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8年  /  第六期
  • (专 稿)浅论文学翻译要注重科学性
  •     随着各国各民族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扩大,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成为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文学作品的翻译成为文化交流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我们翻开世界文学史,不难看出世界文学的历史无疑也是翻译史和文化交流史。其中蒙古文学是必不缺少的一个瑰宝,特别是蒙古族民间文学中的民歌、好来宝、谚语、祝赞词、民间故事等,广泛长久地流传于蒙古族人民群众中。蒙古族民歌可以与汉族的唐宋诗词媲美。若把蒙古族文学译为其他语种的作品,使其得到广泛的传播,不仅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文化的交流,也将成为各族人民团结的有益桥梁和纽带,对于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和构建和谐社会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民族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必须坚持翻译工作的科学性。翻译工作的科学性就是尊重和忠实于原作品,尊重原作品的内容、风格与形式。在翻译工作中坚持科学性,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两种倾向“一是那种抛开原作,另行创作,丝毫不讲科学性的所谓‘翻译’;二是机械片面地强调‘科学性’,不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忽视艺术性的死板教条的做法”。在文学翻译工作中坚持科学性,千真万确的,完全有必要的。假如我们的文学翻译工作不坚持科学性,使其内容、风格与形式严重脱离原作,我们的翻译作品也就失去了事实性,失去了读者;没了读者,文学作品也就没了存在和流传的价值。失去了这些,翻译作品无法得到有效传播,也无法起到吸收和借鉴别人先进进步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机械地片面地追求翻译工作的“科学性”,而忽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也是文学翻译坚持科学性的一种表现,因为若不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我们的翻译也就成为徒劳无庸的失败工作。文学作品强调的是其艺术性,在其内容中出现一些特定的、与各民族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语言字句,是民族文学的民族性与艺术性、审美价值所决定的。因为,文学的艺术性是通过作品的内容、风格与形式表现的。这样,文学作品的翻译必须坚持科学性,也就是说必须表现原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如,鲁迅《药》中有一段文字描述:“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在我们所看到的翻译作品中翻译为“      ”。原著中是“衣服”,译著里翻译为“   ”,翻译者懂得那个年代租界中的警察服装外套马甲带有白色圆圈的历史背景,所以在译品中没有把“衣服”翻译成“   ”,而翻译成“   ”,是符合当时历史和生活的。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文学作品是用语言作为创作手段的艺术。她的语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与其作者所处环境、生活经历以及所学语言是分不开的。  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蒙古人》这首歌的蒙文歌词是     ”。汉译为“洁白地毡房炊烟升起,我出生在牧人家里,辽阔无边的草原,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原著为蒙古国著名诗人的一首诗,汉译后依然灿烂无比,保留了这首诗原由的韵味。如果我们不尊重原作品,为了华丽的语句,根据诗歌内容,编译其“大意”,或罗列一堆华美字语,那这首歌词不仅无法准确地表现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会偏离原著风格,失去其艺术美,变成另一首歌曲之词。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直译就是坚持了翻译工作的科学性。凡从事过翻译工作的人都清楚,一般在翻译工作中忌讳直译(机械式翻译),而是突破字面的含义或者前后语句的意义来解决疑难字句,这样才能确切地表达原著所要反映的意思,才能达到翻译工作的信、达、雅要求。这就涉及到原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翻译语言的文化背景的问题,就是说从事翻译工作不能仅限于字面的理解,而是必须联系原语和译语两种语言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字句的前后语句的背景。这说明,在翻译工作中,掌握两种文化要比理解两种语言更为重,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它特定的文化中才能具有意义。而且翻译人员只有置身于这个语言的环境中,才能对整个词语的特殊意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比如,蒙古语“   ”,这个语词在蒙古语中有两种意思,而且读音也一样,一种是“家”的意思,另一种意思是蒙古包的“天窗毡”;在农区,百姓把它理解成“家庭”,而在牧区百姓理解为“家庭”或“天窗毡”,以所处环境或所指的物而定义。再如,“   ”,这个字的读音不一样时意思也变了,一种意思是表达长度的“长”,一种意识则表达“宫殿”。

    这种文化背景问题已经成为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诗歌就是那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这几乎给诗歌翻译判定了死刑,同时也说出了诗歌翻译的艰难。的确,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诗歌的翻译常常被认为是最困难的翻译,但困难的焦点不在于语言的押韵和格律上,而主要是反映在诗歌文化内蕴里。以蒙古族民间文学作品来说,从内容到形式以及所反应的蕴涵,不无具有民族特色,这就注定这个民族生产生活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与其他民族有着明显的差别,以及语言形成发展和其文化背景与其他民族语言有着区别特点。伊朗史学家拉施特哀丁在他的《史集》中记载:远古以来,蒙古人说话或者传递信息时有一种习惯,他们说出的话或者传递的信息具有自己巧妙的方式,那就是使用既押韵又富有寓意的言词。这种情况在《蒙古秘史》中充分得到印证。比如,书中比较典型的是成吉思汗分封嘉赏众功臣时对宿卫们的赞颂就采用了民歌的重叠 手法,回环叠唱:“

