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2年  /  第三期

第三期

  • 【工作研究】志书编纂要突出地方性
  • 发布时间:2023-07-06
  • 来源:
  • ——以《达拉特旗志2000—2017年》为例谈方志的地方特色

     

    突出地方特色在志书编纂中十分重要,不但可以避免“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的问题,还可以提升志书质量,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对地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与现状进行独特深入的展现。编纂志书要突出地方性,就需要提炼和把握地方特色,紧紧抓住当地地情构成要素中客观存在的特殊部分,牢牢把握不断变化发展的个性因素,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内涵,最大限度展现地方特色,实现志书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目的。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启动了第二轮志书编纂工作,志书编纂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在实际编纂过程中发现,部分志书还存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状况。究其原因,其中之一仍在于对地情特色挖掘不到位,反映在志书中就是对地方特色展现得不够,即地方性把握有欠缺。地方性是志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一部好的志书,一定是能够鲜明展现地方特色的志书,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志书。地方特色在志书中体现得好,一方面可以反映地方独特的自然经济、社会风貌,突出志书个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志书的可读性,起到引导教育读者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这是我的一个习惯。”由此可见,志书中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也记载着这个地方的重要情况。无论历史还是重要情况,一定是这个地方与众不同的个性和地情特点,即地方特色。

    一、地方特色是地方个性、特点的综合体

    所谓个性、特点,对一个地区来说,就是要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征。就拿第二轮《达拉特旗志2000—2017年》举例。在编写过程中,二轮《达拉特旗志》和全国所有志书一样,在篇目设置上都按照自然、经济、文化、社会等几个方面来排列纲目,这当然不能称其为个性、特点,而真正反映其个性、特点,是“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中游南岸,鄂尔多斯高原北端”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北与包头市隔河相望,东南西分别与准格尔旗、东胜区、杭锦旗接壤的‘呼包鄂’金三角”区位优势。如此一来,达拉特旗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空间上的独特性,让读者知晓达拉特旗到底处于何方。这就是达拉特旗一个特点或者个性。但这一特点还不能体现其特色。地方特色应该是像一道风景,综合当地的各种现有景观,向大众展示全方位的独特性。“地方特色,是在一个地方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民族、习俗等方面表现出来,为此地所特有的或者为各地所共有而此地在时间或空间的量度占有特殊位置。”苑广才、党戈《方志写作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8月一个地区的个性、特点的综合体才应该是一个地区的地方特色。

    在二轮修志中,保持和体现地方特色,应该成为志书编纂的一个方向和原则。只有突出地方特色,才能在提高志书质量方面更上一层楼。在编纂二轮《达拉特旗志》时,编纂人员在参考各地志书的过程中发现,凡是能很好反映地方特色的志书,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可读性也强。《达拉特旗志2000—2017年》在编纂过程中除了对一轮志书个别地方进行完善外,还深入展示地方特色。比如对王爱召遗址部分的编写,因为二轮修志期间恰逢王爱召重新修缮和建设,对于该遗址的完整记叙更能全面、真实再现史实,让后人了解王爱召的前世今生与价值。于是,在二轮志中,增加了对王爱召一些具体叙述,如王爱召的名称由来、选址过程、价值、规模及开发利用状况等,让王爱召的历史形象在志书中活灵活现。这就抓住了王爱召方方面面的个性、特点,通过综合分析、谋篇布局,形成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讲述了王爱召存在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还有对于库布齐沙漠的记述,在二轮《达拉特旗志》中也作了深入探究和考量,特别是对沙产业发展情况的叙述,重点放在旅游景区的建设上,将当地由来已久的蒙元文化、蒙汉文化与沙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延伸扩展到景区建设方面,以此展现库布齐沙漠对于当地发展的影响,或者说当地依托库布齐沙漠资源,走出一条沙漠发展旅游的道路。这些在志书中,集中表现在对响沙湾旅游区、恩格贝旅游区、银肯塔拉沙漠生态旅游区、库布齐沙漠旅游区、窝阔台沙漠民族文化旅游区等发展、壮大、建设、效益等多方面具体而细致的叙述上。特别是对响沙湾旅游区的记述,承继一轮志对其位置、规模、特点等简单叙述,二轮志采用据事直书的方式,记述响沙湾旅游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沙漠度假为一体,是距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最近的沙漠主题旅游区,为中国沙漠度假胜地”。关于响沙湾旅游区的发展,二轮志更是存真求实地抓住1998年、2002年、2008年、2012年、2014年、2017年等几个关键年份,重点记录响沙湾旅游区如何步步为营、发展壮大,成为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内蒙古自治区5个5A级景区之一。

