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4年  /  第一期

第一期

  • 【文化大观】《内蒙文艺》——草原上的启明星
  •    19497月,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简称“文代会”)在北京召开。根据内蒙古党委的指示,内蒙古文艺界于同年11月在乌兰浩特召开了内蒙古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会议,以贯彻全国文代会的精神,推动内蒙古文艺的发展。会议决定成立内蒙古文艺工作者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内蒙古文联筹委会”),并明确了今后自治区文艺工作的方针为:“以农牧民为重点服务对象,普及第一。”为了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推动文艺工作的开展,内蒙古文联筹委会从内蒙古文工团抽调陈清漳、荒友(玛拉沁夫)、漠南(安柯钦夫)等人筹建内蒙文艺社,同时创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地区第一个综合性文艺期刊——《内蒙文艺》。①  

      《内蒙文艺》创刊于1950101日,系汉文版月刊,由内蒙古文联筹委会主办,内蒙文艺社编辑出版,内蒙古日报印刷厂承印。铅印,16开,刊名为蒙汉文对照,每期30页。社址在张家口市大境门外。每期定价人民币一千六百元,蒙币一万五千元。  

      该刊主编为陈清漳,副主编有荒友(玛拉沁夫)、漠南(安柯钦夫)等。  

      陈清漳(1923~2011年),河北省新乐县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抗日斗争,从事宣传活动,历任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抗战剧社戏剧队长、抗战剧社代理社长、抗战剧社指导员。1944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后在华北文工团、内蒙古文工团工作,历任戏剧指导、协理员、副团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内蒙文艺》社主编、中共蒙绥分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内蒙古文化局副局长、内蒙古文联副主席等职。  

      玛拉沁夫(1930~  ),笔名荒友,著名蒙古族作家,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旗(今属辽宁省)人。中共党员。1945年参加八路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入党中央文学研究所研究生班学习。历任《内蒙文艺》副主编、内蒙古文化局副局长、中国作协内蒙古分会副主席、《民族文学》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协第三届和第四届理事等。代表作为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  

      安柯钦夫(1929~2013年),笔名漠南,著名蒙古族作家,内蒙古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喀喇沁人。中共党员。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入党中央文学研究所研究生班学习。1965年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文艺研究生班毕业。历任内蒙古文工团创作组成员、《内蒙古日报》编辑、《内蒙文艺》副主编、《草原》文学月刊编辑、内蒙古总工会宣传部副部长、乌兰察布盟文化局副局长、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中国作协内蒙古分会副主席、文联常务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和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名誉委员、党中央民族大学文艺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教授等。创作以小说为主,兼及散文和文学翻译,曾多次获奖。  

      该刊辟有:文艺理论、剧本、鼓词、诗歌、小说、工作研究、文艺通讯、画页、文艺动态等栏目。在创刊号上,除发表了发刊词、内蒙古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会议决议外,并刊登了乌兰夫、郭沫若、茅盾为《内蒙文艺》创刊的题词。乌兰夫的题词是:“发展内蒙民族人民大众的文艺,内蒙文艺工作者应亲密团结,共同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1951年“三反五反”运动开始后,内蒙文艺社在是年7月《内蒙文艺》第2卷第4期上刊登《重要启事》,宣布休刊。至此,该刊共出刊210期。②从该刊《重要启事》中可以看出,休刊是为了贯彻党中央报刊杂志通俗化的指示,并整顿内部,研究编辑方针,讨论改版等问题的暂时行为。但事实上该刊从此停刊,直到19547月,内蒙古文艺界才在《内蒙文艺》的基础上创办了综合性文艺月刊《内蒙古文艺》。  

