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2年  /  第三期

第三期

  • 【工作研究】二轮志书编纂中的传承与创新
  • 发布时间:2023-07-06
  • 来源:
  •     


    二轮志书的编纂,是承接一轮志书的续修,因此,在编纂过程中,既要做到对一轮志书的传承,同时又要有所创新。这里所说的传承,不仅仅指二轮志书应承接一轮志书的下限,而主要是指应遵循志书编纂的基本原则,坚持志书编纂的基本规范;这里所说的创新,并不是全盘否定一轮志书的编纂,而是在遵循基本原则、坚持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力求二轮志书的编纂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二轮志书编纂中的传承

     

    所谓传承,主要是指应遵循志书编纂的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统一的基本原则,同时坚持志书编纂的框架结构规范、选材编写规范、图表数据规范、文体文风规范、记述行文规范等基本规范。在一轮志书编纂中,全国各地的志书编纂者,特别是方志界的专家学者,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总结积累,不断充实丰富,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志书编纂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在二轮志书编纂中,我们要继续遵循和坚持。

    一、志书编纂的基本原则

    志书编纂必须遵循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有机统一的基本原则,一轮志书编纂是这样,二轮志书编纂也不例外。

    思想性

    志书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政治观点上。正确的政治观点是志书的灵魂。志书编纂要用正确的政治观点统帅资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力争观点正确、思想性强、时代性强。

    志书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即资料性著述。其思想性体现在朴实、严谨、科学的资料记述之中,记述中力戒政治渲染或说教,力戒大话、空话、套话、假话。

    志书编纂要把握时代性,把握时代的主流和本质,全面反映本行政区域的发展历程和成绩,正确反映发展中的曲折和问题。

    志书中绝对不能出现以下内容: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宣扬邪教、迷信、赌博、暴力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引自2008年9月16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第二章第七条。

    志书编纂中要把好政治关、史实关、保密关。志书是官修史书,必须服从服务于政治大局,确保政治观点正确。例如,中共十八大之后出现的违纪人员,其活动内容不可记述。志书是写实性文献资料,必须客观准确、全面完整地记述史实。比如,记述某个方面史实,必须核实准确,全面完整地反映。在涉及军事、政法、民族、宗教、信访、民政、国防等方面,必须注意保密,坚决杜绝泄密现象。比如,兵员征集、退伍军人、民兵组织数量,信访以及越级上访的详细数据,人防工程地点、设备数据,均可不记或略记。

    科学性

    志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志书内容和结构上。内容力求全面、系统、真实,客观反映事物的本质面貌;结构特点为“横分门类,事以类从”,即横排门类,纵述史实;也称作横排竖写。要做到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

    志书内容要做到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详略得当、特点鲜明。这是志书科学性的体现,是一轮志书和二轮志书编纂中应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由此可见,志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是有机统一的。

    志书结构主要指志书的体例。要坚持述、记、志、传、图、表、录七种体裁并用,以志为主;坚持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合理设计篇目;坚持越境不书、超限不记;坚持述而不论,寓褒贬于史实记述之中。

    例如,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篇中,一轮志书设置“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人民代表大会”等章,分别下设“各界人民代表选举产生”“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召开”和“人民代表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等节,然后在每节里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记述每次代表选举、会议召开情况。这样,符合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的体例要求。那么,如果将每次代表选举、会议召开设置为节,一节一节地记述每次代表选举、每次会议召开情况,就会造成“竖排横写”,就会违背志书体例的基本原则。

    资料性

    资料是志书编纂的基础,志书的价值正体现在资料的全面、系统、真实和准确上,体现在资料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志书作为资料性著述,在编纂中,首先要掌握翔实的资料,供选择使用;其次,对繁杂的资料要核实取舍,选取有价值的资料;再次,要注意资料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要做到这些是有一定难度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修志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作。难就难在古今资料浩如烟海,进志书的资料是否真实可靠要订正;难就难在资料残缺、散失收集起来很艰难;难就难在横排门类不能缺项、不能割裂与孤立、不能失去整体性;难就难在志书要合体例又要有时代性、科学性、思想性。”引自1989年8月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在宁德地区地方志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由此可见,志书的资料性与思想性、科学性也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二轮志书编纂只有遵循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发挥志书“存史、资政、育人”的功用,才能实现志书编纂的目标。正如李克强总理强调的那样:“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引自2015年12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模范座谈会作出的重要批示。

