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4年  /  第二期

第二期

  • 【珍珠滩】故乡记忆
  •    

      故乡是坐落在塞外高原上的一座比较大的村子,在大青山的脚下,土默川平原的东北角。沿着京包铁路行驶,走到也许是全国最小的一个火车站——郭家营站,向北远远望见绵亘的黛青色的一带远山就是大青山,山脚下有一片错落的荒村,像是古画里的远景,有低矮的黄泥土房,有朦胧的褐色树冠,有缕缕炊烟在静静蓝天下袅袅的上升,深冬里颜色深暗的村落就是我的故乡保合少。  

      散落在村外一点一点的比蚂蚁还小的小黑点,那是牛和骡马在散放了捡食枯草,还有三两群绵羊在缓慢地移动,边上的一两个黑点是拿着放羊铲、穿戴厚实的老羊倌。  

      村子东面有一座高高的山丘,光秃秃的没长树木,是从大青山绵延而来,为大青山的一岬,被命名为东脑包。与之相呼应着在村子的西北部,有一座孤孤傲立的黄土丘,被命名为西脑包,传说是穆桂英的点将台,是否属实无从考证,但的确有被人工堆垒的痕迹。在其不远处的西北部,大约百米开外的地方,有一个大坑有人工取土的遗迹,使人联想到是取了这坑里的土,堆起了那座西脑包。究竟是站在山上瞭望墓群,还是在山上点燃烽火,真实的用途无从考证。但凭想象,似是作生产和生活之用,因为取完土之后遗留的那一个偌大的大土坑,每到夏季便蓄满了雨水,是夏秋之际牧归饮畜的必然之地。西脑包,大约是蒙古语敖包的谐音,最初是由蒙古族人堆起来,祭奠长生天之用,也未可知。又或者是作为烽火台或点将台之用,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写的《内蒙访古》里,提到了塔布吐拉罕的五个大土堆,亦说是古代军事点将台的遗迹。而这五个大土堆相距我故乡的西脑包,仅仅三十多华里,天气晴朗的日子,站在西脑包山上,一眼便可望见那五只大土堆,可见点将台之说也是极有可能的。  

      记忆里深冬的故乡,都是忙着准备过年的景象。杀猪宰羊的事情早在冬至之前的大小雪之间就做完了,新鲜的猪羊肉早被窖在了院子里——一个简易肉窖,挖在背阴的地方,浅浅的,只够放两只大沙奎或两口大铁锅对扣起来,再拿干净的黄土埋严实了,防止被野狗偷吃。已经被窖了一个多月的肉,这个时候要拿出来做红烧肉、肉丸子,锉肉馅子。打开肉窖,先看到的并不是肉,而是令人惊叹的洁白的晶莹剔透的呵雪。雪白的霜花挂满了沙奎和铁锅,连肉上面也结着些许白霜。老人们说,这呵雪有止咳的效用,于是便找饭勺和饭碗刮一些下来,在饭锅里熬煮,再加入红糖和揉碎的干芫荽,趁热喝下去,发汗止咳。小时候被强迫喝下的时候,只觉得味道有些怪,心中期盼的并非真能祛咳,内心惦记着肉香的迫切却是比之芫荽的药味还要真切许多。  

      故乡是个蒙汉回三个民族杂居的村子,保合少是蒙古语,意思大约是三角地,即西南平原通往东北部山区的三角地带,是交通和军事的要冲。村里的汉族大多是山西人,也有部分是从河北、山东、河南和四川迁居来的,还有两户移居的回族。移民户中尤以山西人居多,所以村子的风情既有边塞的遗风,也有山西的民风。  

      过年中种种面食的做法,大多类似山西面食的做法。蒸糕——黍子米做的黄米糕;蒸点心——白面蒸的圆馒头,中间点一个鲜艳的红点;摊黄——小米面发酵后在铛子上摊的酸甜饼,还有炸麻花和杂拌油食。这些面食制作起来都比较复杂,蒸糕得向邻居家借用箅子和笼屉,得提前好几天就说好,排好队,一家一家轮流蒸,还得请邻居来帮忙。  

