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7年  /  第四期

第四期

  • (民俗风情)呼和浩特地区的民间民俗歌舞
  •         说起民间民俗歌舞,人们就会想到每年的春节、元宵及庙会期间的民间杂耍。
            呼和浩特地区民间杂耍,主要包括中幡、太平鼓、舞龙、舞狮、高跷、秧歌、大头宝宝、抬阁、脑阁、跑旱船、霸王鞭等。这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歌舞,在呼和浩特地区源远流长。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包括庙会在内的好多欢庆节日和杂耍有名无实,现在只保留了旅游景点、春节、元宵灯会和个别庙会。庆典活动虽然减少了,但在庆典活动中的杂耍项目却有增无减。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在群众中是根深蒂固的。
            “国泰平安,时移岁转,春光明媚艳阳天。只听得锣鼓喧天,又见儿童欢天喜地、妇女争妍,却原来是庙会重兴第二年”。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庙会,既有佛的节日,又有道的节日,同时还有源于原始信仰的遗俗。作为民族信仰及心理素质集中反映的风土习俗,在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领域中植根很深,这些传统习俗是全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研究、认识一些民间民俗歌舞所反映的民族生活、文化特征及审美心理,无论对人、对事或对社会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国泰民安是所有国人共有的祈盼。
            古老的呼和浩特地区是最早进入华夏文化区域的地区之一,地处中国正北方,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同时也是内地与北方各游牧民族的一个交融点,它始终是南北各族人民的重要集贸中心,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据史书记载,从战国时赵国建云中城始,包括匈奴人在内的北方少数民族就迁入阴山地区,和原驻民共同生产、劳动,创造并发展了大青山及呼和浩特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汉以后,特别是进入唐朝,又有大量的突厥、靺鞨、室韦、契丹和回纥、吐浑等民族又迁入这一地区,组成了新的群体。辽时扩建丰州城,明时阿拉坦汗在丰州城旧址建库库和屯,以及后来的迁址现呼和浩特和清时新建绥远城看,呼和浩特地区自战国始,一直是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所以历史上,大青山及呼和浩特地区是繁荣发达的地方,同时也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区域。由于历史、地理条件的促成,这里便形成了民族交汇、文化交流、吸收和融汇的中心。从和林格尔汉代壁画的舞乐喧阗便可说明这一问题。所以民族之间只要有交往,不管是处于战争状态还是和平状态,彼此的文化或迟或早,总要发生交流和相互影响、交融的现象,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就是现在,在一些演艺界,也还是经常发生相互借鉴融汇的现象。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山西晋剧名家田桂兰来呼和浩特演出时,曾观看鄂尔多斯舞蹈,回去后就在演《打神告庙》这出戏的舞蹈动作中鉴借了鄂尔多斯舞蹈。所以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精华结晶,是代表中国各民族利益的大文化,故而博大精深。
         呼和浩特地区的民间舞蹈文化就是在民族间的接触、交流后出现的相互吸收和融合的结晶体,如舞狮、舞龙、高跷、旱船、灯舞、灯会、民间社火等形式,在中国北方普遍流传。当然,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各自地区的民俗、文化差别,各随自身的需要取对方的相应成份。确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但大同小异。
            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舞蹈文化在呼和浩特地区的交流和渗透,共同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歌舞艺术的发展,兼容并采,形成了独有的特色,这一事实说明,呼和浩特地区在历史上就是北方各民族的文化中心,这里的歌舞文化不但有内地的因素,同时也有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因素,所以呼和浩特地区的民间民俗歌舞文化是民族友谊团结的象征。它是多方面吸收外来文化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民间民俗歌舞的形式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它的内容同样也是一个深邃、广阔的世界。如前所述,呼和浩特地区由于综合了南北的习俗和文化影响,各种民间艺术更是独具资质、风格各异。然而在长期的流传中,由于地方风土人情的薰陶,也形成了本地区共同具有的风采神韵,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力的美:敦厚、质直、深沉、稳健,也有明快豪放、机敏、矫捷。这和民间歌舞与武术的结合,或是本身就带有习武锻炼的功能是分不开的。如舞龙舞狮等,它们给人以美的享受,也给人以力的鼓舞。民间民俗歌舞不仅仅反映生活,也在创造生活,它们是民族性格的写照,反转来又在培养成民族性格的诸因素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呼和浩特地区的民间民俗歌舞,是伴随着民间节日和各种庙会而传承的。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破除迷信和破四旧的新思想的冲击,个别寺庙虽有庙会,但无大型庆典活动。所以,庙会(除昭君庙会)基本不复存在了,节日庆典也只保留了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几个,呼和浩特地区保留有庆典活动的节日也只有春节和元宵了。所以在此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只介绍元宵节、庙会以及元宵节和庙会中表演的舞龙、舞狮、高跷等民间杂耍。
    元宵
            每年的阴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一年明月打头圆”,阴历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夜、霄同义,上元之夜便是元夜,即为元宵。其间赏灯之盛况最为佳绝,历久不衰,形成灯节。
            元宵节,始于东汉佛教传入之时,是佛事形式的一种。但从我国各地灯节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来看,除少数地区如青海、西藏等地喇嘛寺庙中的“局阿曲巴”尚有供佛等内容外,多数地区已完全是一种节令习俗活动,和佛教信仰并无多大联系。这一习俗很可能与原生民对火的崇拜有关,而后演变发展下来,就完全成为一个全民同庆的欢乐节日了。
