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1年  /  第一期

第一期

  • 【工作研究】乌海市二轮修志走出创新路
  • 1984年7月,乌海市成立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编辑室,编辑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室。1992年10月,乌海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市委办公室党史办、市政府办公室地方志编辑室与市档案事业局合并,组建乌海市档案事业局同时挂乌海市史志办公室牌子。1997年12月,市档案局改称乌海市档案史志局,为处级事业单位,内设地方志科。2019年机构改革,乌海市档案史志局更名为乌海市档案史志馆,地方志职能保持不变。

    在二轮修志过程中,乌海市地方志工作以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为核心,主动创新作为,充分发挥地方志记录历史、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发展的作用,在出版印刷、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尝试,探索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志鉴编纂模式,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超前谋划安排,修志成果丰硕

    领导重视,修志工作率先启动

    乌海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都高度重视修志工作,将修志工作作为重点给予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形成了市委主导、政府主持、方志部门主办、众手成志的工作格局。20世纪80年代,全国掀起修志热潮,乌海市积极顺应形势,1984年就超前启动了《乌海市志》的编纂工作。1984年至1991年,集中全市之力搜集、整理地方志资料。先后派出17批次人员从北京、天津、青海、甘肃、河北、宁夏、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以及各盟市搜集、复印资料达500万字,先后出版地方志资料三集75万字;完成《乌海市地名志》及大事记资料32万字。1991年9月,乌海市委、市政府主持召开第一次史志工作会议,正式部署《乌海市志》的编纂工作。在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的指导下,各区、市直各部门、主要厂矿企业及事业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织编写小组,开始大规模搜集资料、编写。1994年1月,乌海市委、市政府召开第二次全市史志工作会议,加快修订《乌海市志》篇目设计,决定聘请亲身经历、见证乌海市建设发展并具备丰富经验的已离休老干部原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史继法担任《乌海市志》主编,具体主持市志的编纂工作。1994年11月,全市第三次史志工作会议重点动员各单位集中精力编撰《乌海市志》,此次直接参与编撰人员共150多人,到1995年底完成志书第一稿的总。将第一稿返还各单位进一步核实史事、数据,同时送请已离休的历届原市级主要领导王建民、黄凤歧、乔桂章、王沛然、刘长斌、贺荣兴征求意见和审阅修改。随后编辑部从1996年1月开始逐篇逐章集体讨论修改,到4月底完成送审稿修改印工作,5月由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持召开《乌海市志》稿评审会。1996年8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印刷。1997年《乌海市志》荣获全国地方志书二等奖。

    乌海市第二轮修志是从2004年开始搜集、整理地方志资料,参加培训学习并借鉴其它地区续志编纂经验。2008年5月完成续志编纂方案和《乌海市19942008》篇目设计初稿。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对初稿整体框架给予肯定,并提出修改意见。2008年10月,乌海市召开《乌海市19942008》编纂工作动员暨培训大会,成立编纂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编辑部,续志工作全面启动。续志编纂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即筹备培训阶段、供稿阶段、编纂阶段和评审出版阶段。乌海市地方志工作机构动员发动了全市200多家承编单位共500余人参与市志资料搜集、整理工作,撰稿人员达160余人,编辑10人。在编纂工作中做到安排有序,任务明确,建立分工责任制,编辑按照各自分工、一包到底的原则。从业务指导、催报稿件、审核接收到编辑校对等各个环节全面负责。2011年3月完成《乌海市19942008》征求意见稿。6月在自治区方志办的指导下组织召开续志评审会。之后,对评审稿篇目进一步调整,就缺项、漏项内容进行补充。2012年6月,《乌海市19942008》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印刷出版,乌海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个完成二轮志编修的盟市。

    实践证明,乌海市的修志工作之所以启动早、部署早、完成早、走在前,这离不开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的支持与指导,同时与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

    精心编排,篇目设计力求科学合理

    一部志书修的好不好,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篇目框架设计是否合理,能否全面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能否体现出地域特点、时代特点。在设计《乌海市志》的篇目时,做到精心布局,、章、节结构合理,不断代、不断线,同时多次请示、听取自治区方志办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比较合理、全面、完整的篇目框架,为志书的成功编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乌海市志》为通志,上限据实追溯,下限为1993年底,个别节、目延续到1995年底。记述范围根据国务院批准成立乌海市的批示区域为依据,即原乌达市和海勃湾市辖区范围,其区域称谓,建市前称“乌海地区”。按现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横排门类、纵述历史、事以类从、逐级统属。以文字记述为主,辅以图、表、照片,设篇、章、节、目四个层次。除概述、大事记外,分设21篇;国附录收入重要文件和《乌海市志》编纂始末。志文采用、记、志、传、图、表、录七种体裁,寓观点于叙事之中。《乌海市19942008》接续第一部市志,采用、记、志、传、图、表、录文体进行记述,并附以序、凡例、后记、编纂人员名录等内容,志文共设21编111章503节。

