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3年  /  第二期

第二期

  • 【珍珠滩】寺庙与长城——重游梵宗寺
  • 在赤峰市翁牛特旗政府驻地乌丹镇西北三、四公里处,坐落着一座在赤峰地区很有名的寺院--梵宗寺(俗称北大庙)。近期,京城宗教界知名人士出巨资,要对寺庙重新修复。在其没有恢复旧观之前,我再一次来到这座昔日的佛教圣地游访。  

    走进梵宗寺,置身于这片古老的建筑群中,远望高大的正殿,环顾座座配殿,徘徊在阴暗的廊柱间,如同步入时间隧道。仰望飞檐斗拱,虽经二百多年风雨的侵蚀,仍显示出当年风采;近观雕梁画栋,虽饱含岁月风霜的痕迹,依稀能领略出大殿昔日的辉煌。我缓步浏览,又不时地驻足凝视。隔着两个多世纪的历史尘埃,从砖隙瓦缝间残存的岁月风烟中,我读出了清王朝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内涵;从昏暗屋角积集的历史尘封里,弄懂了当时统治者为镇边御民而修建寺庙的初衷。  

    公元17世纪40年代,雄踞东北的爱新觉罗军事集团,在大汉奸吴三桂的引导下,率领大军,跃马扬鞭,跨越重重关山,跨越千年军事屏障--长城,直捣北京,开始了一个新的王朝。  

    已握住神器的满族统治者,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治理这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入主中原后,由于当时天下没有平定,摄政王多尔衮及顺治帝没来得及认真处理这个问题。历史把重大责任,同时也是成就名主的机遇一同交给了年幼的玄烨。八岁即位,十四岁亲政的康熙,十六岁干脆利落地除了鳌拜集团,二十岁展开了削平三藩的决斗,经过八年的征战,削藩战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南方平定后,成熟了的康熙又把目光转向塞北。北方的少数民族上层集团的南下袭扰,二千多年来,一直是各个中原王朝统治者的心腹大患。从战国的赵武灵王、一统华夏的秦始皇,到汉唐、宋明王朝,无不靠修筑长城来固边境。修长城、守长城,是历代王朝的重要国事。万里长城,代代修、岁岁守,曾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曾制造了多少旷男怨女的故事,从“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些悲凉慷慨的边塞诗词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古老的历史难题再次摆到了年轻的康熙面前。他多次巡视长城,面对这座受到历代帝王密切注视的雄伟长城,他思索了很多很多。他眼前不时地出现跨跃长城的北魏马队、辽金雄兵、蒙古大军的铁骑,以及他的祖辈、父辈飞跃长城的身影。堂堂党中央帝国,仅靠这些砖块碎石能保卫得住?但是如果没有了长城,朝廷在边疆地带又怎样设防?  

    经过明末和清初的连年战争,长城多年失修,已经破败。1691年5月古北口总兵官蔡元上奏道,他所管辖的那一带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在这个奏折上,康熙批谕:“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北方少数民族中,给康熙压力最大的莫过于勇猛剽悍、曾称雄过中原的蒙古民族。怎样才能使其臣服,如何修德安民,筑无形长城,使边境自固?康熙和他的幕僚们思考着,探寻着。被称为一代圣主的康熙,从先帝利用蒙古民族对藏传佛教虔诚而对其怀柔的做法,找到了修德安民的捷径。当时,蒙古民族的大部分人信仰佛教,而且一部分人对藏传佛教到了极其崇拜的地步。以此为基点,康熙重新制定了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其核心是顺其民意、悦其民心、修德安民,达到固守边境的目的。康熙把喇嘛教视为“至宝”,极力推崇,百般礼遇。不但多次对蒙古地区的掌印喇嘛下谕封诰,而且规定历代的蒙古地区的掌印喇嘛都要与清帝“师徒相会”。1696年秋,康熙还将亲征噶尔丹的御甲、戎装、武器赐予内蒙古青城小召寺作为留镇山门之永久纪念。由于帝王的大力扶持,喇嘛教在蒙古民族中也就更加受崇,修寺庙、做喇嘛成了当时两大时尚。为此,在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自西向东兴建了一座座寺庙,众多牧民放下了马鞭,加入到喇嘛的行列,收回世世代代驰骋在草原上的不安分,静心诵经,虔诚修炼。这样,清王朝以宗教为基,以寺庙为础,在塞外广袤的草原上,建起了一条新的长城。  

    在这样的形势下,梵宗寺的修建只是个时间问题。因为它是清王朝“修德”的具体体现,是无形长城上的一个烽火台。康熙三十年(1691)青海喇嘛帕?丹巴来翁旗布教。经过他的奔走,在莲花吐他拉修建了翁牛特旗第一座喇嘛庙。雍正十年(1732)在距今乌丹镇西北四公里处的查干布热北山南麓,动工兴建梵宗寺。庙址开始选在山下平地,接近竣工时,毁于洪水。第二次建到一半又毁于大火。最后选定山南坡,建筑群坐北朝南,随山势高低筑成阶梯式院落。乾隆八年(1743)竣工。建成后,乾隆亲自赐名“梵宗寺”,并定为旗庙,总揽全旗喇嘛庙务,受北京雍和宫直接统辖。从此以后,翁牛特旗境内又陆续修了一些庙宇。到清末,全旗共建喇嘛庙19座。喇嘛教兴盛时,全旗共有喇嘛近二千人。  

