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5年  /  第一期
  • (学术探讨)中国古代民族的分布及汉民族的形成与中华文化
  • 中华文化是以华夏黄河文化为主的多元一体的大文化,它五彩斑澜,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对中国古代民族的分布及汉民族的形成进行剖析、考证,在继承中华文化的先进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增强爱国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历史,从云南“元谋人”、秦岭“蓝田人”、燕山“北京人”、阴山“大窑文化遗址”开始,可以上朔到170万年到70万年前。夏商以后有文字记载,有出土文物佐证。夏商以前,缺乏可信史料,只能从考古发现和先秦的传说或秦汉时的学者在整理民间传说演化过来的,有些甚至是神话了的传说。

    对于这一大段历史,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引用马克思的话说:“虽然希腊人由神话中得出了他们的氏族,但是这氏族比他们自己所造的神话及其诸神或半神要古老些。”用马克思的这一道理,同样也可以说明中国历史上原始社会的存在远比“三皇”“五帝”要古老的多。云南“元谋人”、燕山“北京人”和阴山“大窑文化遗址”都证明了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正确的。特别是“大窑文化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历史上考古发现中有关石器时代的断代现象。它不但有旧石器时代的遗物,而且还有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也就是从70万年前到一万年前这一带都有人类活动遗迹。这一现象远比神话传说远古的多。他们几十万年的生息繁衍,有多少人走向北方的蒙古高原,有多少人沿着黄河进入河西走廊及西域或更远的地方,又有多少人过了黄河、长江?谁也说不清。所以中华民族的先祖应是“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大窑人”。

    从内蒙古“河套人”的发现,以及属于“河套人文化”范畴的甘肃省庆阳县遗址、陕西榆林油坊头遗址、准噶尔河流域遗址,山西省的丁村人遗址、河曲、保德遗址,宁夏中卫遗址、四川省的资阳等石器遗址,说明二十万年前左右人类已经遍布在中国的整个边疆地区,并在各自的地区、在各自的先祖带领下跟自然界作斗争,创造着自己的文化。逐步出现了古书里记载的神话传说。如《韩非子》里讲的“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的有巢氏时代;“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的燧人氏时代,《易·系辞传》里讲的“作结为绳而为网窖,以佃以渔”的伏犠氏时代和“斫木为耜,揉木为禾”的神农氏时代。上述虽无什么根据,但从另一面也可看出古代学者对人类社会的进化观点之正确。

    再从二十世纪初期及中后期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西拉沐伦河流域,赤峰一带发现的距今五千到八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富河文化遗址,兴隆洼文化遗址和翁牛特旗三星地文化遗址等地发现的石锄、石耜、石磨盘、玉器、红陶、夹砂褐陶等及半地穴式的房屋、密布的村落遗址和“积石冢”、祭坛、女神庙等看,其社会发展阶段为我国原始社会中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特别是三星地出土的制型特大,造型独特,美观大方的碧玉龙,被考古学家称为“天下第一龙”的诞生,证实了距今7000多年前,在中国的北方就有一支信奉龙图腾的龙的传人。距今五六千年,在我国北方就存在着一个国家雏形的原始社会。这些发现,比中原代表黄帝族的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陕西半坡遗址、山西西阴村文化遗址和代表炎帝族的河南安阳后罔下层的仰韶文化早一千多年,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一样久远。这样,内蒙古的包头阿善文化、赤峰红山文化遗址、海拉尔遗址;黑龙江昂昂溪文化遗址、河北张家口文化遗址和新疆三道岭子文化遗址的发现,就形成了一个北方文化遗址带。这一新发现,正如我国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奇先生1997年在接受香港《明报周刊》记者采访时所言“从红山文化中看到的这种分工、分化而形成的‘古国’,我归类为‘原生型文明’。这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原生文明,所以又称‘中华文明的曙光’”。也就是人类发展到“红山文化”这一时期,人类就遍布在中国各个地区了。此时,私有制产生了,以宗族部落为首的群体势力范围的实体出现了,最原始的雏形“古国”在中华大地诞生了。氏族部落也开始在全国各地萌生。

    根据传说,神话推测和考古佐证,我国古代氏族的分布情况,最早见于《史记·五帝本纪一》,文中言:“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讙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威服。”(所谓四方各族,即各方诸多氏族的总称)这就说明:

