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6年  /  第二期
  • 【志鉴论坛】努力提高地方年鉴的文化品位
  •  

    提要:地方综合年鉴是年度资料性文献,是地方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发挥着资政、存史、育人的重要作用,这就为地方年鉴设定了很高的文化含量和思想品位。本文试就努力提高地方年鉴的文化品位和年鉴编纂质量谈点初浅的看法。

     

    关键词:提高地方年鉴文化品位

     

    《地方志工作条例》将地方综合年鉴界定为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是一项文化基础事业,发挥着资政、存史、教化的重要作用。这一定位为地方年鉴设定了很高的文化含量和思想品位。

    有鉴于此,笔者拟从文化这一概念入手,就相关问题陈述几点思考,仅供诸位同仁研究商榷。

    1.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200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这里所说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也即观念形态。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哲学、政治、艺术、宗教、道德等是它的具体表现。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这里所说的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即政治和思想意识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所说的政治是指阶级关系、集团、国家等实体的上层建筑。根据毛泽东的论述,它们都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他在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思想意识形态,其中包括反映经济和政治面貌的,属于文化范畴的政治思想在内。这是一个著名的经典表述。毛泽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不仅说明了文化赖以产生的根据,而且论述了文化、政治、经济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今日之中国,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文化建设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支柱。从近三十年的社会实践来看,我们既可以看到观念更新给中国经济和政治带来的巨大成就,也不难看出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一观念形态曾一度对我国政治和经济造成的破坏,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思潮对于党员、党的领导干部直至党的治国方针的侵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这对于从事文化工作的人来讲,既是一个让人振奋,同时又倍感有压力的任务。因为在我们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产业的进步是广大消费者对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提出的新需求,作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同志来讲,这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呼唤。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精神和文化消费需求水平不断提高,应该按照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双轮驱动,来建设我们的文化。《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纲要》中强调:当今世界,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以载道。文化是政党的一面旗帜,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精髓和灵魂,也关系着每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衰则国家衰。曾有一个时期,一种非科学的文化观广为流传,轻视甚至无视文化巨大作用的思想影响颇深。要消除这种不良影响,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作为记述这一伟大事业和各项工作发展轨迹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人员,一定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力以赴编纂出精品年鉴。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5000年绵延不断的灿烂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齐鲁、荆楚、巴蜀等地域文化和儒、道、墨、法等学派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产物。先秦时期经过学派文化百家争鸣,以及后来兴衰迭变的历史选择,形成了儒道互补的文化主流。东汉初期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从而打破了儒家文化的垄断局面,也刺激了道教文化的发展和巩固。经过隋唐交合涵化,形成了儒、道、佛“三位合一”的中华文化整体结构。儒家重名教,道家明自然,佛教尊佛性。这种多元文化长期共存,竞长争高,以其旺盛生机和强大优势,雄踞世界文化之林数千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文化在贫困、屈辱、血泊中演进。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惊天动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奠定了国家和民族新的历史走向。近代以来,由于受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我们的文化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如何振兴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新路在何方,一直是有识之士在探寻的问题。这种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太平天国寻求基督教文化到改良派的改良主义文化,直至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都是不成功的。辛亥革命失败之后,许多有识之士进一步从思想文化上反省,认为中华民族不仅应该学习西方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更多的是应该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特别是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中国有识之士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自此中国的文化建设才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们党成立后,十分注重先进文化建设。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第一次全面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全面阐释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就是要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推进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四有新人”等;江泽民提出了先进文化建设;胡锦涛提出了和谐文化建设;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弘扬传统文化。中共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在“四位一体”(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而使我国文化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并把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使得文化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历史经验证明,不同文化经过长期碰撞和调整,一切有益的东西终将为我所用。应该说,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具有强大优势,而将这种潜在优势变为现实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政治发展相伴而行,它们总体上是相互适应的,不然就无以解释我国经济社会近三十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当然,也存在着不相适应的一面。这就是西方文化汹涌而至,传统文化重新粉墨登场,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优劣互见,令人目眩,几近莫衷一是,甚至造成一些人们的信仰危机和道德缺失。《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纲要》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天,从传承和弘扬五千年来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党应该说是一个成功的执政党,是一个成功的建设者。文化是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全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格局中的战略定位,进一步确立和强化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担当,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目标。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怎样把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承担起推进文化改革和发展的责任,进一步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政府的有关部门应该把全会的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使全会的精神能够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政策当中来,而且政策措施又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能够变成我们的自觉行动,让我们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能够享受到文化惠民政策给大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精神文化享受,这是我们政府部门应该认真考虑和立刻行动的。提高我们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主动地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这是我们当前一个首要的任务。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应做好以下几点:(1)抓住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才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支持。(2)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网络民主文化,把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公共财政经费公开,让人民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监督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政务行为,建设勤政廉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政府。二要加强网络文化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文学、艺术、音乐、影视等方面文化艺术作品的伟大创造,推动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要利用网络文化平台,“走出国门”,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新成果,进行广泛的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坚持继承、借鉴和改革、创新,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借鉴,关键在改革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精华和糟粕并存;世界各国文化光怪陆离,优劣互见。无论对我国传统文化还是对外来文化,都不能不加鉴别地兼收并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创了新的历史篇章。近三十年的大发展,在继承和创新红色文化中,在批判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文化中,在与各种“西化”思潮与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博弈中,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4)建设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新文化。这一新文化,需要构建三支队伍合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体系。一是党的队伍建设。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三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原动力”队伍建设。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使之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地方年鉴事业虽然只是文化大树上的一个枝叶,而它所涵盖的内容却是一个地区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全局,并承担着资政、存史和教化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出发,增强做好地方年鉴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否则就很难履行好职责,完成好任务。

