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9年  /  第一期
  • (编纂研究)关于我区新方志中点校古代文献的一点思考
  • 因个人爱好和业务工作的需要,我常会查阅我区的新方志。在获益的同时,发现不少志书在点校古代文献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些甚至很严重。于是不揣冒昧,草此陋文,供修志诸公参考。需要说明的是,因新方志所录古代文献常有讹误或失校之处,笔者书箧不丰,仅以《萨拉齐县志》《归绥县志》《绥远通志稿》《新修清水河厅志》诸旧志略作校核,无从校核者,就出于揣测了。文字改正或补充,取通用之删补符号:()号内小字示删,[ ]号内大字示补。我的点校及说明,则以案语列出。因个人学识及所用文献的限制,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教。

     

    《武川县志》/李尚恩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780页《重修德胜坝乐楼碑记》(道光四年)

    “但年深日久,风雨损坏,使研缺者不得歌舞,亭台祀典者不得奏假悦神。”

    案:此句似有讹字。应作“但年深日久,风雨损坏,使研缺者不得歌舞亭台,祀典者不得奏假悦神。”

    781页《重修关圣帝君乐楼碑记》(光绪二十三年)

    “本庙住寺圆寂僧缘俊目睹心伤,”

    案:此句有讹字,似应作“本庙住(寺)[]圆寂,僧缘俊目睹心伤,”

     

    《凉城县志》/《凉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989页《大朔设官纪略》

    “于新平路边外地,名高庙子,设卫守一员;得胜路边外地,名衙门口,设所千一员,隶大同府管辖。杀虎口协边外地,名赤不汉契,设卫守一员;助马路边外地,名后营子,设所千一员隶朔平府管辖,廷允所请。兼赐佳名,隶大同府者。曰……民事始有专责,”

    案:应为“于新平路边外地名高庙子设卫守一员,得胜路边外地名衙门口设所千一员,隶大同府管辖。杀虎口协边外地名赤不汉契设卫守一员,助马路边外地名后营子设所千一员,隶朔平府管辖。廷允所请,兼赐佳名,隶大同府者,曰……民事始有专责。”

    “添设理事通判一员,职兼大朔任、统卫所。”

    案:应为“添设理事通判一员,职兼大朔,任统卫所。”

    “题记姓字,以备后览宋览焉。”

    案:应为“题记姓字,以备后(览)[](宋)[]览焉。”

    顺便指出,《察右中旗志》(朱永生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71页之《大朔设官纪略》迳抄《凉城县志》,因失校而又滋新误。

            

    《土默特右旗志》/史银堂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1237页《萨拉齐修筑土坝碑记》(道光八年)

    “吾于是叹我神君之惠,此萨民者至矣!”

    案:应作“吾于是叹我神君之惠此萨民者至矣!”

    “后之览斯坝者,必将爱戴感慕,比之范纯仁之著作,林长松俭之清德楼,而谓:能不继长,增高,勤思修茸,以保守于勿替乎?”

    案:应作“后之览斯坝者,必将爱戴感慕,比之范纯仁之著作林,长(松)[]俭之清德楼,而谓能不继长增高,勤思修(茸)[],以保守于勿替乎?”

    文内之范纯仁,系宋代名臣范仲淹之子,曾以著作佐郎知襄城县。《宋史》卷三百一十四载:“襄城民不蚕织,劝使植桑,有罪而情轻者,视所植多寡除其罚,民益赖慕,后呼为‘著作林’”。1长孙俭系北周名臣,曾任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周书》卷二十六载:任内“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仪许焉。”2

    1238页《苏塞沟门七圣庙竖建石刹碑志》(光绪十九年)

    “中间断崖处,石壁峭合,泻出清溪,流涧此村,之所由得名。而庙之所由来远矣。”

    案:应作“中间断崖处,石壁峭合,泻出清溪流涧,此村之所由得名,而庙之所由来远矣。”

    “运化所钟,毕竟原隰寒暑燥湿高远近,收获丰盈,倍于往昔。”

    案:似应作“运化所钟,毕竟原隰寒暑,燥湿高下,远近收获丰盈,倍于往昔。”

    同页《重修官坝碑记》(宣统三年)

    “甘棠在帝王之化苞,栩传孝子之心,”

    案:应作“甘棠在帝王之化,苞栩传孝子之心,”

    (光绪三十年)“停修官坝于今,业以八年矣。因之,柳林凋谢,坝岸皆倾……”

    案:应作“停修官坝,于今业以八年矣。因之柳林凋谢,坝岸皆倾……”

    1238-1239页《剿匪功德碑》(民国五年)

    (土匪)“直抵县城邑,侯远遁,地方无主,”

    案:应作“直抵县城,邑侯远遁,地方无主,”

     

    《呼和浩特市郊区志》/雷忠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814-815页《元平治甸城山谷道路碑文》

    “甸城山谷,比之银瓮,迢遥渔阳险阻,近争一倍,”

    案:应作“甸城山谷,比之银瓮迢遥,渔阳险阻,近争一倍,”