    响沙湾旅游区及利用沙漠发展起来的各景区在志书中的出现,得益于全体编纂人员对当地地情特点的深刻认识、对沙产业发展的慎重思考、对资料的准确提炼和科学整合、对志书撰写要求的严格遵循。该部分内容,是达拉特旗旅游发展的缩影,也是达拉特旗地方特色的一次精彩“亮相”。

    二、地方特色在志书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方特色是地方个性和特点的综合体,是地方志书提高质量的手段。在新一轮修志过程中,尽管不同地区的志书在编目、体例等形式上大体相同,但由于内容的大相径庭,决定了不同地方志书拥有了不同的个性和特点。

    地方特色是地方志书的基本属性。最简单的例子是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发展状况和民俗风情,反映在志书中就形成地方特色。因此,抓住一个地区的地域特色,就如同抓住一个人的相貌特点,在任何场合都能精准将其辨识出来。第二轮《达拉特旗志》在这一方面的展现,重点反映在自然、人物等篇目中。在编写自然篇章时,志书紧紧抓住“达拉特旗历史上形成的黄河冲积平原”,突出“达拉特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北部、黄河南岸,地形南高北低,呈阶梯状”这一特点,为达拉特旗平原、沙漠、丘陵“三区”分划留下伏笔,也为后来展现达拉特旗农业、旅游、工业等多样性发展起了步、开了端,是地方独特性的展示。这一地域性特点的记叙,也将达拉特旗与邻近的包头市、东胜区做了鲜明地对比和区分,编纂出的志书也将带有强烈的地域属性。

    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时代特征。从发展的观念来看,任何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地方特色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地方特色在志书中也要因时而异、体现变化的时代气息。从这个角度讲,第二轮《达拉特旗志》在编纂过程中,在农业、工业、通信等方面都做了很好的体现。拿农业来说,在一轮志书中,达拉特旗的农业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发展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而在二轮志书中,由于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推动,农业发展变为主要依靠机械设备和科学手段,白泥井镇一些村庄甚至实行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实现农业发展规模化、机械化,被推崇为达拉特旗农业现代化的典范。在工业方面,过去达拉特旗的工业主要产品是化肥、白糖、橡胶、水泥、石灰等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在二轮志书中达拉特旗工业已经拥有现代化的工业园区,产品变为精甲醇、黄原胶、黏土砖、聚氯乙烯等高精尖品种,科技含量显著提高。还有通信方面,在一轮志书中记叙达拉特旗人民主要依靠写信、电报等手段进行通信;而在二轮志书中由于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达拉特旗人民的通信方式变为移动电话、网络等。这些都是时代变化带来的地方特色变化,也是地方特色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印证。

    地方特色要对地方有前瞻性的指导。按照志书的功能和效用来说,志书应该具有“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然而,目前来看,志书“以史鉴今”功效发挥较为突出,资政育人效果还有待提高,也就是说,志书在编写过程中,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发挥不明显。这反映在编写志书中,就是对未来缺乏科学的探索和启迪。编纂志书新的观念倡导“彰往昭来”的学术品格,要求通过对地情资料的科学表述,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给读者提供探索未来的思想启迪。第二轮《达拉特旗志》在这方面作了探索,比如其中对于人物篇章的选取,没有将所有镜头对准做了大贡献的“大人物”,而是聚焦那些做平凡小事展现人间真善美的“小人物”,如陈俊女、哈斯塔娜、刘巴彦尔等事迹的提炼和叙写,切实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用此举前瞻性地引导社会,一定要了解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从二轮《达拉特旗志》开始深入反映普通人民群众的真善美,那么其后的志书会更进一步,挖掘更多更有价值的内容,深入反映群众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二轮志书前瞻性导向作用较为突出。

