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7年  /  第四期

第四期

  • (专稿)内蒙古电力春秋——新中国诞生前的内蒙古电力事业
  •     内蒙古电力工业从清光绪29年(1903年)胪膑(今满洲里)投入运行的简单的发电设备,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电力工业几经兴衰起落,不断发展壮大,对内蒙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文明与进步起了积极的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东与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相邻,南与河北、山西、陕西省接壤,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相连,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国交界。其东西3000余公里,南北2700余公里。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以及遍布全区的煤炭而著称于世。得天独厚的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为内蒙古的电力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
        内蒙古的历史文化、经济人文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据红山文化出土文物的考证和《赤峰大事记》史料的记载,可以推断,在内蒙古有文化的历史就有八千年。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内蒙古先人为熔铸中华民族做出重大贡献。在历史的长河中,内蒙古境内各族互相交融,经历了历史的沧桑。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的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并经过不断的沿革变化形成了现今的地理区划,经过60余年的建设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业绩。
        从1903年俄国商人在满洲里开办公用电灯厂开始,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整整46个年头。近半个世纪以来,内蒙古境内先后开办建设16座电厂,装机7台,装机容量2.099万千瓦;电业一直在孤立和缓慢中惨淡经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前,境内的电厂不论是官营的还是商营,都是以自发自用为主向社会供电为辅的小电厂,最大的机组不过200千瓦。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之后,为了掠夺中国的经济资源,不仅强占了内蒙古境内已有的电厂,进行扩建,而且相继新建了一些小型发电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些孤立运行的电厂有的被拆迁,有的被炸毁破坏。到1949年内蒙古全境解放时,能够维持生产运行的电厂只有11座,装机总容量1.48万千瓦,当年发电量1666万千瓦时。这些残存的小电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事故频繁,有的已濒临倒闭。
        一、清末民(国)初城镇分散的办电活动
        19世纪中叶,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着中国封闭式的经济社会,帝国主义列强的炮舰政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伴随着军事、政治、经济的侵略,西方的科学技术也悄然入进了中国。
        沙皇俄国垂涎中国北方领土已久,其扩张政策是侵吞中国北方领土,打通东出海口。尤其中国东北森林、煤炭、黄金、渔业资源丰富,土地广袤,不仅沙俄而且日本都怀有掠夺的野心。沙俄不断蚕食中国领土,屠杀中国北方边境军民,掠夺资源。1896年中国政府清王朝掌管外交、军事、经济大权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于6月3日在莫斯科与沙俄财政大臣维特、外交大臣罗巴诺夫签约六款,即历史上所说的《中俄密约》,其中包括允许俄国在中国黑龙江、吉林两省修筑铁路直达海参崴。沙俄攫取了中东铁路修筑权并独揽了铁路营运权,在铁路修筑时和营运后,由沙俄直接经营的多家伐木公司大肆砍伐大兴安岭的天然林木,掠夺原始森林资源。清光绪26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沙俄军队洗劫呼伦贝尔城(今海拉尔),从此中国边境失防。随着军事侵略而来的是经济侵略,沙俄为了推进霸占远东的速度,加快掠夺中国资源的步伐,招募的中国劳工增至17万人,日夜兼做。为了打通兴安岭凿岩隧道,1901年使用发电技术提供动力和照明,1902年在扎莱诺尔建立煤矿并使用电力。侵略者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用到侵占中国领土、掠夺中国东北资源,这就是当时俄国等列强的“文明”。
        清光绪29年(1903年)俄国商人在满洲里(当时黑龙江省的胪膑)安装了第一台40千瓦蒸汽发电机,以直流220伏供电,是为内蒙古境内第一座电灯厂,这也是内蒙古境内公共事业办电活动的开始。稍后,俄国商人西诺夫于民国4年(1915年)在海拉尔创办了l座125千瓦小型发电所。
        在世界工业革命浪涛的冲击下,中国民族资本在萌芽时期已经把注意力投向电力事业。清光绪32年(1906年)以俄人自治会为主与满洲里官府联合组成电业股份有限公司,双方投资对满洲里电灯厂进行改造,增装2台交流发电机组,容量为168千瓦,到民国2年(1913年)装机容量增到305千瓦。是内蒙古境内中外合资办电之先河。民国18年(1929年)满洲里电灯厂由中国官方正式接管,东三省特别区任命何椿龄为满洲里市助理员兼满洲里电灯厂厂长。清宣统元年(1909年)官商在海拉尔市(时为黑龙江省的呼伦城)开办了电灯厂安装l台410千瓦直流发电机,电压440伏,到民国2年(1913年)发电。
        清宣统3年(191l年)秋,沙俄乘中国爆发辛亥革命之际,策动吁伦贝尔上层发动叛乱。民国元年(1912年)额鲁特总管宣布呼伦贝尔“独立”。在9年的“独立”期间,沙俄与其控制的“呼伦贝尔自治政府”签订50多项“合同协定”从而获得各种特权,大批沙俄商人、资本家涌进呼伦贝尔,更加疯狂地掠夺资源。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沙皇俄国为了解决参战的军备、军需等物资,垄断了海拉尔、满洲里地区的食品、皮毛等市场,加紧对中国东北的森林、矿藏掠夺开发。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俄从中国掠走大量的黄金、木材、煤炭、水产品。此期间,沙俄在铁路沿站和林场、矿山都加强了自备电站机组容量的扩涨。   
      民国6年(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远东成为沙皇白俄军队麇集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敌对的地区。民国7年(1918年)初,英、法、美、等十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武装干涉,出兵西伯利亚,呼伦贝尔成为他们的通道。同时,大量俄国人涌入中国东北地区,其时,满洲里4万人口中就有俄国人3.5万,海拉尔、牙克石地区有1.5~2万俄国人,额尔古纳河沿岸有1万俄国人。民国9年(1920年)白俄商人在博克图(时属黑龙江省)开办电灯厂,装70千瓦蒸汽发电机1台,直流470伏供电,投资4.5万银元。主要供应火磨、商铺、加工和市镇照明。民国13年(1924年)转为地方经营,受当地市政理事会监督。民国16年(1927年),白俄米•玛•沃伦绰夫在牙克石(时为黑龙江省喜桂图)办小型电厂,装75马力(55.2千瓦)锅驼发电机1台。民国23年(1934年)增装45和75马力锅驼发电机各1台(共88.34瓦)。民国26年(1937年)又增装75马力(55.2千瓦)锅驼发电机1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使中国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得到喘息发展的空间。内蒙古境内东部地区以海拉尔、赤峰、通辽,西部地区以京包铁路沿线的重镇归绥、包头等铁路、商埠码头、城镇为主的办电活动有所发展,电力事业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势头。但这些办电活动都是分散孤立的,这些由官僚和民族资本兴办的电厂,都是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为政权机构、官绅要员宅邸和部分工商企业及市政路灯提供用电。
        民国8年(1919年),天津商人沈文炳在绥远特别行政区归绥县(今呼和浩特市)筹建电灯厂,时称归绥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20万银元,计划装机100千瓦,图纸设计和机组设备均是“东洋造”。民国10年(1921年),中华民国政府交通财团的北京蔚丰实业公司背后活动土默特旗总管荣祥与浙江人陈华庄、乐丰等人成立了绥远电灯公司筹备处。沈文炳积极准备装机埋电杆,想捷足先登造成事实,荣祥等人四处活动,沟通地方进行设障,双方互不相让,竞争激烈。时值日本欲啮吞中国的《二十一条》和袁世凯卖国引起国人愤慨,青年学生以抵制“日货’’表达爱国热情,荣祥等上层绅士以沈文炳与日有染为口实,于民国10年(1921年)9月引发了以土默特旗李裕智为首的一批青年学生锯倒电杆,捣毁沈创办的电灯(包括电话)公司的风波。事件爆发后,由交通部咨请绥远特别行政区都统署负责处理,使事态平息。最后经调停,归绥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和绥远电灯公司筹备处都停办,改由绥远旅蒙商号大盛魁联股承办,更名为绥远地方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3000股,总额30万元。是年在归绥县购地皮,翌年(1922年)1月开始建厂,建起一座62千瓦小电厂。民国13年(1924年)增加资金18万元,迁至绥远城与归化城之间,安装由天津转购日商100千瓦发电机1台,于民国14年(1925年)发电。新机组运行后,缺陷很多,又改用旧机组,因超负荷运行造成设备无法修复于民国15年(1926年)停业。民国18年(1929年),大盛魁经理段履庄(字敬斋),以“锐意繁荣市面而自任”,“不借外(国)资(本)独立办电”亲自主持电灯公司复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绥远塞北第一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购新式500千瓦发电机1台、4吨/时锅炉2台,在旧厂址复建电厂,当年11月竣工发电。随后,大盛魁因营业凋敝停业,资金短缺,电灯公司也随之停业。11月30日绥远省政府成立了整理委员会接收了电灯公司,绥远省建设厅厅长冯曦等官僚、政客打着社会名流的招牌介入,改称绥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12月开机发电。民国19年(1930年)绥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第一次股东会议,冯曦、阎肃(绥远省教育厅科长)等进入了董事会,并分别担任董事长和常务董事。民国22年(1933年)绥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股东会议决定筹建面粉厂招股,共发放3267股,每股百元。同时改选了董事会,段履庄辞去了董事职务。当年花1、2万大洋从天津购买法国亚美公司制造的面粉机一套,并于次年1月开磨生产五塔牌面粉,日产千余袋,共进小麦九万石。电灯公司成为兼营面粉加工的企业。民国25年(1936年)第五次股东会议决定增置新机组,购进瑞士产BBC848千瓦频率56赫兹发电机1台,7吨/时链条炉1台,当年开始安装。民国26年(1937年)底投产,发电容量1348千瓦。