    “黄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后游牧于逐鹿地区。黄帝,据《史记·五帝本纪一》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绚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古书中对黄帝族的传说特别多,为黄帝能造舟、车、弓、矢、染五色衣裳,其妻嫘祖养蚕,仓颉造字,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等,有这么多的文化内涵,决定了他们成为名门望族的根本所在。

    “炎帝族”是羌族的一支,自西方最早进入中原一带的人。炎帝姓姜,神话里讲其牛头人身,是以牛为图腾的氏族。

    居住在北方蒙古高原上的人被称为“北狄”,秦汉时匈奴人的祖先,是北方大族,史称强胡。据《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居住在西方的人被称为“羌族”“戎族”,后有一支迁居东方,就是现在的山东省地区,被称作“东夷”。据传大皋是东夷其中一族的首长,也有说是伏犠一族。因伏犠是蛇身人头(或说龙身人头),所以这一支以龙为图腾。这一族很了不得,他们发明了“八卦”,用“八卦”记事。   

    居住在南方的人被称为“蛮族”,他们是苗族和黎族的部落。相传有九个部落联盟后称九黎族,蚩尤就是他们的首领。这一族勇敢善斗。发现中原一带土地肥沃,水草肥美,所以率众驱逐炎帝族。炎帝求助于黄帝,联合起来对抗蚩尤联盟,大战于逐鹿,蚩尤战败被杀。这时的蛮族,一部分跑到了北方,融入荤粥族,一部分被炎帝俘获,融入炎黄族,一部分退到了长江流域,后成黎国。

    炎黄与蚩尤大战得胜后,两个部族又在黄河中游一带发生矛盾,据《史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生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豸区、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从此,黄帝族就占据了这一地区。这个时候的黄帝族,就不只是从西北游牧到逐鹿时的那些人了,而是经过多年与周边部族的交往,冲突,战争,融合了一部分荤粥族,一部分夷族,一部分蛮族和炎帝族,占领了黄河中游两岸地区。从“仰韶文化遗址”和“半坡”等地的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刀、石斧、石镞、石杵、纺织用的石制纺轮、骨针、骨锄、一陶罐粟以及牛、马、猪的骨头等看,这一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已初具规模。也就是说,当时的人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同时也离不开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黄河文化开始形成。

    尧、舜时,在中国又形成了以黄帝族为首的包括炎帝族和夷族的大联盟。这个联盟是由一百多个氏族组合而成,号称百姓(这就是百姓的来历)共同对抗苗黎联盟,迫使苗黎联盟南下。占有了黄河中下游两岸大片土地。华夏文化开始萌发。

    关于“中国”、“华夏”名称的来历,在此有必要简略说明。

    中国:据《尚书·梓材篇》称,商王朝为中国,因商居各国之中,有居中之意。

    华:史称,周时忠守周礼的人和氏族,称为华人或华族,统称中华。

    夏:史称,周时称中国西部“羌族”和“戎族”居住的地方为夏,东部齐鲁等国的氏族,因从西迁来,故称东夏,东西合称诸夏。

    另据《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言:“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裔指夏以外的地,夷指华以外的人。但最基本的含意是文化。文化高的“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氏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中国”。到东周末年,凡接受华夏文化的人或族,大体上融合为一个“华族”。也就是汉代以后被称为“汉人”或“汉族”的前身。

    历史发展到东周后期,各种社会矛盾纷至而来,因社会发展的需求,华夏文化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学术高手,如纵横家,法家子产(郑国人),道家老子(楚国人),军事家孙武(齐国人),儒家孔丘(鲁国人)墨家的墨翟(鲁国人)等等。他们都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学说在军事、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诸方面都在发挥着重大作用。特别是孔子学说,除适应统治阶级政治需要外,其学说在教育界独领风骚,所以总是处于显学独尊的地位。孔子是封建社会积大成和圣人,他的思想至今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是孙武的《兵法十三篇》,在军界影响极大,其战略战术思想,指导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军事史,真乃军界“奇书”。

