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3年  /  第一期
  • (续志纵横)续志应较充分反映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拉大之现实
  •     近10余年中,城乡广大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普遍大有提高,这个历史性巨变无人不予承认。但同期内,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域之间、不同阶层群体之间,收入与消费水平明显拉大了差距,也成为热门话题,表露出某些忧患意识。已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十六大报告中也强调要扭转这种趋势。

        改革前30年中,广大居民物质生活基本上是均等低水平。在农村,是沿袭已久的够不够,三百六  (指口粮),多数岁月只有饭吃但没钱花。在工薪阶层,1955年7月评定工资级别,尔后20余年中,只三次各有40%的人提高一级,级差一直是57元。70年代中后期,出现较高收入的三五牌干部,即50年代初参加工作,年已50余岁,月工资50余元。月伙食费长期都是12元左右,家属按8元计。还有段反映衣食住行均等的四不论顺口溜:  不论武家哪个郎,买布都得一般长;不论干活弱和壮,口粮都是八九两;不论老少多少口,三间小屋就算有:不论出门远和近,有飞鸽车就算趁。某地区还发过半寸布票,专供妇女做鞋,买一截沿鞋口用的白布条,或买一根红头绳。1973年夏,笔者有幸与诗人聪聪等相处,一位溜过四不论后,聪聪随出口一首打油县社小干部,能穿尼龙裤,  前边日本产,后边是尿素这属实情,当时河北许多县用进口化肥,农民必须把空袋子交县,有关部门再予分配,作为对干部职工穿衣的一项照顾。如上虽属趣说,但上届所修方志中,居民收入与生活消费,无论雅俗详略,统而品之都属这种味道。

        改革开放讲共同致富,但共同致富不等于同步致富。究竟趁多少钱为富?世界上哪个国家也不曾搞出过富的标准。冈为智愚不一,机遇环境有好坏,有贫有富本是自然。如果不顾客观条件强求平均,那不是社会主义,也势必养出许多懒汉,历史已给我们提供过教训。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中有的就因为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如能进而使其他人也学他们的本事,为社会为更多人创造致富条件,那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能实现共同致富。

        80年代初,农业率先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立竿见影,未几年即使举国城乡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还出现一批当时使人生奇且羡慕的万元户。随之,工商业也大改革大发展,收入分配途径呈现多元化,就逐渐出现较大差别。原万元户已不被羡慕,有的身份虽农实为工,是几十万元大富翁;有的虽只种地但有高招儿,三万五万进腰包;更多是衣食住行都不错,可近年总说不好过。在全国,还有一万算笨蛋,  十万刚会干,百万是能人,千万属好汉之谣。这正是广大百姓对收入大增但差距拉大又觉不好承受的素描写意。

    本次续志,既要反映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普遍大有提高,又必须显见差距拉大这个现实。

    收入差距拉大,主要是城乡差距。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全世界是最大的。19982000年,城镇与农村相比,分别是2.52倍,2.66倍和2.80倍,近两年还在加大。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年下滑,1996年是上年的9%,至2000年已下降到1.9%。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7%左右。

    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明显拉大之势。1990年,收入最高的行业是最低行业收入的1.72倍,至2000年已变为2.63倍.

    从地区看,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上海一直为高,19972000年,上海与北京年均递增1.57个百分点,而山西与河南只增加0.25个百分点。2000年,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性收入是山西的2.48倍。

    改革之前的1978年,农村居民纯收入最高的是华南地区,最低的是西北地区,绝对差是221元。至2000年,最高的是华东地区,最低的仍是西北地区,绝对差已达1774元。在全国农村,还有10%以下人口,人均年纯收入700元左右。连同各城市,都还有少数收入更少,衣食堪忧的群体。

    计算与分析研究居民收入状况,国际通用一种五等分法。如果将我国五分之一高收入户与五分之一低收入户相比,在78倍左右,已进入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还有一个用来描述收入分配差距指标的基尼系数,该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就算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社会动乱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状态。我国在1994年是0.434,而后持续增加,所以说当前正处在警戒状态之中。

