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3年  /  第一期
  • (续志纵横)论续修《人物志》的人物形象
  • 当前,续修志书的工作已经开始。对于上一届志书的编修,有必要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提高和保证志书的质量。

    前一届志书的“人物志”,普遍存在、比较突出的一大通病,是缺乏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一些作者刻板、机械地编排人物志材料,不是着眼于刻画人物形象,而是抽象、概念化地“写问题”。有的甚至写人物履历表加悼词:先写人物的生年、籍贯、历任职务,再抽象地写什么“忠心耿耿地忘我劳动”,“谦虚谨慎、勤俭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严肃地坚持原则斗争”,等等。这里没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没有人物的个性,而是以千人一面、干巴巴抽象的套话,掩盖了人物的真实面貌。这样,“人物志”就难于发挥“记一方人物、激千秋之爱憎”,弘扬中华浩然正气的功能作用。

    人们普遍认为:《人物志》应当编写得像司马迁的《史记》那样,把人物写得既真实而又栩栩如生,有人物个性,使真实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人物的显现不是由作者说教,不是由作者讲这个人怎样,那个人怎样;而是用情节的描绘把人物烘托出来,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使人物活灵活现,历历在目。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卓越的史学家、文学家,用十六年时间完成了《史记》的著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杰出的传记文学著述。它的一百多篇传记人物大都栩栩如生,性格鲜明,表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本质特征,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并开我国史传文学之先河。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为保证续修“人物志”的写作质量,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着眼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写好“人物志”的人物,并不要求“虚构”、“合成人物”。《史记》既是文学著述,又是真实的历史,没有虚构的情节,也没有“合成”人物。古代“文史不分”,《蒙古秘史》1】同《史记》一样,既是史书,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它刻画的成吉思汗等众多人物,无一虚构之处。鲁迅在谈文学的典型时说:“作家的取人为模特儿,有两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细微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2】。由此可见,写真人真事同样可以刻画人物的典型。

    有的同志长期一直写工作汇报和总结材料,习惯于用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构思,头脑里想的是几个条理化的“问题”和有关的政策规定。他们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写人物,所列举的材料是围绕几个“问题”构成的,思想活动没有伴随着艺术形象,而是把人物写成了概念化的、没有灵魂的木偶。作者思考正确的政策并不是坏事,它可以帮助作者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但是,政策条文不能替代艺术形象的描绘。刻画人物离不开艺术形象。描绘艺术形象不能仅仅使用抽象的概念,而必须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灵、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人物的命运。编写“人物志”,必须从生活和人物形象入手,而不能从抽象的概念入手。文学作品是通过个别的、特殊的表象,表达普遍意义的。个别表象具有特殊性,表露着各自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和刺激,而产生艺术感染力。“人物志”如果堆砌,充斥着众多抽象的概念,缺乏感人的艺术形象,就不能深深地打动人和感染人。

    有人简单化地认为:文学作品不过是个“宣传工具”,只要把正确的政治内容,用文艺技巧加以描写,就会成为一部好作品。这种说法,否定了生活是文艺作品唯一源泉的创作规律,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图解政策的谬误思路。“文革”前,一些文艺作品产生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就是源于这种想法和做法。“四人帮”鼓吹的“主题先行”论,同这种错误观念是一路货色。把文艺作品仅仅当做某种政策的传声筒,就否定了文艺作品必须从生活出发的创作规律,从而阻碍、限制了文艺应当发挥的教育、鼓舞、激励人的功能作用。

    “文革”前,内蒙古有个紧跟政策、人称“除四害、讲卫生”的作家,他写作品很快,内容多是写中心工作、具体政策,针对时弊的,而忽略了文学作品的长远生命力。一些政策是有时间性的,他作品中的政策过时了,作品也就失去时效了,没有人看了。他作品中的人物是按照政策需要配制的“活动道具”,是没有灵魂、没有意志的傀儡和“死人”。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在粗制滥造。

