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5年  /  第四期
  • 【工作研究】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的向心凝聚作用
  • 发布时间:2015-12-20
  • 来源: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内蒙古机关服务中心
  • 摘要  企业的发展靠资金、技术、装备和人才等资源,但从现代企业的发展规律看,人才特别是有思想、能创新、愿奉献的优秀人才则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在国有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如何激发最广大的员工队伍有志成才、能够成才、成有用之才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试从不同历史阶段中,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演变展开,重点论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动力,这一中国特色央企的伟大创举和特色。

     

    一、历史的演进: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必然性

    1. 十九世纪工业化大生产时代员工地位的低下性

    正如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曾经说过的那样:“我最需要的,是一双熟练的手。可我却不走运地必须和这双手的主人打交道。”一语道破了当时生产条件下员工所处的地位。机器大工业和自动化机器体系的发展,使得机器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工人本身,员工也只是一部庞大的公司机器的一个有效部件。这一时期,管理者重在强调制定严厉的管理制度、规章和严格的工作规范,来加强对员工的法规管理,用权力和控制手段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引导员工为其工作。因此,在这一时代下,员工等同于机器,所谓的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更是一片空白

    2. 二十世纪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精英管理模式的出现

    在二十世纪经济发展进入充满活力的全球化环境时,竞争日益以服务业作为基础,且具备了知识密集型的特点,这使得管理者们意识到,对于竞争而言,人类的创造性和个人的主动性远比一致性和服从性重要的多,这也就意味着强调“精英核心”的管理理念营运而生。通过视佼佼者为企业的重要资源,调动员工中间精英人士的积极性,提升精英人物的个人价值,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他资源的作用,达成管理目标,为企业的发展建立持久的推动力。在这一理念之下,旨在通过激发员工中少数出类拔萃者的工作热情和提高其能力素质,而达到公司发展目标的理念开始盛行,甚至仍然被当前许多企业奉为圭臬。

    3.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天然优越性

    进入二十世纪后半期,特别是二十一世纪,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时时出现,无论企业还是员工都面临着更多的压力,解决压力的问题成为管理者需要面对及解决的重要问题。恰如法国企业界的一句名言所说的,“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为,没有什么比关心员工、热爱员工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了。管理者开始由对员工的外在激励,转化为管理者与管理者心灵的共同内在自觉。管理者一方面要管好自我,注重知行合一,塑造自己的人格形象,以心换心,畅通与员工的心灵沟通渠道;另一方面还要了解并抓住员工的心,让员工自觉自发地参与管理,并积极主动工作,以达成管理目标。其重在突出自我的表率及认知基础上,对员工、顾客和利益相关者在心理上的理解、激励、凝聚、引导和辐射。

    在这一过程中,独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天然优越性开始突显。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观点和方法,教育和引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员工思想政治觉悟的系统工程。事实上,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动力。

    事实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早在党的奋斗历史上就得到了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深刻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党指挥枪”的重要理论论断,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秋收起义的过程中,通过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并配备连指导员来抓思想政治工作,全连指战员能够统一思想、步调一致,成为一支有信仰、有理想的人民军队。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与方法,在当前国有企业的管理中具有很多共性,并且直接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给养。党组织及企业的管理层运用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由思想深处表达出对员工的关爱与信任,激发员工的主人翁心态,企业员工不仅充分接纳了这种关爱与信任,并产生出凝聚力量,然后将更大数量级的关爱辐射到了社会及客户和人民群众身上,社会感受到了这种关爱,通过多次光顾和二度传播的方式进行回报。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实施为源头出发的正能量在循环中不断扩散放大,多方受益的格局俨然形成。

     

    二、实践的抉择: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存续融合

    就像在互联网媒体已经大行其道的当下,传统纸媒及广播媒体依旧顽强生存那样,思想政治工作的演进过程也是在呈现出一种渐进式融合更迭的状态。

    1. 旧有的视员工如机器理念的消亡

    你要用一个人的手,就只需要关注他的手。这就是工业化大生产时代对员工思想管理方面的核心总结,员工的生产力被重视,但个人思想方面被彻底忽略。喜剧大师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中演绎的经典一幕便是查理被机器卷进卷出,以及被流水线弄得麻木后,在人的鼻子、钮扣拧紧螺母的镜头。然而,工作终究是由人而非单一的手来完成的,管理终将要与人性和人的思想关联起来,在当前的企业管理中,旧有的管理思维的消亡成为必然。

    2.精英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你要用一个人的手,就必须用他整个的人。精英管理模式的积极方面是重视精英、尊重精英、关心精英,通过组织与协调、教育与激励调动了员工中的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甚至高营销能力的局部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特别是将绩效管理引入管理工作后,既能够鼓励精英员工创造更多的效益,又不增加成本,员工在获得奖励的同时也实现了其自身价值。其消极方面是,精英管理只是对一小部分员工起到了激励作用,大部分员工仍然处于被动而非自动接受管理的地位,仍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依旧处于上对下的单向控制。员工群体的潜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特别是当管理者用人不当时,极其容易因为某一个或几个所谓的“精英”而导致较为严重的人力资源破坏性。