    为了靖边安民,清廷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朝廷鼓励牧民进寺庙做喇嘛,给予喇嘛许多优惠政策,喇嘛可以不当兵、不纳粮,可以荣受封典,因此“人多羡而为之”。渐渐地,喇嘛教也就自然而然地渗透到蒙古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时形成一种强大的控制力量。香烟缭绕的平静的寺庙内,飘荡着的不再是复杂的政治风云;缓慢而低沉的晨钟暮鼓声中,传出的是喇嘛对如来佛的虔诚和在尘世中的善举。历代王朝最难念的“经”,在一座座庙堂里由喇嘛们代替,轻松而愉快地天天默诵。清朝的宗教政策不但很好地调整了民族关系,而且,有效地控制了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按照宗教的规定和习惯,一家有兄弟三、四人,须有二、三人出家当喇嘛。喇嘛是不准娶妻生子的,这就有力地控制了蒙古族人口的发展。到清朝末年,蒙古族人丁大减。历史上那个铁蹄曾踏过亚欧大陆的剽悍民族,在寺庙的围墙里成了清王朝的顺民。  

    清王朝除了有效实施宗教政策之外,还辅之以与蒙古贵族和亲、封蒙古亲王等怀柔政策,很好地调和了朝廷与边疆地区的民族关系。整个清王朝260多年,除了噶尔丹叛乱外,其它民族地区极其安定。  

    清王朝用悦民的方式来安民,用重视宗教建寺庙来靖边,用联姻结亲方式调解民族关系,以寺庙代替长城,以怀柔代替冲突,以积极调和代替消极防御,在当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民族和睦远比民族冲突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清王朝靖边安民、处理民族关系的做法,如同远古时治理那场滔滔洪水,鲧用堵的办法,窃息壤以湮洪水,结果越堵水灾越大。舜杀鲸而外举不避仇,启用禹。禹则一改常规,弃堵变疏,开山浚壑,导洪水于东海,消除了水患。康熙弃有形长城,摒弃历代统治者“堵”的做法,建寺庙,修德政,顺民心合民意,筑无形长城,实现“众志成城”的预想,看来这与大禹治水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珍珠滩】寺庙与长城——重游梵宗寺
  • 在赤峰市翁牛特旗政府驻地乌丹镇西北三、四公里处,坐落着一座在赤峰地区很有名的寺院--梵宗寺(俗称北大庙)。近期,京城宗教界知名人士出巨资,要对寺庙重新修复。在其没有恢复旧观之前,我再一次来到这座昔日的佛教圣地游访。  

    走进梵宗寺,置身于这片古老的建筑群中,远望高大的正殿,环顾座座配殿,徘徊在阴暗的廊柱间,如同步入时间隧道。仰望飞檐斗拱,虽经二百多年风雨的侵蚀,仍显示出当年风采;近观雕梁画栋,虽饱含岁月风霜的痕迹,依稀能领略出大殿昔日的辉煌。我缓步浏览,又不时地驻足凝视。隔着两个多世纪的历史尘埃,从砖隙瓦缝间残存的岁月风烟中,我读出了清王朝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内涵;从昏暗屋角积集的历史尘封里,弄懂了当时统治者为镇边御民而修建寺庙的初衷。  

    公元17世纪40年代,雄踞东北的爱新觉罗军事集团,在大汉奸吴三桂的引导下,率领大军,跃马扬鞭,跨越重重关山,跨越千年军事屏障--长城,直捣北京,开始了一个新的王朝。  

    已握住神器的满族统治者,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治理这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入主中原后,由于当时天下没有平定,摄政王多尔衮及顺治帝没来得及认真处理这个问题。历史把重大责任,同时也是成就名主的机遇一同交给了年幼的玄烨。八岁即位,十四岁亲政的康熙,十六岁干脆利落地除了鳌拜集团,二十岁展开了削平三藩的决斗,经过八年的征战,削藩战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南方平定后,成熟了的康熙又把目光转向塞北。北方的少数民族上层集团的南下袭扰,二千多年来,一直是各个中原王朝统治者的心腹大患。从战国的赵武灵王、一统华夏的秦始皇,到汉唐、宋明王朝,无不靠修筑长城来固边境。修长城、守长城,是历代王朝的重要国事。万里长城,代代修、岁岁守,曾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曾制造了多少旷男怨女的故事,从“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些悲凉慷慨的边塞诗词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古老的历史难题再次摆到了年轻的康熙面前。他多次巡视长城,面对这座受到历代帝王密切注视的雄伟长城,他思索了很多很多。他眼前不时地出现跨跃长城的北魏马队、辽金雄兵、蒙古大军的铁骑,以及他的祖辈、父辈飞跃长城的身影。堂堂党中央帝国,仅靠这些砖块碎石能保卫得住?但是如果没有了长城,朝廷在边疆地带又怎样设防?  