            元宵节,始为一日,唐玄宗时改在正月十四至十六为三日;宋代又改从阴历十四至十八为五日;到了明代从正月初八开始至十八看灯,长达十一日;清代为阴历正月初八上灯,十三试灯,十五正灯,十八落灯。元宵节也从最初的祭祀演变为隆重热烈、异彩纷呈的娱乐节日了。
            元宵节看灯,是男女老幼最为开心之事了。“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由明清延续至今,大青山及呼和浩特地区的元宵节极为隆重。包括农村,几乎是家家参与、人人看灯,尤其是十三、十四、十五三个晚上,街面上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再加上穿着戏装的高跷队、旱船、舞龙、舞狮、大头宝宝、秧歌队等,并配有乐队、唢呐班,箫鼓声闻宛如仙乐下凡,吸引着男女老少,穿街走巷拥挤不堪。
            呼和浩特地区的花灯品种很多,制作精美。有三星、五星、八仙、聚宝盆、西瓜、草虫、金鱼、楼船灯,用纱、绢制作的纱灯和巨型华灯,用玻璃制作的宫灯等等,另外还有一种制作精妙的“走马灯”(“走马灯”外罩灯笼,灯内蜡烛上方有一纸风轮,蜡烛点燃,空气遇热膨胀上升,引发灯内空气持续对流,推动风轮旋转,带动连在轮轴上的灯笼转动,笼面上画着姿态各异的骏马疾驰,犹如万马奔腾)。
            近几年,呼和浩特地区的元宵节,办的是一年比一年好,灯笼运用现代化手段,配以声、光、电,使得龙灯能穿云破雾活灵活现,当人们拍照时,只要照相机灯光一闪,龙便会眨眼、摇头、喷火,真是巧夺天工。观者无不称奇叫绝。游泳的金鱼灯在灯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艳丽夺目。还有“百鸟朝凤灯”、“九曲黄河灯”、“百花迎龙灯”,飞机火箭灯、人造卫星、飞船、宇宙灯等,灯节期间,上万游人不绝,盛况空前。正是“箫鼓声中花似雾,绮罗影里人如鹫”,现在的元宵节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地区的一大游艺盛节。
    庙会
            庙会,最早见于《元史祭祀志》“世祖至元七年,以帝师八思巴之言,于大明殿御座上置白伞盖依,顶用苏段、泥金书梵字于其上,谓镇伏邪魔护安国刹。自后没岁二月十五日,于大明殿启建白伞盖佛事,用诸色仪仗社直,迎引伞盖,周游皇城内外,云以众生拔除不祥,导迎福祉。——凡执役者,皆官给铠甲袍服器仗,俱以鲜丽整齐为尚,珠玉金绣、装束奇巧、首尾排列三十余里。都城士女,闾阎聚观。——帝师僧众做佛事,至十六日罢敬。岁以为常,谓之游皇城”。《元史•泰定帝本纪》载:“(泰定元年二月)甲子,作佛事,命僧百八人及倡优百戏,导帝师游京城。”又明代蒋一葵著《长安客话》中讲:“朝阳门外有古庙(东岳庙),以祀东岳天齐圣帝。桂枝红光,像位崇严,为城东行宫第一,累朝岁时数秀,编庙户守之,三月二十八日圣帝诞辰,民间盛陈鼓幡幅,群迎以往,行者塞路。”可见庙会,起码始于元、明。
            庙会,在旧社会全国各地都很盛行。中国的旧节日,多与宗教寺庙有关,所以凡在寺庙举办的一切庆典活动,都叫庙会。呼和浩特地区过去因寺庙多,故称召城。所以庙会也多。如每年的初四到十五的财神庙会、二月十九的观音庙会、四月初八的奶奶庙会、五月十三的老爷庙会、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的城隍出巡庙会……。每逢庙会,善男信女们都要进庙磕头许愿,祭拜神灵、求子祈雨、庆祝丰收等。
            庙会,一般为三日,第一天为起会,如有戏剧参与也叫起唱,第二日为正日、正会、正唱,第三日叫末会、末唱。
            庙会期间,有唱戏的、杂耍的、叫卖的、赶会的等等,热闹非凡。参与者除少数为挣钱外,多为自愿。如《燕京岁时记过会》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过会者(亦指逛庙会),乃京师游手、扮作开路,中幡、杆粗、官儿、五虎棍、跨鼓、花鼓、高跷、秧歌、什不闲(莲花落)、耍坛子、耍狮子之类,如遇城隍出巡及各种庙会等,随地演唱,观者如堵,最易生事。如遇金吾之贤者,则出示禁之。”另据民社写的《北京指南》载:“走会又名武会,为民间最热闹之杂戏,亦即民间有系统之艺术,各种歌舞技艺,五花八门,均有活泼之精神,表演各种艺术均极精彩,于民间艺术中占有雄厚的实力,每逢山坛庙等开会时,或一村一处有典庆时,皆举行走会,而城各村亦有例年行之者。——各会组织多系耗财买脸,故需富家子弟担任设备,而角色因嗜好随趋,多有不顾身家而参加者,其热心艺术之精神,殊可佳矣”。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宗教迷信活动逐渐减少,呼和浩特地区的庙会也在发展变迁,由原来的带有宗教迷信活动内容的庙会,演变成现在的以娱乐为主兼以经贸参与的各民族热爱的民间活动。如近几年市政府主持举办的“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就是这样。
            庙会的出演情况,早年有固定格式:
            一为门幡,二为太狮,三为报事灵童,四为中幡,五为跨鼓会(系十余大汉系大鼓于颈,击之,又系铛者数人,尚有小童十六,场所拿去,各执小钹,堆以天下太平四字,又以小钹辗转互济,有“旧杂办”、“新杂办”之名,看似乱击,实有法度),六为皇杠(置旅铃于上,以长木杆穿其中,两人荷之,动摇掀簸,群儿在前作劫纲贼,棍棒拳脚下,口呼打,后为扛箱官。这一娱乐形式,呼和浩特托克托县有保留),七为高跷会,八为脑阁,九为抬阁,十为秧歌,十一为花鼓队,十二为旱船,十三为霸王鞭,十四为大乐会(唢呐队),十五为护驾会,并且出场时还有说道,先锣鼓敲打一曲前奏之后,唱着入场。如:一进门,喜气升,天地两边挂红灯,这个秧歌谁来唱?门幡弟兄先上场。又如:一讫载烟袋,三讫节开,我把秧歌重安排,下一班秧歌该谁唱?高跷弟兄们走上来……
    杂耍
            太平鼓。《百戏竹枝词•太平鼓》云:“形圆平覆以高丽纸(或驴、牛皮)下垂十余铁环,击之则环声相应,曲名《太平年》,农人元夜之乐也”。太平鼓可容十五六人同时敲击。这一活动一般在春节前后,顾名思义为求太平而打太平鼓。此一习俗呼和浩特各村都有。古有诗曰:句丽画纸黑连环,春鼓声中不夜天;怪道灯街杖农乐,歌声已是《太平年》。
            中幡。中幡分大小两种,小幡在前,大幡在后。大幡高四、五丈,用上等木材为杆,杆顶饰以龙头,悬幡于吻。幡宽三、四尺,四周镶锦绣缨络,幡顶缀挂小旗、小灯笼、铃铛等物,同时由杆顶垂挂长绳数条,四周四人撷着,恐其歌侧。幡重约百斤,由一人持杆边行边耍,用力向上掷,或落于背上、或落于肩上、或落于肘上、颈上,最难者为落在额、鼻或牙齿上,惊险万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耍中幡为民间娱乐活动之必备节目。
            舞狮。这一民间民俗舞蹈,是流行于全国各地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杂耍之一。据《百戏竹枝词•狮子滚绣球》载:“以羊毛饰以狮型,人披之,滚球跳舞。毛羽狻猊碧间金,绣球落处舞嶙峋,方山寄语休心悸,皮相原来不吼人”有《北平的百戏》“狮子共有两种,一为太狮,二为少狮。太狮是用绸子绣绒等做一个大狮子头和一个狮子的身躯。由一人持头,将足露出代表狮子的前腿。另一人伏在狮子套内将足代表后腿。狮子头上多有铃铛,一边协助跳舞的兴趣,太狮通常是一对,另外更有一人提锣在一边号令。如同遇见河桥要戏水,遇见山必要跳上。少狮是小型狮子,通常仅用一人藏伏在内”。
