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8年  /  第三期

第三期

  • (珍珠滩)镂刻在生命中的记忆——写在母校50周年华诞之际
  •     这是一个平凡的地方,却是我梦里也经常流连的地方。 
        这里没有高楼广厦、画栋雕梁,却是我心中最神圣的殿堂。 
        这里承载了我多少单纯、快乐的时光,见证了我脱胎换骨般的成长,对我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这里,就是我的母校———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 
        1977年,我还未来得及洗净脚上的泥土,便以一名知青的身份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虽然成绩并不理想,但还是有幸被内蒙古民族大学,时称通辽师范学院中文系录取。七七级,作为“文革”后第一批通过高考入学的人群,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几乎经历了新中国建设、改革几十年来所有重大事件,也成为一段历史的发端和象征。七七级,这个简单的词汇中包含了太多含意:有骄傲,有艰辛,有无奈,有幸运……就像我们那个班,既有我这样从知青到学子的,也有从工作岗位重新回炉的,更有已有家室、为人父母的。但是,用当时最时髦的一句话来讲,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这个目标,就是在十年动荡之后,背负着几代人的希望,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深造,圆自己的求学梦。 
        和同学们相比,入校时的我,普通得就像通辽师院这棵参天大树上的一片树叶,无论入学成绩,到个人条件,甚至年龄都没有拿得出手的地方。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和同学一起充分享受大学校园里清新、自由、朝气蓬勃的氛围,充分汲取师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较高的生源质量带给我们的学术滋养。当时通辽师院的老师,有很多都是从北京等大城市高等院校分配或下派的,有着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在他们的教授下,我的学业也日渐提高。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教授古代文学的周双利老师,儒雅、博学,讲起课来,犀利、深刻而又不失幽默,对古典文学有着很高的造诣。他贯通古今的讲授,使我从古代文学的门外汉,到逐步有了粗浅的认识,进而有所收获,终生受益匪浅,尤其是后来我在自治区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工作期间,对史志编纂比较专业的研究和理解,以及由我负责主编的一些史志作品的问世和获奖,无不得益于当初周双利等老师的教诲。特别使我难忘的还有教授语音学的李元惠老师、教授现代文学的蒋镇老师、教授文艺理论的阎诚老师和现代汉语的崔绍范老师,还有既像师长、又象长兄、更是朋友的辅导员刘宪春老师等等,他们不仅传授给我很多很多学问、知识,而且在我日后的成长、进步中也给予了很多教诲和帮助。时至今日,我回通辽只要时间允许,就一定要去造访当年的老师们。 
        民间俗语曾调侃感情最好的关系莫过于“一起杠过枪的、同过窗的……”的确,同学情谊是世间最可宝贵的情感之一,那是一种超然世故的纯净,是朝夕相处的亲密,是风雨同舟的默契,是肝胆相照的信任。我的同学们年龄、经历、性格差别很大,但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大学经历对人生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构筑,对行为模式的改变,对学习能力的锻造。我一直庆幸,在如此重要的人生阶段,我遇上了这样一群无论学识亦或为人,无论品性亦或能力都让我终生视为良师益友的同窗好友。他们有的严谨从容,值得信赖;有的练达澹泊,专于治学;有的机敏沉稳,很早便展露出领导才能;有的热情善谈,是同学们离不开的组织者和召集者。在日后的发展中,我们班也出现许多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比如在学术界有所成就的学者,像小有名气、说起话来有板有眼的红学专家刘永良;造诣颇深的,长着一双不大却会说话的眼睛的语言学家许光烈,颇有影响的、即会跳舞又善于编剧的民俗、散文学家续维国,才华横溢又颇具社交能力的写匠徐文海,文思飞扬、风格细腻的小说家刘建军……;走上领导岗位、造福一方的官员,像自治区国资委主任,呼伦贝尔市公安局长高苏和……;投身社会事业、业绩骄人的行家里手,像北京市政管理学校校长郑宝乾,内蒙古电视台副台长顾永生,通辽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包福舜,工商银行通辽市支行工会主席赵选文……;当然还有巾帼不让须眉的优秀女性,像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就业指导处处长包红英、通辽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李英华、通辽市第五中学党委副书记孙桂茹……还有更多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着的,或已是骨干,或已是栋梁……如果没有他们一路同行的鞭策和鼓劲,我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跻身于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尽自己所能在本职岗位上贡献绵薄之力,不谦虚地认为自己没辱我们七七级的光辉而美丽的形象。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同学聚会。席间那心无芥蒂的调侃,那轻松随意的玩笑,那设身处地的劝勉,那推心置腹的长谈,无不令人回味悠长。其它都可以等一等,同学的召唤不能等;其它都可以先放放,同学的嘱托不能放。这几乎已经成了每个人的共识。同学情谊,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无论从精神、道义或是现实生活里,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为我们提供着举足轻重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五十年风雨兼程,五十载春华秋实。母校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深深地植根于党的民族教育政策这片沃土,突出“大力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传承和弘扬蒙古族优秀文化,创新和发展民族师范教育、蒙医蒙药,培养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在为自治区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虽然离校已经将近三十年,我们入校时出生的婴儿现在也已而立之年。可如梭的时光抹不去母校的一切在我的生命中留下的石雕斧刻般深深的印迹。我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母校一点一滴的发展和变化。每次遇到从学校过来的同学或朋友,我都会不厌其烦地打听学校的近况,为她的进步而欣喜,为她的踯躇而顾虑。令人欣慰的是,我的母校始终以坚实的步伐前行着。我坚信,她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具备一流教学水平的高等教育学府。 
