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9年  /  第三期

第三期

  • (史料考证)木兰花开准格尔——关于代父从军巾帼英雄花木兰的籍贯新考
  • 千古绝唱《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木兰”因此成为巾帼英雄的代名词,从一千多年前流传到今天,从华夏大地传播到世界各地。《木兰诗》现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被广大青年吟颂;木兰的故事搬上戏剧舞台,在国内长演不衰;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更是将木兰的美名传遍全球。

    随着木兰的地域历史文化价值逐步显现,人们纷纷引经据典、建庙立碑,用木兰的芳名为故里增光添彩。目前,已有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河北省完县、陕西省延安市等地,借木兰故里之名开发旅游文化产业。笔者根据民国年间编纂《绥远通志稿》对木兰的分析,查阅汉魏至隋唐有关征战的记载,对照《木兰诗》记述的古地名考证现地名,斗胆提出:木兰为隋代胜州属地突厥族人,即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人。木兰家乡在准格尔,或许能揭开木兰籍贯的千载难解之迷。

    《木兰诗》存世最早的版本为宋朝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木兰其人只见于诗集,而无正史记载,有无其人?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所设专管音乐的官署,后世将汉魏至隋唐可以入乐的诗歌统称乐府,这个时期入诗而歌的人物均有真实原形,不能拿现代创作的“文艺形象”来衡量古代诗歌。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均建有祭祀木兰的庙宇,虞城县木兰祠始建于唐代,立有元代纪念木兰的《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中国古代为名人立庙树碑,均有特定人物。因此可以断定,在我国历史上确有木兰其人。

    如果真有木兰其人,那么木兰只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环境,即一个比较确切的年代和一个与爷娘共处的故里。各地考证木兰的身世,或据典籍有文献,或遗迹有铭文,也并不是空穴来风。然而木兰的身世,历来众说纷纭,各地莫衷一是。现列举三四,再辩真伪。

    《亳州志》记载:“木兰,魏姓,西汉谯郡城东魏村(今亳州魏园村)人”,在木兰曾经戍边的燕山南麓,今河北省完县尚存元代刻《汉孝烈将军记》碑,记载了汉文帝时单于犯境,木兰代父御敌的事迹。但《木兰诗》中只见“可汗”不见“单于”。“单于”,为汉代北方匈奴部落首领之称,“可汗”则是隋唐时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首领之名。木兰的家乡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与河北省完县,与《木兰诗》反映的历史时代不符。

    湖北黄陂,古时曾置木兰县。《湖北通志》、《黄陂县志》因黄陂有木兰庙、木兰将军冢,认为木兰是黄陂县人。2004年,《花木兰》电视剧剧组到黄陂考证也予以确认。试想,黄陂远在江南,与黄河远隔重山诸水,即使木兰所骑骏马能日行千里,也不可能“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的家乡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也与《木兰诗》记述的地理位置不合。

    明代邹之麟著《侠女传》说:“木兰,花姓,陕人也”,北魏太武帝年间,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兵伐柔然的战争,屡建战功。现代据此排演的豫剧《花木兰》,木兰家在陕西延安城南万花乡,1984年,万花乡还修复了木兰陵园。从地理方位考证,木兰代父出征的路线无大的偏差。史家也普遍认为,木兰生活在北魏兵伐柔然的历史时代。但《木兰诗》中“天子”与“可汗”共聚明堂的细节又无法解释。在胜利归来的明堂之上,当北魏天子封赏木兰时,怎么可能让战败的柔然可汗在旁边“问所欲”呢?北魏陕人花木兰,代父北征柔然,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商丘县志》引用《大清一统志》载:“隋恭帝时,募兵戍北方,木兰代父行,历十二年,树殊勋,人不知为女子”。商丘市虞城县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也有相关记载。1993年,虞城县为此举办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查阅《中国历代纪年表》,隋恭帝杨侑在位仅六个月便禅让于唐,并无十二年之纪。因此,木兰的家乡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也不能确认。