    出现如上所述各种情况,是由于出现不正常的高收入。高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工资以外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50%以上。其中有些是合理合法收入,也有一些是黑色灰色收入。如腐败行为收入,偷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收入,与一些垄断行业或不算行业只是某个人垄断市场某流通渠道获得的额外收入,还有骗取贷款中饱私囊,而后破产变为死帐,或趁改革转制之机低估资产,把国有、公有资产变为己有等。

    同在近10余年中,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离也明显拉大。1999年,全国城市居民均消费性支出平均数是4515.9元,最高的是上海和广东,分别是8247.69元和7517.81元;最低的是黑龙江和内蒙古,分别是3481.74元和3468.99元。如亦按国际通用的方法分五个层次,居第一、二层次的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于全国平均数,居第三、四、五层次的20个省、自治区低于全国平均数。城乡居民均消费性支出之差距当然也呈拉大之势,1997年,农村是城镇的38.61%,至2000年下降到33.41%。

    就是如上大宏观情况,续志中如何较充分反映地方呢?今朝续志,非同旧事,与时俱进,需求新是。这应是创新的总态度。

    上届志居民收入与消费性支出,都是沿袭已久的常规性简单数学方法,即用统计部门抽样调查的平均数据。也仅是三种:农民收入平均数、职工收入平均数、各类生活消费支出平均数。也翔实可信,因为数十年中就是那样均等型低水平。续志若还只用那些,就肯定不翔实,因为当代居民职业结构已不那么简单,收入分配途径多元化,生活消费状况千姿百态,那类平均数很带局限性,不能反映纷繁复杂的现实。如百户调查中的户,成为百姓热门话题的很高收入户可能不在其内,即使有之,但他们很可能不予全提供工资外收入,如都有的奖金可能提供,其他“外找儿”类则隐之。更不可能提供“带颜色”的高额收入,而这正是与其他人大相悬殊的原因所在。城乡皆有的少数衣食堪忧贫困户,也很可能未得抽为样之幸运。说这种平均数为简单数学,是很容易理解的,同一个平均数,可由无限个算式获得。如7000元与5000元平均是6000元,9000元与3000元平均也是6000元,11300元与700元平均还是6000元。前已述,农村还有10%以下人口,年纯收入700元左右么,还有更少的。如果讲有三个村,都已年人均收入6000元,都挂上了富裕村牌子,那么会不会是这三个不同算式得出的一个结论?一个是名副其实富裕的最佳平均状态,一个是还有差距的正常状态,而另一个却是相当悬殊的警戒状态。如果不认真调查予以剖视,在编撰中就用6000元概而断之,那就肯定是错笔。在已出续志中,有的仍然照上次套写,通篇甚至每行都拉列一串平均数,纵然有三言两语言有差别,也被那些平均数淹没得不见踪影。

    近年,理论界已有人发出警示,言只谈商品物质,不谈向前人类活动,对很多方面的情况,习惯只用平均数进行判断。而这种平均数有些并不科学,属模拟化。如果继续用简单数学方法研究人类,那么人类社会将埋藏大的危险。这个论点与基尼系数之断是一致的。

    承认如上所述的复杂性与严重性,续志如何操作呢?在一个县市,衣食堪忧的贫困户有多少,生活状况如何,不难得到翔实资料,因为已经实施对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制。但究竟有多少户冒尖儿,尖高到什么程度,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的。笔者为此苦思良久,也与同仁和读者朋友研讨,认为可以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此事与彼事相映衬,现实与历史相比较的方法,简而言之是共16个字的四句,即虚实相间,寓议于叙,述而有作,反映差距

    百户调查数据还应该用,因为虽有局限性,但终归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群体概况,有一些宏观价值。但应只是列表,记叙文字中大不该再穿插拉列,如此即避重复,更不致淹没反映特殊性的内容。还应该用一段文字,说明这100户的结构,如居区(城与乡)、职业、收入途径等。

