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9年  /  第三期

第三期

  • (专 稿)陕蒙榆文化和中华绿情结
  •  

     

    一、两千年前的“榆溪旧塞”

     

    众所周知,长城地带的乡土树种主要是榆。《诗经》上就记载着“山有枢,隰有榆”。据中国文物研究所景爱研究员考证,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曾多次征讨古河套北部的原住民林胡、楼烦,迫使他们“献马”。《史记》称林胡之地为“榆中”,说明当地多榆。“林胡”就是森林中的胡人,林胡又有林人、儋林之称,都是以其地多榆而得名。(景爱《警报:北京沙尘暴》,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页)史料记载,两千年前秦始皇的国防部长蒙恬在“为秦侵胡,辟地数千里”而驻守河套时,就“以河为竞”、“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在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一带建起了中国以榆为主的第一道绿色长城———“榆谿塞”。(见《汉书·韩安国传》)那茂密的榆树,满山满沟,一望无际,引起了公元6世纪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的特殊关注。他实地考察秦汉“榆谿旧塞”,深为“广长榆”林木带的榆柳茂密而感慨。在《水经注》中写道:“诸次之山,诸次水出。是山,多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蛇。其水东迳榆林塞,世又谓之榆林山,即《汉书》所谓榆谿旧塞者也。自谿西去,悉榆林〔柳〕之薮矣。缘历沙陵,届龟兹县西出,故谓广长榆也。”(王国维校《水经校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3页)一千三百年前的唐代古都长安,古榆是美丽皇宫的景观树。长安城从明德门到承天门的天街,“宽广百步,约一百五十米。大街两旁,榆、槐成荫”。(沈起炜著《隋唐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版第110页)

     

      二、马背民族的榆树崇拜

     

    20世纪60年代以来,笔者之一深入内蒙古北部草原考察,发现草原上不但有榆,而且是北方民族的草木崇拜之一。呼伦贝尔草原布特哈达斡尔族,敖拉登特科莫昆(家族)的先人博霍尔岱,战斗负伤致命,托奴仆博恒绰带给老母的《遗嘱》上就写着祭榆敬神的要求:“在大门外面,有我两棵榆树,不要以为我不在家,停止了祭奠。”(满格尔主编,《达斡尔族百科词典》,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437页)兴安盟首府乌兰浩特市的成吉思汗庙“青松翠榆,浓郁葱笼”(《内蒙古旅游志》);呼伦贝尔盟的扎兰屯市“榆柳虬枝,杨树高姿”(叶圣陶《扎兰屯即景》),说明草原民族尊榆、喜榆、爱榆、种榆之俗古已有之。据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教授邢莉考证,“榆树崇拜”是蒙古民族的绿色崇拜之一。他们认为,长生天是管辖众神灵的守护神,蒙古族崇拜的守护神宝木勒,就住在参天树上。(这种信仰已在北方民族的岩画上得到生动体现)古代蒙古族对榆树、柳树、白桦树,由崇拜而产生向树祈祷的习俗,反映了游牧民族的“宇宙树”或“世界树”的观念。(邢莉著《游牧中国》,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317页)进而由崇尚自然,发展为“敬神”、“祭山、祭树、祭火”。内蒙古自治区与辽宁省交界的赤峰地区,作为考古发现的“中国第一玉龙”的发祥地,民俗中“山祭”、“火祭”中就有对榆的崇拜。祷词如下:“燧石为母,火镰为父;榆木的生命,仁慈的火神。斟上满杯的美酒,奉上丰盛的祭品。祈求人丁长寿,祈求五畜兴旺。福来!福来!”(邢野主编《内蒙古通志》第六编民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29页)草原人过白节(即春节)的“年祭”,也保存着“燃榆留火,经年不熄,薪火相传”的民俗。当农历腊月二十三夜晚星星出齐后,蒙古族要用榆木劈柴垒成四方形“木山”,里边撒山花椒,置柏树枝,四角挂五色新布条,用锅撑子支在火盆上,长辈以柱香引火燃旺,以示喜气冲天。有的地方此火种要保留到下一年的腊月二十三。据《奈曼旗志》“宗教习俗篇”记载,20世纪70年代前,科尔沁草原蒙古族妇女“生下男孩,家人用榆树枝做弓搭箭,系上红布条挂于门口,表示喜庆,企盼孩子长大成为能征善战的健儿”。蒙古语“科尔沁”,译成汉语就是“弓箭手”,辽阔的内蒙古草原,骏马奔驰,英雄辈出,他们希望男儿个个是“神箭手”。