    二、志书编纂的基本规范

    志书编纂的基本规范,关系志书的质量标准。志书编纂必须符合框架结构规范、选材编写规范、图表数据规范、文体文风规范、记述行文规范等。2008年9月16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对以上规范作出了具体规定。

    框架结构规范

    框架结构规范主要体现在篇目设计上,篇目设计要突出地方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要按行业、产业、事类去设立篇目,不必局限于组织机构。篇目设置符合“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基本要求。

    例如,一二轮志书篇目大致上都设置为:自然类建置、自然环境、资源、人口等、基础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邮电信息、公用事业等、经济类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经济管理等、政治类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群众组织、公安司法、军事等、文化类教育、科技、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和计划生育、体育等、社会类人民生活、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民政、扶贫、民族、宗教、风俗、方言等,还有人物。

    志书的框架结构基本形成:横排门类为并列关系,纵述史实为统领关系。要恰当处理科学分类与现实社会分工、全志整体性与分志相对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做到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

    例如,“城乡建设”篇,设置“机构与改革、城市建设、乡村建设、房地产开发管理、建筑业”等章,为并列关系,由“城乡建设”统领。如果把“土地管理”列入其中一章,显然是归属不当,尽管城乡建设涉及用地问题,但“土地管理”不属于“城乡建设”范畴,必须另设篇目。“土地管理”本应归属“经济综合管理”大类范畴,应称作“国土资源管理”,与“计划管理”“统计管理”“审计管理”“工商物价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排列为并列关系,由“经济综合管理”统领。

    选材编写规范

    选材编写规范主要表现在内容资料上,内容要力求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那么,对材料就应有所选择,既要全面、系统地记述,又要做到真实可信。做到内容完整,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记述内容要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记述有深度。

    在编写中,要力避资料的简单重复,恰当处理资料的交叉运用。在不同章节交叉记述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

    例如,“旅游”篇中“景区景点”和“旅游开发”章节均涉及旅游景区景点,为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景区景点”章节侧重记述景区景点的布局结构、特色特点,“旅游开发”章节侧重记述景区景点的开发价值、开发成果。

    图表数据规范

    图表、数据是志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图表、数据具有直观性、可读性的特征,又具有信息量大、资料性强的特点。图表、数据的真实、准确至关重要。

    图,包括行政区划图、照片、统计图等。行政区划图,采用国家测绘部门和有关部门绘制及审定的,须有审图号。照片,选取具有典型性、资料性的,从不同角度反映不同方面发展变化情况。统计图,要素齐全,包括必要的图题、图例和注记,统计图标识鲜明、观感直接,将产生对比强烈、引人关注的效果。

    表,包括统计表、一览表、名录等。设计合理,要素齐全,内容准确,不与正文简单重复。表格包括表序、表题、表体和必要的表注等。表题的时间、范围、主体内容和表格性质等要素齐全。全书表格样式、编号统一。例如:

     

    1998—2015年伊金霍洛旗林木病虫害防治统计表

    image.png 

    文体文风规范

    志书的文体,不同于总结报告、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教科书、议论文等。志书的文体要规范,一律用简练的现代语体文记述;志书的文风要严谨、朴实、简洁、通俗。这是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基本要求,必须严格遵循。

    现代语体文,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它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志书语言采用简练的现代语体文,不用晦涩的古代文言文。

    严谨,即严密、周到。不产生歧义,不造成误解。例如“近年来”“目前”“至今”等模糊用语,不严密、不周到,不确切,就容易产生歧义,或造成误解。

    朴实,即质朴、实在。不华丽,不渲染。例如,“圆满”“顺利”“成功”“紧紧”“认真”“深入”“大力”“很大”“广泛”等等修饰语志书记述中尽量不用这些溢美之词。又如,科技展览“犹如一股清泉,荡涤孩子们心灵的尘埃;犹如一盏明灯,为孩子们成长保驾护航”,运用形象的比喻、华丽的形容描述,这在志书记述中也是不必要的。

    简洁,即简明扼要。不啰嗦,不累赘。例如,“深入基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进行广泛宣传”,应改为“到基层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利用3—5月3个月时间”,应改为“3—5月”;“人工造林20万亩,沙源治理30万亩,林草成活率80%以上,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应删去“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志书文稿最终要达到“多一字不用,少一字不可”的标准程度。正如宋代理学家朱熹谈读书时指出:“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通俗,即浅显易懂,适合大众的水准。不深奥,不晦涩。例如,“吸引与会者的眼球”,应改为“吸引与会者的关注”;“举全社会之力”,应改为“动员社会力量”。要尽量变渲染式为通俗化。又如,一些专业名词、专业用语,ml——毫升MW——兆瓦KVA——千伏安要转换成通俗的大众化词语。