    要用较多文字记叙宏观或微观事物现象,并寓议或述于其内。可以例举一些象征性事物,在统而观之尚不太富裕的县份城镇,某些大富一些象征性表现是多人可见的,如经营着固定资产达数百万元的企业,或垄断着巾场中的某个方位或某条渠道,已拥有多少辆汽车;拥有建筑面积共约多少平方米,总造价约多少万元的若干栋楼房。有的常年雇着男仆女佣,和多名保镖,并养着一群狼狗。每年都有许多天到深圳、香港或海外做生意或旅游观光。还有的大富人,特别是非正常巨额收入者,科学文化水平很低,精神极度空虚,常年供神敬佛,经常外出总要选吉日良辰。如这类象征性事象,写起来并不见其姓名,也没具体数据,但能使读者看到特殊性所在,便是虚实相间,反映特殊。

        这类现象已成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谈议中就含此与彼相映衬,今与昔相比较的成分,也是很有价值不可缺的资料。如看着电视剧,有的这样讲:  这格格儿不如今天那模特儿:今天的阔少远超这太子。  当年地主不如当今贫农;当今富翁胜过当年总统。可见今与昔比使人高兴,但差距之大又不禁使人生悲。再如前述笨蛋好汉谣,继之还有四气谣少数好汉神气,多数笨蛋憋气,好汉无度阔气,笨蛋会出杀气。财富分配过于悬殊,历来是社会小稳定的潜在根源,我国历史上就有均贫富之传统。当代一些无业游民,成为盗窃抢劫罪犯,也是因为穷而犯法。这四气谣绝不是无聊之扯,正是一种警示性舆论。

        生活消费水平固然有与收入水平提高也相应提高的连锁反应,但未必时时处处都是如此。我们这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大国,勤俭渡日观念还在大多数居民中保持着。如近几年,国家工作人员几次较大幅度增加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但大多数人的生活消费性支出并没增加多少,当然也与许多县份不能如期如数落实有关。企业职工亦然。只种田的农民,更因近几年纯收入增长幅度连年下滑,制约了其生活消费需求。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消费性支出也差距拉大,就基本因为一部分人那不属工资的高额收入,驱使这一部分人的高档消费。编撰中如只用平均数,就更不能反映这复杂现实,绝对看不到一部分人高档消费状况。所以也应该用那四句话方法。

        如记饮食,不能还象上届,仍然是粗粮细粮多与少,蔬菜好与坏,以及饮洒,吸烟量的变化。应着眼于较好与高档食品饮品。当前,少数户已经是大都市超市有的他家都有,全家人常年不离口,那当家人总是饮最高档次的酒,吸牌子最响的烟,仅酒与烟每月也挥霍数千元。举家人或邀关系人还常进大酒店,所以能山珍海味样样品透,百样菜谱倒背如流。而多数户是隔三间五就改善改善,肉蛋鱼奶也常常入口,每人每月约需200元左右。少数户依然按照传统,初一十五逢年过节才改善生活,每人每月100元上下,有的四五十元甚至更少。

        又如记穿戴,可通过价格大有悬殊的衣着反映差距。如同为羊毛衫,有的10余元一件,有的却600元一件。同是皮腰带,平常人用的每条数元或10余元,富人却偏用1000多元一条的。有的专盯着高档衣着柜台,专买最高档次的,用时不久不时髦了便予扔掉。如此,有的一年穿戴开支数千元。而多数人是衣着质量确有提高,但依然是新三年旧三年,并不再缝缝补补又三年

        再如记居住,差距之大最为明显。可把豪华型住宅的内外装修,以及其内的各种设施进行一番素描。在小城镇,一套豪华型住宅售价20万元左右,其中降温、取暖、美化设施等又加一大笔开支。有的富户是老小分居各有一套。而农村,多数只务农户仍是旧有宅院,新盖房屋造价万余元,旧房不值几千元。与历史相比较:80年代中后期,居城镇的干部职工,开始有较多个人住宅小院,只是两三间。每间千元左右。也不论什么行业什么职位都是如此。至今10余年中,有的搬迁三四次,步步高升,便与其他多数户形成了1020倍的反差。    关于条目设置,上届记居民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都是分农民与职工两个阶层。记生活状况,都是食、衣、住、行、用、乐六个视角。而当代已大变,农村居民已不全是务农,城乡居民能分许多阶层,生活已丰富多彩,应将条目分得细一些,用多部像机全方位多视角拍摄。就一个镜头看,光圈小一些才能加大反差。