    在马背民族同胞的呵护下,被尊为“神木”的榆树,矗立在与名人、大事有关的宝地或名刹。如榆树不但在纪念康熙皇帝远征噶尔丹、庆祝漠北与漠南统一的多伦“会盟之地”荟宗寺前迎风而立;(卓孔铭《多伦诺尔会盟》,《内蒙古地方志》2001年第1期)在锡林浩特十三敖包下贝子庙的“却日殿”院内历百岁枯荣、享万人香火;(乌兰等编《贝子庙》,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而且在成吉思汗夸奖过的乌拉特草原发现了有两千年树龄的国内最老、最大的“榆树王”。这棵榆树被蒙古语称作“伊和毛都”。译成汉语就是“草原第一树”。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巴音杭盖苏木,因此又叫“神树巴拉尔”。建立在干涸古河道上的这棵古榆,高约7,树围长约15,树冠覆盖面积100平方米。(渠成荫、韦颖显《巴盟发现国内罕见“榆树王”》,《内蒙古日报》19981030“新闻周刊”第一版)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的白塔下,有座远近闻名的“古榆园”,园中最高古榆高25,树围74人难合抱,主干指向四方,圆冠形如巨伞,覆盖面积约500平方米。(王金主编《蓝色故乡科尔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内蒙古发现的这两株古榆都比沈阳自己命名的360多年的“榆树王”更大、更高、资历更老!据开鲁县委宣传部刘冠军部长介绍,1989年开鲁县“古榆园”被正式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位老书法家的《古榆颂》道出了它在各族人民心中的位置:“千年大树老古榆,开鲁一珍塞外奇。墨客骚人书不尽,满身故事满身谜。”

     

    三、古今名人的榆树情结

     

    20世纪60年代,笔者之一到“成吉思汗长眠之地”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采风,听到一首从800年前唱到现在的民歌《吉仁海力斯》。翻译成汉语,居然是《六十棵榆树》,说的是成吉思汗留马种榆、保护生态的事。该旗的明干木都(千棵树)是设坛祭奠成吉思汗苏勒德的地方。树非千棵,但确有一棵枝叶纷披的粗大榆树。相传,700年前成吉思汗率军出征,路经明干木都扎营休息,曾在这棵大榆树下与民同乐,跳舞联欢。供奉军旗苏勒德后,奔赴战场,大获全胜。为纪念发生在龙年的这一胜利,圣祖后裔钦定,每逢龙年在此举行“苏勒德威猛大祭”。(见《内蒙古地方志》2000年第4期第29页,王文明文)鄂尔多斯市黄河南岸达拉特旗的宗教名寺“树林召”,周围的“树林”专指“榆树林”,号称“满召绿树满城花”。大漠古城阿拉善左旗与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东风航天城”相邻。旗府所在地叫巴音浩特,是清代雍正年间的“定远营”。近年新建的“大树底下广场”就因有一株保护完好的二百年大榆树而得名。(赵明秀《阿拉善定远营史话》,《内蒙古史志》2007年第5期第41页)

    在延安杨家岭朱德总司令窑洞外面,有几棵大榆树,大树下面有一个低矮的石板桌子,上面刻着象棋盘。(朱敏《我的父亲朱德》、《党员特刊》1999年第1期第47页)被周恩来总理、乌兰夫同志赞扬过的“牧区大寨”乌审召,是陕北、内蒙古交界的毛乌素沙地的治沙先进典型。1966618,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坐直升飞机,陪马里贵宾视察乌审召,见绿意满野、牛羊肥壮、民族团结,十分高兴。在六棵300年古榆的绿荫下,与蒙古族治沙女劳模宝日勒岱促膝谈心,共商沙区发展大计,应邀写下一首气势豪放的名诗:“种草治沙获胜利,牧业农业大向前。马里贵宾来参观,乌审召美名天下传!”