            中国分南狮、北狮。南狮主要以广东、福建的狮舞著称,其貌玲珑足透,动作灵活多样,能踩桩、能上房,堪称江南一绝。北狮主要以山西、河北、陕西的舞狮为主,其狮制作要比南狮粗糙,但有兽中之王的风范。文的动作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武的动作有登高、跌扑、腾、挪等。呼和浩特地区的舞狮,主要以太平庄、毫沁营的狮舞为主,属于北狮的范畴,在技巧上有滚绣球、过晃板、上楼台、跨三山、出洞、下山、嬉戏采青等。
            踩高跷。踩高跷在民间也流传很久了,《隋书•音乐志》记载了一件南齐宫廷表演百戏的节目单,其中就有“长跷”等数十种之多。《旧唐书•音乐志》云:“梁有长跷伎、掷倒伎、跳剑伎——今并存。”《百戏竹枝词•扎高脚》云:“农人扮村公村母,以木柱各二,约三尺,缚踏脚下,几乎长一身半矣。所唱秧歌类”“——村公村母扮村村,屐齿双移四柱均;高脚相看身有半,要知原不是长人”《都门小记》有“高跷,其木约长三四尺,履平地如飞,多十四五小儿为主,间屈一足于背,以木向上,以一木而趋,仍以手相搏,被诸险势,或自投开两胯,横生其足,平坐于地,将起,但耸身一跃,已相率急走,不俟少立,始能举步。”踩高跷也是社火节日的一项重要活动,讲究很多,如踩街、拜庙、迎喜神都需要高跷队参与。
            呼和浩特地区的踩高跷非常盛行,其风格粗狂,内容复杂,跷腿高,表演难度大,参与人数多(可达上百人),堪称一绝。特别是原呼和浩特郊区以及毕克齐、托县的高跷参有武术套路,以武跷著称,难度很大,绝活也很多,如大跨步、单跳眼、前滚翻、后跌子、放八叉、跨转式、上高桌表演,令人胆战心惊,十分精彩。还有一种是文跷,就是踩高跷者都扮成戏剧人物上街表演,一般都取材于《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白蛇传》等故事。走街时其队形为双行,插花对扭,边扭边走。场地表演时(俗称打场子),花样较多,一般有“大八字”、“卷白菜”、“压葫芦”、“五莲灯”等,同时还配以音乐边舞边唱。唱腔多用“娘娘腔”或“道情”。每当农历正月十五前后,各地的高跷队都穿上各式戏剧服装,化装成各种脸谱,伴随着锣鼓唢呐声的节奏,和“狮子”“龙灯”“旱船”“秧歌”等出现在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因其高人一节,所以表演的节目特别引人注目。有的动作惊险、有的表演十分幽默诙谐,令观者捧腹大笑。
            舞龙灯。过去每逢春节、元宵节及其他喜庆日子或庙会,呼和浩特地区都有舞龙灯的娱乐活动。舞龙灯,也叫耍龙灯,是一种民间民俗舞蹈,历史悠久、形式多样。
            舞龙灯这个民间习俗起源于古代人们对龙的崇拜。古人视龙为能呼风唤雨、驱魔消灾降福的神物,舞龙灯就是为了祈祷神龙的保佑,希望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关于舞龙灯,史书多有记载,如唐代文学家张说有“龙街火树千灯艳”的诗句,宋辛弃疾有“风箫声动,一夜鱼龙舞”的名句。《清稗类钞》中讲:“十五为灯节,夜悬看灯或如鸟兽、或如花果、悉以白纱制作,上加彩绘。有一灯为龙型,长约十五尺,支以十竿,太监十九执之,又一监在前执一灯球,取龙珠之意。各处音乐齐奏,灯光月色交相辉映,并放花炮,以夜间露重,则有木屋,可移动,孝钦率宫眷坐于中,观之。放数时,夹以鞭炮,此夜乃新年之结局也”。又《百戏竹枝词•龙灯斗》有:“屈曲随人匹练斜,春灯影里动金蛇;烛龙神物传山海,浪说红云露爪牙”。可见舞龙灯无论在宫廷或民间,都有其深厚之根基。
            呼和浩特的龙灯,一般用纸、纱、或布糊制而成。龙身内点燃蜡烛地称为“龙灯”。
            舞龙时,阵势要摆好,有一红球领先引龙起舞,龙摇头摆尾,千方百计抢红球,因而有盘、翻、滚、游、跳、咬、戏、踏等几十个套路。舞龙时,还有锣鼓唢呐伴奏,场面极为热闹。套路之外,还有许多舞技,如“二龙戏珠”、“百龙出洞”、“猛龙过江”、“金龙蹈海”、“海底捞月”、“二龙出水”等等,技技相套,结构紧凑。
            在元宵日,龙灯要挨家挨户恭贺新禧,这时各家各户放鞭炮,迎龙进院,俗称“接青龙”,这时舞龙的人便在院中舞上一会儿,此时主人一般都会赏钱,如户主吝啬不给,龙灯便倒退出门,俗称“倒拔龙”,这时不吉利的兆头。
            关于龙灯的制作,到明清,技艺已趋成熟,龙头金角红舌,绿眼紫须,制作十分精良。龙身有许多节,每节间距约1.5米,节数不等,但多数为单数,意图吉利,有的多达29节。此间舞龙的场面也更加盛大。
            呼和浩特地区的龙灯习俗,非常普及,遍布各乡各镇,凡是千人以上的村庄都有舞龙灯的习惯。不塔气的“二龙戏珠”、察素齐的“七龙闹元宵”、托克托县在舞龙前还设置了“布云娃娃”引龙出场的景象,气势都十分壮观。
            九曲灯。是为游九曲设置的。这一娱乐活动主要在元宵节出现。明《帝京景物略》有这样的记载:九曲“门径曲转,藏三四里,入者如不得经,即迷不出,曰‘九曲黄河灯’也”。
            “九曲阵”乃兵家布阵图,《封神演义》中有道家相斗,设“九曲阵”和“三霄娘娘(云霄、碧霄、琼霄)巧摆黄河九曲阵”之说,以后道家以灯设“九曲阵”祭祖,以“九宫八卦”“连环进退”曲尽造化之奇,抉尽神仙之谜,包藏天地之妙,漫迷日月,销魂灭魄的险恶阵势。后演变成大型游乐活动。“九曲阵”在明长城的东端老龙头上有用青砖垒砌而成的永久图阵。这也说明,“游九曲灯”在明代就很盛行了。
            九曲灯会场,包含了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信仰的大量民风民俗。场上360根灯杆代表姜子牙封神榜上的360位真神,串杆的绳代表兵墙,老杆顶端挂黄幡,叫“六魂幡”,下设“土地神位”、“灯光尊神”,意为御凶趋吉、走向光明美好的未来。
            呼和浩特地区的“九曲灯”跟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的形式差不多。“九曲灯”一般占地五亩左右,用361根木杆将中华九州(青州、衮州、幽州、并州、冀州、豫州、雍州、荆州、扬州)用绳索分割成9个方阵,代表九个州,弯弯曲曲、阵阵相连。九曲阵的党中央设一高十米的盘龙大柱,曰老杆,杆顶置一大灯,照耀四方。另外代表九个州的小方阵中间,也有一个比老杆低的大杆,用柏枝装饰,杆顶也置灯一盏,与老杆灯和361根小杆灯相呼应,灯火齐明、层次分明,气氛显得非常庄重热烈。
            转九曲阵,当地还有好多说道:九曲代表中华九州,360根灯杆代表360天,即应周天之度,也合一年之日。九曲路线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也就是游完了九曲就代表踏平坎坷,逢凶化吉,走遍了中华九州大地,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一年就顺顺利利、万事如意。当转到老杆前,都要抱一抱老杆,俗话有“抱老杆,一百三”,可延年益寿。所以参加此项活动的人特别多。
            另外还有偷灯、送灯的习俗。
            九曲灯历来就被敬为吉祥物,如转九曲碰倒灯杆、撞灭杆灯,都视为不吉利。转九曲偷一盏灯供于家中,可消灾避难。新媳妇偷灯可求子(生男偷红灯,生女偷绿灯),当然不能随便偷。什么时候偷呢?要在子时左右铁炮轰鸣,此时便开始偷灯,实际上是“抢灯”,但有一说道:当年偷灯的人,回去后无论应验与否,第二年都要主动加倍还灯。
            入夜,转九曲开始,人群在配以鼓乐的游动的巨型龙灯、狮灯、高跷的引领下,步入龙门,缓缓绕行。九曲阵内,灯光人影,艳丽辉煌,九曲阵外,人山人海,一片欢腾,场面十分壮观。这一活动一般要延续四五个小时。
            跑旱船。清康熙李振声著《百戏竹枝词》云:“陆地行舟,以锡片铺地作水行,亦水银江海之意也。”又歌:“罔水行舟古此难,居然一叶下银滩。无边陆海吾何惧,急坐鳖鱼背上船。”蔡省巨著《一岁货声》载:“‘跑旱船’注云:一人携两儿,戴女冠,木架船,行敲锣鼓,入人家唱山西曲。”
