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6年  /  第五期

第五期

  • (人物通讯)献身绿洲的卫士——记额济纳旗林业局局长李德平抢救性保护居延绿洲的事迹
  •     人漠呜咽,黑河低首,胡杨垂泪。

        2006319830分,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的一所普通院落里,召开了李德平同志追悼会,狭窄的巷道两旁摆满了花圈和挽联,院内外挤满了200多名来自各地参加追悼会的干部群众。旗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发英以沉痛的心情宣读了李德平同志的生平:李德平,男,汉族,籍贯河北,19667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额济纳旗林业局局长。2006315日下午8时,在参加阿拉善盟林业工作会议返回途中,因意外交通事故不幸因公殉职,终年40岁……

        来自四面八方的领导、同志、友人无不为这位英年因公殉职的绿洲卫士悲痛不已。阿拉善盟林业局局长范布和万般痛惜地说:额济纳旗林业经过这些年的艰苦努力,许多工作刚刚理顺,一些重点项目正要靠他负责实施,他却走了,走得太早了!

        上海市一些多年来时刻关注额济纳胡杨林抢救工作的离退休老干部,听到李德平这位绿洲卫士因公殉职,纷纷来电表示深切地痛悼。

        内蒙古小骏马环境记者团的小骏马们听到李德平因公殉职的噩耗,立即派代表赶赴额济纳为亲爱的叔叔送行。

        李德平生前的一些同事、朋友们聚在一起,无不追思他对绿洲事业的执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有的甚至深夜敲开记者下榻的房间,详细介绍李德平抢救性保护绿洲感人的一幕又一幕。

        ……

      这天沙尘沉寂,阳光和煦,让人们在惜别时最后一次清楚地看看绿洲卫士安详的面容。

        人们追思着李德平情系林业,魂系绿洲的一生。

    受命于绿洲危难之时

        额济纳旗地处超干旱荒漠地带,为风沙、盐碱、荒漠化严重发展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37毫米,蒸发量高达4000毫米左右。额济纳旗人民赖以生存的额济纳绿洲,历史上水草丰美,风光秀丽。但是,由于黑河入境水量逐年减少,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据水文部门测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入旗水量减少到2~3亿立方米/年,河道断流期也由原来的100天左右延长到现在的200天左右,全旗原有大小湖泊14个、泉眼16个、沼泽地4处,现在均已干涸,绿洲面积急剧减少,目前仅为3328平方公里,约有近530万亩的湿地和林草地变为沙漠和盐碱滩,约占绿洲可利用土地面积的50%以上,绿洲面积仅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2.9%。平均每年沙漠化面积13万余亩,形成了新的沙源地。全旗地下水位普遍下降,水质变坏,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据旗水务局调查和观测资料表明,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河下游地下水位下降了6~8米,东河下游下降了4~5米,造成沿河两岸大部分的土井供水不足或干涸,水质矿化度普遍提高到2~3/升,有的地方地下水含氟量达到2~4毫克/升,个别地区高达4毫克/升以上。人畜慢性氟中毒,软骨病逐年增多,各种疑难病症也时有发生。

        由于缺水干旱致使植被严重退化,生物物种锐减。东西河沿岸胡杨林由原来的75万亩减少到44万亩,柽柳林由原来的225万亩减少到125万亩,天然胡杨、柽柳林平均每年减少39万亩。草场植被覆盖度30年降低了50~80%,草本植物也由原来的130多种减少到目前的30多种。解放初期有野生动物180余种,现在大部分已经销声匿迹。过度的干旱引发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据气象资料统计,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年均降水量比五、六十年代减少了313毫米,而同期年均气温却升高了1℃,七月份异常高温达到42℃。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强沙尘暴越来越多,波及范围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风沙源之一。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持续退化,使其生态屏障功能急剧衰退,不但使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绿洲上的各族人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且会使国家的国防科研试验基地承受前所未行的环境压力,西北、华北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抢救额济纳绿洲,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不仅事关额济纳人民的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国防建设、边疆稳定和西北、华北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德平就是在这样的生态恶化区,在这样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时刻带领全局人员履行抢救居延绿洲的使命。