    “人物志”的编写,必须摆脱图解政策的倾向,而是要刻画人物的灵魂,通过作品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丰富人们的内心生活,震撼人的心灵,改造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为此,斯大林称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写好人物的核心问题,是把人物性格写得鲜明,写行栩栩如生。只有这样,作品才会感人,才能让人读下去。这种要求是符合现实生活真实的。在客观世界里,没有无性格的人,有的人虽然没有“棱角”,不多说话,人们认为他没有性格;而实际上这正是他的性格。“人物志”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格,就要写人物的心灵,触及人的不同道德观念。道德观念对人们的生活起引导、规范作用,决定人们的行为举止,人们是依照自己的道德观念生活着,支配自己行动的。

    “人物志”把人物写活,作者必须熟悉人物,掌握大量的有关人物的生活细节,做到:作者的头脑里对人物形象是活生生的,性格鲜明的,人物有自己的意志,像个活人,就像作者的亲朋好友一样,同作者息息相关。否则,刻画的人物就不会活灵活现,不会感动人。为此,作者必须下功夫,多方面深入寻访、挖掘资料。那种推说“事迹简单、材料不足”,把人物写得干巴巴、“悼词”式的做法是不尽责任的。土左旗写《高凤英传》,先后寻访九十多名知情人,这种科学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关于描绘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动,中国古典小说的手法是:一般不直接写人的内心活动,而是通过人的行动、人的音容笑貌,烘托人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中国文学的传统描写手法称“白描”,要求用最简练的精神之笔,勾勒人物的精神面貌,朴素自然。人们认为,鲁迅的小说是白描的典范作品。西方小说则赤裸裸地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志”的人物刻画,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中西并用。

    二、形象思维问题

    “人物志”的一些人物未能栩栩如生的关键是,作者忽视和否定形象思维的功能,仍然以过去“写材料”的做法,仅仅用抽象思维方式写人物。

    “人物志”刻画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描绘历历在目的景物,缺少不了形象思维;而如果仅仅用抽象思维则难以达到目的。刻画人物形象,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互相交织、相辅相成的,离不开具体可感知的现象形态,是以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观察和表现生活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毛主席在给陈毅的信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腊。”“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3】。毛主席明确指出,用形象思维写作文艺作品,是一种不能违背的艺术规律。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谈《弗兰茨·冯·济金根》作品时指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在性格的描写方面看不到什么特出的东西。”人物“被描写得太抽象了”4】。恩格斯也批评说:“非常抽象而又不够现实”,没有表现“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剧本没有“生动起来”5】

    马克思、恩格斯、毛主席都一致认为,写文艺作品要用形象思维,否则就会“味同嚼腊”,“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写得太抽象”,不能“生动起来”。

    毛主席的理论文章,在结尾常写一些形象比喻的字句,如:“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6】“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7】“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8】。这些语句气势磅礴,鼓舞人心,回味无穷。毛主席不是在讲抽象的概念,而是描绘了烁烁闪光、历历在目的视觉形象。

    形象思维以形象进行思考,通过形象认识,反映客观世界,与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写文艺作品虽也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思考,但是,伴随着抽象思维,还要运用形象思维。作者在作品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思想活动是同形象联结在一起的,伴随着物象,并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否运用形象思维,关系到作品能否展现生动可视的艺术形象。

    构思、写作作品,不仅运用形象思维,也运用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关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如何交错、交互发生作用,茅盾称:“文学作品的技巧问题包括素材的分析、综合、提炼、主题思想的确定,主要是逻辑思维在起作用,但伴随着,也有形象思维。至于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人物性格细节的描写,社会环境和作品主角活动场所的具体描写等,则主要是形象思维在起作用,但伴随着,也有逻辑思维。”“从开篇到结尾,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交错又是反复进行的。”“全书初稿完成后的最后修改以至定稿,都是交错起作用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反复过程。但是作家在写初稿时,自然主要运用形象思维。”9】

    理论界对待形象思维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形象思维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进行概括的思维方式;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只能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只是“艺术想象”,是感性认识。而两种意见都不否认:在作品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想活动是同具体事物的可视形象伴随在一起的,艺术形象是不可缺少的。