    木兰究竟是何时何地人,不妨换一个角度做进一步的考证。从诗中“天子”与“可汗”的关系来确定木兰生活的时代,从诗中木兰行军的路线来推断木兰的籍贯,二者结合,也许能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新结论。

    翻开汉魏至隋唐的历史,“天子”多为中原汉族皇帝,“可汗”仅指隋唐时突厥等游牧部落的首领。双方兵戎相见的时候多,和平共处的时候少。《木兰诗》中,可汗点兵为天子出征,胜利归来,天子可汗同聚明堂,封赏战功卓著将士。这种协同作战的时候绝无仅有,史书确有记载。《隋书》和《资治通鉴》均载:“隋文帝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封突厥染干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以宗女义成公主妻之,命长孙晟将五万人于朔州筑大利城以处之,又于夏胜二州之间,东西至河,南北四百里,掘为横堑,令处其众,使得任情畜牧。”这是隋文帝庇护启民可汗,突厥启民部依附隋朝的基本史实。《新唐书·韦云起传》记载:“炀帝大业初(公元605),契丹寇营州,诏云起护突厥兵讨之,启民可汗以二万骑受节度,击破契丹,获男女四万”。这是启民可汗出兵助隋朝征战的开端。《资治通鉴》又载:“大业三年(公元607),帝北巡,至金河,幸启民帐,时高丽使者在启民所,启民不敢隐,与之见帝,帝敕牛弘宣旨日:‘朕以启民诚心奉国,故亲至其帐。尔还日语高丽王,宜早来朝,存育这礼,当如启民,苟或不朝,将率启民往巡彼土’”。隋炀帝预先示意,他日征伐高丽,必将带突厥兵协同出征。“大业六年(公元610),帝以倾国之师伐高丽,八年(公元612)三月,大战于辽河东岸,高丽兵大败,死者万计,诸军乘胜进围辽东城,车驾渡辽”。隋炀帝以倾国之师伐高丽,启民可汗突厥兵必在出征之师。“大业十年(公元614),高丽请降,乃班师。”现在用“天子”与“可汗”的特殊关系来解释《木兰诗》,“可汗大点兵”,即突厥启民可汗起兵助隋炀帝东征;木兰替爷征,可知木兰为突厥女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隋炀帝从大业初讨契丹,至十年高丽降班师,穷兵黩武整整十年。明堂策勋的天子为隋炀帝,一旁“问所欲”的可汗,是隋炀帝侍从大臣启民可汗。隋朝吏制确有尚书郎一职,木兰虽为突厥人,  因对隋朝有十二转之功勋,赐尚书郎自在情理之中。

    用《木兰诗》中记述的代父出征路线来考证木兰家乡的地理位置。《隋书》和《资治通鉴》记载突厥启民可汗的驻牧地在“胜、夏二州之间,东西至河,南北四百里”。胜州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北境,夏州在今陕西省延安市境,二州一北一南,正好相距四百里,东西至河,即黄河,突厥启民可汗驻牧地就在黄河最大一湾内。而胜州东、北两面距黄河更近,所以木兰才能“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渡河东行约百里有“黑水”,即今呼和浩特的大黑河,《木兰诗》有的版本为“黑山”,即杀虎山,在呼和浩特东南百里,也是东征必经的要道;继续东行至“燕山”,是隋将韦云起讨伐契丹的战场。因此木兰才能“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从木兰行军的地理方位考证,可以推断出木兰的家乡在胜州附近启民可汗所属牧地,木兰买鞍马鞭辔之城有东、南、西、北四市,便是隋朝设置的胜州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北的十二连城古城遗址。当年人口众多、市井繁华,盛极一时。《木兰诗》后文“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也说明木兰的家在胜州城内。至于诗中开篇的“机杼声”,再次验证了木兰的家离胜州城不远,突厥人的游牧生产方式因胜州城汉族人的影响逐步汉化了。