    记述行文规范

    志书名称已确定志书记述的行政区域范围,“越境不书”是基本要求。如果为交代背景,或者为横向对比、联系等,不视为越境不书。

    志书的上限和下限时间界限不要随意突破,要严格控制上溯或下延。“超限不写”是基本要求。

    无论记述事物、事件还是人物,都不用评论、议论,而是“寓观点于记述之中”,坚持“述而不论”的基本原则。即使在概述、综述之中,也是在记述基础上适当地做些必要的议论、评论,切不可空泛地议论和评论。

    志书中统一名称、事实、数据、时间、度量衡、术语的表述,前后一致。在实际编纂中,往往会发生前后不一致的现象,例如,度量衡中“亩”“公顷”的运用,在一部志书的“农牧业”“林业”“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管理”等篇目中,有的用“亩”,有的用“公顷”。类似问题较多,应该按照规定规范一下。

    “人物”篇记述中,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人物传,记述传主的生卒年月、籍贯出生地、主要经历、典型事迹、个性特征、社会评价等。人物简介,略记人物履历及主要事迹,不面面俱到。人物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参加工作时间、职务职称等要素应当齐全。

    志书一般以第三人称记述,不用第一人称,引文和特殊情况除外。如“我县”“我局”之类应当改为“××县”“××局”或根据具体语境改为“全县”“全局”,也可改为“该县”“该局”。但一般不用“本县”“本局”。

    记述中经常出现“来××县”“赴北京市”等词语,实际上也是从第一人称角度出发,应当用第三人称记述,把“来”“赴”均改为“到”。

    行文应当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例如,“×年×月×日,召开××会议”,看似通顺,实则是“无主句”,应改为“×年×月×日,××会议召开”。

    有些志书篇目中,时态助词“了”用的地方太多,实际上是多余的,大多语句中的“了”删去后仍能表述完整,并未改变语义。例如,“重点慰问了特困职工22户,解决了部分困难职工的困难”“建立了177户贫困职工档案”等。

    时间表述,一般用公历时间农历时间须注公历时间。年与年、同年的月与月、同月的日与日之间可简写为1990—1995年、2002年3—5月、3月13—15日反之则可写为1998年12月至1999年1月、4月30日至5月2日。

    标点符号中引号、书名号的运用容易混淆,如项目、证件、责任状、通知书等名称,应当用引号,但在实际编写中往往用书名号,容易错用。如报告、制度、作品、电视栏目等名称,应当用书名号,但在实际编写中容易错用引号。

    综上所述,二轮志书编纂必须继续遵循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有机统一的原则,继续坚持框架结构、选材编写、图表数据、文体文风、记述行文的进一步规范。

     

    二轮志书编纂中的创新

     

    所谓创新,是指在传承一轮志书编写的基本原则、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在指导思想、有关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不懈努力。

    二轮志书编纂正处于全面改革开放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志书编纂也应与时俱进,在传承一轮志书体例规范的基础上,从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一步探索创新。正所谓“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意为:世道不同,社会变了,变法就是合适的。这里引用取其引申义,即二轮志书记述内容和形式在传承的基础上,应当因时而异,有所创新,体现时代性、创新性。

    一、指导思想的创新

    一轮志书编纂大多自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二轮志书编纂大多进入深化改革开放时期,进入21世纪,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因此,志书编纂的指导思想逐步发生重大变化,逐步更新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这就是二轮志书编纂中指导思想的创新和发展。那么,二轮志书编纂就应在这些指导思想下充分体现其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遵循和坚持志书编纂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二、志书内容的创新

    二轮志书编纂所处的历史时期较一轮志书编纂时发生重大变化,志书内容也有较大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新鲜事物不断涌现,各行各业都在改革,或机构改革,或体制改革,为志书内容提供许多新鲜素材。

    有关改革的内容

    记述和反映改革的内容是二轮志书区别于一轮志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也是二轮志书编纂中创新和发展的亮点。例如:

    1、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在一轮志书记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二轮志书则记述以二轮土地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稳定完善、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等,改革进一步深化,记述内容更具有深度。

