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7年  /  第四期

第四期

  • (史海钩沉)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上篇)
  •     说道孔子,总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并非笔者不知崇圣尊贤,而是历代统治者总是把孔老夫子当作政治斗争的工具,或捧之上天,或贬之入地,玩笑开得不成体统,所以才生出这种感觉。经过上世纪初“打倒孔家店”和七十年代“批林批孔”,孔孟之道名声扫地,代之而起的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儒学大受冷落,几乎销声匿迹。然而近年来,老祖宗们又被国人记起,继“戏说乾隆”、“水煮三国”之后,说孔道孟、解老释庄者一起亮相,一派国学复兴的气象。感动之余,也来凑个热闹。
            偶读《史记•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老夫子及其弟子的音容笑貌如在目前。只有除去后人强加于他们头上的神圣光环,才能真正了解先哲的思想与智慧、欢乐与痛苦。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杰出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个失败的政治活动家;他聚徒讲学,培养出当时最优秀的人才。孔子有徒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可谓盛况空前。然而孔子的学说在当时曾受到许多批评和反对,老子、庄子、墨子都不赞同他的理论,孔子生前也遭遇过冷嘲热讽。了解这些情况,对于真正了解孔子和他倡导的儒学是有帮助的。
            一、大凡圣哲,其出身与经历似乎总有些与众不同。孔子被封为万世师表,但他的出生并不伟大,简直就是屈辱。“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据考证叔梁纥先生与颜氏女野合时已是六十大几的老头子,老夫少妻,在当时不合礼法,故称野合。这大概是后人为维护孔子的名誉而作的解释。无论如何,在汉语中“野合”是个龌龊的字眼,野合而生之子历来为世人所轻贱。更糟的是孔子呱呱坠地不久,叔梁纥老先生就死了,寡妇孤儿,如何生活,史无记载。在那个时代,男子六十岁以上已算高寿,生儿育女早已力不从心,叔梁纥是“祷于尼丘得孔子”,心诚则灵,可见圣人的降生毕竟是有些灵异之处的。
            圣人的相貌大抵也是与众不同的。古人相面讲颅圆足方,颅圆象天,足方象地。孔子的头顶恰好相反:四面高中间低,呈“凹”字形。不过身高还是超出常人,“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由于父亲早亡,孔子早年贫贱,对这段经历,孔子并不讳言。当子贡称扬他多才多艺时,他这样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又说:“吾不试,故艺。”意思是:我年青时贫贱,为人作杂役,所以学会许多技能,但都属于卑微的工作。我不能为国家所用,所以学得一些技艺以谋生。正是因为有这些经历,使孔子产生平民意识,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和仁民爱物的政治思想,赢得后人的景仰。
            二、孔子的政治生涯坎坷多难,除了在鲁国做过三个月的代理宰相外,一生辗转于各诸侯国之间,而没有一个国君重用他。孔子自己作过这样的概括,叫作“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之间,三日不火食。”孔子一生怀才不遇,是因为他的仁政思想迂腐难行,不符合当时的政治需要,这是为学所累。还有一个原因是孔子名声太大,遭人畏忌,因而不为诸国所用,这是为名所累。其三是心高气傲,直道而行,不肯变通迂回,故难为诸侯所用,这是为气所累。我们不妨举例说明。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治国之道,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改日齐景公又问起政事,孔子回答说,为政之要在于节约财力。