        从收入分配途径和差别看,当前有至少10余个类型,或称阶层,可各依本地实际设置条目,下列可作参考:

        1、农业劳动者阶层收入。指以农为唯一或主要收入来源的。并不同上届,将乡镇企业、个体工商业与纯属农业的种植、林果、养殖业,统作农民收入。那样就掩盖了差别,如一名乡镇企业承包人的收入,能相当数十户甚至百余户只务农者收入之总和,这已是尽人皆知的普遍现象。

        2、公有制大中企业管理阶层收入。指这类企业高、中层管理人员收入。

        3、民营企业管理阶层收入。指私营企业主和乡镇企业承包人收入。   

        4、产业工人阶层收入。指公有制和民营产业工人收入。

        5、员工阶层收入。指各类企业中一般管理人员和工人、店员收入。

        6、个体工商服务业主阶层收入。指小业主,也可包括小股民、小股东,和出租少量房屋者收入。 

        7、市场沟通人员阶层收入。指为各类企业搞信息、购销合同人员收入。

        8、社会管理阶层收入。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的领导人员,包括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干部收入。

        9、办事员阶层收入。指并非领导人的一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基层工作人员收入。   

        10、专业技术阶层收入。指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和律师等人收入。

        11、非营利性民办事业阶层收入。指民办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事业人员收入。

    12、垄断行业管理阶层收入。指金融、通讯、电力、铁路、烟草等尚属垄断性行业中、高、中级管理人员收入。

        13、特殊阶层收入。指最高收入群体,如著名影星、歌星、时装模特、运动员、房地产开发商,以及外企和国际机构中的高级雇员,高新技术专利拥有者的收入。

        14、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收入。半失业是指有不稳定职业,收入并不能维持温饱。连无业与失业者的收入,主要是所得最低生活保障费。

        如上各阶层中,均包括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收入。有些人既属此阶层。又在彼阶层,有双工资甚至多份工资收入。工资以外的收入包括许多种,应尽求记全。当然不可能得到十分精确数据,用虚实相间法,能反映特点也就是了。

        记居民生活消费,可以如上届,用统计数据反映某方面的宏观情况,也应该用较多文字力求翔实说明层次结构特点。记居民生活状况,则应细设条目,用浓重笔墨,即反映丰富多彩,更显见在某方面差距最大,和某方面差距较小。可设饮食、衣着、居住、行路、教育、娱乐、通讯、旅游、书报、收藏、健康、交际、公益、维权等条。如此把分解,把文化内涵也扩展了,因为有些事物已占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予以升格才符合时代特点。其中居住不能如上届只记房屋数量和质量,也应有照明、风扇、空调、取暖以及室内外美化内容;其中娱乐,包括参与娱乐活动,和为自娱设置的耐用消费品,以及供赏玩的宠物;其中健康,包括医疗和常用保健品,  卫生与体育设施;其中文际,指社会往来礼品、馈赠等:其中公益,多年来就有,上届都予以忽略,即捐资于公益事业。尤其在农村,是农民并不太少的开支,修建学校,修建公路和街道,建供水设施,街道照明、美化绿化等,都靠农民捐献或统一收敛。还有为救灾、救济,为本地或外地的募捐。关于维权,是指诉讼费等,这些年法制建全,打官司的事物非常之多。

        为反映时代特点,  记居民消费还应特加两条:一条是消费观念变化,写不同职业,不同居区,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段的人,什么事肯花钱,什么事不肯花钱,储蓄存款主要是为什么等等;一条是生活质量满意度,生活质量不仅反映在物质生活上,相当大的程度也反映在精神生活上,也是从不同角度,记述居民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生活质量的看法。也可以不单设如此两条,在篇之综述中概括表述,在各条目中又较具体点示,可能效果更佳。如此使反映居民生活的意识形态与物质形态融为一体,方法上便是寓议于叙或述而有作,属于深层次内容。既是对居民生活的总览,又为研究向前人类活动对未来如何调整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决策参考价值。因为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便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最重要标志。