    在诸家学子思想的影响下,战国时期,我国中原地带的“华族”各国,自称为中国,而东方即山东省境内各国称“东夷”;西方即陕西以西各国统称“西戎”“戎狄”;南方长江、汉水流域是“蛮族”的居住地,统称为“淮夷”;北方即阴山以北的蒙古高原是匈奴人活动的地方,称“北狄”。这一时期,在华夏文化的影响下由众多民族融汇成的华族各国,生产力进步,文化程度高,又逐步融合了周边各族,也就是周边各族在华族文化的影响下,相互之间的区别消失了,比如苗族的楚国统一南方,东夷各族因长期接触华族文化,陆续并入齐、鲁、楚等国,西戎秦国,因接受华族文化,最后也成为华夏文化国。北方各族,在对燕赵的战争,文化交流,商业往来,一部分也并入华族诸国。历史发展到这时,正如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所著《中国通史简编》一书中所言:“战国时期,北起秦赵燕三国长城,南至旧吴越海滨,大体上只存在着一个‘华夏文化’,也就是居住在广大境内的三千万左右的人口,文化是共同的,心理状态是共同的。”

    华夏各国尽管文化是共同的,心理状态是共同的,但利益是各自的。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华夏诸国都在扩张自己势力范围,此时,各国由和平共处阶段又进入列国争霸阶段,前后一百八十二年。最后由秦始皇领导的西戎强族从公元前二百三十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灭齐止,共用了九年的时间,消灭了华中六国,结束了从西周到战国八百多年的诸侯割据。建立了党中央集权的,由诸多民族融合的,统一的大帝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正如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所言:“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么,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党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废侯王、置郡县、兴水利、统一律法、统一历法、统一文字、统一车规、统一度量衡等。为治理好统一的秦帝国,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进行了大的改革。自此,“中国”、“华夏”这个名字才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华文化从这一时期起,才达到了成熟阶段。秦的统一,为汉民族的形成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条件。起到了一个承先启后的作用。

    公元二百零六年,刘邦灭秦后,建立了汉王朝。东西两汉,前后统治中国四百二十六年,时间比较长,这段时间,汉朝周边的国家或部族称汉朝管辖内的臣民为“汉人”,从此,“汉人”这一称谓便登上了历史舞台,一直延用至今。

    在汉朝统治期间,凡属汉朝的臣民,都受华夏文化的影响,华夏文化深深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理、性格、生产、生活之中,成为各族人民交流融合的思想纽带,久而久之,被融合了的汉朝各族人民,就形成了一个汉代民族,人们简称“汉族”。所以汉族是由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是多民族的融合体。他们的根在边疆,魂在中原。这个魂就是华夏文化、中华文化。

    综上所述,人类的发展是从高山走向平原的过程,也就是从狩猎经济发展到畜牧为主的泽水草而居的游牧经济。由于农业的发展,游牧生活又渐渐地转向定居生活,也就是红山、阿善遗址时代的农耕雏形经济。再后就发展到了仰绍时代的以农为主的农牧结合的农耕经济。

    在远古时代,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居住着许多不同祖先的氏族,这些氏族,为了更好地生存,在其先祖的带领下,向土地肥沃、水草丰足的中原地带游牧,抢占沃土中原。因为这里是人类生存的极好地域,所以不管哪个民族、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进入这一地区,他们就不愿意再离开。进入中原的这些民族,创造着自己共同的文化,彼此间经过长时间的相互影响,渗透,包括相互通婚、通礼、通乐、通商以及相互冲突,最后到逐渐融合。这就是中国汉民族的形成史和汉民族发展壮大的原因所在。当然,在向中原游牧的时候(不止一次),也有一些人不愿意背井离乡,就留在了故乡,同时也保留了原来民族的生活方式。这就是现在中华大地上仍保留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原因所在。

    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的五十六个民族,血脉相连,是兄弟关系,是血浓于水的关系,是谁也离不开谁的最亲近的一家人。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久存不亡、衰而复兴的根本所在。