      父母旧居隔壁的有明伯伯就是蒸糕的好手,总被人家请去帮忙。印象中的有明伯伯中等身材,有着温和的性格,左眼的视力有些模糊。蒸糕得有一把力气,还得双手经得起热烫,将热气腾腾的一团粘糕刚从热锅上拔出来的瞬间,需要立刻展开双臂,用蘸了凉水的双手使劲压托,将松散的一团年糕挤压成光滑圆润、黄灿灿又精颤颤的一砣。此时的糕匠有明伯伯早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旁边的人赶紧递来一块毛巾擦脸,不然汗水会滴到糕上了。捏糕的过程已是简单多了,但也要请隔壁的两三位婶子、大娘来帮忙,要将糕匠揪好的一个个糕剂子包上豆馅,捏严了封口,仅此也会把十指和手心都烫红了,火辣辣地疼。捏好的糕要趁热进油锅炸,炸出表皮的鼓泡,颜色要炸到金黄,达到外焦里嫩的效果。炸好的糕要一个个茬起来,待晾凉到起了僵,就可入瓮等待上冻。之后就着炸完糕的一个麻油锅,烩一锅猪肉豆腐粉条白菜的大杂烩,算是对糕匠有明伯伯和捏糕的婶子大娘们的犒劳。期间,做的兴起时,有明伯伯还会来上几句山西梆子,也不分青衣还是花旦,老生还是小生,都是一个声音,但调还是拿的很准的,逗的婶子大娘们欢笑不止。  

      一瓮糕,一瓮黄,一瓮点心,一瓮肉,都冻在了凉房,粉条子和炸好的黄萝卜丝也用一只瓮盛了,都用高粱杆编成的盖帘盖严了,再压上几块砖头,不然会被猫或老鼠偷吃了。其实那一瓮一瓮的东西都不是满的,有时只有小半瓮,甚至只是一个瓮底,但心理已然非常踏实了,还有家里墙角的一缸豆腐,满满地泡上了凉水,炕角还生长着一瓦缸绿豆芽,窗台上有一小盆叶子长得蓬蓬勃勃的大葱,以示过年的一应吃食已经准备停当。单单等腊月二十三,小年一过,灶神爷去往天庭,便开始洒扫庭除,擦洗器具,糊裱灯笼。  

      衣服和鞋子自然都由母亲亲手缝制,每人都有新罩衣和新罩裤,一双新棉鞋和一双新单鞋,都已经做好了,收在母亲的大红躺柜里,等除夕一大早,拿出来穿戴。  

      如今人们都说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童年和少年的时候,年的味道其实就是在忙乱之中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由杀猪宰羊,囤粮做食,缝衣服做鞋子,洒扫庭除,从场活收完之后就开始了年的准备与氛围的积攒。可现在,凡过年一应的吃喝穿戴用度市面上都可买到,人们省去了亲自动手做的过程,连点心都是从街里的馒头铺里买,自然体会不到个中的趣味—一只大面盆捂在母亲的炕头上,盖上父亲的老羊皮袄,等着盆里的面一点一点启发,半天撩起来看看动静,两天之后由半盆发成了一盆。母亲把笼箅子都清洗干净,请一位婶子来帮忙兑碱搭面,先揪一小块儿面在灶膛的火边烧,烧熟了拿出来看看,闻闻碱的成色是否适中。我在边上被那一点烧烤的面香逗引着馋虫都快出来了,可母亲和婶子头对着头看完了,闻过了,却将那一小疙瘩烤香的面丢到了猪食盆里,也不顾我的馋涎欲滴。后来才知道个中的讲究——那一小团面原来有个名称——气死疙瘩,谁若吃了,今后就会撩气,甚至被气死,我记住了,但内心理并不认可。面发好后我会被安排烧火,但仅止于烧开半大锅白水,笼屉一上锅,母亲会接替我,怕我的火烧得不够劲,点心不能很快被蒸汽吹起来,没有暄腾腾的感觉。出了锅的点心,白白暄暄的,趁热赶紧把红点点上,摆到盖帘上面晾起来。最后,留出一块面,捏一座大枣山,由十朵莲花拼起来,每朵莲花的中心都放一颗红枣,枣山的顶上盘踞着一条小蛇,名曰钱串子。枣山要在除夕的晚间安神时摆上供桌,据说请来的诸神还有请回的祖先都会呆在枣山上面,接受供奉,直到二月二才搬去枣山,撤除供桌。而这些生动的细节,都被一个简单的馒头铺给省略掉了,由此年的味道便又淡去了一层。  

      有人说,怀念故乡其实是在怀念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对旧日过年细节的留恋,何尝不是对故乡以及童年和少年时光共同的怀念。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珍珠滩】故乡记忆
  •    