    2、城镇工商业经营体制改革。在一轮志书记述由公有制或集体所有制转换为个体私营制的基础上,二轮志书则记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实行公司制管理等,改革进一步加深,记述内容得以升华。

    3、行政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因改革的方法、步骤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强,故二轮志书的记述较一轮志书更为详实细化。如乡镇机构改革坚持人员分流和竞争上岗“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笔试、面试、评议、谈话等方法步骤,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畅通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渠道。

    4、农村税费改革。2005年,实行农牧业税费改革;2006年,全面取消农牧业税。农村税费改革,免除两千多年实行的皇粮国税,彻底减轻农牧民经济负担,推动农牧业进一步发展。这是二轮志书记述的重点内容。

    5、水利设施经营权改革。2006年,“五小”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水利设施和80%以上的水土保持工程,通过采取拍卖、租赁、转让、无偿划拨等形式,转移到农民个人手中经营,明晰产权和使用权,实行“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

    6、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9—2012年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分户经营。实行“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

    7、城镇管理体制改革。2004年,在城镇建设的同时,为加强城镇管理,实行建管并重,设立城镇管理局,赋予一定的执法权力,维护城镇建设成果。

    8、司法体制改革。2005年,从制约司法体制突出问题和影响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入手,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健全责权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实现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政、扩大司法公平、加强司法民主的目标。

    9、新一轮司法改革。2008—2013年实行新一轮司法改革。改革从民众司法需求出发,解决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加强基层法庭建设;简化办案程序;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开展法律援助;畅通司法立案程序。

    10、财政体制改革。2012―2013年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深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推进以“金财工程”为主体的财政信息化建设。

    11、工商行政管理改革。2015年,把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简化登记程序,改变营业执照版面格式,减少材料及登记表格;颁发“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实行“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将134项前置审批项目改为后置审批项目,只保留34项前置审批项目。2016年,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深化“先照后证”改革;推进市场主体简易退出改革。2017年,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推动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改革,解决“退出难”问题。2018年,简化办事程序,把企业“引进来”“留下来”;落实“证照分离”改革措施,减少办理要件,压缩办理时限,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深化“多证合一”综合性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程电子化。

    1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1997年、2006年,先后开始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居民共享改革红利。

    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2007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后来逐步健全完善,新农合与扶贫两项制度衔接配套改革。

    14、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进入21世纪,随着国营、集体企业民营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并逐步完善,原先“统一招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的劳动用工制度取消,逐步建立起“就业指导、企业招聘、培训转移、劳务输出、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劳动监察”新的劳动用工机制。

    15、社会事业改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都在不同方面实施不同程度的改革,都是二轮志书编纂较为丰富的题材。

    16、全面深化改革。中共十八大之后,在中央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全国各地具体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六大方面: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治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六大方面改革包含数十项具体改革内容。这是二轮志书编纂的重要题材。

    二轮志书如能全面、系统、真实地记述和反映这些改革举措及改革成效,则是编纂工作的一大创新,也是一大亮点。

    有关内容的更迭

    1、新鲜内容篇目进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县域经济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得以迅猛发展,所占比重更大。因此,在志书的经济类单独设置“非公有制经济”篇目,非公有制经济独立成篇予以记述,是二轮志书的普遍现象,成为志书编纂者的共识。

    又如,商贸流通领域出现的超市、电商、物流、快递、外卖等,逐渐形成新的业态,成为二轮志书编纂新的素材。

    2、个别内容篇目退出。如“乡镇企业”,曾为县域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20世纪90年代末,渐渐淡出县域经济领域,不再列入二轮志书编纂的内容篇目。

    3、有的内容篇目分列。如“环境保护”内容,一轮志书多归属“城乡建设”篇,二轮志书则从中分离出来单列篇目记述。

    有关信息的增长

    二轮志书编纂正值信息化时代,电子、通讯系统科技飞速发展,为志书资料收集提供便捷的条件,如人物信息,二轮志书比一轮志书成倍增长。

    三、编纂形式的创新

    二轮志书编纂中,除用统计表之外,还运用统计图,更具直观性。例如:

     

    2004—2015年伊金霍洛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录用人员统计图

    image.png 

    回顾二轮志书的编纂,我们遵循志书编纂的基本原则,坚持志书编纂的基本规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不符合规范的缺陷或失误。这就需要志书编纂者继续深入学习新方志理论,继续加强修志工作实践历练,继续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历史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史观,为推动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不断完善,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做出不懈努力。