    “行会之间,伏遇镇遏德宁天山分司宣慰使马马正奉宣慰同知撒德弥实,奉训宣慰付使孙朝,请继踵驰驿,路由是谷,亦既见之,允协前论。”

    案:应作“行会之间,伏遇镇遏德宁天山分司宣慰使马马正、奉宣慰同知撒德弥实、奉训宣慰副使孙朝请继踵驰驿,路由是谷,亦既见之,允协前论。”

    “延祐七年,岁次庚申十一月日建。裕斋后人李文焕撰书,”

    案:应作“延祐七年,岁次庚申十一月日,建裕斋后人李文焕撰书,”

    另外,该志注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驻外蒙大员三多路过此地,”将碑“移置于归化城原土默特政府”。

    案:据《绥远通志稿》卷四十九金石载:原碑“左侧隶书跋语曰:边塞不文,罕知存古。受命西来,获读斯碑,移置署右,永保守之。戊申秋月三多”。3 戊申年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多时任归化城副都统,非“驻外蒙大员”,更非“路过此地”。宣统元年十二月初一日(1910111),他才由归化城起程赴库伦办事大臣任,二年(1910年)正月二十六日37)抵达库伦,二月初一日311)接任视事。4

    818页《二十家子复兴水利记碑文》

    “而村边薄田数顷,不足为仰,事府畜之资,”

    案:应为“而村边薄田数顷,不足为仰事(府)[]畜之资,”

     

    《赤峰市红山区文化志》/张占海主编,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33页《文庙碑文录》

            “此地沮洳下湿坚久工力,加多经费甚巨,”

    案:“此地沮洳下湿坚久”疑有误,后半句应为“工力加多,经费甚巨,”

    “懂斯事者,为彝公叙斋监工为骆嘉宾……”

            案:应为“(懂)[]斯事者,为彝公叙斋。监工为骆嘉宾……”

    “蔚为国华,日见蒸髦之日盛谨记。”

    案:应为“蔚为国华,日见蒸髦之日盛。谨记。”

     

    《阿拉善左旗志》/罗巴特尔主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

    993页《贺兰山界碑记》(光绪九年)

    (阿拉善台吉阿布哩)“逞意争山,致激众民,聚毁鄂博,因而重烦案牍。”

    案:应作“逞意争山,致激众民聚毁鄂博,因而重烦案牍。”

    “魏前道喻义率属勘查,未就该旗即捏词报院,意达宸聪。”

    案:应作“魏前道喻义率属勘查未就,该旗即捏词报院,意达宸聪。”

    “嗣于八年准藩司来移奉制宪,谭札饬准,理藩院咨开查此案既据。陕甘总督派委镇道会同宁夏部员、阿拉善王,查明原定界限成案自立议单,刊立碑石,永杜争端。”

    案:应作“嗣于八年准藩司来移:奉制宪谭札饬:准理藩院咨开:查此案既据陕甘总督派委镇道,会同宁夏部员、阿拉善王,查明原定界限成案,自立议单,刊立碑石,永杜争端。”

    “将此碑记于实缺。朔、平二县到任时妥摺数通,随舆图并赉查考。”

    案:似应为“将此碑记于实缺朔、平二县到任时妥摺数通,随舆图并赍查考。”

     

    《清水河县志》/万凤翔主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

    876-877页《创滑石涧砖城记》

    “廓外建武安王庙,以修祀典缘堡去水远又凿水窖十一眼,每眼井可容水千余石……滑石东接水泉西通河套,南屏偏关,北临穷漠成极北边要塞也……”

    案:应为“廓外建武安王庙,以修祀典。缘堡去水远,又凿水窖十一眼,每眼(井)可容水千余石……滑石东接水泉,西通河套,南屏偏关,北临穷漠,成极北边要塞也……”

    同页《皇清四公主德政碑记》

    “遐尔咸尊,声教中外,共戴尧天。惟草地较远,恶难近,天子之地,荒服非近,尤当沐圣人之化钦惟我公主四千岁,至德诚民深仁育物,太和翔给兆人,游熙皋之天者。三十余年,自开垦以来,凡我农人踊跃争趋者纷纷然不可胜数。”

    案:应为“遐(尔)[]咸尊声教,中外共戴尧天。惟草地较远,(恶)[]难近天子之地;荒服非近,尤当沐圣人之化。钦惟我公主四千岁,至德诚民,深仁育物,太和翔(给)[],兆人游熙皋之天者三十余年。自开垦以来,凡我农人踊跃争趋者,纷纷然不可胜数。”

    “且我公主留心民膜,着意农桑,其立心,公其立政也,明其立法也,猛且宽恩泽,普及万姓,真乃尧天舜日。近光者,共戴深仁,逖听者,咸仰厚泽,是有力于社稷民生也,蚁忱之感佩,必真弥隆之大德难忘,区区蝌蚪安能颂夫治平,渺渺片石聊申与情于万一耳,故曰莫为之颂,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休弗果。于是传之父老勒之箴石庶几恩与天地,而并久泽共日月以俱长矣,是为之记时。