    4.努力提高地方年鉴的文化品位。地方年鉴是年度的资料性文献。所谓文献,是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而资料则是指用作依据和参考的材料。所谓品位,是指物品的质量,也指矿物质中有用元素含量的百分率。地方年鉴的文化品位是通过有价值的材料而得以体现的;有价值的材料越多,其文化品位也就越高。要提高地方年鉴的文化品位,必须通过全方位的努力。首先,要提高认识。我们必须弄清楚关于文化的内涵、如何反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提高地方年鉴文化品位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切实付诸实践。(1)年鉴要实事求是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忠实地记述群众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市场、广播电视等方面的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客观地反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情况。既反映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也反映实践中需要探索的情况,做到反映全面、事实准确、数据精确。但从地方年鉴的工作实践来看,我们根据年鉴内容需要,选取具有历史价值的图、照,主要包括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众文化生活方面的内容,与文字紧密相配,做到图文并茂,使有效的信息容量增大,增强文字的说服力,增强年鉴的可读性。(2)编纂年鉴时,收集资料要广泛、全面,编纂年鉴的资料要不怕多、不怕广,要精心选择、归纳提炼、分析考证、修改补充,精编实用价值大的资料,删去毫无价值的资料。题材准确无误,客观真实,没有相互矛盾之处,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意义。只有全面、系统、准确地收集资料,编出的年鉴才有史料价值。(3)年鉴内容要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年鉴就是要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反映出来。尤其是对人文方面内容的记述要有一定篇幅,因为区域性的人文传统一旦形成,将会对一地的自然、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年鉴记载将为后人认识历史、认识社会提供一面镜子,从而客观地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年度情况。同时,年鉴除记述本地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农村建设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方式等情况之外,还必须准确地记述本地资源和经济优势,突出对区域内重点经济、特色经济和特色文化的记述。栏目中体现个性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是“升格法”,把它放在同类事物中的突出位置上,以适当的篇幅加以记述。通过这些行之有效方法来避免年鉴篇目设置“千鉴一面”的弊端,使个性化得到更好的反映。(4)年鉴要横排门类,规范体例。年鉴的基本编纂形式是以类系事,所以,拟定篇目必须坚持科学横分门类。所谓横分,就是横向分门别类的意思,把要写的内容进行分解,先分栏目,栏目下分分目,分目下分条目。反映到年鉴上,即栏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层层相辖,以条目作为记述的主要形式。(5)年鉴编校质量要高,确保年鉴文稿无错别字,标点、数字、量字使用规范,努力杜绝语法及逻辑、基本史实、数据等方面的差错,达到整部年鉴规范、统一的目的。(6)年鉴版式要层次清晰,分栏合理,字体字号和谐,版面紧凑,文字、表格、图片安排视觉效果良好,封面构图庄重大方,印刷用纸、装订质量良好,索引编排检索方便,从而真正做到装帧精美,以塑赏心悦目的外包装。其次,要坚持党委领导和政府管理。地方年鉴是一项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地方年鉴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认真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特别是年鉴专项经费要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搞好经费保障,为编纂年鉴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依法推进地方年鉴工作可持续、健康、全面发展。要高度重视年鉴编纂队伍建设和年鉴专业人才培养,加强理论研究,树立年鉴的权威意识和精品意识,力争修出精品年鉴。要高度重视年鉴成果的广泛宣传,增强读鉴、用鉴的实效性,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其三,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抓住年鉴事业新的发展机遇,不断增强年鉴工作者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深入思考和研究年鉴与文化强国的关系,进行准确的定位,将先进文化体现在年鉴的成果中,增强服务意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努力打造年鉴工作的新亮点,更好地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鉴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地方志工作条例》为年鉴设定的任务,我们必须作全方位和深层次的思考,并付诸年鉴编辑出版实践,年鉴事业才能开创新的局面。我们作为一名地方年鉴编纂工作者,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确保年鉴的编纂质量。所以说,年鉴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年鉴品位的高低。