    三、如何在志书中展现地方特色

    在志书中突出地方特色,展现独特的地情风貌和人文景观,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最常见的有“升格”法、重点突出法、时代衬托法、图片和附录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突出地方特色,提高志书质量,让志书生动活泼、可读性和科学性增强。

    篇目设计上采取提级升格法。按照以往的做法,各篇目在设置上会“平分秋色”,各系统之间均为并列关系。但是第二轮《达拉特旗志》在综合分析当地地情,充分进行研判之后,对响沙湾旅游区、白塔公园等当地有特色事物进行“升格”。响沙湾旅游区在达拉特旗旅游发展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提级升格可以更鲜明地突出沙产业发展情况,彰显地方特色。白塔公园在小城镇群众休闲娱乐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群众心目中,白塔公园历史悠久,是日常休闲的好去处,也是达拉特旗标志性建筑,将白塔公园在志书中进行“升格”,符合志书编写规范,顺应达拉特旗经济社会发展潮流,也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在资料收集、叙述中重点突出。志书编写的一大难题是对浩繁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精选、整合,在林林总总的资料中选取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相关资料,再进行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地记述,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第二轮《达拉特旗志》编写中,收集到王爱召遗址的资料十分多,比如搜集到有关王爱召选址问题上的资料,有的资料没有科学依据或者是对王爱召叙述没有多大帮助。为了突出重点,编写人员去粗取精、缜密整合,最终形成志书中详略得当的叙述。还有关于刘巴彦尔这一人物的记叙,志书在统稿时删减了对他家庭如何贫困等内容的记叙,将笔触重点放在他的高尚之举——替父还债,这样就实现以事系人、突出重点,也展现了土生土长的刘巴彦尔的道德风采。

    地方特色的展现要以时代为背景。关于这一点,是志书编写时代性要求,二轮志编纂正处国家改革开放时期,就志书内容而言,展现地方特色应该突出党的领导、突出当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反映当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验和教训,将这些内容总结提炼出来,本身就是地方特色的展现。还如,第二轮《达拉特旗志》在“居民消费”叙述中,从“2000年城区常住居民口人均消费4469元”叙述到“2017年城区常住居民口人均消费22374元”,可以说消费数据翻了5倍。虽然是硬生生的数据,但数据背后是达拉特旗近些年经济社会发展“晴雨表”,度量出当地改革开放发展成效,突出地方特色。再如,“2000年达拉特旗仅有两家律师事务所,办理业务主要是法律咨询、代写文书等较为简单业务”,而2017年“律师事务所增加到5家,办理业务扩展到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代理非诉讼案件、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这些内容的叙述,一方面是我国依法治国时代背景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当地群众法律意识增强,在维护合法利益的过程中,懂得拿起法律武器。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达拉特旗地情风貌的展现。

    通过图片、附录来突出地方特色。利用图片反映地方特色,可以说较为直观,可以选择当地遗存的历史古迹、当地标志性建筑、当地名优特色等等。除了图片,附录也是展现地方特色不错的选择。附录是志书有效补充和说明,志书按照体例记载不了的内容,都可以通过附录来反映和增补。第二轮《达拉特旗志》对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文献,通过附录“重要文献辑录”进行收录,如2000年4月发布的《达拉特旗禁牧实施办法》,再现了达拉特旗为了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全旗农牧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做的努力;如2009年8月发布的《达拉特旗生态自然恢复区人口转移政策实施细则》,让读者看后明白达拉特旗在全面落实“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加快生态自然恢复区人口转移进程中所做的探索。这些内容都是地方特色的集中体现。

    此外,地方特色在编写过程中,要具有完整性,重视追根溯源,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交代事物的来龙去脉;要具有深刻性,注重深挖内涵,不能泛泛而谈、点到为止,切实突出当地特色;要具有可读性,加强成文逻辑性,不能肆意为文、失去章法,切实用文字记叙地方特色,展现地方特色、揭示地方发展规律,实现志书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功效。