    万民稽首同立

                            雍正五年仲吕月初旬二日立”

    案:“且我公主留心民(膜)[],着意农桑,其立心也公,其立政也明,其立法也猛且宽,恩泽普及万姓,真乃尧天舜日。近光者共戴深仁,逖听者咸仰厚泽,是有力于社稷民生也。蚁忱之感佩必真,弥隆之大德难忘,区区蝌蚪,安能颂夫治平!渺渺片石,聊申(与)[]情于万一耳。故曰:“莫为之颂,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休弗果。”于是传之父老,勒之箴石,庶几恩与天地而并久,泽共日月以俱长矣。是为之记。

    (万民稽首同立)时雍正五年仲吕月初旬二日立”

    877-878页《关帝庙碑》

    “绿树重荫,望之巍峨,而特立者吾郡之关帝庙也。”

    案:应作“绿树重荫,望之巍峨而特立者,吾郡之关帝庙也。”

    “然而追王追帝殊觉殿宇之孤茕,曰祀曰礼尤嗟堂阶之浅率。”

    案:应作“然而追王追帝,殊觉殿宇之孤茕;曰祀曰(礼)[],尤嗟堂(阶)[]之浅率。”

    “我众目击心感而寺僧海泗。适有同心集议增修靡不踊跃从焉。”

            案:应作“我众目击心感,而寺僧海泗适有同心,集议增修,靡不踊跃从焉。”

    “间尝谒其庙睹其成盛风曩之卑狭者,屹然而峥嵘矣,曩之孤立者峙然而并树矣。曩之暗淡者焕然一新矣。”

    案:应作“间尝谒其庙,睹其(成)盛,(风)[]曩之卑狭者,屹然而峥嵘矣;曩之孤立者,峙然而并树矣;曩之暗淡者,焕然[]一新矣。”

    “余谓此一举也。继前人未遂之志启后人兴感之忱,……若夫酬德报功岁时祭享,凡我神祗克有裨于国计民生者,……是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者,……”

    案:应作“余谓此一举也,继前人未遂之志,启后人兴感之忱,……若夫酬[功报]德、(报功)岁时祭享,凡我神祗,克有裨于国计民生者,……是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者,……”

    878页《义学院碑记》

    “为镌石以垂永久。事缘清郡设有义学教授生徒,”

    案:应作“为镌石以垂永久事。缘清郡设有义学,教授生徒,”

    “兹查平顶山脚有田一十八亩,经定前任罚施义冢掩埋遗骸而余地,依然荒芜,”

    案:应作“兹查平顶山脚有田(一十)[壹拾]八亩,经定前任罚施义冢,掩埋遗骸,而余地依然荒芜,”

    同页《重修圣泉寺碑》

    “其地枕山带河,茂树交荫最一郡佳处有圣泉寺焉。清泉沸涌,……”

    案:应作“其地枕山带河,茂树交荫,最一郡佳处。有圣泉寺焉,清泉沸涌,……”

    “适郡守定公莅任,斯土务民之义。逢旱则祷祷应辄应阁郡,赖以丰享,”

    案:应作“适郡守定公莅任斯土,务民之义,逢旱则祷,祷(应)辄应,(阁)[]郡赖以丰享,”

    “乃集议重修,捐廉首倡期未浃,旬捐钱壹千余。缗遂择诚谨介洁者,董其事兼谕补茸寺西之龙神祠,……”

    案:应作“乃集议重修,捐廉首倡。期未浃旬,捐钱壹千余缗,遂择诚谨介洁者董其事。兼谕补(茸)[]寺西之龙神祠,”

    “于是陶司番丸 瓳工选木石,……或全建新垒,或增新旧,不百日而工告竣是举也。村人固兴有成,然非公才余于官悉、心民社焉,能有布之优优若是哉?”

    案:应作“于是陶司番丸瓳,工选木石,……或全建新垒,或增(新)[][],不百日而工告竣。是举也,村人固(兴)[]有成,然非公才余于官,悉心民社,焉能有布之优优若是哉?”

    “慨然捐廉,并谕立会令,每年抽头。一以劝成前事,一以存备重修。乐楼之资是传盛纪,美二公有焉。至乐楼兴废是又有望于将来是为记。”

    案:应作“慨然捐廉,并谕立会,令每年抽头,一以劝成前事,一以存备重修乐楼之资。是传盛纪美,二公有焉。至乐楼兴废,是又有望于将来。是为记。”

    879页《新修清水河厅志序》

    “而一为之博采修饰,斯忠孝节义之志遂,无不昭然若揭,如在目前则信矣。郡志不可无志,犹国之不可无史也。”

    案:应作“而一为之博采修饰,斯忠孝节义之志,遂无不昭然若揭,如在目前。则信矣!郡(志)[]不可无志,犹国之不可无史也。”

    “迨我熙朝,抚有中外始入版图。自乾隆元初乃设官,隶事诸多,草创苟简阙略,是以历代以前更无文献可征。第百有余年其间,岂无可述徽音所当撰入志乘,以垂不朽者乎。”

    案:应作“迨我熙朝,抚有中外,始入版图。自乾隆元初,乃设官隶事,诸多草创,苟简阙略。是以历代以前,更无文献可征,第百有余年,其间岂无可述徽音所当撰入志乘,以垂不朽者乎!”