        祝福母校!也祝福所有和我一样热爱着她的朋友!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珍珠滩)镂刻在生命中的记忆——写在母校50周年华诞之际
  •     这是一个平凡的地方,却是我梦里也经常流连的地方。 
        这里没有高楼广厦、画栋雕梁,却是我心中最神圣的殿堂。 
        这里承载了我多少单纯、快乐的时光,见证了我脱胎换骨般的成长,对我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这里,就是我的母校———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 
        1977年,我还未来得及洗净脚上的泥土,便以一名知青的身份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虽然成绩并不理想,但还是有幸被内蒙古民族大学,时称通辽师范学院中文系录取。七七级,作为“文革”后第一批通过高考入学的人群,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几乎经历了新中国建设、改革几十年来所有重大事件,也成为一段历史的发端和象征。七七级,这个简单的词汇中包含了太多含意:有骄傲,有艰辛,有无奈,有幸运……就像我们那个班,既有我这样从知青到学子的,也有从工作岗位重新回炉的,更有已有家室、为人父母的。但是,用当时最时髦的一句话来讲,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这个目标,就是在十年动荡之后,背负着几代人的希望,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深造,圆自己的求学梦。 
        和同学们相比,入校时的我,普通得就像通辽师院这棵参天大树上的一片树叶,无论入学成绩,到个人条件,甚至年龄都没有拿得出手的地方。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和同学一起充分享受大学校园里清新、自由、朝气蓬勃的氛围,充分汲取师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较高的生源质量带给我们的学术滋养。当时通辽师院的老师,有很多都是从北京等大城市高等院校分配或下派的,有着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在他们的教授下,我的学业也日渐提高。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教授古代文学的周双利老师,儒雅、博学,讲起课来,犀利、深刻而又不失幽默,对古典文学有着很高的造诣。他贯通古今的讲授,使我从古代文学的门外汉,到逐步有了粗浅的认识,进而有所收获,终生受益匪浅,尤其是后来我在自治区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工作期间,对史志编纂比较专业的研究和理解,以及由我负责主编的一些史志作品的问世和获奖,无不得益于当初周双利等老师的教诲。特别使我难忘的还有教授语音学的李元惠老师、教授现代文学的蒋镇老师、教授文艺理论的阎诚老师和现代汉语的崔绍范老师,还有既像师长、又象长兄、更是朋友的辅导员刘宪春老师等等,他们不仅传授给我很多很多学问、知识,而且在我日后的成长、进步中也给予了很多教诲和帮助。时至今日,我回通辽只要时间允许,就一定要去造访当年的老师们。 
        民间俗语曾调侃感情最好的关系莫过于“一起杠过枪的、同过窗的……”的确,同学情谊是世间最可宝贵的情感之一,那是一种超然世故的纯净,是朝夕相处的亲密,是风雨同舟的默契,是肝胆相照的信任。我的同学们年龄、经历、性格差别很大,但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大学经历对人生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构筑,对行为模式的改变,对学习能力的锻造。我一直庆幸,在如此重要的人生阶段,我遇上了这样一群无论学识亦或为人,无论品性亦或能力都让我终生视为良师益友的同窗好友。他们有的严谨从容,值得信赖;有的练达澹泊,专于治学;有的机敏沉稳,很早便展露出领导才能;有的热情善谈,是同学们离不开的组织者和召集者。在日后的发展中,我们班也出现许多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比如在学术界有所成就的学者,像小有名气、说起话来有板有眼的红学专家刘永良;造诣颇深的,长着一双不大却会说话的眼睛的语言学家许光烈,颇有影响的、即会跳舞又善于编剧的民俗、散文学家续维国,才华横溢又颇具社交能力的写匠徐文海,文思飞扬、风格细腻的小说家刘建军……;走上领导岗位、造福一方的官员,像自治区国资委主任,呼伦贝尔市公安局长高苏和……;投身社会事业、业绩骄人的行家里手,像北京市政管理学校校长郑宝乾,内蒙古电视台副台长顾永生,通辽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包福舜,工商银行通辽市支行工会主席赵选文……;当然还有巾帼不让须眉的优秀女性,像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生就业指导处处长包红英、通辽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李英华、通辽市第五中学党委副书记孙桂茹……还有更多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着的,或已是骨干,或已是栋梁……如果没有他们一路同行的鞭策和鼓劲,我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跻身于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尽自己所能在本职岗位上贡献绵薄之力,不谦虚地认为自己没辱我们七七级的光辉而美丽的形象。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同学聚会。席间那心无芥蒂的调侃,那轻松随意的玩笑,那设身处地的劝勉,那推心置腹的长谈,无不令人回味悠长。其它都可以等一等,同学的召唤不能等;其它都可以先放放,同学的嘱托不能放。这几乎已经成了每个人的共识。同学情谊,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无论从精神、道义或是现实生活里,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为我们提供着举足轻重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五十年风雨兼程,五十载春华秋实。母校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深深地植根于党的民族教育政策这片沃土,突出“大力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传承和弘扬蒙古族优秀文化,创新和发展民族师范教育、蒙医蒙药,培养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在为自治区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虽然离校已经将近三十年,我们入校时出生的婴儿现在也已而立之年。可如梭的时光抹不去母校的一切在我的生命中留下的石雕斧刻般深深的印迹。我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母校一点一滴的发展和变化。每次遇到从学校过来的同学或朋友,我都会不厌其烦地打听学校的近况,为她的进步而欣喜,为她的踯躇而顾虑。令人欣慰的是,我的母校始终以坚实的步伐前行着。我坚信,她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具备一流教学水平的高等教育学府。 
        祝福母校!也祝福所有和我一样热爱着她的朋友!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