    《内蒙文艺》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刊物,通过该刊要达到什么目的呢?这在194911月,内蒙古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会议所制定的内蒙古文艺工作方针中有明确说明,即“以农牧民为重点服务对象,普及第一”及“为农牧业经济建设服务”。该刊在发刊词中也提出:刊物要“面对内蒙人民和文艺工作者的水平,以小学教师、托儿所保姆和开荒的精神,切实耐心地来作启蒙、培育、开垦工作,……”同时还指出“全内蒙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动员起来,开展内蒙人民文艺的启蒙运动、普及运动,创作内蒙人民的文学艺术,帮助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地完成胜利、巩固胜利,建设新内蒙,建设新中国!”。该刊主编陈清漳在创刊号上发表《从“内蒙文艺”出刊谈起》一文,明确提出:“《内蒙文艺》对象要宽,稿件内容宜广,选稿水平不宜过高,文字要简短通俗。”这些都说明该刊是对当时内蒙古各族人民及文艺工作者进行启蒙教育与普及的刊物,是反映新内蒙古及内蒙古各族人民生活的文艺刊物。  

         《内蒙文艺》是党开展文艺思想斗争和文艺批评的阵地,经常发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指导全区文艺工作的开展,帮助广大文艺工作者提高思想及艺术水平。它还紧密配合各种运动,向广大群众和文艺工作者及时宣传党的政策,教育他们认清是非,为此刊登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同时,为培养青年作家和业余作者,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也发表了一些文艺理论性文章,对他们的成长起了相当的作用。  

         民间艺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广大群众中影响广泛。该刊把民间艺术作为突出特点,刊登了许多当时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作品。例如:《识字好》(第1卷第1期)、马头琴民间艺人色拉喜在第一个国庆节演唱的新民歌《献给毛主席的歌》(第1卷第2期)、达斡尔族青年作家耶拉创作的《欢庆十月一,忘不了毛主席》(第1卷第1期),以及民间艺人钢铁的《在这欢腾鼓舞的年代》(第1卷第4期)等。  

      在挖掘、整理民间文学遗产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大力收集、整理了民间故事、民歌、好来宝、赞歌等,其中较好的作品有蒙古民间叙事诗《英雄与勒城》(第1卷第2期)、民歌《龙梅》(第1卷第2期)、达斡尔族叙事民歌《呼热海鄂基民》(第1卷第6期)等。  

      随着群众文艺活动的发展,工人的文艺创作活动也开展起来,在开展反对美国侵略朝鲜以及台湾的斗争中,他们用朴实有力的歌词,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如:工人余荣的诗《投入正义的战斗》(第1卷第3期)、扎敦和林业工人集体创作的歌词《林场是战场》(第2卷第3期)等。在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时期,该刊也积极配合这两次运动,发表了许多反映这方面的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如:布赫创作的话剧《再不受骗》(第2卷第1期),娜人、默日更创作的《塞吉玛捉特务》(第2卷第4期),方朔创作的鼓词《美帝真面目》(第1卷第3期)、内蒙古公安部队宣传队集体创作的话剧《警惕》(第1卷第4期)等。  

      19501125日至121日,第一届内蒙古民间艺人代表大会在张家口召开。会后,兴安盟西科中旗民间艺人青龙、扎赉特旗民间艺人代表四十八、锡盟民间艺人巴布道尔吉编唱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题材的蒙古族新民歌《把野兽从邻邦打出去》、《保卫可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再受折磨》(第1卷第4期)等。该刊也始终把为指导全区文艺工作及探索新时期的文艺形式和创作等文艺理论方面的文章放在重点位置上,发表了许多文艺理论性文章。如:贾作光的《“牧马”舞创作经过》(第1卷第1期)、阿奇的《需要推广“新好力宝”》(第l卷第4期)、玛拉沁夫的《从一个晚会谈起》(第2卷第2期)等。  