    刘耀荣《昭君台》古诗云:“榆林烟雨桃花泪,一曲琵琶一断肠。”榆树作为“和亲树”,见证了两千年前汉代的“昭君出塞”,路经“秦直道”;也见证了七百年前元代成吉思汗女儿监国公主下嫁汪古部,驻牧“丰州滩”;还见证了三百年前清代固伦淑慧公主的“满蒙联姻”,落户巴林右旗。(《赤峰市抢救百年古榆林》,《参考消息》内蒙古版200210238版)

    榆树作为“英雄树”,见证了电影《鄂尔多斯风暴》主人翁原型“席尼喇嘛”乌力吉·吉尔格勒的“揭竿而起”。至今无定河边嘎鲁图镇嘎鲁图庙里的古榆森森然,就是当年反动王爷严刑逼供、吊打“独贵龙”革命首领的“目击者”。

    元代诗人张翥在《上京秋日》中写道:“歌残《敕勒》(指北魏民歌《敕勒歌》)风生帐”,“秋入榆关雁有声”。阴山下、长城北的古榆树,一直与呼和浩特五塔寺一起,守护着蒙古族天文学家明安图绘制的“草原第一图”———蒙古文石刻天文图。燕山下、长城南的北京,800年前叫元大都,与其位于同一中轴线的草原姊妹城“元上都”,在皇城被毁两年后惊现“两株古榆穿墙出,华盖如云绿参天”的奇异景观。文人们说,“大榆(鱼)小榆(鱼)伏波平,千古万古摇清风”,这是借榆(谐音鱼)比木(谐音目),暗示着中国“集权于秦”、“统一于元”的两位帝王秦始皇、忽必烈的历史贡献与日月同辉,不能遗忘。

     

    四、“北京猿人”的绿色伴侣

     

    在甘肃嘉峪关下、月牙湖畔,我们膜拜着与敦煌莫高窟齐名的“榆林窟”,感叹看“榆木作骨架,泥塑千年魂”的中国艺术。在河北京津风沙源的浑善达克沙地,我们景仰着“草原卫士”榆树疏林带那万劫不死、众志成城的雄伟气度。沿着北京知青视为“第二故乡”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山湾的滦河水,向南穿进一片浓密的林带时,多伦县政协副主席傅聪明先生提醒我们:“这是榆木川景区,景区内有亚洲最大的天然榆树林,沿滦河河岸呈狭长林带,又叫‘万亩榆木川’。明代朱棣皇帝曾在这里打过猎。”成林古榆,树龄大都在几百年以上,有缠绕在一起的“情侣树”,也有依偎在大树旁的“母子树”。2007年秋,我们和内蒙古林业科学院老院长姚洪林在正蓝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艾宝生先生陪同下,驱车冒雨考察绵延160公里的榆树疏林带时,艾主任说:“已发现树龄在500年以上的白榆古木有3万株。”站在沧桑500年的古榆树下,我们领略了当地人概括的以榆为代表的、号称“三不怕”的中华民族精神:暴风雪,不怕;紫外线,不怕;沙尘暴,不怕!如果联想在渤海之滨、青岛崂山道观三官殿“逢仙桥”畔,笔者之一见到的那株屹立山巅的“千年龙头榆”,那就应该加个“四不怕”:山风海浪,不怕!《崂山名木》说明牌上写着:“千年龙头榆,唐代著名道人李玄哲亲手种植。高18.7,树径122厘米,国家一级古树名木。”树干苍劲,扭曲虬螭,似一巨龙盘旋奔空,令人肃然起敬。

