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至战国

旧石器时代~公元前221年

  • 远古至战国(旧石器时代—公元前221年)
  • 发布时间:06-16
  • 来源:大事记
  •  

    旧石器时代

    考古发现证实,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是在大青山南麓。在今呼和浩特市东北郊保合少乡大窑村发现的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由远古人类开始开采的石器制造场,历经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和中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前后约达几十万年之久。这里的原始居民长期过着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的生活,世代相传。考古界将其中晚期文化遗存称为“大窑文化”,距今约5万年。

    距今约53万年

    考古发现证实,位于今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萨拉乌苏河流域,是一个重要的远古人类聚居区,考古界将这一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定名为“萨拉乌苏文化”,把活动在这一地区的原始人称作“河套人”。适宜的气候,良好的森林草地,充足的水资源,众多的野生动物,为河套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

    距今32万年前

    考古发现证实,距今32万年前,今呼伦湖(达赉湖)一带已有古人类活动。在蘑菇山北坡发现大批人工打击痕迹的石器,其历史年代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这一遗址,考古界称为“蘑菇山旧石器遗址”。

    距今90008000年前

    考古发现证实,今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地区生活着一支属于中石器时代的先民,他们以渔猎和采集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

    距今80007500

    考古发现证实,在今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1.5公里的台地上,有迄今为止内蒙古自治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兴隆洼文化,其广泛分布于今赤峰市南部。兴隆洼文化时期,社会经济主要是采集和狩猎,早期锄耕农业、家畜饲养已经开始出现。

    距今80004000

    考古发现证实,新石器时代今内蒙古地区的先民已经驯化了野生动物,出现了原始家畜驯养业。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沙窝子、红山、阿善、转龙藏等处,都发现有与人类同栖息的狗、猪、牛、羊、马等家畜骨骸。

    距今7000年左右

    考古发现证实,今新巴尔虎左旗铜钵庙以北地区,已有以渔猎为生的先民活动,他们已能够制作和使用粗糙陶器,打制的大型石器仍保留着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特点。

    距今70005000

    考古发现证实,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地区的古人类,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仰韶时期的海生不浪文化。

    距今60005000

    考古发现证实,居住在今赤峰市境内西辽河上游的古人类,创造了红山文化。红山文化由赤峰市区红山后文化遗址而得名,这里的先民已经过着较为安定的耜耕农业定居生活。先后发现的两件型制和风格基本一致的玉质圆雕卷龙,揭示了中国北方文化与中原地区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比中原地区的历史编年提前了1 000余年

    距今50004300

    考古发现证实,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地区的古人类,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龙山文化类型—阿善文化(亦称老虎山文化)。

    距今42003600

    考古发现证实,居住在今赤峰市境内西辽河上游一带的古人类,创造了以北方青铜文化为特征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这里的先民过着有房屋、村落和城堡的定居生活。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以铜、锡、铅等矿物质为对象的采掘和冶炼加工业已很发达,生产的青铜器可与中原媲美。部落首领与中原王朝之间的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已经出现。

    距今3800年左右

    考古发现证实,山戎—东胡、鲜卑族系的先民逐渐出现在今黑龙江上游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他们主要以射猎和采集谋生,用兽皮和桦树皮制作衣服和生活器皿。

    距今36003100

    考古发现证实,“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形成。“夏家店上层文化”在今赤峰市西辽河上游地带形成。青铜器在生产、战事、生活方面被广泛应用。

    距今30002500

    考古发现证实,在今呼伦湖(达赉湖)、海拉尔河和额尔古纳河一带依山傍水的朝阳坡地上,有石棺墓群。其中以海拉尔河北岸巴格乌拉—赫拉木图间15公里地段最为密集,分为8群,每群墓葬少者10座左右,多者100200余座,为东胡先民的文化遗存。

    距今3000年前后

    考古发现证实,今内蒙古地区的先民掌握了原始的游牧技术,实行“逐水草迁徙”、“随畜牧而转移”的游牧方法,从事畜牧业生产。

    距今29002700

    考古发现证实,今林西县官地镇境内有规模较大的铜矿采冶手工工场,其中包括露天采掘、选矿、冶炼、铸造等各种工序。

    周宣王四年(公元前824年)

