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2年  /  第六期

第六期

  • 【文稿】我为方志人而骄傲
  • 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是1982年成立的,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地方志事业也伴随着我国改革发展的道路走过了30个春秋,弹指一挥间,国家和自治区无论从经济、文化等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地方志责无旁贷的客观、全面地记述了改革开放发展过程的曲折与成果。在收获了改革成果的同时,地方志也收获着方志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我在地方志工作了28个年头,蓦然回首,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走过的30年不平凡的经历,历历在眼前,是从事地方志事业的前贤不懈追求的精神给了我人生的启迪,从而为能够成为方志人而倍感骄傲。  

       

    学习型方志人  

    我有幸站在了社会主义新方志的队伍中,从学习地方志开始,到认识地方志、钻研地方志、热爱地方志,成为一个倍感责任重在肩的方志人,缘由受地方志的老前辈的敬业精神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1984年,我来到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首先从誊印旧志书开始认识了地方志工作,接着受到原地方志老领导的鼓励,把我在职工大学学习的日语利用起来,翻译了《呼伦贝尔事情》等几篇调查报告(这是日本在入侵我国前期,对我国东北地区地质、矿床、物种、人文等做的调查,目的是为侵略、掠夺我财富做前期准备)登载在《内蒙古资料汇编》中。逐步介入地方志工作,从资料室的管理肇端,指导厅局编志、编年鉴、评审盟市旗县志书等,至到今天……。  

    “博学慎思 立言兴邦”,这是1985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长董一博先生的题词,董老应邀到呼和浩特讲课,同时邀请到的还有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这是内蒙古地方志总编室成立以来第一次办的全区编史修志人员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有来自全区各旗县以及包钢、牙克石林管局等单位的专业修志人员。两位方志界专家从方志起源、发展到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指导思想、资料的收集利用、篇目制定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全面讲解。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总编室成立以来,为内蒙古地区培训的第一批基层编史修志人员。通过不断学习和实际工作的实践,使我感到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工作人员,不但是一种收获、一种责任,更是从修志老前辈身上学到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影响着内蒙古地区的修志队伍。记得那时的方志人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各大图书馆,每遇难题便不耻下问。也时常讨教大学教授及社科院的历史研究人员,广泛收集资料、广泛汲取知识,为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时至今日,不断学习新知识,已成为方志人的习惯和操守。  

       

    奉献型方志人  

    方志人也是伴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同步发展与成长的,记得地方志工作开展的初期,无论是志书的编纂、资料的搜集整理、还是《内蒙古年鉴》的编辑工作,都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当时电脑的使用率还没有普及,大都是手写稿。好多单位对地方志工作认识还不够,又是经济建设的发展时期,改革发展的浪潮与机会吸引了许多青年,使之有一些单位地方志人才难以留住,方志界戏说“得志不修志,修志不得志”。为此,我曾迷茫过,也曾朝三暮四动摇过……但权衡再三,选择了坚守。我以为人生价值的体现不仅仅表现在前进道路的浪尖上,红花要开,绿叶更应遍地生。编史修志不是腹中空空所能及的,古语说得好:“将才易得、史官难求”。所故,我坚持不断地学习、实践,在学习工作中走过了初级、中级到高级的晋职道路。更激励我的,还是默默无闻在基层从事地方志的工作人员。国际航空公司内蒙古分公司的年鉴撰稿人邹世益是个高位截瘫的病人,却克服种种困难,在轮椅坚守岗位十几年;有多少在旗县基层从事地方志编纂工作的人员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不图名利地奉献着,风雪严寒,看到他们奔波于搜集资料的路上;酷暑三伏,看到他们汗流浃背地埋头在办公室的角落;午夜,星星陪他们伏案疾书。第一轮志书编写完成,第二轮志书又开始编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把身心都投入到修志编纂的平凡工作之中,白天想的是志书,晚上睡觉做梦都是志书怎样编写,走着站着看的都是志书。地方志事业成为他们生命价值的体现,就这样造就了社会主义方志人的一种精神,使得方志界涌现出一批批经得住历史考验的方志人。所谓“方志人精神”,就是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在工作中形成的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锲而不舍、一丝不苟的精神。这是几代地方志工作者,通过长期修志实践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秉笔直书方志人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也十分看重用文字记载历史的史官。从炎黄尧舜至今已有五千多年了。举世周知,我国史书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一部《二十四史》就有3219卷,4500多万字,加上数不清的私史、野史、杂史和各种史志,世界上哪一个国家有如此卷帙浩繁、博大精深的史书?建造这样一座蕴藏丰富的历史宝库,正是历代史家辛勤劳动的结果。  