    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得之于内在的互动,成之于知行的合一

    你要用他整个的人,就必须用他整个的心。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的运用,其重要的特点和目的在于激发最广大员工内在的共同自觉,通过沟通、教育与激励触及员工的思想与心灵,让员工产生心灵的自觉自发自动,建立起相同的价值观、社会观标准,由于使用同样的标准看问题,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企业中有责任的成员,在丢弃了精英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被动单向控制感”后,从而在实现了知行合一的同时,真正充分地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总而言之,旧有的视员工如机器的管理模式重在对员工的控制,精英管理模式重在对部分员工的尊重与激励,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的运用,则是在升华了尊重的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剔除了控制的负面效应,重在对全体员工内在自觉的激发,并转化为管理层与全体员工的内心自觉。

     

    三、行动的力量:思想政治工作与国有企业的风云际会

    越是服务性质强、创新需求强的企业,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感也就越强。回归到国有企业的管理实际来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说其与企业管理的联合应用则自然是呈现出一种顺风顺水的趋势来。

    1.管理层以身作则,在员工心目中形成学习的标尺

    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的非常重要一个方面,就是要实现“上下同心、价值观一致”的目的。其中,管理层的亲身示范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重点是要实现提升管理效能和发挥以身作则、亲身示范效应的双重作用。在国有企业的日常管理中,经常会要求“领导带头”,一是因为他们被员工的认同程度高,管理层的意见及行为在员工中间具体较强的影响力,能够激发员工的从众心理。二是管理层率先遵守企业制度,听从政策指引,能够在员工心理形成标尺,认为“原来企业制度或要求,严格到要高层领导都要的遵守程度”,从而有效提升制度或政策的约束力。

    2.大力实践和宣讲管理者与基层员工的密切联系

    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中,要着力实践和宣传企业管理者与基层一线员工的密切联系,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的管理层是始终与他们一条心、在一起。著名管理专家王育琨在《答案永远在现场》一书中指出,“让企业每一个岗位都充分活起来,让每一个自主的员工进入全知全觉的状态,抓住每个时点都万缘俱足的触点,关键是要建构一种充盈组织末梢的场”。怎么样去建构这样一个“场”?离不开管理者要到经营一线、生产现场去了解企业实际,去倾听员工心声,去服务基层员工,主动为他们做好后勤保障,科学合理地提供物资装备,完善激励机制,给予精神鼓励。在这种情况下“组织末梢的场”自然充盈。同时,企业领导通过调研、走访、座谈等形式,能够深入体察到基层的现实问题,想方设法为员工排忧解难;员工也能够充分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领会管理层提出的发展思路和战略,认同企业的发展目标,从而激发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艰难”的内在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句空话。只有做到政策的宣传到位,思想的上下贯通,使得员工能够充分理解企业发展形势,深度认识到只有企业发展员工才能受益的现实状况,才能有效激发各级干部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强有力地凝聚起员工们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对管理层安排工作的执行力。

    3.要授人以渔,更要授人以“娱”

     授人以“渔”是企业管理工作的范畴,员工有干好工作的动力,还要有干好工作的能力。管理层通过实地指导、现场或远程培训等方式教给员工以更多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是日常工作中最常用到的授人以“渔”方式。但是,仅仅只是简单的灌输技能,关注素质提升还远远不够。这时就需要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来。做到让员工既积极努力、又快乐轻松地工作,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这一点上完全一致。授人以“娱”,重在培养员工在工作中的成就感、成长感和归属感。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说教方式,而要通过创办企业内刊,宣传企业文化、刊载员工言论;举办员工论坛,在基层各单位不定期巡回召开员工恳谈会,分享基层工作经验、倾听基层员工心声;建设职工之家,让员工们从企业身上找到依赖感、归属感。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就曾对战争有过这样的诠释:“兵者五事,道天地将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具体表述为“上下同欲者胜”为“知胜之道也”。在当今国有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在于要达到这样一种“同道”、“同欲”的境界,通过管理层与员工的双向集中与互动聚焦,不断深化并实现企业文化、员工价值观的高度一致,进而实现与党的事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一致。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有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不断实践与推进,最终必将形成高度一致的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观,并且实现在更深层次意义上的“同道”——员工与企业同道,企业与国家同道、与党的事业同道。上下同欲,春风化雨。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执行,必然会让每一名企业干部与员工都能感觉到一种气场,一种无形的规则转化成自觉的行动,凝结为全体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谋发展的动力源泉和行为准则,推动着国有企业的艨艟巨舰在市场的大潮中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工作研究】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的向心凝聚作用
  • 发布时间:2015-12-20
  • 来源: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内蒙古机关服务中心
  • 摘要  企业的发展靠资金、技术、装备和人才等资源,但从现代企业的发展规律看,人才特别是有思想、能创新、愿奉献的优秀人才则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在国有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如何激发最广大的员工队伍有志成才、能够成才、成有用之才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试从不同历史阶段中,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演变展开,重点论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动力,这一中国特色央企的伟大创举和特色。