    撰稿  张桐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工作研究】志书编纂要突出地方性
  • 发布时间:2023-07-06
  • 来源:
  • ——以《达拉特旗志2000—2017年》为例谈方志的地方特色

     

    突出地方特色在志书编纂中十分重要,不但可以避免“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的问题,还可以提升志书质量,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对地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与现状进行独特深入的展现。编纂志书要突出地方性,就需要提炼和把握地方特色,紧紧抓住当地地情构成要素中客观存在的特殊部分,牢牢把握不断变化发展的个性因素,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内涵,最大限度展现地方特色,实现志书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目的。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启动了第二轮志书编纂工作,志书编纂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在实际编纂过程中发现,部分志书还存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状况。究其原因,其中之一仍在于对地情特色挖掘不到位,反映在志书中就是对地方特色展现得不够,即地方性把握有欠缺。地方性是志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一部好的志书,一定是能够鲜明展现地方特色的志书,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志书。地方特色在志书中体现得好,一方面可以反映地方独特的自然经济、社会风貌,突出志书个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志书的可读性,起到引导教育读者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这是我的一个习惯。”由此可见,志书中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也记载着这个地方的重要情况。无论历史还是重要情况,一定是这个地方与众不同的个性和地情特点,即地方特色。

    一、地方特色是地方个性、特点的综合体

    所谓个性、特点,对一个地区来说,就是要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征。就拿第二轮《达拉特旗志2000—2017年》举例。在编写过程中,二轮《达拉特旗志》和全国所有志书一样,在篇目设置上都按照自然、经济、文化、社会等几个方面来排列纲目,这当然不能称其为个性、特点,而真正反映其个性、特点,是“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中游南岸,鄂尔多斯高原北端”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北与包头市隔河相望,东南西分别与准格尔旗、东胜区、杭锦旗接壤的‘呼包鄂’金三角”区位优势。如此一来,达拉特旗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空间上的独特性,让读者知晓达拉特旗到底处于何方。这就是达拉特旗一个特点或者个性。但这一特点还不能体现其特色。地方特色应该是像一道风景,综合当地的各种现有景观,向大众展示全方位的独特性。“地方特色,是在一个地方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民族、习俗等方面表现出来,为此地所特有的或者为各地所共有而此地在时间或空间的量度占有特殊位置。”苑广才、党戈《方志写作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8月一个地区的个性、特点的综合体才应该是一个地区的地方特色。

    在二轮修志中,保持和体现地方特色,应该成为志书编纂的一个方向和原则。只有突出地方特色,才能在提高志书质量方面更上一层楼。在编纂二轮《达拉特旗志》时,编纂人员在参考各地志书的过程中发现,凡是能很好反映地方特色的志书,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可读性也强。《达拉特旗志2000—2017年》在编纂过程中除了对一轮志书个别地方进行完善外,还深入展示地方特色。比如对王爱召遗址部分的编写,因为二轮修志期间恰逢王爱召重新修缮和建设,对于该遗址的完整记叙更能全面、真实再现史实,让后人了解王爱召的前世今生与价值。于是,在二轮志中,增加了对王爱召一些具体叙述,如王爱召的名称由来、选址过程、价值、规模及开发利用状况等,让王爱召的历史形象在志书中活灵活现。这就抓住了王爱召方方面面的个性、特点,通过综合分析、谋篇布局,形成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讲述了王爱召存在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还有对于库布齐沙漠的记述,在二轮《达拉特旗志》中也作了深入探究和考量,特别是对沙产业发展情况的叙述,重点放在旅游景区的建设上,将当地由来已久的蒙元文化、蒙汉文化与沙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延伸扩展到景区建设方面,以此展现库布齐沙漠对于当地发展的影响,或者说当地依托库布齐沙漠资源,走出一条沙漠发展旅游的道路。这些在志书中,集中表现在对响沙湾旅游区、恩格贝旅游区、银肯塔拉沙漠生态旅游区、库布齐沙漠旅游区、窝阔台沙漠民族文化旅游区等发展、壮大、建设、效益等多方面具体而细致的叙述上。特别是对响沙湾旅游区的记述,承继一轮志对其位置、规模、特点等简单叙述,二轮志采用据事直书的方式,记述响沙湾旅游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沙漠度假为一体,是距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最近的沙漠主题旅游区,为中国沙漠度假胜地”。关于响沙湾旅游区的发展,二轮志更是存真求实地抓住1998年、2002年、2008年、2012年、2014年、2017年等几个关键年份,重点记录响沙湾旅游区如何步步为营、发展壮大,成为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内蒙古自治区5个5A级景区之一。