    30年来,内蒙古地区方志工作者完成了第一轮《内蒙古自治区志·专业志》及各盟市志及旗县志书近200部编纂工作,它凝结了方志人30年的智慧和汗水,沉淀了方志人太多的欢乐和淡定,成就了方志人的执着。洋洋洒洒的一本本志书,记载着内蒙古千百多年的历史沧桑,记录着内蒙古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字字句句,发挥着资政、育人、存史的作用,使曲折发展的历史轨迹真真实实载入史册。社会主义新方志是对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熔铸与百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再现。是记载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不灭的梦想,自新、自救、自立、自强,引领一个民族穿越“千年未有之巨变”,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启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的真实写照。每本志书和年鉴都是留给后人的一笔沉甸甸的精神财富。  

    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对帝王们的言行,随时都要记录下来,不管你“举”得对不对,都要“直书其事”。那怕把屠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绝对不能“兰艾相杂,朱紫不分”。这就是史官。“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刘知几:《史通》)  

    因为中国古代的史官有“秉笔直书”的好传统,成为后世史官竞相继承的品格和史德。历史上典型代表就是司马迁,鸿篇巨著《史记》成为方志人之典范。我们新一代方志人应继承历史上史官的优良传统,“秉笔直书”真实记录历史成为我们的职业操守。  

       

    为之骄傲方志人  

    我们今天的方志人,赶上盛世修志的好时代,赶上“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民族复兴时期,作为这一时期的地方志人,使命之艰巨、责任之重大。“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新时期方志人的使命和责任。  

    地方志事业作为民族的瑰宝而屹立于中国社会科学之林,比任何学科更具有特色,更具有价值。……她算得上是历代之收藏,人民之经营,民族之精英。有多少志士仁人、专家学者,呕心沥血,筚路蓝缕,甚至付出毕生的精力和生命,才使得我们民族走过的路,有一个客观、全面、真实的记载。” 我们能够成为新一代从事地方志工作的人员,倍感无上光荣与骄傲。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文稿】我为方志人而骄傲
  • 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是1982年成立的,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地方志事业也伴随着我国改革发展的道路走过了30个春秋,弹指一挥间,国家和自治区无论从经济、文化等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地方志责无旁贷的客观、全面地记述了改革开放发展过程的曲折与成果。在收获了改革成果的同时,地方志也收获着方志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我在地方志工作了28个年头,蓦然回首,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走过的30年不平凡的经历,历历在眼前,是从事地方志事业的前贤不懈追求的精神给了我人生的启迪,从而为能够成为方志人而倍感骄傲。  

       

    学习型方志人  

    我有幸站在了社会主义新方志的队伍中,从学习地方志开始,到认识地方志、钻研地方志、热爱地方志,成为一个倍感责任重在肩的方志人,缘由受地方志的老前辈的敬业精神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1984年,我来到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首先从誊印旧志书开始认识了地方志工作,接着受到原地方志老领导的鼓励,把我在职工大学学习的日语利用起来,翻译了《呼伦贝尔事情》等几篇调查报告(这是日本在入侵我国前期,对我国东北地区地质、矿床、物种、人文等做的调查,目的是为侵略、掠夺我财富做前期准备)登载在《内蒙古资料汇编》中。逐步介入地方志工作,从资料室的管理肇端,指导厅局编志、编年鉴、评审盟市旗县志书等,至到今天……。  

    “博学慎思 立言兴邦”,这是1985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长董一博先生的题词,董老应邀到呼和浩特讲课,同时邀请到的还有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这是内蒙古地方志总编室成立以来第一次办的全区编史修志人员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有来自全区各旗县以及包钢、牙克石林管局等单位的专业修志人员。两位方志界专家从方志起源、发展到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指导思想、资料的收集利用、篇目制定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全面讲解。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总编室成立以来,为内蒙古地区培训的第一批基层编史修志人员。通过不断学习和实际工作的实践,使我感到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工作人员,不但是一种收获、一种责任,更是从修志老前辈身上学到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影响着内蒙古地区的修志队伍。记得那时的方志人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各大图书馆,每遇难题便不耻下问。也时常讨教大学教授及社科院的历史研究人员,广泛收集资料、广泛汲取知识,为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时至今日,不断学习新知识,已成为方志人的习惯和操守。  