            跑旱船,虽用人不多,但在中华大地上,是一项很普及的喜庆杂耍,呼和浩特也不例外。每逢各种节日、农闲、庙会、城出巡等,旱船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
            小车会。这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杂耍。清《百戏竹枝词•龙舟》云:“舟作龙形,上设采幡,置萧鼓为乐……。采舟画鼓趁喜风,鳞甲初分碧浪重,莫认蜿蜒浑是假,世人只好叶家龙。”又《北平指南》载:“小车会,该会以一少妇坐老翁之推车,作种种步调与姿势,少妇且说且唱,为一极有趣味之戏。”此项活动简单、风趣、热闹,也是呼和浩特地区的一项久盛不衰的杂耍之一。
            霸王鞭。清艺兰生著《侧帽余谭》云:“花铜为干,约二尺许,空其中,缀以环,杂剧有“打连箱”即此。乔扮好女郎,执檀板,且歌且拍,先置于指尖,旋转自如,铮铮作响,继移置眉宇间,仰头注目,又稍歌侧,复作势一耸,跳至鼻端,技至此为入神,于时,翘足望,凝神睨者,不知凡几,稍不谨细,即铿然掷地,而恶声随之矣。方在眉宇间旋转时,左手敲板,右手旋扇,几唱“红绣鞋曲”,五官并用,汗出如浆”。描绘的惟妙惟肖。又《百戏竹枝词•霸王鞭》曰:“徐沛伎妇,以竹鞭金钱,击之节歌,其典看《叠断桥》,甚动吁,行每覆蓝帕,作首状。”窄解青衫称细腰,蔚蓝手帕鬓云飘,霸王鞭舞金钱落,恼乱徐川《叠断桥》。”霸王鞭,在呼和浩特地区不但民间杂耍用之,而且在戏剧舞台上也多有应用。如《小牧牛》、《打金钱》等。
            秧歌。据《清稗类钞》记:“秧歌戏,秧歌南北皆有之,一名鹦哥戏,词甚鄙夷,备极淫亵,一唱百和,无丝竹金鼓之节。教钦后自光绪辛丑西巡返跸,衰老倦勤,惟求旦夕之安,宠监李莲英探者钦意,思所以娱之,于观剧外,辄传一切杂剧进内搬演,慈禧果大悦,尤喜秧歌。缠头之赏,辄费千金,逐至一时风靡,近村民,辄习秧歌,争奇斗异,冀以传播禁中,得备传召,出入大内,借索招摇,而梯梯荣罔利者坐是比比矣。”《清朝野史大观》卷二也有:“(前清宫词)杂剧纷陈总滥觞,十番鼓急似奔泷。秧歌独博慈颜喜,垒就新声字字双。”《京都风俗志》有“秧歌,以数人扮陀头,渔翁、樵夫、渔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平锣,足皆登竖木,谓之高跷秧歌。”
            秧歌,也叫秧歌戏,产生于山西,流行河北、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原本属“下里巴人之作,后因慈禧太后喜欢秧歌,故登大雅之堂,变成阳春白雪。秧歌也是呼和浩特人民热爱之戏剧与杂耍之一。
            台阁。据明《帝京景物略•弘仁桥》记载:“又夸儇者,为台阁。铁杆数丈,曲折成势,饰楼阁崖木方烟形,层置四五儿婴,扮如剧演。其法:环铁约儿腰,平承儿尾,衣彩掩其外,杆暗从衣物错乱中传下。所是云稍烟缕处,空坐一儿,或儿跨想马,蹬空飘飘。道旁动色嗟叹,而儿坐实无少苦。人复长杆,掇饼饵,频频啖之。路远,日风空拂,儿则熟眠。”又《百戏竹枝词•台歌》云,“作台阁状,中设机械,扮十余岁童为杂剧,数重。有干掌上见舞人者,甚可观”。其歌:“楼阁层层耸绛霄,半天霓羽奏仙韶,近来莲底花犹好,掌上分明静婉腰”。
            台阁这一民间民俗活动,每是元宵节、庙会等。每出一次台阁少则六、七架,多则二十几架,而且是一架台阁一出戏,一出场地是二十几出戏,使观者眼花嘹乱。
            脑阁。也叫重阁或节节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呼和浩特地区的脑阁是很有讲究的,由成人八人,每人肩上立一幼童,分别扮成八出戏:一为《白蛇传》,下面成人扮许仙,身背伞,上边幼童扮白蛇,立于伞上。二为《错中错》,下边人身背一拂尘,大姐立拂尘上。三为《辛安驿》,公子身背一把刀,女盗立刀上。四为《一片漆》,由后背一水桶,姑娘立桶上。五为《戏牡丹》,吕洞宾背一宝剑,白牡丹立剑上。六为《泣残红》,宝玉身背花篮,黛玉立花篮上。七为《探亲家》,傻小子背上插一旗,奶奶立旗上。八为《逛花灯》,瞎子背一竹笛,大姐立笛上。当然这也不是固定模式,各地有各地的组合法。表演时,在鼓、钹、锣、唢呐的伴奏下,八组走“单夹篱笆”、“双龙出水”等队形,边唱边舞。近年,脑阁也在发展,如马逵雄先生在《呼和浩特民俗》中讲:从早期的“脑”一个少儿,增加到脑三个;从最初七架脑阁,增加到二三十架,组成大型的脑阁队伍。由于演员是被固定在架上的10岁以下小孩,其表演全依仗“大力士”伴随鼓点的“扭”、“颤”、“摆”等适度舞蹈动作。脑阁表演动作十分丰富,以妆扮戏剧或故乡中的一个角色,发展到一架就是一出戏,如《三打白骨精》、《天女散花》、《打渔杀家》、《凤仪亭》、《花和尚鲁智深》、《打金枝》、《武松》、《走雪山》等。脑阁充分利用了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并十分讲究造型;在固定的格局中力求变化。脑阁架分单人架、双人偏架、三人高低架、担篮架、转架等,变化的架式适应了各种不同的剧情和人物。演员虽年纪幼小,但童稚的面庞,浓艳的扮装,认真的表演,使人感到亲切可爱,百看不厌。
            呼和浩特地区的脑阁,在艺术上有很大的升华,特别是毕克齐的脑阁已走出青城,走进了首都北京、广东、深圳。
            假人摔跤。这也是呼和浩特地区的一个幽默热闹的杂耍之一。
            假人,即只有一支泥做的二人身,这两个身下部接连着,仅有头和上身,贴着花布衣服,很象泥娃,尺寸与真人差不多。这两个人相向的距离二尺左右,下身没有,用一块兰布遮蔽着,外衣看不出。
            演练的时候,把假人背在后背,手和脚一挥,也穿着一双靴子,身体向前弯曲,两手着地,手尖向前,这时因为腰际围有白布,所以冷眼看来,确象两个立着的人。这个假人,各分门式,摆着架式,按着摔跤的路子,互相厮打着,挣扎着,步伐由慢而快,劈啪的脚步声,也由清晰而紧凑。这虽是一个人表演的独角戏,却很象两个人摔跤。
            舞叉。在旧社会,主要是用于打培子,开路。人多时,喊话不顶用,只好用舞叉,开路,使观者退后,留出大的空地以利杂戏表演。
            耍飞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以飞叉卖艺者,多出于万不得已,但有一线之路,决不以此为生。因为艺皆系子弟出身,开路虽是一种游戏玩艺儿,没有真功夫不能成。如“套子背剑”、“戏水过桥”、“倒正转身”以及“单打翅子”、“提柳”等等,要皆熟练不可。其中最难者,莫过于踢,只要杆子一打蹦儿,准保碰伤面骨。这些人多为马戏团。
            舞叉开路打场时,舞者边舞边唱:开路叉,逞英豪,勾花脸,桐油照,发鬓披散四下抛,青缎子靴,青缎子靠,霓皮战裙记钞色,旱地拔葱不好学,十字披红,玉带横腰,这些故事全好学,唯有窜裆最难教,劲儿不许大,劲儿也不许小,劲儿要是一大,拐不过弯儿,可怎么好?瞧热闹哥儿们打点褥套,躲闪不及一命消。教我练,我可不了,我不能五荒六月戴毡帽。
            舞叉开路打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呼和浩特的庙会等大型集会中多有是者,现在大型活动多在舞台上表演,所以舞叉这一杂耍已很少见到。   
            呼和浩特地区的民间民俗歌舞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节目外,还有花鼓、胯鼓、大头宝宝、皇杠、石锁、坛子、跳钟道、闹五鬼、跳布扎、巫舞、舞盘、踢毽、马戏等。这些传统的东西有的现在还保留着,有的已经失传了。另外在传统节日中增添了不少蒙古族民间歌舞,这就更加丰富了呼和浩特地区的民间文化生活。民间杂耍象瑰丽山花,更加风姿卓越。
