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

公元581~959年


  • 发布时间:04-16
  • 来源:大事记
  •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

    突厥佗钵可汗死,侄摄图继位,称伊利可汗(又号沙钵略可汗),牙帐设在于都斤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仍统辖大漠南北。其下分封4个可汗,分别驻牧于不同地区,其中沙钵略可汗弟处罗侯称突利可汗,管辖汗国东面契丹、奚、室韦各族所分布的今内蒙古东部地区。

    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

    突厥沙钵略可汗发兵南下侵扰,隋王朝边郡多被抄掠。是时,大漠南北发生旱灾和疫病,突厥人畜大批死亡,国内一时大乱。隋王朝乘机出兵反击,沙钵略大败,突厥西部势力乘机独立,汗国遂分裂为东、西二部,以今阿尔泰山为界,以东属东突厥,以西属西突厥。契丹(驻牧于今哲里木盟南部和赤峰市东南部)、(驻牧于今赤峰北部)、奚(驻牧于今赤峰南部)等族亦乘机脱离突厥控制,先后归附于隋,隋王朝将他们仍安置在各自故地,以营州、幽州等地总管负责统摄。此时室韦族仍驻牧于今呼伦贝尔盟和兴安盟等地区。

      隋王朝下令废郡,以州直接统县,改东汉末年以后的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当时设置的州县其辖境涉及今内蒙古自治区者有;夏州(辖今乌审旗和鄂托克前旗东南部地区)、西安州(辖今鄂托克前旗大部地区)、西凉州(辖今额济纳河流域及巴丹吉林沙漠西段地区)、凉州(辖今巴丹吉林沙漠南段及腾格里沙漠大部地区)。

    隋文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

    隋王朝废北周政权所设永丰镇而置丰州(辖今乌加河河套地区),改北周政权所设肆州为代州(辖今兴和县等地区),又设云州总管府(辖今呼和浩特平原及伊克昭盟东北部地区)。

      东突厥沙钵略可汗率领部众进入漠南,投附隋王朝,驻牧于白道川(今呼和浩特平原一带),接受隋王朝的统领。

      北齐时徙居狼水(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的契丹部落,归附隋王朝,隋文帝命其回归松漠故地(今西拉木伦河以南地区)驻牧。

    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

    北齐时寄居在高丽的契丹部落,有一部分人背离高丽归附于隋,隋文帝将他们安置在渴奚那颉以北之地(今赤峰市辖区及哲里木盟南部地区)。

    隋文帝开皇八年(公元588年)

    东突厥都蓝可汗(沙钵略可汗之子)遣使请在缘边互市,与隋王朝进行贸易,隋文帝允其所请。至唐初,经过隋末战乱之后,中州少马,唐王朝与突厥市入牛马,以资国用。

    隋文帝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

    北齐时附于突厥的契丹人4 000户,南下要求隋王朝接纳,隋文帝命东突厥安抚并管理这批契丹人,而契丹人不愿再受东突厥统治,遂不归附。后因部众增多,于是北徙200里,分为十部,依托纥臣水(今老哈河)而居。

      东突厥都蓝可汗进攻管辖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突利可汗,突利可汗大败,率众附隋,隋文帝封他为启民可汗,筑大利城(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安置启民可汗部众。不久,启民可汗屡遭都蓝可汗进攻,隋王朝又迁启民部众至夏州以东地区(今伊克昭盟东部)安置。年末,都蓝可汗被部下杀死,其部众多归启民可汗。隋王朝为此征发民工掘堑数百里,东西距黄河,划为启民可汗牧畜之地。于是突厥人或南入长城,或往白道川(今呼和浩特市西北),羊马遍布山谷。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

    隋王朝从云州分出榆林县(县治榆林,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古城)、富昌县、金河县,置胜州(辖今呼和浩特平原西部和伊克昭盟东北部地区)。

      隋文帝又为启民可汗筑金河(今托克托县哈拉板申古城)、定襄(今山西省大同市南)二城,供其居住。此时,漠北地区由西突厥达头可汗统治。

    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

    漠北9万人南下附隋,投归启民可汗,霫、奚等部也摆脱了达头可汗的统治,转附启民可汗。于是,东突厥贵族以今呼和浩特平原为中心,控制着今内蒙古大部地区和漠北蒙古高原,均一统于隋王朝。

    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

    隋王朝改丰州为五原郡(郡治九原,在今五原县南,辖今乌加河河套地区),改云州总管府为定襄郡(郡治大利,在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辖今呼和浩特市四区、和林格尔县、卓资县和武川县等地区)。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

    隋王朝改州、县二级制为郡、县二级制,以郡领县。改夏州为朔方郡(郡治岩绿,在今乌审旗无定河左岸白城子,辖今乌审旗和鄂托克前旗东南部地区)。大业初年由州改郡的还有:改西安州为盐川郡(郡治五原,在今五原县南,辖今鄂托克旗大部地区)、改恒州为马邑郡(郡治在今山西省朔县,辖境包括今清水河县、凉城县、丰镇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和集宁市地区)、改代州为雁门郡(辖今兴和县等地区)、改西凉州为张掖郡(辖境包括今额济纳河流域及巴丹吉林沙漠西段地区)、改凉州为武威郡(辖今巴丹吉林沙漠南段及腾格里沙漠大部地区)。

      为防御日益强大的突厥部,隋炀帝征发百万民工修筑长城。隋长城西起榆林城(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东至紫河岸边(紫河即流经今和林格尔和清水河县境的浑河,蒙古语称乌兰木伦)。

      隋炀帝亲巡至胜州(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古城),启民可汗及其妻隋宗室女义成公主同至行宫觐见。八月,隋炀帝又溯金河(今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至启民可汗牙帐。

    隋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

    隋王朝改胜州为榆林郡(郡治榆林,在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古城,辖今伊克昭盟东北部及呼和浩特平原西部地区)。

      启民可汗死,其子始毕可汗继位。

    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

    隋王朝设灵武郡(辖今鄂托克前旗西南部地区)。至此,隋王朝在今内蒙古西部地区设置的郡主要有:张掖郡、武威郡、五原郡、灵武郡、盐川郡、朔方郡、榆林郡、定襄郡、马邑郡、雁门郡。

    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

    隋王朝初年至是年,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经山西省大同市、河北省涿鹿县西南至涿郡(今天津市蓟县),沿途驿路畅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