       

    奉献型方志人  

    方志人也是伴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同步发展与成长的,记得地方志工作开展的初期,无论是志书的编纂、资料的搜集整理、还是《内蒙古年鉴》的编辑工作,都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当时电脑的使用率还没有普及,大都是手写稿。好多单位对地方志工作认识还不够,又是经济建设的发展时期,改革发展的浪潮与机会吸引了许多青年,使之有一些单位地方志人才难以留住,方志界戏说“得志不修志,修志不得志”。为此,我曾迷茫过,也曾朝三暮四动摇过……但权衡再三,选择了坚守。我以为人生价值的体现不仅仅表现在前进道路的浪尖上,红花要开,绿叶更应遍地生。编史修志不是腹中空空所能及的,古语说得好:“将才易得、史官难求”。所故,我坚持不断地学习、实践,在学习工作中走过了初级、中级到高级的晋职道路。更激励我的,还是默默无闻在基层从事地方志的工作人员。国际航空公司内蒙古分公司的年鉴撰稿人邹世益是个高位截瘫的病人,却克服种种困难,在轮椅坚守岗位十几年;有多少在旗县基层从事地方志编纂工作的人员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不图名利地奉献着,风雪严寒,看到他们奔波于搜集资料的路上;酷暑三伏,看到他们汗流浃背地埋头在办公室的角落;午夜,星星陪他们伏案疾书。第一轮志书编写完成,第二轮志书又开始编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把身心都投入到修志编纂的平凡工作之中,白天想的是志书,晚上睡觉做梦都是志书怎样编写,走着站着看的都是志书。地方志事业成为他们生命价值的体现,就这样造就了社会主义方志人的一种精神,使得方志界涌现出一批批经得住历史考验的方志人。所谓“方志人精神”,就是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在工作中形成的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锲而不舍、一丝不苟的精神。这是几代地方志工作者,通过长期修志实践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秉笔直书方志人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也十分看重用文字记载历史的史官。从炎黄尧舜至今已有五千多年了。举世周知,我国史书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一部《二十四史》就有3219卷,4500多万字,加上数不清的私史、野史、杂史和各种史志,世界上哪一个国家有如此卷帙浩繁、博大精深的史书?建造这样一座蕴藏丰富的历史宝库,正是历代史家辛勤劳动的结果。  

    30年来,内蒙古地区方志工作者完成了第一轮《内蒙古自治区志·专业志》及各盟市志及旗县志书近200部编纂工作,它凝结了方志人30年的智慧和汗水,沉淀了方志人太多的欢乐和淡定,成就了方志人的执着。洋洋洒洒的一本本志书,记载着内蒙古千百多年的历史沧桑,记录着内蒙古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字字句句,发挥着资政、育人、存史的作用,使曲折发展的历史轨迹真真实实载入史册。社会主义新方志是对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熔铸与百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再现。是记载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不灭的梦想,自新、自救、自立、自强,引领一个民族穿越“千年未有之巨变”,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启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的真实写照。每本志书和年鉴都是留给后人的一笔沉甸甸的精神财富。  

    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对帝王们的言行,随时都要记录下来,不管你“举”得对不对,都要“直书其事”。那怕把屠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绝对不能“兰艾相杂,朱紫不分”。这就是史官。“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刘知几:《史通》)  

    因为中国古代的史官有“秉笔直书”的好传统,成为后世史官竞相继承的品格和史德。历史上典型代表就是司马迁,鸿篇巨著《史记》成为方志人之典范。我们新一代方志人应继承历史上史官的优良传统,“秉笔直书”真实记录历史成为我们的职业操守。  

       

    为之骄傲方志人  

    我们今天的方志人,赶上盛世修志的好时代,赶上“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民族复兴时期,作为这一时期的地方志人,使命之艰巨、责任之重大。“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新时期方志人的使命和责任。  

    地方志事业作为民族的瑰宝而屹立于中国社会科学之林,比任何学科更具有特色,更具有价值。……她算得上是历代之收藏,人民之经营,民族之精英。有多少志士仁人、专家学者,呕心沥血,筚路蓝缕,甚至付出毕生的精力和生命,才使得我们民族走过的路,有一个客观、全面、真实的记载。” 我们能够成为新一代从事地方志工作的人员,倍感无上光荣与骄傲。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