    “盖地处山陬年逾甲子,既多卷宗之散佚。复少父老之传闻,则欲其简而能详,不戛戛乎,其难哉况余贱性锥鲁问政未遑而,区区纂辑之初,心计惟是补修前书,编缀近事俾观形势而知山水之夷险,览旧迹而识今古之废兴,续义举以纪人善志节孝,以彰苦节传人之志,行吾之志,此书成而吾志遂矣。顾因陋就简接坠绪于几亡,非敢云美备悉臻。亦祗期白水盟心青山增色。与二三同志乐观厥成焉耳。若夫兴利除弊振废起衰,民何以厚,政何以成,有非常之人始克举非常之业,余不敏虽有志焉。而未逮乌得不于后之,君子而深其属望之思也,夫是为序记。光绪九年岁在癸末十一月朔旦”

    案:应作“盖地处山陬,年逾甲子,既多卷宗之散佚,复少父老之传闻,则欲其简而能详,不戛戛乎其难哉!况余贱性锥鲁,问政未遑,而区区纂辑之初心,计惟是补修前书,编缀近事,俾观形势而知山水之夷险,览旧迹而识今古之废兴,续义举以纪人善,志节孝以彰苦节,传人之志,行吾之志,此书成而吾志遂矣。顾因陋就简,接坠绪于几亡,非敢云美备悉臻,亦祗期白水盟心、青山增色,与二三同志乐观厥成焉耳。若夫兴利除弊,振废起衰,民何以厚,政何以成,有非常之人,始克举非常之业。余不敏,虽有志焉而未逮,乌得不于后之君子而深其属望之思也夫!是为序。(记)[]光绪九年岁在癸(末)[]十一月朔旦”

    880-881页《重修尊圣龙王庙碑记》

    “身□创率监工造作开展地基龙王庙五间外,……功程浩大事难卒就督修期年费千余吊,而工始告竣。”

    案:应作“身□创率监工造作,开展地基,龙王庙五间外,……功程浩大,事难卒就,督修期年,费千余吊,而工始告竣。”

    “宝兴社经理诸人以宇不妥神像难保,因此虔心竭力名发善愿名捐资财,……既欲报神恩又欲彰李公子之美德,遂于是岁五月兴工补修龙王堂至六月中旬工止,庙成神像复新。”

    案:应作“宝兴社经理诸人以[]宇不妥,神像难保,因此虔心竭力,(名)[]发善愿,(名)[]捐资财,……既欲报神恩,又欲彰李公子之美德,遂于是岁五月兴工补修龙王堂,至六月中旬工止庙成,神像复新。”

    “庶李公建修于前既可彰其美于当日,而社人重修与后亦可传其盛于不朽云尔。”

    案:“庶李公建修于前,既可彰其美于当日,而社人重修(与)[]后,亦可传其盛于不朽云尔。”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我们一些修志工作者既缺乏必要的文字功底,还强作解人,结果是错误百出,贻笑大方;而且工作态度粗率,以致校对不精,增加了讹误。至于广搜异本,认真校勘,去讹存真,就更谈不上了。

    古代文献一般没有标点,古人点断古书尚且需要丰富的学识,何况今天缺乏国学功底的我们!因此,标点古代文献是很难的,不少问题是需要揣摩文意,分析事理,甚至考证史实才能解决,决非略知文墨者即可胜任。既然我们标点古代文献是为了方便读者利用,倘若自己尚且“昏昏”,又怎能使人“昭昭”?直是贻误他人罢了。

             标点出错,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知识的局限,包括古代汉语、古代文化或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足。这有待于刻苦读书,长期积累,决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其次是标点者的态度不严谨,率意而为,对古人和读者缺乏应有的尊重。其实不少疑问通过查核词典等各类文史工具书即可解决,何况还可向一些专家学者求教。

    倘若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实在无法保证标点正确,倒不如退而求其次,照录原文,不予标点。这不失为一种省事且聪明的办法,既体现了有自知之明的谦逊,也反映出学风的严谨。《巴林右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敖汉旗志》(张乃夫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科尔沁左翼后旗志》(巴根那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东胜市志》(李世义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喀喇沁旗志》(郑家彦总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科尔沁左翼中旗志》(赵海山主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托克托县志》(朱耀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等志书就是这样做的,我们应当肯定。

     

    注释:

    1《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9册第10282页。

    2 《周书》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册第428页。

    3 《绥远通志稿》第6册第703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4《库伦奏议》之《恭报接署库伦大臣日期谢恩摺》,《国家图书馆历史档案文献丛刊》影印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

     