    投身于保护绿洲之中

        1985年,年仅19岁的李德平从内蒙古伊克昭盟农牧学校毕业,怀着满腔热情来到额济纳旗,分配到额济纳旗林业站,从此与林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858月至199111月,任旗林业森防站技术员,副站长;199111月至19944月任旗科委副主任;1994年至2002年先后任旗农牧林业副局长、旗林业局副局长;20027月至今任旗林业局长兼旗公安局林业公安分局政委,二级警督。

        在林业这条战线上,他一干就是21年。他心系林业一生,情牵绿洲一世,足迹遍及全旗林区每一个角落,他的汗水和心血洒遍了整个额济纳绿洲,为额济纳林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后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称号;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5年刚从学校毕业的李德平参加了单位安排的“柽柳条叶甲生活史及其防治的观察研究”课题,该项目是针对额济纳旗怪柳条叶甲虫危害严重的情况下而确立的,通过研究旨在探索出防治方法,提供科学的防治依据,项目由他设计、规划。他同其他技术人员一道,多次深入试验进行采样、观测、分析,经过四年的努力,于1991年完成了研究项目,通过了阿拉善盟科委的鉴定,并获盟科技进步奖和自治区林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该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对柽柳条叶甲害虫的防治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同时,李德平还参加了“额济纳旗弱水下游戈壁人工绿洲生态建设实验的研究”,并且是技术负责人之一,该项目主要是研究在干旱地区人工植树的综合技术要点,包括树种的选择培育、管理技术等多项内容,所需时间长,技术要求高。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的李德平,自始至终地参加了野外调查、试验规划、材料整理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该项目于1997年完成,并通过了专家的认证鉴定,被专家们一致评为“技术先进、措施可行、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开创了近河戈壁造林之先河,表明近河戈壁通过治理是可以逆转为绿洲的。这项研究成果为综合整治居延绿洲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当时,全旗推广了近河戈壁人工造林294万亩,在达来库布镇西侧形成了一条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46公里的人工林带,形成绿色生态屏障,植物种类由原来的4种增加到46种,极大地改善了本地的生态环境。该项成果曾获阿拉善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李德平勇于创新,为保护额济纳旗绿洲生态,他积极探索,认真实施“护、封、育、造”系列工程技术。全旗已围封天然林面积达75万亩,其中经过封育已有30万亩的胡杨林根孽苗日渐繁盛,林下植被覆盖度较封育前提高了25%20万亩的梭梭林也达到了复壮更新的目的,起到了天然屏障的作用。

        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他认真分析了全国发展林业的新形势,结合本旗的实际,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于2001年,在全旗林业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争取旗领导支持,贷款40多万元,请自治区林业勘察设计院开展了全旗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摸清了资源家底,为争取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基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额济纳旗3297万亩森林资源从2004年开始,列入自治区首批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范围,国家每年投入保护补偿金16485万元;在他的积极努力下,2003年额济纳旗胡杨林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争取保护区建设资金,他与自治区、盟、旗有关领导,多次到国家林业局协条落实,至2005年,保护区一期工程可研被国家林业局审批通过,建设总投资951万元。居延海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列入国家林业局“十一五”规划,2006年规划投资2900多万元,初步设计已上报待批。在他的积极争取下,先后落实了“三北”四期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采种基地建设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争取上级工程建设资金730万元。在李德平精心组织和带领下,全旗林业得到长足发展,“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封育保护面积75万亩,营造人工防风固沙林5万亩;新建生态中心苗圃两处,胡杨、梭梭采种基地一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建设进程加快,林区森林草原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不断加强,各类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热心于环保公益之事

      内蒙古有一个小骏马环境记者团,拥有380多名环境小记者,他们用手中的笔,实践着“保护大草原,小手写天下”的誓言。李德平同他们的深厚环境保护情结还鲜为人知。

         因黑河上游水资源分配不合理,黑河断流,居延海干涸。白2000年起,额济纳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沙尘暴频频发生,成为威胁北京及华东、华北等地生态安全的沙尘暴重要发源地。