    木兰若是隋炀帝时胜州启民可汗所属突厥族女子,就能进一步解释《木兰诗》中的一些难解之句。“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可汗不在白天公布出征兵册,而在夜间通告到户,是因为突厥牧民白天出去放牧,夜里才回到部落的缘故。“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史学家历来认为一卷有爷名则可,卷卷有名不近情理。殊不知,这是游牧民族的户兵制,而非汉族政权的府兵制,兵户世代出兵,父退子继,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北方游牧民族大约每隔三年编制一次兵册,名叫“比丁”,男子年满十六岁记名入兵籍,到五十五岁或六十岁才退役。清代满洲、蒙旗的八旗兵都实行这种兵制。木兰的父亲自十六岁入兵籍,经历十二次比丁,已是五十二岁的老翁,虽未到退役年龄,但年迈体弱,无法出征。又因“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所以导致了木兰“从此替爷征”,成就了巾帼英雄的千古美名。

    由于文化落后,游牧民族留下的典籍少得可怜;也由于历代战乱,河南大漠现存的遗迹也凤毛麟角,历史的辉煌被埋在古陆荒原,上述考据无法找到可以佐证互见的实物。尽管如此,笔者仍然断定,木兰就是隋胜州启民可汗所属突厥女子。隋炀帝大业初年(公元605),启民可汗点兵助炀帝讨伐契丹,木兰代父从军。平定契丹后,又从跟随炀帝征伐高丽。大业十年(公元614),高丽投降才班师回朝,木兰不受策勋之赏,退伍回乡,与家人团聚。

    昔日木兰的家乡隋朝胜州要塞,历经改朝换代的刀光剑影和暑去寒来的风霜雨雪,目下只能看到准格尔旗北部十二连城古城遗址的断壁残垣,而今天的准格尔旗已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胜州古城附近,世界一流的煤化工基地和中国一流的县域新城大路新区正在崛起,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五家尧新村也初具规模。木兰如能荣归故里,当给篷勃发展的准格尔旗平添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凡是实现的事物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凡是合乎理性的事物却不一定能变成现实。木兰的家乡在隋朝胜州古城,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但偶尔的现象并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木兰最终能花落谁家,有待后来人进一步考证。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史志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料考证)木兰花开准格尔——关于代父从军巾帼英雄花木兰的籍贯新考
  • 千古绝唱《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木兰”因此成为巾帼英雄的代名词,从一千多年前流传到今天,从华夏大地传播到世界各地。《木兰诗》现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被广大青年吟颂;木兰的故事搬上戏剧舞台,在国内长演不衰;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更是将木兰的美名传遍全球。

    随着木兰的地域历史文化价值逐步显现,人们纷纷引经据典、建庙立碑,用木兰的芳名为故里增光添彩。目前,已有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河北省完县、陕西省延安市等地,借木兰故里之名开发旅游文化产业。笔者根据民国年间编纂《绥远通志稿》对木兰的分析,查阅汉魏至隋唐有关征战的记载,对照《木兰诗》记述的古地名考证现地名,斗胆提出:木兰为隋代胜州属地突厥族人,即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人。木兰家乡在准格尔,或许能揭开木兰籍贯的千载难解之迷。

    《木兰诗》存世最早的版本为宋朝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木兰其人只见于诗集,而无正史记载,有无其人?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所设专管音乐的官署,后世将汉魏至隋唐可以入乐的诗歌统称乐府,这个时期入诗而歌的人物均有真实原形,不能拿现代创作的“文艺形象”来衡量古代诗歌。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均建有祭祀木兰的庙宇,虞城县木兰祠始建于唐代,立有元代纪念木兰的《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中国古代为名人立庙树碑,均有特定人物。因此可以断定,在我国历史上确有木兰其人。

    如果真有木兰其人,那么木兰只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环境,即一个比较确切的年代和一个与爷娘共处的故里。各地考证木兰的身世,或据典籍有文献,或遗迹有铭文,也并不是空穴来风。然而木兰的身世,历来众说纷纭,各地莫衷一是。现列举三四,再辩真伪。