        民国9年(1920年),俄商西米诺夫的电灯厂被黑龙江省银行广信公司以8万银元收买,改为海拉尔广信电灯厂。民国11年(1922年),广信公司电灯厂架设了一条通往海拉尔市大庙东供电线路,增加照明灯头1121盏(22千瓦),构件5600盏(约112千瓦),基本达到满负荷。民国16年(1927年)海拉尔广信公司将大兴安岭以西附属企业联合起来统一管理,将海拉尔电灯厂与海拉尔广信火磨电灯部,两部分发电设备结网运行。广信公司电灯厂在海拉尔扩建250平米新厂房,新装250马力(184千瓦)蒸汽发电机1台,电厂装机容量达到460千瓦。
        民国10年(1921年),平泉人丁子清、丁文化联络赤峰商界、金融界人士杨子彬、杨怀仁、李墨庄、权佩良集资约3万元创办赤峰电灯厂。资金不足,丁子清以自己在家乡的120亩土地作抵押,通过日本商人三元作一以“外资不介入”为条件,从南满洲铁道股份有限公司借款15万元作投资,开始在赤峰县城建厂,安装1台60千瓦蒸汽发电机,建设2.3千伏配电线路2.6公里,民国15年(1926年)8月投产发电。
        民国11年(1922年),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投资40万元奉洋在通辽建设发电厂,由奉天慎昌洋行从美国奇异公司购进全套发电设备和供电器材,并派其子吴泰勋督办,安装200千瓦发电机组1台,于当年10月建成发电,定名为“通辽发电厂长记”。建设供电线路80公里。实用总投资65万银元。民国18年(1929年)吴俊升又投资14.27万奉洋扩建电灯厂,仍由慎昌洋行从美国购进500千瓦西门子发电机组l台,当年投产。
        民国15年(1926年),士绅李占九、方慰农等人筹资3万银元在包头筹建电力面粉厂,定名为“中华面粉公司”,正当动工之际,军阀混战,公司筹建停顿。
        民国17年(1928年),曾任国民政府山东省议长的王鸿一倡导开发西北,联合山东、河北两省一些同僚来绥远省办农垦事业,并筹建包头电灯面粉公司。民国17年(1929年)由王鸿一、朱桂山、米阶平等人组成股东会,委托技术人员齐楚白全面负责建厂工作,集股资金18万银元,占地两公顷,建厂房300平方米,购德国西门子100千瓦锅驼发电机1台,于当年秋季动工,于民国19年(1930年)投产。于民国20年(1931年)6月包头电灯面粉公司召开股东会议,决定投资总额增至30万银元,形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董事会,朱桂山被选为董事长,刘璞珩被选为副董事长,边清洁被选为监察人,米阶平被选为驻厂董事,齐楚白为经理,张振芝为副经理,厂名改为包头电灯面粉股份有限公司。当年(1931年)又集资12万银元,增装德国制造260千瓦蒸汽发电机组及4台电动磨面粉机,配电线路3公里,供20瓦灯泡3000盏照明,日产面粉600袋。民国21年(1932年)包头电灯面粉公司改称为包头电灯面粉股份公司。1932年包头电灯面粉股份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议,决定公司实行常务董事制,推选段绳武、朱桂山为常务董事,米阶平为常务监察,经理在常务董事领导下行使职权。在段绳武的努力下,到于民国22年(1933年)扭转了巨额亏损,扩大了电灯用户及面粉销路,电灯用户由3000盏增至1万盏,。面粉远销京津,企业有了盈利。
        中国的资产阶级是从封建营垒脱胎出来的,与官僚、地主、买办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当官僚和民族资本都开始投向电力事业时,政府、官僚、政客、地方的派系都要插足干预,排外、掣肘的事情屡屡发生。同时,外国资本也欲掺与,企图获利或达到对中国民族资本的控制,中国爱国的民族资本家和士绅也十分警惕。在辛亥革命以后的这个时期,国内军阀混战,政权易帜频繁。因此,中国的民族资本在内蒙古的办电步履艰辛。
        二、日寇侵略新兴电业遭涂炭,掠夺资源开发电力,加强法西斯统治,强化战争机器
        早在日俄战争后,日本的政治、经济势力开始向内蒙古进行渗透。民国11年(1922年)日本在海拉尔设立领事馆和特务机关,相继日本的特务组织和特务人员向内蒙古东部的兴安、赤峰、通辽直至绥远(内蒙古西部)发展,以株式会社为招牌,以经商、游历作掩护,实则收集情报,为侵略做准备。对境内电力资源更是日本要掌握和控制的重点目标。
        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相继侵占了包括内蒙古东部地区在内的东北三省及热河省。民国26年(1937年)又制造了“七•七”芦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民国22年(1933年)日本侵略军强行接管了海拉尔广信公司电灯厂。同年,日本侵略军侵占赤峰、通辽,强行霸占赤峰电灯厂(后改为“满洲电业株式会社锦州支店赤峰营业厅”)和通辽发电厂(后改称“通辽发电所”)。民国23年(1934年)强行接管牙克石俄商电灯厂,改为“牙克石发电所”。同年11月“满洲电业株式会社”在“新京”(长春)成立,占领地区的官、民电灯厂被强制接管为日伪当局所有。民国26年(1937年)10月14日,日本侵略军占领绥远省归绥,将归绥市改为“厚和豪特市”,绥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被日军随军电力联盟派遣队接管。同年10月17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包头,包头电灯面粉股份公司被接管。民国27年(1938)年绥远电灯厂和包头电灯厂被纳为“蒙疆电业株式会社”下的“厚和支店”和“包头支店”。内蒙古中、西部大片地区相继沦陷,内蒙古境内新兴的电业遭到涂炭。
        在日寇侵略期间,电力资源受到掠夺。日军不仅对强行吞占已有的电厂进行扩建,还在乌兰浩特、扎赉诺尔、丰镇、集宁、萨县等地新建电厂,大肆掠夺中国内蒙古境内的煤炭、木材、石棉、矿产等经济资源,企图把内蒙古作为实现日本侵略者深入侵华战争的基地。
        日本侵略军出于掠夺东北资源的需要,于民国23年(1934年)对海拉尔电厂进行扩建,从齐齐哈尔拆迁640千瓦凝汽式发电机组2台,民国24年(1935)年投产发电,海拉尔电厂原有机组停运。民国28年(1939年)日本侵华军用电猛增,故又扩建日制1500千瓦发电机组2台,分别在民国32年(1943年)4月和民国33年(1944年)3月投产,同时将640千瓦机拆除迁往牡丹江。此时,海拉尔市有供电线路61.33公里,建有4条军用专线(东山、北山、南屯、东海拉尔)。民国33年(1944年)6月,又扩建第三台1500千瓦机组,翌年(1945年)8月即将完工时,苏联军队进入海拉尔,机组安装停止。
        民国23年(1934年),伪满洲国电业部门接管牙克石电厂后,当年又装96千瓦锅驼发电机1台。
        民国24年(1935年),日本侵略军在赤峰电灯厂扩建1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台。同年,日军为解决建设空军机场用电,又从山海关调进3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l台,翌年发电。此时,赤峰城区有配电线路10公里。民国26年(1937年)原60千瓦机组报废,民国29年(1940年)100千瓦机组报废,民国32年(1943年)从黑龙江省北安镇迁来2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2台,年底投产;到民国34年(1945年)装机容量共700千瓦,最大出力410千瓦,平均135千瓦;市内3.3千伏配电线路16.5公里,配电变压器160千伏•安。
        民国31年(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通辽发电所扩建1400千瓦发电机组1台,翌年2月投产发电。民国34年(1945年)日军投降前夕,担任发电所监理的手紫房次等日本帝国主义份子疯狂地破坏了输变电设备,致使通辽至开鲁输电线路停运。
        民国25年(1936年)日本侵略军在王爷庙(今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修建发电所,当年5月从齐齐哈尔发电厂拆来150千瓦发电机组1台,10月建成发电。因机组容量小,“满洲电业株式会社”于民国30年(1941年)3月从白城~兴安街(王爷庙)架设1条22千伏输电线路,全长97公里,翌年7月竣工送电,发电所停运改为变电所。民国34年(1945年)日军投降撤离前,山本、浜田、白根等日本帝国主义份子对全部发供电设备进行炸毁或捣毁。
        民国25年(1936年)伪满洲国开始在满洲里扎赉诺尔矿区建设火力发电厂,安装1台1000千瓦发电机组,民国27年(1938年)5月投产,是年又从安东市电厂拆迁1台1000千瓦机组,于民国28年(1939年)投产,同时架设1条扎赉诺尔~满洲里22千伏输电线路25公里,同年6月送电,满洲里电灯厂封停。民国30年(1941年),又从牡丹江电厂拆迁2800千瓦机组1台,翌年投产发电(实际出力2240千瓦)。
        民国26年(1937年)3月,俄国人经伪满洲国准许,在扎兰屯火车站建设一座民用电厂,安装50千瓦锅驼发电机1台,后又安装200千瓦锅驼发电机1台,装机总容量250千瓦,架设3.3千伏线路7.8公里,低压配电线路20公里。
        民国28年(1939年)“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在绥远电灯公司安装1台德国产1000千瓦发电机组(配6吨/时链条炉1台)并投产,将原500千瓦机组拆迁到丰镇。
        为进一步掠夺当地资源,于民国28年(1939年)冬“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对包头电厂进行扩建,安装德国产1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台,架设6千伏输电线路(电厂至石拐煤矿)1条,民国29年(1940年)投产。同时将原100千瓦发电机组迁到萨县(今土默特右旗)建电厂,为开发云母和石棉矿提供动力。民国33年(1944年),又从天津宝生纱厂迁来1台英国产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安装在包头电厂,将原260千瓦机组迁至萨县电厂,当年发电。1500千瓦机组因缺乏设备材料,到日本侵略军投降时尚未完工。