    突出重点,体现地方发展特色

    乌海市是自治区新兴的工业城市,从1958年大规模开发建设到1993年,在短短35年时间里,由2个小煤矿、不到3000人的牧区,发展成为一座拥有34万人口,能源、建材、化工产业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后,又成为自治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全国第一批“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在第一轮《乌海市志》编纂过程中,编纂人员力求从乌海实际出发,把握乌海的基本特点,按照志书体例,全面系统地反映乌海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特别是开发建设的曲折过程以及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各族人民亲密团结,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经济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的重大变化。《乌海市志》将记述重点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试验区建设时期,注意突出地方特点、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为系统准确地记述中国共产党在乌海地区的活动和乌海地区开发建设的特点,便于了解乌海经济的总体面貌,在经济部类之前设经济综述一篇,在中国共产党一章中,设重大活动纪事一节。重大活动纪事以纪事本末体形式,记述中国共产党在乌海开发、建设、改革开放中的活动及历次重大政治运动的情况。

    二轮修志中《乌海市19942008》系统记载了乌海市1994年至2008年间乌海市的自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历史与现状,展示了乌海市工业新城的变化,尤其对改革开放以后,乌海在发展市场经济、加强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予以重点记述。

    二、技术创新求效益,电子便民谱新篇

    《乌海年鉴》自1992年《乌海年鉴1993卷》创刊,每年编纂出版《乌海年鉴》,个别年度合卷出版,从《乌海年鉴》2004卷开始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从《乌海年鉴1993·创刊号》至《乌海年鉴2020卷》,共出版23卷本。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实现一年一鉴、连续出版的工作目标。为方便读者使用,从2019卷开始,我们创新印刷方式,实现年鉴掌上阅读,将《乌海年鉴》做成二维码电子书,在封底上配有二维码,读者通过手机微信扫一扫能够实现在线阅读,乌海市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印刷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减少了纸质年鉴印刷的数量,实现了便民服务,提高了查阅效率,节约了印刷成本。乌海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实现年鉴电子阅读的盟市。

    修志为用,地方志资料必须通过服务社会来体现其功用和价值,面对社会各界日益增长地对地情资料的需求,乌海市档案史志馆围绕乌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变资源优势为服务优势,坚持传承与发展并重的思路,创新服务群众志、用志方式,完善门户网站建设,开展志书年鉴上网工程,正在将历年志书年鉴进行数字化,制作成电子阅读二维码,免费为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研究学者、各部门提供在线阅读,为乌海市建设提供坚实的决策参考、信息服务和智力支持。为此,市档案史志馆专门开设编撰理论、法规文件、三区鉴、专业志专栏、乌海年鉴、乌海市志等专栏,及时更新地方志工作动态,更好地发挥网站的展示窗口、宣传平台、文化阵地作用。

    三、整合资源重实效,多措并举开新局

    乌海市地方志工作任务繁重,地方志专职人员偏少。市、区两级仅有5名工作人员,其中乌海市档案史志馆有工作人员2名,各区档案史志馆仅有分管地方志工作副馆局长1名,无专职人员。地方志书编纂工作涉及面广、编纂周期长、完成难度大,编纂人员要求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为了保质保量在2020年底前完成“两全目标”任务,市区两级地方志工作人员采用了互帮互助方式,互相参与地方志书编纂工作,保证了各区两轮志书编修的顺利完成。特别在《乌海年鉴》的编纂中,我们创新工作思路,打破了档案、党史、地方志各自开展工作的格局,整合单位档案编研、党史编研、地方志编纂人员,成立乌海年鉴编纂编辑部,实行总编领导下的运行机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把手统筹协调,由于编纂力量的整合,缩短了年鉴编纂周期,提高了出版时效,乌海年鉴的编纂已做到当年编纂当年出版。