景公听了很高兴,准备赏赐田地给孔子。齐相晏婴进谏说:“儒生卖弄口舌,不可以约束;傲慢不恭,自以为是,不可以驱使;推崇丧礼,教人尽哀,使人民为厚葬死者而破产,不可以为风俗;四处游说,谋求俸禄,不可以掌国政。周王朝已经衰败,其礼乐制度废弃已久。如今孔子高冠博带,修饰仪容,崇尚繁琐虚伪的礼节,穷一生精力也学不会那套礼节,几代人也搞不懂他的学说。怎么能用这些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呢?”景公从此对孔子敬而远之,对孔子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怏怏返回鲁国。晏婴是有名的贤相,晏子的进言,切中儒学要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孔子政治主张的不合时宜,其遭到冷遇也就不足为奇了。卫灵公对孔子很敬重,曾给予他在鲁国执政时的俸禄。但卫国的大夫不喜欢孔子,有人向灵公说孔子的坏话,孔子惧而离开卫国去陈国,路过匡,差点被匡人杀掉,于是返回卫国。卫灵公与夫人同车出行,让宦者陪同,让孔子乘后面车子,招摇过市。孔子叹道:“我没见过人能象喜欢美色一样喜欢德高望重的人!”于是再次去卫居陈。陈国不安宁,孔子又返回卫国,卫灵公亲自远迎,但仍不用孔子。一次灵公问孔子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说:“祭祀方面的事我很擅长,带兵打仗嘛,没学过。”第二天灵公又与孔子闲聊,看见天上有大雁飞过,仰头凝视,不理孔子,孔子看出灵公有怠慢之意,便拜别灵公又去了陈国。这个事例说明三个问题:其一,在诸侯兼并、弱肉强食的时代,各国君主最关心的莫过于富国强兵,大国以此吞并小国,小国以此守城自保。卫灵公问兵革之事,孔子断然回以不知战阵,这样的儒士恐怕没有哪个国家肯重用,原因很简单:靠祭祀是不可能兴国的。其二,孔子名望很高,虽为布衣,却以帝王师自居,所以当国君不能以贵宾之礼相待时,他就辞别而去,不肯迁就,这恐怕也是他颠沛流离的原因之一吧。其三,孔门之徒言必称(夏、商、周)三代,以复古为理想,志大而疏略于事,不知兵法,不言货利,又清高孤傲,不肯屈己事人,所以走到哪都不受欢迎,这也是孔门虽然贤者众多,但显达者无几的原因。
            三、孔子被士大夫尊称圣人,主要由于他的博学多闻,而在老百姓看来,孔子也没什么了不起。一次在进入郑国的时候,孔子和弟子们走失,一个人站在东城门外张望。子贡向郑人打听,有人告诉他:“东门口有个人,脑门儿像尧,脖子像皋陶,肩像子产,腰以下比禹要短三寸,形容憔悴,有如丧家之狗。你要找的大概就是这个人吧?”子贡把这番话告诉孔子,孔子笑着说:“形状说得准不准倒不重要,说我像丧家之狗,是这样的!是这样的!”长沮、桀溺是两位隐士,并肩在耕田。孔子从那里路过,派子路去问路。两人得知是孔子问路,便对子路说:“世道污浊,就像洪水泛滥,难能改变现状?与其追随躲避恶人的人,还不如追随避世的人!”说罢,二人继续耕田。子路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见一位锄草的老人,就问:“您看见夫子了吗?”老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把他当夫子?”两位隐士、一位老农(其实这位丈人也是一位避世高人),都对孔子的言行不以为然,一则因对世道的看法不同,一则因他们都是自食其力者,而孔子对生产劳动十分鄙视,(弟子樊迟请学稼,被孔子斥之为小人)所以这些隐士对孔子颇有几分反感。当时的哲人智者对孔子则抱讽劝批评的态度。楚国的狂人接舆从孔子身边走过,一面唱道:“凤凰啊!凤凰!多么生不逢时!过去的时代无法挽回,以后的过失还可以补救。算了吧!算了吧!当今执政者的处境多么危险!”唱罢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孔子曾去周王室考察礼制,顺便拜访老予以求教,临别时老子送孔子一席话:“倚仗聪明才智,明察秋毫而喜欢议论是非的人,就离死不远了;博闻强记、宏辩滔滔、揭露别人罪恶的人,会有性命之忧。为人子者不可有这些缺点,为人臣者不可有这些缺点。”给孔子“上课”的还有一位“渔父”。这件事见于《庄子•渔父》:有一回孔子与弟子野游,林间休息,弟子们读书,孔子弹琴唱歌。