    (作者单位:河北省枣强县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续志纵横)续志应较充分反映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拉大之现实
  •     近10余年中,城乡广大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普遍大有提高,这个历史性巨变无人不予承认。但同期内,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域之间、不同阶层群体之间,收入与消费水平明显拉大了差距,也成为热门话题,表露出某些忧患意识。已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十六大报告中也强调要扭转这种趋势。

        改革前30年中,广大居民物质生活基本上是均等低水平。在农村,是沿袭已久的够不够,三百六  (指口粮),多数岁月只有饭吃但没钱花。在工薪阶层,1955年7月评定工资级别,尔后20余年中,只三次各有40%的人提高一级,级差一直是57元。70年代中后期,出现较高收入的三五牌干部,即50年代初参加工作,年已50余岁,月工资50余元。月伙食费长期都是12元左右,家属按8元计。还有段反映衣食住行均等的四不论顺口溜:  不论武家哪个郎,买布都得一般长;不论干活弱和壮,口粮都是八九两;不论老少多少口,三间小屋就算有:不论出门远和近,有飞鸽车就算趁。某地区还发过半寸布票,专供妇女做鞋,买一截沿鞋口用的白布条,或买一根红头绳。1973年夏,笔者有幸与诗人聪聪等相处,一位溜过四不论后,聪聪随出口一首打油县社小干部,能穿尼龙裤,  前边日本产,后边是尿素这属实情,当时河北许多县用进口化肥,农民必须把空袋子交县,有关部门再予分配,作为对干部职工穿衣的一项照顾。如上虽属趣说,但上届所修方志中,居民收入与生活消费,无论雅俗详略,统而品之都属这种味道。

        改革开放讲共同致富,但共同致富不等于同步致富。究竟趁多少钱为富?世界上哪个国家也不曾搞出过富的标准。冈为智愚不一,机遇环境有好坏,有贫有富本是自然。如果不顾客观条件强求平均,那不是社会主义,也势必养出许多懒汉,历史已给我们提供过教训。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中有的就因为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如能进而使其他人也学他们的本事,为社会为更多人创造致富条件,那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能实现共同致富。

        80年代初,农业率先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立竿见影,未几年即使举国城乡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还出现一批当时使人生奇且羡慕的万元户。随之,工商业也大改革大发展,收入分配途径呈现多元化,就逐渐出现较大差别。原万元户已不被羡慕,有的身份虽农实为工,是几十万元大富翁;有的虽只种地但有高招儿,三万五万进腰包;更多是衣食住行都不错,可近年总说不好过。在全国,还有一万算笨蛋,  十万刚会干,百万是能人,千万属好汉之谣。这正是广大百姓对收入大增但差距拉大又觉不好承受的素描写意。

    本次续志,既要反映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普遍大有提高,又必须显见差距拉大这个现实。

    收入差距拉大,主要是城乡差距。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全世界是最大的。19982000年,城镇与农村相比,分别是2.52倍,2.66倍和2.80倍,近两年还在加大。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年下滑,1996年是上年的9%,至2000年已下降到1.9%。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7%左右。

    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明显拉大之势。1990年,收入最高的行业是最低行业收入的1.72倍,至2000年已变为2.63倍.

    从地区看,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上海一直为高,19972000年,上海与北京年均递增1.57个百分点,而山西与河南只增加0.25个百分点。2000年,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性收入是山西的2.48倍。

    改革之前的1978年,农村居民纯收入最高的是华南地区,最低的是西北地区,绝对差是221元。至2000年,最高的是华东地区,最低的仍是西北地区,绝对差已达1774元。在全国农村,还有10%以下人口,人均年纯收入700元左右。连同各城市,都还有少数收入更少,衣食堪忧的群体。

    计算与分析研究居民收入状况,国际通用一种五等分法。如果将我国五分之一高收入户与五分之一低收入户相比,在78倍左右,已进入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还有一个用来描述收入分配差距指标的基尼系数,该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就算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社会动乱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状态。我国在1994年是0.434,而后持续增加,所以说当前正处在警戒状态之中。

