉴编修,参加区内盟市志稿评审,参加盟内专业志稿评审,聆听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领导和专家的悉心指导和教诲,我觉得我一点点地进步了,慢慢地成熟了。牛顿说:“我之所以看的比别人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是啊,我之所以取得了点滴的成绩,是因为地方志这个集体事业发展而赐予我的,也是地方志的各级领导和修志同仁对我无私而慷慨的付出和给予,使我有幸站在了他们的肩膀上。  

    28个春夏秋冬犹如白驹过隙,眨眼之间就已成过去,回味过去留下的都是美好,忘却的总是遗憾。在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成立30周年之际写下回忆和感受,以此来纪念美好,祝福未来。  

    (作者:内蒙古兴安盟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