这时有一位打鱼的老人从船上走下来,“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待琴曲结束,这位须眉交白的长者招子贡、子路到身边,指着孔子问:“那个人是干什么的?”子路回答:“他是鲁国的君子。”问:“姓什么?”答:“姓孔。”问:“孔氏以什么为业?”子贡答:“孔门之人性怀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问:“是国君吗?”答:“不是。”问:“是侯王的辅佐吗?”答:“不是。”于是老人笑着说:“仁倒是仁了,只怕是身不得安、心不免劳,唉!离道还远着哪!”说罢上船而去。子路子贡回头报告孔子,孔子推琴而起,说:“是圣人吧!”赶紧到水边去追。渔父正要撑竿行船,回头看见孔子,问道:“您有什么事吗?”孔子再拜而起,对渔父说:“孔丘自幼为学,到现在已经六十九岁,仍没有听到最高深的道理。刚才先生有所指教,敢不洗耳恭听!”渔父说:“你所研究的是关于人的事情。天子、诸侯、大夫、庶人,这四个阶层各安其位,互不相侵,这是治理国家的理想状态;如果四者的地位错乱,就会天下大乱。官治其职,人忧其事,就不会上下相欺凌。所以百姓以衣食为忧,官吏以职事为忧,大夫以爵禄为忧,诸侯以辅佐为忧,天予以治乱为忧。如今你既没有王侯的权势,又没有大臣的官职,而擅自制礼作乐,整顿人伦,教化民众,岂不是太多事了吗?好做大事变更常俗以显功名,叫做叨;垄断知识自以为是,叫做贪;见过不改,闻劝愈甚,叫做很;排除异己,不能兼容,叫做矜。你若能避免这四种弊病,才可能受教益。”孔子面带愁容叹道:“我游说诸国,一再受挫,不知错在哪里?”渔父凄然地说:“你真是难以醒悟!有人不喜欢自己的影子和脚印,就狂跑想消除影迹,结果跑得越远脚印越多,跑得越快影子越近,最后气绝而死。这个人不懂得处于阴暗中影子自然消失,静止不动脚印无从产生的道理,真是蠢到家了!你不能安分守己,远离祸患,而妄求于人,岂不是舍近求远吗?”
            在隐士高人那里,孔子态度谦恭,还能得到礼遇;然而在与大盗地对话中,孔子大失体面,几乎丢了性命。《庄子•盗跖》篇详尽记载了孔子历险受辱的情形: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的弟弟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盗跖。据说此人有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掠夺财物妇女,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孔子批评柳下季:“做父亲的要管好儿子,做兄长的要教育弟弟,你是当世有才之士,弟弟为盗而不管,我真为你羞愧。我要替你去说服他。”柳下季说:“如果儿子不服管教,弟弟不听劝告,既使有你这样的辩材,又能怎么样!况且我弟弟这个人心机百出,敢作敢为,其强横可以御敌,其雄辩可以饰非,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经常出言伤人,先生千万别去。”孔子不听,坚持去见盗跖。盗跖在大山南坡上与卒徒吃切细的人肝,听说孔子求见,怒发冲冠,对通报的人说:“告诉他:你戴着用树枝为骨的高冠,用死牛肋作的带子,不耕而食,不织而衣,胡言谬说,擅生是非,迷惑天下的君主,使学者忘本迷宗,妄作孝弟,以求取功名爵禄,真是罪大恶极,马上给我走!不然,把你的肝也做了下酒菜。”孔子不甘心,坚持求见,盗跖余怒未息,按剑瞋目,咆哮着说:“到我面前来!今天你说的话若顺我的心意就让你活着出去,否则就让你死在这里。”孔子说:“我听说天下有三种德性:相貌美好,人见人爱,这是上等德性;知晓天地,辨别万物,这是中等德性;勇悍果敢,聚众率兵,这是下等德性。人能有其中一德,便可称王称霸,而将军身兼三德,却被称作盗跖,我为将军感到遗憾。将军若肯听从我的劝告,我将作为您的使臣出使吴越晋楚齐鲁宋卫诸国,说服诸侯为将军建造几百里大的城郭,迁移几十万户人民,归您管辖,尊将军为诸侯,使天下太平,如何?”盗跖大怒道:“被利益诱惑和被言语打动,那只是平常之人罢了。长大美好,是我父母的遗传,你不夸我自己也知道。城广人众,又怎能长久占有?尧舜富有天下,子孙无立锥之地;商汤、周武王立为天子,而后世灭绝。岂不是利大之祸害?汤、武以来,天下大乱,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你推崇文、武之道(周武王、周文王),率领天下论辩之士,衣服造作,言行虚伪,以此迷惑国君,谋求富贵,这才是最大的盗,天下为什么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自称才士圣人,却到处流浪,不容于天下。