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0年  /  第五期

第五期

  • (人物剪影)方志领域的拓荒者——记《武川县志》副主编郭志刚
  • 20107月,《武川县志(1998~2009)》出版了,可喜可贺。这是武川的第三部新编地方志,此前,该县于1989年、1998年先后出版过两部县志,第一部《武川县志》是通志,82万字,1993年在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首次评奖中荣获一等奖,为武川争了光,也为自治区方志界树立了榜样。第二部是续志,55万字,也获得了自治区三等奖。武川的三部县志诚然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每次启动修志工程,县委政府都组建编纂委员会,由主编、副主编带领编写人员具体施工。三部书的领导和编辑变动很大,但有一人未动,他就是三修志书的郭志刚。

    他是一名教师,业余文艺爱好者。198610月,他第一次被借调县志办任副主编。当时执笔的5人都没有修志的经验,但都有甘于奉献、志在必成的信心和决心,他们共同经历了守住寂寞、虚心学习、进入角色的锤炼,呕心沥血,见贤思齐,终于打造出了精品。19977月,新一届县委政府领导班子决定编修续志(1987~1997),郭志刚再次借调县志办任副主编,承担编写任务并以“一支笔”统览全书,续志按计划如期问世。200811月,县里特聘早已退休的郭志刚领衔副主编再修续志。他不负众望,老当益壮,同编写新秀一样分工,一起苦战,并且不止一次地统览百万多字的全书稿,按照近年来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完成了第三部县志。

    他是武川县方志领域的拓荒者。武川地处阴山中段大青山北麓,新中国成立前被称为尚未开化的不毛之地,经济文化都很落后,加之外来人员众多,对本地区的历史无人问津。他是本土人,热爱家乡是本份,早年即有了探索当地历史的愿望,参编县志给了他机遇,方志领域为他提供了用武之地。在这里他的人生价值和个性特点得以体现:一是痴迷志书,甘守清苦。他翻阅大量外地志书后得出的结论是:任何一方水土的历史都不是空白。他说,对于家乡的过去之所以无从谈起,原因是没有人去挖掘整理,我们责无旁贷,必须做荒漠中第一个找水种树的人。于是在繁华喧闹的县城他独辟一隅,沉浸在尘封的档案资料里。二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编写第一部县志时他分工写大事记、古代人物、附录等侧重历史的内容,为了寻找素材,他翻遍二十四史,又根据专家提供的目录,到内蒙古图书馆和档案馆、内大和内师大的图书馆特藏部等单位翻检资料,将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武川文史的零星文章剪辑起来,与自己的所得进行分析对比。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从《魏书》、《周书》、《北史》及隋唐辽金元的典籍和野史中,找到大量武川人物和事件的记载,他一一摘编入志,做到竖不断线,横不缺项。三是秉笔直书,不加溢美修饰之词。有些人津津乐道武川是周、隋、唐三个朝代的“帝王之乡”的话题,而他则谨慎地选用“发祥地”一词;有的人大讲武川和武川人如何富足,他则冷静地写下武川至今依然是国贫县的事实。

    武川县出版三部新编地方志,郭志刚功不可没。他是专科生后来函大本科毕业,多年任教,评为高级讲师。他早就知道武川是革命老区,以往遇到机会就收集记录在家乡这片热土上古代的、抗日时期的故事和人物,参编地方志后更是全力以赴挖掘史料。修志总有竣工日,研究却无终止时。志书脱稿之后,他继续开发武川文史,“挖山”不止,包括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爬山调”也是他的研究课题。他写出百万多字的各类文章,有的在报刊发表,有的收入相关集子中。因此他于1979年被吸收为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02年加入内蒙古作家协会。先后有清水河县、乌审旗、察右前旗等地的史志办同仁专程到武川县里来访问他。他应邀参编了《呼和浩特市财政志略》,主编《神奇武川》(已再版)和《中国民间故事大全(武川卷)》(待出版)。多次接受县、市、自治区及党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并编导了反映武川抗战历史的专题片《青山记忆》。他开地方文化研究之先河,因此呼和浩特电视台“百姓故事”栏目以他编写志书的事迹为主题摄制成两集专题片,播出后深受欢迎。1995年他被县委政府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8年荣获自治区修志先进个人二等功奖。现在,他以武川文史、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红色旅游资源为研究、开发方向,双管齐下,以范文澜先生“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题词为座右铭,努力工作。他说,年逾古稀情更切,不用扬鞭自奋蹄。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新闻中心)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人物剪影)方志领域的拓荒者——记《武川县志》副主编郭志刚
  • 20107月,《武川县志(1998~2009)》出版了,可喜可贺。这是武川的第三部新编地方志,此前,该县于1989年、1998年先后出版过两部县志,第一部《武川县志》是通志,82万字,1993年在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首次评奖中荣获一等奖,为武川争了光,也为自治区方志界树立了榜样。第二部是续志,55万字,也获得了自治区三等奖。武川的三部县志诚然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每次启动修志工程,县委政府都组建编纂委员会,由主编、副主编带领编写人员具体施工。三部书的领导和编辑变动很大,但有一人未动,他就是三修志书的郭志刚。