    响沙湾旅游区及利用沙漠发展起来的各景区在志书中的出现,得益于全体编纂人员对当地地情特点的深刻认识、对沙产业发展的慎重思考、对资料的准确提炼和科学整合、对志书撰写要求的严格遵循。该部分内容,是达拉特旗旅游发展的缩影,也是达拉特旗地方特色的一次精彩“亮相”。

    二、地方特色在志书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方特色是地方个性和特点的综合体,是地方志书提高质量的手段。在新一轮修志过程中,尽管不同地区的志书在编目、体例等形式上大体相同,但由于内容的大相径庭,决定了不同地方志书拥有了不同的个性和特点。

    地方特色是地方志书的基本属性。最简单的例子是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发展状况和民俗风情,反映在志书中就形成地方特色。因此,抓住一个地区的地域特色,就如同抓住一个人的相貌特点,在任何场合都能精准将其辨识出来。第二轮《达拉特旗志》在这一方面的展现,重点反映在自然、人物等篇目中。在编写自然篇章时,志书紧紧抓住“达拉特旗历史上形成的黄河冲积平原”,突出“达拉特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北部、黄河南岸,地形南高北低,呈阶梯状”这一特点,为达拉特旗平原、沙漠、丘陵“三区”分划留下伏笔,也为后来展现达拉特旗农业、旅游、工业等多样性发展起了步、开了端,是地方独特性的展示。这一地域性特点的记叙,也将达拉特旗与邻近的包头市、东胜区做了鲜明地对比和区分,编纂出的志书也将带有强烈的地域属性。

    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时代特征。从发展的观念来看,任何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地方特色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地方特色在志书中也要因时而异、体现变化的时代气息。从这个角度讲,第二轮《达拉特旗志》在编纂过程中,在农业、工业、通信等方面都做了很好的体现。拿农业来说,在一轮志书中,达拉特旗的农业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发展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而在二轮志书中,由于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推动,农业发展变为主要依靠机械设备和科学手段,白泥井镇一些村庄甚至实行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实现农业发展规模化、机械化,被推崇为达拉特旗农业现代化的典范。在工业方面,过去达拉特旗的工业主要产品是化肥、白糖、橡胶、水泥、石灰等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在二轮志书中达拉特旗工业已经拥有现代化的工业园区,产品变为精甲醇、黄原胶、黏土砖、聚氯乙烯等高精尖品种,科技含量显著提高。还有通信方面,在一轮志书中记叙达拉特旗人民主要依靠写信、电报等手段进行通信;而在二轮志书中由于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达拉特旗人民的通信方式变为移动电话、网络等。这些都是时代变化带来的地方特色变化,也是地方特色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印证。

    地方特色要对地方有前瞻性的指导。按照志书的功能和效用来说,志书应该具有“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然而,目前来看,志书“以史鉴今”功效发挥较为突出,资政育人效果还有待提高,也就是说,志书在编写过程中,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发挥不明显。这反映在编写志书中,就是对未来缺乏科学的探索和启迪。编纂志书新的观念倡导“彰往昭来”的学术品格,要求通过对地情资料的科学表述,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给读者提供探索未来的思想启迪。第二轮《达拉特旗志》在这方面作了探索,比如其中对于人物篇章的选取,没有将所有镜头对准做了大贡献的“大人物”,而是聚焦那些做平凡小事展现人间真善美的“小人物”,如陈俊女、哈斯塔娜、刘巴彦尔等事迹的提炼和叙写,切实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用此举前瞻性地引导社会,一定要了解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从二轮《达拉特旗志》开始深入反映普通人民群众的真善美,那么其后的志书会更进一步,挖掘更多更有价值的内容,深入反映群众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二轮志书前瞻性导向作用较为突出。