        民国28年(1939年)“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决定在丰镇、集宁(平地泉)建电厂,丰镇发电所从绥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拆迁500千瓦机组1台当年发电。集宁电厂安装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台,翌年建成投产。民国30年(1941年)“蒙疆电业株式会社”扩建集宁发电所增装日制500千瓦发电机组1台,翌年投产。另外还安装1台500千瓦和1台美国制1500千瓦快装机未投入运行。民国33年(1944年)厚和支店指令丰镇发电所停运,由大同向丰镇供电。
        民国23年(1934年)到民国34年(1945年)期间,日本侵略者强迫战俘和抓来的中国劳工在内蒙古境内扩建和新建的电厂,架设的线路,都是用中国人民的血肉和泪水砌筑的。强化了日本侵略者掠夺中国经济资源,屠杀中国人民战争机器。
        日本侵略军在强行霸占中国电厂,进行一系列“以战养战”的电力资源开发的同时,对电业实行一整套军事、特务、法西斯的管理体制。电业株式会及所属的支店、发电所、出张所、营业厅都由军事、经济特务和法西斯分子控制或担任头目,名为监督业务,实为管制,加强对中国人民进行法西斯的统治,对电业工人残酷进行蹂躏和剥削压榨。“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厚和支店”锅炉工刘云龙在掏灰时,日本监工让锅炉放水被烫成重伤,“支店”不及时挽救而死亡(1939年),线路工长张秉麟在施工中因工程未完,日本人违章送电,造成触电身亡(1941年),海拉尔发电厂博役(杂役工人)靳鹏、高天泽被日本宪兵队以“反日”为借口抓走,下落不明(1943年)。在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下,连起码的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内蒙古电业工人和整个中华民族一样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民国28年(1939年)“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厚和支店”工人杨森、梁荣等20余名工友先后参加了抗日救国会,杨森担任救国会总部通讯员,从事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民国29年(1940年)3月,日本特务机关秘密逮捕拒绝为日寇服务、参加抗日救国会的绥远电灯公司创始人段履庄,并动以重刑,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6月释放,3天后去世。当年7月日本特务机关对绥远各界抗日救国会成员进行大搜捕。“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厚和支店”抗日救国会成员杨森、梁荣、王永禄、莽兆元、杨泽、杜未年,吴倘文、孙惠茂、夏鸿春、杨茂春、吴贵红、王永胜、刘继平、徐恩元等20余工友和职员遭日特逮捕。梁荣在宪兵队遭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而被杀害。杨森、王永禄残遭酷刑后被抽干血活埋(1941年牺牲在张家口日本柑桕部队特务机关),这是日本法西斯及其政府,欠下中国人民的又一笔血债。其余人员押在张家口监狱,被判2~10年徒刑。1940年绥远省归绥地区工厂、店铺在各界人民的支持下,先后爆发了反对日本侵略者的罢工斗争,“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厚和支店”的电业工人也派代表参加罢工斗争。
        内蒙古的电业工人和绥远电灯公司创始人、爱国的民族资本家段履庄的英勇抗日的精神和事迹,为内蒙古电业和中国电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将名垂千古。
      三、电业工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和解放战争中积极护厂修复设备恢复发电
        中国人民浴血奋战长期坚持的抗日战争,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苏联出兵东北、1945年8月日本投降,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和平、建设和发展。
        随着日本政府的投降,国内抗日武装力量开赴日本军队占领区,迫使侵华日军缴械投降,侵华的日本法西斯仍然负隅反抗,在进行军事上的武装对抗的同时,对所在地的电力设施进行破坏。
        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至1946年5月苏联军队住呼伦贝尔期间,苏军试图把呼伦贝尔地区(岭西地区)建立一个“缓冲地带”支持原伪兴安北省省长额尔钦巴图等成立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直到1948年才撒消。在美国的支持下,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发动内战,形成国统区和解放区对峙的局面,内蒙古境内的电力事业,再次饱受了战火的摧残。内蒙古境内电厂不仅是战争的军事目标,而且也是电业工人保护的重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电业工人自觉组织起来积极保护电厂,修复设备恢复发电。在国民党占领区电厂工人,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民主斗争。被解放了的电厂,工人阶级的觉悟空前提高,组织工会、开办夜校,组织纠察队进行护厂,参加减租反霸斗争,清除暗藏的敌特份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用实际行动支援解放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电业工人为保护电厂,保卫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解放全中国做出卓越的贡献。
        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电业势态
        民国34年(1945年)8月9日凌晨,苏联军队进攻满洲里,飞机轰炸海拉尔,数次向电厂投弹,电厂停运。日本侵略军仓皇逃跑前,在扎赉诺尔电厂3台发电机的励磁机上放置炸药进行引爆,l、2号励磁机被炸毁,3号励磁机炸药未爆,得以保存。10时许,苏联军队进入扎赉诺尔,将大炮对准电厂意欲炮击,电厂工人见情况紧急,立即找来做清扫员的俄人妇女娜达莎(其夫是中国人)赶到苏军炮兵阵地,用俄语说明厂内日军已经逃跑,苏军随即撤走炮车。10日苏联军队在海拉尔北山一线炮击电厂,海拉尔电厂4号和1号炉厂房被炸坏。8月11日,在通辽电灯厂的日本人感到大势已去,企图毁掉发电设备做垂死挣扎,电厂工人发现后,自发组织起来保护电厂。通辽发电所的变压器遭到日本监理亲自动手破坏,使通辽到开鲁的线路停电。日本人将王爷庙营业所变电设备全部捣毁,将150千瓦机组炸毁,白城~王爷庙输电线路停止送电。
        民国34年(1945年)8月16日苏联军队3个师开进赤峰,8月16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政武装人员接管赤峰市政权。随即赤峰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并接管赤峰电灯厂,将电灯厂改称发电厂,10月赤峰市政府任命毛羽艇为发电厂厂长。11月1日热河省人民政府在承德成立,赤峰发电厂随赤峰市归热河省管辖。4月,国民党政府军队向热河解放区发动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察热辽军区下令拆除赤峰发电所200千瓦柴油发电机1台运往围场山区。10月10日,国民党政府军93军22师占领赤峰,赤峰发电厂机组停运,职工失业,各自谋生。民国36年(1947年)5月,赤峰发电厂恢复发电(柴油机发电)。6月,赤峰第二次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察热辽军区东北办事处所属开源公司接管赤峰发电厂,赤峰市建国联合会在电厂组建工会,全厂24名职工集体加入了工会组织。11月,任命驻厂军代表李成文为赤峰发电厂厂长,并立即组织工人检修发供电设备,恢复正常生产运行。同时,查清了藏在内部的敌特分子;民国36年(1947年)12月司法机关以反革命罪将赤峰发电厂原厂长毛羽艇逮捕,打击了敌对份子破坏的气焰。民国37年(1948年)8月,因国民党军封锁,赤峰发电厂燃油供应困难,电厂油料用完遂停产。为了支援解放战争,开源公司于10月在赤峰酒精厂建起46千瓦蒸汽发电机组1台,成立临时发电所。与此同时,电厂工人积极想办法,在11月试烧植物油发电获得成功。民国38年(1949年)6月,开源公司将赤峰发电厂移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热河省工业厅工矿管理局领导,并交由赤峰麻黄素厂代管,保留赤峰发电厂名称。
        民国34年(1945年)8月17日海拉尔发电厂部分职工回厂,原仓库材料员王立三被推为厂长,工人开始修复发电设备和供电线路,27日1号机炉恢复运行发电,电厂由海拉尔市临时政府管理。民国35年(1946年)3月,驻海拉尔苏军司令部与海拉尔临时政府协商,将海拉尔电厂交中长铁路局管理,铁路局派苏联技师达布果夫为电厂负责人。1946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陆续开进呼伦贝尔地区,苏军开始回撒。苏军撤走时,将日本投降时尚未装完的海拉尔电厂扩建的第三台1500千瓦机组视为“战利品”运往苏联。1946年7月,满洲里临时政府将扎赉诺尔电厂交中长铁路煤业处扎赉诺尔煤矿管理,厂名改为扎赉诺尔煤矿电厂(1946年)8月,扎赉诺尔发电厂分工会成立,受煤矿总工会领导。9月下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海拉尔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了海拉尔发电厂,派刘俊斌为厂长。在中共海拉尔市委工作队的帮助下,于11月8日海拉尔发电厂工会成立,技师戚希正被选为工会主席,金永富被选为副主席。11月18日,海拉尔发电厂重新投产发电,厂史上称为第二次复兴。民国36年(1947年)7月,布特哈旗人民政府正式接管了俄裔经营的扎兰屯发电所,定化为扎兰屯发电所。民国36年(1947年)10月18日,中共东蒙工委书记高锦明、海拉尔市市长苏林参加海拉尔发电厂复兴一周年庆祝会;市政府正式命名为海拉尔发电厂,并宣布当时在册职工均为国家正式职工。12月6日,海拉尔发电厂老工人庞德财公开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厂第一个中共党员,并于1948年2月被任命为厂长。
        民国37年(1948年)1月,海拉尔发电厂工会主席金永富参加海拉尔市组织的前线慰问团,到齐齐哈尔玻璃山、郑家屯等战争前线慰问浴血奋战的解放军战士。4月,海拉尔发电厂工会在海拉尔市总工会帮助下组织了工会夜校速成识字班,40名职工参加了文化学习。5月1日,呼伦贝尔盟工委书记吉雅泰代表工委授予海拉尔发电厂“模范工厂”锦旗。5月,海拉尔电厂庞德财在哈尔滨参加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
        民国38年(1949年)5月,海拉尔发电厂党组织公开;庞德财被保送到东北工人大学学习。同年6月,呼伦贝尔盟公安大队派一个排兵力驻守海拉尔发电厂,实行武装护厂。