    四、转变思维解难题,突破瓶颈求发展

    《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编纂地方志应当吸收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地方志编纂人员实行专兼职相结合。”乌海地方志工作的实际情况是需要聘用专兼职人员,但聘用人员就与国家的有关工作人员兼职规定相背离。《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工作规定》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为职务作品,编纂、译审人员享有署名权,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获得适当报酬。”其中,“国家有关规定”并未明确是哪些规定,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性不强。为解决聘用问题及稿酬支付问题,2017年11月,我们开始向乌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纪检委等6个单位征求意见,多次召开局党组会研究,2018年7月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工作规定》精神,依据国家版权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我们印发了《乌海市聘用地方志编纂人员的暂行办法》和《乌海市地方志编纂报酬支付暂行办法》,有效解决了兼职编纂人员的稿酬问题。

    经努力,乌海年鉴编纂经费被列入部门财政预算,每年有固定的年鉴编纂专项经费。随着地方志工作的开展,乌海市政府将地方志工作经费增加近两倍,为地方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经费保障。

    五、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地区团结和谐精神

    为了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2016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印发《关于启动各盟市、旗县市、区蒙古文志书有关工作的通知》,为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进乌海市地方志汉语、蒙古语编修工作并举,乌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乌海市地方志蒙古文翻译出版工作实施方案》,2017年6月启动《乌海市志》蒙古文志书的翻译工作。至2021年7月,两轮两部志书共220.8万字的蒙古文翻译工作全面完成,即将印刷出版,填补了乌海市没有蒙古文志书的空白。蒙古文志书的出版,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了解乌海市政治经济文化,传承和繁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边疆地区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

    六、优化编纂程序,志鉴出版提质增速

    乌海市的志鉴编纂工作,严格编辑、统稿、校对、印刷等环节,保证编纂印刷质量。我们以志鉴出版为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提前谋划,保证志鉴按期出版印刷。

    在编纂初期,我们要求供稿单位报送的稿件经主管领导审核签字,把好资料准确、权威的第一道关口;各编辑按照责任分工对稿件按照年鉴体例、编纂规范进行编辑加工,编辑后的稿件基本达到要求。审读人员对各编辑的初稿进行审核把关,执行主编负责全书总,对文字、图片进行多次审阅、修改,将修改意见反馈编辑进行补充完善,把好政治关、保密关、民族关、体例关、史实关、文字关、数据关、出版关、印刷关。定稿后,稿件再次反馈给各编辑,对实事、数据等作最后确认核对。编纂期间,编辑部定期召开编纂工作会议,每位编辑及时汇报编纂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难题,互通信息,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和措施,重大问题、难题反复请示自治区方志办的领导和专家,在保证志鉴编纂质量的前提下,兼顾了速度,在出版印刷阶段,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保证出版印刷质量。

    七、千方百计创新方式,服务大局彰显使命

    编修地方志的目的是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资政、存史、育人”这一优良传统,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充分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找到地方志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点,让地方志成为地方党政领导决策的参考依据,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不竭源泉。一直以来,我们坚持高点定位,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方志语言讲好乌海故事。从2014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与自治区广播电视台联合录制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方志内蒙古》,我们整理了乌海市的相关图片、文献,撰写解说词,并配合拍摄组在乌海市进行实地取景、情景再现、拍摄有关文物古籍古迹以及组织专家学者采访等工作。2018年7月《方志内蒙古》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汉语卫视频道正式播出,使乌海故事向全国各地讲述。2021年,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开展了志书年鉴“五进”活动,将地方志书籍送机关、送企业、送军营、送学校、社区,激发机关干部、企业工人、部队战士、学校师生、社区群众爱国爱党爱乡情怀,最大程度发挥地方志服务社会的功能。同时,开通微信公众号“乌海记忆”,广泛宣传乌海的大事要事,推送“乌海历史上的今天”,让沉睡在浩瀚典籍中的文字“活”起来,让公众逐步了解和感受史志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历史文化底蕴,解读更权威、内容更全面、视角更丰富、阅读更便捷、表达更贴心,拓宽群众读志用志的渠道,为公众提供全面便捷的地情信息服务。