     

    一、历史的演进: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必然性

    1. 十九世纪工业化大生产时代员工地位的低下性

    正如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曾经说过的那样:“我最需要的,是一双熟练的手。可我却不走运地必须和这双手的主人打交道。”一语道破了当时生产条件下员工所处的地位。机器大工业和自动化机器体系的发展,使得机器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工人本身,员工也只是一部庞大的公司机器的一个有效部件。这一时期,管理者重在强调制定严厉的管理制度、规章和严格的工作规范,来加强对员工的法规管理,用权力和控制手段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引导员工为其工作。因此,在这一时代下,员工等同于机器,所谓的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更是一片空白

    2. 二十世纪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精英管理模式的出现

    在二十世纪经济发展进入充满活力的全球化环境时,竞争日益以服务业作为基础,且具备了知识密集型的特点,这使得管理者们意识到,对于竞争而言,人类的创造性和个人的主动性远比一致性和服从性重要的多,这也就意味着强调“精英核心”的管理理念营运而生。通过视佼佼者为企业的重要资源,调动员工中间精英人士的积极性,提升精英人物的个人价值,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他资源的作用,达成管理目标,为企业的发展建立持久的推动力。在这一理念之下,旨在通过激发员工中少数出类拔萃者的工作热情和提高其能力素质,而达到公司发展目标的理念开始盛行,甚至仍然被当前许多企业奉为圭臬。

    3.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天然优越性

    进入二十世纪后半期,特别是二十一世纪,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时时出现,无论企业还是员工都面临着更多的压力,解决压力的问题成为管理者需要面对及解决的重要问题。恰如法国企业界的一句名言所说的,“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为,没有什么比关心员工、热爱员工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了。管理者开始由对员工的外在激励,转化为管理者与管理者心灵的共同内在自觉。管理者一方面要管好自我,注重知行合一,塑造自己的人格形象,以心换心,畅通与员工的心灵沟通渠道;另一方面还要了解并抓住员工的心,让员工自觉自发地参与管理,并积极主动工作,以达成管理目标。其重在突出自我的表率及认知基础上,对员工、顾客和利益相关者在心理上的理解、激励、凝聚、引导和辐射。

    在这一过程中,独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天然优越性开始突显。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观点和方法,教育和引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员工思想政治觉悟的系统工程。事实上,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动力。

    事实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早在党的奋斗历史上就得到了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深刻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党指挥枪”的重要理论论断,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秋收起义的过程中,通过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并配备连指导员来抓思想政治工作,全连指战员能够统一思想、步调一致,成为一支有信仰、有理想的人民军队。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与方法,在当前国有企业的管理中具有很多共性,并且直接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给养。党组织及企业的管理层运用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由思想深处表达出对员工的关爱与信任,激发员工的主人翁心态,企业员工不仅充分接纳了这种关爱与信任,并产生出凝聚力量,然后将更大数量级的关爱辐射到了社会及客户和人民群众身上,社会感受到了这种关爱,通过多次光顾和二度传播的方式进行回报。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实施为源头出发的正能量在循环中不断扩散放大,多方受益的格局俨然形成。

     

    二、实践的抉择: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存续融合

    就像在互联网媒体已经大行其道的当下,传统纸媒及广播媒体依旧顽强生存那样,思想政治工作的演进过程也是在呈现出一种渐进式融合更迭的状态。

    1. 旧有的视员工如机器理念的消亡

    你要用一个人的手,就只需要关注他的手。这就是工业化大生产时代对员工思想管理方面的核心总结,员工的生产力被重视,但个人思想方面被彻底忽略。喜剧大师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中演绎的经典一幕便是查理被机器卷进卷出,以及被流水线弄得麻木后,在人的鼻子、钮扣拧紧螺母的镜头。然而,工作终究是由人而非单一的手来完成的,管理终将要与人性和人的思想关联起来,在当前的企业管理中,旧有的管理思维的消亡成为必然。

    2.精英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你要用一个人的手,就必须用他整个的人。精英管理模式的积极方面是重视精英、尊重精英、关心精英,通过组织与协调、教育与激励调动了员工中的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甚至高营销能力的局部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特别是将绩效管理引入管理工作后,既能够鼓励精英员工创造更多的效益,又不增加成本,员工在获得奖励的同时也实现了其自身价值。其消极方面是,精英管理只是对一小部分员工起到了激励作用,大部分员工仍然处于被动而非自动接受管理的地位,仍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依旧处于上对下的单向控制。员工群体的潜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特别是当管理者用人不当时,极其容易因为某一个或几个所谓的“精英”而导致较为严重的人力资源破坏性。