        民国34年(1945年)9月通辽县成立“红军之友社”,通辽发电所由“红军之友社”领导,并成立了通辽发电所工会。12月,国民党先遣军第七师司令张诸武策动通辽县保安队叛变,通辽发电厂工会主任刘子江被捕。经工人们打连环保,数日后获释。民国35年(1946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通辽县城,随后派周宣诚、陈五夫二人接管了通辽发电所。10月,国民党政府军71军87师向通辽解放区发动进攻,东北民主联军撒出通辽,发电所发电设备被炸毁。23日通辽被占领后,通辽发电所除几人被留用外,其他职工都被解雇。民国37年(1948年)3月17日,东北人民解放斗再次解放通辽。为了保证军需用电,共产党领导的辽北省派省电业管理局局长沈信祥和工务科长余萍及队长蔺申令带工程队抢修通辽电厂设备,原电灯厂工人也参加了抢修,200千瓦和1400千瓦机组毁坏严重无法修复;500千瓦机组经工人张连成等人改装修复,当年发电。民国38年(1949年)1月,辽北省电业管理局在四平召开战时抢修表彰英模大会,通辽发电厂工人张连成、杨金友被授予“电业功臣”称号,张连成荣记大功一次。
      通辽发电厂全体员工获“你们成功,敌人惊惧”奖旗。5月2日,通辽电灯厂改名为通辽发电厂。同日,该厂12名职工举行了集体加入工会组织仪式,选举周世林为厂工会主席,成立工人护厂纠察队。
        民国36年(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自治政府成立后改为乌兰浩特)成立。随即,拨款27万元(东北解放区流通货币)检修发供电设备,9月1日送电,并改名为乌兰浩特发电所。翌年,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乌兰夫提出,将拟建在郑家屯的375千瓦发电机组改建在乌兰浩特,中共辽北省委派余萍、费振东领导的电气工程队开赴现场进行施工(1948年5月开工,10月竣工,1949年1月1日正式发电)。民国37年(1948年)10月,乌兰浩特发电厂建立了工会组织,郭永和为工会主席。民国38年(1949年)1月1日,乌兰浩特发电所375千瓦机组投产发电,自治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长亢仁主持庆祝活动。同时改厂名为乌兰浩特发电厂,隶属关系改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工商部领导。
        内蒙古西部地区电业势态
        民国34年(1945年)8月20日,驻集宁侵华日军向共产党八路军晋绥部队缴械投降,发电所由八路军接管。改称集宁发电厂。接管后,成立了工会,组织了工人纠察队,开展护厂、防奸反特活动,同时参加了地方的减租减息、反霸活动。在国民党军进犯集宁时,电厂工人参加护城联防,发动群众,配合八路军保卫胜利果实。
        民国34年(1945年)8月23日,驻丰镇营业所的日军随军电力联盟派遣队逃走,发电设备完整留下。26日,国民党政府军接管丰镇。10月14日,共产党八路军晋绥、晋察冀部队解放丰镇,大同停止向丰镇供电,500千瓦机组恢复发电,丰镇营业所改称丰镇电灯公司。
        民国34年(1945年)10月,国民党绥远省政府财政厅派闫肃、郑福臣等组成接收委员会,接收了“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厚和支店”和“厚和制粉有限公司”,并合并为绥远电灯面粉股份有限公司:绥远省政府建设厅派高子良任经理,接收“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包头支店”,改称包头电灯公司,对尚未完工的1500千瓦机组虽改装试验,仍未能发电;国民党萨县政府接管了萨县发电厂。
        民国35年(1946年)2月,绥远电灯面粉公司工人罢工。闫肃代表国民党当局接收电灯面粉公司后,宣布:“凡在日伪时期为日本人工作过的人员,均属投日效敌人员,一律停发3个月工资”,3个月后仍有意拖欠工人工资。闫肃等国民党政府官员大发国难财,变着法儿剥削工人。当时,物价一天几涨,闫肃他们趁机在公司院内开一个“合作社”美其名曰方便工人可以赊一切物品,其实到月底结算时却不按当时记账的价格,而按涨价后的价格收款。工人饿着肚子上班,一天要干长达12小时之多的繁重工作,工人孙巨才连可怜的父母都养活不了,生活没有保证。电灯公司里仅有的一名女工,经常受到歧视,闫肃以“妇女在此捣乱人心,不能留用”为由开除;老职工王秉仁被他们用“老朽不堪任用”六个字小纸条赶出公司,工作得不到保证。劳动保护根本没有,工人的劳动环境很恶劣。一根麻绳就是所谓安全带,外线工王德英在一次检修线路时,由于没有安全防范措施中电身亡;淘灰坑里又脏又热,日伪时期刘元龙被烫死在里面,闫肃代表国民党政府接收后不做任何改进,使淘灰工杨荣贵同样被烫死。面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压迫,电业工人奋起斗争,经过几次酝酿,秘密选出沈文翰、郭补元、贾月生、张宣林为工人代表,并提出:“要生活,补发3个月工资”的要求,并表示“不答应就罢工停电”,向接收委员会进行斗争。闫肃等人起初蛮不讲理,但看到工人团结起来,怕事情闹大,停电不好办,经过一天的僵局,不得已,打电话请示省政府主席傅作义后只好答应了工人的条件;补发了工资,另外还发给工人每人两袋面粉(80市斤)。工人们第一次正义斗争取得了胜利。
        民国35年(1946年)6月,集宁县总工会召开第一次工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集宁发电厂工会主席张云林参加大会。
        民国35年(1946年)9月,国民党军队向绥东解放区发起进攻,共产党八路军撤离集宁,将电厂发电机励磁机、整流子、汽轮机危急保安器和发电机4块指示仪表拆除,藏在地下工作者家中,电厂停产。共产党八路军部队撤离丰镇,电厂500千瓦机组和部分厂房被炸毁。国民党军队进城后,国民党平地泉县(集宁)政府从当地玫瑰营天主教堂借得1台30千瓦直流发电机,于11月恢复电厂发电。国民党丰镇县政府利用2台汽车发电,最大发电能力10千瓦,于12月恢复电灯公司,将电灯公司改为新丰电灯面粉公司。
        民国36年(1947年)4月,国民党包头卫戍司令部通令全市,从4月15日~9月30日实行夏时制,将时针拨快1小时,由包头电灯公司每日中午12时鸣汽笛对时。
        当年秋季,绥远电灯面粉公司工人为争取生存权利,同国民党接收大员闫肃等人在发放救济物资时中饱私囊进行了民主斗争。抗战胜利后,国际救济总署从美国募捐来一批物资,国民党绥远省政府答应发给电厂每个工人一件“棉衣”,当发下后,职工发现十有九是小孩衣服,可是当局则按大人棉衣扣钱,不要还不行。这时,工人代表挺身而出,据理力争,指出:“这是救济物资根本不应扣钱,何况尽是些儿童服装。”中共绥远地下工委负责人张又新非常重视电业工人的斗争,通过秘密发展的电灯公司总务主任温玉如在工人中开展工作。闫肃迫于工人的压力,最后决定不收钱发给工人,这就是当时被称作为“棉衣”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场斗争终于取得胜利。
        民国37年(1948年)9月,华北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和晋绥野战军第八纵队先后解放了集宁和丰镇,新丰电面公司由解放军12师修械所所长王志厚奉命接收,更名为绥蒙电灯面粉厂。集宁电厂设备封存。(1952年恢复生产)。民国38年(1949年)3~4月,丰镇县人民政府筹集资金,维修发电机组。同年10月20日华北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和晋绥野战军第八纵队解放包头,进驻电厂。11月28日解放军撤离包头,包头电灯面粉公司有11人随国参加革命工作。随即,经理高子良以旷工为由开除这11人的厂籍。
        民国37年(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绥远城时闫肃十分恐慌,他怕电厂停工停电便欺骗地向工人宣布:“今年一年不休息,每人给增加一个月的资。”同时,他积极准备逃跑,用“劫收”搜刮来的27两黄金买了美国进口汽车,拟逃亡河套(今巴彦淖尔市五原地区)。工人们得信后,积极组织起来进行罢工斗争。闫肃不敢露面,由会计科长武三畏出面诡称“公司收入不好,你们应该体谅公司的难处”,妄想以此欺骗手段达到让工人复工的目的。工人代表义正词严给予揭穿阴谋后,提出了更具体的条件:一、增加的工资必须照发;二、工人所欠公司款项必须按原来价格扣除(编者注:指从“合作社”赊的);三、不准随意解除或开除工人。否则,上街示威游行。最后闫肃看大势不好,被迫答应了工人们的全部要求;工资分两次发给。这次斗争先后持续四、五天,终于取得了胜利。
        民国38年(1949年)8月5日,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任命赵冠一为包头电灯公司经理,樊永铭为副经理,免去原经理高子良职务。
        民国38年(1949年)9月19日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将军率部通电起义,绥远省和平解放。绥远电灯面粉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归绥电面厂。绥蒙电灯面粉厂于11月与归绥电面厂合并。
        至1949年9月,内蒙古境内能够维持生产运行的电厂只有海拉尔、扎赉诺尔、牙克石、扎兰屯、通辽、乌兰浩特、归绥、包头、萨县、丰镇和赤峰等11座发电厂,装机容量1.48万千瓦。这些残存的小电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事故频繁。
      内蒙古电业工人是中国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中国工人阶级是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发生、发展而形成、壮大起来的。1903年俄商在内蒙古境内满洲里开办第一个电灯厂时,内蒙古电业工人便产生了。电力产业工人在内蒙古的产生先于电业民族资产阶级。毫不夸大地说内蒙古电业工人及其所依属的中国工人阶级比民族资产阶级资格更老,社会基础更广大些。
        内蒙古电业工人人数不多。最初寥寥无几,在20世纪20年代只近百人,30年代、40年代有所增加,在1949年内蒙古全境共有电业职工544人。内蒙古电业工人不仅受到资产阶级,而且受到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并经历了沦陷“亡国”的痛苦。他们除受中外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还要受封建把头的盘剥和欺侮;在政治上也不享有任何自由权利。往往在政局动荡、经济不景气或国难当头时,他们是直接的受害者。正因为如此,他们的革命性特别坚决和彻底。在抗日战争期间,内蒙古电业工人涌现出归绥发电厂杨森那样的抗日救国英雄群体,面对着凶恶的敌人英勇斗争,视死如归。在解放战争中,在国统区涌现出像绥远电灯厂沈文翰、郭补元、贾月生、张宣林那样一批为了争取工人生存权利,勇于和国民党接收大员进行民主斗争的工人代表。在解放区涌现出通辽发电所张连成等为抢修发电设备而忘我劳动的功臣,为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自觉地组织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护厂、保护机器设备,抢修设备,保证发电、供电。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做出重大贡献。

    作者:赵振方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赵帅春 内蒙古丰泰发电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发电厂)