    新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工作规定》,在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研究室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地方志工作机构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等职能,积极帮助各区解决地方志力量薄弱等困难,做好业务指导工作。同时,秉承“修志问道,以启未来”之方志人初心,牢记方志人“为当代提供资政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证”的使命,提高地方志文化自信,发挥好地方志资源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文化需要的积极作用,奋力开创地方志工作新局面,更好担当起新时代赋予地方志的历史责任。撰稿  高雁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工作研究】乌海市二轮修志走出创新路
  • 1984年7月,乌海市成立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编辑室,编辑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室。1992年10月,乌海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市委办公室党史办、市政府办公室地方志编辑室与市档案事业局合并,组建乌海市档案事业局同时挂乌海市史志办公室牌子。1997年12月,市档案局改称乌海市档案史志局,为处级事业单位,内设地方志科。2019年机构改革,乌海市档案史志局更名为乌海市档案史志馆,地方志职能保持不变。

    在二轮修志过程中,乌海市地方志工作以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为核心,主动创新作为,充分发挥地方志记录历史、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发展的作用,在出版印刷、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尝试,探索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志鉴编纂模式,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超前谋划安排,修志成果丰硕

    领导重视,修志工作率先启动

    乌海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都高度重视修志工作,将修志工作作为重点给予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形成了市委主导、政府主持、方志部门主办、众手成志的工作格局。20世纪80年代,全国掀起修志热潮,乌海市积极顺应形势,1984年就超前启动了《乌海市志》的编纂工作。1984年至1991年,集中全市之力搜集、整理地方志资料。先后派出17批次人员从北京、天津、青海、甘肃、河北、宁夏、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以及各盟市搜集、复印资料达500万字,先后出版地方志资料三集75万字;完成《乌海市地名志》及大事记资料32万字。1991年9月,乌海市委、市政府主持召开第一次史志工作会议,正式部署《乌海市志》的编纂工作。在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的指导下,各区、市直各部门、主要厂矿企业及事业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织编写小组,开始大规模搜集资料、编写。1994年1月,乌海市委、市政府召开第二次全市史志工作会议,加快修订《乌海市志》篇目设计,决定聘请亲身经历、见证乌海市建设发展并具备丰富经验的已离休老干部原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史继法担任《乌海市志》主编,具体主持市志的编纂工作。1994年11月,全市第三次史志工作会议重点动员各单位集中精力编撰《乌海市志》,此次直接参与编撰人员共150多人,到1995年底完成志书第一稿的总。将第一稿返还各单位进一步核实史事、数据,同时送请已离休的历届原市级主要领导王建民、黄凤歧、乔桂章、王沛然、刘长斌、贺荣兴征求意见和审阅修改。随后编辑部从1996年1月开始逐篇逐章集体讨论修改,到4月底完成送审稿修改印工作,5月由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持召开《乌海市志》稿评审会。1996年8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印刷。1997年《乌海市志》荣获全国地方志书二等奖。

    乌海市第二轮修志是从2004年开始搜集、整理地方志资料,参加培训学习并借鉴其它地区续志编纂经验。2008年5月完成续志编纂方案和《乌海市19942008》篇目设计初稿。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对初稿整体框架给予肯定,并提出修改意见。2008年10月,乌海市召开《乌海市19942008》编纂工作动员暨培训大会,成立编纂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编辑部,续志工作全面启动。续志编纂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即筹备培训阶段、供稿阶段、编纂阶段和评审出版阶段。乌海市地方志工作机构动员发动了全市200多家承编单位共500余人参与市志资料搜集、整理工作,撰稿人员达160余人,编辑10人。在编纂工作中做到安排有序,任务明确,建立分工责任制,编辑按照各自分工、一包到底的原则。从业务指导、催报稿件、审核接收到编辑校对等各个环节全面负责。2011年3月完成《乌海市19942008》征求意见稿。6月在自治区方志办的指导下组织召开续志评审会。之后,对评审稿篇目进一步调整,就缺项、漏项内容进行补充。2012年6月,《乌海市19942008》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印刷出版,乌海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个完成二轮志编修的盟市。

    实践证明,乌海市的修志工作之所以启动早、部署早、完成早、走在前,这离不开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的支持与指导,同时与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

    精心编排,篇目设计力求科学合理

    一部志书修的好不好,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篇目框架设计是否合理,能否全面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能否体现出地域特点、时代特点。在设计《乌海市志》的篇目时,做到精心布局,、章、节结构合理,不断代、不断线,同时多次请示、听取自治区方志办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比较合理、全面、完整的篇目框架,为志书的成功编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乌海市志》为通志,上限据实追溯,下限为1993年底,个别节、目延续到1995年底。记述范围根据国务院批准成立乌海市的批示区域为依据,即原乌达市和海勃湾市辖区范围,其区域称谓,建市前称“乌海地区”。按现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横排门类、纵述历史、事以类从、逐级统属。以文字记述为主,辅以图、表、照片,设篇、章、节、目四个层次。除概述、大事记外,分设21篇;国附录收入重要文件和《乌海市志》编纂始末。志文采用、记、志、传、图、表、录七种体裁,寓观点于叙事之中。《乌海市19942008》接续第一部市志,采用、记、志、传、图、表、录文体进行记述,并附以序、凡例、后记、编纂人员名录等内容,志文共设21编111章503节。