    (作者:呼和浩特市劳动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民俗风情)呼和浩特地区的民间民俗歌舞
  •         说起民间民俗歌舞,人们就会想到每年的春节、元宵及庙会期间的民间杂耍。
            呼和浩特地区民间杂耍,主要包括中幡、太平鼓、舞龙、舞狮、高跷、秧歌、大头宝宝、抬阁、脑阁、跑旱船、霸王鞭等。这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歌舞,在呼和浩特地区源远流长。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包括庙会在内的好多欢庆节日和杂耍有名无实,现在只保留了旅游景点、春节、元宵灯会和个别庙会。庆典活动虽然减少了,但在庆典活动中的杂耍项目却有增无减。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在群众中是根深蒂固的。
            “国泰平安,时移岁转,春光明媚艳阳天。只听得锣鼓喧天,又见儿童欢天喜地、妇女争妍,却原来是庙会重兴第二年”。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庙会,既有佛的节日,又有道的节日,同时还有源于原始信仰的遗俗。作为民族信仰及心理素质集中反映的风土习俗,在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领域中植根很深,这些传统习俗是全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研究、认识一些民间民俗歌舞所反映的民族生活、文化特征及审美心理,无论对人、对事或对社会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国泰民安是所有国人共有的祈盼。
            古老的呼和浩特地区是最早进入华夏文化区域的地区之一,地处中国正北方,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同时也是内地与北方各游牧民族的一个交融点,它始终是南北各族人民的重要集贸中心,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据史书记载,从战国时赵国建云中城始,包括匈奴人在内的北方少数民族就迁入阴山地区,和原驻民共同生产、劳动,创造并发展了大青山及呼和浩特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汉以后,特别是进入唐朝,又有大量的突厥、靺鞨、室韦、契丹和回纥、吐浑等民族又迁入这一地区,组成了新的群体。辽时扩建丰州城,明时阿拉坦汗在丰州城旧址建库库和屯,以及后来的迁址现呼和浩特和清时新建绥远城看,呼和浩特地区自战国始,一直是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所以历史上,大青山及呼和浩特地区是繁荣发达的地方,同时也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区域。由于历史、地理条件的促成,这里便形成了民族交汇、文化交流、吸收和融汇的中心。从和林格尔汉代壁画的舞乐喧阗便可说明这一问题。所以民族之间只要有交往,不管是处于战争状态还是和平状态,彼此的文化或迟或早,总要发生交流和相互影响、交融的现象,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就是现在,在一些演艺界,也还是经常发生相互借鉴融汇的现象。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山西晋剧名家田桂兰来呼和浩特演出时,曾观看鄂尔多斯舞蹈,回去后就在演《打神告庙》这出戏的舞蹈动作中鉴借了鄂尔多斯舞蹈。所以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精华结晶,是代表中国各民族利益的大文化,故而博大精深。
         呼和浩特地区的民间舞蹈文化就是在民族间的接触、交流后出现的相互吸收和融合的结晶体,如舞狮、舞龙、高跷、旱船、灯舞、灯会、民间社火等形式,在中国北方普遍流传。当然,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各自地区的民俗、文化差别,各随自身的需要取对方的相应成份。确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但大同小异。
            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舞蹈文化在呼和浩特地区的交流和渗透,共同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歌舞艺术的发展,兼容并采,形成了独有的特色,这一事实说明,呼和浩特地区在历史上就是北方各民族的文化中心,这里的歌舞文化不但有内地的因素,同时也有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因素,所以呼和浩特地区的民间民俗歌舞文化是民族友谊团结的象征。它是多方面吸收外来文化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民间民俗歌舞的形式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它的内容同样也是一个深邃、广阔的世界。如前所述,呼和浩特地区由于综合了南北的习俗和文化影响,各种民间艺术更是独具资质、风格各异。然而在长期的流传中,由于地方风土人情的薰陶,也形成了本地区共同具有的风采神韵,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力的美:敦厚、质直、深沉、稳健,也有明快豪放、机敏、矫捷。这和民间歌舞与武术的结合,或是本身就带有习武锻炼的功能是分不开的。如舞龙舞狮等,它们给人以美的享受,也给人以力的鼓舞。民间民俗歌舞不仅仅反映生活,也在创造生活,它们是民族性格的写照,反转来又在培养成民族性格的诸因素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呼和浩特地区的民间民俗歌舞,是伴随着民间节日和各种庙会而传承的。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破除迷信和破四旧的新思想的冲击,个别寺庙虽有庙会,但无大型庆典活动。所以,庙会(除昭君庙会)基本不复存在了,节日庆典也只保留了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几个,呼和浩特地区保留有庆典活动的节日也只有春节和元宵了。所以在此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只介绍元宵节、庙会以及元宵节和庙会中表演的舞龙、舞狮、高跷等民间杂耍。
    元宵
            每年的阴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一年明月打头圆”,阴历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夜、霄同义,上元之夜便是元夜,即为元宵。其间赏灯之盛况最为佳绝,历久不衰,形成灯节。
            元宵节,始于东汉佛教传入之时,是佛事形式的一种。但从我国各地灯节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来看,除少数地区如青海、西藏等地喇嘛寺庙中的“局阿曲巴”尚有供佛等内容外,多数地区已完全是一种节令习俗活动,和佛教信仰并无多大联系。这一习俗很可能与原生民对火的崇拜有关,而后演变发展下来,就完全成为一个全民同庆的欢乐节日了。