  • (专稿)内蒙古电力春秋——新中国诞生前的内蒙古电力事业
  •     内蒙古电力工业从清光绪29年(1903年)胪膑(今满洲里)投入运行的简单的发电设备,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电力工业几经兴衰起落,不断发展壮大,对内蒙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文明与进步起了积极的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东与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相邻,南与河北、山西、陕西省接壤,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相连,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国交界。其东西3000余公里,南北2700余公里。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以及遍布全区的煤炭而著称于世。得天独厚的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为内蒙古的电力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
        内蒙古的历史文化、经济人文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据红山文化出土文物的考证和《赤峰大事记》史料的记载,可以推断,在内蒙古有文化的历史就有八千年。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内蒙古先人为熔铸中华民族做出重大贡献。在历史的长河中,内蒙古境内各族互相交融,经历了历史的沧桑。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的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并经过不断的沿革变化形成了现今的地理区划,经过60余年的建设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业绩。
        从1903年俄国商人在满洲里开办公用电灯厂开始,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整整46个年头。近半个世纪以来,内蒙古境内先后开办建设16座电厂,装机7台,装机容量2.099万千瓦;电业一直在孤立和缓慢中惨淡经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前,境内的电厂不论是官营的还是商营,都是以自发自用为主向社会供电为辅的小电厂,最大的机组不过200千瓦。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之后,为了掠夺中国的经济资源,不仅强占了内蒙古境内已有的电厂,进行扩建,而且相继新建了一些小型发电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些孤立运行的电厂有的被拆迁,有的被炸毁破坏。到1949年内蒙古全境解放时,能够维持生产运行的电厂只有11座,装机总容量1.48万千瓦,当年发电量1666万千瓦时。这些残存的小电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事故频繁,有的已濒临倒闭。
        一、清末民(国)初城镇分散的办电活动
        19世纪中叶,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着中国封闭式的经济社会,帝国主义列强的炮舰政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伴随着军事、政治、经济的侵略,西方的科学技术也悄然入进了中国。
        沙皇俄国垂涎中国北方领土已久,其扩张政策是侵吞中国北方领土,打通东出海口。尤其中国东北森林、煤炭、黄金、渔业资源丰富,土地广袤,不仅沙俄而且日本都怀有掠夺的野心。沙俄不断蚕食中国领土,屠杀中国北方边境军民,掠夺资源。1896年中国政府清王朝掌管外交、军事、经济大权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于6月3日在莫斯科与沙俄财政大臣维特、外交大臣罗巴诺夫签约六款,即历史上所说的《中俄密约》,其中包括允许俄国在中国黑龙江、吉林两省修筑铁路直达海参崴。沙俄攫取了中东铁路修筑权并独揽了铁路营运权,在铁路修筑时和营运后,由沙俄直接经营的多家伐木公司大肆砍伐大兴安岭的天然林木,掠夺原始森林资源。清光绪26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沙俄军队洗劫呼伦贝尔城(今海拉尔),从此中国边境失防。随着军事侵略而来的是经济侵略,沙俄为了推进霸占远东的速度,加快掠夺中国资源的步伐,招募的中国劳工增至17万人,日夜兼做。为了打通兴安岭凿岩隧道,1901年使用发电技术提供动力和照明,1902年在扎莱诺尔建立煤矿并使用电力。侵略者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用到侵占中国领土、掠夺中国东北资源,这就是当时俄国等列强的“文明”。
        清光绪29年(1903年)俄国商人在满洲里(当时黑龙江省的胪膑)安装了第一台40千瓦蒸汽发电机,以直流220伏供电,是为内蒙古境内第一座电灯厂,这也是内蒙古境内公共事业办电活动的开始。稍后,俄国商人西诺夫于民国4年(1915年)在海拉尔创办了l座125千瓦小型发电所。
        在世界工业革命浪涛的冲击下,中国民族资本在萌芽时期已经把注意力投向电力事业。清光绪32年(1906年)以俄人自治会为主与满洲里官府联合组成电业股份有限公司,双方投资对满洲里电灯厂进行改造,增装2台交流发电机组,容量为168千瓦,到民国2年(1913年)装机容量增到305千瓦。是内蒙古境内中外合资办电之先河。民国18年(1929年)满洲里电灯厂由中国官方正式接管,东三省特别区任命何椿龄为满洲里市助理员兼满洲里电灯厂厂长。清宣统元年(1909年)官商在海拉尔市(时为黑龙江省的呼伦城)开办了电灯厂安装l台410千瓦直流发电机,电压440伏,到民国2年(1913年)发电。
        清宣统3年(191l年)秋,沙俄乘中国爆发辛亥革命之际,策动吁伦贝尔上层发动叛乱。民国元年(1912年)额鲁特总管宣布呼伦贝尔“独立”。在9年的“独立”期间,沙俄与其控制的“呼伦贝尔自治政府”签订50多项“合同协定”从而获得各种特权,大批沙俄商人、资本家涌进呼伦贝尔,更加疯狂地掠夺资源。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沙皇俄国为了解决参战的军备、军需等物资,垄断了海拉尔、满洲里地区的食品、皮毛等市场,加紧对中国东北的森林、矿藏掠夺开发。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俄从中国掠走大量的黄金、木材、煤炭、水产品。此期间,沙俄在铁路沿站和林场、矿山都加强了自备电站机组容量的扩涨。   
      民国6年(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远东成为沙皇白俄军队麇集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敌对的地区。民国7年(1918年)初,英、法、美、等十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武装干涉,出兵西伯利亚,呼伦贝尔成为他们的通道。同时,大量俄国人涌入中国东北地区,其时,满洲里4万人口中就有俄国人3.5万,海拉尔、牙克石地区有1.5~2万俄国人,额尔古纳河沿岸有1万俄国人。民国9年(1920年)白俄商人在博克图(时属黑龙江省)开办电灯厂,装70千瓦蒸汽发电机1台,直流470伏供电,投资4.5万银元。主要供应火磨、商铺、加工和市镇照明。民国13年(1924年)转为地方经营,受当地市政理事会监督。民国16年(1927年),白俄米•玛•沃伦绰夫在牙克石(时为黑龙江省喜桂图)办小型电厂,装75马力(55.2千瓦)锅驼发电机1台。民国23年(1934年)增装45和75马力锅驼发电机各1台(共88.34瓦)。民国26年(1937年)又增装75马力(55.2千瓦)锅驼发电机1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使中国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得到喘息发展的空间。内蒙古境内东部地区以海拉尔、赤峰、通辽,西部地区以京包铁路沿线的重镇归绥、包头等铁路、商埠码头、城镇为主的办电活动有所发展,电力事业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势头。但这些办电活动都是分散孤立的,这些由官僚和民族资本兴办的电厂,都是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为政权机构、官绅要员宅邸和部分工商企业及市政路灯提供用电。
        民国8年(1919年),天津商人沈文炳在绥远特别行政区归绥县(今呼和浩特市)筹建电灯厂,时称归绥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20万银元,计划装机100千瓦,图纸设计和机组设备均是“东洋造”。民国10年(1921年),中华民国政府交通财团的北京蔚丰实业公司背后活动土默特旗总管荣祥与浙江人陈华庄、乐丰等人成立了绥远电灯公司筹备处。沈文炳积极准备装机埋电杆,想捷足先登造成事实,荣祥等人四处活动,沟通地方进行设障,双方互不相让,竞争激烈。时值日本欲啮吞中国的《二十一条》和袁世凯卖国引起国人愤慨,青年学生以抵制“日货’’表达爱国热情,荣祥等上层绅士以沈文炳与日有染为口实,于民国10年(1921年)9月引发了以土默特旗李裕智为首的一批青年学生锯倒电杆,捣毁沈创办的电灯(包括电话)公司的风波。事件爆发后,由交通部咨请绥远特别行政区都统署负责处理,使事态平息。最后经调停,归绥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和绥远电灯公司筹备处都停办,改由绥远旅蒙商号大盛魁联股承办,更名为绥远地方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3000股,总额30万元。是年在归绥县购地皮,翌年(1922年)1月开始建厂,建起一座62千瓦小电厂。民国13年(1924年)增加资金18万元,迁至绥远城与归化城之间,安装由天津转购日商100千瓦发电机1台,于民国14年(1925年)发电。新机组运行后,缺陷很多,又改用旧机组,因超负荷运行造成设备无法修复于民国15年(1926年)停业。民国18年(1929年),大盛魁经理段履庄(字敬斋),以“锐意繁荣市面而自任”,“不借外(国)资(本)独立办电”亲自主持电灯公司复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绥远塞北第一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购新式500千瓦发电机1台、4吨/时锅炉2台,在旧厂址复建电厂,当年11月竣工发电。随后,大盛魁因营业凋敝停业,资金短缺,电灯公司也随之停业。11月30日绥远省政府成立了整理委员会接收了电灯公司,绥远省建设厅厅长冯曦等官僚、政客打着社会名流的招牌介入,改称绥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12月开机发电。民国19年(1930年)绥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第一次股东会议,冯曦、阎肃(绥远省教育厅科长)等进入了董事会,并分别担任董事长和常务董事。民国22年(1933年)绥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股东会议决定筹建面粉厂招股,共发放3267股,每股百元。同时改选了董事会,段履庄辞去了董事职务。当年花1、2万大洋从天津购买法国亚美公司制造的面粉机一套,并于次年1月开磨生产五塔牌面粉,日产千余袋,共进小麦九万石。电灯公司成为兼营面粉加工的企业。民国25年(1936年)第五次股东会议决定增置新机组,购进瑞士产BBC848千瓦频率56赫兹发电机1台,7吨/时链条炉1台,当年开始安装。民国26年(1937年)底投产,发电容量1348千瓦。