    (作者:内蒙古图书馆)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编纂研究)关于我区新方志中点校古代文献的一点思考
  • 因个人爱好和业务工作的需要,我常会查阅我区的新方志。在获益的同时,发现不少志书在点校古代文献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些甚至很严重。于是不揣冒昧,草此陋文,供修志诸公参考。需要说明的是,因新方志所录古代文献常有讹误或失校之处,笔者书箧不丰,仅以《萨拉齐县志》《归绥县志》《绥远通志稿》《新修清水河厅志》诸旧志略作校核,无从校核者,就出于揣测了。文字改正或补充,取通用之删补符号:()号内小字示删,[ ]号内大字示补。我的点校及说明,则以案语列出。因个人学识及所用文献的限制,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教。

     

    《武川县志》/李尚恩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780页《重修德胜坝乐楼碑记》(道光四年)

    “但年深日久,风雨损坏,使研缺者不得歌舞,亭台祀典者不得奏假悦神。”

    案:此句似有讹字。应作“但年深日久,风雨损坏,使研缺者不得歌舞亭台,祀典者不得奏假悦神。”

    781页《重修关圣帝君乐楼碑记》(光绪二十三年)

    “本庙住寺圆寂僧缘俊目睹心伤,”

    案:此句有讹字,似应作“本庙住(寺)[]圆寂,僧缘俊目睹心伤,”

     

    《凉城县志》/《凉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989页《大朔设官纪略》

    “于新平路边外地,名高庙子,设卫守一员;得胜路边外地,名衙门口,设所千一员,隶大同府管辖。杀虎口协边外地,名赤不汉契,设卫守一员;助马路边外地,名后营子,设所千一员隶朔平府管辖,廷允所请。兼赐佳名,隶大同府者。曰……民事始有专责,”

    案:应为“于新平路边外地名高庙子设卫守一员,得胜路边外地名衙门口设所千一员,隶大同府管辖。杀虎口协边外地名赤不汉契设卫守一员,助马路边外地名后营子设所千一员,隶朔平府管辖。廷允所请,兼赐佳名,隶大同府者,曰……民事始有专责。”

    “添设理事通判一员,职兼大朔任、统卫所。”

    案:应为“添设理事通判一员,职兼大朔,任统卫所。”

    “题记姓字,以备后览宋览焉。”

    案:应为“题记姓字,以备后(览)[](宋)[]览焉。”

    顺便指出,《察右中旗志》(朱永生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71页之《大朔设官纪略》迳抄《凉城县志》,因失校而又滋新误。

            

    《土默特右旗志》/史银堂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1237页《萨拉齐修筑土坝碑记》(道光八年)

    “吾于是叹我神君之惠,此萨民者至矣!”

    案:应作“吾于是叹我神君之惠此萨民者至矣!”

    “后之览斯坝者,必将爱戴感慕,比之范纯仁之著作,林长松俭之清德楼,而谓:能不继长,增高,勤思修茸,以保守于勿替乎?”

    案:应作“后之览斯坝者,必将爱戴感慕,比之范纯仁之著作林,长(松)[]俭之清德楼,而谓能不继长增高,勤思修(茸)[],以保守于勿替乎?”

    文内之范纯仁,系宋代名臣范仲淹之子,曾以著作佐郎知襄城县。《宋史》卷三百一十四载:“襄城民不蚕织,劝使植桑,有罪而情轻者,视所植多寡除其罚,民益赖慕,后呼为‘著作林’”。1长孙俭系北周名臣,曾任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周书》卷二十六载:任内“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仪许焉。”2

    1238页《苏塞沟门七圣庙竖建石刹碑志》(光绪十九年)

    “中间断崖处,石壁峭合,泻出清溪,流涧此村,之所由得名。而庙之所由来远矣。”

    案:应作“中间断崖处,石壁峭合,泻出清溪流涧,此村之所由得名,而庙之所由来远矣。”

    “运化所钟,毕竟原隰寒暑燥湿高远近,收获丰盈,倍于往昔。”

    案:似应作“运化所钟,毕竟原隰寒暑,燥湿高下,远近收获丰盈,倍于往昔。”

    同页《重修官坝碑记》(宣统三年)

    “甘棠在帝王之化苞,栩传孝子之心,”

    案:应作“甘棠在帝王之化,苞栩传孝子之心,”

    (光绪三十年)“停修官坝于今,业以八年矣。因之,柳林凋谢,坝岸皆倾……”

    案:应作“停修官坝,于今业以八年矣。因之柳林凋谢,坝岸皆倾……”

    1238-1239页《剿匪功德碑》(民国五年)

    (土匪)“直抵县城邑,侯远遁,地方无主,”

    案:应作“直抵县城,邑侯远遁,地方无主,”

     

    《呼和浩特市郊区志》/雷忠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814-815页《元平治甸城山谷道路碑文》

    “甸城山谷,比之银瓮,迢遥渔阳险阻,近争一倍,”

    案:应作“甸城山谷,比之银瓮迢遥,渔阳险阻,近争一倍,”