      为了使群众从简易、形象、兴趣中来“求知”, 该刊设有画页,通过美术作品达到这一目的。每期的画页内容颇为丰富,有年画、油画、木刻、招贴画及连环画,作品有尹瘦石等人合作的连环画《美国侵华史》(第1卷第2期),张凡夫的油画《战斗英雄邰喜德》(第l卷第3期),邢琏创作的连环画《谁害了你?》(第1卷第4-6期)及张光壁、满达合作的连环画《从贫困走向富裕》(第2卷第4期)等。此外,用歌曲来抒发爱党和爱国情怀也是该刊的一大特点,如:布赫等创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啊,暂别了》(第1卷第4期),陈清漳创作的《学文化》(第1卷第5期),美利其格创作的《迎新春》(第1卷第5期),史芳林等创作的《草原的春天》(第1卷第6期)等。  

      《内蒙文艺》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我们从其文艺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各族人民对新旧社会的不同感受,通过该刊抒发了各族人民热爱新社会、建设新内蒙的心情。创刊之初,内蒙古地区有90%以上的民众没有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内蒙文艺》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生动的图画,把文艺性、启蒙性与普及性融合在一起,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觉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虽然仅出刊十期,但它已完成了自己的出刊目的,即“全内蒙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动员起来,开展内蒙人民文艺的启蒙运动普及运动,创作内蒙人民的文学艺术,帮助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地来完成胜利,巩固胜利,建设新内蒙,建设新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地区第一个综合性文艺期刊,《内蒙文艺》的出刊既是党的迫切需要,也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迫切需要,它为今后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内蒙古大事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55页、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联合会等编《内蒙古文学艺术大事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5页误称:1950年10月1日创刊的内蒙古地区第一个综合性文艺期刊为《内蒙古文艺》。《内蒙古文艺》是在1951年7月停刊的《内蒙文艺》基础上于1954年7月创刊的综合性文艺月刊。  

        ②奥奇在《内蒙古期刊事业》(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0年)发表的“《草原》:各民族文学的园地”及在《内蒙古出版事业概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0年)发表的“《草原》文学月刊发展概况”两文称,《内蒙文艺》仅出刊6期,误。《内蒙文艺》实际共出刊2卷10期(第1卷1-6期,第2卷1-4期),内蒙古图书馆有完整收藏。  

                                                   (作者:内蒙古图书馆)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文化大观】《内蒙文艺》——草原上的启明星
  •    19497月,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简称“文代会”)在北京召开。根据内蒙古党委的指示,内蒙古文艺界于同年11月在乌兰浩特召开了内蒙古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会议,以贯彻全国文代会的精神,推动内蒙古文艺的发展。会议决定成立内蒙古文艺工作者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内蒙古文联筹委会”),并明确了今后自治区文艺工作的方针为:“以农牧民为重点服务对象,普及第一。”为了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推动文艺工作的开展,内蒙古文联筹委会从内蒙古文工团抽调陈清漳、荒友(玛拉沁夫)、漠南(安柯钦夫)等人筹建内蒙文艺社,同时创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地区第一个综合性文艺期刊——《内蒙文艺》。①  

      《内蒙文艺》创刊于1950101日,系汉文版月刊,由内蒙古文联筹委会主办,内蒙文艺社编辑出版,内蒙古日报印刷厂承印。铅印,16开,刊名为蒙汉文对照,每期30页。社址在张家口市大境门外。每期定价人民币一千六百元,蒙币一万五千元。  

      该刊主编为陈清漳,副主编有荒友(玛拉沁夫)、漠南(安柯钦夫)等。  

      陈清漳(1923~2011年),河北省新乐县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抗日斗争,从事宣传活动,历任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抗战剧社戏剧队长、抗战剧社代理社长、抗战剧社指导员。1944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后在华北文工团、内蒙古文工团工作,历任戏剧指导、协理员、副团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内蒙文艺》社主编、中共蒙绥分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内蒙古文化局副局长、内蒙古文联副主席等职。  

      玛拉沁夫(1930~  ),笔名荒友,著名蒙古族作家,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旗(今属辽宁省)人。中共党员。1945年参加八路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入党中央文学研究所研究生班学习。历任《内蒙文艺》副主编、内蒙古文化局副局长、中国作协内蒙古分会副主席、《民族文学》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协第三届和第四届理事等。代表作为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  