        民国9年(1920年),俄商西米诺夫的电灯厂被黑龙江省银行广信公司以8万银元收买,改为海拉尔广信电灯厂。民国11年(1922年),广信公司电灯厂架设了一条通往海拉尔市大庙东供电线路,增加照明灯头1121盏(22千瓦),构件5600盏(约112千瓦),基本达到满负荷。民国16年(1927年)海拉尔广信公司将大兴安岭以西附属企业联合起来统一管理,将海拉尔电灯厂与海拉尔广信火磨电灯部,两部分发电设备结网运行。广信公司电灯厂在海拉尔扩建250平米新厂房,新装250马力(184千瓦)蒸汽发电机1台,电厂装机容量达到460千瓦。
        民国10年(1921年),平泉人丁子清、丁文化联络赤峰商界、金融界人士杨子彬、杨怀仁、李墨庄、权佩良集资约3万元创办赤峰电灯厂。资金不足,丁子清以自己在家乡的120亩土地作抵押,通过日本商人三元作一以“外资不介入”为条件,从南满洲铁道股份有限公司借款15万元作投资,开始在赤峰县城建厂,安装1台60千瓦蒸汽发电机,建设2.3千伏配电线路2.6公里,民国15年(1926年)8月投产发电。
        民国11年(1922年),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投资40万元奉洋在通辽建设发电厂,由奉天慎昌洋行从美国奇异公司购进全套发电设备和供电器材,并派其子吴泰勋督办,安装200千瓦发电机组1台,于当年10月建成发电,定名为“通辽发电厂长记”。建设供电线路80公里。实用总投资65万银元。民国18年(1929年)吴俊升又投资14.27万奉洋扩建电灯厂,仍由慎昌洋行从美国购进500千瓦西门子发电机组l台,当年投产。
        民国15年(1926年),士绅李占九、方慰农等人筹资3万银元在包头筹建电力面粉厂,定名为“中华面粉公司”,正当动工之际,军阀混战,公司筹建停顿。
        民国17年(1928年),曾任国民政府山东省议长的王鸿一倡导开发西北,联合山东、河北两省一些同僚来绥远省办农垦事业,并筹建包头电灯面粉公司。民国17年(1929年)由王鸿一、朱桂山、米阶平等人组成股东会,委托技术人员齐楚白全面负责建厂工作,集股资金18万银元,占地两公顷,建厂房300平方米,购德国西门子100千瓦锅驼发电机1台,于当年秋季动工,于民国19年(1930年)投产。于民国20年(1931年)6月包头电灯面粉公司召开股东会议,决定投资总额增至30万银元,形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董事会,朱桂山被选为董事长,刘璞珩被选为副董事长,边清洁被选为监察人,米阶平被选为驻厂董事,齐楚白为经理,张振芝为副经理,厂名改为包头电灯面粉股份有限公司。当年(1931年)又集资12万银元,增装德国制造260千瓦蒸汽发电机组及4台电动磨面粉机,配电线路3公里,供20瓦灯泡3000盏照明,日产面粉600袋。民国21年(1932年)包头电灯面粉公司改称为包头电灯面粉股份公司。1932年包头电灯面粉股份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议,决定公司实行常务董事制,推选段绳武、朱桂山为常务董事,米阶平为常务监察,经理在常务董事领导下行使职权。在段绳武的努力下,到于民国22年(1933年)扭转了巨额亏损,扩大了电灯用户及面粉销路,电灯用户由3000盏增至1万盏,。面粉远销京津,企业有了盈利。
        中国的资产阶级是从封建营垒脱胎出来的,与官僚、地主、买办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当官僚和民族资本都开始投向电力事业时,政府、官僚、政客、地方的派系都要插足干预,排外、掣肘的事情屡屡发生。同时,外国资本也欲掺与,企图获利或达到对中国民族资本的控制,中国爱国的民族资本家和士绅也十分警惕。在辛亥革命以后的这个时期,国内军阀混战,政权易帜频繁。因此,中国的民族资本在内蒙古的办电步履艰辛。
        二、日寇侵略新兴电业遭涂炭,掠夺资源开发电力,加强法西斯统治,强化战争机器
        早在日俄战争后,日本的政治、经济势力开始向内蒙古进行渗透。民国11年(1922年)日本在海拉尔设立领事馆和特务机关,相继日本的特务组织和特务人员向内蒙古东部的兴安、赤峰、通辽直至绥远(内蒙古西部)发展,以株式会社为招牌,以经商、游历作掩护,实则收集情报,为侵略做准备。对境内电力资源更是日本要掌握和控制的重点目标。
        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相继侵占了包括内蒙古东部地区在内的东北三省及热河省。民国26年(1937年)又制造了“七•七”芦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民国22年(1933年)日本侵略军强行接管了海拉尔广信公司电灯厂。同年,日本侵略军侵占赤峰、通辽,强行霸占赤峰电灯厂(后改为“满洲电业株式会社锦州支店赤峰营业厅”)和通辽发电厂(后改称“通辽发电所”)。民国23年(1934年)强行接管牙克石俄商电灯厂,改为“牙克石发电所”。同年11月“满洲电业株式会社”在“新京”(长春)成立,占领地区的官、民电灯厂被强制接管为日伪当局所有。民国26年(1937年)10月14日,日本侵略军占领绥远省归绥,将归绥市改为“厚和豪特市”,绥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被日军随军电力联盟派遣队接管。同年10月17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包头,包头电灯面粉股份公司被接管。民国27年(1938)年绥远电灯厂和包头电灯厂被纳为“蒙疆电业株式会社”下的“厚和支店”和“包头支店”。内蒙古中、西部大片地区相继沦陷,内蒙古境内新兴的电业遭到涂炭。
        在日寇侵略期间,电力资源受到掠夺。日军不仅对强行吞占已有的电厂进行扩建,还在乌兰浩特、扎赉诺尔、丰镇、集宁、萨县等地新建电厂,大肆掠夺中国内蒙古境内的煤炭、木材、石棉、矿产等经济资源,企图把内蒙古作为实现日本侵略者深入侵华战争的基地。
        日本侵略军出于掠夺东北资源的需要,于民国23年(1934年)对海拉尔电厂进行扩建,从齐齐哈尔拆迁640千瓦凝汽式发电机组2台,民国24年(1935)年投产发电,海拉尔电厂原有机组停运。民国28年(1939年)日本侵华军用电猛增,故又扩建日制1500千瓦发电机组2台,分别在民国32年(1943年)4月和民国33年(1944年)3月投产,同时将640千瓦机拆除迁往牡丹江。此时,海拉尔市有供电线路61.33公里,建有4条军用专线(东山、北山、南屯、东海拉尔)。民国33年(1944年)6月,又扩建第三台1500千瓦机组,翌年(1945年)8月即将完工时,苏联军队进入海拉尔,机组安装停止。
        民国23年(1934年),伪满洲国电业部门接管牙克石电厂后,当年又装96千瓦锅驼发电机1台。
        民国24年(1935年),日本侵略军在赤峰电灯厂扩建1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台。同年,日军为解决建设空军机场用电,又从山海关调进3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l台,翌年发电。此时,赤峰城区有配电线路10公里。民国26年(1937年)原60千瓦机组报废,民国29年(1940年)100千瓦机组报废,民国32年(1943年)从黑龙江省北安镇迁来2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2台,年底投产;到民国34年(1945年)装机容量共700千瓦,最大出力410千瓦,平均135千瓦;市内3.3千伏配电线路16.5公里,配电变压器160千伏•安。
        民国31年(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通辽发电所扩建1400千瓦发电机组1台,翌年2月投产发电。民国34年(1945年)日军投降前夕,担任发电所监理的手紫房次等日本帝国主义份子疯狂地破坏了输变电设备,致使通辽至开鲁输电线路停运。
        民国25年(1936年)日本侵略军在王爷庙(今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修建发电所,当年5月从齐齐哈尔发电厂拆来150千瓦发电机组1台,10月建成发电。因机组容量小,“满洲电业株式会社”于民国30年(1941年)3月从白城~兴安街(王爷庙)架设1条22千伏输电线路,全长97公里,翌年7月竣工送电,发电所停运改为变电所。民国34年(1945年)日军投降撤离前,山本、浜田、白根等日本帝国主义份子对全部发供电设备进行炸毁或捣毁。
        民国25年(1936年)伪满洲国开始在满洲里扎赉诺尔矿区建设火力发电厂,安装1台1000千瓦发电机组,民国27年(1938年)5月投产,是年又从安东市电厂拆迁1台1000千瓦机组,于民国28年(1939年)投产,同时架设1条扎赉诺尔~满洲里22千伏输电线路25公里,同年6月送电,满洲里电灯厂封停。民国30年(1941年),又从牡丹江电厂拆迁2800千瓦机组1台,翌年投产发电(实际出力2240千瓦)。
        民国26年(1937年)3月,俄国人经伪满洲国准许,在扎兰屯火车站建设一座民用电厂,安装50千瓦锅驼发电机1台,后又安装200千瓦锅驼发电机1台,装机总容量250千瓦,架设3.3千伏线路7.8公里,低压配电线路20公里。
        民国28年(1939年)“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在绥远电灯公司安装1台德国产1000千瓦发电机组(配6吨/时链条炉1台)并投产,将原500千瓦机组拆迁到丰镇。
        为进一步掠夺当地资源,于民国28年(1939年)冬“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对包头电厂进行扩建,安装德国产1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台,架设6千伏输电线路(电厂至石拐煤矿)1条,民国29年(1940年)投产。同时将原100千瓦发电机组迁到萨县(今土默特右旗)建电厂,为开发云母和石棉矿提供动力。民国33年(1944年),又从天津宝生纱厂迁来1台英国产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安装在包头电厂,将原260千瓦机组迁至萨县电厂,当年发电。1500千瓦机组因缺乏设备材料,到日本侵略军投降时尚未完工。
        民国28年(1939年)“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决定在丰镇、集宁(平地泉)建电厂,丰镇发电所从绥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拆迁500千瓦机组1台当年发电。集宁电厂安装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台,翌年建成投产。民国30年(1941年)“蒙疆电业株式会社”扩建集宁发电所增装日制500千瓦发电机组1台,翌年投产。另外还安装1台500千瓦和1台美国制1500千瓦快装机未投入运行。民国33年(1944年)厚和支店指令丰镇发电所停运,由大同向丰镇供电。