    突出重点,体现地方发展特色

    乌海市是自治区新兴的工业城市,从1958年大规模开发建设到1993年,在短短35年时间里,由2个小煤矿、不到3000人的牧区,发展成为一座拥有34万人口,能源、建材、化工产业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后,又成为自治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全国第一批“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在第一轮《乌海市志》编纂过程中,编纂人员力求从乌海实际出发,把握乌海的基本特点,按照志书体例,全面系统地反映乌海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特别是开发建设的曲折过程以及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各族人民亲密团结,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经济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的重大变化。《乌海市志》将记述重点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试验区建设时期,注意突出地方特点、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为系统准确地记述中国共产党在乌海地区的活动和乌海地区开发建设的特点,便于了解乌海经济的总体面貌,在经济部类之前设经济综述一篇,在中国共产党一章中,设重大活动纪事一节。重大活动纪事以纪事本末体形式,记述中国共产党在乌海开发、建设、改革开放中的活动及历次重大政治运动的情况。

    二轮修志中《乌海市19942008》系统记载了乌海市1994年至2008年间乌海市的自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历史与现状,展示了乌海市工业新城的变化,尤其对改革开放以后,乌海在发展市场经济、加强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予以重点记述。

    二、技术创新求效益,电子便民谱新篇

    《乌海年鉴》自1992年《乌海年鉴1993卷》创刊,每年编纂出版《乌海年鉴》,个别年度合卷出版,从《乌海年鉴》2004卷开始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从《乌海年鉴1993·创刊号》至《乌海年鉴2020卷》,共出版23卷本。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实现一年一鉴、连续出版的工作目标。为方便读者使用,从2019卷开始,我们创新印刷方式,实现年鉴掌上阅读,将《乌海年鉴》做成二维码电子书,在封底上配有二维码,读者通过手机微信扫一扫能够实现在线阅读,乌海市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印刷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减少了纸质年鉴印刷的数量,实现了便民服务,提高了查阅效率,节约了印刷成本。乌海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实现年鉴电子阅读的盟市。

    修志为用,地方志资料必须通过服务社会来体现其功用和价值,面对社会各界日益增长地对地情资料的需求,乌海市档案史志馆围绕乌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变资源优势为服务优势,坚持传承与发展并重的思路,创新服务群众志、用志方式,完善门户网站建设,开展志书年鉴上网工程,正在将历年志书年鉴进行数字化,制作成电子阅读二维码,免费为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研究学者、各部门提供在线阅读,为乌海市建设提供坚实的决策参考、信息服务和智力支持。为此,市档案史志馆专门开设编撰理论、法规文件、三区鉴、专业志专栏、乌海年鉴、乌海市志等专栏,及时更新地方志工作动态,更好地发挥网站的展示窗口、宣传平台、文化阵地作用。

    三、整合资源重实效,多措并举开新局

    乌海市地方志工作任务繁重,地方志专职人员偏少。市、区两级仅有5名工作人员,其中乌海市档案史志馆有工作人员2名,各区档案史志馆仅有分管地方志工作副馆局长1名,无专职人员。地方志书编纂工作涉及面广、编纂周期长、完成难度大,编纂人员要求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为了保质保量在2020年底前完成“两全目标”任务,市区两级地方志工作人员采用了互帮互助方式,互相参与地方志书编纂工作,保证了各区两轮志书编修的顺利完成。特别在《乌海年鉴》的编纂中,我们创新工作思路,打破了档案、党史、地方志各自开展工作的格局,整合单位档案编研、党史编研、地方志编纂人员,成立乌海年鉴编纂编辑部,实行总编领导下的运行机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把手统筹协调,由于编纂力量的整合,缩短了年鉴编纂周期,提高了出版时效,乌海年鉴的编纂已做到当年编纂当年出版。

