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3年  /  第四期

第四期

  • 【史海钩沉】科左后旗档案馆馆藏三卷诰命来源
  •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档案馆馆藏镇馆之宝——清代三卷诰命,已珍藏许久。因为珍藏时间已久,三卷诰命的来源成为一种迷。为此,笔者查阅了历史资料,推定三卷诰命的来源。  

    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义谕众叫诰。诰作为王命文书开始于西周。秦废不用。汉代偶一用之,不为常式。唐代大除授、大赏罚用制诰。据史书记载,从宋代开始,凡文武官员的迁改职秩、追赠大臣、贬乏有罪、封赠其祖父妻室,都用诰命。元代封赠文书有宣明和敕牒之分,一至五品官用宣命,六至九品官用敕牒。明沿宋制,封赠一品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清沿明制,有制度规定:封赠官员首先由吏部和兵部提准被封赠人的职务及姓名,而后翰林院依式撰拟文字。由于各官员的品级不同,诰命封赠的范围及轴数、图案也各有不同。封蒙古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札萨克台吉、塔布囊、蒙古王公福晋及封外国王妃、世子、世孙的诰命,由翰林院撰拟,有固定的程式,用骈体文,按品级高低增减字句,由内阁颁发。科左后旗档案馆所藏的这三件册封诰命,都是绢制品,文字为朱红色。其中两件册封的是下嫁科尔沁部之皇家女,一件册封的是科尔沁部蒙古王公夫人。三件有着内在的联系,属于同一家族之物。  

    第一件是《雍正帝册封允祹之女的诰命》。长455.4厘米,宽37.3厘米,折成22页,前后贴以硬纸板装帧为册。文字是内容相同的满文和蒙古文,无汉文。诰命“镇国公允祹之女封和硕格格”,颁发时间是“雍正七年闰七月初十日”。允祹是康熙帝的第十二位皇子,雍正帝的皇弟。他这位受封的女儿是其长女,为允祹侧福晋李佳氏所生,其实也是康熙帝的孙女之一,曾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由康熙帝指嫁给了科尔沁部的达尔玛达都。九年后的雍正七年(1729),此女的四伯父雍正帝册封她为和硕格格,这件诰命就是当年册封时颁发的实物。所册封的和硕格格之号,按照前述清朝制度,本应是亲王嫡福晋所生之女的封号。第二件是《乾隆帝册封允祕之女的诰命》。长400厘米,宽34.6厘米,折成20页为册。由满、汉二种。其中有“咨尔和硕诚亲王允袐第四女……封尔为多罗格格”,颁发时间是“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初三日”。诰命中的“允袐第四女”,是指这次受封的女子。允袐是康熙帝的第二十四位皇子,雍正帝的弟弟,在雍正十一年(1733)由他的四哥雍正帝封其为言咸亲王,乾隆三十八年(1773)去世。允袐的这位受封的女儿是其第四位女儿,为允袐侧福晋钮祜禄氏所生,其实也是康熙帝众多的孙女之一,曾于乾隆十七年(1752)正月,由此女的叔伯哥哥乾隆帝指嫁给了科尔沁部的班珠尔,之后,乾隆二十年十二月成婚。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乾隆帝册封她为罗格格格,这件诰命就是当年册封时颁发的实物。此女所嫁的班珠尔,是前述达尔玛达都的长子。第三件是《道光帝册封阿敏乌尔图之嫡妻的诰命》。长388厘米,宽34.6厘米,折成20页为册。文字是内容相同的满、汉二种。其中有“咨尔固山贝子阿敏乌尔图之嫡室博尔济吉特氏……封为固山贝子夫人”,颁发时间是“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十九日”。诰命中“固山贝子阿敏乌尔图之嫡室博尔济吉特氏”,是指这次受封的女子。阿敏乌尔图是前述达尔玛达都后辈直系子孙,班珠尔的曾孙,沿袭了祖先的固山贝子爵位。通过以上的介绍可知,这三件诰命均属清代科尔沁绰尔济家庭中喇什一支的祖传之物,而绰尔济家庭是达尔罕旗(今科左中旗)贵族。  

