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3年  /  第五期

第五期

  • 【珍珠滩】我爱大雪山
  • 以前,我并不喜欢山,特别是不喜欢连绵高大的雪山,总以为那纵横千里的大平原才是养育人类及万物的摇篮。而那占据很大面积,空气稀薄,海拔很高的大山或大雪山,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价值比起平原要逊色许多。那么“愚公”为什么非要“移山”去呢?  

    后来,当我身临云南玉龙雪山、新疆天山和阿尔泰山、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后,才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试想,在自然界中,如果缺少了巍峨的大雪山脉,这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单调,生态系统将会失去多姿多彩的美妙和多样复杂的功能。大雪山——它同江河湖海、高原平川一样,同属万类生命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泉,甚至是生态系统中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雪山的丰韵不仅体现在其雄伟壮观上,更体现在其所孕育出的万千气象和复杂的生态环境。由于受垂直气候的影响,在一座大雪山中,特别是低纬度高海拔的雪山,举目望去,在同一时间你会领略到春夏秋冬四季景观,从山底到山顶可看到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甸带→荒漠带→冻土冰川→永久性积雪等层次分明、景色各异的生态环境。复杂的山体形态促成了千变万化的小气候,山体阴面阳面温差各异,山谷山坡冷暖不同,昼夜炎凉分明,这都为冷暖气流加强活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山势而形成的谷风、梵风、狭管风,还有逆温层现象等等,使山底的低压气流与高空的高压气流充分对流交汇,这是山里气候变化莫测、雾多云多雨雪多的原因。当然一但大气候出现冷暖阴晴变化,山里的气候变化会更加剧烈。在地理学中提到,海拔每升高千米,气温便下降6度,所以高海拔的山顶四季都很寒冷,这就给积累水分创造了最佳条件。众所周知,所谓云雾就是温度很大的气团或气层,但不一定有云雾就能形成降水,所以站在大地上仰望天空,看到的大多都是带不来雨水的过眼云烟。然而在高海拔的大山上却并非如此,复杂的山体不仅能有效阻挡云雾气流的通过,而且寒冷的山顶会吸收云雾的湿气发生冷凝效应,或使其液化为水,或使其固化为冰霜,使水的三态变化在这里充分得以发挥,使大山得到润泽,不然就不会在坚硬狭窄的岩缝中生长出各类郁郁葱葱、挺拔茂盛的植物。而历经千万年的日积月累,山巅自然就汇集成了被人们称之为“固体水库”的永久性积雪,在积雪的最下边,就是受气温影响上下移动的雪线,尤其在高纬度地区的雪山雪线随季节变化上下移动明显,夏季上移,冬季下移,温度如同“固体水库”的阀门,当温度升高,融雪增多,雪线上移,否则相反。这就是说雪线越往下移,山顶的积雪就越多越厚,但我在玉龙雪山、阿尔泰山等地听到的都是同样一个令人忧虑的话题,就是随全球气候变暖,这些年来雪山的雪线都在不断上升,“固体水库”正在瘦身!  

    李白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这话确实太贴切了,依我看,追根溯源,陆地上所有的水都应是从天而来,是大气在环流中将海洋蒸发的水气带到内陆形成的雨雪,或滞凝在雪山成为积雪冰川,一些雪融化为水再随着山势落差或形成地表径流汇聚为溪流。或渗入岩缝岩洞形成地下水系,被输送到山下或更远的地方成为股股泉涌或地下水脉。在沿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途中我看到的大大小小数不清的瀑布,在天山、阿尔泰山和玉龙雪山我看到的条条湍急的小溪和众多涌流的泉眼都足以证实,许多河流和地下水其实都属“冰山上的来客”,雪山是其源头。否则,就不会有天山天池那高山平湖的秀美风光,也不会有阿尔泰山喀纳斯湖那神奇胜景,更不会有天人合一的著名古代水利工程——坎儿井,这一工程是人类利用天山之水将大漠戈壁变成富饶绿洲的杰作。  