    撰稿  魏兆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工作研究】二轮志书编纂中的传承与创新
  • 发布时间:2023-07-06
  • 来源:
  •     


    二轮志书的编纂,是承接一轮志书的续修,因此,在编纂过程中,既要做到对一轮志书的传承,同时又要有所创新。这里所说的传承,不仅仅指二轮志书应承接一轮志书的下限,而主要是指应遵循志书编纂的基本原则,坚持志书编纂的基本规范;这里所说的创新,并不是全盘否定一轮志书的编纂,而是在遵循基本原则、坚持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力求二轮志书的编纂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二轮志书编纂中的传承

     

    所谓传承,主要是指应遵循志书编纂的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统一的基本原则,同时坚持志书编纂的框架结构规范、选材编写规范、图表数据规范、文体文风规范、记述行文规范等基本规范。在一轮志书编纂中,全国各地的志书编纂者,特别是方志界的专家学者,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总结积累,不断充实丰富,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志书编纂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在二轮志书编纂中,我们要继续遵循和坚持。

    一、志书编纂的基本原则

    志书编纂必须遵循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有机统一的基本原则,一轮志书编纂是这样,二轮志书编纂也不例外。

    思想性

    志书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政治观点上。正确的政治观点是志书的灵魂。志书编纂要用正确的政治观点统帅资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力争观点正确、思想性强、时代性强。

    志书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即资料性著述。其思想性体现在朴实、严谨、科学的资料记述之中,记述中力戒政治渲染或说教,力戒大话、空话、套话、假话。

    志书编纂要把握时代性,把握时代的主流和本质,全面反映本行政区域的发展历程和成绩,正确反映发展中的曲折和问题。

    志书中绝对不能出现以下内容: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宣扬邪教、迷信、赌博、暴力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引自2008年9月16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第二章第七条。

    志书编纂中要把好政治关、史实关、保密关。志书是官修史书,必须服从服务于政治大局,确保政治观点正确。例如,中共十八大之后出现的违纪人员,其活动内容不可记述。志书是写实性文献资料,必须客观准确、全面完整地记述史实。比如,记述某个方面史实,必须核实准确,全面完整地反映。在涉及军事、政法、民族、宗教、信访、民政、国防等方面,必须注意保密,坚决杜绝泄密现象。比如,兵员征集、退伍军人、民兵组织数量,信访以及越级上访的详细数据,人防工程地点、设备数据,均可不记或略记。

    科学性

    志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志书内容和结构上。内容力求全面、系统、真实,客观反映事物的本质面貌;结构特点为“横分门类,事以类从”,即横排门类,纵述史实;也称作横排竖写。要做到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

    志书内容要做到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详略得当、特点鲜明。这是志书科学性的体现,是一轮志书和二轮志书编纂中应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由此可见,志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是有机统一的。

    志书结构主要指志书的体例。要坚持述、记、志、传、图、表、录七种体裁并用,以志为主;坚持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合理设计篇目;坚持越境不书、超限不记;坚持述而不论,寓褒贬于史实记述之中。

    例如,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篇中,一轮志书设置“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人民代表大会”等章,分别下设“各界人民代表选举产生”“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召开”和“人民代表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等节,然后在每节里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记述每次代表选举、会议召开情况。这样,符合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的体例要求。那么,如果将每次代表选举、会议召开设置为节,一节一节地记述每次代表选举、每次会议召开情况,就会造成“竖排横写”,就会违背志书体例的基本原则。

    资料性

    资料是志书编纂的基础,志书的价值正体现在资料的全面、系统、真实和准确上,体现在资料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志书作为资料性著述,在编纂中,首先要掌握翔实的资料,供选择使用;其次,对繁杂的资料要核实取舍,选取有价值的资料;再次,要注意资料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要做到这些是有一定难度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修志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作。难就难在古今资料浩如烟海,进志书的资料是否真实可靠要订正;难就难在资料残缺、散失收集起来很艰难;难就难在横排门类不能缺项、不能割裂与孤立、不能失去整体性;难就难在志书要合体例又要有时代性、科学性、思想性。”引自1989年8月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在宁德地区地方志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由此可见,志书的资料性与思想性、科学性也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二轮志书编纂只有遵循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发挥志书“存史、资政、育人”的功用,才能实现志书编纂的目标。正如李克强总理强调的那样:“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引自2015年12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模范座谈会作出的重要批示。