        

      ”;汉译为“在遮云的夜晚,环绕我穹帐躺卧的,是我的老宿卫们,使我得以安宁睡眠的,使我登临大汗皇位;在披星的夜晚,环绕我地宫躺卧的,是我的吉庆的宿卫们,使我得以安静地睡眠,使我得以登临大汗宝座”。这种例子在民间文学中比比皆是,可以说随手就能举出来。东北蒙古民歌《乌云珊丹》里唱到:青翠的松树啊,你是那太阳的光彩,啊哈嗬,美丽的荷花儿啊,你是那湖水的光彩,性情温柔的乌云珊丹,你是那情人金平哥哥的光彩;苍劲的檀香树啊,你是那月亮的光彩,盛开的莲花啊,你是那湖中的光彩嗬,啊哈嗬,俊俏美丽的乌云珊丹姑娘啊,你是那恋人金平哥哥,心中的光彩咬。听老人们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蒙古人平时谈话时,还常使用押韵的语句。当然现在也很注重语音的韵律。拉施特哀丁说:“这是为了便于报信者的记忆而具有诗的形式。”也许,是这样的,但是这种注重语音韵律已经形成为这一民族的独特的心理素质、艺术鉴赏和审美观。所以蒙古族文学史上像这种押韵的作品较多,从成语、谚语、诗歌到好来宝以及散文和史诗,基本上所有语句都是押韵的。有的不仅押头韵,还有的是押腰韵和押尾韵,按其韵律来朗诵,作品给人一种走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的意境,而且诵读时比较有音乐感。如《驼羔之歌》和《奥涛尔勤牧马人之歌》等歌曲的词和曲会给人一种走进草原的感觉。笔者认为,若不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文学作品是很难译好的。所以,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除了要了解原著整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外,还要深入领会译语民族的文化特征,这样才能把文学作品比较通俗易懂地,既能展示原语的艺术性,也能充分保存译语民族的审美观。所以说,翻译过程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再创造过程要求保证原著的文化本色,要求翻译人员要在工作中持科学态度,对译和被译两种文化要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才能给读者提供的作品得到感同身受的效应。

    总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翻译是语言的工作;文学翻译,不仅是翻译,也是艺术。正如现实生活与工作特别是社会发展中离不开科学性一样,文学翻译也离不开科学性。要想提高文学翻译水平,就要坚持科学性,就要忠实于原著并不断打磨自己的艺术感觉,加强文化修养。对于翻译工作,特别是对文学翻译来说,这是首选的重要问题

        

        (作者:巴彦淖尔电视台蒙编部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专 稿)浅论文学翻译要注重科学性
  •     随着各国各民族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扩大,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成为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文学作品的翻译成为文化交流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我们翻开世界文学史,不难看出世界文学的历史无疑也是翻译史和文化交流史。其中蒙古文学是必不缺少的一个瑰宝,特别是蒙古族民间文学中的民歌、好来宝、谚语、祝赞词、民间故事等,广泛长久地流传于蒙古族人民群众中。蒙古族民歌可以与汉族的唐宋诗词媲美。若把蒙古族文学译为其他语种的作品,使其得到广泛的传播,不仅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文化的交流,也将成为各族人民团结的有益桥梁和纽带,对于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和构建和谐社会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民族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必须坚持翻译工作的科学性。翻译工作的科学性就是尊重和忠实于原作品,尊重原作品的内容、风格与形式。在翻译工作中坚持科学性,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两种倾向“一是那种抛开原作,另行创作,丝毫不讲科学性的所谓‘翻译’;二是机械片面地强调‘科学性’,不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忽视艺术性的死板教条的做法”。在文学翻译工作中坚持科学性,千真万确的,完全有必要的。假如我们的文学翻译工作不坚持科学性,使其内容、风格与形式严重脱离原作,我们的翻译作品也就失去了事实性,失去了读者;没了读者,文学作品也就没了存在和流传的价值。失去了这些,翻译作品无法得到有效传播,也无法起到吸收和借鉴别人先进进步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机械地片面地追求翻译工作的“科学性”,而忽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也是文学翻译坚持科学性的一种表现,因为若不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我们的翻译也就成为徒劳无庸的失败工作。文学作品强调的是其艺术性,在其内容中出现一些特定的、与各民族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语言字句,是民族文学的民族性与艺术性、审美价值所决定的。因为,文学的艺术性是通过作品的内容、风格与形式表现的。这样,文学作品的翻译必须坚持科学性,也就是说必须表现原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如,鲁迅《药》中有一段文字描述:“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在我们所看到的翻译作品中翻译为“      ”。原著中是“衣服”,译著里翻译为“   ”,翻译者懂得那个年代租界中的警察服装外套马甲带有白色圆圈的历史背景,所以在译品中没有把“衣服”翻译成“   ”,而翻译成“   ”,是符合当时历史和生活的。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文学作品是用语言作为创作手段的艺术。她的语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与其作者所处环境、生活经历以及所学语言是分不开的。  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蒙古人》这首歌的蒙文歌词是     ”。汉译为“洁白地毡房炊烟升起,我出生在牧人家里,辽阔无边的草原,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原著为蒙古国著名诗人的一首诗,汉译后依然灿烂无比,保留了这首诗原由的韵味。如果我们不尊重原作品,为了华丽的语句,根据诗歌内容,编译其“大意”,或罗列一堆华美字语,那这首歌词不仅无法准确地表现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会偏离原著风格,失去其艺术美,变成另一首歌曲之词。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直译就是坚持了翻译工作的科学性。凡从事过翻译工作的人都清楚,一般在翻译工作中忌讳直译(机械式翻译),而是突破字面的含义或者前后语句的意义来解决疑难字句,这样才能确切地表达原著所要反映的意思,才能达到翻译工作的信、达、雅要求。这就涉及到原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翻译语言的文化背景的问题,就是说从事翻译工作不能仅限于字面的理解,而是必须联系原语和译语两种语言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字句的前后语句的背景。这说明,在翻译工作中,掌握两种文化要比理解两种语言更为重,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它特定的文化中才能具有意义。而且翻译人员只有置身于这个语言的环境中,才能对整个词语的特殊意义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比如,蒙古语“   ”,这个语词在蒙古语中有两种意思,而且读音也一样,一种是“家”的意思,另一种意思是蒙古包的“天窗毡”;在农区,百姓把它理解成“家庭”,而在牧区百姓理解为“家庭”或“天窗毡”,以所处环境或所指的物而定义。再如,“   ”,这个字的读音不一样时意思也变了,一种意思是表达长度的“长”,一种意识则表达“宫殿”。