黄帝为世所推崇,而涿鹿一战,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不能自爱;汤流放桀,武王伐纣,这不是以下犯上吗?有什么可崇拜的呢?至于伯夷、叔齐、介子推之类的所谓贤士高人,在我看来只是愚忠轻死之辈,而比干、伍子胥之徒,号为忠臣,剖腹沉江,不值得效法。人生短暂,转瞬即逝,不知及时行乐,怡情延命,却以空洞的说教追求永恒,真是不识时务,不明道理。你说的那套对我全无用处,你快走吧!”孔子对盗跖拜了两拜,一路小跑奔了出来,面如死灰,紧张得连马缰绳都拿不住。这些事例清楚地说明,孔予以仁义为纲,忠孝为本,礼乐为教的治国之术和克己复礼的政治理想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不仅在诸侯国那里行不通,在士大夫阶层和民间也不大受欢迎。司马迁评价孟子时说:“当是之时,天下方务于合从(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柯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史记•孟子列传》)这段话是对孔子、孟子政治上失败的最好注解。另一方面,孔子在整理古籍、传播知识、发扬文化、培育人才等方面的贡献与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特别是在知识分子道德人格修养方面的示范和影响,至今不衰。这就是孔子充满矛盾与传奇色彩的一生,集失败绝望与成功荣誉于一身的双重形象。他身后的无上荣耀补偿着生前的穷愁潦倒;他在近代已来的屡遭批判,自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及政治背景。无论如何,还原孔子的本来面目,才是当务之急,也应是夫子的心愿吧。
            四、春秋战国之际,儒、墨、道、法号称四大显学。四显之中,儒学为最。孔子是儒学创始人,求仕的失败没有影响他在教育上的成功,夫子弟子三千多,贤者七十二,在当时的确是无人能及。不过,弟子们因孔子而荣显者不多,因礼教而倒霉的倒有几个,最典型的是子路和颜回。子路在《论语》、《孔子世家》中出现频率差不多是最高的。此人孔武有力、敢作敢为、正直刚强、忠心不二。就是因为这些性格,孔子经常批评他,嫌他质野朴鄙;而子路也是唯一敢于对老师表示不满、提出质疑的弟子。关于这方面的事例有许多,限于篇幅,不作赘述。众所周知,子路死得很惨,被人乱剑砍成肉泥。事情很明显,明知卫君出走大势己去,偏要进城讨逆自投罗网,已是寡不敌众险象环生,却还顾及仪表,弃剑结缨,这等迂腐愚忠的思想行为显然是受孔子的影响。所以盗跖在斥责孔子时说:“予以甘辞说子路而使从之,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其卒之也……身菹于卫东门之上,是子教之不至也。”最得孔子赏识的是颜回。颜回安贫乐道,谦恭好学,聪慧贤达,完全符合老夫子的道德标准,所以孔子赞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住在穷街陋巷,过着乞丐般的生活,还能快乐无忧,这恐怕只有神仙才做得到。事实是,颜回因生活贫困潦倒,二十九岁头发就全白了,不久就死了。虽然孔子为之恸哭了一场,又有什么用呢?如果老师早劝这位贤者出去做事,还愁没有职位俸禄吗?何至于短命早死?孔子在评价弟子时也有过失误。子羽(澹台灭明)相貌丑陋,想拜孔子为师,孔子认为他资质差而给予冷遇。后来子羽自己研究学问,培养德行,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他到南方游学,有三百名弟子随行,名扬当世。孔子听说后后悔地说:“我通过言辞看人,结果错看了宰予;通过相貌取人,结果看错了子羽。”需要说明的是,孔子说错看了宰予是反面的,他原以为宰予能言善辩,是可塑之材,后来发现他白天睡觉,就骂他是朽木粪土,不堪造就。其实孔子贬斥宰予的真正原因是宰予反对老师三年守孝的规矩,认为这是不近人情的虚伪做法。这正说明宰予是个求真务实、不随波逐流的君子,孔子对宰予的看法当然是错误的。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调研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上篇)