      故乡是坐落在塞外高原上的一座比较大的村子,在大青山的脚下,土默川平原的东北角。沿着京包铁路行驶,走到也许是全国最小的一个火车站——郭家营站,向北远远望见绵亘的黛青色的一带远山就是大青山,山脚下有一片错落的荒村,像是古画里的远景,有低矮的黄泥土房,有朦胧的褐色树冠,有缕缕炊烟在静静蓝天下袅袅的上升,深冬里颜色深暗的村落就是我的故乡保合少。  

      散落在村外一点一点的比蚂蚁还小的小黑点,那是牛和骡马在散放了捡食枯草,还有三两群绵羊在缓慢地移动,边上的一两个黑点是拿着放羊铲、穿戴厚实的老羊倌。  

      村子东面有一座高高的山丘,光秃秃的没长树木,是从大青山绵延而来,为大青山的一岬,被命名为东脑包。与之相呼应着在村子的西北部,有一座孤孤傲立的黄土丘,被命名为西脑包,传说是穆桂英的点将台,是否属实无从考证,但的确有被人工堆垒的痕迹。在其不远处的西北部,大约百米开外的地方,有一个大坑有人工取土的遗迹,使人联想到是取了这坑里的土,堆起了那座西脑包。究竟是站在山上瞭望墓群,还是在山上点燃烽火,真实的用途无从考证。但凭想象,似是作生产和生活之用,因为取完土之后遗留的那一个偌大的大土坑,每到夏季便蓄满了雨水,是夏秋之际牧归饮畜的必然之地。西脑包,大约是蒙古语敖包的谐音,最初是由蒙古族人堆起来,祭奠长生天之用,也未可知。又或者是作为烽火台或点将台之用,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写的《内蒙访古》里,提到了塔布吐拉罕的五个大土堆,亦说是古代军事点将台的遗迹。而这五个大土堆相距我故乡的西脑包,仅仅三十多华里,天气晴朗的日子,站在西脑包山上,一眼便可望见那五只大土堆,可见点将台之说也是极有可能的。  

      记忆里深冬的故乡,都是忙着准备过年的景象。杀猪宰羊的事情早在冬至之前的大小雪之间就做完了,新鲜的猪羊肉早被窖在了院子里——一个简易肉窖,挖在背阴的地方,浅浅的,只够放两只大沙奎或两口大铁锅对扣起来,再拿干净的黄土埋严实了,防止被野狗偷吃。已经被窖了一个多月的肉,这个时候要拿出来做红烧肉、肉丸子,锉肉馅子。打开肉窖,先看到的并不是肉,而是令人惊叹的洁白的晶莹剔透的呵雪。雪白的霜花挂满了沙奎和铁锅,连肉上面也结着些许白霜。老人们说,这呵雪有止咳的效用,于是便找饭勺和饭碗刮一些下来,在饭锅里熬煮,再加入红糖和揉碎的干芫荽,趁热喝下去,发汗止咳。小时候被强迫喝下的时候,只觉得味道有些怪,心中期盼的并非真能祛咳,内心惦记着肉香的迫切却是比之芫荽的药味还要真切许多。  

      故乡是个蒙汉回三个民族杂居的村子,保合少是蒙古语,意思大约是三角地,即西南平原通往东北部山区的三角地带,是交通和军事的要冲。村里的汉族大多是山西人,也有部分是从河北、山东、河南和四川迁居来的,还有两户移居的回族。移民户中尤以山西人居多,所以村子的风情既有边塞的遗风,也有山西的民风。  

      过年中种种面食的做法,大多类似山西面食的做法。蒸糕——黍子米做的黄米糕;蒸点心——白面蒸的圆馒头,中间点一个鲜艳的红点;摊黄——小米面发酵后在铛子上摊的酸甜饼,还有炸麻花和杂拌油食。这些面食制作起来都比较复杂,蒸糕得向邻居家借用箅子和笼屉,得提前好几天就说好,排好队,一家一家轮流蒸,还得请邻居来帮忙。  