    古代诗歌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从北周诗人宇文招的《从军行》:“辽东烽火照甘泉,蓟北亭障接燕然。冰冻菖蒲未生节,关塞榆荚不成钱”;到南宋诗人严仁的《塞下曲》:“漠漠孤城落照间,黄榆白苇满关山。千枝羌笛连云起,知是胡儿牧马还”。从唐代诗人岑参的新疆《轮台即事》:“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到清代诗人萨克达·成敦的《榆社诗集》:”夜渡榆关万里遥,笳声鞭影两萧萧。弯弓大漠闲驰马,饮羽平原试射雕。塞草春寒残雪积,霜林夜旷晓风摇。壮怀何事封侯梦,战罢依然意气骄。”乃至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王恽的“听神榆树话北车”,刘伯温的“居延风高榆叶空”,纳兰性德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长相思》),都从不同层面、不同眼光,反映了榆与边关风云、居延大漠、牧马健儿、射雕英豪、田园诗人的世代缘,以及“笳声鞭影”、“霜林羌笛”、“夜深千帐灯”透露的不了情。虽然说“秦地山河连紫塞”,“未央树色春中见”(唐·李频《乐游原春望》),榆林与陕西更密不可分,但内蒙古史志专家在《绥远通志稿·林业志序》中所援引的“参合陂(地名)之生榆,已见《北史》;振武军(地名)之种柳,并载《唐书》”,更令我们以史为荣,以绿为耀。(《绥远通志稿》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我们曾渴盼陕西人民出版社的《三秦胜迹诗选》能收集一批与榆林相关的诗词,但我们失望了。

    即使如此,我们也可以豪迈地说,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在北中国,随处可见榆的踪影!石河子的朋友说,在新疆天山的天池景区有古榆。北京的记者说,在北京猿人发现地的王府井地下12处,有古榆(化石)。我们内蒙古政协民族历史文化课题组,不但在反映边塞、军旅、沙漠的古诗词中,见到了更多的古榆;而且在以“石”印“史”的考古成果中,“摸”到了更老的古榆化石。198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与山西省相邻的“杀虎口”所在的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阳坡村的密令沟谷,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珍贵的古生代晚期的“榆树干化石”:高50厘米,直径32厘米,重37.5公斤。(见《和林格尔县文物志》,第16页、229页)有力地验证了元代大诗人郝经在《开平新宫五十韵》组诗中对柳榆的绿色礼赞:“翠拥和龙柳,黄飞盛乐榆”。“盛乐”古城是一千六百年前内蒙古的“草原第一都”,生长榆树的遗址就在和林格尔县土城乡。

    令我们喜出望外的是,最新考古证明榆树是近3万年前就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祖先之旁的“国树”!据《人民政协报》报道,199612月,在紧邻北京王府井的东方广场工地,中科院和北京大学的考古工作者,在地下12的地层中发现了中华祖先“北京猿人”的遗迹,包括用过的石片、石核,烧过的兽骨等史前文明的“铁证”。无独有偶,在距其发现地200处,发现了一棵距今2.93万年的古榆树化石,树龄是用现代考古的“碳14法”测定的,时间是19735月。(甄麦《王府井再现北京猿人“足迹”》)

     

    五、中华文明的伟大缩影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用名诗断言:“久矣羲皇成邃古,天留草昧纪洪荒。”说野外考古可以弥补史料的不足,再现历史的完整。现在看,此言非虚!过去我们只知道北京猿人告别黑暗、走向光明,靠得是“钻木取火”,但未必知道首选的“木”很可能就是榆木!他们告别蒙昧、走向文明,为他们遮风挡雨的第一位绿色生灵就是榆树!难怪,中国人对榆树倾注了那么多的喜好与热爱。科学家宣布,榆树浑身是宝;军事家评价,榆树浑身是胆;艺术家形容,榆树浑身是美;文学家赞颂,榆树浑身是诗。从丝绸之路的“榆林窟”到京包线上的“榆林驿”,从老舍夸赞的“驼城”榆林,到海南宝岛的军港榆林,直至香港的“榆林书店”,草木传真情,地名见人心。由林脉看人脉,由人脉找文脉,中华榆都是有口皆碑、万民崇敬的“绿林好汉”、“草莽英雄”。它源远流长,雍容厚重,博大精深,历久弥坚,是中华各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缩影!

