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3年  /  第五期

第五期

  • 【史海钩沉】《绥远通志稿》总纂李泰棻事略
  • 2007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历尽70年风雨沧桑的《绥远通志稿》终于出版发行了。抚摸着一本本精美的书籍,人们不应该忘记曾参与此书编写的一名外省学者——李泰棻。  

       

    (一)  

    李泰棻字革痴,号痴庵,1896年出生于河北省阳原县揣骨疃镇一个清贫的读书人之家。祖上世代经商,财雄一方,富冠塞上。到李泰棻祖辈、父辈,家道开始衰落。其父李景清发愤苦读,博学强闻,成为饱学之士,但屡试不第,于是弃仕经商,经营三年获利可观,正准备大干一场时,却遭庚子拳乱,商店被劫掠一空,从此便一蹶不振。李景清无心经商,便返归故里,伺母教子,时年李泰棻只有5岁。  

    李泰棻自幼聪颖敏慧,在父亲的训授下,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少年时的苦读与强记,为日后在史学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09年,14岁的李泰棻考入了直隶宣府中学堂读书,他勤奋努力,各科考试成绩皆名列前茅,其父和祖母“每闻先生试冠侪辈,必驰书谆谆告诫勿得称骄,勉之。”(《阳原县志》),李泰棻用四年的时间越级读完了中学全部课程。  

    1913年,李泰棻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但因学费昂贵,旋转入北京师范大学就读,专攻史地。由于家境衰落,李泰棻在祖母典当衣饰和亲友解囊相助下方完成学业。大学三年级时,李泰棻就写作了史学著作《西洋大历史》,书稿完成后,在校长陈宝庄的支持和鼓励下得以顺利出版。李大钊、陈独秀等名教授对其著作极为推崇,皆为其作序,这一时成为京城学府的佳话。李泰棻22岁时,被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破格聘为教师。  

    在北大任课期间,李泰棻还兼任北京私立国民大学、朝阳大学的教授,后又任山西大学教授和武昌高等师范学院文史地理部主任。  

    1923年,李泰棻开始了仕途生涯,他离开京城来到塞外绥远省,出任省教育厅厅长兼禁烟会办,后又任绥远通俗讲演所所长,次年又任察哈尔教育厅厅长。1928年,李泰棻又回到北平任北平市教育局长兼自治筹备处处长,旋即任***永定河务局长,办理永定河工程事宜。1930年初,李泰棻被委任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不久,绥远省组建通志馆,准备编写《绥远通志稿》,因他与省主席李培基素有交往,李十分推崇他的学识,因而被李聘来担任通志的总纂。  

    (二)  

    绥远通志馆馆长郭象伋,副馆长阎肃,主任纂修荣祥,三人都是地方饱学之士。除李、郭、阎、荣四位负责人员外,通志馆还聘请了二十余名蒙汉学者,将他们分为内务组和外勤组。内务组主要是编辑人员,始招六名:由省政府聘请一名,总纂李泰棻推荐了北大毕业生白映星(萨拉齐人)任编辑,其余四人皆为馆长郭象伋推荐。  

    六名编辑在主任纂修荣祥的带领下,负责翻阅古籍、查找资料、整理素材和抄写辑录。李泰棻则负责编写提纲和起草拟定调查要点。  

    外勤组则分东、西两个调查组,负责采访和辑录各地资料,他们用了近二年时间进行集中采访,为编写通志积累了大量素材。与此同时,馆内编辑也查阅了许多史志书稿,辑录了丰富的资料。从19333月起,通志馆的工作转入了内务处理阶段,各位编纂开始分头撰写。原计划用一年时间编写出初稿,可是到了当年的11月份,时间已过去了三分之二,志稿只完成了“金石志”和“艺文志”的草稿,到了第二年2月已届期时,总纂改订了交来的二分之一的草稿,一年脱稿的计划落了空。此时,总纂李泰棻与绥籍地方人士的矛盾更为激烈化。  

    其实,在建馆之初,就荐人用人之事上,李、郭就早有嫌隙,李泰棻认为,“调查人员及各编纂,须由总纂荐聘。”(《方志学》序),而实际上是六名编纂中有四人是郭馆长推荐的,李泰棻只推荐了一人。至于调查员,更是“悉由馆长委派”(引文同上),因用人引起的矛盾冲突,使李泰棻到职不久就向省主席李培基表示过要辞职的意愿,李培基一再挽留了他。193441日,馆长郭象伋向省政府提出了闭馆的报告,当时李泰棻不在归绥。当他回到归绥得知此事后,便致函省主席傅作义(此时傅已接替李培基任),提出通志馆若是由他来主持,再过半年便可完成;如果郭馆长要干,他便让给郭;若是再筹款、延长时间,他就辞职不干了。傅作义主席回答说:“应遵地方人之意见。”李泰棻只好愤而辞职,返京潜心著述。  

       

    (三)  