    三、关于情节的筛选和加工

    “人物志”刻画的人物须栩栩如生,这样还不够,人物还必须表现这一人物固有的精神本质。所谓“本质”,并不是人们常说的“主流”,而是人的本质、思想和灵魂。写人物,不可能事无巨细地把人的一生都写进来,而要从万象纷纭的生活中,选择那些能体现人物本质、有特点的典型情节去写。

    山西《五台县志》写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个情节,生动而鲜明地揭示了人物的本质特征:“1929年冬,阎同意与唐生智联合倒蒋,因唐发表倒蒋通电,将名字列于阎之前,阎又与张学良通电拥蒋反唐。这一情节的描述,把阎锡山在政治上投机、毫无原则的丑恶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

    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一个小官的笔记中记录了他两个有本质特征的生活细节:一是“帝上朝,衣裙摆动甚大。”崇祯当时登帝位年纪已较大,他故意装出一副皇帝的气概和威严,走路迈八字步,表露刚愎自用的人做作的气派。二是“每下朝,多面雇”。这是崇祯的特点:好猜疑,他换了几十个宰相,对谁都不信任。他“多面雇”,是担心别人暗算他。这些细节的描写很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有一部县志写一名钻进党组织内部搜集情报、进行破坏活动的暗探,于1944年被日寇枪杀。这种描写存有很多疑点。人们会问:这个暗探既然为日本人效劳,却被鬼子枪杀,究竟是为什么?起码作者是没有讲清楚因果关系。

    有两种刻画人物典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一是,人物虽写行栩栩如生,但不具有这一人物固有的本质特征。例如清代的雍正和乾隆,有的作品写他们是完美无缺的好皇帝。而实际上,雍正大兴文字狱,广事株连,杀害了众多的文人墨士。如,江西考官查嗣庭被诬下狱,后死狱中,仍戮其尸,株连亲属。浙江吕留良犯禁,吕早死,戮尸,子孙学生多人被杀或罚为奴。乾隆在位时虽修成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但目的在于:通过纂修官书,控制思想。对于搜求到的图书,稍有妨碍便加销毁或篡改,使我国古籍遭到浩劫。“文物志”如果违背历史的真实,对于封建皇帝过分地溢美,就混淆了新旧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根本区别。

    二是,张冠李戴。《三国志》里,刘备怒鞭督邮;在《三国演义》里写为“张翼德怒鞭督邮”,这使张飞“猛”的性格突出了。这种做法只能出现在“演义”里,而志书必须真实,“合成”人物的写法是不能允许的。

    志书虽然写真人真事,但并不是要机械、刻板、自然主义地拼凑原始材料。作者应当融会、消化材料,对材料进行挑选和必要的加工。“人物志”中的情节,不应当是刻板的“材料”,而应渗进作者的感情和观点,包容作者的思想倾向、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是典型化了的生活,是精神产品。这样对于读者,才会起到感染、熏陶、启发、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们受到启迪和鼓舞,而感奋、惊醒起来。如果作者对所写的内容毫无感情,写出的作品是不会感动人的。

    “人物志”描写的人和事,是客观事物与作者观念的统一体,而不是现实生活纯客观的翻版,不是对实际生活的随波逐流。鲁迅说:画家创作的“表面上是一张画,一个雕像,其实是他思想和人格的表现”10】。毛主席也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11】作者的主观作用虽然重要;但是,这并不是说,作者可以不顾客观实际地为所欲为。像“四人帮”那样搞“主题先行”,用主观的框框套现实生活,是主观唯心论的做法。

    实际生活中的每一个情节,都是个别的、具体的,尽管它是真实的,但不一定能体现事物的本质。作者选取的情节,不应是任意现象的真实,而应是本质的真实,即:这种个别现象,应充分体现历史发展的趋向,表现时代精神的特征,同时代、发展的大真实联系起来,同它合拍。如果某一情节在一定范围内是真实的,但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和历史的真实,就不能称做本质的真实。

    四、环境描绘

    “人物志”对于环境的描绘,同人物刻画是相辅相成的。对环境描写的要求是:做到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和情融为一体。环境描绘与刻画人物不是相互孤立的,要以环境的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情绪、人物的意志和愿望,渲染衬托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要造成这种思想艺术境界,作者必须怀有强烈的思想感情去描写。如果作者纯客观、毫无感情地描绘景物,是不能感人的,会使读者觉得索然无味。