    出现如上所述各种情况,是由于出现不正常的高收入。高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工资以外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50%以上。其中有些是合理合法收入,也有一些是黑色灰色收入。如腐败行为收入,偷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收入,与一些垄断行业或不算行业只是某个人垄断市场某流通渠道获得的额外收入,还有骗取贷款中饱私囊,而后破产变为死帐,或趁改革转制之机低估资产,把国有、公有资产变为己有等。

    同在近10余年中,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离也明显拉大。1999年,全国城市居民均消费性支出平均数是4515.9元,最高的是上海和广东,分别是8247.69元和7517.81元;最低的是黑龙江和内蒙古,分别是3481.74元和3468.99元。如亦按国际通用的方法分五个层次,居第一、二层次的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于全国平均数,居第三、四、五层次的20个省、自治区低于全国平均数。城乡居民均消费性支出之差距当然也呈拉大之势,1997年,农村是城镇的38.61%,至2000年下降到33.41%。

    就是如上大宏观情况,续志中如何较充分反映地方呢?今朝续志,非同旧事,与时俱进,需求新是。这应是创新的总态度。

    上届志居民收入与消费性支出,都是沿袭已久的常规性简单数学方法,即用统计部门抽样调查的平均数据。也仅是三种:农民收入平均数、职工收入平均数、各类生活消费支出平均数。也翔实可信,因为数十年中就是那样均等型低水平。续志若还只用那些,就肯定不翔实,因为当代居民职业结构已不那么简单,收入分配途径多元化,生活消费状况千姿百态,那类平均数很带局限性,不能反映纷繁复杂的现实。如百户调查中的户,成为百姓热门话题的很高收入户可能不在其内,即使有之,但他们很可能不予全提供工资外收入,如都有的奖金可能提供,其他“外找儿”类则隐之。更不可能提供“带颜色”的高额收入,而这正是与其他人大相悬殊的原因所在。城乡皆有的少数衣食堪忧贫困户,也很可能未得抽为样之幸运。说这种平均数为简单数学,是很容易理解的,同一个平均数,可由无限个算式获得。如7000元与5000元平均是6000元,9000元与3000元平均也是6000元,11300元与700元平均还是6000元。前已述,农村还有10%以下人口,年纯收入700元左右么,还有更少的。如果讲有三个村,都已年人均收入6000元,都挂上了富裕村牌子,那么会不会是这三个不同算式得出的一个结论?一个是名副其实富裕的最佳平均状态,一个是还有差距的正常状态,而另一个却是相当悬殊的警戒状态。如果不认真调查予以剖视,在编撰中就用6000元概而断之,那就肯定是错笔。在已出续志中,有的仍然照上次套写,通篇甚至每行都拉列一串平均数,纵然有三言两语言有差别,也被那些平均数淹没得不见踪影。

    近年,理论界已有人发出警示,言只谈商品物质,不谈向前人类活动,对很多方面的情况,习惯只用平均数进行判断。而这种平均数有些并不科学,属模拟化。如果继续用简单数学方法研究人类,那么人类社会将埋藏大的危险。这个论点与基尼系数之断是一致的。

    承认如上所述的复杂性与严重性,续志如何操作呢?在一个县市,衣食堪忧的贫困户有多少,生活状况如何,不难得到翔实资料,因为已经实施对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制。但究竟有多少户冒尖儿,尖高到什么程度,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的。笔者为此苦思良久,也与同仁和读者朋友研讨,认为可以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此事与彼事相映衬,现实与历史相比较的方法,简而言之是共16个字的四句,即虚实相间,寓议于叙,述而有作,反映差距

    百户调查数据还应该用,因为虽有局限性,但终归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群体概况,有一些宏观价值。但应只是列表,记叙文字中大不该再穿插拉列,如此即避重复,更不致淹没反映特殊性的内容。还应该用一段文字,说明这100户的结构,如居区(城与乡)、职业、收入途径等。