    李泰棻一生专心史学,志在探讨和研究中外历史,著书立说,他还酷爱治甲研金,从政并非是自己的追求。1923年,他出任绥远教育厅厅长时,其父曾长途跋涉来到绥远,语重心长地告诫李泰棻说:“为官日短,做人日长,务须敬慎厥职,千万勿负人望。吾意勿如专力历史为佳。”李泰棻遵父之命,一生把精力倾注于史学研究,著写了许多史学专著。  

    《西洋大历史》1916年出版,全书80余万言,为中国编著西洋史之首举,全国各大学均以此书为世界史教科书,史学价值甚高,一版再版。  

    《中国史纲》80万余言,为国内较详细的通史之一,亦为当时高校主要教参之一。  

    《今文〈尚书〉正伪》,仿晋省学者阎百诗《古文〈尚书〉正伪》所作,时任***次长赵丕廉作序,被学界认为是一部价值甚高的佳作。  

     《西周史征》是李泰棻倾多年苦心所作,凡有关西周史料或解经新说,无不广证博引,全书共计50余万言。  

     《国民军史稿》共计30万余言,附有国民军将官之简历及小照多幅,堪为研究国民军之重要史料。  

    《西洋近百年史》、《新著世界史》和《中国近百年史》三书皆为纪事本末体,均为大学预科或中学教科书。  

     《方志学》全书50万余言,重点阐述了方志的选辑法、整理法、鉴定法等。《方志学》的出版,代表着一门学科研究的确立。此书写作之时正是李泰棻担任《绥远通志稿》总纂之时,真可谓是一部方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  

       

    (四)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侵占北京,李泰棻滞留京城,辞去各校之职,在家赋闲,一年后,出任天津市伪教育局长之职,1939年又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抗战胜利后,他仍在大学任教,1948年冬,李泰棻辞去北师大教务,再次在家赋闲。是时,傅作义将军主政北京,李泰棻在绥远编写通志时与傅将军素有往来,傅派邓宝珊登门邀请李泰棻出来工作,李因曾出任伪职,自惭形秽,羞见故人,婉言谢绝。  

    北京和平解放,李泰棻为生活所迫,始在私立中华中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李泰棻又参加了各校的复课、讲学工作。  

    1950年,李泰棻应察哈尔省政府之邀,回省到宣化中学、宣化师范学校任语文、历史教师,后调张家口师专教师进修科任教,之后又到天津历史教学研究所工作,期间赴京参加《中国近代百年史》的编写工作。  

    1972年李泰棻病逝于北京,享年76岁。  

    今逢《绥远通志稿》顺利出版的盛事,倘若九泉之下的李泰棻有灵的话,亦可含笑而眠了。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纪检委 )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绥远通志稿》总纂李泰棻事略
  • 2007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历尽70年风雨沧桑的《绥远通志稿》终于出版发行了。抚摸着一本本精美的书籍,人们不应该忘记曾参与此书编写的一名外省学者——李泰棻。  

       

    (一)  

    李泰棻字革痴,号痴庵,1896年出生于河北省阳原县揣骨疃镇一个清贫的读书人之家。祖上世代经商,财雄一方,富冠塞上。到李泰棻祖辈、父辈,家道开始衰落。其父李景清发愤苦读,博学强闻,成为饱学之士,但屡试不第,于是弃仕经商,经营三年获利可观,正准备大干一场时,却遭庚子拳乱,商店被劫掠一空,从此便一蹶不振。李景清无心经商,便返归故里,伺母教子,时年李泰棻只有5岁。  

    李泰棻自幼聪颖敏慧,在父亲的训授下,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少年时的苦读与强记,为日后在史学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09年,14岁的李泰棻考入了直隶宣府中学堂读书,他勤奋努力,各科考试成绩皆名列前茅,其父和祖母“每闻先生试冠侪辈,必驰书谆谆告诫勿得称骄,勉之。”(《阳原县志》),李泰棻用四年的时间越级读完了中学全部课程。  

    1913年,李泰棻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但因学费昂贵,旋转入北京师范大学就读,专攻史地。由于家境衰落,李泰棻在祖母典当衣饰和亲友解囊相助下方完成学业。大学三年级时,李泰棻就写作了史学著作《西洋大历史》,书稿完成后,在校长陈宝庄的支持和鼓励下得以顺利出版。李大钊、陈独秀等名教授对其著作极为推崇,皆为其作序,这一时成为京城学府的佳话。李泰棻22岁时,被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破格聘为教师。  

    在北大任课期间,李泰棻还兼任北京私立国民大学、朝阳大学的教授,后又任山西大学教授和武昌高等师范学院文史地理部主任。  

    1923年,李泰棻开始了仕途生涯,他离开京城来到塞外绥远省,出任省教育厅厅长兼禁烟会办,后又任绥远通俗讲演所所长,次年又任察哈尔教育厅厅长。1928年,李泰棻又回到北平任北平市教育局长兼自治筹备处处长,旋即任***永定河务局长,办理永定河工程事宜。1930年初,李泰棻被委任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不久,绥远省组建通志馆,准备编写《绥远通志稿》,因他与省主席李培基素有交往,李十分推崇他的学识,因而被李聘来担任通志的总纂。  