    古代一些优美的山水诗之所以感人、百读不厌,是因为诗中的山水景物蕴含了作者的人格、理想和思想境界,诗中咏物有所寄托,把写景同抒情、言志相结合。古代诗词还采用化情入景、化景入情手法,颇引人入胜。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先写“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在岸上望孟浩然,人已望不见了,只望见孤帆远影;后写“惟见长江天际流”,他在岸上看到帆影也在空间里消失了,而只看到茫茫的长江水在天边流着。李白把同孟浩然深挚的情意,入化于隐隐约约、飘渺的天际里,感情深切而悲怆。荆轲的《易水歌》,上句写“风萧萧兮易水寒”,侧重写风和水,含有悲壮情绪;下句写“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荆轲决死的感情,把凝重悲壮的景物入化于壮士刺杀秦王的决死的情感之中。

    上述作品展现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具有诗情画意。作品具有美的意境,是对于美的创造,是一种节奏感、音乐感和图画感。作品具有美的意境,可以激发人们的同情心、进取心和向往美好的思绪,令人流连忘返。作品如果没有美的意境,格调就会比较低。作者如果热爱生活,必然会在作品中表露出美的意境。美是客观的,因为生活本身就存在着美,是作者所应当追求的。

    人物的性格、道德观念,同人物所入的环境是对立统一的:环境对人物有所影响,但并不是环境决定一切;人物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环境,但必须在客观条件的可能范围之内,并不是主观意志决定一切。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离不开所处的历史、社会和道德环境;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物的性格会对客观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1】《蒙古秘史》是以汉文标音的蒙古语著作,原称《元朝秘史》,写于公元1240年。

    2】鲁迅:《出关的关》,《鲁迅全集》第六卷。

    3】《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1965年7月21日),《诗刊》1978年1月号。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40、341页。

    5】同【4】,第345页。

    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7】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

    8】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1949年6月15日)。

    9】茅盾:《漫谈文艺创作》,《茅盾论他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10】《鲁迅全集》第一卷404页。

    1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续志纵横)论续修《人物志》的人物形象
  • 当前,续修志书的工作已经开始。对于上一届志书的编修,有必要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提高和保证志书的质量。

    前一届志书的“人物志”,普遍存在、比较突出的一大通病,是缺乏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一些作者刻板、机械地编排人物志材料,不是着眼于刻画人物形象,而是抽象、概念化地“写问题”。有的甚至写人物履历表加悼词:先写人物的生年、籍贯、历任职务,再抽象地写什么“忠心耿耿地忘我劳动”,“谦虚谨慎、勤俭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严肃地坚持原则斗争”,等等。这里没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没有人物的个性,而是以千人一面、干巴巴抽象的套话,掩盖了人物的真实面貌。这样,“人物志”就难于发挥“记一方人物、激千秋之爱憎”,弘扬中华浩然正气的功能作用。

    人们普遍认为:《人物志》应当编写得像司马迁的《史记》那样,把人物写得既真实而又栩栩如生,有人物个性,使真实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人物的显现不是由作者说教,不是由作者讲这个人怎样,那个人怎样;而是用情节的描绘把人物烘托出来,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使人物活灵活现,历历在目。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卓越的史学家、文学家,用十六年时间完成了《史记》的著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杰出的传记文学著述。它的一百多篇传记人物大都栩栩如生,性格鲜明,表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本质特征,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并开我国史传文学之先河。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为保证续修“人物志”的写作质量,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着眼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写好“人物志”的人物,并不要求“虚构”、“合成人物”。《史记》既是文学著述,又是真实的历史,没有虚构的情节,也没有“合成”人物。古代“文史不分”,《蒙古秘史》1】同《史记》一样,既是史书,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它刻画的成吉思汗等众多人物,无一虚构之处。鲁迅在谈文学的典型时说:“作家的取人为模特儿,有两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细微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2】。由此可见,写真人真事同样可以刻画人物的典型。