    他是一名教师,业余文艺爱好者。198610月,他第一次被借调县志办任副主编。当时执笔的5人都没有修志的经验,但都有甘于奉献、志在必成的信心和决心,他们共同经历了守住寂寞、虚心学习、进入角色的锤炼,呕心沥血,见贤思齐,终于打造出了精品。19977月,新一届县委政府领导班子决定编修续志(1987~1997),郭志刚再次借调县志办任副主编,承担编写任务并以“一支笔”统览全书,续志按计划如期问世。200811月,县里特聘早已退休的郭志刚领衔副主编再修续志。他不负众望,老当益壮,同编写新秀一样分工,一起苦战,并且不止一次地统览百万多字的全书稿,按照近年来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完成了第三部县志。

    他是武川县方志领域的拓荒者。武川地处阴山中段大青山北麓,新中国成立前被称为尚未开化的不毛之地,经济文化都很落后,加之外来人员众多,对本地区的历史无人问津。他是本土人,热爱家乡是本份,早年即有了探索当地历史的愿望,参编县志给了他机遇,方志领域为他提供了用武之地。在这里他的人生价值和个性特点得以体现:一是痴迷志书,甘守清苦。他翻阅大量外地志书后得出的结论是:任何一方水土的历史都不是空白。他说,对于家乡的过去之所以无从谈起,原因是没有人去挖掘整理,我们责无旁贷,必须做荒漠中第一个找水种树的人。于是在繁华喧闹的县城他独辟一隅,沉浸在尘封的档案资料里。二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编写第一部县志时他分工写大事记、古代人物、附录等侧重历史的内容,为了寻找素材,他翻遍二十四史,又根据专家提供的目录,到内蒙古图书馆和档案馆、内大和内师大的图书馆特藏部等单位翻检资料,将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武川文史的零星文章剪辑起来,与自己的所得进行分析对比。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从《魏书》、《周书》、《北史》及隋唐辽金元的典籍和野史中,找到大量武川人物和事件的记载,他一一摘编入志,做到竖不断线,横不缺项。三是秉笔直书,不加溢美修饰之词。有些人津津乐道武川是周、隋、唐三个朝代的“帝王之乡”的话题,而他则谨慎地选用“发祥地”一词;有的人大讲武川和武川人如何富足,他则冷静地写下武川至今依然是国贫县的事实。

    武川县出版三部新编地方志,郭志刚功不可没。他是专科生后来函大本科毕业,多年任教,评为高级讲师。他早就知道武川是革命老区,以往遇到机会就收集记录在家乡这片热土上古代的、抗日时期的故事和人物,参编地方志后更是全力以赴挖掘史料。修志总有竣工日,研究却无终止时。志书脱稿之后,他继续开发武川文史,“挖山”不止,包括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爬山调”也是他的研究课题。他写出百万多字的各类文章,有的在报刊发表,有的收入相关集子中。因此他于1979年被吸收为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02年加入内蒙古作家协会。先后有清水河县、乌审旗、察右前旗等地的史志办同仁专程到武川县里来访问他。他应邀参编了《呼和浩特市财政志略》,主编《神奇武川》(已再版)和《中国民间故事大全(武川卷)》(待出版)。多次接受县、市、自治区及党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并编导了反映武川抗战历史的专题片《青山记忆》。他开地方文化研究之先河,因此呼和浩特电视台“百姓故事”栏目以他编写志书的事迹为主题摄制成两集专题片,播出后深受欢迎。1995年他被县委政府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8年荣获自治区修志先进个人二等功奖。现在,他以武川文史、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红色旅游资源为研究、开发方向,双管齐下,以范文澜先生“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题词为座右铭,努力工作。他说,年逾古稀情更切,不用扬鞭自奋蹄。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新闻中心)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