    二、志书编纂的基本规范

    志书编纂的基本规范,关系志书的质量标准。志书编纂必须符合框架结构规范、选材编写规范、图表数据规范、文体文风规范、记述行文规范等。2008年9月16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对以上规范作出了具体规定。

    框架结构规范

    框架结构规范主要体现在篇目设计上,篇目设计要突出地方特色、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要按行业、产业、事类去设立篇目,不必局限于组织机构。篇目设置符合“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基本要求。

    例如,一二轮志书篇目大致上都设置为:自然类建置、自然环境、资源、人口等、基础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邮电信息、公用事业等、经济类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经济管理等、政治类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群众组织、公安司法、军事等、文化类教育、科技、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和计划生育、体育等、社会类人民生活、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民政、扶贫、民族、宗教、风俗、方言等,还有人物。

    志书的框架结构基本形成:横排门类为并列关系,纵述史实为统领关系。要恰当处理科学分类与现实社会分工、全志整体性与分志相对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做到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

    例如,“城乡建设”篇,设置“机构与改革、城市建设、乡村建设、房地产开发管理、建筑业”等章,为并列关系,由“城乡建设”统领。如果把“土地管理”列入其中一章,显然是归属不当,尽管城乡建设涉及用地问题,但“土地管理”不属于“城乡建设”范畴,必须另设篇目。“土地管理”本应归属“经济综合管理”大类范畴,应称作“国土资源管理”,与“计划管理”“统计管理”“审计管理”“工商物价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排列为并列关系,由“经济综合管理”统领。

    选材编写规范

    选材编写规范主要表现在内容资料上,内容要力求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那么,对材料就应有所选择,既要全面、系统地记述,又要做到真实可信。做到内容完整,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记述内容要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记述有深度。

    在编写中,要力避资料的简单重复,恰当处理资料的交叉运用。在不同章节交叉记述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

    例如,“旅游”篇中“景区景点”和“旅游开发”章节均涉及旅游景区景点,为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景区景点”章节侧重记述景区景点的布局结构、特色特点,“旅游开发”章节侧重记述景区景点的开发价值、开发成果。

    图表数据规范

    图表、数据是志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图表、数据具有直观性、可读性的特征,又具有信息量大、资料性强的特点。图表、数据的真实、准确至关重要。

    图,包括行政区划图、照片、统计图等。行政区划图,采用国家测绘部门和有关部门绘制及审定的,须有审图号。照片,选取具有典型性、资料性的,从不同角度反映不同方面发展变化情况。统计图,要素齐全,包括必要的图题、图例和注记,统计图标识鲜明、观感直接,将产生对比强烈、引人关注的效果。

    表,包括统计表、一览表、名录等。设计合理,要素齐全,内容准确,不与正文简单重复。表格包括表序、表题、表体和必要的表注等。表题的时间、范围、主体内容和表格性质等要素齐全。全书表格样式、编号统一。例如:

     

    1998—2015年伊金霍洛旗林木病虫害防治统计表

    image.png 

    文体文风规范

    志书的文体,不同于总结报告、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教科书、议论文等。志书的文体要规范,一律用简练的现代语体文记述;志书的文风要严谨、朴实、简洁、通俗。这是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基本要求,必须严格遵循。

    现代语体文,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它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志书语言采用简练的现代语体文,不用晦涩的古代文言文。

    严谨,即严密、周到。不产生歧义,不造成误解。例如“近年来”“目前”“至今”等模糊用语,不严密、不周到,不确切,就容易产生歧义,或造成误解。

    朴实,即质朴、实在。不华丽,不渲染。例如,“圆满”“顺利”“成功”“紧紧”“认真”“深入”“大力”“很大”“广泛”等等修饰语志书记述中尽量不用这些溢美之词。又如,科技展览“犹如一股清泉,荡涤孩子们心灵的尘埃;犹如一盏明灯,为孩子们成长保驾护航”,运用形象的比喻、华丽的形容描述,这在志书记述中也是不必要的。

    简洁,即简明扼要。不啰嗦,不累赘。例如,“深入基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进行广泛宣传”,应改为“到基层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利用3—5月3个月时间”,应改为“3—5月”;“人工造林20万亩,沙源治理30万亩,林草成活率80%以上,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应删去“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志书文稿最终要达到“多一字不用,少一字不可”的标准程度。正如宋代理学家朱熹谈读书时指出:“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通俗,即浅显易懂,适合大众的水准。不深奥,不晦涩。例如,“吸引与会者的眼球”,应改为“吸引与会者的关注”;“举全社会之力”,应改为“动员社会力量”。要尽量变渲染式为通俗化。又如,一些专业名词、专业用语,ml——毫升MW——兆瓦KVA——千伏安要转换成通俗的大众化词语。