      父母旧居隔壁的有明伯伯就是蒸糕的好手,总被人家请去帮忙。印象中的有明伯伯中等身材,有着温和的性格,左眼的视力有些模糊。蒸糕得有一把力气,还得双手经得起热烫,将热气腾腾的一团粘糕刚从热锅上拔出来的瞬间,需要立刻展开双臂,用蘸了凉水的双手使劲压托,将松散的一团年糕挤压成光滑圆润、黄灿灿又精颤颤的一砣。此时的糕匠有明伯伯早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旁边的人赶紧递来一块毛巾擦脸,不然汗水会滴到糕上了。捏糕的过程已是简单多了,但也要请隔壁的两三位婶子、大娘来帮忙,要将糕匠揪好的一个个糕剂子包上豆馅,捏严了封口,仅此也会把十指和手心都烫红了,火辣辣地疼。捏好的糕要趁热进油锅炸,炸出表皮的鼓泡,颜色要炸到金黄,达到外焦里嫩的效果。炸好的糕要一个个茬起来,待晾凉到起了僵,就可入瓮等待上冻。之后就着炸完糕的一个麻油锅,烩一锅猪肉豆腐粉条白菜的大杂烩,算是对糕匠有明伯伯和捏糕的婶子大娘们的犒劳。期间,做的兴起时,有明伯伯还会来上几句山西梆子,也不分青衣还是花旦,老生还是小生,都是一个声音,但调还是拿的很准的,逗的婶子大娘们欢笑不止。  

      一瓮糕,一瓮黄,一瓮点心,一瓮肉,都冻在了凉房,粉条子和炸好的黄萝卜丝也用一只瓮盛了,都用高粱杆编成的盖帘盖严了,再压上几块砖头,不然会被猫或老鼠偷吃了。其实那一瓮一瓮的东西都不是满的,有时只有小半瓮,甚至只是一个瓮底,但心理已然非常踏实了,还有家里墙角的一缸豆腐,满满地泡上了凉水,炕角还生长着一瓦缸绿豆芽,窗台上有一小盆叶子长得蓬蓬勃勃的大葱,以示过年的一应吃食已经准备停当。单单等腊月二十三,小年一过,灶神爷去往天庭,便开始洒扫庭除,擦洗器具,糊裱灯笼。  

      衣服和鞋子自然都由母亲亲手缝制,每人都有新罩衣和新罩裤,一双新棉鞋和一双新单鞋,都已经做好了,收在母亲的大红躺柜里,等除夕一大早,拿出来穿戴。  

      如今人们都说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童年和少年的时候,年的味道其实就是在忙乱之中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由杀猪宰羊,囤粮做食,缝衣服做鞋子,洒扫庭除,从场活收完之后就开始了年的准备与氛围的积攒。可现在,凡过年一应的吃喝穿戴用度市面上都可买到,人们省去了亲自动手做的过程,连点心都是从街里的馒头铺里买,自然体会不到个中的趣味—一只大面盆捂在母亲的炕头上,盖上父亲的老羊皮袄,等着盆里的面一点一点启发,半天撩起来看看动静,两天之后由半盆发成了一盆。母亲把笼箅子都清洗干净,请一位婶子来帮忙兑碱搭面,先揪一小块儿面在灶膛的火边烧,烧熟了拿出来看看,闻闻碱的成色是否适中。我在边上被那一点烧烤的面香逗引着馋虫都快出来了,可母亲和婶子头对着头看完了,闻过了,却将那一小疙瘩烤香的面丢到了猪食盆里,也不顾我的馋涎欲滴。后来才知道个中的讲究——那一小团面原来有个名称——气死疙瘩,谁若吃了,今后就会撩气,甚至被气死,我记住了,但内心理并不认可。面发好后我会被安排烧火,但仅止于烧开半大锅白水,笼屉一上锅,母亲会接替我,怕我的火烧得不够劲,点心不能很快被蒸汽吹起来,没有暄腾腾的感觉。出了锅的点心,白白暄暄的,趁热赶紧把红点点上,摆到盖帘上面晾起来。最后,留出一块面,捏一座大枣山,由十朵莲花拼起来,每朵莲花的中心都放一颗红枣,枣山的顶上盘踞着一条小蛇,名曰钱串子。枣山要在除夕的晚间安神时摆上供桌,据说请来的诸神还有请回的祖先都会呆在枣山上面,接受供奉,直到二月二才搬去枣山,撤除供桌。而这些生动的细节,都被一个简单的馒头铺给省略掉了,由此年的味道便又淡去了一层。  

      有人说,怀念故乡其实是在怀念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对旧日过年细节的留恋,何尝不是对故乡以及童年和少年时光共同的怀念。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