      安柯钦夫(1929~2013年),笔名漠南,著名蒙古族作家,内蒙古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喀喇沁人。中共党员。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入党中央文学研究所研究生班学习。1965年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文艺研究生班毕业。历任内蒙古文工团创作组成员、《内蒙古日报》编辑、《内蒙文艺》副主编、《草原》文学月刊编辑、内蒙古总工会宣传部副部长、乌兰察布盟文化局副局长、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中国作协内蒙古分会副主席、文联常务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和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名誉委员、党中央民族大学文艺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教授等。创作以小说为主,兼及散文和文学翻译,曾多次获奖。  

      该刊辟有:文艺理论、剧本、鼓词、诗歌、小说、工作研究、文艺通讯、画页、文艺动态等栏目。在创刊号上,除发表了发刊词、内蒙古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会议决议外,并刊登了乌兰夫、郭沫若、茅盾为《内蒙文艺》创刊的题词。乌兰夫的题词是:“发展内蒙民族人民大众的文艺,内蒙文艺工作者应亲密团结,共同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1951年“三反五反”运动开始后,内蒙文艺社在是年7月《内蒙文艺》第2卷第4期上刊登《重要启事》,宣布休刊。至此,该刊共出刊210期。②从该刊《重要启事》中可以看出,休刊是为了贯彻党中央报刊杂志通俗化的指示,并整顿内部,研究编辑方针,讨论改版等问题的暂时行为。但事实上该刊从此停刊,直到19547月,内蒙古文艺界才在《内蒙文艺》的基础上创办了综合性文艺月刊《内蒙古文艺》。  

    《内蒙文艺》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刊物,通过该刊要达到什么目的呢?这在194911月,内蒙古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会议所制定的内蒙古文艺工作方针中有明确说明,即“以农牧民为重点服务对象,普及第一”及“为农牧业经济建设服务”。该刊在发刊词中也提出:刊物要“面对内蒙人民和文艺工作者的水平,以小学教师、托儿所保姆和开荒的精神,切实耐心地来作启蒙、培育、开垦工作,……”同时还指出“全内蒙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动员起来,开展内蒙人民文艺的启蒙运动、普及运动,创作内蒙人民的文学艺术,帮助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地完成胜利、巩固胜利,建设新内蒙,建设新中国!”。该刊主编陈清漳在创刊号上发表《从“内蒙文艺”出刊谈起》一文,明确提出:“《内蒙文艺》对象要宽,稿件内容宜广,选稿水平不宜过高,文字要简短通俗。”这些都说明该刊是对当时内蒙古各族人民及文艺工作者进行启蒙教育与普及的刊物,是反映新内蒙古及内蒙古各族人民生活的文艺刊物。  

         《内蒙文艺》是党开展文艺思想斗争和文艺批评的阵地,经常发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指导全区文艺工作的开展,帮助广大文艺工作者提高思想及艺术水平。它还紧密配合各种运动,向广大群众和文艺工作者及时宣传党的政策,教育他们认清是非,为此刊登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同时,为培养青年作家和业余作者,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也发表了一些文艺理论性文章,对他们的成长起了相当的作用。  

         民间艺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广大群众中影响广泛。该刊把民间艺术作为突出特点,刊登了许多当时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作品。例如:《识字好》(第1卷第1期)、马头琴民间艺人色拉喜在第一个国庆节演唱的新民歌《献给毛主席的歌》(第1卷第2期)、达斡尔族青年作家耶拉创作的《欢庆十月一,忘不了毛主席》(第1卷第1期),以及民间艺人钢铁的《在这欢腾鼓舞的年代》(第1卷第4期)等。  

      在挖掘、整理民间文学遗产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大力收集、整理了民间故事、民歌、好来宝、赞歌等,其中较好的作品有蒙古民间叙事诗《英雄与勒城》(第1卷第2期)、民歌《龙梅》(第1卷第2期)、达斡尔族叙事民歌《呼热海鄂基民》(第1卷第6期)等。  