        小骏马率先发起了“拯救居延绿洲,抢救胡杨林”的活动,并身体力行,在额济纳建立小骏马胡杨林,还从获得地球奖的奖金中拿出一万元支持胡杨林的抢救工作。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布赫爷爷还专门为小骏马胡杨林提写了碑名。

        李德平得知这一消息后,积极支持这一环保公益活动。他亲自去酒泉市订做了用墨玉镌刻涂金,完全是布赫爷爷笔迹的“小骏马胡杨林”碑文,并将碑文镶在用水泥造型的一片绿色胡杨叶片上。20021011日,在胡杨林召开了小骏马胡杨林揭碑仪式,内蒙古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瑞清和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五大班子的领导参加了揭碑仪式,新华社、中国环境报等党中央和地方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整个活动都是李德平亲自安排操办。

        李德平还亲自为小骏马胡杨林长远的建设做规

    划方案,为内蒙古小骏马环境记者团争取到资金后在胡杨林保护上有所作为。当有人问李德平,大人的事你整天都忙不过来,干嘛东奔西跑地为孩子们的事忙得不亦乐乎?李德平认真地回答:拯救绿洲是大事,抢救胡杨是呵护生态树;支持孩子们的公益活动

    也是大事,这是呵护人才树啊!

        2003930日,小骏马派代表从呼和浩特出发驱车数千里,来到了额济纳小骏马胡杨林,用麻布轻轻擦去碑文上的尘埃,其中的一位叫吕端的小姑娘,已经跨进了北京大学的大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李德平的育才观是非常前卫的,他看得远,想得深。如今,小骏马胡杨林已经成为呼吁抢救胡杨林标志性的文物,成为一面绿色的旗帜。

    献身于建设绿洲之业

        额济纳旗政府顾问、原副旗长刘洪贵是额济纳旗林业生态环境变迁的见证人,他说,水是额济纳旗发展林业的命脉,额济纳旗的林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随着水环境的改善,国家出台许多加快林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艰苦努力,在李德平任局长的这一届,已步入了黄金时期。

        旗长乔金加布在最近召开的额济纳旗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黑河一期骨干工程基本完成,并开始发挥效益;黑河分水连续4年成功,全年入旗水量49亿立方米。人工增雨初见成效,作业区增加降水量16毫米以上。

        在额济纳旗林业步入黄金时期,李德平不失时

    机地抓住了这些机遇。仅2005年,额济纳旗林业发放退牧还草补助金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2214万元,围封保护生态绿洲672万亩;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费1300万元,转移搬迁农牧民201660人,累计达到7132216人,进一步加快了绿洲恢复步伐。

        “十一五”期间,额济纳旗林业建设重点在退耕

    还林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森林公园建设、军民共建国防绿色通道工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程和林木苗工程,使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退耕还林稳步推进,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健全的林业产业体系。到“十一五”期末,完成人工造林24万亩,天然林围封275万亩,退耕还林“以封代造”50万亩;加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建立居延湿地保护区和野骆驼保护区,逐步完善森林公园、胡杨林保护区,完成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远期目标;努力营造好主要交通道路防护林,完成军民共建国防绿色通道工程313千米,营造绿色生物带面积4693万亩;全旗森林病虫鼠害成灾率控制在15%以下,防治率提高60%,监测覆盖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0%以上。完成种苗质量检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立胡杨采种基地和中心苗圃。

        蓝图已就,斯人已去。这些都是一件莫大的憾事。有一位同志意味深长地说:好人走了,我们活着的人不能忘记他们,继承他们尚未完成的事业,是对故人最好的悼念。

    严守于依法执政之本

        绿洲保护需要法。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他通过勤奋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和学识素养;通过加强修养,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通过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份推荐李德平为全区林业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的材料,生动地记载了他的模范事迹和严守于党纪国法之本的人生足迹——

        李德平同志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林业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把学习法律法规贯穿于林业建设、发展的始终。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他挤出时间认真学习了《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丰富法律知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活动,他从治本入手,带领广大林业职工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使农牧民知法、守法、护法,发现非法侵占林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毁林开荒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并主动出击,开展征占林地大检查,规范林地管理秩序,完善有关审核手续。