    达尔罕旗贵族家庭祖传之物流传至科左后旗,其原因笔者认为与1948年原科左中旗的努古斯台努图克、茂道吐努图克划归科左后旗有关,否则不可能流入科左后旗。194810月,哲里木盟政府决定将科左后旗境北科左中旗的努古斯台、茂道吐二个努图克划归科左后旗。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记载,达尔罕旗有二个家族晋贝子爵。一是达尔玛达都家族。其太爷多勒贝勒绰尔济是达尔罕亲王满珠习礼的从子,其爷爷辅国公毕里衮达赉是绰尔济的五子,其父喇什是毕里衮达赉的长子,雍正四年晋固山贝子;其父固山贝子喇什有三子,长子达尔玛达都初封镇国公,乾隆十五年袭固山贝子;次子观保和硕额驸;三子哈达封辅国公;达尔玛达都长子班珠尔乾隆十八年袭固山贝子;班珠尔长子锡第乾隆五十一年袭固山贝子;锡第子阿苏噶嘉庆二十五年袭固山贝子;阿苏噶子科左后旗档案馆藏道光年间诰命记载的阿敏乌尔图道光七年承袭固山贝子;阿敏乌尔图四子班札喇克散光绪七年袭固山贝子;班札喇克散长子林沁多尔济光绪十五年袭固山贝子。二是乌尔呼玛尔家族。雍正二年,达尔罕亲王满珠习礼孙乌尔呼玛尔封辅国公,七年晋固山贝子,十年卒;乌尔呼玛尔长子玛哈玛育尔于雍正十年降袭辅国公,乾隆三十五年卒;玛哈玛育尔长子锡达什哩于乾隆三十五年袭辅国公,四十九年卒,诏世袭罔替。  

     翻阅《哲里木盟地名志》,今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辖区没有与达尔罕旗王公居住地;茂道吐苏木辖区达尔罕旗王公居住地有贝子浩饶、公音浩饶、六爷浩饶、贝勒塔拉。《哲里木盟地名志》记载,贝子浩饶,茂道吐苏木政府所在地,乾隆年间,因达尔罕旗的一位贝子到此建府,后成屯,故名;公音浩饶,茂道吐苏木辖区嘎查,乾隆年间,因达尔罕旗一位公爷到此建府,故名;六爷浩饶,茂道吐苏木辖区嘎查,因乾隆年间,达尔罕一位贝子的六弟到此居住成屯;贝勒塔拉,因乾隆年间,达尔罕旗一位贝勒到此修建府第,取名贝勒塔拉。科左中旗辖区,没有贝勒、贝子、公居住地记载。顾名思义,公音浩饶、六爷浩饶、贝勒塔拉并非固山贝子居住,只有茂道吐苏木政府所在地——贝子浩饶屯是贝子居住地。  

    从时间推断,达尔玛达都初封镇国公,乾隆十五年承袭固山贝子,十八年卒;达尔玛达都长子班珠尔乾隆十八年承袭固山贝子。而乌尔呼玛尔家族在雍正七年晋固山贝子,十年长子玛哈玛育尔降袭辅国公,乾隆十九年诏世袭罔替。所以贝子浩饶并非乌尔呼玛尔家族居住地,如果是他家所住,建屯时间应该雍正年间,乾隆年间建屯起名就不可以称贝子浩饶。《哲里木盟地名志》记载贝子浩饶建屯时间和达尔玛达都袭固山贝子时间完全吻合,都是乾隆年间,另外达尔玛达都家族世袭固山贝子爵。因此,可以确定科左后旗档案馆馆藏镇馆之宝来自于茂道吐苏木贝子浩饶嘎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应该是达尔玛达都、班珠尔、阿敏乌尔图等固山贝子的后裔将珍贵文物移交人民政府。  