    经过明末和清初的连年战争,长城多年失修,已经破败。1691年5月古北口总兵官蔡元上奏道,他所管辖的那一带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在这个奏折上,康熙批谕:“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北方少数民族中,给康熙压力最大的莫过于勇猛剽悍、曾称雄过中原的蒙古民族。怎样才能使其臣服,如何修德安民,筑无形长城,使边境自固?康熙和他的幕僚们思考着,探寻着。被称为一代圣主的康熙,从先帝利用蒙古民族对藏传佛教虔诚而对其怀柔的做法,找到了修德安民的捷径。当时,蒙古民族的大部分人信仰佛教,而且一部分人对藏传佛教到了极其崇拜的地步。以此为基点,康熙重新制定了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其核心是顺其民意、悦其民心、修德安民,达到固守边境的目的。康熙把喇嘛教视为“至宝”,极力推崇,百般礼遇。不但多次对蒙古地区的掌印喇嘛下谕封诰,而且规定历代的蒙古地区的掌印喇嘛都要与清帝“师徒相会”。1696年秋,康熙还将亲征噶尔丹的御甲、戎装、武器赐予内蒙古青城小召寺作为留镇山门之永久纪念。由于帝王的大力扶持,喇嘛教在蒙古民族中也就更加受崇,修寺庙、做喇嘛成了当时两大时尚。为此,在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自西向东兴建了一座座寺庙,众多牧民放下了马鞭,加入到喇嘛的行列,收回世世代代驰骋在草原上的不安分,静心诵经,虔诚修炼。这样,清王朝以宗教为基,以寺庙为础,在塞外广袤的草原上,建起了一条新的长城。  

    在这样的形势下,梵宗寺的修建只是个时间问题。因为它是清王朝“修德”的具体体现,是无形长城上的一个烽火台。康熙三十年(1691)青海喇嘛帕?丹巴来翁旗布教。经过他的奔走,在莲花吐他拉修建了翁牛特旗第一座喇嘛庙。雍正十年(1732)在距今乌丹镇西北四公里处的查干布热北山南麓,动工兴建梵宗寺。庙址开始选在山下平地,接近竣工时,毁于洪水。第二次建到一半又毁于大火。最后选定山南坡,建筑群坐北朝南,随山势高低筑成阶梯式院落。乾隆八年(1743)竣工。建成后,乾隆亲自赐名“梵宗寺”,并定为旗庙,总揽全旗喇嘛庙务,受北京雍和宫直接统辖。从此以后,翁牛特旗境内又陆续修了一些庙宇。到清末,全旗共建喇嘛庙19座。喇嘛教兴盛时,全旗共有喇嘛近二千人。  

    为了靖边安民,清廷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朝廷鼓励牧民进寺庙做喇嘛,给予喇嘛许多优惠政策,喇嘛可以不当兵、不纳粮,可以荣受封典,因此“人多羡而为之”。渐渐地,喇嘛教也就自然而然地渗透到蒙古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时形成一种强大的控制力量。香烟缭绕的平静的寺庙内,飘荡着的不再是复杂的政治风云;缓慢而低沉的晨钟暮鼓声中,传出的是喇嘛对如来佛的虔诚和在尘世中的善举。历代王朝最难念的“经”,在一座座庙堂里由喇嘛们代替,轻松而愉快地天天默诵。清朝的宗教政策不但很好地调整了民族关系,而且,有效地控制了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按照宗教的规定和习惯,一家有兄弟三、四人,须有二、三人出家当喇嘛。喇嘛是不准娶妻生子的,这就有力地控制了蒙古族人口的发展。到清朝末年,蒙古族人丁大减。历史上那个铁蹄曾踏过亚欧大陆的剽悍民族,在寺庙的围墙里成了清王朝的顺民。  

    清王朝除了有效实施宗教政策之外,还辅之以与蒙古贵族和亲、封蒙古亲王等怀柔政策,很好地调和了朝廷与边疆地区的民族关系。整个清王朝260多年,除了噶尔丹叛乱外,其它民族地区极其安定。  

    清王朝用悦民的方式来安民,用重视宗教建寺庙来靖边,用联姻结亲方式调解民族关系,以寺庙代替长城,以怀柔代替冲突,以积极调和代替消极防御,在当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民族和睦远比民族冲突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清王朝靖边安民、处理民族关系的做法,如同远古时治理那场滔滔洪水,鲧用堵的办法,窃息壤以湮洪水,结果越堵水灾越大。舜杀鲸而外举不避仇,启用禹。禹则一改常规,弃堵变疏,开山浚壑,导洪水于东海,消除了水患。康熙弃有形长城,摒弃历代统治者“堵”的做法,建寺庙,修德政,顺民心合民意,筑无形长城,实现“众志成城”的预想,看来这与大禹治水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