  •     说道孔子,总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并非笔者不知崇圣尊贤,而是历代统治者总是把孔老夫子当作政治斗争的工具,或捧之上天,或贬之入地,玩笑开得不成体统,所以才生出这种感觉。经过上世纪初“打倒孔家店”和七十年代“批林批孔”,孔孟之道名声扫地,代之而起的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儒学大受冷落,几乎销声匿迹。然而近年来,老祖宗们又被国人记起,继“戏说乾隆”、“水煮三国”之后,说孔道孟、解老释庄者一起亮相,一派国学复兴的气象。感动之余,也来凑个热闹。
            偶读《史记•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老夫子及其弟子的音容笑貌如在目前。只有除去后人强加于他们头上的神圣光环,才能真正了解先哲的思想与智慧、欢乐与痛苦。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杰出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个失败的政治活动家;他聚徒讲学,培养出当时最优秀的人才。孔子有徒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可谓盛况空前。然而孔子的学说在当时曾受到许多批评和反对,老子、庄子、墨子都不赞同他的理论,孔子生前也遭遇过冷嘲热讽。了解这些情况,对于真正了解孔子和他倡导的儒学是有帮助的。
            一、大凡圣哲,其出身与经历似乎总有些与众不同。孔子被封为万世师表,但他的出生并不伟大,简直就是屈辱。“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据考证叔梁纥先生与颜氏女野合时已是六十大几的老头子,老夫少妻,在当时不合礼法,故称野合。这大概是后人为维护孔子的名誉而作的解释。无论如何,在汉语中“野合”是个龌龊的字眼,野合而生之子历来为世人所轻贱。更糟的是孔子呱呱坠地不久,叔梁纥老先生就死了,寡妇孤儿,如何生活,史无记载。在那个时代,男子六十岁以上已算高寿,生儿育女早已力不从心,叔梁纥是“祷于尼丘得孔子”,心诚则灵,可见圣人的降生毕竟是有些灵异之处的。
            圣人的相貌大抵也是与众不同的。古人相面讲颅圆足方,颅圆象天,足方象地。孔子的头顶恰好相反:四面高中间低,呈“凹”字形。不过身高还是超出常人,“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由于父亲早亡,孔子早年贫贱,对这段经历,孔子并不讳言。当子贡称扬他多才多艺时,他这样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又说:“吾不试,故艺。”意思是:我年青时贫贱,为人作杂役,所以学会许多技能,但都属于卑微的工作。我不能为国家所用,所以学得一些技艺以谋生。正是因为有这些经历,使孔子产生平民意识,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和仁民爱物的政治思想,赢得后人的景仰。
            二、孔子的政治生涯坎坷多难,除了在鲁国做过三个月的代理宰相外,一生辗转于各诸侯国之间,而没有一个国君重用他。孔子自己作过这样的概括,叫作“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之间,三日不火食。”孔子一生怀才不遇,是因为他的仁政思想迂腐难行,不符合当时的政治需要,这是为学所累。还有一个原因是孔子名声太大,遭人畏忌,因而不为诸国所用,这是为名所累。其三是心高气傲,直道而行,不肯变通迂回,故难为诸侯所用,这是为气所累。我们不妨举例说明。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治国之道,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改日齐景公又问起政事,孔子回答说,为政之要在于节约财力。景公听了很高兴,准备赏赐田地给孔子。