    三、如何在志书中展现地方特色

    在志书中突出地方特色,展现独特的地情风貌和人文景观,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最常见的有“升格”法、重点突出法、时代衬托法、图片和附录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突出地方特色,提高志书质量,让志书生动活泼、可读性和科学性增强。

    篇目设计上采取提级升格法。按照以往的做法,各篇目在设置上会“平分秋色”,各系统之间均为并列关系。但是第二轮《达拉特旗志》在综合分析当地地情,充分进行研判之后,对响沙湾旅游区、白塔公园等当地有特色事物进行“升格”。响沙湾旅游区在达拉特旗旅游发展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提级升格可以更鲜明地突出沙产业发展情况,彰显地方特色。白塔公园在小城镇群众休闲娱乐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群众心目中,白塔公园历史悠久,是日常休闲的好去处,也是达拉特旗标志性建筑,将白塔公园在志书中进行“升格”,符合志书编写规范,顺应达拉特旗经济社会发展潮流,也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在资料收集、叙述中重点突出。志书编写的一大难题是对浩繁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精选、整合,在林林总总的资料中选取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相关资料,再进行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地记述,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第二轮《达拉特旗志》编写中,收集到王爱召遗址的资料十分多,比如搜集到有关王爱召选址问题上的资料,有的资料没有科学依据或者是对王爱召叙述没有多大帮助。为了突出重点,编写人员去粗取精、缜密整合,最终形成志书中详略得当的叙述。还有关于刘巴彦尔这一人物的记叙,志书在统稿时删减了对他家庭如何贫困等内容的记叙,将笔触重点放在他的高尚之举——替父还债,这样就实现以事系人、突出重点,也展现了土生土长的刘巴彦尔的道德风采。

    地方特色的展现要以时代为背景。关于这一点,是志书编写时代性要求,二轮志编纂正处国家改革开放时期,就志书内容而言,展现地方特色应该突出党的领导、突出当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反映当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验和教训,将这些内容总结提炼出来,本身就是地方特色的展现。还如,第二轮《达拉特旗志》在“居民消费”叙述中,从“2000年城区常住居民口人均消费4469元”叙述到“2017年城区常住居民口人均消费22374元”,可以说消费数据翻了5倍。虽然是硬生生的数据,但数据背后是达拉特旗近些年经济社会发展“晴雨表”,度量出当地改革开放发展成效,突出地方特色。再如,“2000年达拉特旗仅有两家律师事务所,办理业务主要是法律咨询、代写文书等较为简单业务”,而2017年“律师事务所增加到5家,办理业务扩展到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代理非诉讼案件、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这些内容的叙述,一方面是我国依法治国时代背景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当地群众法律意识增强,在维护合法利益的过程中,懂得拿起法律武器。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达拉特旗地情风貌的展现。

    通过图片、附录来突出地方特色。利用图片反映地方特色,可以说较为直观,可以选择当地遗存的历史古迹、当地标志性建筑、当地名优特色等等。除了图片,附录也是展现地方特色不错的选择。附录是志书有效补充和说明,志书按照体例记载不了的内容,都可以通过附录来反映和增补。第二轮《达拉特旗志》对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文献,通过附录“重要文献辑录”进行收录,如2000年4月发布的《达拉特旗禁牧实施办法》,再现了达拉特旗为了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全旗农牧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做的努力;如2009年8月发布的《达拉特旗生态自然恢复区人口转移政策实施细则》,让读者看后明白达拉特旗在全面落实“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加快生态自然恢复区人口转移进程中所做的探索。这些内容都是地方特色的集中体现。

    此外,地方特色在编写过程中,要具有完整性,重视追根溯源,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交代事物的来龙去脉;要具有深刻性,注重深挖内涵,不能泛泛而谈、点到为止,切实突出当地特色;要具有可读性,加强成文逻辑性,不能肆意为文、失去章法,切实用文字记叙地方特色,展现地方特色、揭示地方发展规律,实现志书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功效。

    撰稿  张桐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