    “行会之间,伏遇镇遏德宁天山分司宣慰使马马正奉宣慰同知撒德弥实,奉训宣慰付使孙朝,请继踵驰驿,路由是谷,亦既见之,允协前论。”

    案:应作“行会之间,伏遇镇遏德宁天山分司宣慰使马马正、奉宣慰同知撒德弥实、奉训宣慰副使孙朝请继踵驰驿,路由是谷,亦既见之,允协前论。”

    “延祐七年,岁次庚申十一月日建。裕斋后人李文焕撰书,”

    案:应作“延祐七年,岁次庚申十一月日,建裕斋后人李文焕撰书,”

    另外,该志注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驻外蒙大员三多路过此地,”将碑“移置于归化城原土默特政府”。

    案:据《绥远通志稿》卷四十九金石载:原碑“左侧隶书跋语曰:边塞不文,罕知存古。受命西来,获读斯碑,移置署右,永保守之。戊申秋月三多”。3 戊申年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多时任归化城副都统,非“驻外蒙大员”,更非“路过此地”。宣统元年十二月初一日(1910111),他才由归化城起程赴库伦办事大臣任,二年(1910年)正月二十六日37)抵达库伦,二月初一日311)接任视事。4

    818页《二十家子复兴水利记碑文》

    “而村边薄田数顷,不足为仰,事府畜之资,”

    案:应为“而村边薄田数顷,不足为仰事(府)[]畜之资,”

     

    《赤峰市红山区文化志》/张占海主编,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33页《文庙碑文录》

            “此地沮洳下湿坚久工力,加多经费甚巨,”

    案:“此地沮洳下湿坚久”疑有误,后半句应为“工力加多,经费甚巨,”

    “懂斯事者,为彝公叙斋监工为骆嘉宾……”

            案:应为“(懂)[]斯事者,为彝公叙斋。监工为骆嘉宾……”

    “蔚为国华,日见蒸髦之日盛谨记。”

    案:应为“蔚为国华,日见蒸髦之日盛。谨记。”

     

    《阿拉善左旗志》/罗巴特尔主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

    993页《贺兰山界碑记》(光绪九年)

    (阿拉善台吉阿布哩)“逞意争山,致激众民,聚毁鄂博,因而重烦案牍。”

    案:应作“逞意争山,致激众民聚毁鄂博,因而重烦案牍。”

    “魏前道喻义率属勘查,未就该旗即捏词报院,意达宸聪。”

    案:应作“魏前道喻义率属勘查未就,该旗即捏词报院,意达宸聪。”

    “嗣于八年准藩司来移奉制宪,谭札饬准,理藩院咨开查此案既据。陕甘总督派委镇道会同宁夏部员、阿拉善王,查明原定界限成案自立议单,刊立碑石,永杜争端。”

    案:应作“嗣于八年准藩司来移:奉制宪谭札饬:准理藩院咨开:查此案既据陕甘总督派委镇道,会同宁夏部员、阿拉善王,查明原定界限成案,自立议单,刊立碑石,永杜争端。”

    “将此碑记于实缺。朔、平二县到任时妥摺数通,随舆图并赉查考。”

    案:似应为“将此碑记于实缺朔、平二县到任时妥摺数通,随舆图并赍查考。”

     

    《清水河县志》/万凤翔主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

    876-877页《创滑石涧砖城记》

    “廓外建武安王庙,以修祀典缘堡去水远又凿水窖十一眼,每眼井可容水千余石……滑石东接水泉西通河套,南屏偏关,北临穷漠成极北边要塞也……”

    案:应为“廓外建武安王庙,以修祀典。缘堡去水远,又凿水窖十一眼,每眼(井)可容水千余石……滑石东接水泉,西通河套,南屏偏关,北临穷漠,成极北边要塞也……”

    同页《皇清四公主德政碑记》

    “遐尔咸尊,声教中外,共戴尧天。惟草地较远,恶难近,天子之地,荒服非近,尤当沐圣人之化钦惟我公主四千岁,至德诚民深仁育物,太和翔给兆人,游熙皋之天者。三十余年,自开垦以来,凡我农人踊跃争趋者纷纷然不可胜数。”

    案:应为“遐(尔)[]咸尊声教,中外共戴尧天。惟草地较远,(恶)[]难近天子之地;荒服非近,尤当沐圣人之化。钦惟我公主四千岁,至德诚民,深仁育物,太和翔(给)[],兆人游熙皋之天者三十余年。自开垦以来,凡我农人踊跃争趋者,纷纷然不可胜数。”

    “且我公主留心民膜,着意农桑,其立心,公其立政也,明其立法也,猛且宽恩泽,普及万姓,真乃尧天舜日。近光者,共戴深仁,逖听者,咸仰厚泽,是有力于社稷民生也,蚁忱之感佩,必真弥隆之大德难忘,区区蝌蚪安能颂夫治平,渺渺片石聊申与情于万一耳,故曰莫为之颂,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休弗果。于是传之父老勒之箴石庶几恩与天地,而并久泽共日月以俱长矣,是为之记时。