    记述行文规范

    志书名称已确定志书记述的行政区域范围,“越境不书”是基本要求。如果为交代背景,或者为横向对比、联系等,不视为越境不书。

    志书的上限和下限时间界限不要随意突破,要严格控制上溯或下延。“超限不写”是基本要求。

    无论记述事物、事件还是人物,都不用评论、议论,而是“寓观点于记述之中”,坚持“述而不论”的基本原则。即使在概述、综述之中,也是在记述基础上适当地做些必要的议论、评论,切不可空泛地议论和评论。

    志书中统一名称、事实、数据、时间、度量衡、术语的表述,前后一致。在实际编纂中,往往会发生前后不一致的现象,例如,度量衡中“亩”“公顷”的运用,在一部志书的“农牧业”“林业”“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管理”等篇目中,有的用“亩”,有的用“公顷”。类似问题较多,应该按照规定规范一下。

    “人物”篇记述中,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人物传,记述传主的生卒年月、籍贯出生地、主要经历、典型事迹、个性特征、社会评价等。人物简介,略记人物履历及主要事迹,不面面俱到。人物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参加工作时间、职务职称等要素应当齐全。

    志书一般以第三人称记述,不用第一人称,引文和特殊情况除外。如“我县”“我局”之类应当改为“××县”“××局”或根据具体语境改为“全县”“全局”,也可改为“该县”“该局”。但一般不用“本县”“本局”。

    记述中经常出现“来××县”“赴北京市”等词语,实际上也是从第一人称角度出发,应当用第三人称记述,把“来”“赴”均改为“到”。

    行文应当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例如,“×年×月×日,召开××会议”,看似通顺,实则是“无主句”,应改为“×年×月×日,××会议召开”。

    有些志书篇目中,时态助词“了”用的地方太多,实际上是多余的,大多语句中的“了”删去后仍能表述完整,并未改变语义。例如,“重点慰问了特困职工22户,解决了部分困难职工的困难”“建立了177户贫困职工档案”等。

    时间表述,一般用公历时间农历时间须注公历时间。年与年、同年的月与月、同月的日与日之间可简写为1990—1995年、2002年3—5月、3月13—15日反之则可写为1998年12月至1999年1月、4月30日至5月2日。

    标点符号中引号、书名号的运用容易混淆,如项目、证件、责任状、通知书等名称,应当用引号,但在实际编写中往往用书名号,容易错用。如报告、制度、作品、电视栏目等名称,应当用书名号,但在实际编写中容易错用引号。

    综上所述,二轮志书编纂必须继续遵循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有机统一的原则,继续坚持框架结构、选材编写、图表数据、文体文风、记述行文的进一步规范。

     

    二轮志书编纂中的创新

     

    所谓创新,是指在传承一轮志书编写的基本原则、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在指导思想、有关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不懈努力。

    二轮志书编纂正处于全面改革开放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志书编纂也应与时俱进,在传承一轮志书体例规范的基础上,从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一步探索创新。正所谓“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意为:世道不同,社会变了,变法就是合适的。这里引用取其引申义,即二轮志书记述内容和形式在传承的基础上,应当因时而异,有所创新,体现时代性、创新性。

    一、指导思想的创新

    一轮志书编纂大多自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二轮志书编纂大多进入深化改革开放时期,进入21世纪,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因此,志书编纂的指导思想逐步发生重大变化,逐步更新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这就是二轮志书编纂中指导思想的创新和发展。那么,二轮志书编纂就应在这些指导思想下充分体现其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遵循和坚持志书编纂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二、志书内容的创新

    二轮志书编纂所处的历史时期较一轮志书编纂时发生重大变化,志书内容也有较大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新鲜事物不断涌现,各行各业都在改革,或机构改革,或体制改革,为志书内容提供许多新鲜素材。

    有关改革的内容

    记述和反映改革的内容是二轮志书区别于一轮志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也是二轮志书编纂中创新和发展的亮点。例如:

    1、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在一轮志书记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二轮志书则记述以二轮土地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稳定完善、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等,改革进一步深化,记述内容更具有深度。