     

    参考文献

     

    1.刘玉珠:《“决定”是文化强国的总纲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杨金海:《六中全会吹响中华文化复兴的号角》,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3.张希贤:《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的四大时代亮点》,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4.王之勤:《努力提高年鉴的文化品位》,年鉴信息与研究2007年第1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史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志鉴论坛】努力提高地方年鉴的文化品位
  •  

    提要:地方综合年鉴是年度资料性文献,是地方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发挥着资政、存史、育人的重要作用,这就为地方年鉴设定了很高的文化含量和思想品位。本文试就努力提高地方年鉴的文化品位和年鉴编纂质量谈点初浅的看法。

     

    关键词:提高地方年鉴文化品位

     

    《地方志工作条例》将地方综合年鉴界定为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是一项文化基础事业,发挥着资政、存史、教化的重要作用。这一定位为地方年鉴设定了很高的文化含量和思想品位。

    有鉴于此,笔者拟从文化这一概念入手,就相关问题陈述几点思考,仅供诸位同仁研究商榷。

    1.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200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这里所说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也即观念形态。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哲学、政治、艺术、宗教、道德等是它的具体表现。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这里所说的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即政治和思想意识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所说的政治是指阶级关系、集团、国家等实体的上层建筑。根据毛泽东的论述,它们都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他在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思想意识形态,其中包括反映经济和政治面貌的,属于文化范畴的政治思想在内。这是一个著名的经典表述。毛泽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不仅说明了文化赖以产生的根据,而且论述了文化、政治、经济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今日之中国,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文化建设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支柱。从近三十年的社会实践来看,我们既可以看到观念更新给中国经济和政治带来的巨大成就,也不难看出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一观念形态曾一度对我国政治和经济造成的破坏,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思潮对于党员、党的领导干部直至党的治国方针的侵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这对于从事文化工作的人来讲,既是一个让人振奋,同时又倍感有压力的任务。因为在我们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产业的进步是广大消费者对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提出的新需求,作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同志来讲,这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呼唤。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精神和文化消费需求水平不断提高,应该按照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双轮驱动,来建设我们的文化。《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纲要》中强调:当今世界,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以载道。文化是政党的一面旗帜,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精髓和灵魂,也关系着每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衰则国家衰。曾有一个时期,一种非科学的文化观广为流传,轻视甚至无视文化巨大作用的思想影响颇深。要消除这种不良影响,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作为记述这一伟大事业和各项工作发展轨迹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人员,一定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力以赴编纂出精品年鉴。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5000年绵延不断的灿烂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齐鲁、荆楚、巴蜀等地域文化和儒、道、墨、法等学派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产物。先秦时期经过学派文化百家争鸣,以及后来兴衰迭变的历史选择,形成了儒道互补的文化主流。东汉初期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从而打破了儒家文化的垄断局面,也刺激了道教文化的发展和巩固。经过隋唐交合涵化,形成了儒、道、佛“三位合一”的中华文化整体结构。儒家重名教,道家明自然,佛教尊佛性。这种多元文化长期共存,竞长争高,以其旺盛生机和强大优势,雄踞世界文化之林数千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文化在贫困、屈辱、血泊中演进。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惊天动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奠定了国家和民族新的历史走向。近代以来,由于受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我们的文化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如何振兴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新路在何方,一直是有识之士在探寻的问题。这种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太平天国寻求基督教文化到改良派的改良主义文化,直至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都是不成功的。辛亥革命失败之后,许多有识之士进一步从思想文化上反省,认为中华民族不仅应该学习西方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更多的是应该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特别是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中国有识之士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自此中国的文化建设才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们党成立后,十分注重先进文化建设。