            元宵节,始为一日,唐玄宗时改在正月十四至十六为三日;宋代又改从阴历十四至十八为五日;到了明代从正月初八开始至十八看灯,长达十一日;清代为阴历正月初八上灯,十三试灯,十五正灯,十八落灯。元宵节也从最初的祭祀演变为隆重热烈、异彩纷呈的娱乐节日了。
            元宵节看灯,是男女老幼最为开心之事了。“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由明清延续至今,大青山及呼和浩特地区的元宵节极为隆重。包括农村,几乎是家家参与、人人看灯,尤其是十三、十四、十五三个晚上,街面上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再加上穿着戏装的高跷队、旱船、舞龙、舞狮、大头宝宝、秧歌队等,并配有乐队、唢呐班,箫鼓声闻宛如仙乐下凡,吸引着男女老少,穿街走巷拥挤不堪。
            呼和浩特地区的花灯品种很多,制作精美。有三星、五星、八仙、聚宝盆、西瓜、草虫、金鱼、楼船灯,用纱、绢制作的纱灯和巨型华灯,用玻璃制作的宫灯等等,另外还有一种制作精妙的“走马灯”(“走马灯”外罩灯笼,灯内蜡烛上方有一纸风轮,蜡烛点燃,空气遇热膨胀上升,引发灯内空气持续对流,推动风轮旋转,带动连在轮轴上的灯笼转动,笼面上画着姿态各异的骏马疾驰,犹如万马奔腾)。
            近几年,呼和浩特地区的元宵节,办的是一年比一年好,灯笼运用现代化手段,配以声、光、电,使得龙灯能穿云破雾活灵活现,当人们拍照时,只要照相机灯光一闪,龙便会眨眼、摇头、喷火,真是巧夺天工。观者无不称奇叫绝。游泳的金鱼灯在灯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艳丽夺目。还有“百鸟朝凤灯”、“九曲黄河灯”、“百花迎龙灯”,飞机火箭灯、人造卫星、飞船、宇宙灯等,灯节期间,上万游人不绝,盛况空前。正是“箫鼓声中花似雾,绮罗影里人如鹫”,现在的元宵节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地区的一大游艺盛节。
    庙会
            庙会,最早见于《元史祭祀志》“世祖至元七年,以帝师八思巴之言,于大明殿御座上置白伞盖依,顶用苏段、泥金书梵字于其上,谓镇伏邪魔护安国刹。自后没岁二月十五日,于大明殿启建白伞盖佛事,用诸色仪仗社直,迎引伞盖,周游皇城内外,云以众生拔除不祥,导迎福祉。——凡执役者,皆官给铠甲袍服器仗,俱以鲜丽整齐为尚,珠玉金绣、装束奇巧、首尾排列三十余里。都城士女,闾阎聚观。——帝师僧众做佛事,至十六日罢敬。岁以为常,谓之游皇城”。《元史•泰定帝本纪》载:“(泰定元年二月)甲子,作佛事,命僧百八人及倡优百戏,导帝师游京城。”又明代蒋一葵著《长安客话》中讲:“朝阳门外有古庙(东岳庙),以祀东岳天齐圣帝。桂枝红光,像位崇严,为城东行宫第一,累朝岁时数秀,编庙户守之,三月二十八日圣帝诞辰,民间盛陈鼓幡幅,群迎以往,行者塞路。”可见庙会,起码始于元、明。
            庙会,在旧社会全国各地都很盛行。中国的旧节日,多与宗教寺庙有关,所以凡在寺庙举办的一切庆典活动,都叫庙会。呼和浩特地区过去因寺庙多,故称召城。所以庙会也多。如每年的初四到十五的财神庙会、二月十九的观音庙会、四月初八的奶奶庙会、五月十三的老爷庙会、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的城隍出巡庙会……。每逢庙会,善男信女们都要进庙磕头许愿,祭拜神灵、求子祈雨、庆祝丰收等。
            庙会,一般为三日,第一天为起会,如有戏剧参与也叫起唱,第二日为正日、正会、正唱,第三日叫末会、末唱。
            庙会期间,有唱戏的、杂耍的、叫卖的、赶会的等等,热闹非凡。参与者除少数为挣钱外,多为自愿。如《燕京岁时记过会》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过会者(亦指逛庙会),乃京师游手、扮作开路,中幡、杆粗、官儿、五虎棍、跨鼓、花鼓、高跷、秧歌、什不闲(莲花落)、耍坛子、耍狮子之类,如遇城隍出巡及各种庙会等,随地演唱,观者如堵,最易生事。如遇金吾之贤者,则出示禁之。”另据民社写的《北京指南》载:“走会又名武会,为民间最热闹之杂戏,亦即民间有系统之艺术,各种歌舞技艺,五花八门,均有活泼之精神,表演各种艺术均极精彩,于民间艺术中占有雄厚的实力,每逢山坛庙等开会时,或一村一处有典庆时,皆举行走会,而城各村亦有例年行之者。——各会组织多系耗财买脸,故需富家子弟担任设备,而角色因嗜好随趋,多有不顾身家而参加者,其热心艺术之精神,殊可佳矣”。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宗教迷信活动逐渐减少,呼和浩特地区的庙会也在发展变迁,由原来的带有宗教迷信活动内容的庙会,演变成现在的以娱乐为主兼以经贸参与的各民族热爱的民间活动。如近几年市政府主持举办的“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就是这样。
            庙会的出演情况,早年有固定格式:
            一为门幡,二为太狮,三为报事灵童,四为中幡,五为跨鼓会(系十余大汉系大鼓于颈,击之,又系铛者数人,尚有小童十六,场所拿去,各执小钹,堆以天下太平四字,又以小钹辗转互济,有“旧杂办”、“新杂办”之名,看似乱击,实有法度),六为皇杠(置旅铃于上,以长木杆穿其中,两人荷之,动摇掀簸,群儿在前作劫纲贼,棍棒拳脚下,口呼打,后为扛箱官。这一娱乐形式,呼和浩特托克托县有保留),七为高跷会,八为脑阁,九为抬阁,十为秧歌,十一为花鼓队,十二为旱船,十三为霸王鞭,十四为大乐会(唢呐队),十五为护驾会,并且出场时还有说道,先锣鼓敲打一曲前奏之后,唱着入场。如:一进门,喜气升,天地两边挂红灯,这个秧歌谁来唱?门幡弟兄先上场。又如:一讫载烟袋,三讫节开,我把秧歌重安排,下一班秧歌该谁唱?高跷弟兄们走上来……
    杂耍
            太平鼓。《百戏竹枝词•太平鼓》云:“形圆平覆以高丽纸(或驴、牛皮)下垂十余铁环,击之则环声相应,曲名《太平年》,农人元夜之乐也”。太平鼓可容十五六人同时敲击。这一活动一般在春节前后,顾名思义为求太平而打太平鼓。此一习俗呼和浩特各村都有。古有诗曰:句丽画纸黑连环,春鼓声中不夜天;怪道灯街杖农乐,歌声已是《太平年》。
            中幡。中幡分大小两种,小幡在前,大幡在后。大幡高四、五丈,用上等木材为杆,杆顶饰以龙头,悬幡于吻。幡宽三、四尺,四周镶锦绣缨络,幡顶缀挂小旗、小灯笼、铃铛等物,同时由杆顶垂挂长绳数条,四周四人撷着,恐其歌侧。幡重约百斤,由一人持杆边行边耍,用力向上掷,或落于背上、或落于肩上、或落于肘上、颈上,最难者为落在额、鼻或牙齿上,惊险万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耍中幡为民间娱乐活动之必备节目。
            舞狮。这一民间民俗舞蹈,是流行于全国各地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杂耍之一。据《百戏竹枝词•狮子滚绣球》载:“以羊毛饰以狮型,人披之,滚球跳舞。毛羽狻猊碧间金,绣球落处舞嶙峋,方山寄语休心悸,皮相原来不吼人”有《北平的百戏》“狮子共有两种,一为太狮,二为少狮。太狮是用绸子绣绒等做一个大狮子头和一个狮子的身躯。由一人持头,将足露出代表狮子的前腿。另一人伏在狮子套内将足代表后腿。狮子头上多有铃铛,一边协助跳舞的兴趣,太狮通常是一对,另外更有一人提锣在一边号令。如同遇见河桥要戏水,遇见山必要跳上。少狮是小型狮子,通常仅用一人藏伏在内”。