    《亳州志》记载:“木兰,魏姓,西汉谯郡城东魏村(今亳州魏园村)人”,在木兰曾经戍边的燕山南麓,今河北省完县尚存元代刻《汉孝烈将军记》碑,记载了汉文帝时单于犯境,木兰代父御敌的事迹。但《木兰诗》中只见“可汗”不见“单于”。“单于”,为汉代北方匈奴部落首领之称,“可汗”则是隋唐时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首领之名。木兰的家乡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与河北省完县,与《木兰诗》反映的历史时代不符。

    湖北黄陂,古时曾置木兰县。《湖北通志》、《黄陂县志》因黄陂有木兰庙、木兰将军冢,认为木兰是黄陂县人。2004年,《花木兰》电视剧剧组到黄陂考证也予以确认。试想,黄陂远在江南,与黄河远隔重山诸水,即使木兰所骑骏马能日行千里,也不可能“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的家乡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也与《木兰诗》记述的地理位置不合。

    明代邹之麟著《侠女传》说:“木兰,花姓,陕人也”,北魏太武帝年间,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兵伐柔然的战争,屡建战功。现代据此排演的豫剧《花木兰》,木兰家在陕西延安城南万花乡,1984年,万花乡还修复了木兰陵园。从地理方位考证,木兰代父出征的路线无大的偏差。史家也普遍认为,木兰生活在北魏兵伐柔然的历史时代。但《木兰诗》中“天子”与“可汗”共聚明堂的细节又无法解释。在胜利归来的明堂之上,当北魏天子封赏木兰时,怎么可能让战败的柔然可汗在旁边“问所欲”呢?北魏陕人花木兰,代父北征柔然,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商丘县志》引用《大清一统志》载:“隋恭帝时,募兵戍北方,木兰代父行,历十二年,树殊勋,人不知为女子”。商丘市虞城县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也有相关记载。1993年,虞城县为此举办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查阅《中国历代纪年表》,隋恭帝杨侑在位仅六个月便禅让于唐,并无十二年之纪。因此,木兰的家乡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也不能确认。

    木兰究竟是何时何地人,不妨换一个角度做进一步的考证。从诗中“天子”与“可汗”的关系来确定木兰生活的时代,从诗中木兰行军的路线来推断木兰的籍贯,二者结合,也许能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新结论。

    翻开汉魏至隋唐的历史,“天子”多为中原汉族皇帝,“可汗”仅指隋唐时突厥等游牧部落的首领。双方兵戎相见的时候多,和平共处的时候少。《木兰诗》中,可汗点兵为天子出征,胜利归来,天子可汗同聚明堂,封赏战功卓著将士。这种协同作战的时候绝无仅有,史书确有记载。《隋书》和《资治通鉴》均载:“隋文帝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封突厥染干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以宗女义成公主妻之,命长孙晟将五万人于朔州筑大利城以处之,又于夏胜二州之间,东西至河,南北四百里,掘为横堑,令处其众,使得任情畜牧。”这是隋文帝庇护启民可汗,突厥启民部依附隋朝的基本史实。《新唐书·韦云起传》记载:“炀帝大业初(公元605),契丹寇营州,诏云起护突厥兵讨之,启民可汗以二万骑受节度,击破契丹,获男女四万”。这是启民可汗出兵助隋朝征战的开端。《资治通鉴》又载:“大业三年(公元607),帝北巡,至金河,幸启民帐,时高丽使者在启民所,启民不敢隐,与之见帝,帝敕牛弘宣旨日:‘朕以启民诚心奉国,故亲至其帐。尔还日语高丽王,宜早来朝,存育这礼,当如启民,苟或不朝,将率启民往巡彼土’”。隋炀帝预先示意,他日征伐高丽,必将带突厥兵协同出征。“大业六年(公元610),帝以倾国之师伐高丽,八年(公元612)三月,大战于辽河东岸,高丽兵大败,死者万计,诸军乘胜进围辽东城,车驾渡辽”。隋炀帝以倾国之师伐高丽,启民可汗突厥兵必在出征之师。“大业十年(公元614),高丽请降,乃班师。”现在用“天子”与“可汗”的特殊关系来解释《木兰诗》,“可汗大点兵”,即突厥启民可汗起兵助隋炀帝东征;木兰替爷征,可知木兰为突厥女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隋炀帝从大业初讨契丹,至十年高丽降班师,穷兵黩武整整十年。明堂策勋的天子为隋炀帝,一旁“问所欲”的可汗,是隋炀帝侍从大臣启民可汗。隋朝吏制确有尚书郎一职,木兰虽为突厥人,  因对隋朝有十二转之功勋,赐尚书郎自在情理之中。