        有一次,在处理一起乱砍滥伐林木案件时,有的领导来说情,他耐心将案情作了汇报,讲情了道理和有关政策、法律依据,终于说服了领导,使违法者受到了应有的处罚。还有一次,有一居民非法运输一车木材,被森林公安分局当场抓获,当晚当事人就拿500元去李德平家求情,被李德平拒绝,并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李德平公正执法、依法行政、公道办事、民主监督、方便基层、密切干群关系的行政公开的风貌,深得民心,干部群众反映:李德平对己严,不断把住思想道德防线,他的所作所为,无一例违法腐败的事件。

        基层是机关的镜子。额济纳旗林业局造林股股长雒金玉回忆,去年圣诞节,李德平带领机关人员同公安森警中队一起联欢,李德平自己亲自扮成圣诞老人,给干警们赠送圣诞礼物,多么暖心啊!从李德平同志身上我们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职务有高低,行业有分工,人的德性修养如何关系到他能否平等待人,关系到他能否秉公执法,我们的机关、基层干警所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警风,与李德平同志以身垂范是分不开的,德高生威。

        家庭是事业的影子。李德平一生清白地走了,他没有什么家产留下,却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从他侄儿李晓辉的一番话语中,我们可见一斑。

        叔父为人处事的高尚品质和追求事业的挚着精神,令我们晚辈钦佩、敬仰。我们晚辈是在叔父呵护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无论是生活、工作各方面都得到叔父慈父般地帮助、关心和爱护。叔父是位工作责任心极强的人,他一生从事林业工作,为额济纳旗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是我们晚辈学习的榜样。叔父在家孝敬老人,尊敬兄长,关心后辈,使我们全家族和睦共处。他与婶婶相敬如宾,是一位好丈夫;他教子有方,是位好父亲。善待一个脑瘫病残已达10年的妹妹,给了我们世界上最大的温暖,最大的父爱。叔父身上体现出善良、宽容、坚强的美德,将影响我们一生。

        “一生行好事,千古留美名”。这就是晚辈从李德平身上得到的人生感悟!

    (作者:中国环境报记者)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人物通讯)献身绿洲的卫士——记额济纳旗林业局局长李德平抢救性保护居延绿洲的事迹
  •     人漠呜咽,黑河低首,胡杨垂泪。

        2006319830分,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的一所普通院落里,召开了李德平同志追悼会,狭窄的巷道两旁摆满了花圈和挽联,院内外挤满了200多名来自各地参加追悼会的干部群众。旗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发英以沉痛的心情宣读了李德平同志的生平:李德平,男,汉族,籍贯河北,19667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额济纳旗林业局局长。2006315日下午8时,在参加阿拉善盟林业工作会议返回途中,因意外交通事故不幸因公殉职,终年40岁……

        来自四面八方的领导、同志、友人无不为这位英年因公殉职的绿洲卫士悲痛不已。阿拉善盟林业局局长范布和万般痛惜地说:额济纳旗林业经过这些年的艰苦努力,许多工作刚刚理顺,一些重点项目正要靠他负责实施,他却走了,走得太早了!

        上海市一些多年来时刻关注额济纳胡杨林抢救工作的离退休老干部,听到李德平这位绿洲卫士因公殉职,纷纷来电表示深切地痛悼。

        内蒙古小骏马环境记者团的小骏马们听到李德平因公殉职的噩耗,立即派代表赶赴额济纳为亲爱的叔叔送行。

        李德平生前的一些同事、朋友们聚在一起,无不追思他对绿洲事业的执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有的甚至深夜敲开记者下榻的房间,详细介绍李德平抢救性保护绿洲感人的一幕又一幕。