    四、转变思维解难题,突破瓶颈求发展

    《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编纂地方志应当吸收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地方志编纂人员实行专兼职相结合。”乌海地方志工作的实际情况是需要聘用专兼职人员,但聘用人员就与国家的有关工作人员兼职规定相背离。《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工作规定》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为职务作品,编纂、译审人员享有署名权,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获得适当报酬。”其中,“国家有关规定”并未明确是哪些规定,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性不强。为解决聘用问题及稿酬支付问题,2017年11月,我们开始向乌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纪检委等6个单位征求意见,多次召开局党组会研究,2018年7月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工作规定》精神,依据国家版权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我们印发了《乌海市聘用地方志编纂人员的暂行办法》和《乌海市地方志编纂报酬支付暂行办法》,有效解决了兼职编纂人员的稿酬问题。

    经努力,乌海年鉴编纂经费被列入部门财政预算,每年有固定的年鉴编纂专项经费。随着地方志工作的开展,乌海市政府将地方志工作经费增加近两倍,为地方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经费保障。

    五、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地区团结和谐精神

    为了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2016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印发《关于启动各盟市、旗县市、区蒙古文志书有关工作的通知》,为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进乌海市地方志汉语、蒙古语编修工作并举,乌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乌海市地方志蒙古文翻译出版工作实施方案》,2017年6月启动《乌海市志》蒙古文志书的翻译工作。至2021年7月,两轮两部志书共220.8万字的蒙古文翻译工作全面完成,即将印刷出版,填补了乌海市没有蒙古文志书的空白。蒙古文志书的出版,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了解乌海市政治经济文化,传承和繁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边疆地区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

    六、优化编纂程序,志鉴出版提质增速

    乌海市的志鉴编纂工作,严格编辑、统稿、校对、印刷等环节,保证编纂印刷质量。我们以志鉴出版为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提前谋划,保证志鉴按期出版印刷。

    在编纂初期,我们要求供稿单位报送的稿件经主管领导审核签字,把好资料准确、权威的第一道关口;各编辑按照责任分工对稿件按照年鉴体例、编纂规范进行编辑加工,编辑后的稿件基本达到要求。审读人员对各编辑的初稿进行审核把关,执行主编负责全书总,对文字、图片进行多次审阅、修改,将修改意见反馈编辑进行补充完善,把好政治关、保密关、民族关、体例关、史实关、文字关、数据关、出版关、印刷关。定稿后,稿件再次反馈给各编辑,对实事、数据等作最后确认核对。编纂期间,编辑部定期召开编纂工作会议,每位编辑及时汇报编纂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难题,互通信息,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和措施,重大问题、难题反复请示自治区方志办的领导和专家,在保证志鉴编纂质量的前提下,兼顾了速度,在出版印刷阶段,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保证出版印刷质量。

    七、千方百计创新方式,服务大局彰显使命

    编修地方志的目的是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资政、存史、育人”这一优良传统,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充分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找到地方志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点,让地方志成为地方党政领导决策的参考依据,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不竭源泉。一直以来,我们坚持高点定位,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方志语言讲好乌海故事。从2014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与自治区广播电视台联合录制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方志内蒙古》,我们整理了乌海市的相关图片、文献,撰写解说词,并配合拍摄组在乌海市进行实地取景、情景再现、拍摄有关文物古籍古迹以及组织专家学者采访等工作。2018年7月《方志内蒙古》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汉语卫视频道正式播出,使乌海故事向全国各地讲述。2021年,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开展了志书年鉴“五进”活动,将地方志书籍送机关、送企业、送军营、送学校、社区,激发机关干部、企业工人、部队战士、学校师生、社区群众爱国爱党爱乡情怀,最大程度发挥地方志服务社会的功能。同时,开通微信公众号“乌海记忆”,广泛宣传乌海的大事要事,推送“乌海历史上的今天”,让沉睡在浩瀚典籍中的文字“活”起来,让公众逐步了解和感受史志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历史文化底蕴,解读更权威、内容更全面、视角更丰富、阅读更便捷、表达更贴心,拓宽群众读志用志的渠道,为公众提供全面便捷的地情信息服务。

    新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工作规定》,在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研究室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地方志工作机构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等职能,积极帮助各区解决地方志力量薄弱等困难,做好业务指导工作。同时,秉承“修志问道,以启未来”之方志人初心,牢记方志人“为当代提供资政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证”的使命,提高地方志文化自信,发挥好地方志资源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文化需要的积极作用,奋力开创地方志工作新局面,更好担当起新时代赋予地方志的历史责任。撰稿  高雁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