    记得我去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湖旅游时,已时值十月中旬。导游说山里冬天来得早,每年这时就要下雪了,且冬天的雪很大,我们属今年山里接待的最后一帮游客,然后就进入封山期了。这一天本来是晴空万里,但远处望去阿尔泰山脉却风起云涌,乌云密布,根本看不到山体的影子。导游说,山里好象有暴风雪,如果那样,我们就不能上山了。但还算幸运,经几个小时的车程当我们驶入阿尔泰山时,这里已风静云疏,听山上的人讲,昨晚山里下了一整夜大雨,但好在还没下雪,今早刚刚开晴。令人奇怪的是本来一路处处是晴天,而唯有阿尔泰山山脉在下雨。这大概就是大雪山的集水效应吧。  

    还记得去游玉龙雪山那天,也是个艳阳高照的天气,在早晨九时许,我看到在蓝天映衬中洁白如玉的玉龙雪山峰顶,渐渐升起一股“白烟”,这股“白烟”由小到大直冲高空并且越升越高、越聚越壮,我不知那是强劲的山风吹向天空的积雪?还是山里暖流升腾带向天空的浓浓水蒸气?到下午两时许,在“白烟”之上渐渐形成了一片白色的“蘑菇云”,而且是整个湛蓝天空中唯一的一片由“白烟”连接着山顶的白云,原来,在晴天中雪山还会“造”云,仿佛给玉龙雪山戴上了一顶遮阳帽。那神奇的景观令人震撼!  

    大雪山,是形成水资源的“源泉”,是储备水资源的宝库,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海拔越高,这种聚存水的能力就越强。有资料表明:作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水资源最重要的源头,亚洲最大的七条江河发源于此,她是20亿人口生产生活的水源之根,她也是广袤大地不计其数的生物生存的水源命脉。可见,在地球上、在陆地上,大雪山的生态功能是丝毫都不可低估的!  

                         (作者: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史志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珍珠滩】我爱大雪山
  • 以前,我并不喜欢山,特别是不喜欢连绵高大的雪山,总以为那纵横千里的大平原才是养育人类及万物的摇篮。而那占据很大面积,空气稀薄,海拔很高的大山或大雪山,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价值比起平原要逊色许多。那么“愚公”为什么非要“移山”去呢?  

    后来,当我身临云南玉龙雪山、新疆天山和阿尔泰山、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后,才改变了原来的看法。试想,在自然界中,如果缺少了巍峨的大雪山脉,这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单调,生态系统将会失去多姿多彩的美妙和多样复杂的功能。大雪山——它同江河湖海、高原平川一样,同属万类生命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泉,甚至是生态系统中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雪山的丰韵不仅体现在其雄伟壮观上,更体现在其所孕育出的万千气象和复杂的生态环境。由于受垂直气候的影响,在一座大雪山中,特别是低纬度高海拔的雪山,举目望去,在同一时间你会领略到春夏秋冬四季景观,从山底到山顶可看到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甸带→荒漠带→冻土冰川→永久性积雪等层次分明、景色各异的生态环境。复杂的山体形态促成了千变万化的小气候,山体阴面阳面温差各异,山谷山坡冷暖不同,昼夜炎凉分明,这都为冷暖气流加强活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山势而形成的谷风、梵风、狭管风,还有逆温层现象等等,使山底的低压气流与高空的高压气流充分对流交汇,这是山里气候变化莫测、雾多云多雨雪多的原因。当然一但大气候出现冷暖阴晴变化,山里的气候变化会更加剧烈。在地理学中提到,海拔每升高千米,气温便下降6度,所以高海拔的山顶四季都很寒冷,这就给积累水分创造了最佳条件。众所周知,所谓云雾就是温度很大的气团或气层,但不一定有云雾就能形成降水,所以站在大地上仰望天空,看到的大多都是带不来雨水的过眼云烟。然而在高海拔的大山上却并非如此,复杂的山体不仅能有效阻挡云雾气流的通过,而且寒冷的山顶会吸收云雾的湿气发生冷凝效应,或使其液化为水,或使其固化为冰霜,使水的三态变化在这里充分得以发挥,使大山得到润泽,不然就不会在坚硬狭窄的岩缝中生长出各类郁郁葱葱、挺拔茂盛的植物。而历经千万年的日积月累,山巅自然就汇集成了被人们称之为“固体水库”的永久性积雪,在积雪的最下边,就是受气温影响上下移动的雪线,尤其在高纬度地区的雪山雪线随季节变化上下移动明显,夏季上移,冬季下移,温度如同“固体水库”的阀门,当温度升高,融雪增多,雪线上移,否则相反。这就是说雪线越往下移,山顶的积雪就越多越厚,但我在玉龙雪山、阿尔泰山等地听到的都是同样一个令人忧虑的话题,就是随全球气候变暖,这些年来雪山的雪线都在不断上升,“固体水库”正在瘦身!  