    2、城镇工商业经营体制改革。在一轮志书记述由公有制或集体所有制转换为个体私营制的基础上,二轮志书则记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实行公司制管理等,改革进一步加深,记述内容得以升华。

    3、行政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因改革的方法、步骤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强,故二轮志书的记述较一轮志书更为详实细化。如乡镇机构改革坚持人员分流和竞争上岗“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笔试、面试、评议、谈话等方法步骤,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畅通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渠道。

    4、农村税费改革。2005年,实行农牧业税费改革;2006年,全面取消农牧业税。农村税费改革,免除两千多年实行的皇粮国税,彻底减轻农牧民经济负担,推动农牧业进一步发展。这是二轮志书记述的重点内容。

    5、水利设施经营权改革。2006年,“五小”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水利设施和80%以上的水土保持工程,通过采取拍卖、租赁、转让、无偿划拨等形式,转移到农民个人手中经营,明晰产权和使用权,实行“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

    6、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9—2012年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分户经营。实行“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

    7、城镇管理体制改革。2004年,在城镇建设的同时,为加强城镇管理,实行建管并重,设立城镇管理局,赋予一定的执法权力,维护城镇建设成果。

    8、司法体制改革。2005年,从制约司法体制突出问题和影响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入手,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健全责权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实现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政、扩大司法公平、加强司法民主的目标。

    9、新一轮司法改革。2008—2013年实行新一轮司法改革。改革从民众司法需求出发,解决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加强基层法庭建设;简化办案程序;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开展法律援助;畅通司法立案程序。

    10、财政体制改革。2012―2013年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深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推进以“金财工程”为主体的财政信息化建设。

    11、工商行政管理改革。2015年,把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简化登记程序,改变营业执照版面格式,减少材料及登记表格;颁发“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实行“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将134项前置审批项目改为后置审批项目,只保留34项前置审批项目。2016年,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深化“先照后证”改革;推进市场主体简易退出改革。2017年,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推动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改革,解决“退出难”问题。2018年,简化办事程序,把企业“引进来”“留下来”;落实“证照分离”改革措施,减少办理要件,压缩办理时限,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深化“多证合一”综合性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程电子化。

    1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1997年、2006年,先后开始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居民共享改革红利。

    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2007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后来逐步健全完善,新农合与扶贫两项制度衔接配套改革。

    14、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进入21世纪,随着国营、集体企业民营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并逐步完善,原先“统一招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的劳动用工制度取消,逐步建立起“就业指导、企业招聘、培训转移、劳务输出、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劳动监察”新的劳动用工机制。

    15、社会事业改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都在不同方面实施不同程度的改革,都是二轮志书编纂较为丰富的题材。

    16、全面深化改革。中共十八大之后,在中央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全国各地具体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六大方面: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治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六大方面改革包含数十项具体改革内容。这是二轮志书编纂的重要题材。

    二轮志书如能全面、系统、真实地记述和反映这些改革举措及改革成效,则是编纂工作的一大创新,也是一大亮点。

    有关内容的更迭

    1、新鲜内容篇目进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县域经济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得以迅猛发展,所占比重更大。因此,在志书的经济类单独设置“非公有制经济”篇目,非公有制经济独立成篇予以记述,是二轮志书的普遍现象,成为志书编纂者的共识。

    又如,商贸流通领域出现的超市、电商、物流、快递、外卖等,逐渐形成新的业态,成为二轮志书编纂新的素材。

    2、个别内容篇目退出。如“乡镇企业”,曾为县域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20世纪90年代末,渐渐淡出县域经济领域,不再列入二轮志书编纂的内容篇目。

    3、有的内容篇目分列。如“环境保护”内容,一轮志书多归属“城乡建设”篇,二轮志书则从中分离出来单列篇目记述。

    有关信息的增长

    二轮志书编纂正值信息化时代,电子、通讯系统科技飞速发展,为志书资料收集提供便捷的条件,如人物信息,二轮志书比一轮志书成倍增长。

    三、编纂形式的创新

    二轮志书编纂中,除用统计表之外,还运用统计图,更具直观性。例如:

     

    2004—2015年伊金霍洛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录用人员统计图

    image.png 

    回顾二轮志书的编纂,我们遵循志书编纂的基本原则,坚持志书编纂的基本规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不符合规范的缺陷或失误。这就需要志书编纂者继续深入学习新方志理论,继续加强修志工作实践历练,继续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历史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史观,为推动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不断完善,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做出不懈努力。

    撰稿  魏兆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