      随着群众文艺活动的发展,工人的文艺创作活动也开展起来,在开展反对美国侵略朝鲜以及台湾的斗争中,他们用朴实有力的歌词,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如:工人余荣的诗《投入正义的战斗》(第1卷第3期)、扎敦和林业工人集体创作的歌词《林场是战场》(第2卷第3期)等。在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时期,该刊也积极配合这两次运动,发表了许多反映这方面的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如:布赫创作的话剧《再不受骗》(第2卷第1期),娜人、默日更创作的《塞吉玛捉特务》(第2卷第4期),方朔创作的鼓词《美帝真面目》(第1卷第3期)、内蒙古公安部队宣传队集体创作的话剧《警惕》(第1卷第4期)等。  

      19501125日至121日,第一届内蒙古民间艺人代表大会在张家口召开。会后,兴安盟西科中旗民间艺人青龙、扎赉特旗民间艺人代表四十八、锡盟民间艺人巴布道尔吉编唱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题材的蒙古族新民歌《把野兽从邻邦打出去》、《保卫可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再受折磨》(第1卷第4期)等。该刊也始终把为指导全区文艺工作及探索新时期的文艺形式和创作等文艺理论方面的文章放在重点位置上,发表了许多文艺理论性文章。如:贾作光的《“牧马”舞创作经过》(第1卷第1期)、阿奇的《需要推广“新好力宝”》(第l卷第4期)、玛拉沁夫的《从一个晚会谈起》(第2卷第2期)等。  

      为了使群众从简易、形象、兴趣中来“求知”, 该刊设有画页,通过美术作品达到这一目的。每期的画页内容颇为丰富,有年画、油画、木刻、招贴画及连环画,作品有尹瘦石等人合作的连环画《美国侵华史》(第1卷第2期),张凡夫的油画《战斗英雄邰喜德》(第l卷第3期),邢琏创作的连环画《谁害了你?》(第1卷第4-6期)及张光壁、满达合作的连环画《从贫困走向富裕》(第2卷第4期)等。此外,用歌曲来抒发爱党和爱国情怀也是该刊的一大特点,如:布赫等创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啊,暂别了》(第1卷第4期),陈清漳创作的《学文化》(第1卷第5期),美利其格创作的《迎新春》(第1卷第5期),史芳林等创作的《草原的春天》(第1卷第6期)等。  

      《内蒙文艺》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我们从其文艺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各族人民对新旧社会的不同感受,通过该刊抒发了各族人民热爱新社会、建设新内蒙的心情。创刊之初,内蒙古地区有90%以上的民众没有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内蒙文艺》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生动的图画,把文艺性、启蒙性与普及性融合在一起,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觉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虽然仅出刊十期,但它已完成了自己的出刊目的,即“全内蒙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动员起来,开展内蒙人民文艺的启蒙运动普及运动,创作内蒙人民的文学艺术,帮助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地来完成胜利,巩固胜利,建设新内蒙,建设新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地区第一个综合性文艺期刊,《内蒙文艺》的出刊既是党的迫切需要,也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迫切需要,它为今后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内蒙古大事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55页、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联合会等编《内蒙古文学艺术大事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5页误称:1950年10月1日创刊的内蒙古地区第一个综合性文艺期刊为《内蒙古文艺》。《内蒙古文艺》是在1951年7月停刊的《内蒙文艺》基础上于1954年7月创刊的综合性文艺月刊。  

        ②奥奇在《内蒙古期刊事业》(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0年)发表的“《草原》:各民族文学的园地”及在《内蒙古出版事业概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0年)发表的“《草原》文学月刊发展概况”两文称,《内蒙文艺》仅出刊6期,误。《内蒙文艺》实际共出刊2卷10期(第1卷1-6期,第2卷1-4期),内蒙古图书馆有完整收藏。  

                                                   (作者:内蒙古图书馆)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