        民国23年(1934年)到民国34年(1945年)期间,日本侵略者强迫战俘和抓来的中国劳工在内蒙古境内扩建和新建的电厂,架设的线路,都是用中国人民的血肉和泪水砌筑的。强化了日本侵略者掠夺中国经济资源,屠杀中国人民战争机器。
        日本侵略军在强行霸占中国电厂,进行一系列“以战养战”的电力资源开发的同时,对电业实行一整套军事、特务、法西斯的管理体制。电业株式会及所属的支店、发电所、出张所、营业厅都由军事、经济特务和法西斯分子控制或担任头目,名为监督业务,实为管制,加强对中国人民进行法西斯的统治,对电业工人残酷进行蹂躏和剥削压榨。“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厚和支店”锅炉工刘云龙在掏灰时,日本监工让锅炉放水被烫成重伤,“支店”不及时挽救而死亡(1939年),线路工长张秉麟在施工中因工程未完,日本人违章送电,造成触电身亡(1941年),海拉尔发电厂博役(杂役工人)靳鹏、高天泽被日本宪兵队以“反日”为借口抓走,下落不明(1943年)。在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下,连起码的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内蒙古电业工人和整个中华民族一样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民国28年(1939年)“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厚和支店”工人杨森、梁荣等20余名工友先后参加了抗日救国会,杨森担任救国会总部通讯员,从事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民国29年(1940年)3月,日本特务机关秘密逮捕拒绝为日寇服务、参加抗日救国会的绥远电灯公司创始人段履庄,并动以重刑,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6月释放,3天后去世。当年7月日本特务机关对绥远各界抗日救国会成员进行大搜捕。“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厚和支店”抗日救国会成员杨森、梁荣、王永禄、莽兆元、杨泽、杜未年,吴倘文、孙惠茂、夏鸿春、杨茂春、吴贵红、王永胜、刘继平、徐恩元等20余工友和职员遭日特逮捕。梁荣在宪兵队遭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而被杀害。杨森、王永禄残遭酷刑后被抽干血活埋(1941年牺牲在张家口日本柑桕部队特务机关),这是日本法西斯及其政府,欠下中国人民的又一笔血债。其余人员押在张家口监狱,被判2~10年徒刑。1940年绥远省归绥地区工厂、店铺在各界人民的支持下,先后爆发了反对日本侵略者的罢工斗争,“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厚和支店”的电业工人也派代表参加罢工斗争。
        内蒙古的电业工人和绥远电灯公司创始人、爱国的民族资本家段履庄的英勇抗日的精神和事迹,为内蒙古电业和中国电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将名垂千古。
      三、电业工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和解放战争中积极护厂修复设备恢复发电
        中国人民浴血奋战长期坚持的抗日战争,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苏联出兵东北、1945年8月日本投降,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和平、建设和发展。
        随着日本政府的投降,国内抗日武装力量开赴日本军队占领区,迫使侵华日军缴械投降,侵华的日本法西斯仍然负隅反抗,在进行军事上的武装对抗的同时,对所在地的电力设施进行破坏。
        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至1946年5月苏联军队住呼伦贝尔期间,苏军试图把呼伦贝尔地区(岭西地区)建立一个“缓冲地带”支持原伪兴安北省省长额尔钦巴图等成立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直到1948年才撒消。在美国的支持下,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发动内战,形成国统区和解放区对峙的局面,内蒙古境内的电力事业,再次饱受了战火的摧残。内蒙古境内电厂不仅是战争的军事目标,而且也是电业工人保护的重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电业工人自觉组织起来积极保护电厂,修复设备恢复发电。在国民党占领区电厂工人,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民主斗争。被解放了的电厂,工人阶级的觉悟空前提高,组织工会、开办夜校,组织纠察队进行护厂,参加减租反霸斗争,清除暗藏的敌特份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用实际行动支援解放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电业工人为保护电厂,保卫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解放全中国做出卓越的贡献。
        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电业势态
        民国34年(1945年)8月9日凌晨,苏联军队进攻满洲里,飞机轰炸海拉尔,数次向电厂投弹,电厂停运。日本侵略军仓皇逃跑前,在扎赉诺尔电厂3台发电机的励磁机上放置炸药进行引爆,l、2号励磁机被炸毁,3号励磁机炸药未爆,得以保存。10时许,苏联军队进入扎赉诺尔,将大炮对准电厂意欲炮击,电厂工人见情况紧急,立即找来做清扫员的俄人妇女娜达莎(其夫是中国人)赶到苏军炮兵阵地,用俄语说明厂内日军已经逃跑,苏军随即撤走炮车。10日苏联军队在海拉尔北山一线炮击电厂,海拉尔电厂4号和1号炉厂房被炸坏。8月11日,在通辽电灯厂的日本人感到大势已去,企图毁掉发电设备做垂死挣扎,电厂工人发现后,自发组织起来保护电厂。通辽发电所的变压器遭到日本监理亲自动手破坏,使通辽到开鲁的线路停电。日本人将王爷庙营业所变电设备全部捣毁,将150千瓦机组炸毁,白城~王爷庙输电线路停止送电。
        民国34年(1945年)8月16日苏联军队3个师开进赤峰,8月16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政武装人员接管赤峰市政权。随即赤峰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并接管赤峰电灯厂,将电灯厂改称发电厂,10月赤峰市政府任命毛羽艇为发电厂厂长。11月1日热河省人民政府在承德成立,赤峰发电厂随赤峰市归热河省管辖。4月,国民党政府军队向热河解放区发动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察热辽军区下令拆除赤峰发电所200千瓦柴油发电机1台运往围场山区。10月10日,国民党政府军93军22师占领赤峰,赤峰发电厂机组停运,职工失业,各自谋生。民国36年(1947年)5月,赤峰发电厂恢复发电(柴油机发电)。6月,赤峰第二次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察热辽军区东北办事处所属开源公司接管赤峰发电厂,赤峰市建国联合会在电厂组建工会,全厂24名职工集体加入了工会组织。11月,任命驻厂军代表李成文为赤峰发电厂厂长,并立即组织工人检修发供电设备,恢复正常生产运行。同时,查清了藏在内部的敌特分子;民国36年(1947年)12月司法机关以反革命罪将赤峰发电厂原厂长毛羽艇逮捕,打击了敌对份子破坏的气焰。民国37年(1948年)8月,因国民党军封锁,赤峰发电厂燃油供应困难,电厂油料用完遂停产。为了支援解放战争,开源公司于10月在赤峰酒精厂建起46千瓦蒸汽发电机组1台,成立临时发电所。与此同时,电厂工人积极想办法,在11月试烧植物油发电获得成功。民国38年(1949年)6月,开源公司将赤峰发电厂移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热河省工业厅工矿管理局领导,并交由赤峰麻黄素厂代管,保留赤峰发电厂名称。
        民国34年(1945年)8月17日海拉尔发电厂部分职工回厂,原仓库材料员王立三被推为厂长,工人开始修复发电设备和供电线路,27日1号机炉恢复运行发电,电厂由海拉尔市临时政府管理。民国35年(1946年)3月,驻海拉尔苏军司令部与海拉尔临时政府协商,将海拉尔电厂交中长铁路局管理,铁路局派苏联技师达布果夫为电厂负责人。1946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陆续开进呼伦贝尔地区,苏军开始回撒。苏军撤走时,将日本投降时尚未装完的海拉尔电厂扩建的第三台1500千瓦机组视为“战利品”运往苏联。1946年7月,满洲里临时政府将扎赉诺尔电厂交中长铁路煤业处扎赉诺尔煤矿管理,厂名改为扎赉诺尔煤矿电厂(1946年)8月,扎赉诺尔发电厂分工会成立,受煤矿总工会领导。9月下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海拉尔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了海拉尔发电厂,派刘俊斌为厂长。在中共海拉尔市委工作队的帮助下,于11月8日海拉尔发电厂工会成立,技师戚希正被选为工会主席,金永富被选为副主席。11月18日,海拉尔发电厂重新投产发电,厂史上称为第二次复兴。民国36年(1947年)7月,布特哈旗人民政府正式接管了俄裔经营的扎兰屯发电所,定化为扎兰屯发电所。民国36年(1947年)10月18日,中共东蒙工委书记高锦明、海拉尔市市长苏林参加海拉尔发电厂复兴一周年庆祝会;市政府正式命名为海拉尔发电厂,并宣布当时在册职工均为国家正式职工。12月6日,海拉尔发电厂老工人庞德财公开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厂第一个中共党员,并于1948年2月被任命为厂长。
        民国37年(1948年)1月,海拉尔发电厂工会主席金永富参加海拉尔市组织的前线慰问团,到齐齐哈尔玻璃山、郑家屯等战争前线慰问浴血奋战的解放军战士。4月,海拉尔发电厂工会在海拉尔市总工会帮助下组织了工会夜校速成识字班,40名职工参加了文化学习。5月1日,呼伦贝尔盟工委书记吉雅泰代表工委授予海拉尔发电厂“模范工厂”锦旗。5月,海拉尔电厂庞德财在哈尔滨参加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
        民国38年(1949年)5月,海拉尔发电厂党组织公开;庞德财被保送到东北工人大学学习。同年6月,呼伦贝尔盟公安大队派一个排兵力驻守海拉尔发电厂,实行武装护厂。