齐相晏婴进谏说:“儒生卖弄口舌,不可以约束;傲慢不恭,自以为是,不可以驱使;推崇丧礼,教人尽哀,使人民为厚葬死者而破产,不可以为风俗;四处游说,谋求俸禄,不可以掌国政。周王朝已经衰败,其礼乐制度废弃已久。如今孔子高冠博带,修饰仪容,崇尚繁琐虚伪的礼节,穷一生精力也学不会那套礼节,几代人也搞不懂他的学说。怎么能用这些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呢?”景公从此对孔子敬而远之,对孔子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怏怏返回鲁国。晏婴是有名的贤相,晏子的进言,切中儒学要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孔子政治主张的不合时宜,其遭到冷遇也就不足为奇了。卫灵公对孔子很敬重,曾给予他在鲁国执政时的俸禄。但卫国的大夫不喜欢孔子,有人向灵公说孔子的坏话,孔子惧而离开卫国去陈国,路过匡,差点被匡人杀掉,于是返回卫国。卫灵公与夫人同车出行,让宦者陪同,让孔子乘后面车子,招摇过市。孔子叹道:“我没见过人能象喜欢美色一样喜欢德高望重的人!”于是再次去卫居陈。陈国不安宁,孔子又返回卫国,卫灵公亲自远迎,但仍不用孔子。一次灵公问孔子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说:“祭祀方面的事我很擅长,带兵打仗嘛,没学过。”第二天灵公又与孔子闲聊,看见天上有大雁飞过,仰头凝视,不理孔子,孔子看出灵公有怠慢之意,便拜别灵公又去了陈国。这个事例说明三个问题:其一,在诸侯兼并、弱肉强食的时代,各国君主最关心的莫过于富国强兵,大国以此吞并小国,小国以此守城自保。卫灵公问兵革之事,孔子断然回以不知战阵,这样的儒士恐怕没有哪个国家肯重用,原因很简单:靠祭祀是不可能兴国的。其二,孔子名望很高,虽为布衣,却以帝王师自居,所以当国君不能以贵宾之礼相待时,他就辞别而去,不肯迁就,这恐怕也是他颠沛流离的原因之一吧。其三,孔门之徒言必称(夏、商、周)三代,以复古为理想,志大而疏略于事,不知兵法,不言货利,又清高孤傲,不肯屈己事人,所以走到哪都不受欢迎,这也是孔门虽然贤者众多,但显达者无几的原因。
            三、孔子被士大夫尊称圣人,主要由于他的博学多闻,而在老百姓看来,孔子也没什么了不起。一次在进入郑国的时候,孔子和弟子们走失,一个人站在东城门外张望。子贡向郑人打听,有人告诉他:“东门口有个人,脑门儿像尧,脖子像皋陶,肩像子产,腰以下比禹要短三寸,形容憔悴,有如丧家之狗。你要找的大概就是这个人吧?”子贡把这番话告诉孔子,孔子笑着说:“形状说得准不准倒不重要,说我像丧家之狗,是这样的!是这样的!”长沮、桀溺是两位隐士,并肩在耕田。孔子从那里路过,派子路去问路。两人得知是孔子问路,便对子路说:“世道污浊,就像洪水泛滥,难能改变现状?与其追随躲避恶人的人,还不如追随避世的人!”说罢,二人继续耕田。子路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见一位锄草的老人,就问:“您看见夫子了吗?”老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把他当夫子?”两位隐士、一位老农(其实这位丈人也是一位避世高人),都对孔子的言行不以为然,一则因对世道的看法不同,一则因他们都是自食其力者,而孔子对生产劳动十分鄙视,(弟子樊迟请学稼,被孔子斥之为小人)所以这些隐士对孔子颇有几分反感。当时的哲人智者对孔子则抱讽劝批评的态度。楚国的狂人接舆从孔子身边走过,一面唱道:“凤凰啊!凤凰!多么生不逢时!过去的时代无法挽回,以后的过失还可以补救。算了吧!算了吧!当今执政者的处境多么危险!”唱罢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孔子曾去周王室考察礼制,顺便拜访老予以求教,临别时老子送孔子一席话:“倚仗聪明才智,明察秋毫而喜欢议论是非的人,就离死不远了;博闻强记、宏辩滔滔、揭露别人罪恶的人,会有性命之忧。为人子者不可有这些缺点,为人臣者不可有这些缺点。”给孔子“上课”的还有一位“渔父”。这件事见于《庄子•渔父》:有一回孔子与弟子野游,林间休息,弟子们读书,孔子弹琴唱歌。这时有一位打鱼的老人从船上走下来,“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待琴曲结束,这位须眉交白的长者招子贡、子路到身边,指着孔子问:“那个人是干什么的?”