    (作者: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史海钩沉】科左后旗档案馆馆藏三卷诰命来源
  •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档案馆馆藏镇馆之宝——清代三卷诰命,已珍藏许久。因为珍藏时间已久,三卷诰命的来源成为一种迷。为此,笔者查阅了历史资料,推定三卷诰命的来源。  

    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义谕众叫诰。诰作为王命文书开始于西周。秦废不用。汉代偶一用之,不为常式。唐代大除授、大赏罚用制诰。据史书记载,从宋代开始,凡文武官员的迁改职秩、追赠大臣、贬乏有罪、封赠其祖父妻室,都用诰命。元代封赠文书有宣明和敕牒之分,一至五品官用宣命,六至九品官用敕牒。明沿宋制,封赠一品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清沿明制,有制度规定:封赠官员首先由吏部和兵部提准被封赠人的职务及姓名,而后翰林院依式撰拟文字。由于各官员的品级不同,诰命封赠的范围及轴数、图案也各有不同。封蒙古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札萨克台吉、塔布囊、蒙古王公福晋及封外国王妃、世子、世孙的诰命,由翰林院撰拟,有固定的程式,用骈体文,按品级高低增减字句,由内阁颁发。科左后旗档案馆所藏的这三件册封诰命,都是绢制品,文字为朱红色。其中两件册封的是下嫁科尔沁部之皇家女,一件册封的是科尔沁部蒙古王公夫人。三件有着内在的联系,属于同一家族之物。  

    第一件是《雍正帝册封允祹之女的诰命》。长455.4厘米,宽37.3厘米,折成22页,前后贴以硬纸板装帧为册。文字是内容相同的满文和蒙古文,无汉文。诰命“镇国公允祹之女封和硕格格”,颁发时间是“雍正七年闰七月初十日”。允祹是康熙帝的第十二位皇子,雍正帝的皇弟。他这位受封的女儿是其长女,为允祹侧福晋李佳氏所生,其实也是康熙帝的孙女之一,曾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由康熙帝指嫁给了科尔沁部的达尔玛达都。九年后的雍正七年(1729),此女的四伯父雍正帝册封她为和硕格格,这件诰命就是当年册封时颁发的实物。所册封的和硕格格之号,按照前述清朝制度,本应是亲王嫡福晋所生之女的封号。第二件是《乾隆帝册封允祕之女的诰命》。长400厘米,宽34.6厘米,折成20页为册。由满、汉二种。其中有“咨尔和硕诚亲王允袐第四女……封尔为多罗格格”,颁发时间是“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初三日”。诰命中的“允袐第四女”,是指这次受封的女子。允袐是康熙帝的第二十四位皇子,雍正帝的弟弟,在雍正十一年(1733)由他的四哥雍正帝封其为言咸亲王,乾隆三十八年(1773)去世。允袐的这位受封的女儿是其第四位女儿,为允袐侧福晋钮祜禄氏所生,其实也是康熙帝众多的孙女之一,曾于乾隆十七年(1752)正月,由此女的叔伯哥哥乾隆帝指嫁给了科尔沁部的班珠尔,之后,乾隆二十年十二月成婚。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乾隆帝册封她为罗格格格,这件诰命就是当年册封时颁发的实物。此女所嫁的班珠尔,是前述达尔玛达都的长子。第三件是《道光帝册封阿敏乌尔图之嫡妻的诰命》。长388厘米,宽34.6厘米,折成20页为册。文字是内容相同的满、汉二种。其中有“咨尔固山贝子阿敏乌尔图之嫡室博尔济吉特氏……封为固山贝子夫人”,颁发时间是“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十九日”。诰命中“固山贝子阿敏乌尔图之嫡室博尔济吉特氏”,是指这次受封的女子。阿敏乌尔图是前述达尔玛达都后辈直系子孙,班珠尔的曾孙,沿袭了祖先的固山贝子爵位。通过以上的介绍可知,这三件诰命均属清代科尔沁绰尔济家庭中喇什一支的祖传之物,而绰尔济家庭是达尔罕旗(今科左中旗)贵族。  