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第一次全面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全面阐释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就是要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推进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四有新人”等;江泽民提出了先进文化建设;胡锦涛提出了和谐文化建设;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弘扬传统文化。中共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在“四位一体”(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而使我国文化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并把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使得文化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历史经验证明,不同文化经过长期碰撞和调整,一切有益的东西终将为我所用。应该说,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具有强大优势,而将这种潜在优势变为现实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政治发展相伴而行,它们总体上是相互适应的,不然就无以解释我国经济社会近三十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当然,也存在着不相适应的一面。这就是西方文化汹涌而至,传统文化重新粉墨登场,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优劣互见,令人目眩,几近莫衷一是,甚至造成一些人们的信仰危机和道德缺失。《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纲要》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天,从传承和弘扬五千年来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党应该说是一个成功的执政党,是一个成功的建设者。文化是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全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格局中的战略定位,进一步确立和强化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担当,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目标。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怎样把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承担起推进文化改革和发展的责任,进一步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政府的有关部门应该把全会的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使全会的精神能够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政策当中来,而且政策措施又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能够变成我们的自觉行动,让我们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能够享受到文化惠民政策给大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精神文化享受,这是我们政府部门应该认真考虑和立刻行动的。提高我们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主动地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这是我们当前一个首要的任务。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应做好以下几点:(1)抓住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才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支持。(2)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网络民主文化,把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公共财政经费公开,让人民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监督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政务行为,建设勤政廉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政府。二要加强网络文化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文学、艺术、音乐、影视等方面文化艺术作品的伟大创造,推动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要利用网络文化平台,“走出国门”,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新成果,进行广泛的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坚持继承、借鉴和改革、创新,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借鉴,关键在改革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精华和糟粕并存;世界各国文化光怪陆离,优劣互见。无论对我国传统文化还是对外来文化,都不能不加鉴别地兼收并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创了新的历史篇章。近三十年的大发展,在继承和创新红色文化中,在批判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文化中,在与各种“西化”思潮与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博弈中,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4)建设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新文化。这一新文化,需要构建三支队伍合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体系。一是党的队伍建设。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三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原动力”队伍建设。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使之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地方年鉴事业虽然只是文化大树上的一个枝叶,而它所涵盖的内容却是一个地区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全局,并承担着资政、存史和教化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出发,增强做好地方年鉴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否则就很难履行好职责,完成好任务。