    (二)  

    绥远通志馆馆长郭象伋,副馆长阎肃,主任纂修荣祥,三人都是地方饱学之士。除李、郭、阎、荣四位负责人员外,通志馆还聘请了二十余名蒙汉学者,将他们分为内务组和外勤组。内务组主要是编辑人员,始招六名:由省政府聘请一名,总纂李泰棻推荐了北大毕业生白映星(萨拉齐人)任编辑,其余四人皆为馆长郭象伋推荐。  

    六名编辑在主任纂修荣祥的带领下,负责翻阅古籍、查找资料、整理素材和抄写辑录。李泰棻则负责编写提纲和起草拟定调查要点。  

    外勤组则分东、西两个调查组,负责采访和辑录各地资料,他们用了近二年时间进行集中采访,为编写通志积累了大量素材。与此同时,馆内编辑也查阅了许多史志书稿,辑录了丰富的资料。从19333月起,通志馆的工作转入了内务处理阶段,各位编纂开始分头撰写。原计划用一年时间编写出初稿,可是到了当年的11月份,时间已过去了三分之二,志稿只完成了“金石志”和“艺文志”的草稿,到了第二年2月已届期时,总纂改订了交来的二分之一的草稿,一年脱稿的计划落了空。此时,总纂李泰棻与绥籍地方人士的矛盾更为激烈化。  

    其实,在建馆之初,就荐人用人之事上,李、郭就早有嫌隙,李泰棻认为,“调查人员及各编纂,须由总纂荐聘。”(《方志学》序),而实际上是六名编纂中有四人是郭馆长推荐的,李泰棻只推荐了一人。至于调查员,更是“悉由馆长委派”(引文同上),因用人引起的矛盾冲突,使李泰棻到职不久就向省主席李培基表示过要辞职的意愿,李培基一再挽留了他。193441日,馆长郭象伋向省政府提出了闭馆的报告,当时李泰棻不在归绥。当他回到归绥得知此事后,便致函省主席傅作义(此时傅已接替李培基任),提出通志馆若是由他来主持,再过半年便可完成;如果郭馆长要干,他便让给郭;若是再筹款、延长时间,他就辞职不干了。傅作义主席回答说:“应遵地方人之意见。”李泰棻只好愤而辞职,返京潜心著述。  

       

    (三)  

    李泰棻一生专心史学,志在探讨和研究中外历史,著书立说,他还酷爱治甲研金,从政并非是自己的追求。1923年,他出任绥远教育厅厅长时,其父曾长途跋涉来到绥远,语重心长地告诫李泰棻说:“为官日短,做人日长,务须敬慎厥职,千万勿负人望。吾意勿如专力历史为佳。”李泰棻遵父之命,一生把精力倾注于史学研究,著写了许多史学专著。  

    《西洋大历史》1916年出版,全书80余万言,为中国编著西洋史之首举,全国各大学均以此书为世界史教科书,史学价值甚高,一版再版。  

    《中国史纲》80万余言,为国内较详细的通史之一,亦为当时高校主要教参之一。  

    《今文〈尚书〉正伪》,仿晋省学者阎百诗《古文〈尚书〉正伪》所作,时任***次长赵丕廉作序,被学界认为是一部价值甚高的佳作。  

     《西周史征》是李泰棻倾多年苦心所作,凡有关西周史料或解经新说,无不广证博引,全书共计50余万言。  

     《国民军史稿》共计30万余言,附有国民军将官之简历及小照多幅,堪为研究国民军之重要史料。  

    《西洋近百年史》、《新著世界史》和《中国近百年史》三书皆为纪事本末体,均为大学预科或中学教科书。  

     《方志学》全书50万余言,重点阐述了方志的选辑法、整理法、鉴定法等。《方志学》的出版,代表着一门学科研究的确立。此书写作之时正是李泰棻担任《绥远通志稿》总纂之时,真可谓是一部方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  

       

    (四)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侵占北京,李泰棻滞留京城,辞去各校之职,在家赋闲,一年后,出任天津市伪教育局长之职,1939年又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抗战胜利后,他仍在大学任教,1948年冬,李泰棻辞去北师大教务,再次在家赋闲。是时,傅作义将军主政北京,李泰棻在绥远编写通志时与傅将军素有往来,傅派邓宝珊登门邀请李泰棻出来工作,李因曾出任伪职,自惭形秽,羞见故人,婉言谢绝。  

    北京和平解放,李泰棻为生活所迫,始在私立中华中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李泰棻又参加了各校的复课、讲学工作。  

    1950年,李泰棻应察哈尔省政府之邀,回省到宣化中学、宣化师范学校任语文、历史教师,后调张家口师专教师进修科任教,之后又到天津历史教学研究所工作,期间赴京参加《中国近代百年史》的编写工作。  

    1972年李泰棻病逝于北京,享年76岁。  

    今逢《绥远通志稿》顺利出版的盛事,倘若九泉之下的李泰棻有灵的话,亦可含笑而眠了。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纪检委 )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