    达尔罕旗贵族家庭祖传之物流传至科左后旗,其原因笔者认为与1948年原科左中旗的努古斯台努图克、茂道吐努图克划归科左后旗有关,否则不可能流入科左后旗。194810月,哲里木盟政府决定将科左后旗境北科左中旗的努古斯台、茂道吐二个努图克划归科左后旗。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记载,达尔罕旗有二个家族晋贝子爵。一是达尔玛达都家族。其太爷多勒贝勒绰尔济是达尔罕亲王满珠习礼的从子,其爷爷辅国公毕里衮达赉是绰尔济的五子,其父喇什是毕里衮达赉的长子,雍正四年晋固山贝子;其父固山贝子喇什有三子,长子达尔玛达都初封镇国公,乾隆十五年袭固山贝子;次子观保和硕额驸;三子哈达封辅国公;达尔玛达都长子班珠尔乾隆十八年袭固山贝子;班珠尔长子锡第乾隆五十一年袭固山贝子;锡第子阿苏噶嘉庆二十五年袭固山贝子;阿苏噶子科左后旗档案馆藏道光年间诰命记载的阿敏乌尔图道光七年承袭固山贝子;阿敏乌尔图四子班札喇克散光绪七年袭固山贝子;班札喇克散长子林沁多尔济光绪十五年袭固山贝子。二是乌尔呼玛尔家族。雍正二年,达尔罕亲王满珠习礼孙乌尔呼玛尔封辅国公,七年晋固山贝子,十年卒;乌尔呼玛尔长子玛哈玛育尔于雍正十年降袭辅国公,乾隆三十五年卒;玛哈玛育尔长子锡达什哩于乾隆三十五年袭辅国公,四十九年卒,诏世袭罔替。  

     翻阅《哲里木盟地名志》,今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辖区没有与达尔罕旗王公居住地;茂道吐苏木辖区达尔罕旗王公居住地有贝子浩饶、公音浩饶、六爷浩饶、贝勒塔拉。《哲里木盟地名志》记载,贝子浩饶,茂道吐苏木政府所在地,乾隆年间,因达尔罕旗的一位贝子到此建府,后成屯,故名;公音浩饶,茂道吐苏木辖区嘎查,乾隆年间,因达尔罕旗一位公爷到此建府,故名;六爷浩饶,茂道吐苏木辖区嘎查,因乾隆年间,达尔罕一位贝子的六弟到此居住成屯;贝勒塔拉,因乾隆年间,达尔罕旗一位贝勒到此修建府第,取名贝勒塔拉。科左中旗辖区,没有贝勒、贝子、公居住地记载。顾名思义,公音浩饶、六爷浩饶、贝勒塔拉并非固山贝子居住,只有茂道吐苏木政府所在地——贝子浩饶屯是贝子居住地。  

    从时间推断,达尔玛达都初封镇国公,乾隆十五年承袭固山贝子,十八年卒;达尔玛达都长子班珠尔乾隆十八年承袭固山贝子。而乌尔呼玛尔家族在雍正七年晋固山贝子,十年长子玛哈玛育尔降袭辅国公,乾隆十九年诏世袭罔替。所以贝子浩饶并非乌尔呼玛尔家族居住地,如果是他家所住,建屯时间应该雍正年间,乾隆年间建屯起名就不可以称贝子浩饶。《哲里木盟地名志》记载贝子浩饶建屯时间和达尔玛达都袭固山贝子时间完全吻合,都是乾隆年间,另外达尔玛达都家族世袭固山贝子爵。因此,可以确定科左后旗档案馆馆藏镇馆之宝来自于茂道吐苏木贝子浩饶嘎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应该是达尔玛达都、班珠尔、阿敏乌尔图等固山贝子的后裔将珍贵文物移交人民政府。  

    (作者: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