    万载中华榆形成的文化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我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1984年在《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的专论中说得好,中国的“长城文化带”,是对古代不同文化系统南北关系求索的一把“钥匙”。今日观之,以榆树为载体的榆文化,很可能是这把金钥匙的一条绿彩带!我们有根据地认为,东方民俗“敬榆”就是敬祖。陕蒙榆文化,揭示的是上下三万年、纵横十万里的中华绿追求;是长城挡不住、岁月隔不断的中华绿情结。我们各民族的祖先,曾经与这可爱的榆树风雨同归;我们后辈,更应当与这可敬的绿魂永远同在!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副会长;郝松伟是其助手)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专 稿)陕蒙榆文化和中华绿情结
  •  

     

    一、两千年前的“榆溪旧塞”

     

    众所周知,长城地带的乡土树种主要是榆。《诗经》上就记载着“山有枢,隰有榆”。据中国文物研究所景爱研究员考证,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曾多次征讨古河套北部的原住民林胡、楼烦,迫使他们“献马”。《史记》称林胡之地为“榆中”,说明当地多榆。“林胡”就是森林中的胡人,林胡又有林人、儋林之称,都是以其地多榆而得名。(景爱《警报:北京沙尘暴》,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页)史料记载,两千年前秦始皇的国防部长蒙恬在“为秦侵胡,辟地数千里”而驻守河套时,就“以河为竞”、“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在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一带建起了中国以榆为主的第一道绿色长城———“榆谿塞”。(见《汉书·韩安国传》)那茂密的榆树,满山满沟,一望无际,引起了公元6世纪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的特殊关注。他实地考察秦汉“榆谿旧塞”,深为“广长榆”林木带的榆柳茂密而感慨。在《水经注》中写道:“诸次之山,诸次水出。是山,多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蛇。其水东迳榆林塞,世又谓之榆林山,即《汉书》所谓榆谿旧塞者也。自谿西去,悉榆林〔柳〕之薮矣。缘历沙陵,届龟兹县西出,故谓广长榆也。”(王国维校《水经校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3页)一千三百年前的唐代古都长安,古榆是美丽皇宫的景观树。长安城从明德门到承天门的天街,“宽广百步,约一百五十米。大街两旁,榆、槐成荫”。(沈起炜著《隋唐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版第110页)

     

      二、马背民族的榆树崇拜

     

    20世纪60年代以来,笔者之一深入内蒙古北部草原考察,发现草原上不但有榆,而且是北方民族的草木崇拜之一。呼伦贝尔草原布特哈达斡尔族,敖拉登特科莫昆(家族)的先人博霍尔岱,战斗负伤致命,托奴仆博恒绰带给老母的《遗嘱》上就写着祭榆敬神的要求:“在大门外面,有我两棵榆树,不要以为我不在家,停止了祭奠。”(满格尔主编,《达斡尔族百科词典》,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437页)兴安盟首府乌兰浩特市的成吉思汗庙“青松翠榆,浓郁葱笼”(《内蒙古旅游志》);呼伦贝尔盟的扎兰屯市“榆柳虬枝,杨树高姿”(叶圣陶《扎兰屯即景》),说明草原民族尊榆、喜榆、爱榆、种榆之俗古已有之。据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教授邢莉考证,“榆树崇拜”是蒙古民族的绿色崇拜之一。他们认为,长生天是管辖众神灵的守护神,蒙古族崇拜的守护神宝木勒,就住在参天树上。(这种信仰已在北方民族的岩画上得到生动体现)古代蒙古族对榆树、柳树、白桦树,由崇拜而产生向树祈祷的习俗,反映了游牧民族的“宇宙树”或“世界树”的观念。(邢莉著《游牧中国》,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317页)进而由崇尚自然,发展为“敬神”、“祭山、祭树、祭火”。内蒙古自治区与辽宁省交界的赤峰地区,作为考古发现的“中国第一玉龙”的发祥地,民俗中“山祭”、“火祭”中就有对榆的崇拜。祷词如下:“燧石为母,火镰为父;榆木的生命,仁慈的火神。斟上满杯的美酒,奉上丰盛的祭品。祈求人丁长寿,祈求五畜兴旺。福来!福来!”(邢野主编《内蒙古通志》第六编民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29页)草原人过白节(即春节)的“年祭”,也保存着“燃榆留火,经年不熄,薪火相传”的民俗。当农历腊月二十三夜晚星星出齐后,蒙古族要用榆木劈柴垒成四方形“木山”,里边撒山花椒,置柏树枝,四角挂五色新布条,用锅撑子支在火盆上,长辈以柱香引火燃旺,以示喜气冲天。有的地方此火种要保留到下一年的腊月二十三。据《奈曼旗志》“宗教习俗篇”记载,20世纪70年代前,科尔沁草原蒙古族妇女“生下男孩,家人用榆树枝做弓搭箭,系上红布条挂于门口,表示喜庆,企盼孩子长大成为能征善战的健儿”。蒙古语“科尔沁”,译成汉语就是“弓箭手”,辽阔的内蒙古草原,骏马奔驰,英雄辈出,他们希望男儿个个是“神箭手”。