    这种文化背景问题已经成为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诗歌就是那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这几乎给诗歌翻译判定了死刑,同时也说出了诗歌翻译的艰难。的确,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诗歌的翻译常常被认为是最困难的翻译,但困难的焦点不在于语言的押韵和格律上,而主要是反映在诗歌文化内蕴里。以蒙古族民间文学作品来说,从内容到形式以及所反应的蕴涵,不无具有民族特色,这就注定这个民族生产生活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与其他民族有着明显的差别,以及语言形成发展和其文化背景与其他民族语言有着区别特点。伊朗史学家拉施特哀丁在他的《史集》中记载:远古以来,蒙古人说话或者传递信息时有一种习惯,他们说出的话或者传递的信息具有自己巧妙的方式,那就是使用既押韵又富有寓意的言词。这种情况在《蒙古秘史》中充分得到印证。比如,书中比较典型的是成吉思汗分封嘉赏众功臣时对宿卫们的赞颂就采用了民歌的重叠 手法,回环叠唱:“

        

      ”;汉译为“在遮云的夜晚,环绕我穹帐躺卧的,是我的老宿卫们,使我得以安宁睡眠的,使我登临大汗皇位;在披星的夜晚,环绕我地宫躺卧的,是我的吉庆的宿卫们,使我得以安静地睡眠,使我得以登临大汗宝座”。这种例子在民间文学中比比皆是,可以说随手就能举出来。东北蒙古民歌《乌云珊丹》里唱到:青翠的松树啊,你是那太阳的光彩,啊哈嗬,美丽的荷花儿啊,你是那湖水的光彩,性情温柔的乌云珊丹,你是那情人金平哥哥的光彩;苍劲的檀香树啊,你是那月亮的光彩,盛开的莲花啊,你是那湖中的光彩嗬,啊哈嗬,俊俏美丽的乌云珊丹姑娘啊,你是那恋人金平哥哥,心中的光彩咬。听老人们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蒙古人平时谈话时,还常使用押韵的语句。当然现在也很注重语音的韵律。拉施特哀丁说:“这是为了便于报信者的记忆而具有诗的形式。”也许,是这样的,但是这种注重语音韵律已经形成为这一民族的独特的心理素质、艺术鉴赏和审美观。所以蒙古族文学史上像这种押韵的作品较多,从成语、谚语、诗歌到好来宝以及散文和史诗,基本上所有语句都是押韵的。有的不仅押头韵,还有的是押腰韵和押尾韵,按其韵律来朗诵,作品给人一种走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的意境,而且诵读时比较有音乐感。如《驼羔之歌》和《奥涛尔勤牧马人之歌》等歌曲的词和曲会给人一种走进草原的感觉。笔者认为,若不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文学作品是很难译好的。所以,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除了要了解原著整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外,还要深入领会译语民族的文化特征,这样才能把文学作品比较通俗易懂地,既能展示原语的艺术性,也能充分保存译语民族的审美观。所以说,翻译过程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再创造过程要求保证原著的文化本色,要求翻译人员要在工作中持科学态度,对译和被译两种文化要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才能给读者提供的作品得到感同身受的效应。

    总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翻译是语言的工作;文学翻译,不仅是翻译,也是艺术。正如现实生活与工作特别是社会发展中离不开科学性一样,文学翻译也离不开科学性。要想提高文学翻译水平,就要坚持科学性,就要忠实于原著并不断打磨自己的艺术感觉,加强文化修养。对于翻译工作,特别是对文学翻译来说,这是首选的重要问题

        

        (作者:巴彦淖尔电视台蒙编部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