    要用较多文字记叙宏观或微观事物现象,并寓议或述于其内。可以例举一些象征性事物,在统而观之尚不太富裕的县份城镇,某些大富一些象征性表现是多人可见的,如经营着固定资产达数百万元的企业,或垄断着巾场中的某个方位或某条渠道,已拥有多少辆汽车;拥有建筑面积共约多少平方米,总造价约多少万元的若干栋楼房。有的常年雇着男仆女佣,和多名保镖,并养着一群狼狗。每年都有许多天到深圳、香港或海外做生意或旅游观光。还有的大富人,特别是非正常巨额收入者,科学文化水平很低,精神极度空虚,常年供神敬佛,经常外出总要选吉日良辰。如这类象征性事象,写起来并不见其姓名,也没具体数据,但能使读者看到特殊性所在,便是虚实相间,反映特殊。

        这类现象已成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谈议中就含此与彼相映衬,今与昔相比较的成分,也是很有价值不可缺的资料。如看着电视剧,有的这样讲:  这格格儿不如今天那模特儿:今天的阔少远超这太子。  当年地主不如当今贫农;当今富翁胜过当年总统。可见今与昔比使人高兴,但差距之大又不禁使人生悲。再如前述笨蛋好汉谣,继之还有四气谣少数好汉神气,多数笨蛋憋气,好汉无度阔气,笨蛋会出杀气。财富分配过于悬殊,历来是社会小稳定的潜在根源,我国历史上就有均贫富之传统。当代一些无业游民,成为盗窃抢劫罪犯,也是因为穷而犯法。这四气谣绝不是无聊之扯,正是一种警示性舆论。

        生活消费水平固然有与收入水平提高也相应提高的连锁反应,但未必时时处处都是如此。我们这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大国,勤俭渡日观念还在大多数居民中保持着。如近几年,国家工作人员几次较大幅度增加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但大多数人的生活消费性支出并没增加多少,当然也与许多县份不能如期如数落实有关。企业职工亦然。只种田的农民,更因近几年纯收入增长幅度连年下滑,制约了其生活消费需求。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消费性支出也差距拉大,就基本因为一部分人那不属工资的高额收入,驱使这一部分人的高档消费。编撰中如只用平均数,就更不能反映这复杂现实,绝对看不到一部分人高档消费状况。所以也应该用那四句话方法。

        如记饮食,不能还象上届,仍然是粗粮细粮多与少,蔬菜好与坏,以及饮洒,吸烟量的变化。应着眼于较好与高档食品饮品。当前,少数户已经是大都市超市有的他家都有,全家人常年不离口,那当家人总是饮最高档次的酒,吸牌子最响的烟,仅酒与烟每月也挥霍数千元。举家人或邀关系人还常进大酒店,所以能山珍海味样样品透,百样菜谱倒背如流。而多数户是隔三间五就改善改善,肉蛋鱼奶也常常入口,每人每月约需200元左右。少数户依然按照传统,初一十五逢年过节才改善生活,每人每月100元上下,有的四五十元甚至更少。

        又如记穿戴,可通过价格大有悬殊的衣着反映差距。如同为羊毛衫,有的10余元一件,有的却600元一件。同是皮腰带,平常人用的每条数元或10余元,富人却偏用1000多元一条的。有的专盯着高档衣着柜台,专买最高档次的,用时不久不时髦了便予扔掉。如此,有的一年穿戴开支数千元。而多数人是衣着质量确有提高,但依然是新三年旧三年,并不再缝缝补补又三年

        再如记居住,差距之大最为明显。可把豪华型住宅的内外装修,以及其内的各种设施进行一番素描。在小城镇,一套豪华型住宅售价20万元左右,其中降温、取暖、美化设施等又加一大笔开支。有的富户是老小分居各有一套。而农村,多数只务农户仍是旧有宅院,新盖房屋造价万余元,旧房不值几千元。与历史相比较:80年代中后期,居城镇的干部职工,开始有较多个人住宅小院,只是两三间。每间千元左右。也不论什么行业什么职位都是如此。至今10余年中,有的搬迁三四次,步步高升,便与其他多数户形成了1020倍的反差。    关于条目设置,上届记居民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都是分农民与职工两个阶层。记生活状况,都是食、衣、住、行、用、乐六个视角。而当代已大变,农村居民已不全是务农,城乡居民能分许多阶层,生活已丰富多彩,应将条目分得细一些,用多部像机全方位多视角拍摄。就一个镜头看,光圈小一些才能加大反差。