    在马背民族同胞的呵护下,被尊为“神木”的榆树,矗立在与名人、大事有关的宝地或名刹。如榆树不但在纪念康熙皇帝远征噶尔丹、庆祝漠北与漠南统一的多伦“会盟之地”荟宗寺前迎风而立;(卓孔铭《多伦诺尔会盟》,《内蒙古地方志》2001年第1期)在锡林浩特十三敖包下贝子庙的“却日殿”院内历百岁枯荣、享万人香火;(乌兰等编《贝子庙》,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而且在成吉思汗夸奖过的乌拉特草原发现了有两千年树龄的国内最老、最大的“榆树王”。这棵榆树被蒙古语称作“伊和毛都”。译成汉语就是“草原第一树”。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巴音杭盖苏木,因此又叫“神树巴拉尔”。建立在干涸古河道上的这棵古榆,高约7,树围长约15,树冠覆盖面积100平方米。(渠成荫、韦颖显《巴盟发现国内罕见“榆树王”》,《内蒙古日报》19981030“新闻周刊”第一版)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的白塔下,有座远近闻名的“古榆园”,园中最高古榆高25,树围74人难合抱,主干指向四方,圆冠形如巨伞,覆盖面积约500平方米。(王金主编《蓝色故乡科尔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内蒙古发现的这两株古榆都比沈阳自己命名的360多年的“榆树王”更大、更高、资历更老!据开鲁县委宣传部刘冠军部长介绍,1989年开鲁县“古榆园”被正式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位老书法家的《古榆颂》道出了它在各族人民心中的位置:“千年大树老古榆,开鲁一珍塞外奇。墨客骚人书不尽,满身故事满身谜。”

     

    三、古今名人的榆树情结

     

    20世纪60年代,笔者之一到“成吉思汗长眠之地”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采风,听到一首从800年前唱到现在的民歌《吉仁海力斯》。翻译成汉语,居然是《六十棵榆树》,说的是成吉思汗留马种榆、保护生态的事。该旗的明干木都(千棵树)是设坛祭奠成吉思汗苏勒德的地方。树非千棵,但确有一棵枝叶纷披的粗大榆树。相传,700年前成吉思汗率军出征,路经明干木都扎营休息,曾在这棵大榆树下与民同乐,跳舞联欢。供奉军旗苏勒德后,奔赴战场,大获全胜。为纪念发生在龙年的这一胜利,圣祖后裔钦定,每逢龙年在此举行“苏勒德威猛大祭”。(见《内蒙古地方志》2000年第4期第29页,王文明文)鄂尔多斯市黄河南岸达拉特旗的宗教名寺“树林召”,周围的“树林”专指“榆树林”,号称“满召绿树满城花”。大漠古城阿拉善左旗与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东风航天城”相邻。旗府所在地叫巴音浩特,是清代雍正年间的“定远营”。近年新建的“大树底下广场”就因有一株保护完好的二百年大榆树而得名。(赵明秀《阿拉善定远营史话》,《内蒙古史志》2007年第5期第41页)

    在延安杨家岭朱德总司令窑洞外面,有几棵大榆树,大树下面有一个低矮的石板桌子,上面刻着象棋盘。(朱敏《我的父亲朱德》、《党员特刊》1999年第1期第47页)被周恩来总理、乌兰夫同志赞扬过的“牧区大寨”乌审召,是陕北、内蒙古交界的毛乌素沙地的治沙先进典型。1966618,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坐直升飞机,陪马里贵宾视察乌审召,见绿意满野、牛羊肥壮、民族团结,十分高兴。在六棵300年古榆的绿荫下,与蒙古族治沙女劳模宝日勒岱促膝谈心,共商沙区发展大计,应邀写下一首气势豪放的名诗:“种草治沙获胜利,牧业农业大向前。马里贵宾来参观,乌审召美名天下传!”

