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8年  /  第六期
  • (史海钩沉)老庄与道(一)
  •  

    纵观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老子是当之无愧的开山鼻祖,老予以“道”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至深至远,至今仍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老子的《道德经》,分上篇道经与下篇德经,总共八十一章,寥寥五千字,内容却包容宇宙,吞吐时空,洞悉幽微,彰显至道,可谓博大精深,经典之尊。《庄子》一书,阐述道德,发明玄奥,汪洋恣肆、骇世惊俗,既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德的学说,又以独特的哲学视角与人生态度,向世俗观念提出挑战和批判,形成道家理论体系,寄严肃于荒诞,隐真理于寓言,其思想炳焕千秋,历久弥新。

    解读老庄哲学,首先要清楚什么是道。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认为,道是推动宇宙运行最初始的动力,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先,它独立于宇宙之中,不可改变;运行于天地之间,循环不已。它无声无息,无形无象,不可名状,因其作用与途径相似,故起名曰道。这个“道”乃宇宙的灵魂,天地的主宰,是纯粹的哲学概念,不可作寻常字义的理解,所以老子《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就强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老子看来,道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无”是它的本质,“有”是它的表现。它是客观存在,却不能用直觉去感知;它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却不能用名称来规定它的性状。作为虚无,道创造了天地;作为实有,道化育着万物。“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意思是说,道隐藏于冥冥之中,若有若无,恍恍惚惚,人必须通过有形质的东西来感觉它的存在。道在天成象,如云雾风雷;在地成形,如山川草木;在人为精,如聪明智识。人只有在摒除一切欲念、达到天真纯粹的精神状态,才能与道合一,互为印证。

    庄子对道的阐述与老子相同而略为详细:“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天化生、地孕育,万物以成。山川草木,鸟兽人群,都是天地化合的产物。而在老庄眼里,天地是万物之母,道是天地之母,道才是万物生灵的祖宗。西汉时期的《淮南子》一书,对道作了更为具体而文学化的描写:“夫道者,覆天载地,廊四方,析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汩汩,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总而言之,自然和人世间一切存在均原于道,都是道运行的结果。

    那么,道本身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易经·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是由气构成的,它的最初形态是浑浑沌沌的元气,称为无极,无极分解为阴阳二气,阳气清而轻,上升为天,阴气浊而重,下沉为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就是道。这里的道,在老子看来只是道的表现 或者说是道的作用。道是宇宙的始祖,先天地而生,构成宇宙万物的元气,也是道的产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道生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化合而生万物。人也是由阴阳(父母)化合而生的,人死后魂魄升于天,身体归于地,复原为一气。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贵一。”(《庄子·知北游》)“一”是道家很重要的概念,也可以说是道的核心。故老子说“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法则)。”又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正)。”(《老子》第三十九章)其实,“一”者,阴阳平衡之谓也。风调雨顺、海晏河清是阴阳平衡的结果,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也是阴阳平衡的表现,即“有道”;灾变频发,社会动荡是阴阳失衡,即“无道”。《周易·系辞》对道体及其功能作了很好的概括:“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道是抽象的实体,器是有形的物象,道的作用就是通过阴阳变化,推动事物有序发展。

    那么,“道”和“器”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老子》第二章提出“有无相生”的命题,第四十章的表述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和“有”的关系,就是“道”和“器”的关系。万物生于有,是说天地化育万物,包括植物、动物、生物等,而天地是有形象可感知的,可理解为“有”,而天地又是怎样产生的?前面讲过,道为天地之母。道是“形而上”的东西,是不能用感官来感知的,它的性状是“无”,这便是“有生于无”。所以老子说“道冲而用之”,“冲”即空虚、虚无,因为虚,所以才能够弥纶天地,曲成万物。为了说明“无”的妙处,老予以车轮、陶器、居室为例:“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老庄贵虚无,正是从道的高度观察事物,认识问题,是大智慧,并非凡夫俗子所理解的虚无主义。

    解读老庄哲学,还要探讨道与德的关系。《老子》一书分上篇和下篇,上篇名道经,下篇名德经。道和德是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老子》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第五十一章)可见道的功能是生,德的功能是育。天化生万物,地养育万物,万物因自然之力而生长繁育。这与《周易》中乾坤阴阳的思想同出而异名,”所谓“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周易·系辞上》就是道生之,德畜之。庄子说:“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庄子·天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德体现天地的品性,道揭示事物运行的法则。尊道而贵德,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如果把道与德合称为天道的话,与之对应的还有人道,即自然法则与社会法则。《老子》第七十七章谈到这个问题:“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显然,与天道相悖的人道,是不合理的,老子著道德一书,就是要阐明至善至美的天道,否定丑恶的人道,希望统治者改革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尊奉仁慈光明的自然法则。当然,老子深知世俗的顽劣与愚昧根深蒂固,如不治之症,所以这位伟大的哲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第七十章)对于那些利欲熏心而又狂妄无知的贵族们而言,土地、人民是他们占有和征服地对象,什么尊道贵德,莫明其妙!“上士闻道,而勤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而大笑之……”(《老子》第四十一章)鉴于此,老子的态度是“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并由此得出结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现实的人道如此荒谬,那理想的人道是怎样的呢?老子告诉我们:“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第七十九、八十一章)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调查研究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老庄与道(一)
  •  