    万民稽首同立

                            雍正五年仲吕月初旬二日立”

    案:“且我公主留心民(膜)[],着意农桑,其立心也公,其立政也明,其立法也猛且宽,恩泽普及万姓,真乃尧天舜日。近光者共戴深仁,逖听者咸仰厚泽,是有力于社稷民生也。蚁忱之感佩必真,弥隆之大德难忘,区区蝌蚪,安能颂夫治平!渺渺片石,聊申(与)[]情于万一耳。故曰:“莫为之颂,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休弗果。”于是传之父老,勒之箴石,庶几恩与天地而并久,泽共日月以俱长矣。是为之记。

    (万民稽首同立)时雍正五年仲吕月初旬二日立”

    877-878页《关帝庙碑》

    “绿树重荫,望之巍峨,而特立者吾郡之关帝庙也。”

    案:应作“绿树重荫,望之巍峨而特立者,吾郡之关帝庙也。”

    “然而追王追帝殊觉殿宇之孤茕,曰祀曰礼尤嗟堂阶之浅率。”

    案:应作“然而追王追帝,殊觉殿宇之孤茕;曰祀曰(礼)[],尤嗟堂(阶)[]之浅率。”

    “我众目击心感而寺僧海泗。适有同心集议增修靡不踊跃从焉。”

            案:应作“我众目击心感,而寺僧海泗适有同心,集议增修,靡不踊跃从焉。”

    “间尝谒其庙睹其成盛风曩之卑狭者,屹然而峥嵘矣,曩之孤立者峙然而并树矣。曩之暗淡者焕然一新矣。”

    案:应作“间尝谒其庙,睹其(成)盛,(风)[]曩之卑狭者,屹然而峥嵘矣;曩之孤立者,峙然而并树矣;曩之暗淡者,焕然[]一新矣。”

    “余谓此一举也。继前人未遂之志启后人兴感之忱,……若夫酬德报功岁时祭享,凡我神祗克有裨于国计民生者,……是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者,……”

    案:应作“余谓此一举也,继前人未遂之志,启后人兴感之忱,……若夫酬[功报]德、(报功)岁时祭享,凡我神祗,克有裨于国计民生者,……是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者,……”

    878页《义学院碑记》

    “为镌石以垂永久。事缘清郡设有义学教授生徒,”

    案:应作“为镌石以垂永久事。缘清郡设有义学,教授生徒,”

    “兹查平顶山脚有田一十八亩,经定前任罚施义冢掩埋遗骸而余地,依然荒芜,”

    案:应作“兹查平顶山脚有田(一十)[壹拾]八亩,经定前任罚施义冢,掩埋遗骸,而余地依然荒芜,”

    同页《重修圣泉寺碑》

    “其地枕山带河,茂树交荫最一郡佳处有圣泉寺焉。清泉沸涌,……”

    案:应作“其地枕山带河,茂树交荫,最一郡佳处。有圣泉寺焉,清泉沸涌,……”

    “适郡守定公莅任,斯土务民之义。逢旱则祷祷应辄应阁郡,赖以丰享,”

    案:应作“适郡守定公莅任斯土,务民之义,逢旱则祷,祷(应)辄应,(阁)[]郡赖以丰享,”

    “乃集议重修,捐廉首倡期未浃,旬捐钱壹千余。缗遂择诚谨介洁者,董其事兼谕补茸寺西之龙神祠,……”

    案:应作“乃集议重修,捐廉首倡。期未浃旬,捐钱壹千余缗,遂择诚谨介洁者董其事。兼谕补(茸)[]寺西之龙神祠,”

    “于是陶司番丸 瓳工选木石,……或全建新垒,或增新旧,不百日而工告竣是举也。村人固兴有成,然非公才余于官悉、心民社焉,能有布之优优若是哉?”

    案:应作“于是陶司番丸瓳,工选木石,……或全建新垒,或增(新)[][],不百日而工告竣。是举也,村人固(兴)[]有成,然非公才余于官,悉心民社,焉能有布之优优若是哉?”

    “慨然捐廉,并谕立会令,每年抽头。一以劝成前事,一以存备重修。乐楼之资是传盛纪,美二公有焉。至乐楼兴废是又有望于将来是为记。”

    案:应作“慨然捐廉,并谕立会,令每年抽头,一以劝成前事,一以存备重修乐楼之资。是传盛纪美,二公有焉。至乐楼兴废,是又有望于将来。是为记。”

    879页《新修清水河厅志序》

    “而一为之博采修饰,斯忠孝节义之志遂,无不昭然若揭,如在目前则信矣。郡志不可无志,犹国之不可无史也。”

    案:应作“而一为之博采修饰,斯忠孝节义之志,遂无不昭然若揭,如在目前。则信矣!郡(志)[]不可无志,犹国之不可无史也。”

    “迨我熙朝,抚有中外始入版图。自乾隆元初乃设官,隶事诸多,草创苟简阙略,是以历代以前更无文献可征。第百有余年其间,岂无可述徽音所当撰入志乘,以垂不朽者乎。”

    案:应作“迨我熙朝,抚有中外,始入版图。自乾隆元初,乃设官隶事,诸多草创,苟简阙略。是以历代以前,更无文献可征,第百有余年,其间岂无可述徽音所当撰入志乘,以垂不朽者乎!”