        从收入分配途径和差别看,当前有至少10余个类型,或称阶层,可各依本地实际设置条目,下列可作参考:

        1、农业劳动者阶层收入。指以农为唯一或主要收入来源的。并不同上届,将乡镇企业、个体工商业与纯属农业的种植、林果、养殖业,统作农民收入。那样就掩盖了差别,如一名乡镇企业承包人的收入,能相当数十户甚至百余户只务农者收入之总和,这已是尽人皆知的普遍现象。

        2、公有制大中企业管理阶层收入。指这类企业高、中层管理人员收入。

        3、民营企业管理阶层收入。指私营企业主和乡镇企业承包人收入。   

        4、产业工人阶层收入。指公有制和民营产业工人收入。

        5、员工阶层收入。指各类企业中一般管理人员和工人、店员收入。

        6、个体工商服务业主阶层收入。指小业主,也可包括小股民、小股东,和出租少量房屋者收入。 

        7、市场沟通人员阶层收入。指为各类企业搞信息、购销合同人员收入。

        8、社会管理阶层收入。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的领导人员,包括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干部收入。

        9、办事员阶层收入。指并非领导人的一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基层工作人员收入。   

        10、专业技术阶层收入。指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和律师等人收入。

        11、非营利性民办事业阶层收入。指民办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事业人员收入。

    12、垄断行业管理阶层收入。指金融、通讯、电力、铁路、烟草等尚属垄断性行业中、高、中级管理人员收入。

        13、特殊阶层收入。指最高收入群体,如著名影星、歌星、时装模特、运动员、房地产开发商,以及外企和国际机构中的高级雇员,高新技术专利拥有者的收入。

        14、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收入。半失业是指有不稳定职业,收入并不能维持温饱。连无业与失业者的收入,主要是所得最低生活保障费。

        如上各阶层中,均包括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收入。有些人既属此阶层。又在彼阶层,有双工资甚至多份工资收入。工资以外的收入包括许多种,应尽求记全。当然不可能得到十分精确数据,用虚实相间法,能反映特点也就是了。

        记居民生活消费,可以如上届,用统计数据反映某方面的宏观情况,也应该用较多文字力求翔实说明层次结构特点。记居民生活状况,则应细设条目,用浓重笔墨,即反映丰富多彩,更显见在某方面差距最大,和某方面差距较小。可设饮食、衣着、居住、行路、教育、娱乐、通讯、旅游、书报、收藏、健康、交际、公益、维权等条。如此把分解,把文化内涵也扩展了,因为有些事物已占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予以升格才符合时代特点。其中居住不能如上届只记房屋数量和质量,也应有照明、风扇、空调、取暖以及室内外美化内容;其中娱乐,包括参与娱乐活动,和为自娱设置的耐用消费品,以及供赏玩的宠物;其中健康,包括医疗和常用保健品,  卫生与体育设施;其中文际,指社会往来礼品、馈赠等:其中公益,多年来就有,上届都予以忽略,即捐资于公益事业。尤其在农村,是农民并不太少的开支,修建学校,修建公路和街道,建供水设施,街道照明、美化绿化等,都靠农民捐献或统一收敛。还有为救灾、救济,为本地或外地的募捐。关于维权,是指诉讼费等,这些年法制建全,打官司的事物非常之多。

        为反映时代特点,  记居民消费还应特加两条:一条是消费观念变化,写不同职业,不同居区,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段的人,什么事肯花钱,什么事不肯花钱,储蓄存款主要是为什么等等;一条是生活质量满意度,生活质量不仅反映在物质生活上,相当大的程度也反映在精神生活上,也是从不同角度,记述居民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生活质量的看法。也可以不单设如此两条,在篇之综述中概括表述,在各条目中又较具体点示,可能效果更佳。如此使反映居民生活的意识形态与物质形态融为一体,方法上便是寓议于叙或述而有作,属于深层次内容。既是对居民生活的总览,又为研究向前人类活动对未来如何调整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决策参考价值。因为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便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最重要标志。

    (作者单位:河北省枣强县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