            中国分南狮、北狮。南狮主要以广东、福建的狮舞著称,其貌玲珑足透,动作灵活多样,能踩桩、能上房,堪称江南一绝。北狮主要以山西、河北、陕西的舞狮为主,其狮制作要比南狮粗糙,但有兽中之王的风范。文的动作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武的动作有登高、跌扑、腾、挪等。呼和浩特地区的舞狮,主要以太平庄、毫沁营的狮舞为主,属于北狮的范畴,在技巧上有滚绣球、过晃板、上楼台、跨三山、出洞、下山、嬉戏采青等。
            踩高跷。踩高跷在民间也流传很久了,《隋书•音乐志》记载了一件南齐宫廷表演百戏的节目单,其中就有“长跷”等数十种之多。《旧唐书•音乐志》云:“梁有长跷伎、掷倒伎、跳剑伎——今并存。”《百戏竹枝词•扎高脚》云:“农人扮村公村母,以木柱各二,约三尺,缚踏脚下,几乎长一身半矣。所唱秧歌类”“——村公村母扮村村,屐齿双移四柱均;高脚相看身有半,要知原不是长人”《都门小记》有“高跷,其木约长三四尺,履平地如飞,多十四五小儿为主,间屈一足于背,以木向上,以一木而趋,仍以手相搏,被诸险势,或自投开两胯,横生其足,平坐于地,将起,但耸身一跃,已相率急走,不俟少立,始能举步。”踩高跷也是社火节日的一项重要活动,讲究很多,如踩街、拜庙、迎喜神都需要高跷队参与。
            呼和浩特地区的踩高跷非常盛行,其风格粗狂,内容复杂,跷腿高,表演难度大,参与人数多(可达上百人),堪称一绝。特别是原呼和浩特郊区以及毕克齐、托县的高跷参有武术套路,以武跷著称,难度很大,绝活也很多,如大跨步、单跳眼、前滚翻、后跌子、放八叉、跨转式、上高桌表演,令人胆战心惊,十分精彩。还有一种是文跷,就是踩高跷者都扮成戏剧人物上街表演,一般都取材于《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白蛇传》等故事。走街时其队形为双行,插花对扭,边扭边走。场地表演时(俗称打场子),花样较多,一般有“大八字”、“卷白菜”、“压葫芦”、“五莲灯”等,同时还配以音乐边舞边唱。唱腔多用“娘娘腔”或“道情”。每当农历正月十五前后,各地的高跷队都穿上各式戏剧服装,化装成各种脸谱,伴随着锣鼓唢呐声的节奏,和“狮子”“龙灯”“旱船”“秧歌”等出现在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因其高人一节,所以表演的节目特别引人注目。有的动作惊险、有的表演十分幽默诙谐,令观者捧腹大笑。
            舞龙灯。过去每逢春节、元宵节及其他喜庆日子或庙会,呼和浩特地区都有舞龙灯的娱乐活动。舞龙灯,也叫耍龙灯,是一种民间民俗舞蹈,历史悠久、形式多样。
            舞龙灯这个民间习俗起源于古代人们对龙的崇拜。古人视龙为能呼风唤雨、驱魔消灾降福的神物,舞龙灯就是为了祈祷神龙的保佑,希望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关于舞龙灯,史书多有记载,如唐代文学家张说有“龙街火树千灯艳”的诗句,宋辛弃疾有“风箫声动,一夜鱼龙舞”的名句。《清稗类钞》中讲:“十五为灯节,夜悬看灯或如鸟兽、或如花果、悉以白纱制作,上加彩绘。有一灯为龙型,长约十五尺,支以十竿,太监十九执之,又一监在前执一灯球,取龙珠之意。各处音乐齐奏,灯光月色交相辉映,并放花炮,以夜间露重,则有木屋,可移动,孝钦率宫眷坐于中,观之。放数时,夹以鞭炮,此夜乃新年之结局也”。又《百戏竹枝词•龙灯斗》有:“屈曲随人匹练斜,春灯影里动金蛇;烛龙神物传山海,浪说红云露爪牙”。可见舞龙灯无论在宫廷或民间,都有其深厚之根基。
            呼和浩特的龙灯,一般用纸、纱、或布糊制而成。龙身内点燃蜡烛地称为“龙灯”。
            舞龙时,阵势要摆好,有一红球领先引龙起舞,龙摇头摆尾,千方百计抢红球,因而有盘、翻、滚、游、跳、咬、戏、踏等几十个套路。舞龙时,还有锣鼓唢呐伴奏,场面极为热闹。套路之外,还有许多舞技,如“二龙戏珠”、“百龙出洞”、“猛龙过江”、“金龙蹈海”、“海底捞月”、“二龙出水”等等,技技相套,结构紧凑。
            在元宵日,龙灯要挨家挨户恭贺新禧,这时各家各户放鞭炮,迎龙进院,俗称“接青龙”,这时舞龙的人便在院中舞上一会儿,此时主人一般都会赏钱,如户主吝啬不给,龙灯便倒退出门,俗称“倒拔龙”,这时不吉利的兆头。
            关于龙灯的制作,到明清,技艺已趋成熟,龙头金角红舌,绿眼紫须,制作十分精良。龙身有许多节,每节间距约1.5米,节数不等,但多数为单数,意图吉利,有的多达29节。此间舞龙的场面也更加盛大。
            呼和浩特地区的龙灯习俗,非常普及,遍布各乡各镇,凡是千人以上的村庄都有舞龙灯的习惯。不塔气的“二龙戏珠”、察素齐的“七龙闹元宵”、托克托县在舞龙前还设置了“布云娃娃”引龙出场的景象,气势都十分壮观。
            九曲灯。是为游九曲设置的。这一娱乐活动主要在元宵节出现。明《帝京景物略》有这样的记载:九曲“门径曲转,藏三四里,入者如不得经,即迷不出,曰‘九曲黄河灯’也”。
            “九曲阵”乃兵家布阵图,《封神演义》中有道家相斗,设“九曲阵”和“三霄娘娘(云霄、碧霄、琼霄)巧摆黄河九曲阵”之说,以后道家以灯设“九曲阵”祭祖,以“九宫八卦”“连环进退”曲尽造化之奇,抉尽神仙之谜,包藏天地之妙,漫迷日月,销魂灭魄的险恶阵势。后演变成大型游乐活动。“九曲阵”在明长城的东端老龙头上有用青砖垒砌而成的永久图阵。这也说明,“游九曲灯”在明代就很盛行了。
            九曲灯会场,包含了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信仰的大量民风民俗。场上360根灯杆代表姜子牙封神榜上的360位真神,串杆的绳代表兵墙,老杆顶端挂黄幡,叫“六魂幡”,下设“土地神位”、“灯光尊神”,意为御凶趋吉、走向光明美好的未来。
            呼和浩特地区的“九曲灯”跟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的形式差不多。“九曲灯”一般占地五亩左右,用361根木杆将中华九州(青州、衮州、幽州、并州、冀州、豫州、雍州、荆州、扬州)用绳索分割成9个方阵,代表九个州,弯弯曲曲、阵阵相连。九曲阵的党中央设一高十米的盘龙大柱,曰老杆,杆顶置一大灯,照耀四方。另外代表九个州的小方阵中间,也有一个比老杆低的大杆,用柏枝装饰,杆顶也置灯一盏,与老杆灯和361根小杆灯相呼应,灯火齐明、层次分明,气氛显得非常庄重热烈。
            转九曲阵,当地还有好多说道:九曲代表中华九州,360根灯杆代表360天,即应周天之度,也合一年之日。九曲路线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也就是游完了九曲就代表踏平坎坷,逢凶化吉,走遍了中华九州大地,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一年就顺顺利利、万事如意。当转到老杆前,都要抱一抱老杆,俗话有“抱老杆,一百三”,可延年益寿。所以参加此项活动的人特别多。
            另外还有偷灯、送灯的习俗。
            九曲灯历来就被敬为吉祥物,如转九曲碰倒灯杆、撞灭杆灯,都视为不吉利。转九曲偷一盏灯供于家中,可消灾避难。新媳妇偷灯可求子(生男偷红灯,生女偷绿灯),当然不能随便偷。什么时候偷呢?要在子时左右铁炮轰鸣,此时便开始偷灯,实际上是“抢灯”,但有一说道:当年偷灯的人,回去后无论应验与否,第二年都要主动加倍还灯。
            入夜,转九曲开始,人群在配以鼓乐的游动的巨型龙灯、狮灯、高跷的引领下,步入龙门,缓缓绕行。九曲阵内,灯光人影,艳丽辉煌,九曲阵外,人山人海,一片欢腾,场面十分壮观。这一活动一般要延续四五个小时。
            跑旱船。清康熙李振声著《百戏竹枝词》云:“陆地行舟,以锡片铺地作水行,亦水银江海之意也。”又歌:“罔水行舟古此难,居然一叶下银滩。无边陆海吾何惧,急坐鳖鱼背上船。”蔡省巨著《一岁货声》载:“‘跑旱船’注云:一人携两儿,戴女冠,木架船,行敲锣鼓,入人家唱山西曲。”