    “盖地处山陬年逾甲子,既多卷宗之散佚。复少父老之传闻,则欲其简而能详,不戛戛乎,其难哉况余贱性锥鲁问政未遑而,区区纂辑之初,心计惟是补修前书,编缀近事俾观形势而知山水之夷险,览旧迹而识今古之废兴,续义举以纪人善志节孝,以彰苦节传人之志,行吾之志,此书成而吾志遂矣。顾因陋就简接坠绪于几亡,非敢云美备悉臻。亦祗期白水盟心青山增色。与二三同志乐观厥成焉耳。若夫兴利除弊振废起衰,民何以厚,政何以成,有非常之人始克举非常之业,余不敏虽有志焉。而未逮乌得不于后之,君子而深其属望之思也,夫是为序记。光绪九年岁在癸末十一月朔旦”

    案:应作“盖地处山陬,年逾甲子,既多卷宗之散佚,复少父老之传闻,则欲其简而能详,不戛戛乎其难哉!况余贱性锥鲁,问政未遑,而区区纂辑之初心,计惟是补修前书,编缀近事,俾观形势而知山水之夷险,览旧迹而识今古之废兴,续义举以纪人善,志节孝以彰苦节,传人之志,行吾之志,此书成而吾志遂矣。顾因陋就简,接坠绪于几亡,非敢云美备悉臻,亦祗期白水盟心、青山增色,与二三同志乐观厥成焉耳。若夫兴利除弊,振废起衰,民何以厚,政何以成,有非常之人,始克举非常之业。余不敏,虽有志焉而未逮,乌得不于后之君子而深其属望之思也夫!是为序。(记)[]光绪九年岁在癸(末)[]十一月朔旦”

    880-881页《重修尊圣龙王庙碑记》

    “身□创率监工造作开展地基龙王庙五间外,……功程浩大事难卒就督修期年费千余吊,而工始告竣。”

    案:应作“身□创率监工造作,开展地基,龙王庙五间外,……功程浩大,事难卒就,督修期年,费千余吊,而工始告竣。”

    “宝兴社经理诸人以宇不妥神像难保,因此虔心竭力名发善愿名捐资财,……既欲报神恩又欲彰李公子之美德,遂于是岁五月兴工补修龙王堂至六月中旬工止,庙成神像复新。”

    案:应作“宝兴社经理诸人以[]宇不妥,神像难保,因此虔心竭力,(名)[]发善愿,(名)[]捐资财,……既欲报神恩,又欲彰李公子之美德,遂于是岁五月兴工补修龙王堂,至六月中旬工止庙成,神像复新。”

    “庶李公建修于前既可彰其美于当日,而社人重修与后亦可传其盛于不朽云尔。”

    案:“庶李公建修于前,既可彰其美于当日,而社人重修(与)[]后,亦可传其盛于不朽云尔。”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我们一些修志工作者既缺乏必要的文字功底,还强作解人,结果是错误百出,贻笑大方;而且工作态度粗率,以致校对不精,增加了讹误。至于广搜异本,认真校勘,去讹存真,就更谈不上了。

    古代文献一般没有标点,古人点断古书尚且需要丰富的学识,何况今天缺乏国学功底的我们!因此,标点古代文献是很难的,不少问题是需要揣摩文意,分析事理,甚至考证史实才能解决,决非略知文墨者即可胜任。既然我们标点古代文献是为了方便读者利用,倘若自己尚且“昏昏”,又怎能使人“昭昭”?直是贻误他人罢了。

             标点出错,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知识的局限,包括古代汉语、古代文化或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足。这有待于刻苦读书,长期积累,决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其次是标点者的态度不严谨,率意而为,对古人和读者缺乏应有的尊重。其实不少疑问通过查核词典等各类文史工具书即可解决,何况还可向一些专家学者求教。

    倘若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实在无法保证标点正确,倒不如退而求其次,照录原文,不予标点。这不失为一种省事且聪明的办法,既体现了有自知之明的谦逊,也反映出学风的严谨。《巴林右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敖汉旗志》(张乃夫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科尔沁左翼后旗志》(巴根那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东胜市志》(李世义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喀喇沁旗志》(郑家彦总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科尔沁左翼中旗志》(赵海山主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托克托县志》(朱耀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等志书就是这样做的,我们应当肯定。

     

    注释:

    1《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9册第10282页。

    2 《周书》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册第428页。

    3 《绥远通志稿》第6册第703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4《库伦奏议》之《恭报接署库伦大臣日期谢恩摺》,《国家图书馆历史档案文献丛刊》影印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

     

    (作者:内蒙古图书馆)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