子路回答:“他是鲁国的君子。”问:“姓什么?”答:“姓孔。”问:“孔氏以什么为业?”子贡答:“孔门之人性怀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问:“是国君吗?”答:“不是。”问:“是侯王的辅佐吗?”答:“不是。”于是老人笑着说:“仁倒是仁了,只怕是身不得安、心不免劳,唉!离道还远着哪!”说罢上船而去。子路子贡回头报告孔子,孔子推琴而起,说:“是圣人吧!”赶紧到水边去追。渔父正要撑竿行船,回头看见孔子,问道:“您有什么事吗?”孔子再拜而起,对渔父说:“孔丘自幼为学,到现在已经六十九岁,仍没有听到最高深的道理。刚才先生有所指教,敢不洗耳恭听!”渔父说:“你所研究的是关于人的事情。天子、诸侯、大夫、庶人,这四个阶层各安其位,互不相侵,这是治理国家的理想状态;如果四者的地位错乱,就会天下大乱。官治其职,人忧其事,就不会上下相欺凌。所以百姓以衣食为忧,官吏以职事为忧,大夫以爵禄为忧,诸侯以辅佐为忧,天予以治乱为忧。如今你既没有王侯的权势,又没有大臣的官职,而擅自制礼作乐,整顿人伦,教化民众,岂不是太多事了吗?好做大事变更常俗以显功名,叫做叨;垄断知识自以为是,叫做贪;见过不改,闻劝愈甚,叫做很;排除异己,不能兼容,叫做矜。你若能避免这四种弊病,才可能受教益。”孔子面带愁容叹道:“我游说诸国,一再受挫,不知错在哪里?”渔父凄然地说:“你真是难以醒悟!有人不喜欢自己的影子和脚印,就狂跑想消除影迹,结果跑得越远脚印越多,跑得越快影子越近,最后气绝而死。这个人不懂得处于阴暗中影子自然消失,静止不动脚印无从产生的道理,真是蠢到家了!你不能安分守己,远离祸患,而妄求于人,岂不是舍近求远吗?”
            在隐士高人那里,孔子态度谦恭,还能得到礼遇;然而在与大盗地对话中,孔子大失体面,几乎丢了性命。《庄子•盗跖》篇详尽记载了孔子历险受辱的情形: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的弟弟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盗跖。据说此人有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掠夺财物妇女,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孔子批评柳下季:“做父亲的要管好儿子,做兄长的要教育弟弟,你是当世有才之士,弟弟为盗而不管,我真为你羞愧。我要替你去说服他。”柳下季说:“如果儿子不服管教,弟弟不听劝告,既使有你这样的辩材,又能怎么样!况且我弟弟这个人心机百出,敢作敢为,其强横可以御敌,其雄辩可以饰非,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经常出言伤人,先生千万别去。”孔子不听,坚持去见盗跖。盗跖在大山南坡上与卒徒吃切细的人肝,听说孔子求见,怒发冲冠,对通报的人说:“告诉他:你戴着用树枝为骨的高冠,用死牛肋作的带子,不耕而食,不织而衣,胡言谬说,擅生是非,迷惑天下的君主,使学者忘本迷宗,妄作孝弟,以求取功名爵禄,真是罪大恶极,马上给我走!不然,把你的肝也做了下酒菜。”孔子不甘心,坚持求见,盗跖余怒未息,按剑瞋目,咆哮着说:“到我面前来!今天你说的话若顺我的心意就让你活着出去,否则就让你死在这里。”孔子说:“我听说天下有三种德性:相貌美好,人见人爱,这是上等德性;知晓天地,辨别万物,这是中等德性;勇悍果敢,聚众率兵,这是下等德性。人能有其中一德,便可称王称霸,而将军身兼三德,却被称作盗跖,我为将军感到遗憾。将军若肯听从我的劝告,我将作为您的使臣出使吴越晋楚齐鲁宋卫诸国,说服诸侯为将军建造几百里大的城郭,迁移几十万户人民,归您管辖,尊将军为诸侯,使天下太平,如何?”盗跖大怒道:“被利益诱惑和被言语打动,那只是平常之人罢了。长大美好,是我父母的遗传,你不夸我自己也知道。城广人众,又怎能长久占有?尧舜富有天下,子孙无立锥之地;商汤、周武王立为天子,而后世灭绝。岂不是利大之祸害?汤、武以来,天下大乱,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你推崇文、武之道(周武王、周文王),率领天下论辩之士,衣服造作,言行虚伪,以此迷惑国君,谋求富贵,这才是最大的盗,天下为什么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自称才士圣人,却到处流浪,不容于天下。