    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地区的猃狁等戎狄发展为实力雄厚的游牧部落,不断向南移动扩展。周宣王命令尹吉甫出兵讨伐猃狁,后派南仲在今伊克昭盟境内修筑城堡,以抗御猃狁、犬戎。

    公元前4世纪

    在今鄂尔多斯地区匈奴古墓中出土的铜马衔,证明当时居住在这里的先民已经发明了驾驭马匹的马具。

      公元前4世纪中叶,魏国为了防御秦国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修筑了一道长达1 000余里的长城。今伊克昭盟准格尔旗东距黄河西岸约3公里的一段南北走向的长城,即为魏国长城的北端遗迹。魏文侯时,曾设上郡(辖今伊克昭盟东南部地区)。

    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3世纪

    东胡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其势力和影响达到今大兴安岭地区的呼伦贝尔草原。其后逐渐南迁,活动在今内蒙古东部地区。这一时期,林胡和楼烦等部族也活跃在内蒙古高原上,活动地区主要在今呼和浩特平原和乌兰察布盟南部丘陵地带。战国末期,匈奴族发展起来,进入鄂尔多斯高原,林胡和楼烦从属于匈奴。

    周显王四十一年(公元前328年)

    秦国迫使魏国割让上郡等十五县求和,魏国所属上郡转而成为秦国的属地。

    赵武灵王元年—二十八年(公元前325心公元前298年)

    赵国武灵王改革军制,实行“胡服骑射”(将宽大的战袍改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战袍,将笨重的战车改为骑兵),逐步强大起来后,向北开拓疆土。打败林胡(驻牧地在今呼和浩特大青山南北地区)、楼烦(驻牧地在今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部分地域),开始修筑长城,自代(郡治今河北省蔚县)傍阴山下,至高阙(今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旗石兰计山口)为塞,并置云中郡(郡治今托克托县境,辖今呼和浩特大青山以南平原地区)、雁门郡(辖今乌兰察布盟岱海以南地区)、代郡(辖今乌兰察布盟丰镇市、兴和县南部地区)。又在云中郡的原阳(今呼和浩特市东南)建立了训练骑兵的基地,并修建了九原城(故址在今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三顶账房)。

    秦惠文王更元元年(公元前324年)

    秦国吞并魏国河西地后,开始修筑长城,到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公元前250年)初年竣工。战国秦长城从今陕西省神木县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经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庙乡西北,由束会川西岸至纳林陶亥附近,然后蜿蜒北上,经今东胜市东、达拉特旗南,东折进入准格尔旗境,最后止于准格尔旗十二连城。

    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

    燕将秦开率兵北进,击败东胡,东胡北退千里。燕于其北境修筑长城以防东胡。燕长城分为南、北两段。北段长城西起今乌兰察布盟化德县东,东抵今朝鲜半岛北部龙岗,经今内蒙古自治区的正蓝旗、多伦县、赤峰市松山区、敖汉旗、奈曼旗、库伦旗;南段长城自今乌兰察布盟化德县东,经喀喇沁旗、宁城县、辽宁省建平县北、敖汉旗南部进入辽宁省北票县。南、北两段长城间距4050公里。同时置上谷郡(辖今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区)、右北平郡(辖今赤峰南大部地区)、辽西郡(辖今赤峰南部分地区和哲里木盟西南部地区)、渔阳郡、辽东郡,以防御东胡。

    公元前3世纪

    匈奴人的氏族公社出现私有制。这个时期匈奴人的氏族公社有三个特征:1.牧场和游牧地的公有制与牲畜的私有制相结合。2.氏族公社的生产组织与军事组织相结合。3.氏族公社实质上已不再是建筑于血缘基础上的亲族单位,而是建筑于地域基础上的军事行政单位。

      东胡驻牧于今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流域,经济上以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业。不久,燕国大将率兵打败东胡,东胡北撤千余里,退至今大兴安岭地区和呼伦贝尔草原一带。

      考古发现证实,1973年在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出土的青铜针为东周时期的兽医用针,证实在今内蒙古地区,至少在匈奴时代就已运用针刺放血疗法医治畜病。

    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1世纪

    匈奴统治者在其统领地进行“课校人畜计”(即稽查清点人口和牲畜的数量,与征收赋税有关)。

    秦始皇帝十三年(公元前234年)

    秦将李信率兵攻打赵国,占领云中郡。今呼和浩特市和托克托县地区为秦国所占有。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