    有的同志长期一直写工作汇报和总结材料,习惯于用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构思,头脑里想的是几个条理化的“问题”和有关的政策规定。他们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写人物,所列举的材料是围绕几个“问题”构成的,思想活动没有伴随着艺术形象,而是把人物写成了概念化的、没有灵魂的木偶。作者思考正确的政策并不是坏事,它可以帮助作者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但是,政策条文不能替代艺术形象的描绘。刻画人物离不开艺术形象。描绘艺术形象不能仅仅使用抽象的概念,而必须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灵、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人物的命运。编写“人物志”,必须从生活和人物形象入手,而不能从抽象的概念入手。文学作品是通过个别的、特殊的表象,表达普遍意义的。个别表象具有特殊性,表露着各自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和刺激,而产生艺术感染力。“人物志”如果堆砌,充斥着众多抽象的概念,缺乏感人的艺术形象,就不能深深地打动人和感染人。

    有人简单化地认为:文学作品不过是个“宣传工具”,只要把正确的政治内容,用文艺技巧加以描写,就会成为一部好作品。这种说法,否定了生活是文艺作品唯一源泉的创作规律,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图解政策的谬误思路。“文革”前,一些文艺作品产生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就是源于这种想法和做法。“四人帮”鼓吹的“主题先行”论,同这种错误观念是一路货色。把文艺作品仅仅当做某种政策的传声筒,就否定了文艺作品必须从生活出发的创作规律,从而阻碍、限制了文艺应当发挥的教育、鼓舞、激励人的功能作用。

    “文革”前,内蒙古有个紧跟政策、人称“除四害、讲卫生”的作家,他写作品很快,内容多是写中心工作、具体政策,针对时弊的,而忽略了文学作品的长远生命力。一些政策是有时间性的,他作品中的政策过时了,作品也就失去时效了,没有人看了。他作品中的人物是按照政策需要配制的“活动道具”,是没有灵魂、没有意志的傀儡和“死人”。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在粗制滥造。

    “人物志”的编写,必须摆脱图解政策的倾向,而是要刻画人物的灵魂,通过作品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丰富人们的内心生活,震撼人的心灵,改造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为此,斯大林称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写好人物的核心问题,是把人物性格写得鲜明,写行栩栩如生。只有这样,作品才会感人,才能让人读下去。这种要求是符合现实生活真实的。在客观世界里,没有无性格的人,有的人虽然没有“棱角”,不多说话,人们认为他没有性格;而实际上这正是他的性格。“人物志”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格,就要写人物的心灵,触及人的不同道德观念。道德观念对人们的生活起引导、规范作用,决定人们的行为举止,人们是依照自己的道德观念生活着,支配自己行动的。

    “人物志”把人物写活,作者必须熟悉人物,掌握大量的有关人物的生活细节,做到:作者的头脑里对人物形象是活生生的,性格鲜明的,人物有自己的意志,像个活人,就像作者的亲朋好友一样,同作者息息相关。否则,刻画的人物就不会活灵活现,不会感动人。为此,作者必须下功夫,多方面深入寻访、挖掘资料。那种推说“事迹简单、材料不足”,把人物写得干巴巴、“悼词”式的做法是不尽责任的。土左旗写《高凤英传》,先后寻访九十多名知情人,这种科学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关于描绘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动,中国古典小说的手法是:一般不直接写人的内心活动,而是通过人的行动、人的音容笑貌,烘托人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中国文学的传统描写手法称“白描”,要求用最简练的精神之笔,勾勒人物的精神面貌,朴素自然。人们认为,鲁迅的小说是白描的典范作品。西方小说则赤裸裸地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志”的人物刻画,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中西并用。

    二、形象思维问题

    “人物志”的一些人物未能栩栩如生的关键是,作者忽视和否定形象思维的功能,仍然以过去“写材料”的做法,仅仅用抽象思维方式写人物。

    “人物志”刻画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描绘历历在目的景物,缺少不了形象思维;而如果仅仅用抽象思维则难以达到目的。刻画人物形象,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互相交织、相辅相成的,离不开具体可感知的现象形态,是以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观察和表现生活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毛主席在给陈毅的信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腊。”“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3】。毛主席明确指出,用形象思维写作文艺作品,是一种不能违背的艺术规律。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谈《弗兰茨·冯·济金根》作品时指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在性格的描写方面看不到什么特出的东西。”人物“被描写得太抽象了”4】。恩格斯也批评说:“非常抽象而又不够现实”,没有表现“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剧本没有“生动起来”5】