        ……

      这天沙尘沉寂,阳光和煦,让人们在惜别时最后一次清楚地看看绿洲卫士安详的面容。

        人们追思着李德平情系林业,魂系绿洲的一生。

    受命于绿洲危难之时

        额济纳旗地处超干旱荒漠地带,为风沙、盐碱、荒漠化严重发展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37毫米,蒸发量高达4000毫米左右。额济纳旗人民赖以生存的额济纳绿洲,历史上水草丰美,风光秀丽。但是,由于黑河入境水量逐年减少,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据水文部门测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入旗水量减少到2~3亿立方米/年,河道断流期也由原来的100天左右延长到现在的200天左右,全旗原有大小湖泊14个、泉眼16个、沼泽地4处,现在均已干涸,绿洲面积急剧减少,目前仅为3328平方公里,约有近530万亩的湿地和林草地变为沙漠和盐碱滩,约占绿洲可利用土地面积的50%以上,绿洲面积仅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2.9%。平均每年沙漠化面积13万余亩,形成了新的沙源地。全旗地下水位普遍下降,水质变坏,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据旗水务局调查和观测资料表明,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河下游地下水位下降了6~8米,东河下游下降了4~5米,造成沿河两岸大部分的土井供水不足或干涸,水质矿化度普遍提高到2~3/升,有的地方地下水含氟量达到2~4毫克/升,个别地区高达4毫克/升以上。人畜慢性氟中毒,软骨病逐年增多,各种疑难病症也时有发生。

        由于缺水干旱致使植被严重退化,生物物种锐减。东西河沿岸胡杨林由原来的75万亩减少到44万亩,柽柳林由原来的225万亩减少到125万亩,天然胡杨、柽柳林平均每年减少39万亩。草场植被覆盖度30年降低了50~80%,草本植物也由原来的130多种减少到目前的30多种。解放初期有野生动物180余种,现在大部分已经销声匿迹。过度的干旱引发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据气象资料统计,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年均降水量比五、六十年代减少了313毫米,而同期年均气温却升高了1℃,七月份异常高温达到42℃。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强沙尘暴越来越多,波及范围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风沙源之一。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持续退化,使其生态屏障功能急剧衰退,不但使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绿洲上的各族人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且会使国家的国防科研试验基地承受前所未行的环境压力,西北、华北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抢救额济纳绿洲,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不仅事关额济纳人民的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国防建设、边疆稳定和西北、华北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德平就是在这样的生态恶化区,在这样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时刻带领全局人员履行抢救居延绿洲的使命。

    投身于保护绿洲之中

        1985年,年仅19岁的李德平从内蒙古伊克昭盟农牧学校毕业,怀着满腔热情来到额济纳旗,分配到额济纳旗林业站,从此与林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858月至199111月,任旗林业森防站技术员,副站长;199111月至19944月任旗科委副主任;1994年至2002年先后任旗农牧林业副局长、旗林业局副局长;20027月至今任旗林业局长兼旗公安局林业公安分局政委,二级警督。

        在林业这条战线上,他一干就是21年。他心系林业一生,情牵绿洲一世,足迹遍及全旗林区每一个角落,他的汗水和心血洒遍了整个额济纳绿洲,为额济纳林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后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称号;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5年刚从学校毕业的李德平参加了单位安排的“柽柳条叶甲生活史及其防治的观察研究”课题,该项目是针对额济纳旗怪柳条叶甲虫危害严重的情况下而确立的,通过研究旨在探索出防治方法,提供科学的防治依据,项目由他设计、规划。他同其他技术人员一道,多次深入试验进行采样、观测、分析,经过四年的努力,于1991年完成了研究项目,通过了阿拉善盟科委的鉴定,并获盟科技进步奖和自治区林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该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对柽柳条叶甲害虫的防治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同时,李德平还参加了“额济纳旗弱水下游戈壁人工绿洲生态建设实验的研究”,并且是技术负责人之一,该项目主要是研究在干旱地区人工植树的综合技术要点,包括树种的选择培育、管理技术等多项内容,所需时间长,技术要求高。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的李德平,自始至终地参加了野外调查、试验规划、材料整理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该项目于1997年完成,并通过了专家的认证鉴定,被专家们一致评为“技术先进、措施可行、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开创了近河戈壁造林之先河,表明近河戈壁通过治理是可以逆转为绿洲的。这项研究成果为综合整治居延绿洲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当时,全旗推广了近河戈壁人工造林294万亩,在达来库布镇西侧形成了一条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46公里的人工林带,形成绿色生态屏障,植物种类由原来的4种增加到46种,极大地改善了本地的生态环境。该项成果曾获阿拉善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李德平勇于创新,为保护额济纳旗绿洲生态,他积极探索,认真实施“护、封、育、造”系列工程技术。全旗已围封天然林面积达75万亩,其中经过封育已有30万亩的胡杨林根孽苗日渐繁盛,林下植被覆盖度较封育前提高了25%20万亩的梭梭林也达到了复壮更新的目的,起到了天然屏障的作用。