    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得之于内在的互动,成之于知行的合一

    你要用他整个的人,就必须用他整个的心。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的运用,其重要的特点和目的在于激发最广大员工内在的共同自觉,通过沟通、教育与激励触及员工的思想与心灵,让员工产生心灵的自觉自发自动,建立起相同的价值观、社会观标准,由于使用同样的标准看问题,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企业中有责任的成员,在丢弃了精英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被动单向控制感”后,从而在实现了知行合一的同时,真正充分地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总而言之,旧有的视员工如机器的管理模式重在对员工的控制,精英管理模式重在对部分员工的尊重与激励,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的运用,则是在升华了尊重的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剔除了控制的负面效应,重在对全体员工内在自觉的激发,并转化为管理层与全体员工的内心自觉。

     

    三、行动的力量:思想政治工作与国有企业的风云际会

    越是服务性质强、创新需求强的企业,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感也就越强。回归到国有企业的管理实际来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说其与企业管理的联合应用则自然是呈现出一种顺风顺水的趋势来。

    1.管理层以身作则,在员工心目中形成学习的标尺

    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的非常重要一个方面,就是要实现“上下同心、价值观一致”的目的。其中,管理层的亲身示范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重点是要实现提升管理效能和发挥以身作则、亲身示范效应的双重作用。在国有企业的日常管理中,经常会要求“领导带头”,一是因为他们被员工的认同程度高,管理层的意见及行为在员工中间具体较强的影响力,能够激发员工的从众心理。二是管理层率先遵守企业制度,听从政策指引,能够在员工心理形成标尺,认为“原来企业制度或要求,严格到要高层领导都要的遵守程度”,从而有效提升制度或政策的约束力。

    2.大力实践和宣讲管理者与基层员工的密切联系

    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中,要着力实践和宣传企业管理者与基层一线员工的密切联系,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的管理层是始终与他们一条心、在一起。著名管理专家王育琨在《答案永远在现场》一书中指出,“让企业每一个岗位都充分活起来,让每一个自主的员工进入全知全觉的状态,抓住每个时点都万缘俱足的触点,关键是要建构一种充盈组织末梢的场”。怎么样去建构这样一个“场”?离不开管理者要到经营一线、生产现场去了解企业实际,去倾听员工心声,去服务基层员工,主动为他们做好后勤保障,科学合理地提供物资装备,完善激励机制,给予精神鼓励。在这种情况下“组织末梢的场”自然充盈。同时,企业领导通过调研、走访、座谈等形式,能够深入体察到基层的现实问题,想方设法为员工排忧解难;员工也能够充分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领会管理层提出的发展思路和战略,认同企业的发展目标,从而激发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艰难”的内在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句空话。只有做到政策的宣传到位,思想的上下贯通,使得员工能够充分理解企业发展形势,深度认识到只有企业发展员工才能受益的现实状况,才能有效激发各级干部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强有力地凝聚起员工们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对管理层安排工作的执行力。

    3.要授人以渔,更要授人以“娱”

     授人以“渔”是企业管理工作的范畴,员工有干好工作的动力,还要有干好工作的能力。管理层通过实地指导、现场或远程培训等方式教给员工以更多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是日常工作中最常用到的授人以“渔”方式。但是,仅仅只是简单的灌输技能,关注素质提升还远远不够。这时就需要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来。做到让员工既积极努力、又快乐轻松地工作,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这一点上完全一致。授人以“娱”,重在培养员工在工作中的成就感、成长感和归属感。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说教方式,而要通过创办企业内刊,宣传企业文化、刊载员工言论;举办员工论坛,在基层各单位不定期巡回召开员工恳谈会,分享基层工作经验、倾听基层员工心声;建设职工之家,让员工们从企业身上找到依赖感、归属感。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就曾对战争有过这样的诠释:“兵者五事,道天地将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具体表述为“上下同欲者胜”为“知胜之道也”。在当今国有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在于要达到这样一种“同道”、“同欲”的境界,通过管理层与员工的双向集中与互动聚焦,不断深化并实现企业文化、员工价值观的高度一致,进而实现与党的事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一致。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有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不断实践与推进,最终必将形成高度一致的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观,并且实现在更深层次意义上的“同道”——员工与企业同道,企业与国家同道、与党的事业同道。上下同欲,春风化雨。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执行,必然会让每一名企业干部与员工都能感觉到一种气场,一种无形的规则转化成自觉的行动,凝结为全体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谋发展的动力源泉和行为准则,推动着国有企业的艨艟巨舰在市场的大潮中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