        民国34年(1945年)9月通辽县成立“红军之友社”,通辽发电所由“红军之友社”领导,并成立了通辽发电所工会。12月,国民党先遣军第七师司令张诸武策动通辽县保安队叛变,通辽发电厂工会主任刘子江被捕。经工人们打连环保,数日后获释。民国35年(1946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通辽县城,随后派周宣诚、陈五夫二人接管了通辽发电所。10月,国民党政府军71军87师向通辽解放区发动进攻,东北民主联军撒出通辽,发电所发电设备被炸毁。23日通辽被占领后,通辽发电所除几人被留用外,其他职工都被解雇。民国37年(1948年)3月17日,东北人民解放斗再次解放通辽。为了保证军需用电,共产党领导的辽北省派省电业管理局局长沈信祥和工务科长余萍及队长蔺申令带工程队抢修通辽电厂设备,原电灯厂工人也参加了抢修,200千瓦和1400千瓦机组毁坏严重无法修复;500千瓦机组经工人张连成等人改装修复,当年发电。民国38年(1949年)1月,辽北省电业管理局在四平召开战时抢修表彰英模大会,通辽发电厂工人张连成、杨金友被授予“电业功臣”称号,张连成荣记大功一次。
      通辽发电厂全体员工获“你们成功,敌人惊惧”奖旗。5月2日,通辽电灯厂改名为通辽发电厂。同日,该厂12名职工举行了集体加入工会组织仪式,选举周世林为厂工会主席,成立工人护厂纠察队。
        民国36年(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自治政府成立后改为乌兰浩特)成立。随即,拨款27万元(东北解放区流通货币)检修发供电设备,9月1日送电,并改名为乌兰浩特发电所。翌年,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乌兰夫提出,将拟建在郑家屯的375千瓦发电机组改建在乌兰浩特,中共辽北省委派余萍、费振东领导的电气工程队开赴现场进行施工(1948年5月开工,10月竣工,1949年1月1日正式发电)。民国37年(1948年)10月,乌兰浩特发电厂建立了工会组织,郭永和为工会主席。民国38年(1949年)1月1日,乌兰浩特发电所375千瓦机组投产发电,自治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长亢仁主持庆祝活动。同时改厂名为乌兰浩特发电厂,隶属关系改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工商部领导。
        内蒙古西部地区电业势态
        民国34年(1945年)8月20日,驻集宁侵华日军向共产党八路军晋绥部队缴械投降,发电所由八路军接管。改称集宁发电厂。接管后,成立了工会,组织了工人纠察队,开展护厂、防奸反特活动,同时参加了地方的减租减息、反霸活动。在国民党军进犯集宁时,电厂工人参加护城联防,发动群众,配合八路军保卫胜利果实。
        民国34年(1945年)8月23日,驻丰镇营业所的日军随军电力联盟派遣队逃走,发电设备完整留下。26日,国民党政府军接管丰镇。10月14日,共产党八路军晋绥、晋察冀部队解放丰镇,大同停止向丰镇供电,500千瓦机组恢复发电,丰镇营业所改称丰镇电灯公司。
        民国34年(1945年)10月,国民党绥远省政府财政厅派闫肃、郑福臣等组成接收委员会,接收了“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厚和支店”和“厚和制粉有限公司”,并合并为绥远电灯面粉股份有限公司:绥远省政府建设厅派高子良任经理,接收“蒙疆电业株式会社包头支店”,改称包头电灯公司,对尚未完工的1500千瓦机组虽改装试验,仍未能发电;国民党萨县政府接管了萨县发电厂。
        民国35年(1946年)2月,绥远电灯面粉公司工人罢工。闫肃代表国民党当局接收电灯面粉公司后,宣布:“凡在日伪时期为日本人工作过的人员,均属投日效敌人员,一律停发3个月工资”,3个月后仍有意拖欠工人工资。闫肃等国民党政府官员大发国难财,变着法儿剥削工人。当时,物价一天几涨,闫肃他们趁机在公司院内开一个“合作社”美其名曰方便工人可以赊一切物品,其实到月底结算时却不按当时记账的价格,而按涨价后的价格收款。工人饿着肚子上班,一天要干长达12小时之多的繁重工作,工人孙巨才连可怜的父母都养活不了,生活没有保证。电灯公司里仅有的一名女工,经常受到歧视,闫肃以“妇女在此捣乱人心,不能留用”为由开除;老职工王秉仁被他们用“老朽不堪任用”六个字小纸条赶出公司,工作得不到保证。劳动保护根本没有,工人的劳动环境很恶劣。一根麻绳就是所谓安全带,外线工王德英在一次检修线路时,由于没有安全防范措施中电身亡;淘灰坑里又脏又热,日伪时期刘元龙被烫死在里面,闫肃代表国民党政府接收后不做任何改进,使淘灰工杨荣贵同样被烫死。面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压迫,电业工人奋起斗争,经过几次酝酿,秘密选出沈文翰、郭补元、贾月生、张宣林为工人代表,并提出:“要生活,补发3个月工资”的要求,并表示“不答应就罢工停电”,向接收委员会进行斗争。闫肃等人起初蛮不讲理,但看到工人团结起来,怕事情闹大,停电不好办,经过一天的僵局,不得已,打电话请示省政府主席傅作义后只好答应了工人的条件;补发了工资,另外还发给工人每人两袋面粉(80市斤)。工人们第一次正义斗争取得了胜利。
        民国35年(1946年)6月,集宁县总工会召开第一次工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集宁发电厂工会主席张云林参加大会。
        民国35年(1946年)9月,国民党军队向绥东解放区发起进攻,共产党八路军撤离集宁,将电厂发电机励磁机、整流子、汽轮机危急保安器和发电机4块指示仪表拆除,藏在地下工作者家中,电厂停产。共产党八路军部队撤离丰镇,电厂500千瓦机组和部分厂房被炸毁。国民党军队进城后,国民党平地泉县(集宁)政府从当地玫瑰营天主教堂借得1台30千瓦直流发电机,于11月恢复电厂发电。国民党丰镇县政府利用2台汽车发电,最大发电能力10千瓦,于12月恢复电灯公司,将电灯公司改为新丰电灯面粉公司。
        民国36年(1947年)4月,国民党包头卫戍司令部通令全市,从4月15日~9月30日实行夏时制,将时针拨快1小时,由包头电灯公司每日中午12时鸣汽笛对时。
        当年秋季,绥远电灯面粉公司工人为争取生存权利,同国民党接收大员闫肃等人在发放救济物资时中饱私囊进行了民主斗争。抗战胜利后,国际救济总署从美国募捐来一批物资,国民党绥远省政府答应发给电厂每个工人一件“棉衣”,当发下后,职工发现十有九是小孩衣服,可是当局则按大人棉衣扣钱,不要还不行。这时,工人代表挺身而出,据理力争,指出:“这是救济物资根本不应扣钱,何况尽是些儿童服装。”中共绥远地下工委负责人张又新非常重视电业工人的斗争,通过秘密发展的电灯公司总务主任温玉如在工人中开展工作。闫肃迫于工人的压力,最后决定不收钱发给工人,这就是当时被称作为“棉衣”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场斗争终于取得胜利。
        民国37年(1948年)9月,华北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和晋绥野战军第八纵队先后解放了集宁和丰镇,新丰电面公司由解放军12师修械所所长王志厚奉命接收,更名为绥蒙电灯面粉厂。集宁电厂设备封存。(1952年恢复生产)。民国38年(1949年)3~4月,丰镇县人民政府筹集资金,维修发电机组。同年10月20日华北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和晋绥野战军第八纵队解放包头,进驻电厂。11月28日解放军撤离包头,包头电灯面粉公司有11人随国参加革命工作。随即,经理高子良以旷工为由开除这11人的厂籍。
        民国37年(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绥远城时闫肃十分恐慌,他怕电厂停工停电便欺骗地向工人宣布:“今年一年不休息,每人给增加一个月的资。”同时,他积极准备逃跑,用“劫收”搜刮来的27两黄金买了美国进口汽车,拟逃亡河套(今巴彦淖尔市五原地区)。工人们得信后,积极组织起来进行罢工斗争。闫肃不敢露面,由会计科长武三畏出面诡称“公司收入不好,你们应该体谅公司的难处”,妄想以此欺骗手段达到让工人复工的目的。工人代表义正词严给予揭穿阴谋后,提出了更具体的条件:一、增加的工资必须照发;二、工人所欠公司款项必须按原来价格扣除(编者注:指从“合作社”赊的);三、不准随意解除或开除工人。否则,上街示威游行。最后闫肃看大势不好,被迫答应了工人们的全部要求;工资分两次发给。这次斗争先后持续四、五天,终于取得了胜利。
        民国38年(1949年)8月5日,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任命赵冠一为包头电灯公司经理,樊永铭为副经理,免去原经理高子良职务。
        民国38年(1949年)9月19日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将军率部通电起义,绥远省和平解放。绥远电灯面粉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归绥电面厂。绥蒙电灯面粉厂于11月与归绥电面厂合并。
        至1949年9月,内蒙古境内能够维持生产运行的电厂只有海拉尔、扎赉诺尔、牙克石、扎兰屯、通辽、乌兰浩特、归绥、包头、萨县、丰镇和赤峰等11座发电厂,装机容量1.48万千瓦。这些残存的小电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事故频繁。
      内蒙古电业工人是中国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中国工人阶级是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发生、发展而形成、壮大起来的。1903年俄商在内蒙古境内满洲里开办第一个电灯厂时,内蒙古电业工人便产生了。电力产业工人在内蒙古的产生先于电业民族资产阶级。毫不夸大地说内蒙古电业工人及其所依属的中国工人阶级比民族资产阶级资格更老,社会基础更广大些。
        内蒙古电业工人人数不多。最初寥寥无几,在20世纪20年代只近百人,30年代、40年代有所增加,在1949年内蒙古全境共有电业职工544人。内蒙古电业工人不仅受到资产阶级,而且受到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并经历了沦陷“亡国”的痛苦。他们除受中外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还要受封建把头的盘剥和欺侮;在政治上也不享有任何自由权利。往往在政局动荡、经济不景气或国难当头时,他们是直接的受害者。正因为如此,他们的革命性特别坚决和彻底。在抗日战争期间,内蒙古电业工人涌现出归绥发电厂杨森那样的抗日救国英雄群体,面对着凶恶的敌人英勇斗争,视死如归。在解放战争中,在国统区涌现出像绥远电灯厂沈文翰、郭补元、贾月生、张宣林那样一批为了争取工人生存权利,勇于和国民党接收大员进行民主斗争的工人代表。在解放区涌现出通辽发电所张连成等为抢修发电设备而忘我劳动的功臣,为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自觉地组织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护厂、保护机器设备,抢修设备,保证发电、供电。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做出重大贡献。

    作者:赵振方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赵帅春 内蒙古丰泰发电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发电厂)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