    刘耀荣《昭君台》古诗云:“榆林烟雨桃花泪,一曲琵琶一断肠。”榆树作为“和亲树”,见证了两千年前汉代的“昭君出塞”,路经“秦直道”;也见证了七百年前元代成吉思汗女儿监国公主下嫁汪古部,驻牧“丰州滩”;还见证了三百年前清代固伦淑慧公主的“满蒙联姻”,落户巴林右旗。(《赤峰市抢救百年古榆林》,《参考消息》内蒙古版200210238版)

    榆树作为“英雄树”,见证了电影《鄂尔多斯风暴》主人翁原型“席尼喇嘛”乌力吉·吉尔格勒的“揭竿而起”。至今无定河边嘎鲁图镇嘎鲁图庙里的古榆森森然,就是当年反动王爷严刑逼供、吊打“独贵龙”革命首领的“目击者”。

    元代诗人张翥在《上京秋日》中写道:“歌残《敕勒》(指北魏民歌《敕勒歌》)风生帐”,“秋入榆关雁有声”。阴山下、长城北的古榆树,一直与呼和浩特五塔寺一起,守护着蒙古族天文学家明安图绘制的“草原第一图”———蒙古文石刻天文图。燕山下、长城南的北京,800年前叫元大都,与其位于同一中轴线的草原姊妹城“元上都”,在皇城被毁两年后惊现“两株古榆穿墙出,华盖如云绿参天”的奇异景观。文人们说,“大榆(鱼)小榆(鱼)伏波平,千古万古摇清风”,这是借榆(谐音鱼)比木(谐音目),暗示着中国“集权于秦”、“统一于元”的两位帝王秦始皇、忽必烈的历史贡献与日月同辉,不能遗忘。

     

    四、“北京猿人”的绿色伴侣

     

    在甘肃嘉峪关下、月牙湖畔,我们膜拜着与敦煌莫高窟齐名的“榆林窟”,感叹看“榆木作骨架,泥塑千年魂”的中国艺术。在河北京津风沙源的浑善达克沙地,我们景仰着“草原卫士”榆树疏林带那万劫不死、众志成城的雄伟气度。沿着北京知青视为“第二故乡”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山湾的滦河水,向南穿进一片浓密的林带时,多伦县政协副主席傅聪明先生提醒我们:“这是榆木川景区,景区内有亚洲最大的天然榆树林,沿滦河河岸呈狭长林带,又叫‘万亩榆木川’。明代朱棣皇帝曾在这里打过猎。”成林古榆,树龄大都在几百年以上,有缠绕在一起的“情侣树”,也有依偎在大树旁的“母子树”。2007年秋,我们和内蒙古林业科学院老院长姚洪林在正蓝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艾宝生先生陪同下,驱车冒雨考察绵延160公里的榆树疏林带时,艾主任说:“已发现树龄在500年以上的白榆古木有3万株。”站在沧桑500年的古榆树下,我们领略了当地人概括的以榆为代表的、号称“三不怕”的中华民族精神:暴风雪,不怕;紫外线,不怕;沙尘暴,不怕!如果联想在渤海之滨、青岛崂山道观三官殿“逢仙桥”畔,笔者之一见到的那株屹立山巅的“千年龙头榆”,那就应该加个“四不怕”:山风海浪,不怕!《崂山名木》说明牌上写着:“千年龙头榆,唐代著名道人李玄哲亲手种植。高18.7,树径122厘米,国家一级古树名木。”树干苍劲,扭曲虬螭,似一巨龙盘旋奔空,令人肃然起敬。