        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他认真分析了全国发展林业的新形势,结合本旗的实际,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于2001年,在全旗林业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争取旗领导支持,贷款40多万元,请自治区林业勘察设计院开展了全旗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摸清了资源家底,为争取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基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额济纳旗3297万亩森林资源从2004年开始,列入自治区首批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范围,国家每年投入保护补偿金16485万元;在他的积极努力下,2003年额济纳旗胡杨林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争取保护区建设资金,他与自治区、盟、旗有关领导,多次到国家林业局协条落实,至2005年,保护区一期工程可研被国家林业局审批通过,建设总投资951万元。居延海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列入国家林业局“十一五”规划,2006年规划投资2900多万元,初步设计已上报待批。在他的积极争取下,先后落实了“三北”四期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采种基地建设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争取上级工程建设资金730万元。在李德平精心组织和带领下,全旗林业得到长足发展,“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封育保护面积75万亩,营造人工防风固沙林5万亩;新建生态中心苗圃两处,胡杨、梭梭采种基地一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建设进程加快,林区森林草原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不断加强,各类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热心于环保公益之事

      内蒙古有一个小骏马环境记者团,拥有380多名环境小记者,他们用手中的笔,实践着“保护大草原,小手写天下”的誓言。李德平同他们的深厚环境保护情结还鲜为人知。

         因黑河上游水资源分配不合理,黑河断流,居延海干涸。白2000年起,额济纳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沙尘暴频频发生,成为威胁北京及华东、华北等地生态安全的沙尘暴重要发源地。

        小骏马率先发起了“拯救居延绿洲,抢救胡杨林”的活动,并身体力行,在额济纳建立小骏马胡杨林,还从获得地球奖的奖金中拿出一万元支持胡杨林的抢救工作。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布赫爷爷还专门为小骏马胡杨林提写了碑名。

        李德平得知这一消息后,积极支持这一环保公益活动。他亲自去酒泉市订做了用墨玉镌刻涂金,完全是布赫爷爷笔迹的“小骏马胡杨林”碑文,并将碑文镶在用水泥造型的一片绿色胡杨叶片上。20021011日,在胡杨林召开了小骏马胡杨林揭碑仪式,内蒙古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瑞清和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五大班子的领导参加了揭碑仪式,新华社、中国环境报等党中央和地方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整个活动都是李德平亲自安排操办。

        李德平还亲自为小骏马胡杨林长远的建设做规

    划方案,为内蒙古小骏马环境记者团争取到资金后在胡杨林保护上有所作为。当有人问李德平,大人的事你整天都忙不过来,干嘛东奔西跑地为孩子们的事忙得不亦乐乎?李德平认真地回答:拯救绿洲是大事,抢救胡杨是呵护生态树;支持孩子们的公益活动

    也是大事,这是呵护人才树啊!

        2003930日,小骏马派代表从呼和浩特出发驱车数千里,来到了额济纳小骏马胡杨林,用麻布轻轻擦去碑文上的尘埃,其中的一位叫吕端的小姑娘,已经跨进了北京大学的大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李德平的育才观是非常前卫的,他看得远,想得深。如今,小骏马胡杨林已经成为呼吁抢救胡杨林标志性的文物,成为一面绿色的旗帜。

    献身于建设绿洲之业

        额济纳旗政府顾问、原副旗长刘洪贵是额济纳旗林业生态环境变迁的见证人,他说,水是额济纳旗发展林业的命脉,额济纳旗的林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随着水环境的改善,国家出台许多加快林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艰苦努力,在李德平任局长的这一届,已步入了黄金时期。