    4.努力提高地方年鉴的文化品位。地方年鉴是年度的资料性文献。所谓文献,是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而资料则是指用作依据和参考的材料。所谓品位,是指物品的质量,也指矿物质中有用元素含量的百分率。地方年鉴的文化品位是通过有价值的材料而得以体现的;有价值的材料越多,其文化品位也就越高。要提高地方年鉴的文化品位,必须通过全方位的努力。首先,要提高认识。我们必须弄清楚关于文化的内涵、如何反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提高地方年鉴文化品位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切实付诸实践。(1)年鉴要实事求是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忠实地记述群众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市场、广播电视等方面的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客观地反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情况。既反映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也反映实践中需要探索的情况,做到反映全面、事实准确、数据精确。但从地方年鉴的工作实践来看,我们根据年鉴内容需要,选取具有历史价值的图、照,主要包括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众文化生活方面的内容,与文字紧密相配,做到图文并茂,使有效的信息容量增大,增强文字的说服力,增强年鉴的可读性。(2)编纂年鉴时,收集资料要广泛、全面,编纂年鉴的资料要不怕多、不怕广,要精心选择、归纳提炼、分析考证、修改补充,精编实用价值大的资料,删去毫无价值的资料。题材准确无误,客观真实,没有相互矛盾之处,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意义。只有全面、系统、准确地收集资料,编出的年鉴才有史料价值。(3)年鉴内容要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年鉴就是要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反映出来。尤其是对人文方面内容的记述要有一定篇幅,因为区域性的人文传统一旦形成,将会对一地的自然、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年鉴记载将为后人认识历史、认识社会提供一面镜子,从而客观地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年度情况。同时,年鉴除记述本地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农村建设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方式等情况之外,还必须准确地记述本地资源和经济优势,突出对区域内重点经济、特色经济和特色文化的记述。栏目中体现个性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是“升格法”,把它放在同类事物中的突出位置上,以适当的篇幅加以记述。通过这些行之有效方法来避免年鉴篇目设置“千鉴一面”的弊端,使个性化得到更好的反映。(4)年鉴要横排门类,规范体例。年鉴的基本编纂形式是以类系事,所以,拟定篇目必须坚持科学横分门类。所谓横分,就是横向分门别类的意思,把要写的内容进行分解,先分栏目,栏目下分分目,分目下分条目。反映到年鉴上,即栏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层层相辖,以条目作为记述的主要形式。(5)年鉴编校质量要高,确保年鉴文稿无错别字,标点、数字、量字使用规范,努力杜绝语法及逻辑、基本史实、数据等方面的差错,达到整部年鉴规范、统一的目的。(6)年鉴版式要层次清晰,分栏合理,字体字号和谐,版面紧凑,文字、表格、图片安排视觉效果良好,封面构图庄重大方,印刷用纸、装订质量良好,索引编排检索方便,从而真正做到装帧精美,以塑赏心悦目的外包装。其次,要坚持党委领导和政府管理。地方年鉴是一项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地方年鉴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认真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特别是年鉴专项经费要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搞好经费保障,为编纂年鉴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依法推进地方年鉴工作可持续、健康、全面发展。要高度重视年鉴编纂队伍建设和年鉴专业人才培养,加强理论研究,树立年鉴的权威意识和精品意识,力争修出精品年鉴。要高度重视年鉴成果的广泛宣传,增强读鉴、用鉴的实效性,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其三,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抓住年鉴事业新的发展机遇,不断增强年鉴工作者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深入思考和研究年鉴与文化强国的关系,进行准确的定位,将先进文化体现在年鉴的成果中,增强服务意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努力打造年鉴工作的新亮点,更好地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鉴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地方志工作条例》为年鉴设定的任务,我们必须作全方位和深层次的思考,并付诸年鉴编辑出版实践,年鉴事业才能开创新的局面。我们作为一名地方年鉴编纂工作者,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确保年鉴的编纂质量。所以说,年鉴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年鉴品位的高低。

     

    参考文献

     

    1.刘玉珠:《“决定”是文化强国的总纲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杨金海:《六中全会吹响中华文化复兴的号角》,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3.张希贤:《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的四大时代亮点》,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4.王之勤:《努力提高年鉴的文化品位》,年鉴信息与研究2007年第1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史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