    马克思、恩格斯、毛主席都一致认为,写文艺作品要用形象思维,否则就会“味同嚼腊”,“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写得太抽象”,不能“生动起来”。

    毛主席的理论文章,在结尾常写一些形象比喻的字句,如:“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6】“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7】“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8】。这些语句气势磅礴,鼓舞人心,回味无穷。毛主席不是在讲抽象的概念,而是描绘了烁烁闪光、历历在目的视觉形象。

    形象思维以形象进行思考,通过形象认识,反映客观世界,与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写文艺作品虽也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思考,但是,伴随着抽象思维,还要运用形象思维。作者在作品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思想活动是同形象联结在一起的,伴随着物象,并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否运用形象思维,关系到作品能否展现生动可视的艺术形象。

    构思、写作作品,不仅运用形象思维,也运用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关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如何交错、交互发生作用,茅盾称:“文学作品的技巧问题包括素材的分析、综合、提炼、主题思想的确定,主要是逻辑思维在起作用,但伴随着,也有形象思维。至于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人物性格细节的描写,社会环境和作品主角活动场所的具体描写等,则主要是形象思维在起作用,但伴随着,也有逻辑思维。”“从开篇到结尾,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交错又是反复进行的。”“全书初稿完成后的最后修改以至定稿,都是交错起作用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反复过程。但是作家在写初稿时,自然主要运用形象思维。”9】

    理论界对待形象思维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形象思维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进行概括的思维方式;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只能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只是“艺术想象”,是感性认识。而两种意见都不否认:在作品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想活动是同具体事物的可视形象伴随在一起的,艺术形象是不可缺少的。

    三、关于情节的筛选和加工

    “人物志”刻画的人物须栩栩如生,这样还不够,人物还必须表现这一人物固有的精神本质。所谓“本质”,并不是人们常说的“主流”,而是人的本质、思想和灵魂。写人物,不可能事无巨细地把人的一生都写进来,而要从万象纷纭的生活中,选择那些能体现人物本质、有特点的典型情节去写。

    山西《五台县志》写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个情节,生动而鲜明地揭示了人物的本质特征:“1929年冬,阎同意与唐生智联合倒蒋,因唐发表倒蒋通电,将名字列于阎之前,阎又与张学良通电拥蒋反唐。这一情节的描述,把阎锡山在政治上投机、毫无原则的丑恶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

    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一个小官的笔记中记录了他两个有本质特征的生活细节:一是“帝上朝,衣裙摆动甚大。”崇祯当时登帝位年纪已较大,他故意装出一副皇帝的气概和威严,走路迈八字步,表露刚愎自用的人做作的气派。二是“每下朝,多面雇”。这是崇祯的特点:好猜疑,他换了几十个宰相,对谁都不信任。他“多面雇”,是担心别人暗算他。这些细节的描写很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有一部县志写一名钻进党组织内部搜集情报、进行破坏活动的暗探,于1944年被日寇枪杀。这种描写存有很多疑点。人们会问:这个暗探既然为日本人效劳,却被鬼子枪杀,究竟是为什么?起码作者是没有讲清楚因果关系。

    有两种刻画人物典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一是,人物虽写行栩栩如生,但不具有这一人物固有的本质特征。例如清代的雍正和乾隆,有的作品写他们是完美无缺的好皇帝。而实际上,雍正大兴文字狱,广事株连,杀害了众多的文人墨士。如,江西考官查嗣庭被诬下狱,后死狱中,仍戮其尸,株连亲属。浙江吕留良犯禁,吕早死,戮尸,子孙学生多人被杀或罚为奴。乾隆在位时虽修成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但目的在于:通过纂修官书,控制思想。对于搜求到的图书,稍有妨碍便加销毁或篡改,使我国古籍遭到浩劫。“文物志”如果违背历史的真实,对于封建皇帝过分地溢美,就混淆了新旧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根本区别。