    古代诗歌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从北周诗人宇文招的《从军行》:“辽东烽火照甘泉,蓟北亭障接燕然。冰冻菖蒲未生节,关塞榆荚不成钱”;到南宋诗人严仁的《塞下曲》:“漠漠孤城落照间,黄榆白苇满关山。千枝羌笛连云起,知是胡儿牧马还”。从唐代诗人岑参的新疆《轮台即事》:“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到清代诗人萨克达·成敦的《榆社诗集》:”夜渡榆关万里遥,笳声鞭影两萧萧。弯弓大漠闲驰马,饮羽平原试射雕。塞草春寒残雪积,霜林夜旷晓风摇。壮怀何事封侯梦,战罢依然意气骄。”乃至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王恽的“听神榆树话北车”,刘伯温的“居延风高榆叶空”,纳兰性德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长相思》),都从不同层面、不同眼光,反映了榆与边关风云、居延大漠、牧马健儿、射雕英豪、田园诗人的世代缘,以及“笳声鞭影”、“霜林羌笛”、“夜深千帐灯”透露的不了情。虽然说“秦地山河连紫塞”,“未央树色春中见”(唐·李频《乐游原春望》),榆林与陕西更密不可分,但内蒙古史志专家在《绥远通志稿·林业志序》中所援引的“参合陂(地名)之生榆,已见《北史》;振武军(地名)之种柳,并载《唐书》”,更令我们以史为荣,以绿为耀。(《绥远通志稿》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我们曾渴盼陕西人民出版社的《三秦胜迹诗选》能收集一批与榆林相关的诗词,但我们失望了。

    即使如此,我们也可以豪迈地说,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在北中国,随处可见榆的踪影!石河子的朋友说,在新疆天山的天池景区有古榆。北京的记者说,在北京猿人发现地的王府井地下12处,有古榆(化石)。我们内蒙古政协民族历史文化课题组,不但在反映边塞、军旅、沙漠的古诗词中,见到了更多的古榆;而且在以“石”印“史”的考古成果中,“摸”到了更老的古榆化石。198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与山西省相邻的“杀虎口”所在的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阳坡村的密令沟谷,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珍贵的古生代晚期的“榆树干化石”:高50厘米,直径32厘米,重37.5公斤。(见《和林格尔县文物志》,第16页、229页)有力地验证了元代大诗人郝经在《开平新宫五十韵》组诗中对柳榆的绿色礼赞:“翠拥和龙柳,黄飞盛乐榆”。“盛乐”古城是一千六百年前内蒙古的“草原第一都”,生长榆树的遗址就在和林格尔县土城乡。

    令我们喜出望外的是,最新考古证明榆树是近3万年前就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祖先之旁的“国树”!据《人民政协报》报道,199612月,在紧邻北京王府井的东方广场工地,中科院和北京大学的考古工作者,在地下12的地层中发现了中华祖先“北京猿人”的遗迹,包括用过的石片、石核,烧过的兽骨等史前文明的“铁证”。无独有偶,在距其发现地200处,发现了一棵距今2.93万年的古榆树化石,树龄是用现代考古的“碳14法”测定的,时间是19735月。(甄麦《王府井再现北京猿人“足迹”》)

     

    五、中华文明的伟大缩影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用名诗断言:“久矣羲皇成邃古,天留草昧纪洪荒。”说野外考古可以弥补史料的不足,再现历史的完整。现在看,此言非虚!过去我们只知道北京猿人告别黑暗、走向光明,靠得是“钻木取火”,但未必知道首选的“木”很可能就是榆木!他们告别蒙昧、走向文明,为他们遮风挡雨的第一位绿色生灵就是榆树!难怪,中国人对榆树倾注了那么多的喜好与热爱。科学家宣布,榆树浑身是宝;军事家评价,榆树浑身是胆;艺术家形容,榆树浑身是美;文学家赞颂,榆树浑身是诗。从丝绸之路的“榆林窟”到京包线上的“榆林驿”,从老舍夸赞的“驼城”榆林,到海南宝岛的军港榆林,直至香港的“榆林书店”,草木传真情,地名见人心。由林脉看人脉,由人脉找文脉,中华榆都是有口皆碑、万民崇敬的“绿林好汉”、“草莽英雄”。它源远流长,雍容厚重,博大精深,历久弥坚,是中华各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缩影!

    万载中华榆形成的文化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我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1984年在《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的专论中说得好,中国的“长城文化带”,是对古代不同文化系统南北关系求索的一把“钥匙”。今日观之,以榆树为载体的榆文化,很可能是这把金钥匙的一条绿彩带!我们有根据地认为,东方民俗“敬榆”就是敬祖。陕蒙榆文化,揭示的是上下三万年、纵横十万里的中华绿追求;是长城挡不住、岁月隔不断的中华绿情结。我们各民族的祖先,曾经与这可爱的榆树风雨同归;我们后辈,更应当与这可敬的绿魂永远同在!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副会长;郝松伟是其助手)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