    李白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这话确实太贴切了,依我看,追根溯源,陆地上所有的水都应是从天而来,是大气在环流中将海洋蒸发的水气带到内陆形成的雨雪,或滞凝在雪山成为积雪冰川,一些雪融化为水再随着山势落差或形成地表径流汇聚为溪流。或渗入岩缝岩洞形成地下水系,被输送到山下或更远的地方成为股股泉涌或地下水脉。在沿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途中我看到的大大小小数不清的瀑布,在天山、阿尔泰山和玉龙雪山我看到的条条湍急的小溪和众多涌流的泉眼都足以证实,许多河流和地下水其实都属“冰山上的来客”,雪山是其源头。否则,就不会有天山天池那高山平湖的秀美风光,也不会有阿尔泰山喀纳斯湖那神奇胜景,更不会有天人合一的著名古代水利工程——坎儿井,这一工程是人类利用天山之水将大漠戈壁变成富饶绿洲的杰作。  

    记得我去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湖旅游时,已时值十月中旬。导游说山里冬天来得早,每年这时就要下雪了,且冬天的雪很大,我们属今年山里接待的最后一帮游客,然后就进入封山期了。这一天本来是晴空万里,但远处望去阿尔泰山脉却风起云涌,乌云密布,根本看不到山体的影子。导游说,山里好象有暴风雪,如果那样,我们就不能上山了。但还算幸运,经几个小时的车程当我们驶入阿尔泰山时,这里已风静云疏,听山上的人讲,昨晚山里下了一整夜大雨,但好在还没下雪,今早刚刚开晴。令人奇怪的是本来一路处处是晴天,而唯有阿尔泰山山脉在下雨。这大概就是大雪山的集水效应吧。  

    还记得去游玉龙雪山那天,也是个艳阳高照的天气,在早晨九时许,我看到在蓝天映衬中洁白如玉的玉龙雪山峰顶,渐渐升起一股“白烟”,这股“白烟”由小到大直冲高空并且越升越高、越聚越壮,我不知那是强劲的山风吹向天空的积雪?还是山里暖流升腾带向天空的浓浓水蒸气?到下午两时许,在“白烟”之上渐渐形成了一片白色的“蘑菇云”,而且是整个湛蓝天空中唯一的一片由“白烟”连接着山顶的白云,原来,在晴天中雪山还会“造”云,仿佛给玉龙雪山戴上了一顶遮阳帽。那神奇的景观令人震撼!  

    大雪山,是形成水资源的“源泉”,是储备水资源的宝库,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海拔越高,这种聚存水的能力就越强。有资料表明:作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水资源最重要的源头,亚洲最大的七条江河发源于此,她是20亿人口生产生活的水源之根,她也是广袤大地不计其数的生物生存的水源命脉。可见,在地球上、在陆地上,大雪山的生态功能是丝毫都不可低估的!  

                         (作者: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史志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