    二是,张冠李戴。《三国志》里,刘备怒鞭督邮;在《三国演义》里写为“张翼德怒鞭督邮”,这使张飞“猛”的性格突出了。这种做法只能出现在“演义”里,而志书必须真实,“合成”人物的写法是不能允许的。

    志书虽然写真人真事,但并不是要机械、刻板、自然主义地拼凑原始材料。作者应当融会、消化材料,对材料进行挑选和必要的加工。“人物志”中的情节,不应当是刻板的“材料”,而应渗进作者的感情和观点,包容作者的思想倾向、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是典型化了的生活,是精神产品。这样对于读者,才会起到感染、熏陶、启发、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们受到启迪和鼓舞,而感奋、惊醒起来。如果作者对所写的内容毫无感情,写出的作品是不会感动人的。

    “人物志”描写的人和事,是客观事物与作者观念的统一体,而不是现实生活纯客观的翻版,不是对实际生活的随波逐流。鲁迅说:画家创作的“表面上是一张画,一个雕像,其实是他思想和人格的表现”10】。毛主席也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11】作者的主观作用虽然重要;但是,这并不是说,作者可以不顾客观实际地为所欲为。像“四人帮”那样搞“主题先行”,用主观的框框套现实生活,是主观唯心论的做法。

    实际生活中的每一个情节,都是个别的、具体的,尽管它是真实的,但不一定能体现事物的本质。作者选取的情节,不应是任意现象的真实,而应是本质的真实,即:这种个别现象,应充分体现历史发展的趋向,表现时代精神的特征,同时代、发展的大真实联系起来,同它合拍。如果某一情节在一定范围内是真实的,但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和历史的真实,就不能称做本质的真实。

    四、环境描绘

    “人物志”对于环境的描绘,同人物刻画是相辅相成的。对环境描写的要求是:做到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和情融为一体。环境描绘与刻画人物不是相互孤立的,要以环境的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情绪、人物的意志和愿望,渲染衬托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要造成这种思想艺术境界,作者必须怀有强烈的思想感情去描写。如果作者纯客观、毫无感情地描绘景物,是不能感人的,会使读者觉得索然无味。

    古代一些优美的山水诗之所以感人、百读不厌,是因为诗中的山水景物蕴含了作者的人格、理想和思想境界,诗中咏物有所寄托,把写景同抒情、言志相结合。古代诗词还采用化情入景、化景入情手法,颇引人入胜。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先写“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在岸上望孟浩然,人已望不见了,只望见孤帆远影;后写“惟见长江天际流”,他在岸上看到帆影也在空间里消失了,而只看到茫茫的长江水在天边流着。李白把同孟浩然深挚的情意,入化于隐隐约约、飘渺的天际里,感情深切而悲怆。荆轲的《易水歌》,上句写“风萧萧兮易水寒”,侧重写风和水,含有悲壮情绪;下句写“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荆轲决死的感情,把凝重悲壮的景物入化于壮士刺杀秦王的决死的情感之中。

    上述作品展现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具有诗情画意。作品具有美的意境,是对于美的创造,是一种节奏感、音乐感和图画感。作品具有美的意境,可以激发人们的同情心、进取心和向往美好的思绪,令人流连忘返。作品如果没有美的意境,格调就会比较低。作者如果热爱生活,必然会在作品中表露出美的意境。美是客观的,因为生活本身就存在着美,是作者所应当追求的。

    人物的性格、道德观念,同人物所入的环境是对立统一的:环境对人物有所影响,但并不是环境决定一切;人物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环境,但必须在客观条件的可能范围之内,并不是主观意志决定一切。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离不开所处的历史、社会和道德环境;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物的性格会对客观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1】《蒙古秘史》是以汉文标音的蒙古语著作,原称《元朝秘史》,写于公元1240年。

    2】鲁迅:《出关的关》,《鲁迅全集》第六卷。

    3】《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1965年7月21日),《诗刊》1978年1月号。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40、341页。

    5】同【4】,第345页。

    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7】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

    8】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1949年6月15日)。

    9】茅盾:《漫谈文艺创作》,《茅盾论他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10】《鲁迅全集》第一卷404页。

    1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