    用《木兰诗》中记述的代父出征路线来考证木兰家乡的地理位置。《隋书》和《资治通鉴》记载突厥启民可汗的驻牧地在“胜、夏二州之间,东西至河,南北四百里”。胜州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北境,夏州在今陕西省延安市境,二州一北一南,正好相距四百里,东西至河,即黄河,突厥启民可汗驻牧地就在黄河最大一湾内。而胜州东、北两面距黄河更近,所以木兰才能“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渡河东行约百里有“黑水”,即今呼和浩特的大黑河,《木兰诗》有的版本为“黑山”,即杀虎山,在呼和浩特东南百里,也是东征必经的要道;继续东行至“燕山”,是隋将韦云起讨伐契丹的战场。因此木兰才能“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从木兰行军的地理方位考证,可以推断出木兰的家乡在胜州附近启民可汗所属牧地,木兰买鞍马鞭辔之城有东、南、西、北四市,便是隋朝设置的胜州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北的十二连城古城遗址。当年人口众多、市井繁华,盛极一时。《木兰诗》后文“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也说明木兰的家在胜州城内。至于诗中开篇的“机杼声”,再次验证了木兰的家离胜州城不远,突厥人的游牧生产方式因胜州城汉族人的影响逐步汉化了。

    木兰若是隋炀帝时胜州启民可汗所属突厥族女子,就能进一步解释《木兰诗》中的一些难解之句。“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可汗不在白天公布出征兵册,而在夜间通告到户,是因为突厥牧民白天出去放牧,夜里才回到部落的缘故。“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史学家历来认为一卷有爷名则可,卷卷有名不近情理。殊不知,这是游牧民族的户兵制,而非汉族政权的府兵制,兵户世代出兵,父退子继,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北方游牧民族大约每隔三年编制一次兵册,名叫“比丁”,男子年满十六岁记名入兵籍,到五十五岁或六十岁才退役。清代满洲、蒙旗的八旗兵都实行这种兵制。木兰的父亲自十六岁入兵籍,经历十二次比丁,已是五十二岁的老翁,虽未到退役年龄,但年迈体弱,无法出征。又因“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所以导致了木兰“从此替爷征”,成就了巾帼英雄的千古美名。

    由于文化落后,游牧民族留下的典籍少得可怜;也由于历代战乱,河南大漠现存的遗迹也凤毛麟角,历史的辉煌被埋在古陆荒原,上述考据无法找到可以佐证互见的实物。尽管如此,笔者仍然断定,木兰就是隋胜州启民可汗所属突厥女子。隋炀帝大业初年(公元605),启民可汗点兵助炀帝讨伐契丹,木兰代父从军。平定契丹后,又从跟随炀帝征伐高丽。大业十年(公元614),高丽投降才班师回朝,木兰不受策勋之赏,退伍回乡,与家人团聚。

    昔日木兰的家乡隋朝胜州要塞,历经改朝换代的刀光剑影和暑去寒来的风霜雨雪,目下只能看到准格尔旗北部十二连城古城遗址的断壁残垣,而今天的准格尔旗已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胜州古城附近,世界一流的煤化工基地和中国一流的县域新城大路新区正在崛起,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五家尧新村也初具规模。木兰如能荣归故里,当给篷勃发展的准格尔旗平添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凡是实现的事物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凡是合乎理性的事物却不一定能变成现实。木兰的家乡在隋朝胜州古城,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但偶尔的现象并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木兰最终能花落谁家,有待后来人进一步考证。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史志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