    纵观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老子是当之无愧的开山鼻祖,老予以“道”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至深至远,至今仍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老子的《道德经》,分上篇道经与下篇德经,总共八十一章,寥寥五千字,内容却包容宇宙,吞吐时空,洞悉幽微,彰显至道,可谓博大精深,经典之尊。《庄子》一书,阐述道德,发明玄奥,汪洋恣肆、骇世惊俗,既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德的学说,又以独特的哲学视角与人生态度,向世俗观念提出挑战和批判,形成道家理论体系,寄严肃于荒诞,隐真理于寓言,其思想炳焕千秋,历久弥新。

    解读老庄哲学,首先要清楚什么是道。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认为,道是推动宇宙运行最初始的动力,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先,它独立于宇宙之中,不可改变;运行于天地之间,循环不已。它无声无息,无形无象,不可名状,因其作用与途径相似,故起名曰道。这个“道”乃宇宙的灵魂,天地的主宰,是纯粹的哲学概念,不可作寻常字义的理解,所以老子《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就强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老子看来,道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无”是它的本质,“有”是它的表现。它是客观存在,却不能用直觉去感知;它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却不能用名称来规定它的性状。作为虚无,道创造了天地;作为实有,道化育着万物。“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意思是说,道隐藏于冥冥之中,若有若无,恍恍惚惚,人必须通过有形质的东西来感觉它的存在。道在天成象,如云雾风雷;在地成形,如山川草木;在人为精,如聪明智识。人只有在摒除一切欲念、达到天真纯粹的精神状态,才能与道合一,互为印证。

    庄子对道的阐述与老子相同而略为详细:“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天化生、地孕育,万物以成。山川草木,鸟兽人群,都是天地化合的产物。而在老庄眼里,天地是万物之母,道是天地之母,道才是万物生灵的祖宗。西汉时期的《淮南子》一书,对道作了更为具体而文学化的描写:“夫道者,覆天载地,廊四方,析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汩汩,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纮宇宙而章三光;……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总而言之,自然和人世间一切存在均原于道,都是道运行的结果。

    那么,道本身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易经·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是由气构成的,它的最初形态是浑浑沌沌的元气,称为无极,无极分解为阴阳二气,阳气清而轻,上升为天,阴气浊而重,下沉为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就是道。这里的道,在老子看来只是道的表现 或者说是道的作用。道是宇宙的始祖,先天地而生,构成宇宙万物的元气,也是道的产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道生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化合而生万物。人也是由阴阳(父母)化合而生的,人死后魂魄升于天,身体归于地,复原为一气。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贵一。”(《庄子·知北游》)“一”是道家很重要的概念,也可以说是道的核心。故老子说“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法则)。”又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正)。”(《老子》第三十九章)其实,“一”者,阴阳平衡之谓也。风调雨顺、海晏河清是阴阳平衡的结果,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也是阴阳平衡的表现,即“有道”;灾变频发,社会动荡是阴阳失衡,即“无道”。《周易·系辞》对道体及其功能作了很好的概括:“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道是抽象的实体,器是有形的物象,道的作用就是通过阴阳变化,推动事物有序发展。

    那么,“道”和“器”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老子》第二章提出“有无相生”的命题,第四十章的表述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和“有”的关系,就是“道”和“器”的关系。万物生于有,是说天地化育万物,包括植物、动物、生物等,而天地是有形象可感知的,可理解为“有”,而天地又是怎样产生的?前面讲过,道为天地之母。道是“形而上”的东西,是不能用感官来感知的,它的性状是“无”,这便是“有生于无”。所以老子说“道冲而用之”,“冲”即空虚、虚无,因为虚,所以才能够弥纶天地,曲成万物。为了说明“无”的妙处,老予以车轮、陶器、居室为例:“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老庄贵虚无,正是从道的高度观察事物,认识问题,是大智慧,并非凡夫俗子所理解的虚无主义。

    解读老庄哲学,还要探讨道与德的关系。《老子》一书分上篇和下篇,上篇名道经,下篇名德经。道和德是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老子》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第五十一章)可见道的功能是生,德的功能是育。天化生万物,地养育万物,万物因自然之力而生长繁育。这与《周易》中乾坤阴阳的思想同出而异名,”所谓“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周易·系辞上》就是道生之,德畜之。庄子说:“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庄子·天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德体现天地的品性,道揭示事物运行的法则。尊道而贵德,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如果把道与德合称为天道的话,与之对应的还有人道,即自然法则与社会法则。《老子》第七十七章谈到这个问题:“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显然,与天道相悖的人道,是不合理的,老子著道德一书,就是要阐明至善至美的天道,否定丑恶的人道,希望统治者改革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尊奉仁慈光明的自然法则。当然,老子深知世俗的顽劣与愚昧根深蒂固,如不治之症,所以这位伟大的哲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第七十章)对于那些利欲熏心而又狂妄无知的贵族们而言,土地、人民是他们占有和征服地对象,什么尊道贵德,莫明其妙!“上士闻道,而勤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而大笑之……”(《老子》第四十一章)鉴于此,老子的态度是“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并由此得出结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现实的人道如此荒谬,那理想的人道是怎样的呢?老子告诉我们:“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第七十九、八十一章)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调查研究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