黄帝为世所推崇,而涿鹿一战,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不能自爱;汤流放桀,武王伐纣,这不是以下犯上吗?有什么可崇拜的呢?至于伯夷、叔齐、介子推之类的所谓贤士高人,在我看来只是愚忠轻死之辈,而比干、伍子胥之徒,号为忠臣,剖腹沉江,不值得效法。人生短暂,转瞬即逝,不知及时行乐,怡情延命,却以空洞的说教追求永恒,真是不识时务,不明道理。你说的那套对我全无用处,你快走吧!”孔子对盗跖拜了两拜,一路小跑奔了出来,面如死灰,紧张得连马缰绳都拿不住。这些事例清楚地说明,孔予以仁义为纲,忠孝为本,礼乐为教的治国之术和克己复礼的政治理想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不仅在诸侯国那里行不通,在士大夫阶层和民间也不大受欢迎。司马迁评价孟子时说:“当是之时,天下方务于合从(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柯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史记•孟子列传》)这段话是对孔子、孟子政治上失败的最好注解。另一方面,孔子在整理古籍、传播知识、发扬文化、培育人才等方面的贡献与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特别是在知识分子道德人格修养方面的示范和影响,至今不衰。这就是孔子充满矛盾与传奇色彩的一生,集失败绝望与成功荣誉于一身的双重形象。他身后的无上荣耀补偿着生前的穷愁潦倒;他在近代已来的屡遭批判,自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及政治背景。无论如何,还原孔子的本来面目,才是当务之急,也应是夫子的心愿吧。
            四、春秋战国之际,儒、墨、道、法号称四大显学。四显之中,儒学为最。孔子是儒学创始人,求仕的失败没有影响他在教育上的成功,夫子弟子三千多,贤者七十二,在当时的确是无人能及。不过,弟子们因孔子而荣显者不多,因礼教而倒霉的倒有几个,最典型的是子路和颜回。子路在《论语》、《孔子世家》中出现频率差不多是最高的。此人孔武有力、敢作敢为、正直刚强、忠心不二。就是因为这些性格,孔子经常批评他,嫌他质野朴鄙;而子路也是唯一敢于对老师表示不满、提出质疑的弟子。关于这方面的事例有许多,限于篇幅,不作赘述。众所周知,子路死得很惨,被人乱剑砍成肉泥。事情很明显,明知卫君出走大势己去,偏要进城讨逆自投罗网,已是寡不敌众险象环生,却还顾及仪表,弃剑结缨,这等迂腐愚忠的思想行为显然是受孔子的影响。所以盗跖在斥责孔子时说:“予以甘辞说子路而使从之,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其卒之也……身菹于卫东门之上,是子教之不至也。”最得孔子赏识的是颜回。颜回安贫乐道,谦恭好学,聪慧贤达,完全符合老夫子的道德标准,所以孔子赞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住在穷街陋巷,过着乞丐般的生活,还能快乐无忧,这恐怕只有神仙才做得到。事实是,颜回因生活贫困潦倒,二十九岁头发就全白了,不久就死了。虽然孔子为之恸哭了一场,又有什么用呢?如果老师早劝这位贤者出去做事,还愁没有职位俸禄吗?何至于短命早死?孔子在评价弟子时也有过失误。子羽(澹台灭明)相貌丑陋,想拜孔子为师,孔子认为他资质差而给予冷遇。后来子羽自己研究学问,培养德行,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他到南方游学,有三百名弟子随行,名扬当世。孔子听说后后悔地说:“我通过言辞看人,结果错看了宰予;通过相貌取人,结果看错了子羽。”需要说明的是,孔子说错看了宰予是反面的,他原以为宰予能言善辩,是可塑之材,后来发现他白天睡觉,就骂他是朽木粪土,不堪造就。其实孔子贬斥宰予的真正原因是宰予反对老师三年守孝的规矩,认为这是不近人情的虚伪做法。这正说明宰予是个求真务实、不随波逐流的君子,孔子对宰予的看法当然是错误的。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调研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