    文章写到此,什么是中华文化,已经很清楚了,中华文化就是由边疆诸多民族从草原、高山、森林向中原游牧后,各民族为争夺中原宝地相互发生矛盾、冲突乃至战争,相互渗透、转化、叠压,以历史边疆文化为基础,集诸多民族之长处,在整合、提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升华了的多元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正如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一样,她是由众多高山之细流汇聚而成。谁能从黄河中舀上一瓢水,分清是阴山的、昆仑山的还是太行山的。所以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经过几千年与自然界斗争中形成的共同文化,中华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财富。尤其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华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每个人的血液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劳动保障协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学术探讨)中国古代民族的分布及汉民族的形成与中华文化
  • 中华文化是以华夏黄河文化为主的多元一体的大文化,它五彩斑澜,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对中国古代民族的分布及汉民族的形成进行剖析、考证,在继承中华文化的先进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增强爱国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历史,从云南“元谋人”、秦岭“蓝田人”、燕山“北京人”、阴山“大窑文化遗址”开始,可以上朔到170万年到70万年前。夏商以后有文字记载,有出土文物佐证。夏商以前,缺乏可信史料,只能从考古发现和先秦的传说或秦汉时的学者在整理民间传说演化过来的,有些甚至是神话了的传说。

    对于这一大段历史,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引用马克思的话说:“虽然希腊人由神话中得出了他们的氏族,但是这氏族比他们自己所造的神话及其诸神或半神要古老些。”用马克思的这一道理,同样也可以说明中国历史上原始社会的存在远比“三皇”“五帝”要古老的多。云南“元谋人”、燕山“北京人”和阴山“大窑文化遗址”都证明了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正确的。特别是“大窑文化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历史上考古发现中有关石器时代的断代现象。它不但有旧石器时代的遗物,而且还有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也就是从70万年前到一万年前这一带都有人类活动遗迹。这一现象远比神话传说远古的多。他们几十万年的生息繁衍,有多少人走向北方的蒙古高原,有多少人沿着黄河进入河西走廊及西域或更远的地方,又有多少人过了黄河、长江?谁也说不清。所以中华民族的先祖应是“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大窑人”。

    从内蒙古“河套人”的发现,以及属于“河套人文化”范畴的甘肃省庆阳县遗址、陕西榆林油坊头遗址、准噶尔河流域遗址,山西省的丁村人遗址、河曲、保德遗址,宁夏中卫遗址、四川省的资阳等石器遗址,说明二十万年前左右人类已经遍布在中国的整个边疆地区,并在各自的地区、在各自的先祖带领下跟自然界作斗争,创造着自己的文化。逐步出现了古书里记载的神话传说。如《韩非子》里讲的“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的有巢氏时代;“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的燧人氏时代,《易·系辞传》里讲的“作结为绳而为网窖,以佃以渔”的伏犠氏时代和“斫木为耜,揉木为禾”的神农氏时代。上述虽无什么根据,但从另一面也可看出古代学者对人类社会的进化观点之正确。

    再从二十世纪初期及中后期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西拉沐伦河流域,赤峰一带发现的距今五千到八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富河文化遗址,兴隆洼文化遗址和翁牛特旗三星地文化遗址等地发现的石锄、石耜、石磨盘、玉器、红陶、夹砂褐陶等及半地穴式的房屋、密布的村落遗址和“积石冢”、祭坛、女神庙等看,其社会发展阶段为我国原始社会中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特别是三星地出土的制型特大,造型独特,美观大方的碧玉龙,被考古学家称为“天下第一龙”的诞生,证实了距今7000多年前,在中国的北方就有一支信奉龙图腾的龙的传人。距今五六千年,在我国北方就存在着一个国家雏形的原始社会。这些发现,比中原代表黄帝族的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陕西半坡遗址、山西西阴村文化遗址和代表炎帝族的河南安阳后罔下层的仰韶文化早一千多年,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一样久远。这样,内蒙古的包头阿善文化、赤峰红山文化遗址、海拉尔遗址;黑龙江昂昂溪文化遗址、河北张家口文化遗址和新疆三道岭子文化遗址的发现,就形成了一个北方文化遗址带。这一新发现,正如我国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奇先生1997年在接受香港《明报周刊》记者采访时所言“从红山文化中看到的这种分工、分化而形成的‘古国’,我归类为‘原生型文明’。这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原生文明,所以又称‘中华文明的曙光’”。也就是人类发展到“红山文化”这一时期,人类就遍布在中国各个地区了。此时,私有制产生了,以宗族部落为首的群体势力范围的实体出现了,最原始的雏形“古国”在中华大地诞生了。氏族部落也开始在全国各地萌生。

    根据传说,神话推测和考古佐证,我国古代氏族的分布情况,最早见于《史记·五帝本纪一》,文中言:“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讙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威服。”(所谓四方各族,即各方诸多氏族的总称)这就说明:

    “黄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后游牧于逐鹿地区。黄帝,据《史记·五帝本纪一》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绚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古书中对黄帝族的传说特别多,为黄帝能造舟、车、弓、矢、染五色衣裳,其妻嫘祖养蚕,仓颉造字,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等,有这么多的文化内涵,决定了他们成为名门望族的根本所在。

    “炎帝族”是羌族的一支,自西方最早进入中原一带的人。炎帝姓姜,神话里讲其牛头人身,是以牛为图腾的氏族。

    居住在北方蒙古高原上的人被称为“北狄”,秦汉时匈奴人的祖先,是北方大族,史称强胡。据《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居住在西方的人被称为“羌族”“戎族”,后有一支迁居东方,就是现在的山东省地区,被称作“东夷”。据传大皋是东夷其中一族的首长,也有说是伏犠一族。因伏犠是蛇身人头(或说龙身人头),所以这一支以龙为图腾。这一族很了不得,他们发明了“八卦”,用“八卦”记事。   

    居住在南方的人被称为“蛮族”,他们是苗族和黎族的部落。相传有九个部落联盟后称九黎族,蚩尤就是他们的首领。这一族勇敢善斗。发现中原一带土地肥沃,水草肥美,所以率众驱逐炎帝族。炎帝求助于黄帝,联合起来对抗蚩尤联盟,大战于逐鹿,蚩尤战败被杀。这时的蛮族,一部分跑到了北方,融入荤粥族,一部分被炎帝俘获,融入炎黄族,一部分退到了长江流域,后成黎国。

    炎黄与蚩尤大战得胜后,两个部族又在黄河中游一带发生矛盾,据《史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生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豸区、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从此,黄帝族就占据了这一地区。这个时候的黄帝族,就不只是从西北游牧到逐鹿时的那些人了,而是经过多年与周边部族的交往,冲突,战争,融合了一部分荤粥族,一部分夷族,一部分蛮族和炎帝族,占领了黄河中游两岸地区。从“仰韶文化遗址”和“半坡”等地的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刀、石斧、石镞、石杵、纺织用的石制纺轮、骨针、骨锄、一陶罐粟以及牛、马、猪的骨头等看,这一时期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已初具规模。也就是说,当时的人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同时也离不开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黄河文化开始形成。

    尧、舜时,在中国又形成了以黄帝族为首的包括炎帝族和夷族的大联盟。这个联盟是由一百多个氏族组合而成,号称百姓(这就是百姓的来历)共同对抗苗黎联盟,迫使苗黎联盟南下。占有了黄河中下游两岸大片土地。华夏文化开始萌发。

    关于“中国”、“华夏”名称的来历,在此有必要简略说明。

    中国:据《尚书·梓材篇》称,商王朝为中国,因商居各国之中,有居中之意。

    华:史称,周时忠守周礼的人和氏族,称为华人或华族,统称中华。

    夏:史称,周时称中国西部“羌族”和“戎族”居住的地方为夏,东部齐鲁等国的氏族,因从西迁来,故称东夏,东西合称诸夏。

    另据《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言:“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裔指夏以外的地,夷指华以外的人。但最基本的含意是文化。文化高的“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氏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中国”。到东周末年,凡接受华夏文化的人或族,大体上融合为一个“华族”。也就是汉代以后被称为“汉人”或“汉族”的前身。

    历史发展到东周后期,各种社会矛盾纷至而来,因社会发展的需求,华夏文化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学术高手,如纵横家,法家子产(郑国人),道家老子(楚国人),军事家孙武(齐国人),儒家孔丘(鲁国人)墨家的墨翟(鲁国人)等等。他们都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学说在军事、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诸方面都在发挥着重大作用。特别是孔子学说,除适应统治阶级政治需要外,其学说在教育界独领风骚,所以总是处于显学独尊的地位。孔子是封建社会积大成和圣人,他的思想至今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是孙武的《兵法十三篇》,在军界影响极大,其战略战术思想,指导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军事史,真乃军界“奇书”。