            跑旱船,虽用人不多,但在中华大地上,是一项很普及的喜庆杂耍,呼和浩特也不例外。每逢各种节日、农闲、庙会、城出巡等,旱船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
            小车会。这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杂耍。清《百戏竹枝词•龙舟》云:“舟作龙形,上设采幡,置萧鼓为乐……。采舟画鼓趁喜风,鳞甲初分碧浪重,莫认蜿蜒浑是假,世人只好叶家龙。”又《北平指南》载:“小车会,该会以一少妇坐老翁之推车,作种种步调与姿势,少妇且说且唱,为一极有趣味之戏。”此项活动简单、风趣、热闹,也是呼和浩特地区的一项久盛不衰的杂耍之一。
            霸王鞭。清艺兰生著《侧帽余谭》云:“花铜为干,约二尺许,空其中,缀以环,杂剧有“打连箱”即此。乔扮好女郎,执檀板,且歌且拍,先置于指尖,旋转自如,铮铮作响,继移置眉宇间,仰头注目,又稍歌侧,复作势一耸,跳至鼻端,技至此为入神,于时,翘足望,凝神睨者,不知凡几,稍不谨细,即铿然掷地,而恶声随之矣。方在眉宇间旋转时,左手敲板,右手旋扇,几唱“红绣鞋曲”,五官并用,汗出如浆”。描绘的惟妙惟肖。又《百戏竹枝词•霸王鞭》曰:“徐沛伎妇,以竹鞭金钱,击之节歌,其典看《叠断桥》,甚动吁,行每覆蓝帕,作首状。”窄解青衫称细腰,蔚蓝手帕鬓云飘,霸王鞭舞金钱落,恼乱徐川《叠断桥》。”霸王鞭,在呼和浩特地区不但民间杂耍用之,而且在戏剧舞台上也多有应用。如《小牧牛》、《打金钱》等。
            秧歌。据《清稗类钞》记:“秧歌戏,秧歌南北皆有之,一名鹦哥戏,词甚鄙夷,备极淫亵,一唱百和,无丝竹金鼓之节。教钦后自光绪辛丑西巡返跸,衰老倦勤,惟求旦夕之安,宠监李莲英探者钦意,思所以娱之,于观剧外,辄传一切杂剧进内搬演,慈禧果大悦,尤喜秧歌。缠头之赏,辄费千金,逐至一时风靡,近村民,辄习秧歌,争奇斗异,冀以传播禁中,得备传召,出入大内,借索招摇,而梯梯荣罔利者坐是比比矣。”《清朝野史大观》卷二也有:“(前清宫词)杂剧纷陈总滥觞,十番鼓急似奔泷。秧歌独博慈颜喜,垒就新声字字双。”《京都风俗志》有“秧歌,以数人扮陀头,渔翁、樵夫、渔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平锣,足皆登竖木,谓之高跷秧歌。”
            秧歌,也叫秧歌戏,产生于山西,流行河北、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原本属“下里巴人之作,后因慈禧太后喜欢秧歌,故登大雅之堂,变成阳春白雪。秧歌也是呼和浩特人民热爱之戏剧与杂耍之一。
            台阁。据明《帝京景物略•弘仁桥》记载:“又夸儇者,为台阁。铁杆数丈,曲折成势,饰楼阁崖木方烟形,层置四五儿婴,扮如剧演。其法:环铁约儿腰,平承儿尾,衣彩掩其外,杆暗从衣物错乱中传下。所是云稍烟缕处,空坐一儿,或儿跨想马,蹬空飘飘。道旁动色嗟叹,而儿坐实无少苦。人复长杆,掇饼饵,频频啖之。路远,日风空拂,儿则熟眠。”又《百戏竹枝词•台歌》云,“作台阁状,中设机械,扮十余岁童为杂剧,数重。有干掌上见舞人者,甚可观”。其歌:“楼阁层层耸绛霄,半天霓羽奏仙韶,近来莲底花犹好,掌上分明静婉腰”。
            台阁这一民间民俗活动,每是元宵节、庙会等。每出一次台阁少则六、七架,多则二十几架,而且是一架台阁一出戏,一出场地是二十几出戏,使观者眼花嘹乱。
            脑阁。也叫重阁或节节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呼和浩特地区的脑阁是很有讲究的,由成人八人,每人肩上立一幼童,分别扮成八出戏:一为《白蛇传》,下面成人扮许仙,身背伞,上边幼童扮白蛇,立于伞上。二为《错中错》,下边人身背一拂尘,大姐立拂尘上。三为《辛安驿》,公子身背一把刀,女盗立刀上。四为《一片漆》,由后背一水桶,姑娘立桶上。五为《戏牡丹》,吕洞宾背一宝剑,白牡丹立剑上。六为《泣残红》,宝玉身背花篮,黛玉立花篮上。七为《探亲家》,傻小子背上插一旗,奶奶立旗上。八为《逛花灯》,瞎子背一竹笛,大姐立笛上。当然这也不是固定模式,各地有各地的组合法。表演时,在鼓、钹、锣、唢呐的伴奏下,八组走“单夹篱笆”、“双龙出水”等队形,边唱边舞。近年,脑阁也在发展,如马逵雄先生在《呼和浩特民俗》中讲:从早期的“脑”一个少儿,增加到脑三个;从最初七架脑阁,增加到二三十架,组成大型的脑阁队伍。由于演员是被固定在架上的10岁以下小孩,其表演全依仗“大力士”伴随鼓点的“扭”、“颤”、“摆”等适度舞蹈动作。脑阁表演动作十分丰富,以妆扮戏剧或故乡中的一个角色,发展到一架就是一出戏,如《三打白骨精》、《天女散花》、《打渔杀家》、《凤仪亭》、《花和尚鲁智深》、《打金枝》、《武松》、《走雪山》等。脑阁充分利用了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并十分讲究造型;在固定的格局中力求变化。脑阁架分单人架、双人偏架、三人高低架、担篮架、转架等,变化的架式适应了各种不同的剧情和人物。演员虽年纪幼小,但童稚的面庞,浓艳的扮装,认真的表演,使人感到亲切可爱,百看不厌。
            呼和浩特地区的脑阁,在艺术上有很大的升华,特别是毕克齐的脑阁已走出青城,走进了首都北京、广东、深圳。
            假人摔跤。这也是呼和浩特地区的一个幽默热闹的杂耍之一。
            假人,即只有一支泥做的二人身,这两个身下部接连着,仅有头和上身,贴着花布衣服,很象泥娃,尺寸与真人差不多。这两个人相向的距离二尺左右,下身没有,用一块兰布遮蔽着,外衣看不出。
            演练的时候,把假人背在后背,手和脚一挥,也穿着一双靴子,身体向前弯曲,两手着地,手尖向前,这时因为腰际围有白布,所以冷眼看来,确象两个立着的人。这个假人,各分门式,摆着架式,按着摔跤的路子,互相厮打着,挣扎着,步伐由慢而快,劈啪的脚步声,也由清晰而紧凑。这虽是一个人表演的独角戏,却很象两个人摔跤。
            舞叉。在旧社会,主要是用于打培子,开路。人多时,喊话不顶用,只好用舞叉,开路,使观者退后,留出大的空地以利杂戏表演。
            耍飞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以飞叉卖艺者,多出于万不得已,但有一线之路,决不以此为生。因为艺皆系子弟出身,开路虽是一种游戏玩艺儿,没有真功夫不能成。如“套子背剑”、“戏水过桥”、“倒正转身”以及“单打翅子”、“提柳”等等,要皆熟练不可。其中最难者,莫过于踢,只要杆子一打蹦儿,准保碰伤面骨。这些人多为马戏团。
            舞叉开路打场时,舞者边舞边唱:开路叉,逞英豪,勾花脸,桐油照,发鬓披散四下抛,青缎子靴,青缎子靠,霓皮战裙记钞色,旱地拔葱不好学,十字披红,玉带横腰,这些故事全好学,唯有窜裆最难教,劲儿不许大,劲儿也不许小,劲儿要是一大,拐不过弯儿,可怎么好?瞧热闹哥儿们打点褥套,躲闪不及一命消。教我练,我可不了,我不能五荒六月戴毡帽。
            舞叉开路打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呼和浩特的庙会等大型集会中多有是者,现在大型活动多在舞台上表演,所以舞叉这一杂耍已很少见到。   
            呼和浩特地区的民间民俗歌舞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节目外,还有花鼓、胯鼓、大头宝宝、皇杠、石锁、坛子、跳钟道、闹五鬼、跳布扎、巫舞、舞盘、踢毽、马戏等。这些传统的东西有的现在还保留着,有的已经失传了。另外在传统节日中增添了不少蒙古族民间歌舞,这就更加丰富了呼和浩特地区的民间文化生活。民间杂耍象瑰丽山花,更加风姿卓越。
    (作者:呼和浩特市劳动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