        旗长乔金加布在最近召开的额济纳旗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黑河一期骨干工程基本完成,并开始发挥效益;黑河分水连续4年成功,全年入旗水量49亿立方米。人工增雨初见成效,作业区增加降水量16毫米以上。

        在额济纳旗林业步入黄金时期,李德平不失时

    机地抓住了这些机遇。仅2005年,额济纳旗林业发放退牧还草补助金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2214万元,围封保护生态绿洲672万亩;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费1300万元,转移搬迁农牧民201660人,累计达到7132216人,进一步加快了绿洲恢复步伐。

        “十一五”期间,额济纳旗林业建设重点在退耕

    还林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森林公园建设、军民共建国防绿色通道工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程和林木苗工程,使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退耕还林稳步推进,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健全的林业产业体系。到“十一五”期末,完成人工造林24万亩,天然林围封275万亩,退耕还林“以封代造”50万亩;加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建立居延湿地保护区和野骆驼保护区,逐步完善森林公园、胡杨林保护区,完成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远期目标;努力营造好主要交通道路防护林,完成军民共建国防绿色通道工程313千米,营造绿色生物带面积4693万亩;全旗森林病虫鼠害成灾率控制在15%以下,防治率提高60%,监测覆盖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0%以上。完成种苗质量检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立胡杨采种基地和中心苗圃。

        蓝图已就,斯人已去。这些都是一件莫大的憾事。有一位同志意味深长地说:好人走了,我们活着的人不能忘记他们,继承他们尚未完成的事业,是对故人最好的悼念。

    严守于依法执政之本

        绿洲保护需要法。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他通过勤奋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和学识素养;通过加强修养,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通过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份推荐李德平为全区林业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的材料,生动地记载了他的模范事迹和严守于党纪国法之本的人生足迹——

        李德平同志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林业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把学习法律法规贯穿于林业建设、发展的始终。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他挤出时间认真学习了《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丰富法律知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活动,他从治本入手,带领广大林业职工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使农牧民知法、守法、护法,发现非法侵占林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毁林开荒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并主动出击,开展征占林地大检查,规范林地管理秩序,完善有关审核手续。

        有一次,在处理一起乱砍滥伐林木案件时,有的领导来说情,他耐心将案情作了汇报,讲情了道理和有关政策、法律依据,终于说服了领导,使违法者受到了应有的处罚。还有一次,有一居民非法运输一车木材,被森林公安分局当场抓获,当晚当事人就拿500元去李德平家求情,被李德平拒绝,并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李德平公正执法、依法行政、公道办事、民主监督、方便基层、密切干群关系的行政公开的风貌,深得民心,干部群众反映:李德平对己严,不断把住思想道德防线,他的所作所为,无一例违法腐败的事件。

        基层是机关的镜子。额济纳旗林业局造林股股长雒金玉回忆,去年圣诞节,李德平带领机关人员同公安森警中队一起联欢,李德平自己亲自扮成圣诞老人,给干警们赠送圣诞礼物,多么暖心啊!从李德平同志身上我们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职务有高低,行业有分工,人的德性修养如何关系到他能否平等待人,关系到他能否秉公执法,我们的机关、基层干警所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警风,与李德平同志以身垂范是分不开的,德高生威。

        家庭是事业的影子。李德平一生清白地走了,他没有什么家产留下,却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从他侄儿李晓辉的一番话语中,我们可见一斑。

        叔父为人处事的高尚品质和追求事业的挚着精神,令我们晚辈钦佩、敬仰。我们晚辈是在叔父呵护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无论是生活、工作各方面都得到叔父慈父般地帮助、关心和爱护。叔父是位工作责任心极强的人,他一生从事林业工作,为额济纳旗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是我们晚辈学习的榜样。叔父在家孝敬老人,尊敬兄长,关心后辈,使我们全家族和睦共处。他与婶婶相敬如宾,是一位好丈夫;他教子有方,是位好父亲。善待一个脑瘫病残已达10年的妹妹,给了我们世界上最大的温暖,最大的父爱。叔父身上体现出善良、宽容、坚强的美德,将影响我们一生。

        “一生行好事,千古留美名”。这就是晚辈从李德平身上得到的人生感悟!

    (作者:中国环境报记者)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