    在诸家学子思想的影响下,战国时期,我国中原地带的“华族”各国,自称为中国,而东方即山东省境内各国称“东夷”;西方即陕西以西各国统称“西戎”“戎狄”;南方长江、汉水流域是“蛮族”的居住地,统称为“淮夷”;北方即阴山以北的蒙古高原是匈奴人活动的地方,称“北狄”。这一时期,在华夏文化的影响下由众多民族融汇成的华族各国,生产力进步,文化程度高,又逐步融合了周边各族,也就是周边各族在华族文化的影响下,相互之间的区别消失了,比如苗族的楚国统一南方,东夷各族因长期接触华族文化,陆续并入齐、鲁、楚等国,西戎秦国,因接受华族文化,最后也成为华夏文化国。北方各族,在对燕赵的战争,文化交流,商业往来,一部分也并入华族诸国。历史发展到这时,正如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所著《中国通史简编》一书中所言:“战国时期,北起秦赵燕三国长城,南至旧吴越海滨,大体上只存在着一个‘华夏文化’,也就是居住在广大境内的三千万左右的人口,文化是共同的,心理状态是共同的。”

    华夏各国尽管文化是共同的,心理状态是共同的,但利益是各自的。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华夏诸国都在扩张自己势力范围,此时,各国由和平共处阶段又进入列国争霸阶段,前后一百八十二年。最后由秦始皇领导的西戎强族从公元前二百三十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灭齐止,共用了九年的时间,消灭了华中六国,结束了从西周到战国八百多年的诸侯割据。建立了党中央集权的,由诸多民族融合的,统一的大帝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正如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所言:“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么,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党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废侯王、置郡县、兴水利、统一律法、统一历法、统一文字、统一车规、统一度量衡等。为治理好统一的秦帝国,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进行了大的改革。自此,“中国”、“华夏”这个名字才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华文化从这一时期起,才达到了成熟阶段。秦的统一,为汉民族的形成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条件。起到了一个承先启后的作用。

    公元二百零六年,刘邦灭秦后,建立了汉王朝。东西两汉,前后统治中国四百二十六年,时间比较长,这段时间,汉朝周边的国家或部族称汉朝管辖内的臣民为“汉人”,从此,“汉人”这一称谓便登上了历史舞台,一直延用至今。

    在汉朝统治期间,凡属汉朝的臣民,都受华夏文化的影响,华夏文化深深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理、性格、生产、生活之中,成为各族人民交流融合的思想纽带,久而久之,被融合了的汉朝各族人民,就形成了一个汉代民族,人们简称“汉族”。所以汉族是由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是多民族的融合体。他们的根在边疆,魂在中原。这个魂就是华夏文化、中华文化。

    综上所述,人类的发展是从高山走向平原的过程,也就是从狩猎经济发展到畜牧为主的泽水草而居的游牧经济。由于农业的发展,游牧生活又渐渐地转向定居生活,也就是红山、阿善遗址时代的农耕雏形经济。再后就发展到了仰绍时代的以农为主的农牧结合的农耕经济。

    在远古时代,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居住着许多不同祖先的氏族,这些氏族,为了更好地生存,在其先祖的带领下,向土地肥沃、水草丰足的中原地带游牧,抢占沃土中原。因为这里是人类生存的极好地域,所以不管哪个民族、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进入这一地区,他们就不愿意再离开。进入中原的这些民族,创造着自己共同的文化,彼此间经过长时间的相互影响,渗透,包括相互通婚、通礼、通乐、通商以及相互冲突,最后到逐渐融合。这就是中国汉民族的形成史和汉民族发展壮大的原因所在。当然,在向中原游牧的时候(不止一次),也有一些人不愿意背井离乡,就留在了故乡,同时也保留了原来民族的生活方式。这就是现在中华大地上仍保留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原因所在。

    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的五十六个民族,血脉相连,是兄弟关系,是血浓于水的关系,是谁也离不开谁的最亲近的一家人。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久存不亡、衰而复兴的根本所在。

    文章写到此,什么是中华文化,已经很清楚了,中华文化就是由边疆诸多民族从草原、高山、森林向中原游牧后,各民族为争夺中原宝地相互发生矛盾、冲突乃至战争,相互渗透、转化、叠压,以历史边疆文化为基础,集诸多民族之长处,在整合、提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升华了的多元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正如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一样,她是由众多高山之细流汇聚而成。谁能从黄河中舀上一瓢水,分清是阴山的、昆仑山的还是太行山的。所以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经过几千年与自然界斗争中形成的共同文化,中华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财富。尤其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华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每个人的血液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劳动保障协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